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早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古代的民间神话传说,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古代的民间神话传说,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古代民间神话传说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而他的书画价格,也颇多传奇色彩……
雍正十三年(1735年)早春二月的一天,郑板桥到郊外踏青赏花,信步走进一个花树掩映的小院。抬头一看,只见亭壁上贴着自己写的词。小院的主人是一位老妇人,当她听说眼前这人正是郑板桥时,万分高兴,忙给他准备午饭,又将自己17岁的女儿饶五姑娘喊出来,拜见这位她仰慕已久的大艺术家。饶五姑娘果然是郑板桥的铁杆粉丝,一见面就高兴地说:“久闻公名,读公词,甚爱慕,闻有《道情十首》,能为妾一书乎?”时年43岁的郑板桥对这位美丽的姑娘也一见钟情,不但为她书写了《道情十首》,还题了一阕《西江月》赠给她:
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绣帏香梦半蒙腾,窗外鹦哥未醒。
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帘影轻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
母女俩将题词收下。老妇人听说郑板桥丧偶,又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郑板桥见这姑娘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心里自然高兴,说了两句客气话后,便愉快地答应下来,并相约两年后他中了进士,再来迎娶。
这件事被商人兼诗人的程羽宸知道了,他对郑板桥非常崇拜,便拿出500两银子替他作聘金交给饶家。雍正十五年(1737年)郑板桥自京城回来迎娶时,他又拿出500两银子送给郑板桥,作为娶新妇的费用。
当然,程羽宸的银子并不是白送,补偿的代价就是郑板桥的字画。这1000两银子,按1两白银当时能买120斤大米计算(1740年前后价),一共能买12万斤大米。如今大米按2元1斤计算,则相当于今天的24万元人民币。这“稿费”自然不低,但以此换来的美妾,与郑板桥恩爱终生,更是“无价之宝”。
郑板桥还有一些“稿费”收入,不是银子,而是实物。试举两例。
例一:
一个叫江秩文的艺人,长得很美。他家中养着12名梨园子弟,能演奏“十种番乐”,也都年轻貌美。然而只要主人江秩文一出场,他们全都黯然无光。一天江秩文求郑板桥给他家的园亭写副对联,郑板桥便写道:“草因地暖春先翠,燕为花忙暮不归。”江秩文
篇2:民间神话传说
华佗名扬四海后,有一次,他发现一个自己无法治愈的病例被另一位老先生治好了,他就决定隐瞒自己的身份,到那位老先生门下去当学徒,拜师学艺。
华佗到了老先生门下,虚心而勤奋地学习,一学就是三年。一天,老先生外出治病,留下华佗在屋中拣药。这时,来了一个大肚病人,华佗诊断他得的是臌胀病,给他开了二两砒霜,让他分两次吃。病人拿了药后,大吃一惊:“啊!砒霜!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他走出门,刚好碰到老先生回来了,就赶快向老先生询问。老先生哈哈一笑,说道:“就是这个药方,放心吃吧,包你吃了病就好了。”
病人走后,老先生却越想越疑惑:我的这个徒弟怎么会开出这个方子来治这种疑难病症呢?我没教过他呀!除了我之外,这世上能开得出这个方子的人还有......莫非他就是华佗!。
到了这个时候,华佗只好拜倒在地,公开自己的身份了。老先生忙将他扶起来:“华佗啊,你已经是名医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认真地学艺,真不容易!”此后,他便把自己的所有医术都传给了华佗。
篇3:民间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突然有一天,海滩北面的渔村来了一只大黑老虎,好凶啊!见了人就咬,村民们死的死、伤的伤,都害怕极了。村里有个叫石操的小伙子看到这种情况,实在太不忍心了,他决定要杀死恶虎,为民除害。但这只老虎凶悍异常,该想个好办法才行呀!石操洲着眉,在海滩上来回踱步,苦苦思索。突然,只听见“救命啊!救命啊!”从远处传来一个姑娘的呼救声。恶虎又在伤人了!石操怒从心中生,拉开了箭猛地射过去。恶虎嚎叫了一声,仍下姑娘逃走了。
姑娘慢慢爬起来,向石操作了一个揖,说道:“大哥,谢谢你!这只恶虎是天上的黑虎星下凡,只有南海龙宫的镇妖宝剑才能杀死它。我是东海的龙女,我去把宝剑拿给你!”石操拿到宝剑,跟恶虎斗了一天一夜,终于把它杀死了。但石操自己也累得口吐鲜血,倒地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里的海滩称为老虎滩,把海滩东南面的那座山称作石操山。
篇4:民间神话传说精选
著名佛教旅行家玄奘法师在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一段在瞿萨旦那国(古于阗国—今新疆和田附近)听到的传说:
古代的西域各国丝绸与黄金等价,瞿国原无蚕桑,听说东邻小国已有蚕桑丝织,便遣使东国求获蚕桑种子,但被东国君主回绝,并严令关守,禁止蚕桑种出关。瞿国无计可施,便谦恭备礼与东国求亲。东国君主为了睦邻友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瞿国国王派使迎亲时,嘱咐迎亲者密告东国公主,瞿国没有蚕桑丝绸生产,请公主自带蚕桑种子来完婚,今后方能自制丝绸服饰。公主离开东国时,将蚕桑种子密藏于头上的帽子内,出境时,守将搜遍了所带物品,只是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从而使桑树和蚕种带入了瞿国。
篇5:古代神话传说
上古的时候,天和地是由两兄弟管着的。弟弟叫雷公,管天上。哥哥叫高比,管地下。兄弟两个互相依赖,互相帮助。雷公带领天上的神,打雷下雨,给地上带来好处。高比带领地上的人,种植五谷,饲养六畜,拿斋饭供奉天神。那时候,地上人口很多,非常繁华热闹。
雷公和高比的故事
有一年,地上有一户人家,错把狗头当牛头,供奉雷公。雷公认为受了欺骗,非常恼怒,整整六个月不给地上下一滴雨。树木都枯了,野兽都饿死了。人们没有法子,去求雷公的哥哥高比。高比对人们说:“如果三天之内还不下雨,我要那雷公跌下地来。”
过了几天,雨就停了了。地上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河水流起来,草木长起来,人们快活地围着高比又跳又舞。
原来高比会作法念咒,他私下把天上的雨偷到地上来。这桩事可丢了雷公的面子,他又气又恨,向地上发了一个火雷,想把高比劈死。哪知正在地上作法念咒的高比,早就防备了,他顺手拿起一个鸡罩,从天上罩到地下,把雷公罩在里面。
高比有一双儿女,儿子叫做伏羲,女儿叫做女娲,两兄妹替父亲看家。这天,高比叮嘱伏羲和女娲说:“我不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给雷公喝茶倒水,好好看着他。”
高比出门去了,雷公对伏羲兄妹说:“娃娃,给叔叔喝点茶水。”伏羲说:“不行,爸爸出门时交代过了。”雷公没法,想了一想,又说:“不给茶水,给我喝一口白水吧,不然,我就要干死了。”兄妹两人看着雷公可怜,便抬了一桶水到雷公面前,又在地上捡了一根稻秆交给雷公。雷公就从鸡罩里面用稻秆吸桶里的水,吸了第一口,鸡罩便动了一下;吸了第二口,鸡罩摇晃起来;吸了第三口,鸡罩破裂了,雷公便跳了出来。原来,雷公只要有了水,便力大无穷,法力无边。
雷公出来后,从口里拔出一颗牙齿来,酬谢侄儿、侄女:“娃儿,你两人拿这牙齿去种植,人们给禾苗壅肥,你两人去壅这颗牙齿就可以了。等它长出果子,成熟了,摘下来挖去里面的心,晒干后再保存起来,日后自然有用。”说完,腾云驾雾走了。
雷公跑到天上,命令雨神日日夜夜下雨。雨下得多了,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平原,淹没了村落,又淹没了山岳,最后一直淹到天上。这时候,伏羲兄妹种下的那颗牙齿,长出一根长藤,藤上结了一个葫芦,葫芦成熟了,摘下来,挖去心,晒干了,碰巧铺天盖地的洪水来了,兄妹两人就钻进葫芦里去,飘飘荡荡,被一阵风送到天上。“嘭”的一声响,碰到了天,兄妹两人就从葫芦里钻了出来。雷公看见他们两个,便问道:“地上的人死光了没有?”兄妹两人说:“地上的生物都死光了。”
洪水退了,世间只剩下两个人——伏羲和女娲。天上的太白金星劝兄妹两人结为夫妇,再生出人类来。但是伏羲、女娲不肯,他们说:“要我们结婚,除非把那洪水退后剩下的竹子,一节一节割断,又重新结起来,让它长出青枝绿叶。”
原来的竹子是没有节的,通过神仙这次一割一结,从此便成为地上有节的植物了。于是伏羲和女娲从树林里爬到山上竹林中,想在那里结成夫妻,但又觉得羞耻。于是,两人在不同的地方,各烧了一堆柴,两人祈祷说:“天若要我二人结为夫妻,两股烟就合在一起;要不,两股烟各奔东西。”两股烟当真缠到一起来了。女娲和伏羲从此便做了夫妻。
篇6:古代神话传说
泗州城里有个画师,名叫杜凤鄂,他不画飞禽走兽,也不画花草鱼虫,却专爱画狐狸。杜凤鄂常悄悄去山中观察狐狸。一次他在山上的丛林里守了整整一天,没见到狐狸的踪影,眼看天快黑了,只好回家。独自走在羊肠小道上,杜凤鄂心情有些怏怏的。突然,他看见前面的岔道上走过来一个猎人,肩上掮着只腿上受了伤的狐狸。这是只幼狐。红色的毛油光发亮。杜凤鄂望着小狐狸怯生生求救的目光,心里生出一丝怜悯,缠磨着猎人买下了狐狸。回家后,杜凤鄂用盐水仔细为幼狐擦洗了伤口,又给它敷上草药。小狐狸在杜凤鄂的细心照料下很快就好了。这小狐狸可真机灵,伤口一好,它就在笼子里上蹦下跳,做出各种姿势讨杜凤鄂的欢心。杜凤鄂高兴坏了,借此机会画了许多草图。
一天夜里,杜凤鄂梦见笼子里的狐狸跟他说话。他想起狐仙的传说,就问:“传说狐狸能变成人,是真的假的?”狐狸说:“你相信就是真的,不信就是假的。”杜凤鄂说:“那你变成一个美女给我当媳妇吧!”狐狸说:“那你先放了我。”杜凤鄂半信半疑地去开笼子,突然绊了一跤醒了。想起梦中的情景,心中有点奇怪,下意识地去开了笼子。那只小狐狸没有变成美女,却“哧溜”一声消失在门外的夜色里了。第二天晚上,杜凤鄂刚睡着,就被门外传来的声音吵醒了,他开门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门外有一大群狐狸。见他出来,一只狐狸马上跑过来用爪子抓他的裤管,用舌头舔他的脚踝,正是他前天晚上放走的那只红狐。
接连几个晚上,那群狐狸来到杜凤鄂的院子里打闹嬉戏,追逐翻滚。杜凤鄂突然明白,是那只红狐想要报答他,所以引来这群狐狸让他画。有了这么多可爱的模特,杜凤鄂的狐狸从此画得更加出神入化,可在民间,狐是不祥的象征,谁都不愿意买这不吉利的东西挂在家里,杜凤鄂依然受穷。
一天,杜凤鄂正在街上卖画,一个穿红衣的女子走到他的画摊前,出高价买了两幅狐画。这可是件稀罕事。杜凤鄂有些奇怪地看那女子,只见她明眸皓齿,风姿婉媚,眉宇间有一抹淡淡的愁怨。那女子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匆匆地卷起画,走了。第二天,杜凤鄂的画摊刚摆好,昨天买画的那个女子又来了,又出高价买走了两幅画。接连几天,都是这样。
杜凤鄂心里疑惑,女子再来时,他问:“你是谁家闺秀,为啥要买那么多画?”女子莞尔一笑,并不说话。杜凤鄂说:“你不告诉我原因,这画我就不卖了。”女子说:“你卖画,我出钱,哪有不卖的道理?”杜凤鄂的犟脾气上来了,说:“你不说,我就不卖。”女子无奈,幽怨地看了他一眼,默默地走了。
谁知晚上那女子竟找上门来了。杜凤鄂惊讶地问:“你怎么找到我家的呢?”女子一笑,说:“只怕说出来会吓着你。”杜凤鄂说:“有什么好怕的?”女子说:“实不相瞒,我是个狐仙,因为喜欢你的画,又感动你对狐的这一片痴情,所以常买一两幅你的画回去赏玩。没想到你这人很怪,在街上刨根问底,叫我怎么回答呢?”两人叙谈了起来。临走时,女子又送给杜凤鄂一些银两,杜凤鄂推辞不接,女子说:“收下吧,我懂法术,钱来得容易,再说,这钱是从那些坏人那里弄来的。”杜凤鄂只好收下了。以后,那女子常来杜凤鄂的书斋坐坐,帮杜凤鄂磨墨,整理案头,两人相处得很融洽。
这一天,杜凤鄂在街上卖画,听人们议论说,今天县衙要处斩一名青楼女子。原来,县令的儿子在有名的青楼“千香阁”撒野,被一个青楼女子忍无可忍给杀了。县令的儿子倚仗父亲的权势,横行泗州,作恶多端,人们对他敢怒而不敢言,这次被一个青楼女子杀了,真是大快人心。人们称赞女子的刚烈,又为她难逃厄运而愤愤不平。杜凤鄂也挤进人群观看,呀,这不正是那个买他画的女子,那个狐仙吗?杜凤鄂恨不能立即扑上去相救,但他一个柔弱书生,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杜凤鄂忽然想起她是狐仙,会法术的,于是放下心来。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刽子手一刀劈下,鲜血四溅,狐仙身首分离,栽倒在地。人群渐渐散去,杜凤鄂奔过去抚着狐仙渐渐变冷的尸体,猜不出她的真身逃走了没有。突然,杜凤鄂听见旁边有人哭泣,是一个和狐仙年龄相仿的女子。女子边哭边抬头问杜凤鄂:“你是杜才子吧?”杜凤鄂说;“正是。”女子抚着尸体说:“我常听绯胭姐说起你。”杜凤鄂问:“狐仙叫绯胭?你是她什么人?”女子声音哽咽地说:“她哪里是狐仙!她和我一样,都是穷人家的女子,被县令的恶子逼得走投无路,才落入红尘。绯胭姐很喜欢你的画,爱慕你的才气,得知依日子清苦,就想帮你,又怕你知道真相,才和你开玩笑说她是狐仙。”
杜凤鄂如同被人猛击一棍,呆了半天,抱住绯胭的尸体哭出声来。
篇7:民间神话传说课件
民间神话传说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力目标: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教具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知识:我国有哪些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上了太空?
2、其实,早在几千年,我们中国人不用乘坐宇宙飞船,直接上了太空,而且还是各女人,相信吗?请看——(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图)
看,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3、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图的内容?(板书:嫦娥奔月)
(二)学习“嫦娥奔月”部分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
2、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课件出示)
3、读一读。
文章写得很美,只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请大家再读一读,哪些词一下跳入你的眼帘,圈画出来。
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板书)(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4、老师也想读:(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别。)
5、交流: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三)、学习第二段课文
过渡: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1、读课文,嫦娥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嫦娥心地善良(板书),书上写了两点,第一点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
(1)什么是“接济”(板书)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例: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故事的.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是一个——*诈贪婪的小人。
(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3)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
“周旋”,什么叫“周旋”(板书)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4)同桌分别表演一下。
(5)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
(6)与大家交流:当周旋失败后,她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7)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3、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课件图片加文字)
4、嫦娥飞向了月球,飞离了自己温馨的家,飞离了朝夕相处的乡亲,飞离了曾经生活过的故乡,飞离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此时此刻,嫦娥一定有千言万语要说,请你发挥想象,用手中的笔选择一个方面写一写
5、学生交流(对故乡说、对乡亲们说、对丈夫说)
(四)升华情感
1、后羿回来了,他的妻子嫦娥呢?后羿焦急万分,他冲出门外,只见——引读第7节(课件出示: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颗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
2、真是天地相隔两茫茫,此时,后羿也有万语千言要对嫦娥说,
课件:嫦娥,不要 ---------------;嫦娥,你怎么 ---------------;嫦娥,请你 ---------------
3、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课件图片加文字)
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后羿的 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全班读。
4、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课件图片加文字)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
5、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 课件出示“企盼团圆”—中秋节)
四、作业:
(一)课内作业
1、照样子写词:
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嫦娥吃了仙药,突然( )地飞起来。她( )了窗子,( )了( )的郊野,越飞越高。( )的夜空中( ),嫦娥一直朝着( )飞去。
(2)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写得是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刻画出了后羿的( )、嫦娥的( )、逢蒙的( )形象。
(二)课外作业:
1、向父母或朋友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听听他们对嫦娥的评价。
2、读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并搜集更多的中外民间传说读一读,记一记。
篇8:河北民间神话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七里河岸边住着一个叫周公的高人,周公得了天书,犹如神助,百算百准,从不失手,天大的事情也难不倒他,他的名气更大了。桃花女得了地书,能解能破,比周公更厉害。石坡村有个石老婆婆,儿子外出三年没有回家,快到母子俩约定的时间了,毫无音信,她就找周公占吉凶,周公对石婆婆说:“你儿子于某年某月某日将魂落异乡路途,见不到他了。”石婆婆伤心极了,哭哭啼啼着去找桃花女,桃花女对石婆婆说:“婆婆不要伤心,你儿子还有救,你快回去……”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石婆婆就拿了儿子原先穿过的鞋子,上房拍着房檐,喊道:“孩子呵,快穿鞋!”又拿勺子敲门头,喊道“儿啊,快回来!”迷信说法,孩子叫魂,传说是桃花女留下的习俗。
石婆婆的儿子在外经商三年,惦念家中老母,记着回家的日期,急匆匆上路,日夜兼程。这天遇上下大雨,慌忙钻进一破砖窑避雨,忽听有人喊他穿鞋,好象是母亲的声音,赶紧出窑查看。他刚钻出窑道,砖窑轰然坍塌,总算捡了一条性命。儿子回家,石婆婆万分高兴,找到周公,说他算的不准,周公大惊失色,知道是桃花女从中作梗,对桃花女更加痛恨。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周公和桃花女虽然是冤家,经彭祖撮合,居然成就了一门亲事。彭祖本是普通人,得益于桃花女使法,延年益寿,活了八百岁,还发明了羹汤,成了“调羹”的始祖。桃花女对彭祖有恩,彭祖自然不敢怠慢,卖劲地往返于周、尹两家。周公娶桃花女,既恨又爱,爱的是桃花女美丽无双,恨的是她的能耐比自己大,于是想设计害死她。桃花女当然知道周公的花花肠子,于是半推半就,答应了亲事,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动周公,尽解前嫌。周公故意选择了黑道日,到结婚这天,邀请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大摆筵席,远近的百姓知道周公和桃花女结为良缘,都来贺喜。一时高朋满座,喜气洋洋,周公好不得意。在新娘到来之前,他使用法术,在门里暗藏了白马精,门旁放了缠红线的秫秸杆,预备了马精的草料,静候桃花女,一旦桃花女进门,立刻放马过去,马踏桃花女。
按常理,新娘过门这天,穿红衣,着红鞋,可这天桃花女偏偏着黄鞋,黄道破黑道,破了周公的第一计。桃花女坐双轿,大轿套小轿,巫婆抄起缠红线的秫秸杆拍打大轿,丝毫损伤不了桃花女。撤掉大轿,桃花女叫人在过道红毡上放了马鞍,才从小轿里钻出来,跨过马鞍,把白马精压在鞍底下,掏出怀里的照妖镜,破了周公的巫术,铡好的马料没喂了马,却撒了桃花女一头,周公一惊,那是人头不是马头呢,无奈只好服了桃花女。
桃花女进门后,就像现实的两口子经常拌嘴吵架一样,周公处处设计陷害她,都被桃花女识破。周公终于被桃花女的真情打动,成为一对恩爱夫妻,给世人留下一段完美浪漫的爱情佳话,后来尘缘已了,凡期已至,真武大帝将二人收回,又给世人留下永远的悬念和幻想。
桃花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元代已有《桃花女破嫁周公》杂剧。明清小说更是大为描述渲染。小说描述真武大帝在雪山修炼时,用戒刀剖腹洗肠,因失血昏厥,将戒刀弃置一边,后来这戒刀修炼成阳体,刀套修炼成阴体,阳体下凡投胎在商朝周姓王侯,后世称周公,阴体下凡投胎做了尹太公的女儿,因前缘旧癖,喜欢桃花,人称桃花女。二人在人间做了一番名扬天下的事业,最后被真武大帝重心收回,做了身边的金童玉女。故事虽然荒诞离奇,却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从历史记载来看,周公率军东征,到过邢台,应该确定不疑。周公第四子分封在邢台,那么民间称呼周公四子的后裔世袭为周公,也不见怪,邢台作为殷商故都,是殷商的后方供应基地,王宫贵族聚集也是必然的。周灭殷商后,周公正确对待殷商贵族和遗民,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深得周武王的赞许。周武王采纳周公的建议,命令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关押的殷商贵族,打开商纣王设在沙丘台的的钱库和钜桥的粮仓,赈济饥饿的商民,以此稳定殷地的民心。沙丘台在今天邢台市的广宗县境。
这个传说附会在商周,和历史较贴近,脱离了纯神话,具有一定可信度。尹是古老的姓氏,殷商的后代以封邑名“尹”作为姓氏,周朝时尹氏子孙的封地一直在尹这个地方。大桃花村边的地名碑刻写道: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女子,姓尹,善于会卦,闻名当地,人称桃花女,此女死后遂将村名改为桃花村。
★ 爱情神话传说
★ 神话传说的成语
★ 七夕节的神话传说
古代的民间神话传说(集锦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