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

时间:2022-05-11 11:52:10 作者:董思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董思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笔墨,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笔墨,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笔墨

一眸迷离,渲染了这一场斑斓烟火,

一声轻叹,徒增了这一回陌路绝逢,

一行潸泪,终在你转身后沦为漂泊。

前院花,话尽;

中央河,荷残;

后马卒,竹折。

笔起无端,墨染纵横,梦一场,

风韵天成,写一场,枝桠流莹,百花折杀。

高一:郭颖

篇2:笔墨诗歌

笔墨诗歌

1.

劈开空白的宣纸

秋天就陷入迷茫

淋雨的'清晨,西风

唤醒死寂的生命

宿墨里的中国

——玄而发臭——

收割后的幻想

在光速中呐喊

蒙克折断了画笔

我送他玉管三千

何夕——

何夕能书完黑暗!

2.

以三分笔写就——

我的笔锋如刀

摩崖上垂死的生命

高山坠石,千里阵云……

最后一个方笔——

我把孤独写在墓志!

三千年前的先人——

定看到我癫狂的样子——

3.

风与光在雕琢——

人类的躯体俱将镂空——

太一的世界——

只有生命可见!

篇3:尘封笔墨作文

夜间打开小书架上的灯,蓦然瞥见一排落满灰尘的笔墨纸砚,霎时间,思绪千回百转。

“浓淡干湿焦,勾皴擦染点,便是国画的几种画法。”简陋的小讲台上,老师抑扬顿挫地讲着,不时用他墨迹斑驳的手在纸上描绘着,一块黑白的古石跃然纸上。台下坐着的全是女学生,一边窃声笑着,一边互相展看自己所画的老师。有时哪一个人不小心被老师逮住了,老师也只是佯怒瞪眼,拿着竹尺挥几下罢了。

学了一个学期的理论知识,画了一个学期的线条圆圈,终于开始画实景了,我那时自然在讲话调皮的行列,上交的作业也是随便应付的,可是老师也不恼,他慢慢走到我的座位边,手把手教我如何起笔运笔、顿锋收锋,雪白的宣纸上,巍然立起一座突兀险峻的高山,画毕,再用湿笔蘸蓝墨渲染山间迷雾,或用浓笔点红墨,不经意间,山中果已然红熟。只是当时是没有体会到这种意境的,心未静,自然只是觉得有些好看。

后来升了年级,学业加重,就更体会不到这国粹的深远了,有时画老松,赭红墨滴在针叶上都浑然不觉,唯想着某一道几何题该怎么解,老师常看见我这样,就用毛笔轻轻敲下桌子,才暂时让我回过神来。

后来国画教室迁址,似是要迁到一个离我们家挺远的地方,来回颇不方便。加之学业又重,我仿佛有一万条理由不学国画,却不曾考虑过继续坚持。

最后我终究是放弃了,而且果断地放弃了;我甚至很快把它忘得一干二净。唯有夜深人静之时才偶而记起,也并不觉后悔或对不起老师。

可如今我长大了,当我无数次看到、观赏到那一幅幅山水画时,当我为层林尽染、为寂寥的一叶扁舟感叹时,我总会突然想起:或许我也可以这样吧?但又觉可笑,我早就放弃了呀!

尘封笔墨,尘封思绪中那段令人后悔却又无可补回的往事。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804班鲍晓娅

篇4:尘封笔墨作文

我是一个热爱书法的人,从小学时代起,至今也算学了五六载了。

犹记初学,老师便教我们:在书法中,最难写的便是“一”字。

当时极为不解,“一”是我们最开始学的字,怎会难写?老师并未解释。

后来,喜爱老子的《道德经》。父亲告诉我“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最难。心下更为不解,暗自冥想。

直至那一日,忽而彻悟。

“一”字简单固然,可正因其简单,所以难写。只一笔,却蕴含起峰、回旋、缓提、收笔等好几种笔法,可不是难写。就像数学老师常说,题目篇幅越长其实越容易。实为缘起归一。“道可道,非常道”亦是如此。

简与繁,本就不曾有明显的界线。倘若执意追求复杂、追求深邃,反倒会适得其反、本末倒置。人亦如是。一味追求功名、求取成功,而没有确切的目标、具体的步骤,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如此类,数矣。渐渐发觉,心中所存的知识会随着一张张墨字越积越多,人也越来越开朗、洒脱。有时,朋友会觉得我仿佛那水墨,别具风采,飘逸,素雅。

尤爱繁体字。前几天竟将姥爷收藏的20世纪已故的台湾大姥爷寄的家书逐字认出,很是欢喜。总觉得繁体字中的韵味源远流长。

喜爱诗词。对易安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湘黛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容若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都极为欣赏。有时会在网上与笔友和上几句打油诗。甚是有趣。

现在,虽然没有时间继续从师练习书法,依然恋恋不忘。沾染墨香的手从未停止书写。相信自己会投身文学,年年岁岁,弘扬这千年文明。

手在,笔在,字在。

如此,在笔墨古香的路上渐行渐远。

篇5:笔墨的情趣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一课时

教学札记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了解花鸟画的一些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2)    初步掌握花鸟的基本技法。

(3)    能临摹简单的花鸟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    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

(5)    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绘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教师就所提

出的作业要

求进行点评。

学生互相讲

评作业:1、

构思是否有

新意与深度。

2、花鸟画的

形象把握是

否有趣、特

征明显。3

、用墨、用色

、方法是否

掌握?3、画

面意境是否

体现出来。

教学难点:

对花鸟画精神内涵的理解。

教学重点:

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

学习材料:生宣纸、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等等

教学方法:体验法、练习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趣:通过对题画诗和诗配画的欣赏导入,了解诗与画在意境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二)经典回放:欣赏古今“梅、兰、竹、菊”四君子作品,讲解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与笔墨的情趣。

(三)互相研讨:组织学生对相关的资料进行讨论:1、画家为什么要表现这些题材?2、画家为了能在画中体现其思想感情运用了那些方法?

(四)酝酿创作:用古诗剧或警言给学生命题,例如:“只留清气满乾坤”“疏影横斜三俩枝”等,学生讨论思考用何题材来表现,并思考如何挖掘思想内涵。

(五)教师示范:教师示范花鸟画的过程,强调其程式的表现方法,并注意花鸟画的构图、提款等相关知识。学生将自己所要表现的题材用简单的构图打稿。

(六)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1、能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来完成作业。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七)展示评价:教师就所提出的作业要求进行点评。学生互相讲评作业:1、构思是否有新意与深度。2、花鸟画的形象把握是否有趣、特征明显。3、用墨、用色、方法是否掌握?3、画面意境是否体现出来。

篇6:笔墨韵作文

笔墨韵作文

浓涩心扉,心若念,笔下情。一切思绪不经意间都将跃然纸上,缓缓流淌于笔尖之下,无论何情何景,在几笔之下便能够轻易描绘出来。是喜是怒、或是忧,都在笔墨间潺潺地流动着。

中华五千年的墨韵香,依旧在持续向前推进。情源于感悟而发于纸,将一切心事抛向文字,让青春的光彩太阳一样照进心扉。透过斑驳的`阳光,空隙中打下的光线让人想起下午的悠闲,黄昏中的岁月,湖面光影渐渐消失在岸头,又是一副惨淡离别的伤。晨露的闪亮,反射在道路上,这是早晨的芬芳。

千年文化的流传,千年文化的精华。带着墨香,洒满每个角落……

初三:裴依格

篇7:笔墨生香散文

笔墨生香散文

“清晨帘幕卷清霜,呵手试梅妆。”曾几何时,在这寂静如梦的月色里,喜欢上看这样的文字,赞叹它的精炼,喜欢它的精美,仿佛看见一个柔弱娇媚的女子,伫立于初上清霜的梳妆镜前,略施粉黛,呵手试妆,一妙龄女子呵手试妆的场景描摹的惟妙惟肖。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曾几何时,在落红成阵,飞花如雨的季节里,欣赏着这样的语句,仿佛身临其境。居人不忍离去,马嘶映林,行人去棹不行,在原地打转,那种声色俱佳依依不忍分离之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又曾几何时在“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的氛围里感悟着唐诗宋词里的精彩,和主人公一起欣赏美好风光,一起分享喜悦,一起品味忧愁和怅惘。从他们短小精悍动静相宜的文章里了解一个年代的风起云涌,感悟一个年代的多彩的人生。

一只小蜜蜂为了采到甜美的花蜜,不惧山高水远,不畏严寒酷暑,只要有鲜花的地方就有小蜜蜂在辛勤地劳作着,它们把干涩的花粉酿成甜蜜的蜂蜜。我就像一只小小的蜜蜂,痴痴地润吸着文字里的花蜜,把花蜜精心的'采摘,让那浓浓的花蜜散发出最甜美的清香。

在网络上也喜欢看一些网友的文章,他们是博学多才,各具匠心的一些文字爱好者,他们独具特色,在他们的笔下,各自开放着不同色彩的花朵。有的感觉他们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一介书生,有的是清新古朴宁静优雅的风格,在他们的笔下,多数是描绘返璞归真的大自然的静美,让自己的心灵在宁静的风光和优美的音乐里得到放松和惬意。

有的是温柔细腻红袖香凝的特点,她们像古代的一个髻发女子,素衣长裙,双眸凝着清灵的眸光,用她的浓词艳句描绘的都是一些千古柔肠,都有着“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的怅惘以及“用我的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的浓情蜜意。

有的是豪迈大气慷慨激昂的风格。他们用动画音像效果完美地诠释了所要表达的内容,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譬如大漠敦煌,鼓角争鸣,铁蹄铮铮,让人仿佛飘失在风萧萧路漫漫的敦煌大漠上。他们的个性是倚天剑又是屠龙刀,他们的文章洋洋洒洒,各有千秋。

当他们坐在电脑前的时候,看是寂寞的,其实是美丽的,他们轻轻地敲打键盘,打出的文字却是泼墨成画,凝字成诗,是活生生的生活写照,是七彩斑斓的生活画卷。他们心思缜密,傲骨柔肠,他们精彩在自己营造的画卷里,在那里为斯而哭,在那里为斯而笑,完全轻松自如,随心所欲。他们脱离了世俗的繁杂,在自己惬意的小天地里自由地放飞梦想。

在这个凄凉茫然的秋天里,博爱的文字收留了我这个漂泊的灵魂,让我在它的田地里任意驰骋,随意涂鸦。又好像前世给我种下的蠹,让我在文字的这片旷野上任意书写我的喜悦,宣泄我的惆怅。

每当如梦的往昔在我心中澎湃,每当一场感人的事件在我眼前掠过,每当我走进一片陌生的风景,我都想用笔把它记录下来,跃然纸上。我会在不久的将来,在自家的凉台上,翻出自己的笔记,借着明媚的阳光,摇晃在藤椅上晒晒自己的故事。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在这大好时光里,让我们采一片氤氲的绿,携一片旖旎的香,说说自己想说的事,记录下难忘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眼眸如一盏琉璃,温润而纯净,让我们的心情如一汪碧绿的清潭,惬意而宁静。

让我们作一个悠游在文字天空的闲云野鹤,让我们展开翅膀,带着梦想和憧憬飞翔,携一抹阳光,带一丝微笑,让往事生辉,让记忆长存,带着淡芭菰的香气,温润纸笺,墨笔生香。那应是:“浓墨生香思无限,烛影摇红坐不辞。

笔墨生香散文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遗忘的笔墨散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8课笔墨丹青课文讲解

笔墨祭余秋雨阅读题及答案

笔墨(锦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笔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最新范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