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糟老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8篇人口团子作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人口团子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 第1篇:人口团子作文第2篇:豆沙团子作文第3篇:做团子作文第4篇: 包团子作文第5篇: 包团子作文第6篇: 包团子作文第7篇: 包团子作文第8篇:包团子作文第9篇:清明团子作文第10篇:清明团子四年级作文第11篇:清明团子叙事作文第12篇:清明团子叙事作文第13篇:清明团子叙事作文第14篇:清明团子叙事作文第15篇:清明团子叙事作文第16篇:清明团子叙事作文第17篇:第一次做团子作文第18篇:第一次做团子作文第19篇:包团子作文600字第20篇: 糯米小团子作文第21篇: 包团子作文300字第22篇:包团子优秀作文第23篇:包团子优秀作文第24篇:包团子500字作文第25篇:做清明团子作文第26篇:做清明团子作文第27篇:做清明团子作文第28篇: 做团子作文300字
篇1:人口团子作文
【热】人口团子作文
古时候,常州人从农历的腊月初便开始张罗过春节了,备年货、掸烟尘、做团子、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灶、祭祖……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常州独有的习俗——做“人口团子”。传说在明朝的时候,开国元首朱元璋派与他患难与共的大将汤和镇守常州。这汤和是一个爱喝酒的酒鬼,嗜酒如命。他酒后理政,经常会错杀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而酒醒后却什么也记不起来了。他的副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便把团子做成人头的形状,并点上红色,每当汤和又要杀人时,便让侩子手把团子冒充人头献给汤和,这样,这场**才得以结束。从此,我们常州人便经常做“人口团子”,寓意人口平安。过年吃团子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奶奶告诉我,旧时必做的`团子有12条小龙、1条大龙、元宝、松子、秤砣、扁担、猪头、鱼等,花样可多啦!
在我家也延续了过年做团子的习俗,今年腊月二十左右,奶奶便开始张罗着做团子。先准备好团子的馅,团子的馅有多种多样,有青菜肉馅、萝卜丝肉馅、豆沙馅、芝麻陷……开始做团子了,首先将开水倒入雪白的米粉中,用力地将米粉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将这个大面团撕成一个个小面团,奶奶将小面团放在手心里搓,不一会儿,小面团就被奶奶搓成了一个小圆球。奶奶又将两只手的大拇指在圆球的中间戳一个小坑,另外的八个手指边转动圆球边不停地打磨,只一会儿的功夫,圆球就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了一只小碗。奶奶将早已准备好的的馅放进“碗”里,再将碗口慢慢合拢,面团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尖尖的小团子。最后再在团子上点上红。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意味着团团圆圆的一笼笼团子新鲜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热腾腾的团子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三个团子下肚了!啊,糯糯的皮,鲜美的馅,这味道真让我回味无穷。
篇2:豆沙团子作文
豆沙团子作文
最开始并没有很在意外婆,但无意间还是看到了外婆手里托着的一团滤布。滤布里包着带水的红豆,我也揉了揉,果真软乎乎的。蹂躏后,过滤出的水夹杂着红豆残渣,后来
后来就是一顿爆揍,碾碎煮烂放白糖,往锅里一倒,搬来煤球炉,捡几根枯枝点燃先放,随后再夹三块煤球进去,炉子就开始烧了。可能简单粗暴了些,但确实不必太讲究。
放上锅燃上火就算熬?不,绝对不是这样。从头到尾都要陪在它边上,一把锅铲翻几百遍,几个小时不带停,“不过就是无聊些罢了,也没那么辛苦吧。”起初我也这么想,但我真的错了。
熬个半小时必定已经烫得慌,锅边的豆沙也多半黏上了。这时候就胜似岩浆,冒起泡来一个接一个,“咕嘟咕嘟”一声接一声。
煤球愈烧愈旺,锅愈烧愈烫,豆沙愈烧愈浓稠。熬了近乎一小时了,溅出的豆沙就像暗中的箭,你永远不知下一秒它会从哪溅出锅,又不知会溅到哪,烫到谁,有多烫,有多疼。又或者像是被捅了几刀,因为高温导致冒泡,溅出豆沙后会呈现出一个破洞,但这个破洞只是一瞬,下一秒又平复如从前。
溅出几尺都只是儿戏,溅到身上也不算厉害,烫到衣裤不过像是油漆,但烫到人就不得了。外婆的手不止一两处泛红,一定很灼人吧,但她还是没有抱怨什么,顶多擦去豆沙,继续翻,继续熬。
这几个小时里,锅铲翻了又推,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动作。豆沙越溅越高,似乎很猖狂。到了后来足以溅出一米,除了外婆,没有谁敢靠近,没有谁想被烫伤。
炉子烧了那么久,煤球都已经发灰,像是奄奄一息,但煤球孔内仍有几簇旺火。
熬好的豆沙相比于豆瓣酱,只是少了些油光,除这一点外,看起来并无多大不同。仍然有碎沙的口感但入口即化。虽然没有放很多的白糖,但多吃几口仍旧甜得发慌,可以和蜂蜜相媲美。
其实家里人并没有都很喜欢豆沙团子,但外婆还是做了许多,我也只爱吃她做的,不只因豆沙纯粹,更因为外婆是我重要的家人。
大鱼大肉的年夜饭后,长辈们打起了牌,小娃娃也喜欢坐一旁看打牌,外婆端着盆从我身旁走过,盆里装的是白面粉,水壶烧开往盆中心浇,持筷画圈搅和成水泥状,再多撒些面粉,让它更凝固。面团搓成条,掐一块握手心刚好的大小,搓成球按扁些,两手指腹相叠托住,拇指按中心,按上一圈就能填豆沙了。填满后左手转团子,右手从下往上推,好让团子封顶,撒些面粉搓一搓就算完工了。
陶瓷碗冰凉,但盛上热乎乎的'的团子,再浇上两勺米汤,过不久,碗儿也就热乎起来了。团子像吹弹可破的弱女子,稍稍一夹,里头的豆沙就迫不及待地流淌出来,甜蜜蜜的,必须赶紧用嘴嘬着,不然就水似地淌出来,米汤瞬间着了色。
外面的天是白茫茫的,总觉得少了些喜庆。虽说立春已经过去几天,但还是没有暖暖春朝的身影。
吃下热乎乎的豆沙团子,喝下热乎乎的米汤,身子也就热乎起来了。
篇3:做团子作文
今年春节,我们没回老家,本打算趁着假期四处走走看看,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哪也不能去,只能每天呆在家里,甚是无聊。有一天,妈妈说:“我们一起来做团子吧?”我和老爸立马附和着:“好呀!好呀!”我是因为无聊想打发时间,老爸是因为从小到大每年春节都吃,成了一种习惯。
团子是我们老家的一种特色美食。一般在元宵节时每家每户都会做。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相传三国赤壁大战后,关羽率兵埋伏于芦苇丛中,等待溃败的曹操,但埋伏之地如果做饭就会暴露目标。且去县城及民居甚远,又值寒冬岁末,于是请县令帮忙解决士兵们的伙食。县令命人将米磨成粉末,揉捏成泥状,然后分成若干份,填以菜肴,封口搓圆,放入蒸笼烈火蒸熟后送给士兵们吃。这就是团子的起源,而且当时正值正月十五。
往年都是大姑妈和三伯母一起为我们大家做,从不让我们帮忙,我们只要等着吃现成的就好。今年,我们打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首先准备材料,将大米洗净,放到锅里蒸,冒热汽后1―2分钟就要关火,不能蒸熟。然后倒出来等米冷却后打成粉状。加入开水搅拌,像揉面粉一样揉成团,要揉得稠软如泥,略带粘性,但捏之不散开。在等待米冷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准备馅料了。把肉、豆腐干、红萝卜、榨菜等切成很小的丁,放进锅里炒熟,然后放生姜、大蒜、盐及其他调味品,如果喜欢吃辣还可以放一些辣椒。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可以做团子了。团子大小可以随意,不过一般都是做成拳头大小,用大拇指按成窝窝头的形状,然后将炒好的馅料放进正中间后封口,在手上滚几下,一个白胖小子便出来了,圆圆的,甚是喜人。
看上去很简单的动作,可是我总做不好,不是馅漏出来就是油流出来。妈妈告诉我,皮不能太薄,馅也不用放太多,否则容易破,馅漏出来不好看;如果流油,吃的时候也不方便。但太厚也不行,难熟而且很难一口咬到馅,没有那种连皮带馅一起吃的快感。全部做完后,蒸二十分钟左右,热气腾腾的团子就出锅了。咬一口,香气四溢。吃团子的花样五花八门,不光有蒸团子、炸团子、煎团子、煮团子,还有烧团子。
我望着手中的团子,心想,这名字取得真好!团不就是团团圆圆吗?正想得入神,妈妈端了一盘团子站在我面前,让我给隔壁杨阿姨家送几个尝一下。敲开阿姨家的门,把团子递给她,阿姨高兴得合不拢嘴,把盘子还给我时里面多了一些又红又大的车厘子。我想,这团子不仅有团圆之意,应该还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吧!
通过做团子,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情,想要做好并不容易,我们不能眼高手低。学习不也正如此吗?
篇4: 包团子作文
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做好吃的,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做团子。
吃过饭后,奶奶就拿来糯米粉、萝卜丝馅、盆子和蒸笼,奶奶先在盆子里放入大半盆糯米粉,接着把开水冲入粉中,然后用手用力地揉,那一双大手在糯米粉上不停地上下左右来回用力揉,好像是在跳舞,棒极了。不一会儿,糯米粉就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变成了糯米堆,奶奶笑着说:“和面可也有讲究哦,水要倒得适量,水太多了容易粘手,太少了又会裂开。”
面揉好后,奶奶先把揉好的面团搓成粗细适中的长条,再把长条揪成小块。奶奶先把小块搓成圆形,再用大拇指捏成一个“碗”的样子,然后在“碗”中放入一小勺萝卜丝,再一点一点地用旁边的面团把萝卜丝包起来,直到完全包住,最后用两手的手掌把团子搓圆,好了,一个可爱的团子就这样在奶奶手中产生了。我看着奶奶很轻松的样子,我的手痒痒的,忍不住抓起一个面团,也学奶奶的样子先搓一个圆形,然后开始捏“碗”,捏着捏着“碗”就被捏破了,奶奶在旁边为我加油鼓劲,好不容易“碗”成形了,我放入萝卜丝,小心翼翼地把旁边的面团一点一点包住萝卜丝,最后我做了个尖尖的洋葱头形状。哈,一个团子做好了,我一蹦三尺高。就这样,我们整整做了两蒸笼团子。
晚上,我吃着自己包的团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篇5: 包团子作文
今天吃好午饭,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帮忙一起包团子。
外婆和妈妈包团子馅,我吗,就帮忙把面粉搓搓圆。在我和外婆,还有妈妈的共同努力下,到下午2点多就都包好了,外婆拿了两个电饭锅里的架子,边在架子里铺好纱布,边对我说:“小宝,外婆交给你一个任务,每个架子里放15个团子,团子之间不能相互碰到。”“行,我一定完成。”我说完就开始放了。可是不管我怎么放,总有几个团子粘在一起。妈妈看见了,叫我先看她怎么做的,让我再跟着学。妈妈先把团子靠边放了一圈,接着在里面放了一圈,最后在中间放了两个。妈妈让我数了一下每圈放了几个。“1、2、3、4、5、6、7。”“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外面放7个,里面放5个,最里面放2个。”我喊道。我按照这个方法放了起来,一会儿就放好了,我再放下一个架子。
蒸好,妈妈负责把团子从架子里拿出来,就这样没过多长时间团子就都蒸好了。最后,还要给每个团子点上红点。外婆:“去给每个团子化一下妆,在顶上点个红点,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我连忙接过瓶子,用筷子开始点红点,一边点一边数:“1、2、3、4……119、120”我:“外婆,我点好了,一共120个,我数的对不对?”“对,小宝真棒!”外婆和妈妈都举起了大拇指。
看着这些圆圆的团子,我特有成就感!
篇6: 包团子作文
过年了!过年了!过年要做好多好玩的事:包团子、放烟花、拜年……说起团子是不是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了?过年前最后一个周日,我和哥哥一起去奶奶家帮着包团子。只见奶奶在一个盆子里倒入适量的米粉,又倒入适量的开水。别看倒水是个简单的事儿,里面学问可多着呢。奶奶说,倒入冷水会使米粉变硬,而倒入水太多会粘手,太少米粉则会干裂。奶奶一边揉,一边不急不缓地向我讲述着调米粉的学问。不一会儿,一个白白胖胖的粉团宝宝出现在我的眼前。奶奶将粉团宝宝搓成了上下一般粗的长条,活像一条白白嫩嫩的大白虫。奶奶让我和哥哥将“大白虫”五马分尸,再搓成球形,接着捏成一只白色的“小碗”,我往“小碗”里放一点事先准备好的馅,最后将“碗口”捏拢,一个漂漂亮亮的团子娃娃诞生了!
团子做好了,下一步就是给团子娃娃做“桑拿”了――蒸团子!奶奶先把团子娃娃放在“桑拿房”――蒸笼里,然后把盖子盖好,大约过了十分钟,蒸笼盖子“坐立不安”了,还不断地“吐”白气出来,一切都表明团子蒸好了。打开盖子,只见团子娃娃一个个又白又嫩,好像涂了润肤霜一样。我和哥哥抢着为团子娃娃们“服务”,我看见团子娃娃们有的头尖尖仿佛笋尖,有的头圆圆宛如皮球,有的捏着鼻子活像泥娃娃……
团子就在眼前,可把小吃货的我馋死了,我吃下了两个又香又甜的豆沙馅团子。可能是因为自己包的,吃起来,格外美味!
篇7: 包团子作文
早晨刚起床就看到爷爷奶奶围着灶台忙忙碌碌的,一问才知道,下午要包团子。
午饭后,村上的大妈、婶婶、婆婆全聚集到我家,足足十几个,太热闹了。爷爷早早把蒸箱的电线接好,就等团子做好。以前可全都是在大锅上蒸的哦,今年爷爷弄了个秘密武器――电蒸箱。十几个人在奶奶的分工下各自准备着东西,拌馅的拌馅,和面的和面,铺蒸格的铺蒸格,井井有条。接好电线安好蒸箱,爷爷就坐在旁边悠闲地抽起烟,因为他的任务是负责蒸团子,而我却早已手痒得很了,我最喜欢吃团子了。
一切准备就绪,开工了,只见大家手法统一,将面团捏成一个个小面团,将小面团揉成圆状,再捏成一个小碗,然后在里面放上拌好的馅,慢慢将馅包在里面,捏匀,最后平放在左手心,用右手心轻轻揉平,一个漂亮的团子就做好了。做好的团子一个个排放在铺好粽叶的蒸格里。因为我试了几个包不好,看看人手太多了,所以我转移目标帮忙铺蒸格了。大家一边包团子一边谈笑风生,真是其乐融融。
不一会的功夫就包了有十蒸格了,数数将近300个团子,我赶忙通知爷爷。该爷爷出马了,他把团子一屉一屉放入早已烧开的蒸箱,关好门,看好了时间。过了十五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出箱了,大家争着尝了下,真是香啊……
就这样,一下午我们共蒸了四箱团子,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让大家感觉到了年的味道。
篇8:包团子作文
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我要跟妈妈学包团子。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下楼一看,妈妈已经把面团揉好了。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包团子的行动中。
我学着妈妈的样,先把面团搓成一个圆圆的大汤圆,接着捏成碗形,再把早已准备好的馅放进那个“碗”中,然后再把这只盛满了馅的小碗放在两只手中不停地转动,就这样,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碗口”捏拢。可定睛一看,我顿时就傻眼了:那个团子,就像是山上的石块,有棱有角。偷偷看一下妈妈包的团子,一个个圆溜溜的,好像还在冲着我说:“瞧,我们才是真正的团子,瞧你包的,那像什么呀?”于是,我悄悄地把那个团子身上的角压平了,再把它放进盆子里。接着我又连包了几个团子,它们都长得奇形怪状,非常难看,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唉,本以为包团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没想到竟然那么难。这时,妈妈看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就问我:“恬恬,是不是看妈妈包团子觉得很简单,自己做时却觉得很难?”我轻轻地回答:“嗯”。接着,妈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妈妈刚学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其实,不管什么事,都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只要坚持做,再难的.事都能做好。”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心情好多了。
最后,我和爸爸一起把我包的团子放进锅里蒸,蒸了十几分钟就好了。不管烫不烫,我快速地拿了一个吃起来,感觉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团子。
篇9:清明团子作文
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所以今天,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到紫金港校区的校友林去采艾草,准备做清明团子。我还带上了可爱的小白兔,让它也品尝一下大自然赐给它的美食。
我们爬到半山腰,奶奶说:“到了,我们就在这儿找艾草吧。”首先她采了一棵艾草,告诉我们怎样识别它。艾草的叶子有点像迷你枫叶,青绿色,最明显的特点是:背面是银白色的,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霜似的。但是,艾草与其他许多野草长在一起,很难分辨出来,怎么办呢?于是奶奶教给我们一个决窍:只要把一大片草翻倒,就可以看到银白色的叶子,那就是艾草。于是,我们就按照奶奶说的办法采艾草。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就采到了很多艾草,装满了袋子。当然,我也没有忘掉小兔子,我把它放出来,让它欢欢喜喜地吃草。
我们拎着满满的艾草,闻着淡淡的清香,心里充满喜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一个个圆圆的清明团子发出诱人的香味。
篇10:清明团子四年级作文
古代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仍有许多习俗。吃清明团子就是其中之一。
清明假期,我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一股浓浓的艾草味扑鼻而来。只见桌上放着一个盆,里面装着面粉,旁边还有些艾叶。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好赶上外婆做清明团子啦!我急忙地洗好手,准备大干一场。“做清明团子首先要把艾草切碎,揉进面粉里,和成团,再放入模具里面……”外婆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个步骤,可是我哪里心思认真听,自顾自地把艾叶全倒进了面粉中。等到和面的时候,我才一拍脑袋:哎呀,那堆叶子还没切碎呢,于是,我又手忙脚乱地把艾叶拣出来,不料弄得满手面粉,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
初战失利,可是我怎甘心自己“做清明团子”的生涯就这样结束。待到外婆把面团和好,我又自告奋勇地要求打模。我把面团切成一小个的,塞进模具,用力一压,然后翻过来轻轻一拍,嗯,这回总算成功啦!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一个个形状迥异、大小不一的清明团子呈现在了眼前。它们按螺旋形盘放在白瓷盘里,远远望去,像一幅画,散发着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亲切感。
接下来的工作可就轮不到我啦!外婆把清明团子放在蒸笼架上,然后放到锅里去蒸。约摸过了二十分钟,只见锅上冒出了一层热气。热气如烟雾般缭绕,虽只绕于灶台旁,但这朦朦胧胧的梦幻感还是让我不禁陷入遐思之中。直到那阵清新的艾草香钻过我的鼻腔,才让我清醒地回到了现实。
清明团子出炉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虽没有放任何馅,但那种奇特的艾叶的香味也足矣了。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为这别致的小点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
篇11: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是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虽然我们也很思念亲人,可是新人的墓离我们太远,长途跋涉很辛苦,我打算做一次清明团子,在远方祭奠新人。
前一天,我们就去超市买了做清明团子的材料。可惜没买到艾草,我们计划用青菜代替艾草的颜色。
一大早,妈妈就叫我起床,与我一起进了厨房,来指导我做清明团子的步骤。首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肉馅放进一个碗中,再用菜刀先竖着把几块豆腐干切成细条,再横着切几刀,把它们切成一块块豆腐丁。由于切菜不是很熟练习,动作和锯木板一样。最后把豆腐丁放进碗里,加小半勺盐,两勺酱油、香油,用筷子顺时针搅拌2分钟,馅就做好了。
接着我把洗过的青菜切成菜末,倒入事先装进糯米面与小表面粉的大盆子里。因为我动作有些粗鲁,面粉立刻扑了出来,像冒出一股白色的烟。接下来我就开始和面了。妈妈顺手端来一碗水,慢慢地往装面粉和菜末的大盆子边缘倒下。干面粉经过水的滋润与青菜的调色,变成了绿色的“泥巴”。我捏着“泥巴”,把它们滚成了个巨大的青色面团。
然后,我们把大面团分成许多小面团,擀成皮,和包饺子一样地把准备好的陷包进皮里。再轻轻捏圆。最后把它们整齐地摆在蒸锅中,它们就像一群可爱的绿色小精灵。
经过15分钟的烹饪,清明团子新鲜出炉了!我立刻拿了一个尝尝味道。嗯!非常美味,超出我的预料!
清明团子不仅好吃,并且有很深的意义。它不仅纪念了已故的亲人,同时让我想起了最近在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牺牲的31名消防战士,他也让我想起了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重要的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篇12: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的早上,外面吃完早餐,我又兴冲冲地跟着妈妈买了些美味的清明团子。这些清明团子也就成了我一天的惦记。
中饭前,我摸了摸我那瘪下去的肚子,可怜巴巴地问妈妈:“妈妈,肚子在抗议,说没有能量了,赶紧填点食物进来。我吃一个清明团子吧!”“再等几分钟就吃中饭了,你吃了这清明团子等下又不吃中饭了。”妈妈态度坚决回答,让我非常失望。中饭过后不久,我坐在书桌前,却身上曹营心在汉,不停地想着那餐桌上可口的清明团子,口水都流出来了,又无可奈何的咽了回去,实在忍不住了,问了一句:“妈妈,现在可以吃清明团子了吧,没能量了,脑子不好使,作业做不出来了。”妈妈的回答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有这么夸张吗,午饭才过去几分钟。”又被无情地拒绝了。真是度时如年,心里想着的清明团子却不能去吃,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不自觉地问了一句:“妈妈,肠呀,胃呀又要召唤了,看样子不吃一个清明团子,这个作业没法做了!”“那你就吃一个吧!”妈妈这句无奈的回答,让我感觉仿佛听到了天上的仙乐。
我高兴地来到餐桌前,保持着少女的矜持,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清明团子,轻轻地撕开包装,生怕将这绿如玉的清明团子弄得不成形。可撕掉包装的清明团子散发出来的清香诱人了,我再也不管什么少女矜持了,就像《西游记》里猪八戒吃五庄观里的人参果一样,一下将一个清明团子塞进口里,糯韧绵软,甜而不腻。真得感谢祖先们,发明了这么美味的东西。我越咀嚼,嘴里的清香感觉越强,一个根本解不馋。
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第二个清明团子,身后传来了妈妈的怒吼:“你看看你,身上肉肉那么多了,怎么能一次吃那么多个。”真是太小看“馋”了,人馋起来,谁还会管身上的肉肉,苏东坡当年吃河豚可是死都不怕的。我撕开第二个清明团子的包装,又是一口一个……
对于吃的快乐,只有同好者才有深切的体会。
篇13: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4月7日下午,我来到萧山日报一楼食堂,参加小记者活动——话清明,做团子。
走进食堂,只见一张张餐坐上都摊着红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张桌上还放着装有豆沙的纸杯。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塑料盒,塑料盒里装着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团子皮。这些都是老师给我们准备的清明团子材料。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清明节的来历和故事后,就开始教我们做清明团子。首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小碗”,我用双手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后,一手托住球并旋转,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间摁,另外四个手指并拢,把“小碗”的边沿摊均匀。这时,老师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团子会‘吐’的。”我把豆沙放进“小碗”里,再把“小碗”揉成一个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挤出来了。哈,只能将就着完成这个团子。
接着,老师又教我们做清明饺子,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盘子”,我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放在桌子上,一边用手掌压球,一边把球旋转,很快“盘子”就做好了。然后,我把豆沙放到盘子中间,再把“盘子”对折,最后用手把开口捏紧,封起来,就这样清明饺子做成了。最后,是我们的自有时间,我又做了一只“小熊”,一颗“星星”团子和一只“螃蟹”团子。旁边的小朋友羡慕的眼光对我说:“这是一颗‘星星’,这是一个‘月亮’……”
晚上,爸妈吃着我做的清明团子,纷纷夸奖说:“真好吃!”我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甜滋滋的呢!
篇14: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就要来了,在我的家乡,清明节要吃清明团子,而且还要用清明团子去祭拜先祖。于是在4月5日晚上,我去舅奶奶家学包清明团子。
看到舅奶奶手中一个个圆滚滚的“绿娃娃”,我就更好奇了。我问舅奶奶:“清明团子怎么是绿色的呢?”舅奶奶笑着说:“这是放了草头的缘故。我们先要挑草头,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苏打粉腌制、烧熟。接着将草头到入糯米粉中,并搅拌成团,不断揉糯米粉,切成一小块一小快。这样清明团子就成了碧绿碧绿的了。”
只见舅奶奶一边说,一边拿上一小块糯米粉团,把糯米粉团揉圆,再用大拇指把糯米粉团正中间捏下去,让它凹成小碗形状,然后把咸菜馅包进去,大约要盛两小勺,最后把糯米粉团合闭,再揉揉圆,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舅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第一个,它的嘴巴没关住,馅露出来了,像一个露出肚皮的小娃娃。舅奶奶见了,便笑了起来,过来帮我把嘴巴捏起来。接下去,我又包第二个第三个,舅奶奶边看边说:“看看你包的,要么是馅太少,躺在桌上;要么是形状不一,没揉圆;要么就是馅包太多了。看来你还要多练习哦!”再看看舅奶奶包的,个个都挺着饱满的肚子。后来,我越包越好,一个个也都挺着大肚子。
包完了清明团子,舅奶奶开始蒸了,大约需要15分钟,五六分钟后,清明团子颜色渐渐变深,浅绿色的清明团子看着非常诱人,我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15分钟终于过去了,清明团子已经比刚包好时大得多,颜色也变成了深绿色,摸上去软软的,热呼呼的。舅奶奶给我夹了一个,我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感觉味道好极了,糯米虽黏但不黏牙,咸菜馅的味道也刚刚好,鲜得眉毛也要掉下来了,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次我向舅奶奶学习包清明团子,不仅尝到了美食,还收获了劳动的喜悦。
篇15: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姨姨从老家寄来了一大箱艾草,于是外婆准备做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传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天只能吃冷食,不能生火做饭。现在寒食节和清明节融合在一起,吃冷食这个习俗保留了下来。
很快糯米粉揉好了,馅料也拌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开始示范,大家都围了过来,包括我的小妹妹。只见外婆揪了一团糯米粉,用掌心压平,把馅放在中间,把边上的皮子拎起来,捏在一起,倒扣在铺满树叶的蒸锅上。接着,大家都做起了清明团子。我把糯米粉搓成圆圆的,使劲一压,然后放上馅,把皮子边拎起来,黏在一起。外婆一个劲地夸我做的真好。妹妹皱着眉头憋着嘴沮丧地说:“我做不好。”妈妈接过妹妹的.清明团子,蹲下来,对妹妹说:“你做的这个团子很好啊,小小的,妈妈可以一口吃一个。你多做几颗给妈妈吃好不好?”
十几分钟后清明团子出锅啦。打开锅盖,一个个深绿色的富有光泽的清明团子排列在蒸锅上,清香扑鼻而来。妈妈端了一盘清明团子放在餐桌上,大家围着餐桌吃起清明团子。妈妈说:“今年很特别,大家一起做清明团子,一起吃清明团子。”
年年艾叶青,年年果泛香。长大以后,我肯定还会怀念起这种味道。
篇16: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4月7日是清明节,我们萧山日报小记者来到萧山日报一楼食堂做清明团子。
水晶老师和草莓姐姐已经早早准备好材料等着我们了。草莓姐姐给我们讲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当然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包清团了,今天我们要包的是豆沙馅的。
水晶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塑料盒子,几个艾青面团,一杯豆沙馅和一双筷子。草莓老师让我们拿起一个艾青面团,捏成碗形,皮要捏得薄,放进豆沙,把碗形的边往中间捏,捏五个角,合在一起就变成五角星星了。老师一示范完,我就捏了起来,捏碗形,放豆沙,收边,唉,不对不对,豆沙怎么没有全包起来,跑外面来了。我悄悄地看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哈哈,她的豆沙和艾青面团全混一起了,更糟糕,原来大家都不会啊!我向老师请教为什么我的馅会跑外面来,老师说我面皮没有足够摊开,豆沙包不进去,就漏出来了,开始做第二个了,我吸取经验,把艾青面皮尽量捏薄,豆沙放中间,放得稍微少一点,捏起来,这下好多了。做着做着,清团越做越好,不知不觉间,老师给的六个艾青面团都做完了。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真开心啊!
回到家,把清明团子放在锅里一蒸,我请爸爸妈妈一起品尝,虽然清团不给面子的咧开了嘴,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特别美味!
篇17:第一次做团子作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团子吗?我可喜欢吃了。今天是中秋节,我决定体验一下做团子的乐趣。
刚吃完午饭,我就在外婆身边转悠,念叨着什么时候做团子。见我这样迫切,外婆就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决定开始做团子。只见外婆拿来两袋糯米粉,两袋红豆馅和一壶开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外婆一边把热水倒进糯米粉,一边用筷子进行搅拌。不一会儿,粉末状的糯米粉就变成了大小不一的块状了。开始和面了,外婆放下热水壶,把边上的糯米粉往中间拨,我迫不及待加入到和面的行列中。谁知,我刚把手放进糯米团里的时候,就感到一阵疼痛,立刻把手缩了回来。一看,手掌都红了。手在水下冲了一会儿,感觉好多了,我又忍不住了。不过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我不敢“轻举妄动”,学着外婆的样子,把糯米团这里一翻,那里一翻,用拳头敲敲,再揉揉面团,自我感觉特别棒。
和好面后,就是做团子了。于是外婆、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起“全家总动员”了。外婆把揉好的糯米团均匀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捏起一个放在手心里搓成一个圆形,再用大拇指掐在粉团中央旋转成一个碗的样子,然后在“碗”中放入一小勺豆沙,再一点一点地用旁边的粉团把豆沙包起来,慢慢地揉到剩下一个小尖尖,一个可爱的糯米团子就这样在外婆手中“诞生”了。看着外婆轻松的样子,我的手好痒,不等外婆开口,忍不住就抓起一个粉团,也学外婆的样子捏“碗”。呵呵,捏橡皮泥可是我最拿手的,不一会儿“碗”就成形了,真漂亮。我放入豆沙,再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包裹成型。可是不知道怎么了,我就是包不住里面的豆沙,看着露出的豆沙馅,我很快地用手指一挖,塞进了我早已口水直流的嘴巴里,真甜。去掉一些豆沙馅后再包就容易多了,看着我慢慢揉出的小尖尖,我心里面幸福的小泡泡不断地往上冒。“怎么样?不错吧!”我得意地叫起来。“嗯,是不错!再奖励做一个!”爸爸妈妈齐声说道。“没问题。不过,我可得给自己的做个记号,等会我就吃自己做的团子。”说完,我在团子面上用手指画了个笑脸。
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六十几个团子。外婆把做好的团子放在锅里煮好后,我一眼就认出了我做的笑脸团子。吃着我亲手做的团子,心里那个甜啊,只有我自己才能体会。
篇18:第一次做团子作文
“外公!外婆!”
“呀,小逸来啦!”跨进老屋果然第一个碰见的是外公的笑脸。
我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往房里一扔,急忙冲进了灶头间。哈,舅舅舅妈已经在做团子了。妈妈也不客气,洗洗手就坐了下来,帮着做团子。
我愣愣地站在一边,又不好意思去看电视。索性——
“我也来做团子吧!”
于是,一场比好莱坞动作片还要精彩的家庭自制大戏即将开演!
第一幕
没想到本姑娘的排场这么大,做个团子还有那么多人护着!
“就这样……先把它搓成一个球……”妈妈取一小块和好的`米粉,示范给我看。
“在这样——”舅妈接过话头,麻利地把手中的玩意捏成像窝窝头一样的形状,“加馅儿,捏拢……把多余的头子掐掉,再摊在手心里揉一揉……瞧,这不就好了!”
一个白白胖胖的团子,加入了一列列伙伴中。
“看见了没,很简单。”舅舅做了一句总结。
第二幕
“好,开工!”我大喝一声。上了一堂课,总该让我总结一番了吧?
先挑合适的团子皮。这个,不行,太大块了;那个,不行,太娇小了。我的第一个作品可是颇具历史意义的,当然得用优秀的材料来做。那些“歪瓜裂枣”们,岂能入我老人家的法眼?
就是你了!我终于找到了一块比较合我眼的。揉!这小时候,我最喜欢玩的可就是橡皮泥了!不就是搓一个球么?小case!几秒后,OK!
“口子不能开太大,不然待会加了馅后不容易合上。”舅舅提醒我。
是么?我停止了手头的活,看了看,不好意思地笑了。总金额“窝窝头”都快给我捏成一张饼子了。
“重揉吧!”妈妈哭笑不得。
在经历了一次失败后,我变得谨慎了,把口子开小了。加馅了,可这筷子也不听我使唤了,我怎么也夹不住馅。“恭喜你,惹火我了!”我对着筷子念一声,用劲一扯,嘿,出来了!“真是,给你三分颜料你就开颜料店啊!”我在填馅的同时悄悄训斥筷子。
第三幕
“当当当当!”我举着自己的处女作,骄傲地炫耀。
“还不错!”妈妈忍住笑意评价了一番。
我当然知道妈妈是在鼓励我。望着手中的团子,又丑又小,再看看舅妈和妈妈做的团子,又圆又大。心里不免有些惭愧。都16岁的大姑娘了,连团子还是头一回做,家务事更别说了,碰都不碰,我该说些什么呢?
我只能说,我的处女作团子,让我懂了许多。
篇19:包团子作文600字
包团子作文60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来临,最有趣的事莫过于包团子了。
包团子前,我系上围裙,准备好热水和糯米粉,在桌上铺了几层保鲜膜,再找来一个干净的面盆,放置于桌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啦!
第一步:揉粉。我先往面盆里倒入糯米粉,再倒入适量的热水,开始使劲揉面。我将面盆里的'米粉都拢在一起,通过揉捏,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揉了一会儿,米粉仍然软乎乎的,而我的手上却粘得到处都是。我略作思考:看来,水加多了。我赶紧采取补救措施:再倒入一些糯米粉。接着,我用手掌和手指不停地将米粉团来回翻动,使其成形,更有韧劲。大约过了十来分钟,米粉团就差不多和好了,而我也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背疼。
第二步:搓团。我从米粉团上取出一小部分,然后将剩余的米粉团放回盆中,用布盖上,防止风干。我将取出的那部分先搓成粗细差不多的长条,用刀将它分成每段长约四厘米的小块,再将一小块搓成一个球,用双手握在空中,将两粒大拇指伸进去,不断揉捏,捏至小碗状。
第三步:包馅。开始填菜馅了,我用筷子夹一点菜馅放进“小碗”里,再将其一点点捏拢。捏了好半天,团子还没有成形。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旁边的外婆提醒我,是我菜馅放多了。我不好意思地朝外婆笑了笑,取回一点菜馅,继续尝试捏拢。我边转边捏,终于将团子成功捏拢了。捏拢的团子顶部冒出了一个“头”,如同一根避雷针。我小心地将它揪掉,然后将团子倒过来,再次搓成一个球。这样,一个团子就做好了。刚包好的团子如同一个新生儿,我倍加呵护地将它放入蒸笼里,等待着它“新鲜出炉”。
那天晚上,我不仅尝到了自己包的美味无比的团子,更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
篇20: 糯米小团子作文
糯米小团子作文
说到春节,则一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在中国发展历史中,还有着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腊八节,人人都会在那日喝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以示对丰收的期盼与自豪;在北方腊月二十三日则是过小年,北方人则要扫尘,为了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准备过大年;接下来,则是人人都在准备的新年,也除夕,又唤作大年三十,在除夕夜也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一年美好的开始。每个都有过年的不同习俗,在我家则……
包粽子则是我家每年的习惯,在腊月二十三日时,奶奶则就开始准备,每年这时,作为家中名副其实的“小吃货”我当然是最开心的一个,今年,我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为什么每次吃别人家的味道总是不如奶奶包的好,难道是奶奶在里面施了什么“仙法”?不行!为了探出个究竟出来,我这百年不见一动的大小姐准备自己试一试。
想要吃,一定得自己劳动,一大早便起床,放一个大盆子,洗起了粽叶,在每一片叶子上认真地擦了一遍,接下来是拌糯米,在堆得如一座小山高的糯米上洒下一把盐,再放半把鸡精,搅拌均匀后,再用浸过五花肉的`酱油倒一点儿在米上,直至米全拌成深褐色。放好粽叶,摆好五花肉,一段地剪好绳子,包粽子――开始!
看了半分钟后,我便准备与粽子“大战一场!”看了奶奶包了这么多年,“吃货”我也不是浪得虚名,我“潇洒”得拿起了粽叶,将两片叠在一起,弯起了一个尖尖的角,可面对接下来,我是一头污水,也可畏帅!不过三秒,只好浑水摸鱼,呆手呆脚,抓了大把的糯米放进粽叶中,又随手抓了块巨大的五花肉,自然是包不进去,粽叶小,糯米多,扎都没扎好,变一下子爆了出来为了探究竟,我努力尝试,一次不好再一次,经历几十场“狂风暴雨”之后,我终于包出了一只稍微像样一点儿的糯米粽子。之后,就剩下蒸了,成败在此一举!
粽子也不过是一只糯米小团子,你可别小看这只小东西,包起来可十分不容易,又饱含了我们家过年独特的风俗风情!
最后蒸出来,我几经风雨的小糯米团子,味道确实异常的好,奶奶包的粽子有一凡丰味,我的团子也有独特的味道!
那便是――新年的味道!
篇21: 包团子作文300字
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团子,我家也不例外。看到妈妈包的团子圆滚滚的,一个个白白胖胖,我羡慕极了。我缠着妈妈要求她教我包团子。妈妈笑着说:“教你可以,不过你要认真学,不能虎头蛇尾哦!”“Yes,MissFeng!”我爽快地答应了。只见妈妈熟练地包了起来:先从盆里抓一团软软的米粉,然后用灵巧的双手捏成一个窝窝头,再在窝窝头中放入肉馅,最后将窝窝头封口。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大功告成啦!
哈,原来包团子如此简单,我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可是轮到我搓米粉的时候,它们居然一点不听我的使唤,我要捏圆的,它却偏是方的,我要它立起来,它偏偏塌了下去,它好像在故意跟我作对似的。弄得我手足无措,手上脸上全是米粉。妈妈看出了我的逖,忙过来给我帮忙。在妈妈那神奇的双手指点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圆滚滚光溜溜的大团子,我开心极了。
包了几个普通的团子,我又心血来潮了,我试着做了几个形态各异的团子,心形的,方形的,猪头形状的,小熊形状的……一个个花样百出,看得妈妈哈哈大笑,我自己也直流口水。
团子终于出笼了,吃着我亲手包的热腾腾的怪模怪样的团子,我感觉好有趣,好自豪。
篇22:包团子优秀作文
嘻嘻,看我包的团子多漂亮呀!一大早,这是谁的声音?外面怎如此热闹?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立刻穿上衣服跳下床,推门望去,原来是外婆,妈妈和小婆婆正在客厅里包团子呢!
我好奇的往桌子上望去,只见桌上放着一大块和好的面团和几个已经包好的可爱的小团子。这时我有些不解为什么要包团子呢?妈妈好似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包团子是过年的传统习俗,因为大家希望所有亲人都团团圆圆,便造出了团子这种点心。不如你也来包团子吧!好呀!好呀!我像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去洗手了我想:别人做的那么好,说明包团子很简单,我做起来肯定是更是得心应手了吧!
于是,我漫不经心地揪了一小块面团,搓圆,再压成小圆片儿,最后用小圆片包住一块馅儿,一个团子便完成啦!哦不我和外婆做得差别也太大了吧!我做得像个长满皱纹的老太太,而外婆做得却像个皮肤光滑的小姑娘!我有些失落。我想我肯定是在哪个步骤出了问题。我冥思苦想了好一会,终于找到了那个和我玩捉迷藏的问题原来是我包的时候太急于求成了,所以才会满是皱纹。我决定重整旗鼓再战!相信这次肯定能成功!
这回,我小心翼翼地揪了一小块面团,然后用手掌心轻轻地将它搓成球体,再用力的将它压成饼。我的心儿砰砰地跳着,生怕这所有的努力会毁于一旦。不过还算顺利!我将美味的馅儿轻轻地放进去,再慢慢地帮它穿上白衣裳。现在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了,加油!我的心儿提到了嗓子眼儿,嘴唇咬得紧紧的。突然,双眼一合,用手用力一拧!我慢慢地睁开眼睛,一个可爱的团子宝宝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耶!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我望着小团子,她好似也正用那双可爱的小眼睛看着我,那张小嘴正冲着我笑呢!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看来,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废,即使失败了也不能放弃。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篇23:包团子优秀作文
已经是下午第二节课了,但是教室里空无一人,人都到哪里去了?哦,原来都在食堂呢。让智慧在指尖舞动,这次金手指节,六年级的项目比较难,是包团子。
我们来到二楼食堂,一进入食堂就闻到一股团子馅的味道。家长正忙着和面粉。我看了一下馅,有三种,分别是萝卜丝肉馅,青菜肉馅和豆沙馅。我们一个个都撩起衣袖,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时几位家长开始教我们包团子,我们照着家长的做法,把柔好的粉团掰下一块。先往手上沾点面粉,用两只手搓成一个球状,然后用两根大拇指从中间捏,捏成一个碗的样子,就好像在捏橡皮泥,然后在“碗”中入一勺豆沙,再一点一点的用旁边的粉团把豆沙包起来,直到完全包住,最后用两手的手掌把团子搓圆,好了,一个可爱的团子就在我手中诞生了。我灵机一动,在团子的后面用勺子刻出了一个爱心,还做了一个南瓜团子。做了两个之后,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在包豆沙的时候,我很小心地,一点一点包,可是不知道怎么了,我的粉团就是不够大,包不住全部的豆沙,原来我的“碗”捏的'太厚了,豆沙放太多了,所以包不住,我只好去掉一点点豆沙,再包,这次勉强包住了,可最后封住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面,我不管,包住了就好。然后我就开始把它搓圆,不搓还好,一搓,刚才包豆沙的口上一下子破裂了,豆沙被挤了出来,我又拿了一块粉给它补上,没想到补的那块与原来的粉团死活不肯粘在一起,存心欺负我。我一搓它们就分开来,搓这边分那边,搓那边分这边,最后好不容易才完成了三个。
最后我们把包好的团子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看到同学们那“望眼欲穿”的样子,我不禁笑了起来。这时,我听到了我们班同学在背课文,原来是大家太无聊了。这时全场的气氛都被我们调动起来了。时间过了很久很久(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终于,那团子在我们的翘首期盼下登场啦!我赶紧抓了一个,哇!我的手立即被烫的通红。暖暖的团子,融在我们嘴里,也融在我们心里。那团子的味道实在是太美了,让我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滑滑的,甜甜的,反正不能用一个“好”字来概括。我吃了两个都是豆沙馅的,真叫个美味。
这次包团子活动既让我们品尝到自己动手包的团子,还让我们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让智慧在指尖舞动,让快乐在掌心旋转。
篇24:包团子500字作文
包团子500字作文
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做团子,今年也不例外。奶奶早就准备好团子陷,有萝卜和肉的,有青菜和肉的,还有豆沙…闻起来好香呀!
包团子那天奶奶起的很早,起来准备做团的材料和用品,有糯米粉,有蒸笼,芦苇叶,还有烧火的柴。不一会好多邻居的奶奶都来到我家,原来是大家一起做呀!只见她们有不同的分工,有的.和面,有的烧火,有的搓团子…大家好说有笑好开心呀!奶奶看我一直盯着她们在做团子说:“阿飞你也想试试吗?”我开心的点点头。奶奶说:“那就去把手洗洗。”我洗完手来到一个大竹扁旁,奶奶给我一个面团说:“来跟奶奶一起做,先把面团搓圆,然后大拇指放中间其它手指护住,然后转圈的同时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洞出来,把陷放进去,再把洞封起来并捻个小尖尖,就这样一个团子就做好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做起来了,可我做的怎么看也不像团子。奶奶笑着对我说:“不要急,慢慢来。”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团子,虽然很丑,但我很是喜欢。我又试着做了几个后,奶奶看着我做的团子说:“阿飞做的越来越好了。”我听了好开心!不一会奶奶们就做好了并放到蒸笼里去,有的是尖尖的,有的是圆圆的,还有的中间带个小红点,还有是绿包的。
随着鼻子闻到的香气,团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想吃自己做的团子,奶奶给我拿来一个我认为最美的团子,吃着自己做的团子真是好开心呀!
篇25:做清明团子作文
做清明团子啦!做清明团子啦!我和哥哥蹦蹦跳跳地下了楼,发现奶奶和太太正在飞快地做着清明团子。
奶奶做得快,而且很圆很可爱,太太也不赖,做得像个蚕茧,饱胀得马上就要飞出飞蛾来似的。要是我学会了这个绝招,说不定能比奶奶和太太还快呢!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搓起团子来,起先是慢吞吞地搓着,然后越搓越快,快得连动作也看不清了。过了一会小会儿,就做好了一个圆鼓鼓的团子,奶奶、太太看了都夸我做得好。哥哥看到了,也凑上了热闹,抓起一大把面团就搓。我们越做越起劲,过了一会儿,又做起小动物来,有老鼠、小狗,还有一只小兔子做完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把自己做的小动物放进锅里,生怕被烧塌了。
现在,我做得越来越快了,一分钟就能做好几个,不信,就拿袋面团来,我展示给你看!
篇26:做清明团子作文
你知道清明团子怎么做吗?哈哈……让我来做给你看吧!
首先,把已揉好的`面团用手搓成椭圆形,再用大拇指在椭圆形的面团中间戳一个坑,然后把大拇指牢牢地固定在坑中央,其余的手指沿着“坑壁”快速地转起来。这时里面的坑越来越大,像极了一个绿色的小碗。我继续转着,发现“小碗”渐渐展开,竟然变成了一个大饼,不像清明团子。我把它拿给妈妈看,妈妈说:“这太扁了,要旁边稍微凸起来一点才可以。”我只好把它揉成团重新做。
我再次把大拇指固定在面团中央,其余的手指有节奏地转着。我转啊,转啊,面团变成了网兜状,这样可以吗?我战战兢兢地把它递到妈妈跟前,妈妈说:“这次做得不错,可以放馅料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要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红豆放在“网”中央,接着把“网”用手捏成了饺子状,然后把两边往中间挤,搓成一个绿色的“小圆球”,尽量把表面弄平。最后我把“小圆球”反过来,放在一张沾过水的墨绿色的柚子叶上,一个清明团子就完成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不仅学会了做清明团子,还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篇27:做清明团子作文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吃清明团子等习俗。你知道清明团子是怎么做的吗?哈哈!让我来做给你看吧!
星期五下午,老师和家长带领我们一起做清明团子。
走进食堂,只见一张张餐桌上准备着各种食材,有面粉、艾草、豆沙馅等。同学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想大展身手。阿姨们帮我们把面粉、绿绿的艾草汁、水倒入大脸盆中,揉成面团,大约揉了十分钟,一个光滑的面团便形成了,软软的面团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阿姨们将揉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面团,分给我们。我先用手揉成一个小球,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间摁,另外四根手指并拢,将小球做成一个“小碗”接着,我在小碗中间挤入豆沙,再慢慢地合拢小碗,把边边捏起来,再轻轻地揉成一个球,这样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最后,我们把清明团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蒸锅上,这一群绿色的小精灵真是可爱。
大约过了15分钟,大家满眼期待地望着新鲜出炉的清明团子,热乎乎的团子无比地吸引人!大家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心里乐开了花!
篇28: 做团子作文300字
晚饭前,爷爷说:“今天晚上做团子吃。”我一听,高兴极了,因为我最爱吃团子了。
于是,我赶快把手洗干净,来到奶奶身边,只见奶奶已经开始动手了,她揉好了一个大大的粞团,从远处看,就像一个雪白的大枕头。我的手不由得痒起来,就对奶奶说:“奶奶,我做你的小助手吧!”奶奶高兴地说:“好呀”我摸了摸那个“大枕头”,哇噻!好粘呀,还热乎乎的呢。我从粞团上拉了一块,放在掌心揉成一个小球递给奶奶。虽然揉得不光滑,但是奶奶接过后还夸我能干呢接着奶奶就像变魔术似的把刚才的小球变成了一个“小碗”,又在里面加了点馅,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碗口”往里撮,让馅全包裹在里面,最后用手捏了捏。你们瞧,一个带有尖头的团子就大功告成了。就这样,我和奶奶分工合作,一下子做了三十多个团子呢!
做团子真好玩呀!看着大家吃得香喷喷的样子,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毕竟也有我的功劳在里面嘛。
★ 清明团子作文
★ 人口的作文
★ 世界人口日主题
人口团子作文(整理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