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肯堂代题武邑观津书院对联

时间:2022-11-25 05:05:51 作者:f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f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范肯堂代题武邑观津书院对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肯堂代题武邑观津书院对联,欢迎阅读借鉴。

篇1:范肯堂代题武邑观津书院对联

自来学校以书院辅之,如今比屋东西,稍喜欢颜在风雨;

吾为父兄望子弟成耳,此后一官南北,还将老眼看云霄。

篇2:范当世题河北省武邑观津书院经典对联

自来学校以书院辅之,如今比屋东西,稍有欢颜在风雨;

吾为父兄望子弟成耳,此后一官南北,还将老眼看云霄。

篇3:范当世题河北省武邑观津书院经典对联

作者生活的年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上联故称“学校以书院辅之”,即当时的大部分学校皆由书院改建而成。“比屋东西”,指房舍相连。也含典出《尚书大传》的“比屋可封”之意。即家家都有德行,人人可以旌表,用以颂扬教化成就。“稍有欢颜在风雨”,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指出学校或书院的建立,称道书院给士子提供了安定的`学习环境,表达了欣喜欢悦之情。下联寄寓了对士子早日成才的殷切期望。“吾为父兄望”,本指父亲和兄长,也泛指长辈、长者。“子弟”,指年轻的一辈。《史记·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云霄”,指高空,比喻显达的地位。朱庆余《酬李处士见赠》诗:“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闲人。”作者以自己年长,在下联中殷切寄语后生晚辈,望他们学有所成,日后青云得志,勇担重任,体现了培养人才的责任感。此联嵌“东西”、“南北”方位词,寓含成才子弟遍及天下的美好祝愿。一个“稍”字,极有分寸;一个“还”字,颇具深情。联语平易朴实,沉稳酣畅,直抒胸臆,属望甚殷,感情真挚。

〖观津书院观津书院在河北省武邑县。清·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始建。“观津”,古邑名。战国赵地,在今河北武邑东南。赵封乐毅于此。西汉置为县,景帝母窦太后乃本县人。北魏改名灌津,后复置观津,贞观元年(627年)废。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宋代尤盛,对学术思想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以古邑名取作“观津”。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白鹿洞书院对联

岳麓书院对联

观长津湖有感

长津湖观影心得

观长津湖有感800字

庐江堂何氏祠堂对联

松堂游记阅读题含答案

古诗鉴赏题解题指津

题弟侄书堂原文及赏析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教师中心稿)

范肯堂代题武邑观津书院对联(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范肯堂代题武邑观津书院对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