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排骨一般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德国留学生活中的法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德国留学生活中的法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德国留学生活中的法则
在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回首五年来经历的一些事情有些心得,便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即将来德国求学的及已经在德国大学奋斗的同学们有些帮助。
1、选择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不要别人学什么就跟着学什么。转专业是很麻烦的事情,损失一年时间是很可惜的。
2、课表要排得科学,这个可以请教大学里的学长们,大学里的Fachschaft也会提供帮助,不过德国人的观点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学生,所以最好问一下高年级的中国学生,论坛里的热心人也是不少的。
3、德国大学学习主要靠平时,学期当中一般没有考试,期末大考的范围很广,仅仅靠考前一两周时间准备是不够的',除非你是天才。
4、准备考试的时候要全面复习,可能考完你会感觉不需要复习那么多,但学习并不只是为了考试,这次用不到将来可能就会用得到。归纳重点是全面复习后的一个步骤,而不是将其取而代之,有的学科考试可能就一两道大题,没复习到就肯定过不了,一个学期也就荒废了。放弃全面复习的风险无异于豪赌。
5、基础阶段的考试虽然简单,但却是为今后专业学习阶段作准备。与其到时再来补不如现在就学好。Vordiplom的成绩并非真的不重要,比如申请实习的时候靠的就是它。
6、要摆正学习和打工的关系,要勤工助学不要勤工弃学。宁可平时节省一些,不要一边拼命打工,一边又花钱如流水。这个问题希望那些还没来德国的 朋友特别要注意,光靠打工是很难将一年的生活费挣出来的,所以来德的时候必须准备好至少一到两年的生活费。平时花在打工上的时间太多就可能要读很长时间才 能毕业。德国企业近两年招聘有明显的年轻化倾向。
7、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学期里的勤工助学要有所选择。将来准备向科研方向发展准备做学者的可以考虑申请大学相应专业的 Hiwi(SHK),一方面可以早些同教授认识,将来申请读博比较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教授那里通过专业杂志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将来准备毕业后进企业工 作的,可以找一下德国公司的Teilzeit.每周工作一天的岗位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如果你觉得某个学期课比较少,平时有充裕时间,申请每周16到20 小时的工作也是可行的,但你一定会觉得很辛苦。
篇2:德国留学生活中的复活节
德国留学生活中的复活节
在德国,复活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过去的几百年间产生了众多的复活节习俗。在这些习俗中,有些带有非基督教含义,有些含义则产生于公元前。在这里人们举行许多的迎春的庆祝活动来表达对太阳的崇敬和牛羊成群,五谷丰登的愿望。或者人们会通过隆重的宗教仪式和颂歌来庆祝教会年度的最崇高的节日。长久以来,复活节庆祝活动总是丰富多彩花样繁多的。
在北德和中德大部,复活节期间篝火随处可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过节传统,而最古老的习俗旨在驱走寒冬,向太阳致敬。复活节篝火净化万物,可以带来繁荣,生长和好收成。
在德国,没有复活节彩蛋的复活节是无法想象的。这些彩蛋被涂成彩色,或是被掏空,或是被煮熟。人们可以自由的发挥创造力来做各种彩蛋的造型。这些小艺术品被放在众多的复活节市场上展览,饱受赞誉,或是作为房子和花园装饰品同具有代表性的复活节糕点一同出售。
很多德国城镇庆祝复活节的.方式都很独特,有时古怪甚至很滑稽。除了熟知的徒步朝圣,还有复活节宗教仪式和复活节骑马行这些以前很辛苦的活动,有些地方还会举行顶彩蛋,滚彩蛋,砸彩蛋和扔彩蛋等体育比赛。
北部高地的弗里斯兰省进行一种十分特别的复活节习俗,专门由儿童进行:滚彩蛋和扔彩蛋。这种用处的复活节彩蛋在比赛之前必然已经被煮熟了。人们把它们在草地上滚得尽可能的远或扔得尽可能的高,而彩蛋不应有所损坏。在有些地方,彩蛋也会从斜坡,堤坝和沙丘上向下滚。游戏参与者轮流进行。如果后来滚下去的彩蛋碰到了之前滚下去的彩蛋,那么先前的彩蛋就属于后来的彩蛋。
到最后完整无损的彩蛋就是获胜的彩蛋。在其他的游戏中,将彩蛋扔得最远或滚的最远的人获胜。比赛结束时,人们会把所有比赛中损坏的鸡蛋和一些其他的美食吃掉,其中包括格罗格酒,蛋黄利口酒和烧酒等,它们使得寒冷的季节舒服了许多。
篇3:德国留学生活注意事项
德国留学生活注意事项
一、日常购物
德国的大型连锁超市主要有以下几家:“REAL”“PLUS”“LIDL”“ALDI”。德国所有超市基本都在晚上8点关门,周日和节假日休息。虽说晚上8点才关门,但一般6点左右超市里的商品已所剩无几,特别是新鲜蔬菜和面包等。鱼类以及家禽类产品都以速冻方式处理后出售,提供的品种少,只需按标准烘烤就可食用,去普通的超市也可搞定。
德国的蔬菜水果比肉贵,普通的超市蔬菜种类很少,推荐大家到土耳其市场去看看。所谓的市场其实就是临时搭建的大棚,只卖便宜的新鲜蔬菜和瓜果。
二、德国特产
总结了一下可以托运的特产有:法兰克福香肠,法兰克福苹果酒,科隆香水。每个月攒点钱,等回国的时候买回去送给亲友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丢了钥匙后果很严重
到德国上学肯定都属于房客,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把钥匙弄丢。在德国也可以配钥匙,但这项服务有很烦琐的手续,服务机构不会给普通房客配钥匙,如果弄丢了只能找房主协商解决。德国也有开锁匠,但收费都很高,均价都在130欧元左右。
四、日常生活
厕所:德国城市的专用厕所极少。德国餐馆饭店的厕所都可免费使用。高速公路加油站的厕所通常要付费。有的厕所仅有德文标识。Herrn 男厕,Dame女厕。
邮政:德国的邮政标志为黄色。大城市的车站邮局24小时营业,小城市的邮局一般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8:00-12:00.航空信必须注明Luftpost,快信上要注明Eilpost标示,邮票可以在Tabak和Kiosk买到。
通讯:大城市通信信号都不错,在中国入139网的手机在德国同样可以使用,但是话费非常高。
大城市会有廉价的长途电话站,在那里可以购买亚洲电话卡打电话,打往中国须拨国家区号和城市区号,如:拨北京0086-10-××××××××。以柏林为例,柏林的'的长途电话站“欧洲中心”设有直接用信用卡付费的电话亭,一般多设在邮政总局内或观光景点处。
电压:德国电压为220伏,可以与国内的电器通用。
紧急呼救:
匪警:110
火警:112
红十字会: +49 (0)30/85 00 55
急救医生: +49 (0)30/31 00 31
急性中毒: +49 (0)30/192 40
五、物价高,注意节俭
德国物价很高,平时生活要注意勤俭节约。
在德国租房有冷租和暖租两种,冷租不包煤气暖气和水电,每个月要按表记费。暖租是煤气暖气和水电费全包或部分包在房租里。这就表示很多费用,例如煤气和水费,用超了也是房东买单。如果房客不自觉就会引发铺张浪费的问题。水在德国很贵,每吨5-8欧元!比如说,按照每天用浴缸泡澡一次,每次0.5吨水计算,一个月差不多要80-100欧元的水费。如果是暖租的房子,这些水费就要房东来承担,这样房东会很恼火,最后把房客赶走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洗澡的时间尽可能短,别超过20分钟,尽量用喷头淋浴。煤气和暖气也不便宜,一套50平米的房子一季起码要800 C 1000欧元的暖气费。照这样算每月100-200欧元的房租,房东赚的并不多。
六、天气变化频繁
德国的天气说变就变,尤其是雨季,一天里天气突变几次的情况也是频繁发生。每天开窗通风不要紧,外出时一定要关上窗子。因为住户屋里都是木地板或地毯。一旦雨水进来,屋子里的地板或地毯就会变形甚至发霉了。
平时不要在墙面或地上留下污渍,如果不及时处理,将来被房主发现会要求住户赔偿房屋损失或花钱请专业公司处理,甚至要求住户更换地板地毯或重新粉刷墙面等。
七、出租单车
现在全球提倡节能减排,当然提倡不是喊口号,更要落在实处。我们每天出行时,尽可能的利用排放那些较低的交通工具。例如单车以及地铁。现在柏林、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等城市,有一种新型的单车租赁服务。在这些城市的街头随机的布置有一些供租赁的单车。这些单车没人看守,车上有密码锁。需要租赁的人打一个电话得到解锁密码后就可以用车了。费用不是按照路程而是按照时间计算的,所以骑得快更划算。
八、垃圾袋与购物袋
公寓屋外的垃圾桶里分别装有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分别是:回收金属废品的蓝色垃圾袋,回收塑料制品的黄色垃圾袋,回收厨余垃圾的黑色垃圾袋,以及回收废纸张的绿色垃圾袋。
扔垃圾非常有讲究,丢弃垃圾时需按类别分别存放在不同垃圾桶里。比如我们在丢弃一个发霉的面包时,要把塑料包装纸撕下拆散,放到有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里,而发霉的面包则要放到黑色厨余垃圾袋的垃圾桶里。平时在超市购买塑料瓶的饮料,超市为了很好的回收塑料瓶就会收取顾客押金,大概0.25欧元,等我们把瓶子拿回超市,超市回收柜台会返还顾客押金。玻璃类的废品不可乱扔在公寓外的垃圾桶里,一般社区里都有回收点,超市外也有专门回收废玻璃的垃圾桶。
德国的购物袋普遍有两种:一种是印有超市宣传图的布袋,一种是由棉材料制成的可降解购物袋。前者是由超市免费发放给顾客的,数量少,尺寸都一样大。后者由顾客在购物时自行购买,尺寸大小不一,价格从几欧分到一欧元不等。
篇4:德国留学生活:如何送礼
德国留学生活:如何送礼
到德国留学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德国人的一些生活习俗,尊重德国人的风俗习惯以及融入到德国留学生活中去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
德国习俗之聊天内容
聊天交谈方面,可以涉及到有关德国的.事和足球等,不要谈篮球,垒球和美式橄榄球等。 通常,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所以交谈时不要询问人家的私事(如问女性的年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德国习俗之礼物
送礼很受德国人重视。当他们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篇5:留学德国生活细节中发现美德
留学德国生活细节中发现美德
德国法兰克福位于美因河畔,它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一些德国人简单的一些举动,流淌出来的情与理,让我感慨万千。
那次,我到法兰克福游玩。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法兰克福市的银行区摩天建筑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我们被气势磅礴的建筑迷倒,不知不觉走了不少路。我建议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大家来到一个咖啡店。店里顾客很多,但很安静,人们说话轻声细语。我们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我朝门口看了一眼,一个细节深深吸引了我:天气较冷,外面要进来的人很多,大家都按顺序,进来的人只要发现身后有人,推开门后一定会等到身后的人准备好推门了才松手,每个人推门的位置居然是相同的。
这个细节让我感到温暖。我示意同行的人注意看,我们打赌,看看到底有没有人破坏这种温暖。直到我们离开,都没有看到这样的人。
法兰克福是个大城市,人口却不是很多,我们在街上看到的人也不多。我们准备过马路时正是红灯,马路对面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马路上没有车,四周没有警察,只有斑马线。绿灯亮了,那小男孩依然站着不动。不远处,一位老人朝斑马线走来。等老人走上斑马线后,小男孩才开始过马路。在这里,红灯就是警察,马路上的警察很少,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成本,可以将纳税人的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我们来到一家中餐馆,点了很多菜。在我们旁边,一个老太太也在用餐,不时看我们一眼。我们菜点多了,没吃完,准备结账走人。这时,那位老太太走过来,开口说德语,神情看起来很严肃。只见她给了餐馆老板一些零钱,然后拿起了公用电话。不一会儿,来了一个警察。原来,吃不完的菜必须打包带走。法兰克福市民很注意节约,那老太太看到我们浪费,于是报警。
这些小小的举动在法兰克福随处可见,也许就是这些细节在无形中帮助法兰克福拥有了今天的地位:欧洲金融中心;德国商业、制造业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每年至少有5万个会议在这里召开……
篇6:德国留学:生活中需知的那些事项
德国留学:生活中需知的那些事项
签证申请成功的学子们接下来就要准备德国留学生活的必备品了,那么只身一人赴德国留学,你需要做好哪些事情呢?下面来看看一位留学德国学子生活上的那些事情。
德国留学生活要自理
双手拉着箱子,背后背着包,由于是第一次出国,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到德国的我,选择了限重最多的芬兰航空公司――每人最多40公斤行李。拖着被沉重行李压得几乎不能直立行走的身体,满头大汗、泪流满面、头都不敢回地迈出了出国留学的第一步。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出国前凡事不用操心的我,在还没有迈出国门的那一刻,便遭受了留学生涯的第一个打击:由于粗心,没有注意看签证的生效期,以为拿到签证之时起即刻生效,买到了签证生效日前两天的机票。
因此,被机场检票员告知:“您需在两天以后才能起飞。”于是乎,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我怎么可以粗心到这个地步;喜的是,又可以和父母多呆两天。机场里出现了滑稽的场面:脸上泪水还未干,欣喜的笑容却已迫不及待地堆了上来,在众人的注目礼下,我重新背起沉重的行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了还在依依不舍地目送我但却马上一脸不解的父母。那一刻,只有我知道:这个看似滑稽可笑的小插曲,却给我留学之路上了第一课――从今以后,必须学会生活自理。
德国留学生活费用相对不高
显然,我的留学生涯先从生活的考验开始了。当然,独自在国外留学,学会生活自理是第一步。小到做饭洗衣,大到在市政厅登记注册及处理外事局和学校等相关事宜,一切都得从零学起,没有人会提醒你或帮你完成。尤其对于单身女生,是个不小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就亲自验证了从懵懂小女生到玩笑话中的“女金刚”的转变。小到缝缝补补,大到独自搬家、维修简单家具等,基本都已成了一把好手。当然,留学生中也不乏一些弱不禁风、生活不能很好自理的“男博士”。
在德国生活,其实费用比起很多英语国家要少很多,因此人们常开玩笑说:去德国留学的都属于家里没多少钱但收入比较稳定的家庭。的确,当时选择德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承受力的考虑。
第一次出国需要的担保金是7000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不到7万元,但所谓担保金就是保证你在德国的第一年不会出现没钱花的情况,说白了,就是你第一年在德国的生活费及学习的.费用。但通常,包括每月必交的房租、保险、电话费,如果不乱花钱,在我居住的前西德首府波恩,每月大概4000元人民币足矣。其中包括约1500元/月的学生宿舍房租、450元/月的保险、300元/月的电话费、1000~元/月的生活起居费。但这么便宜的学生宿舍不是人人都有,需要排队等候。至于450元/月的保险费,看似很高,但可以免费体检看病。
德国留学学习“松散”但压力大
说到留学,最重要的任务一定是学习。德国,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教育水平,鉴于大学学位含金量高,较为低廉的留学费用,以及可以打工等优越条件,越来越赢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德国每个州的学费是由法律来规定的,各州立大学的学费也都不同。但在德国,所谓学费其实就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注册费。以我在的波恩大学为例,每学期最低的注册费只有1500元左右,并且包含可以当乘车证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学生证费用,虽然注册费也在逐年上涨,但比起英、美等国家的昂贵学费,德国的学费几乎算是免费了。
德语是到德国学习需要闯的第一关。德语学起来很复杂,留德学生普遍反映,即便过了语言关,拿到DSH语言证书(类似于雅思、托福的德语考试),在大学上课仍然听不懂,因此课后需继续加班加点。
德国是个高度文明、什么事都很讲究原则和秩序的国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很“松散”。没有老师跟在身后催促学习,也没有规定一学期必须考几门试,更不会限制大学必须几年读完。这一切完全根据个人喜好。如想早点完成学业,可以多选课,也有2~3年读完大学的。如果不想那么紧张,5~6年甚至更久完成学业的也大有人在,学习全凭自觉。因此,家长在选择让孩子出国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自控能力。
篇7:德国留学生活:留学住宿解析
德国的很多学校不象国内,一般的学校没有什么学生宿舍,所谓的宿舍都是私房,都是德国房东把房子交到房屋中介的`手里,然后某人再找中介合作。一般的,学生初到德国,可以先申请学校的宿舍进行居住。如果根据个人需要(打工等),可以选择在附近租房住,这里的房子合租比较经济实惠,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德国的风土人情,了解这个国家。
德国政府非常注重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早在德国统一之后,政府就大力推动了德国的住房质量改善。许多房子进行改造后都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学校也不例外,高达95%的宿舍都安装了卫浴和水暖设施。为留学深造的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当年,德国的工业称霸世界,一时间工业带来的污染也铺天盖地,莱茵河也因此变成了污染河。但是现在,德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了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让昔日的重污染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蓝天绿水,整个居住环境非常宜人,适合学生学习。
篇8:留学德国:生活苦乐参半
,通过语言、技能、综合素质等层层选拔,武汉交通学校首届中德班的6名男生,踏上了德国留学之路。在遥远的异邦,小伙子们被分配在vechta和leer两座城市的汽车4S店或修理厂实习。
彭星今年18岁,是留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他告诉记者他们每周工作5天,每天8个小时,下午还有下午茶时间,每月可得到400欧元的生活补助。半年的时间里,小伙子们走遍了大半个德国,补贴尽管不高,但足以应对日常生活的支出。
小伙子们感到,国外的汽车技术更新较快,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自如地应对工作。工作时,经常会有技术指导人员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学习新的技术或是攻克难题,“人人都要说说自己的看法,还要动手操作”。“在德国工作很开心,德国人虽然严谨但是懂得享受生活,这让我们觉得轻松。”小伙子们说,尽管他们能够较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但他们还是经常梦见亲人,以及家乡的热干面。
洋师傅一样坏脾气
在国外实习和国内一样,都有师傅带着,师傅有一个共同点:坏脾气!李威第一个月跟了一个大块头德国师傅,有同事提醒他:这个师傅是厂里技术最好的,但脾气也是坏得出名的。尽管李威小心应对,但一点小事,还是会惹得师傅大发雷霆。“我能做的就是笑着看着师傅,师傅教技术时,我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一个月后,李威发现,师傅对他的态度明显改变了,经常手把手地教他技术活,语气也柔和多了。李威离开德国时,师傅还劝他留下来。
半年实习后,三个小伙子因为表现出色,均获得了实习单位的挽留。小伙子们考虑再三后,还是选择了回国,“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我们真的很想家!”
中国学生实践无优势
人走出国门,总会重新审视自己。李威觉得,中国人的吃苦耐劳还是举世公认的,理论基础很扎实,接受能力也快,但是动手实践能力的确令人汗颜,“在国内时,大家都说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强,但出了国,才知道自己的动手能力真不算强!”
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机动车项目专家阿梅隆,是交通学校聘请的外教,在这一点上他表示认同。他说德国家庭的汽车拥有率较高,每家的孩子从小开始,就在父母的指导下摆弄汽车,小毛病几乎都能动手去修。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校生2/3的时间是在企业里度过的,他们毕业时找工作,由实习企业论证,德国的技能人才很过硬。
尽管有了留学经历,小伙子们并不认为身价就涨了。他们均表示,回国后还将继续学习德语、磨练技能,将来到德资企业工作,或者申请去德国上高职、工作。
篇9:德国留学生活:新式住宅
德国留学生活:新式住宅
垂直楼房中的都市生活:联排房屋(Townhouse)在柏林大行其道。大城市居住新概念――从独特到任性。
它们散发高贵和固执的气质,创造韵味和敬畏的氛围,尤其因为在文学中的角色而非常出名:联排房屋――这种一排排分布在市中心的住宅被看成英国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在阿瑟?柯南?道尔的小说里,福尔摩斯探访这些低调的城市豪宅,那里是一桩桩迷雾重重的凶杀案的现场。吸血鬼德古拉也隐藏其中。弗兰西斯?培根曾在那里创作充满苦痛的绘画。不论这些房子是白色还是砖红色、是维多利亚式还是古典主义式,它们英式富裕的精致外表为所有英伦崇尚风提供了一个被渴望的形象。
近几年来,在德国,联排房屋失去了它的典型原意,并成为柏林市中心房地产业的英语外来词。在那里,联排房屋意味着不断获得成功的市中心居住新概念。 受市政府委托,城市规划师们倡导了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在市中心的空地上应该建造小单元划分的建筑,以避免单调乏味的面孔。那些单调乏味是由昂贵的地皮上建起的巨型建筑物造成的。同时人们寄希望新的豪华房屋能阻止潜在纳税人向农村郊外迁移的趋势。新房屋的对象是成功的独立从业者和富裕的家庭,给他们提供市中心具有吸引力的地块,并让他们实现自己对居住文化的构想。
柏林市政府在离大教堂和宫殿广场一步之遥的最佳中心地段为一大片区域招标建造联排房屋。招标要求这个直到那时在德国都几乎不被使用的词汇赋予该产权住宅实验项目高雅的特征。实验项目的框架条件是不能让新建的房屋让人联想到市郊千篇 一律的斜顶带前院的楼房,那种楼房在德国被称为连体房 (Reihenhaus)。紧挨着外交部有47块小地块,每块平均6.50米宽,在这些地块上建有两大排楼房,它们的建造风格很具个性,除了少数几项规定以外,如高度统一限制在5至6层、正面统一临街等,在建筑形态方面给予充分的自由。
,这片地块上的楼房建成后,它的概念立刻获得成功。蜂拥而至的建筑商没在这片齿状闪亮排列的垂直式别墅中留下一丝空隙。楼房的建筑风格忠实地再现了现代主义多样性:从包豪斯的历史身影,到低调的战前浪漫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过去2中的各个建筑时期几乎无一遗漏。灰浆、大理石、砌砖、玻璃、金属和木头都得以运用。色调也从蛋黄、粉红、金属银色到茄紫色,非常丰富。还有一些明星建筑师如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和汉斯。科尔霍夫(Hans Kollhoff)也作为“联排房屋先锋”参与其中,使得柏林市中心区这块新的精致街区每天吸引着无数前来观看建筑的旅游者。英国贵族气息的联排房屋外观无异,其个性尽显于室内,而德国的联排房屋与这样低调的英式房屋已经没什么关联了,它的色彩斑斓的混搭建筑风格的灵感其实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的`码头小区。
如今柏林联排房屋自身已具有示范性,它在城市中引发了一阵复制其成功模式的狂潮, 然而它给有喜好抗议传统的柏林人带来的还不仅仅是无比的兴奋,尤其是在曾经另类的城区克罗伊茨贝格、弗里德里希海因和普伦茨劳贝格,这些特意为有钱人规划 并新建的联排房屋受到非议――对联排房屋的参观预约就曾遭“快闪一族”的破坏。在柏林一些出名的艺术家及景致街区一直有不断贵族化的趋势,那里带屋顶花园和地下车库的时髦私人住宅价值上百万欧元,其租金也可达1欧元,这些街区的老住户把这类房屋视为一种威胁。自柏林墙倒塌以来,很多便宜的老居住区非常快速地转变成昂贵的住宅区,所以这些联排房屋成了新的敌视对象,偶尔会遭到颜料瓶的袭击。
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并不排斥在市中心空地建造高水平的垂直式住宅的好想法。具有混合社会结构的城市更希望是烤肠摊和布莱奥尼高档西服店相互为邻,而不是贫穷和富裕的城区泾渭分明地割裂开来。小单元划分的建筑要比大型住宅楼房更有利于城市的多样性,当然如果这些小单元划分的建筑具有相互协调的建筑形式就更妙了。这一新的模式是否真的如同英式范例那样能激发相似的灵感,形成认同感,似乎不太可能。若想这样,德国的作家必须在柏林联排房屋里虚构一个德古拉伯爵,而这肯定不顺应房地产的最新潮流。
篇10:德国留学:初期生活体验
德国留学:初期生活体验
德国留学初期生活体验。初到德国,我住的是有1个房间的公寓,客厅和厨房是在一起的,总共9平方米左右。一只小圆桌,一只小凳子,一个煤气灶就是这个房间所有的家具。而我的卧室就在这个房间里,角落里的一张单人床垫就是我的床。卫生间不算小,还有个浴缸,只可惜没有窗户,大白天不开灯的话,进门就可能一头栽进马桶里。除了糟糕以外,我找不到任何其他形容这个公寓的词来。而这,就是我花了700马克租来的为期一个月的住所。我决定出去走走看看。拿了钱,带上钥匙,拿着房东给我的柏林地图,我走出了公寓。
这是柏林东北边的一个居住区,附近有一个湖。长在西湖边的我看到这湖以后,认定它只是个池塘,或者说是一个大一点的游泳池。我开始感觉好笑,如果这水塘也敢叫湖,那么西湖就是太平洋了。
地方虽然小,环境却相当不错,让人难以相信这是曾在二战中几乎被彻底摧毁的德国首都柏林的一个区域。绿化率应该在50%以上,马路当中是有轨电车的轨道,旁边就是双向二车道的`汽车道,再者就是人行道了。很奇怪的看到自行车道只有50厘米左右宽,并且位于人行道上,仅仅用地上铺的石头的颜色来区分。人行道上不时有鸽子飞下,啄食着行人撒下的面包屑,一幅平和宁静的景象。来到湖边,我惊奇地发现湖里居然有野鸭,还有白天鹅!三五成群,很悠闲地在湖里游动。
逛了近两个小时,感觉肚子饿了,才发现没有吃早餐。于是开始寻找小卖部和小餐馆。这时感觉有些不对劲:出门到现在在街上看见的人和车可以用两只手数过来。怎么回事?这不是周日么?怎么人全不见了?周日是最热闹的日子啊。很快我就发现自己还在用中国的思维来考虑德国的愚蠢了。不仅人看不见,连所有的店都是关门的。除去偶尔的车辆和电车的声音外,这个城市就如同死城一般安静。
看看地图,我处在柏林的B区。柏林的A区是市中心,C区用一片黄绿色表示,应该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那么B区就该是城乡接合地了吧。我开始有了点信心:往城里走,总该找到个有食品的地方吧。我开始照着地图走,终于在一个小时后,找到一家开门的小店。令人兴奋的是,里面居然有烤熟的鸡腿和牛奶卖。
回到公寓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鸡腿,在啃面包时发现手中面包的硬度可以与石头比美。我试着在桌子上扔了一下,居然弹跳了好几下。我冥思苦想了半天,决定把它放在牛奶里泡个半小时再啃,兴许会容易下口点。
德国的夏天晚上9点的时候,阳光还是很刺眼,10点左右,太阳才很舍不得地躲进地平线,天空却还是一片明亮。我第一次在晚上,和阳光一起入睡。
★ 德国留学经验
★ 德国留学申请信
★ 德国留学申请指南
德国留学生活中的法则(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