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琼神仙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北宋晏殊诚实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宋晏殊诚实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北宋晏殊诚实的故事
北宋晏殊诚实的故事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作文,在当地被人称为“神童”;十三岁时,他已学贯古今,比许多成年人还博学多才。这一年,朝中重臣张知白奉旨前往晏殊家乡视察旱灾,他发现晏殊极有文采,就将他带往京城举荐给了宋真宗赵恒。
当时,正赶上进士殿试,宋真宗就让晏殊与其他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试卷发到手后,晏殊仔细阅读试题,结果他发现试题上要求作的.赋自己十几天前刚写过,当时他写的这篇赋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一致的评价是文辞华丽、想象丰富、内涵深刻。
晏殊知道,只要将这篇赋原封不动地默写在考卷上,一定会得到宋真宗的青睐。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给他。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当场任命晏殊为秘书省正字,特许他进入皇宫读书。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可是晏殊每日办完公事后,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有一天,宋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宋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宋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陛下,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没有这样做。所以我是有愧于皇上夸奖的。”
宋真宗称赞他既有真才实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几年之后便让他当了宰相。
换位思考:
晏殊发现考试试题自己事先做过,就认为对别人不公而及时提出。生活中,很多同学却为了考出高分,不惜抄袭、夹带,你认为这样做是对是错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晏殊的诚实品格呢?
成长感悟:
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篇2:浣溪沙北宋晏殊
浣溪沙北宋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①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②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③徘徊:来回走。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赏析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晏殊[北宋]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译文
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注释
(1)《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2)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
(3)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
(4)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
(5)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6)鬓亸(bìn duǒ):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
(7)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赏析
词人晏殊作为一个太平时代的宰相,过着幽静闲雅的生活,却又流露出落寞无奈的惆怅心绪。作者长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贵人家的通病:闲愁。词人作下这首闲词,咏写了一位夏日闺阁美人,借此抒发了词人的'闲情。
这首《浣溪沙》描绘的是一幅浓艳有余的仕女午睡图,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上片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粉汗微融,轻薄的纱衣,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胜似丰艳的荷花,犹如一幅美人油画,将仕女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第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派。“粉融”,意谓脂粉与汗水相互融和的唯美之状,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
下片一、二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装,“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此词纯用白描的手法叙述,选取了闺房中的一个情景,将美人的举止、姿容、睡态和醒时模样刻画得极为生动逼真,极具生活气息,让人可知可感。词格浓艳,颇见“花间”遗风。
篇3:北宋词作家晏殊的故事
北宋词作家晏殊的故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相信,这首调寄《浣溪纱》的小令,对于许多朋友来说,都不陌生。尤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令人们千古传诵,百读不厌。
这首小令的作者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作家晏殊。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晏殊生于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他从小就是一个既聪慧又诚实的孩子。七岁的时候,他已经认识好几千字,还能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
北宋真宗景德初年(1004),江南地区闹旱灾,朝廷派遣两位官员分路巡视安抚江南。其中有一位官员叫张知白,他到江西抚州视察时,听说临川有一位叫晏殊的“神童”。北宋的都城在现今的河南开封,当时称“东京”。临川距离东京很遥远,属于穷乡僻壤。临川会有神童,张知白将信将疑,召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他回京复命时,顺便报请朝廷特许晏殊不经过地方考试,直接进京参加会试。
景德二年(1005)五月的一天,年仅十四岁的晏殊来到东京,参加会试。他看到都城里街道纵横,沿街店铺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来往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荣景象,打心眼里高兴。他白天游大相国寺,晚间逛州桥夜市,连日来遍游京师,兴奋极了。而那些从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的成年举子,不是投亲靠友,就是租赁寺庙闲房,整日焚膏继晷,温书备考。
开考那天,从全国各地赶到京师参加会试的举人,熙熙攘攘,有一千几百号。晏殊按时赶到考场。他仔细观察着,在这些举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也有少数长出花白胡子的老年人,只有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是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举子姜蓋。但跟这些大人们一起比试,他一点害怕的感觉也没有。他那张充满稚气的脸上,仍旧跟往常一样,带着可爱的.笑容。监考官一声令下,试卷迅速发下来。晏殊接过试卷,先仔细地审题,然后凝神思考了片刻,便提起笔来沙沙沙地写了起来。他答完试卷,又检查一遍,就交上去。在他离开考场的时候,绝大多数考生还在那里用手托着下巴,冥思苦想哩。
考试结果,晏殊和姜蓋两位少年举子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晏殊,援笔立成,意蕴丰富,词藻优美。宋真宗非常赏识晏殊。可是,丞相寇准却认为,晏殊是偏远的江南人,想抑制晏殊,推荐姜蓋。宋真宗不赞成丞相寇准的意见,反驳说:“朝廷开科考试,只凭才能取士。四海本是一家,岂能以举子生长地的远近加以限制?唐朝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今属广东省)人,朝廷并没有因为他生长在边远的穷乡僻壤而拋弃不用嘛!”于是,赐晏殊进士出身。晏殊初试顺利通过了。
但是,初试录取只是考取功名的第一步。按照规定,两天以后还要进行更严格的殿试。所谓“殿试”,要在朝堂上举行,是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的考试。初试录取的举子们来到朝堂上,看见威严无比的皇帝,不少人紧张得直冒汗。可是,别看晏殊年龄小,他却不紧张,神态自若,一如平常。轮到皇帝给晏殊出题了,皇帝让晏殊写一篇《长江赋》。晏殊一听题目,心里暗暗发笑。原来他在家里时写过《长江赋》,老师还给他做过详细的点评。这时候,他想:“如果做这个题目,肯定比较容易,而且一定能写得很好,但是这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再说,对跟自己同时参加考试的举子来说,有些不公平。应当怎么办呢?”他那乌黑明亮的眼珠滴溜溜转了几下,很快拿定主意,如实地报告皇帝。他对皇帝说:“陛下,这个题目我已在下面做过了,您能不能重新为我再出一个题目?”晏殊的话,让皇帝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考进士,是当时读书人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考中进士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荣华富贵一下子全都到手;考不上进士就得回家继续做平民百姓。当时,读书人都把考进士看做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关键,谁都想走好运,碰上个容易的题目,好一举高中。有的人为了能考取进士,不惜重金贿赂考官窃取试题,也有的人千方百计取巧作弊。可像晏殊这样,碰巧遇到自己练习过的题目,却主动要求更易,这种事人们从来都没见过,甚至也从来都没听说过。这就难怪皇帝跟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啦。
皇帝仔细端详着这个诚实可爱的少年,打心眼里感到喜欢。他跟几位陪考的大臣商量了一下,为晏殊重新命了题。新题目有诗、赋、论三道,晏殊依然很快答完交卷。皇帝接过晏殊的答卷,一边看一边连声称赞:“好,很好!真是品学兼优,难得,太难得!”
晏殊当官后,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始终保持淸亷正直的作风。他官至宰相,注重兴学,奖掖后进,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都受到过他的提携。
篇4:北宋文学家晏殊的故事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故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殊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晏殊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方便。晏殊当时很穷,没钱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在皇宫中给太子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宴殊,转天上朝复命,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欣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眷宠日深。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篇5:北宋晏殊蝶恋花原文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
赏析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幕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淡、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篇6:晏殊诚实及翻译
晏殊诚实及翻译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1]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性格刚毅直率,生活俭朴。他多次做州官,官吏和百姓对他急躁的性格很畏惧。他善于了解别人,富弼、杨察都做了他的女婿。下面是写晏殊诚实方面的诗文及翻译,供参考!
原文
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⑦各为燕巢⑧,以至市楼酒肆⑨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⑩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⑾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⑿,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⒀,唯殊杜⒁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殊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⒂,则曰:“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⒃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释
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
②阙下:此指朝廷。阙:宫门处的望楼。
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
④赋:此指诗词。
⑤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
⑥燕:同“宴”。
⑦士大夫:泛指大小官员。
⑧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
⑨肆:店铺。
⑩昆:兄。
⑾除:授官。
⑿复进:在次请示(皇上)。
⒀弥日继夕:日以继夜。
⒁杜:关上。
⒂质野:朴实。
⒃须:会。
(17)直:只,仅
翻译
晏殊少年时,张知白以“神童”名义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有草稿在,请另选试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方便。晏殊当时很穷,没钱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皇宫中给太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宴殊,转天上朝复命,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饮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眷宠日深。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篇7:诚实的晏殊
诚实的晏殊
宋朝的晏殊,七岁时文章就写得很好了。15岁那年,晏殊困聪明过人,被县太爷作为神童推荐给真宗皇帝。
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试,但他执意要参加科举会考。他认为只有参加会考才能反映出自己的真才实学。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决定让他同3000多举人一起会考。
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晏殊一看题目刚好是做过的。他拿起笔,想了一会儿,就举手对主考官说:“大人,这个题目我在家已经做过了,如果再做一遍,这不是弄虚作假了吗?请您另外给我出个题目做,好不好?”
考官听了,同意给晏殊另外出一个题目。
晏殊拿到新题目,反复看了看,思考了一会儿,就拿起笔来一气呵成。考官惊呆了,觉得此人文思敏捷,真是个奇才!
晏殊要求参加会考和重新出题的事,不仅在考生中传开,还传到宋真宗那里。宋真宗马上召见了晏殊,称赞说:“你不仅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是,具有诚实不欺的`好品质!”
【阅读提示】
原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试,但他执意要与3000多举人会考竞争;碰巧遇上了自己熟悉的考题,却请求另给题目,是晏殊傻吗?不,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真才实学,他更希望自己保留一颗诚实美好的心灵。读短文吧,希望你能从晏殊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篇8:浣溪沙北宋晏殊拼音版
浣溪沙北宋晏殊拼音版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òngyàn shū
宋 晏殊
yī qǔ xīn cí jiǔ yī bēi, qù nián tiān qì jiù tíng tái. xī yáng xī xià jǐ shí huí?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sì céng xiāng shí yàn guī lái. xiǎo yuán xiāng jìng dú pái huái.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篇9:北宋诗人晏殊的诗句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3.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晏殊《浣溪沙·三月和风满上林》
4.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晏殊《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5.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晏殊《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
6.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晏殊《燕归梁·金鸭香炉起瑞烟》
7.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晏殊《端午词·内廷·一一雕盘分楚粽》
8.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极祝千春。——晏殊《端午词·内廷·披风别殿地无尘》
9.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1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篇10:北宋诗人晏殊的诗句
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3.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5.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6.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7.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扩展阅读:晏殊的文学成就
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的一位多产诗人。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 晏殊《渔家傲》
★ 晏殊 古诗
★ 晏殊的经典作品
★ 浣溪沙晏殊译文
★ 蝶恋花晏殊的评价
北宋晏殊诚实的故事(合集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