“一粒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孩子吃药多,父母之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孩子吃药多,父母之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 目录
篇1:孩子吃药多,父母之过
孩子吃药多,父母之过
秋季,由于日夜温差较大,一些体质弱的孩子往往很容易生病,既然生了病,吃药当然不可少。药到才能病除,可事实并非总如期望得顺利,一些孩子在吃了药后仍不见有好转,这时父母往往会采用换药,或加大剂量的方式,以摸索出一条“最容易使自己孩子好转”的用药方法,结果常常使孩子吃了成人剂量的药物。专家表示:父母这样做非常危险。因为小儿机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有明显特点,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具统计,每年发生的因孩子用药不当而造成的悲剧的数字的确让人触目惊心。
因此,为了避免悲剧重复发生,父母在改变自己的'用药习惯时,更应多了解一些给孩子用药的常用知识。
用药品种谨慎选择
成人药品中所含成分对孩子的伤害比比皆是:
・使用解热镇痛药时,成人用的去痛片中部分成分易使儿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
・新生儿使用阿斯匹林易在胃内形成黏膜糜烂;
・感冒通可造成儿童血尿。目前推荐3岁以上的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其疗效好、副作用小,但应注意剂量不宜加大。
・再比如12岁以下的小儿尤其要注意禁用或慎用的抗生素: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
・诺氟沙星可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庆大霉素可致儿童永久性耳聋及肾脏损害;
・新生儿使用氯霉素和磺胺类可引起灰婴综合症和溶血。
因此,在孩子生病后,父母最好选适合孩子的小儿专用药品,而不是家中现成有的成人药物。
联合用药的原则
小儿用药品应有尽量减少品种的原则,即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就不用两种或更多的药,一般合用药品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因为,联合用药不当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的种种不良反应。
例如:部分抗生素与钙、镁、铝等无机盐类抗酸药或含铁的抗贫血药合用会生成配位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而降低抗菌效果。因此,服用抗菌素期间,应暂停服用钙片等药品。
严格计算药剂量
小儿用药的剂量一般可按照小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三种方法计算。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但应该注意肥胖或瘦弱患儿除外。
换算方法:不同年龄儿童的用药是成人剂量的:
・1个月为1/14;
・6个月为1/17;
・1岁为1/5;
・2岁为1/4;
・4岁为1/3;
・6岁为2/5;
・9岁为1/2;
・14岁为2/3。
同时,注意计算联合用药时同一类药物的总用量,例如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速效感冒颗粒)同时使用阿苯片退烧时,因都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剂量应适当减少。
滥用保健药物的危险
儿童生长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主要应当从食物中均衡吸收,饮食正常的儿童一般不必服用营养药。
有些儿童因某种原因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要补充时,应咨询医生适当补充。然而不少父母误以为此类营养药多吃点没坏处,就给孩子盲目过量服用,实际上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招致机体功能失调。
过量使用保健品的危害:
・过量补充微量元素锌易发生脓疮病;
・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大剂量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C会造成泌尿道结石。
喂药要得法
小儿一般都不喜欢服用药物,父母不应捏着鼻子、掰开嘴强灌,也不能在小儿睡熟、哭闹或挣扎时喂药,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对大孩子应说服讲道理;喂小孩子可将药物研碎(肠溶片、控释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婴儿除可将药研粉溶入糖水外,还可将药粉附着于奶嘴上,使药物与奶水一起呷下。
防止意外服药
生活中,父母应注意存放家中的药品,放置应注意遵守一个原则,即“请放置于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
综上所述,父母在给予孩子生病时,父母应注意用药的各个方面,以免原本用来治病救人的药物反过来给宝宝带来严重的危害。
篇2:孩子不心疼父母,谁之过?
孩子不心疼父母,谁之过?
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可谓是“位高权重”。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小家伙转,孩子时时刻刻都扮演着被爱的角色,要什么家长都会千方百计得满足他们。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现在的孩子好像总是不知足!
他们,不是拥有太多或太少,而是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
他们,不是太自由或太被限制,而是不知道自由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他们,不是太骄傲或太自卑,而是不确定自己到底是谁。
我要!我要!我要!
这一代的孩子啊!怎么好像总是觉得自己要的不够?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懂感恩?
1、父母没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便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们习惯去模仿自己的父母。
如果父母也是孝顺的,在日常生活里尽到孝道,陪老人吃饭盛饭、夹菜,陪老人耐心聊天,看上去都是细微琐碎的小事,却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
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感恩心,我们要反思自己,就像一个复印机复印出来的东西有问题,是要改原件还是改复印件?
2、优越的生活抹杀了感恩心
孩子如果什么都来的太简单,他就不会觉得这个付出是有多不易,他自然也不会去珍惜,如果孩子一直处在优越的环境中,感受不到人间的冷暖,他就不懂感恩为何物,他甚至会认为一切所得是理所当然。
很多的孩子就是在优越的生活下,享受父母给予的一切已成惯性,这个过程中正在抹杀着本身具有的感恩的天性。
3、没给孩子独立生存的空间
现在的孩子都被父母保护的太好,生怕孩子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在父母这样极度保护下的孩子很难学会感知人间冷暖,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他的感恩之心被埋葬了。
我们给孩子的鼓励和帮助不要锦上添花,而要雪中送炭,这样会温暖孩子的一生。
4、当下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的浸染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在浮躁的尘世中,大多数人为了物质而偏离了精神,为了结果而消散了意义。
而在家庭里,由于父母教育子女的课程缺失,父母一味地忙着追求财富、物质、自己把时间都贡献给了社会,忽略了对人生、精神、灵魂的探寻,更不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本性的引导,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没有教给孩子知恩、感恩、报恩,孩子自然不会心怀感恩。
怎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1.让孩子独立照顾好自己
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坚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让孩子自己端饭、洗碗,适当与妈妈一起做做家务,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然后妈妈再检查。还可以做一些社会实践,收入的钱让孩子自己支配。
2.给孩子“回报”的'机会。
比如,妈妈每次给孩子吃东西时,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为的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没有谁规定好东西都一定属于自己,吃东西要先分享。这样就在孩子的心灵中埋下了“谦让”这颗种子,让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3.多参加公益活动
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公益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对集体、家庭的责任,让孩子懂得奉献,懂得关心别人。
可以带孩子去福利院孤儿院参加公益活动,那里孩子的自立意识也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5.让孩子主动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其实也是一种生活习惯,你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说谢谢,感谢别人对他的付出,同时要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教会孩子爱是相互的,他只有主动关心了他人,才能获取别人对他同等的爱。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而是你无限度给予的结果。作为父母教会孩子感恩,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感恩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道德教育。感恩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珍惜;学会感恩,才会懂得回报于他人。
篇3:孩子的教育, 谁之过?
女儿上学了。小学生生涯,假期陪读10天,发现自己真是Out了。那么多的家长每天认真陪读,汗。。。。人民教师的我都有些怕了。孩子每天读着对他除了考试没有任何用处的书籍,上着不见天日的课,和分数在拼。。。细想之下,拼命的那里是孩子想呢,是我们这些家长啊。。。。。不拼可以吗? 不行。怎么办?如我似放养有些担心了。。。。可怜的'教育,失败。。。看着那些劝诱孩子上课的老师,我有些无语。。如若教师真的教孩子一些真正的能让她有兴趣的东西,也好。更多的是为了money,为了Money无可厚非,但是切勿失去做老师的良知。你教育的是中国的未来啊。。
谁之过?“ TITLE=”孩子的教育,谁之过?“ />
长此下去,教育还是教育吗,新生代又如何。。。。。无解。。
篇4:孩子成啃老族,谁之过?
孩子成啃老族,谁之过?
“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为什么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成年之后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啃老族”的行为与他们在6岁前受到的不当育儿方式有关。
教育不当易致“啃老”
现在人们对中小学教育已经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幼儿教育关注不够。实际上,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6岁以前不当教育方式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幼儿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他们成年以后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啃老族”就是鲜活的例子。
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认为,如果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孩子喂饭;或者当孩子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而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根据学前教育理论来看,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儿童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相当困难。专家认为,让孩子自己吃饭,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性,对以后孩子学写字、学画画以及培养动手能力都很有帮助。
篇5:爱吃药的孩子
爱吃药的孩子
早晨,我在迎接幼儿入园。
“朱老师,今天我拿的是蓝脾子,我带药了。”君君满怀期待地看着我。她爸爸说:“老师,君君这几天不知怎么了,一个劲地要吃药,还要把药带到幼儿园吃,实在没有办法,我给她带了一片维生素片。”我一时不得其解,这是怎么回事?
我没有马上问她,过了一会儿.在她玩玩具时和她聊天,君君略带羞怯他说:“你会叫小朋友的名字,还会摸摸头,我也想让你喜欢的。”原来如此,她是想让老师因她有“病”而注意到她呀!平时班中不舒服的小朋友午饭后我总会提醒他们去吃药,我还会时常性地用手摸摸他们的头。这只是件平凡的'小事,或者可以说摸头也只是下意识的动作,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小朋友会怎么想。君君的做法让我想到了许多。在班中,教师往往注意两种孩子,一种是各方面发展出色的孩子,另一种就是能力弱或者淘气的孩子。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老师注意自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她的心情。君君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愿望,所以用吃药的方法来表达。我理解君君,同时我也感谢她提醒了我。
篇6:父母多对孩子鼓励的话
1、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2、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可为什么不敢向大家展露自己的才华呢?勇敢些吧!孩子。
3、你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要达到成功的彼岸,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奋勇地拼搏!
4、你今天的作业方法多样,你真厉害!你真棒。
5、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6、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真了不起!
7、进步很大,希望你更上一层楼。
8、仰望险峰,只能知道它的高大,而探索险峰,却能知道自己的高大。
9、你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发掘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10、你讲的数学小故事真精彩!把老师和同学都吸引住了,能再讲一个吗?
11、你像一只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小鸟,活泼、大方。
12、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13、拉着你的小手,看着你无瑕的面孔,我心里多么快乐!
14、你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有进步!
15、你们都是有心的好孩子,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16、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证明你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
17、你在眼睛爱伤的情况下坚持学习,还学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
18、你是一个能干、乖巧的好孩子,就是太任性啦!改正以后,老师会更喜欢你的!
19、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真不简单,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相信,如果你再努力一点下次肯定会更好!
20、在逆境或困难中经受住考验,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21、肯动脑筋,会使你更加聪明。
22、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23、你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你可真细心啊!
24、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
25、你真了不起,竟能想出如此独特的方法,很有新意,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6、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亮丽!
27、学习并不难,只要你课前预习,上课积极参与,课后认真复习,成功就属于你。
28、你这种探索学习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29、你好厉害!敢于向书本提出问题,你的勇气令人羡慕!
30、虎头虎脑的样子,急匆匆的性子,机机灵灵的小脑瓜子,小伙子除了要有这些特点,也需要踏踏实实地学习,谦谦虚虚地做人。
31、你们的想法太奇特了,老师真为你高兴。
32、以善心爱人,以善语待人。孩子,让我们共同营造一片爱心世界。
33、你们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现在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
34、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能再守纪律些,老师会更喜欢你,真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35、你们说他(她)是不是天天在进步,老师相信你,对自己要充满信心!
篇7:父母多对孩子鼓励的话
1、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多么希望你用心抓住每一个机会,而决不放弃成功的希望。
3、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4、上帝助自助者。
5、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6、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7、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8、这学期,你各方面不像以前那么突出,可老师相信你很有潜力,会再次像金子一样发光。努力吧,孩子!
9、以善心爱人,以善语待人。孩子,让我们共同营造一片爱心世界。
10、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11、用笑去面对困难,用泪花去迎接胜利,从小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12、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3、你像一只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小鸟,活泼、大方。
14、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15、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16、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7、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8、你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班委,老师的好帮手。老师真想对你说一声:“孩子,辛苦了!”
19、孩子,学着把逆耳的忠言和意见作为行动的指南吧!
20、孩子,辛苦了!谢谢你为班集体付出的劳动!
21、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22、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事认真专一,你将走向成功。
23、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4、能干的小姑娘,你是我们全班的骄傲。
25、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6、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27、孩子,远离“小马虎”,行吗?
28、小鸟只有展翅才能飞翔,孩子多动脑的同时还要多动手。
29、请记住:同学之间相互谦让,你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30、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31、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32、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33、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可为什么不敢向大家展露自己的才华呢?勇敢些吧!,孩子。
34、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5、“认真”能陪伴着你,“成功”也就能陪伴着你。
36、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37、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9、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0、广交良友,增长知识。
篇8: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笑容
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笑容
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美国着名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公布的《中美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指出,3周岁美国孩子微笑要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6%;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比外国儿童高出92%、1.3%和138%。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往往对独生子女抱有太大期望,这是令子女内向孤僻,更容易焦虑的主要原因。
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有许多家长走进了高期望值的误区:热衷让孩子提高智商、上幼儿emba班、学打高尔夫球等。但结果如何呢?孩子真的会因为父母为他们苦心创造的“良好环境”而心存感激吗?真的会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成龙成凤”吗?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基本公式:情绪指数=期望实现值/内心期望值。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期望实现值一定的情况下,内心期望值越高,情绪指数就越低,这样人们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就越多。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太高,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怎么“玩命”也达不到的情况下,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长期处于被动消极影响下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自闭、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其心理 情绪长期压抑,得不到舒缓,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行为失常,甚至自残、自杀、伤人等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父母的期望如何才能变为现实?
首先,要把握期望的“度”。要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有研究表明,母亲对孩子适度期望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这种适度期望不仅是一种激励,更使子女感到被信任,愿意发挥主观努力。
其次,期望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取得孩子的认同。这样,才能内化为孩子自己努力的目标,转化为孩子的行动。
另外,当孩子的发展状况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时,父母要学会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应经常鼓励孩子,多给他们一些笑容,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积极回应,而不要一味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和说教。
正如卡姆拉斯所建议的,家长要多给孩子笑容,同时给他们更多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生
篇9: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话
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话
倾听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对接,比父母的长篇说教要有效得多。
有一次,我去一所学校作演讲,中场休息的时候,我问其中一位孩子:“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啊?”
那个孩子认真地说:“我想当警察。”
我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遇到一位歹徒,但是你身上什么武器都没带,你会怎么办?”
“我会跑回警察局。”
听到这位孩子的回答,其余的同学都哄堂大笑,笑他的胆怯和懦弱。那个孩子的嘴唇动了动,可是没说出话。
我继续微笑地看着这个孩子,他的眼神和表情告诉我:他还没说完话。当别人纷纷取笑他的时候,我还是清了清嗓子,继续问他:“你跑回去干什么?”
男孩说:“我去拿我的武器,然后再叫上我的.同事,一起来对付罪犯。”他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尽管是稚嫩的想法。
我保持倾听者的姿态,让他把自己的话说完。说完后他很开心地对我说“谢谢”。但是,我也要谢谢他,不仅让我和其他人听到了他的心声,更感受到了他的纯真。
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倾听是开始。倾听不仅是交流,也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父母应善于倾听孩子的话,这是一种高明的教育艺术。
你以平等的心态听孩子诉说,孩子会对你产生信赖和尊重,亲子沟通也会更加顺畅。
有一次,桐桐回家后闷闷不乐,我问她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也不说话。
吃过饭,我拉起桐桐的手,说:“桐桐,爸爸带你出去走走吧!”我带着桐桐来到楼下的长椅上。
“桐桐,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啊?有心事和我说,我即使帮不上忙,也可以替你分担啊。你还不信任爸爸吗?”我说,“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好朋友,和我说说吧!”
桐桐靠着我的肩膀说:“爸爸,今天老师在班里当众批评我了,让我很没面子。”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桐桐,让她说下去。
“上课的时候,同桌管我借橡皮,我告诉她我没带,可是老师竟然说我乱说话,今天的小红花也没发给我。”桐桐说,“我可是每天都会得到小红花的。”
等桐桐说完,我说:“桐桐,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也有过你这样的经历。”
“是吗?”桐桐问。
“是啊,那是以前的考试,同学管我借尺子,监考老师却说我在作弊,那一科考试,我被判为零分。你想想,爸爸的情况不比你这个情况严重多了?”我启发桐桐。
“嗯,爸爸,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和老师说清楚。你听我说,我觉得现在心里舒服多了。”
这就是倾听的妙处,孩子会在你的倾听中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心智更加成熟。
有一次,我去接桐桐放学,她的班主任老师说桐桐在学校里和同学吵架了,桐桐还把同学的本子撕了,让我回家好好教育教育她。
回家之后,我按捺住我的气愤,想先听听桐桐是怎么说的。
“桐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开心吗?”我问桐桐。
桐桐听我这么一说,眼泪立即就出来了。她哭着说:“爸爸,今天我和小胖吵架了。”
“你和爸爸说说,让爸爸来评评理。”我鼓励她说。
“他总是说我长得黑,还在讲台上说:‘桐桐,你要是钻进煤堆,肯定找不到你。’我不让他说,他还是说。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就把他的本子撕了。可是,后来老师什么也没问,就直接批评了我。”桐桐哭得更厉害了。
“宝贝,小胖说你,确实是他不对。但是你可以去找老师啊!让老师给你做主,你不用撕他的本子。你说是吗?你这样做不就跟他一样不讲理了吗?”我对桐桐说,桐桐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就让桐桐去和老师解释清楚了,老师也觉得自己当时没听桐桐解释,是不对的。
如果我当时直接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桐桐,桐桐心里肯定会更委屈,甚至会给她的心理留下阴影。
花一些时间听孩子说话,你不仅可以走近孩子,还可以提高孩子正确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孩子都喜欢“大耳朵,小嘴巴”的父母。因此,为了真正和孩子平等交流,父母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哪怕孩子的观点有时是错误的,也请孩子讲完。
★ 吃药小学作文
孩子吃药多,父母之过(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