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

时间:2022-11-25 01:41:19 作者:lalal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ala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坚决打破横亘在流动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玻璃门”,确保城市新老居民同城同待遇。

《方案》提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升学和参军进城的农村学生、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落户条件;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落户后在住房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义务教育等同城同待遇。

那么这次城市落户条件放宽会让超大城市落户变容易么?一起来看看小编分享的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吧。

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差距很大,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为了更好的生活,数以亿计的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而更多的人才向特大城市集中。

在存在户籍的情况下,很多福利政策和户籍挂钩,长期在城市工作的流动人口迫切想解决户籍问题,真正的融入城市。终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出台了,长期扎根城市的流动人口看到了希望。

国家要求,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行相同的落户条件和标准。统筹户籍制度改革与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创新,优化政策组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城市新老居民同城同待遇。

存量优先,带动增量。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能够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非户籍人口落户,形成示范效应,逐步带动新增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落户这件事,和城市大小有关系,城市越大,落户越难。

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可以预见,大多数城市落户会越来越容易。

众所周知,在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大背景下,上海等城市落户非常难。

那么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这次又出了什么新规定了呢?

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新规定的亮点是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未来,上海的市区、郊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落户政策,人口压力小的郊区可能落户会更容易。比如上海重点发展的临港地区,可能落户会比较容易。据上海最新规划,上海要建设百万人口规模的5大郊区新城,还有人口增长的空间。北上广深,北广深,已经实行积分落户,北京比较难,广州积分落户要求不高,深圳放开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落户限制。上海目前实行居住证转户籍的政策,年底到期,按上海户改意见,逐步推进积分落户。

完善居住证、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直接落户政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积分落户政策。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达到规定标准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本市常住户口。

新规定提出:户籍人口比重低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指标控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从国家的要求来看,上海落户政策存在松动的可能。另据报道,20上海户籍退休人员达到540万人,养老金压力比较大,客观需要更多的外来人口缴纳社保。为了留住更多年轻人,户籍政策也存在松动的可能。

1.1亿人城市落户规定解读

2.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

3.推动城市落户规定农村大学生问题解读

4.城市落户方案济南落户渠道解读

5.北京积分落户规定基础指标解读

篇2:非京籍积分落户政策解读

非京籍积分落户政策解读

《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凡在京连续缴纳社保满7年、无刑事犯罪记录且在法定退休年龄以下的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均可申请积分落户。

本市积分落户政策的整体框架可以概括为“4+2+7”。其中,试行办法规定的积分指标共9项。积分落户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统一网上申报,每年划定落户分值、确定落户人员。北京市将建立积分落户公示制度,防止违规操作。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此前45周岁的年龄限制放宽至退休前,非全日制学历也可积分。

试行办法生效日期为1月1日至12月31日。本市将总结政策实施情况,并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政策进行不断的修订,使政策更加科学可行。

□要点

【资格条件】

侧重时间长就业能力强

据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介绍,北京市积分落户指标体系主要是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现阶段发展需要进行设计,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重点解决来京时间长、就业能力强的人员落户问题。

4个资格条件包括:符合持有北京市居住证、法定退休年龄以下、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7年、无刑事犯罪记录条件的人员;2项基础指标:在京稳定就业和居住情况;7项导向指标:包括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等方面,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总积分为各项指标的累计得分。

据介绍,满足4个资格条件方可参加积分,两项基础指标突出了就业和居住积分的基础性作用,7项导向指标设计体现首都功能定位要求。

【基础指标】

优先解决存量人员落户

“本市积分落户办法的设计,突出就业和居住积分的基础性作用。”李素芳说,政策重点面向长期在京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常住人口,设置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两个基础性指标,落实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以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年限作为合法稳定就业年限的计分标准,每缴纳社保满1年积3分。

合法稳定住所的认定范围包括自有产权住所、符合登记备案和纳税等规定的租赁住所以及用人单位提供的具有合法产权的宿舍。在自有产权住所每连续居住满1年积1分,在租赁住所和单位宿舍每连续居住满1年积0.5分。考虑到积分落户政策主要面向劳动者,因此在分值设计上,合法稳定就业的分值高于合法稳定住所,体现劳动积累的重要性。

【导向指标】

着力引导优化人口结构

“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计了系列导向指标。”李素芳表示,政策着力引导优化人口结构。

据了解,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对相关领域的人员需求较高,所以政策设置了教育背景和创新创业指标,对不同教育背景、学历学位赋予一定分值,对在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申请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创业和创业中介服务人员,分别予以加分,来保障城市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试行办法规定,获得国家级奖项最高可加12分,获得市级奖项最高可加6分;其他创新创业项,也都根据其重要性和难易不同分别加3分或6分。

□变化

申请年龄放宽至退休前

去年12月,本市曾就居住证和积分落户两项政策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共收到有效意见7658条。据此,试行办法做了部分修改。

试行办法调整了申请人的年龄。政策原规定需不超过45周岁,现根据公众建议调整为法定退休年龄以下均可参加积分,降低了申请门槛,可参加积分的人群范围进一步扩大。

试行办法还按照正向鼓励的原则,删除了部分减分项,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如疏解行业就业、迁入城六区居住和就业、企业信用不良记录等方面,使政策更好地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非全日制学历也可积分

李素芳表示,教育背景的赋分原则,是保持就学与就业、居住的起点公平,也就是说就学一年的积分分值应与就业和居住一年的分值相衔接。

政策此前规定只有全日制学历才能获得教育背景的积分,主要是由于非全日制学历就学期间仍在工作,可以缴纳社保和购房、租房,相应的就业、居住分已经得到了体现。

根据公众意见,考虑到就业期间继续学习的行为值得鼓励,现修改为非全日制学历也可积分,但不与就学期间的社保和连续居住年限积分累加。同时,删除了对获得多个学位的加分。

□释疑

应对老龄化不超45岁加20分

据介绍,截至底,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18万人,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14.2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23.6%和15.9%,已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60岁以上占10%,65岁以上占7%),在全国排名居前,户籍人口平均年龄达到43.4岁。就此,试行办法明确,对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申请人予加20分,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

为什么是20分?李素芳解释说,这是考虑到随着年龄增长,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两项基础指标的积分也将不断累加,将年龄加分的分值设定为20分,相当于增加了多工作和居住五年的积分,使青年人在积分上具备一定优势。

城区人口迁郊区最高加12分

在引导优化人口布局方面,积分落户政策设置职住区域指标,对居住地从城六区转移到郊区,或就业地和居住地同时从城六区转移到郊区的申请人分别予以加分。

李素芳介绍,目前,城六区面积占全市平原面积的22%,但聚集了全市60%的常住人口和72%的就业人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要比下降15个百分点。因此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对到郊区就业和落户给予加分鼓励。

政策实施后,申请人如果是将居住地从城六区迁往郊区,那么每满一年加2分,最高加6分;如果将就业地和居住地都从城六区迁往郊区,每满一年可加4分,相当于多获得了一年的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的积分,最高可加12分。

省级劳模加20分拘留减30分

北京作为首都,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体现,李素芳表示,本市积分落户政策突出了首善之区的导向作用,在依法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道德文明水平提升方面进行了考虑。

比如设置荣誉表彰指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虑到劳动模范是为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坚力量,道德模范和见义勇为者是时代精神的标杆、高尚道德的榜样,予以加分鼓励。

被评选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或首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或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者,均可加20分。

同时,试行办法还设置了涉税违法和行政拘留记录两项减分指标,对有涉税违法行为和因违反有关法律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申请人予以减分。每条行政拘留记录减30分,每条涉税违法行为记录减12分。

【申请流程】

由申请人单位网上申报

本市积分落户由申请人单位向所在行政区人力社保部门进行统一网上申报,每年集中申请一次。实施网上申报,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审核,最大限度方便办理。

本市积分落户政策实行“总量控制+自愿申请”,通过“先申请、后划线”的方式,每年将根据实际申请人员规模情况,结合年度人口调控目标要求,通过综合测算统筹研究确定落户分值,并向社会公布。因每年的申请情况会有变化,落户分值和落户规模年度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每年划定分值公示名单

同时将建立积分落户公示制度。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申请人,要经过公示环节后才能落户。

公示通过后,申请人可按相关规定办理本市常住户口。而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及个人,将被取消当年及以后5年的申请资格,已经落户的也将予以注销。

□追问

1 积多少分可以落户?

根据人口动态测算

本市积分落户政策实行“总量控制+自愿申请”,因此将根据每年实际申请人员规模情况,结合年度人口调控目标要求,通过综合测算统筹研究划定落户分值,并向社会公布。

因每年的申请情况会有变化,落户分值和落户规模可能会有所不同。

2 社保年限是否可累计?

拟将增设补缴期限

连续缴纳社保7年是指连续84个月不间断吗?针对记者提问,市人社局副局长陈蓓表示,考虑到人员流动可能造成的空档期问题,拟增加补缴期限,“具体是几个月会研究确定后在实施细则(操作办法)中具体规定”。

3 实施细则何时出台?

正在研究年内公布

针对后续操作实施,李素芳介绍,本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指标的认定标准和政策执行具体操作流程,将在政策正式实施前公布。

对于具体什么时间能够办理落户,李素芳表示,需要经过申请人申请、单位统一申报、部门联动审核、统一向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落户人员后可办理相关落户手续。

获得积分落户资格的申请人,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落户;其配偶、父母申请落户按照本市现行亲属投靠落户政策办理。

4 连缴7年社保条件是否过高?

超大城市要求略高

连续缴纳社保7年是积分落户四个资格条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李素芳解释说,这体现了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按照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大城市的落户条件对缴纳社保年限的要求不超过5年,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在缴纳社保年限的规定上较大城市要略高一些。同时这一规定也参考了其他特大城市的做法。

据了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就业和工作的人员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型城市,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对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5 积分的赋分原则是什么?

获取难度和重要性

据介绍,积分分值是对申请人在京稳定就业和居住情况以及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能力、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本市主要根据不同指标的获取难度和重要性来赋予相应分值和权重,并注重平衡好指标间的分值匹配关系。其中最主要还是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两个基础指标的分值赋予,其他指标加分或减分基本均与就业和居住分值相匹配。

以一个40岁的申请人为例,假设他大学本科毕业22岁就来到北京工作,工作以后在北京买了房,这样他的合法稳定就业积分是54分,合法稳定住所积分是13分,教育背景积分是15分,还有20分的年龄加分,总积分是102分。如果他的职住区域从城六区搬往郊区,年均纳税额达到10万元以上,或者从事创新创业工作,那么还能获得最少3分、最多30分的加分。

6 纳税指标是否偏袒有钱人?

反映了对城市贡献

试行办法规定,申请人近3年连续纳税,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加6分:工资、薪金以及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额平均每年在10万元及以上;依法登记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合伙企业的出资人,根据企业已缴纳的税金,以其出资比例计算纳税额,平均每年纳税20万元及以上。以上情况积分不累计。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纳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申请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但在积分落户指标体系中纳税指标分值比重有限,是否能够落户取决于申请人的综合积分排名情况。此外,还将对有涉税违法行为的申请人予以减分。

7 弄虚作假者如何处罚?

注销资格封禁5年

试行办法规定,对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申请人当年及以后5年内的积分落户申请资格;所在单位协助提供虚假材料的,当年及以后5年内对其积分落户申请事项不予受理;已经落户的,予以注销;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责。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的操作实施将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制度化的规定减少自由裁量空间,最大限度防止社会担心的腐败、权力寻租问题。具体做法包括:建立公示制度,在保护申请人隐私的前提下,对达到落户分值要求人员的具体积分情况将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格审核程序,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将通过市区两级人力社保部门和多个市级部门信息化联动审核、交互校验,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8 征求意见哪些未采纳?

献血加分未被采纳

此外,还有公众提出的一些建议未获采纳。

比如部分建言人提出,应考虑家庭的因素,增加对配偶为本市户籍的加分项。鉴于积分落户制度是对现行户籍政策的补充和完善,配偶一方通过积分申请为本市户籍的,另一方可通过现行亲属投靠政策落户,所以不再另行加分。比如,也有建言人建议,对有献血、捐赠和部分行业执业资格证予以加分。考虑到积分落户是一项户口迁移政策,不宜过多附加其他社会功能,因此这方面的建议暂时没有采纳。

篇3:50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建积分落户制 蓝印户口取消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情况,《意见》明确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蓝印户口也将取消

《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发布会上,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到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新华社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以供应城镇居民定量粮为依据,来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实行二元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基本适应了国家对劳动力、消费品等实行计划分配的需要,在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事非农产业人员数量大大增加,“二元制”户口管理模式已逐渐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篇4:50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建积分落户制 蓝印户口取消

《意见》还明确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其中,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此次《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居住证制度。《意见》称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

篇5:30多个省份实施户籍改革,许多城市竟落户难

30多个省份实施户籍改革,许多城市竟落户难

最新的户籍制度出台

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而在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30个省份,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有些省份还对此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

例如,北京此次明确,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同时北京还强调要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安徽此前提出,户口登记不再标注户口性质,不再出具关于户口性质的证明;贵州则明确,从2015年6月1日起,在“户别”栏不再登记农业或非农业,统一登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

资料图 金硕 摄

部分地区落户条件放宽 特大城市严控人口总量

国家版的户籍改革意见提出,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省份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地区的范围更大。

例如,四川提出“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山西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贵州也提出“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等。

对于大城市的落户条件,国家版的户籍改革意见规定“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而河南缩短为“不得超过2年”,安徽缩短到“不得超过3年”。

在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控制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均严格划出常住人口上限。

北京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上海则明确,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万以内。

广东出台的《意见》里强调,广州、深圳市要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调整人口结构,重点吸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型专业人才落户。要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达到规定标准条件的人员,允许在当地申请常住户口。

各地部署完善居住证制度 扩大公共服务范围

《居住证暂行条例》自去年公布以来,多地相继出台了本地区的实施办法。而在各地的户籍改革方案中,也都将完善居住证制度作为重点工作。

上海提出,要研究完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政策,进一步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及便利提供机制。

北京也强调,要贯彻执行好本市居住证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提供机制。未来北京要稳步扩大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范围,并逐步提高服务标准。

有些地区则对居住证未来的功能做出更明确的规划。例如,在浙江出台的《意见》中,不仅强调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制度,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还进一步提出,要实施IC卡式居住证,逐步把居住证建成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金融、商业应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卡证。

今年8月,伴随《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北上广深积分落户标准全部出炉。而在各地出台的户籍改革方案中,建立完善积分落户政策也是重中之重,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及特大城市。

北京、上海等地均强调要完善、贯彻积分落户政策。其中,上海提出“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

北京也提出,要贯彻执行好本市积分落户政策,建立政策实施会商和联动审核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序推进长期在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工作。

记者发现,不少城市的积分落户政策都带有明确的区域导向。

例如,依照北京此前出台的积分落户政策,申请人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区转移到北京市其他行政区域的,可以获得加分。

而重庆在其户籍改革方案中也明确,要在都市功能核心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探索建立市外来渝人员积分落户制度。该市会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科学制定积分分值和落户标准,保障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的人员落户,同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外来渝人员到城市发展新区城区落户。(完)

非京籍积分落户政策解读

户籍非转农申请书

名人故事:深度解读-韩愈

落户证明

落户申请书参考

落户申请书

户籍证明介绍信范文

户籍证明怎么开

办理户籍证明

户籍证明信息

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