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药品专利致药价虚高的法律抑制论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药品专利致药价虚高的法律抑制论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药品专利致药价虚高的法律抑制论文
药价问题是典型的民生问题,因药价不合理导致的医患冲突已屡见不鲜。目前我国长期存在的“药价虚高”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药价虚高的致因中,药品专利的制度成本及对药品专利的不当利用是其重要原因。为维护药品消费者的利益,专利法及其相关法律需对药价虚高作适当抑制以平抑药价。
一、药品专利与药价虚高之关联
国内外相关资料表明,药品专利是药价虚高的重要致因,据有关调研报告显示a,“药价虚高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药品中的专利因素。此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因药品专利致药价上涨率高达120%~200%,甚至更多”,通过同样的药品在有专利授权和无专利授权国家价格的差异可以清楚认识这一现象。此外,英国有一项报告指出,在治疗艾滋病的药中,拥有专利授权的抗逆转录方法药其价格比无专利授权的同等产品要贵四倍左右b。药品专利导致药价虚高的根源如下:第一,专利药品成本回收的需求:任何新药的研发都需要巨额前期投资,其一般规律是,众多化合物中,从通过临床试验到最后投入市场的,成功率平均只占1/5000,回收成本必推高药价。第二,专利药企逐利本性的推动: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为追求高额利润,药企制定药价时,以购买力较强者的能力为标准,药价自然要高。为控制药价,以垄断排除竞争。专家指出,“药品专利导致专利药企市场独占,严重威胁了发展中国家药品的可及性,这种威胁甚至超过了专利制度带来的好处”。c第三,专利药企对专利权的不当利用:专利药企多为跨国药企,往往挟创新药品专利权、滥用专利权推高药价d。据统计,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的专利药因其高昂的价格,占了该公司药品总收入的70%以上e。第四,我国专利法律未充分应用: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从诞生那天起就进入了“冬眠”状态,其消极后果是许多专利药价中我国最高。如,进口抗癌药价我国是韩国的2倍、印度的100倍f。此怪相“与我们运用专利法律资源不足是相关联的”g。第五,垃圾专利药虚抬药价:据调查,市场上有许多垃圾专利药。专家指出h,常见的头孢类药品,从注射剂、胶囊剂至颗粒剂、片剂,其生产工艺、化合物等的略微变动,就能摇身变为专利药。
二、国外运用专利法及相关法律抑制专利药价虚高之实践
专利法的目的与价值既在保护专利私权,更在于平衡各方利益,尤其是涉及公众利益和健康方面,保护药品消费者利益,是其不变且重要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国外平抑专利药价的法律实践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以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平抑药价
对药品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已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为平抑药价的基本措施。据学者对1995年至各《TRIPS协定》成员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实施情况的研究统计i,考虑颁发专利强制许可及已颁发的成员计有17个,项目计有29个。颁发名目是以公共健康为目的。其中传染性疾病药品计有20个、HIV/AIDS药品计有16个、其他传染性疾病药品计有4个、非传染性疾病药品计有9个。
(二)以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严禁药品专利滥用
欧盟报告称,制药业存在严重的不正当竞争,导致30亿欧元损失。报告认定l,欧盟的一些专利药企挖空心思采取种种办法,以所谓“组合”手段千方百计迟滞仿制药上市,其策略计有四类:一是“专利覆盖和专利加强策略”,可让专利药企成功阻止仿制药绕过专利药企的道路,拉长自己的垄断期限,保持长久高额利润。二是“专利诉讼策略”,使专利药企可以附加专利产生的法律问题,以专利诉讼迟滞仿制药上市,达到保持市场垄断高价的目的。三是“签和解协议策略”,可让专利药企在专利诉讼不利时,以变通方式迟滞仿制药上市。四是“干扰上市审评机构决定的.策略”,可让专利药企通过干扰审评机构的不正当手段,迟滞仿制药上市,以长久保持专利药高价。欧盟为打击这种药品专利权滥用行为,采取的法律措施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诉讼来严禁专利药企业滥用专利设限。
三、我国运用专利法抑制专利药价虚高的设想
(一)以药品专利许可制度平抑药价
国家卫计委与十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我国将在某种程度上具体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仔细检视,欲实行此计划,现有制度存在障碍:其一,专利法对构成“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的相关情形未规定明确范围,致操作无据可依;其二,药价虚高现象在非传染性疾病药品领域是重点,亟需专利法抑制,但对非传染性疾病药品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缺乏明确法律依据;其三,主管部门欠缺。对进口高价专利药实施强制许可,需要一个权责明确、执行力强劲的专职主管部门,目前我国没有任何部门能胜任复杂且专业性极强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工作。关于排除法律障碍平抑药价,本文作如下设想。一是借鉴国际经验明确相关规定,我国可将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非传染性疾病(如癌症)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明确规定为“与公共健康相关的疾病”,同时对相关规定赋予一定弹性随时适度调整n。据悉,联合国曾讨论抗癌类、治糖尿病类等药品的专利放开问题并敦促发达国家专利药企尽快开放专利,平抑药价。o可见这样的规定在道义、法律和事实上均有依据。二是明确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实施机构及其权责,明晰强制许可制度的行政解释。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如要成功实施,首先就需要一个权责分明且专业能力强的专门机构负责,建议尽快予以设立。行政解释上,《专利法实施条例》对“未充分实施专利”解释为:“专利权人或许可人实施其专利的方式或者规模未能满足国内对专利或专利方法的需求”。专家指出,该解释易导致专利权滥用。可借鉴印度经验,将“权利滥用”行为的判断标准具体化为三个维度,即公众需求、商品价格和销售地点(境内外)。p只有具体化才能标准化,也因而才有判断力和约束力。
(二)强化药品专利实质审查制度以平抑专利药价
在药品专利审查领域,初步审查还是实质审查,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的审查方式只是初步审查。按相关规定,所谓初步审查其实是仅对申请材料做文字上的形式化审查而已,此审查方式一开始就形成了制度上的漏洞,为垃圾专利的产生铺平了道路。以药品专利为例q,一项药品专利的获得,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新颖性。一种所谓的新药若从成分到性能到疗效与其它专利药相比,如无显著差异,则不应授予专利权,而初步审查显然无法完成对药品的实质检验,因此,药品专利的实质审查十分重要,否则,垃圾专利丛生,必导致药价虚高。
篇2:取消药品加价,治不好药价虚高症
近期有媒体报道,卫生部为了顺应民众的呼声,抑制虚高的药价,可能出台取消医院药品销售加价的政策,医药卫生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医药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我们当然十分希望能够通过某一政策协调各方关系,最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难题,但事实上结果往往可能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对这个消息纷纷热议时,很多人明显的把药价虚高和治疗费用虚高混淆了,而事实上与广大患者最密切的是希望能够把治疗费用整体降下来。中国的医疗改革成功的保证是决策者能够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因地制宜,创新求实,均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终使卫生单位、制药企业、消费者获得共赢。但是现实中却有些人总是把西方的一些模式奉为金科玉律,言必称希腊,什么事情一定要去西方取经,却不考虑“西经”是否能够帮助国人走上幸福大道。取消医院药品加价既不能消除药价虚高,更不能消除医疗费用虚高,
取消医院药品加价不符合经济规律。
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单位,为消费者提供治疗、检测等专业服务和药品销售等辅助性服务。为了保证药品销售的正常进行,医院必须在招标、采购、存储、管理、销售等环节投入人力和物力,因此要求在从事这个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以弥补成本并获得利润是合理的。如果不让医院在药品销售中获取利益,那么医院必然在药品销售中要亏损。而目前希望通过国家财政支持来弥补这部分的损失,显然是不现实的。试想,如果我们去饭店吃饭,借口饭店的专业服务是做菜而要求按照进货价格来支付酒水钱,显然是不能够通过的。
如果医院取消在药品招标价格基础上的15%加价,可能会导致医院相当一部分药品的价格低于药店,这样消费者可能因此涌入医院,而众多的药店则难以为继,破坏了正常的流通环境,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制药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医生、患者构成了医药卫生产业的价值链,满足每个环节的需要和利益,才能使健康产业良性发展,达到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药价虚高”把我们引入了误区
药价虚高实际上反应的是医疗费用虚高。药品因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对一些常用药的零售价格进行强制定价,而另外一些药品零售价格则由企业自行定价,企业在确定零售价后再根据自己的成本情况确定出厂价。企业自行定价是围绕企业的市场策略进行的,如果价格高于价值显然不会被市场接受。但是有些企业利用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处方权,故意抬高价格,把其中的一块利润作为给医生的临床费,而医生们在利益驱动下迫使患者购买这些药品,开出一个个大处方,形成了社会整体药价虚高的现象,而药价虚高也带动了医疗费用虚高,
一粒价值2元的药品如果定价100元,放在药店里可能永远没有人买,但是这样的药品在医院里就也许可以通过医生之手卖个消费者。可见药价虚高的根源不在制药企业,也不在医院销售加价,而是根源于医疗腐败。
虚高症的直接原因不是药品直接价格的绝对高低,而是因为医生们出于个人私利为患者制定昂贵的治疗方案。如,本来可以用口服药,医生却迫使患者接受注射;本来可以用一些便宜的普通抗生素,医生却使用昂贵的高级抗生素等。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位每月收入不过几百元的下岗职工因患感冒去医院看病,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交款时被告知需要200多元,当时就傻眼了,而行家说这种普通感冒几元钱买点药就可以治好。医疗费用虚高的另一种方式是医生要求患者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昂贵的检查。有些疾病医生完全可以通过经验直接诊断,但是却动用各种医疗检测手段,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错过了治疗的宝贵时间。
取消药品加价治不好“医疗费用虚高症”
目前医院的收入来源于药品收入和医疗服务两方面,其中药品销售收入占收入比例的45%-60%,如果取消药品销售收入,那么医院为了生存必然要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方式来增加医疗服务整体收入。那么患者节省下的15%又会被医院以另外的形式给收回了,差别是收费的名目不同而已,整体的医疗费用并没有降低,消除药价虚高毫无意义。而一旦医院获得了可以提高治疗费用的借口,犹如打开了潘多拉匣子,后果不堪设想。
即使医疗单位彻底放弃药品销售的收入,仍然无法满足患者要求解决看不起病的呼声。医院取消药品15%加价后,消费者最多能够节省药品费用的10%左右,而医生们通过开“大处方”为消费者增加的的费用可能是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比如一个人去看病,一个经济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20元的费用,如果一个医生开出个200元费用的治疗方案,即使取消20多元的加价,依然需要180元,这时患者还是会感觉价格虚高。
解决看不起病的根本问题是消除医生们利用自身权利出于个人利益而为消费者们布下的治疗陷阱。取消加价之后,医生们仍然可以通过使用高价药来获得来自医药代表的贿赂。可见,药价虚高等现象的本质是医疗腐败,取消医院药品加价不过是扬汤止沸,达不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不能否认医院和药店的零售价格存在一些差异。医院的零售价是在不超过国家规定零售价前提下,在药品招标价格基础上顺加15%而成。尽管药店整体上药品销售差价在20%-30%范围内,有些零售药店为了吸引顾客,对一些用量大、牌子响的产品薄利销售,给人以价格低廉的感觉;还有些企业针对不同的商业客户给予不同的销售政策,医院因为进货渠道单一,手续复杂,不能获得厂家的优惠支持,导致进货价格较高。还有一些产品很多企业都可以生产,一些企业没有把同类产品进入医院而以比较低的价格销售,这样也给人一种医院药品价格高的错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为了降低药品价格,国家采用药品招标制度,但是并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被辛辛苦苦招标来的低价产品,因为医生们感觉到没有油水可抽而被冷落一边,医生们把热情转向了附加值高的药品“推销”上去。因此制药企业哀叹“不投标等死,去投标找死”。
★ 专利模板范文
★ 法律方面的论文
★ 法律教育教学论文
★ 专利说明书范文
★ 专利申请书
★ 论文致谢词范文
★ 论文致谢词
药品专利致药价虚高的法律抑制论文(共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