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碎碎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东北大学 任丽 季长生
内容提要:高校的民主建设水平是衡社会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民主建设过程中,工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工会应从教代会、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几个方面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为高校民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字:高校 民主建设 教代会 校务公开 评议干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它在整个社会的民主建设中起到一定意义的先导作用。高校的民主建设水平是衡量社会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民主建设过程中,高校工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积极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创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
党委领导、校长行政负责、教代会民主管理与监督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我国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而且还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已成为高校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形式。教代会切实保障了广大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和同自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所具有的知情权、审议权和表决权等,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高校改革发展。
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推进校园民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高校教代会具有四项职权。即听取审议权、审议通过权、讨论决定权和民主评议权。通过四项职权的落实,实现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了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
教代会作为反映民声、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通过教代会提案工作,起到了上下沟通、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的积极作用,为高校的稳定团结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审议学校财务预决算、民主评议干部等,强化了对学校行政权力运作的制约和监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教代会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些高校,教代会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教代会的职权没有得到全面履行;教代会的长效机制还未能有效建立等,这还需要高校工会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为和谐校园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二、以实施校务公开为重点,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3月,全国教育工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在高校工作中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改革、确保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高校党群、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工会肩负校务公开的协调、监督职责,在高校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校务公开是一项关系重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都是校务公开的重点内容。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经费预决算、教工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参与知道。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校务公开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势和途径,总和很多高校的经验,主要有: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建立校务公开栏;利用高校电视、广博、校刊等宣传媒体;召开党政工团联席会议;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建立校长接待日和校长信箱等。
校务公开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抓,纪检监察、工会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和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2、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注重实效。确定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利于学校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团结、稳定的大局,推进学校当前各项工作的开展。3、突出重点,从具体问题抓起。搞好校务公开,核心是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问题实行公开,公开的内容应是教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4、实事求是,把握尺度。对于难点问题,有些是领导和群众认识不一致,有些事目前解决起来条件还不具备。先搞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然后在决定如何公开。那些问题需要公开,那些问题不宜公开,必须加以规范,认真审定。对教职工最关心的热点、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能改的要马上改,多做实事,言行一致,取信于民。
三、以“民主评议干部”为契机,不断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接收群众的监督。胡锦涛指出:“各级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民主评议高校领导干部,是教代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实现教职工监督的重要渠道,建立教职工代表民主评议干部制度,认真搞好民主评议工作,这既是教代会实现民主监督目标的需要,也是教代会完成民主参与任务的需要,还是表达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对于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提高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建设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主要是评议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以工作实绩为主。民主评议干部的重点是干部的政治思想、廉洁自律和工作实绩。抓住了这几点,有利于干部改进作风,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一般说来,干部的工作实绩是干部工作能力、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评议干部一定要以德为首,以绩为主。民主评议干部已实践多年,许多高校已摸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背靠背开展评议;填写测评表;结合检查工作进行评议;民意测验;投信任票等。
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在高校内部是一项敏感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影响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评议领导干部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使评议人和被评议者正确认识评议的意义,认真对待评议工作。其次,要高度重视评议领导干部工作的质量,坚持评议工作的环节,坚持效果与形式的统一,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第三,要重视民主评议干部的结果。把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的结果和干部的奖惩、任免结合起来。第四,要有具体措施要求领导干部对群众评议的意见认真整改。第五,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干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要严肃认真地批评,但批评不是为了整人,而是诚心诚意地帮助干部予以改正。同时,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应处理好党管理干部和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关系。党管干部体现在要由党决定民主评议干部的实施方案,决定干部考核的办法等重大问题。教代会的职权在于工作过程中的参与和监督,真正做到参与不代替,监督不决定。
在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主建设越来越成为保证社会公正、有序、和谐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民主建设势在必行。这要求高校工会不断探索民主建设的可行性程序和可操作的规范,使民主在高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通过教代会、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等方面的工作,在高校形成浓厚的民主政治的文化氛围,以唤起教职工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和规范意识,并把民主政治意识自觉贯彻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育人的方方面面,而且通过培养人才,理论传播等,为全社会的民主进步与和谐发展营造思想文化氛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进程。
参考文献
1、教育工会主席工作手册/金桥.北京:新世界出版社,.7
2、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工会/张宏遵、王彬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2
3、健全民主制度 促进和谐发展/郭大成主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3
作者简介:
任丽:东北大学工会副主席
季长生:东北大学工会主席
篇2:浅谈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群众接受的共同的行为。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机制,同时还要用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人的思想和行动。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使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条件,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的“娘家”,其最贴近职工群众,最了解职工的喜怒哀乐,最清楚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因而对职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第二,管理着企业文化宣传阵地的工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第三,工会联系着一大批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可以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达到教育职工的目的;第四,工会组织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革新创新等活动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第五,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工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的。其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工会的整体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党政部门的安排,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把它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二,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职工中的先进经验,并以此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其三,切实抓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通过切实有效的民主管理,可以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为职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机会,逐步形成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其四,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基层工会组织的投入,经常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活跃生活,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基础得到加强;其五,工会组织要协助党政组织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职工的道德情操。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小改革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的聪明才智,推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其六,工会组织要把引导职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职工诚信友爱,爱岗敬业,做企业的主人。
篇3:礼仪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礼仪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分析和论述了礼仪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即礼仪意识促进社会和谐观念的形成;礼仪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关系的构造;礼仪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制度的完善.指出礼仪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依靠其对社会观念、行为和制度方面的控制和调适,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作 者:蒋Z萍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沈阳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1(5) 分类号:G05 关键词:礼仪 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篇4:浅析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浅析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扭转的时代话题,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高校工会在建设和谐校团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作 者:向光芹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工会 和谐校园 构建篇5: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论文
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论文
一、青海省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青海省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
1.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
青海省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从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上看,青海省土地面积7215.0万hm2,大部分地域属高原地带,林木稀少,其中草原面积3646.7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5%。草原面积中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3.8%。全省林地面积719.4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03%;森林覆盖率只有5.2%,大大低于18.21%的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匀,多处于江河源森林生长极限带。青海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局限,适生树种比较少,全省有耕地面积66.9万hm2,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9%,其中坡度25°以上坡耕地3.3万hm2。青海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空间差异大,山地分布很广泛,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2.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林业是青海新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青海新农村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林业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林业建设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二是林业能够促进农牧民增收。在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增收的可能,发展林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林业建设是实现新农村牧区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林业的发展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由上可知,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势在必行。
二、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林业产业的利用率,促进新农村建设,在了解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和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总体规划,分区治理
总体规划,分区治理,是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青海省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根据青海的地理地貌特征,从整体上对青海省的林业进行规划,将全省划分为东部黄土高原综合农业区、环青海湖牧农渔林区、柴达木盆地农牧林渔区和青南高原牧林区。总体上实行“南封、北育、西治、东造”的总体方针,而针对不同区域,在新农村建设中,其林业发展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进行分区治理。
2.因地制宜,找准重点
因地制宜,找准重点,是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重要环节。青海省林业发展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而应开展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找准每个区域的建设重点。具体说来,青海省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对于浅山地区要大力营造兼顾生态和烧柴等问题,在东部农业区则要实现绿化、美化和产业化目标,此外要发挥林业的城乡环境美化绿化功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景观。
3.保护资源,培育特色
保护资源,培育特点,对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青海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发展林业,还要保护资源,力求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链。在具体做法上,青海省林业发展新农村建设,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情况,培育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色,认真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资源保护,对于妨碍林业发展的乱砍乱伐行为,要明令禁止并严惩,与此同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基础上,培育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良好。
4.林权改革,分类经营
林权改革,分类经营,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青海省新农村建设,要发挥林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还要在林权改革上下功夫,通过深化林权改革,开展分类经营,使青海省林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整体上规划青海省林业发展。其次,要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营体系,确保林业发展合作经营的有效性。再次,要规范森林资源流转体系,使森林资源发展有章可循。此外,还要建立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支撑体系,通过林权改革,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进而实现青海省新农村建设目标。
三、结语
总之,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青海省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林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点,即总体规划,分区治理;因地制宜,找准重点;保护资源,培育特色;林权改革,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林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海省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童智玉 单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马春梅.发展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探讨[J].才智.,(09).
[2]张军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
[3]梁钧.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6,(03).
[4]姚顺彬.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林资源动态变化浅析[J].林业资源管理.,(S0).
[5]杨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财税问题与政策思路研究[J].中国市场.2016,(16).
篇6: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宗教在抗震救灾中的积极作用
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更是给数十万人在心里上带着难以磨灭的伤痛:失去亲人的、丧失财富的,残疾的……幸存者,眼见得亲人悲惨地离去,他们的心灵肯定十分脆弱,在地震较为严重的地区,将出现大量鳏寡孤独,他们在经历了地震最初的心灵震撼乃至麻木之后,将承受难以名状的孤独、恐惧等心理的折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灾难后的民众的精神需求,应当空前强烈。
世界各地的许多教堂、清真寺、寺庙和教会堂成为了危机时刻人们聚会和作出回应的中心。大家十分熟悉的电影《铁塔尼克号》中,大舰即将下沉之时,一部分信徒围着牧师作最后的祈祷的镜头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在惊悚片《迷雾》中,人们在面对未知恐惧时,宗教给人们的影响多么令人吃惊(虽然在这部片中,宗教的作用似乎是反面的)……宗教作为普通群众鸦片也罢,心灵安慰也罢,积极也罢,消极也罢,它早就存在,并将存在到国家和阶级消亡之后。它从一开始,它便是关注着人类无法逾越的生死问题、此岸与彼岸的问题。人在安乐中,少有人关注过死亡和灾难。但在面对突如其来、无法抗拒、难以接受的灾难,也许只有宗教才是一部分民众心里最后的归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大宗教对解脱生死都有着相对圆满的答案,对大灾大难的突然降临也都有着自己的解释。这些解释因教而异:古老的神学,基督徒和穆斯林都承认神有著不为人类所理解的计划——而佛教、道教认为灵魂是可以不断,转世的,并强调尽管生命神圣,但却非永恒,不应该执迷。在同一个宗教里,即使在同一个宗教里,地位和财富也可以决定人对灾难的理解:或是惩罚、或是激励人们更虔诚的信仰,或是伸出援助之手的重要机会。宗教信仰的超然关注,不是以「今生今世」为终极,乃以天国彼岸为依归。面对突发灾难,社会须要有专业工作者脚踏实地维持社会秩序,使一些必须的服务可如常运作。宗教力量,就在于使信徒有勇气面对灾难带来的挑战,沉着地应对。
当前,我国上亿的群众信仰宗教,还有难以统计的群众信仰民间信仰,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对宗教和信教群众积极作用的充分肯定。在这次大地震后,各级宗教组织都参与到了募捐行动中,并以各种方式超度逝者、慰籍生者,发挥了独特的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从宗教的本质来看,宗教在大灾大难中最重要的作用不在于募集善款,而在于对那些痛苦活着、极需慰籍的信教群众及时进行安抚疏导,这是宗教的特殊功能,政府部门和其他民间组织难以替代的。下一步,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宗教团体应视需要、有计划地向灾区派出对受灾群众德高望重的“宗教教职人员志愿者”,让他们贴近有心理困扰的信众,在精神上给他们以安慰鼓励。派出志愿者的另一个意义在有助于教徒磨炼意志,纯洁信仰,重塑宗教关注现实民生的良好社会形象,这正是我们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另外,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各级宗教团体也要视灾区宗教活动场所破损情况,安排资金尽快恢复重建场所,安排宗教人员进入场所,尽早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以满足灾区人民过宗教生活的需要,这肯定有助于我们在一片废墟上实现灾区物质重建的同时,同步推进精神和道德重建。
毋需讳言,宗教作用这个话题在当今中国依然是个敏感话题。但是只要是对灾区民众缓解迫在眉睫的心理需要有作用,我们就应该作出尝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和宗教工作提倡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7: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山西中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山西中的积极作用
宗教对构建和谐山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我们要加强对宗教的'引导,以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构建和谐山西相适应,并为构建和谐山西做出积极贡献.
作 者:李庆乐 Li Qingle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2007 19(9) 分类号:B91 关键词:宗教 和谐山西 作用★ 共产党员民主评价
★ 党内民主评价
★ 相会在春天散文
★ 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荐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