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笨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
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阿万,女的叫阿四。他们结婚以后,感情非常好。夫妻二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荒地上盖起了一间茅草房。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地劳动,日子虽然过得辛苦紧张,却也平静愉快。但是,官府不让他们过这样的日子,随时随地都会派公差找上门来要钱,要粮,此外还要抓走鸡、鸭。
这一年,阿万害上了瘫痪病,下不了地,出不了门,只好靠阿四一个人养活他,这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穷苦了。茅草房漏雨了,阿四一个人无力修补,一到下雨天,满屋都是水,屋子里连火都没法生。就这样,夫妇俩苦苦地挨过了三年。到了第四年,官府勒索得更凶了,阿四实在无法在家里住下去了,只好单身一人出去给人家做短工。可是,她每天挣来的钱还不够缴款、缴粮。缴不上钱,官府就要派公差来捉人。
一天,官府的公差又来了,他们才到村子口,阿万家里的小花狗就“汪汪汪”地叫了起来。刚叫了不几声,忽然传来一声哀号,原来小花狗被公差们打死了。阿万和阿四在家里一合计,决定赶快离开家。于是阿四背起阿万来到了村后的一个山洞中,然后自己再下山去帮工,寻找一条能生活下去的路。
阿四把阿万背到山洞里,给他支下了一口锅,锅里盛了水,锅底下生着了火。另外还找了一些干柴堆放在旁边,把他们仅有的一点粮食也给阿万留下了,放在阿万能够得着的地方。一切都安顿好了,阿四含着眼泪,默默地、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山洞。
当她走下了对面的山顶,快要下坡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阵歌声:
“阿四,我的好阿四呀,
你快要从山顶上翻过去了,
云彩也慢慢地要遮住山尖了,
你转过来呀,
你再回头看我一眼吧!
我给你做一把琴,
让你弹出更美妙的声音。”
阿四难过极了。但是,她不敢答应,也不敢回头,她只有走,走出去才能寻到一条活路。
阿四没有回头,阿万在她的后面一直痴呆呆地望着她。当阿四走过山顶,天上的云彩遮住阿万的视线时,阿四的影子终于消失了。阿万只好凄惶地爬回到山洞里。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没有几天,阿四留给阿万的粮食便吃光了。阿万耐不住饥饿,便爬出洞外,想找些草根树皮来充饥。阿万刚刚爬出洞口,看到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向石洞里爬了进来。
阿万吓坏了,马上在身边拾起一块石头,把那条大蛇砸死了。
过了一会儿,又爬来一条蛇,看到那条蛇已经死了,就盘到一棵树上去,衔了一些树叶,在那条死蛇身上擦了几下。不一会儿,那条死蛇竟活了过来,于是那两条蛇便一前一后地爬走了。
阿万看到这事真奇怪,就把蛇衔来的树叶捡了起来,在自己的腿上擦了擦,便觉得腿上热得很,非常舒服,再擦一擦,腿好了许多。阿万支撑着身体又摘了些那棵树的叶子,擦完腿又去擦腰和整个身体。
第二天,他在山洞中醒来的时候,就能稳稳地站在地上了。他走出山洞,爬上树采了些果子来吃,并继续用树叶擦身上,这样过了几天,阿万的瘫痪病不但完全好了,他还成了一个非常强健的人。
阿万高兴极了,因为他又能劳动了,又可以和阿四生活在一起了。阿万正要抬腿离开山洞,这时他突然想到,这棵树既然能够治好自己的病,说不定也能够治好别人的病呢!于是阿万就把树上的果子和叶子都摘了下来,带在身上。
阿万怕官府发现他,只能偷偷摸摸地往家里走。当他远远地看见自己的家园被糟蹋得不像样子的时候,他的心不由得地直跳。阿万朝那座茅草房仔细看了看,好像有一点微微的烟透了出来。阿万想,说不定是阿四回到家来了。可是她为什么不到山洞里来看看我呢?
阿万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屋子里。这屋子里面和外面差不多,四面墙壁和屋顶上都透着光,抬起头来就可以看到外面阴沉沉的天空。再往床上一看,果然是阿四躺在那里。只见她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阿万走到床前,轻声地叫道:“阿四,阿四,你看我是谁?”但阿四仔细端详,竟没有认出他就是阿万。
原来,阿四在外面帮工,饥一顿饱一顿的,又饿又冷,便害上了烧热病,已经倒在床上好几天了。阿万一看阿四病成了这个样子,赶忙把树上的果子拿出来给阿四吃,又用树叶给她擦身上。说也奇怪,不到一会,阿四就坐了起来。她看到面前站着的就是自己的丈夫阿万,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阿四问起阿万的病。阿万说:“我的病全都好了,就是吃了这样的果子,擦了这样的树叶好的。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干活,好好过日子了。”阿四说:“不行,家里住不得,天天有官府派来的公差来找你,要捉你,要打你杀你,你还是快走吧,回到山洞里去吧。我也还要走,我也要远远地到外乡去帮工,你走吧!”
阿万笑着说:“我不回山洞去了,我也要到外乡去,给人治病,人家一定会欢迎我们的。等到日子好过的时候,我们再重新见面。我留给你一些树叶,你以后就不怕生病了。”
就这样,阿万和阿四又分别了。
阿万带着树叶和果子,从这村走到那村,治好了许多人的病。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条狗,它喘着气,眼看就要死了,于是阿万拿出树叶,在那条狗身上擦了擦,又给它一个果子吃,那狗马上就活了过来。阿万牵着小花狗,又往前走去。
走过了许多村镇,他又看到有一匹马也在喘着粗气,快要死了。他又用树叶给它擦,拿出果子给它吃,那马也活了过来。他又有骑的了,便又往前赶路。
阿万骑着马,牵着狗走进森林,看到地上有一只半死的冬蝉,连肠子都让老鸦给吃了,他用树叶在蝉身上擦擦,蝉就吱吱地叫了起来,飞到树上去报冬了(所以现在怒江边的森林里报冬的蝉很多,而且都没有肠子)。
阿万就这样到处漂流,到处行医。说起来也奇怪,这种树叶和果子,不但能医好瘫痪病,而且还能治好其他的病,不论是大病还是小病,或是根本就不能治的病,用树叶和果子一擦就好。阿万治好了许许多多人,所以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欢迎他,给他一些报酬,他的生活也渐渐地好了起来。他想念阿四,便又回来和阿四团聚了。
但阿万不愿老是住在家里,还要到各地去行医,为人们解除病痛。他把找来的药,放在一个柜子里,临走时,他告诉阿四:“早上太阳出来和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打开柜子,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阿万刚走那几天,阿四非常听话,在太阳和月亮出来的时候不去开装药的柜子。可是日子久了,阿四便想:奇怪啊!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能开药柜呢?有一天早上,太阳刚从窗户射进第一道光线时,阿四忍不住就把药柜打开了,柜里的药立即就被太阳拿去了一半(所以太阳就永远不会老,也不会死)。有一天晚上,月亮刚刚照进屋里,阿四又忘了阿万的话,把药柜打开了,柜里剩下的那一半药,又被月亮拿去了。
这一天,阿万回家来取药了,可是打开柜一看,药一点也没有了,阿万非常惊讶,阿四也非常难过。阿万说:“不要紧,我到月亮上去把药要回来。”阿四说:“月亮那么高你上得去吗?”阿万说:“能!”
于是,阿万用麻杆做了一架梯子,一节一节地接上去,他带着狗爬着梯子上去了。阿万嘱咐阿四说:“你要在梯子的下面浇水,中午浇冷水,晚上浇温水。”阿四说:“你只管上去,我会浇的。”
阿万爬上梯子,爬了七天七夜,离月亮不远了,再爬九节就到月亮了,他先把狗丢进了月亮里。可是这一天阿四太忙了,中午忘记了浇水,晚上想起时,浇的又是冷水。这可不好了,梯子从月亮旁边倒了下来,不幸的阿万也掉下来,被活活地摔死了,从此灵药也绝了种。
那只狗却留在了月亮里,每次想起主人就去咬月亮,于是就有了月蚀。
篇2: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造人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化生万物,每一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C古神。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女娲神话的古书籍记载例如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和《楚辞》等。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f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篇3: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后羿射日
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方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出打猎,之后被亲信“寒浞”所杀。
神话传说“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后羿为了救百姓,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死了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尽死,坠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篇4: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常羲沐月。《山海经》中,常羲又被称为“女和月母”,因为常羲生十二月,所以称之为“月母”,而所谓“女和”,则大概是因为她担当着调和阴阳的重任。
为什么月神要调和阴阳?这是由中国历法的特点所决定的。和现代全世界普遍使用的所谓公历不同,中国传统历法(所谓夏历),是阴阳合历,所谓阴阳合历是指同时参照太阳和月亮(太阴)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由于太阳的周而复始的公转决定了寒暑冷暖的推移循环,所以要根据太阳的运行确定历法的季节,中国传统历法中的节气就是典型的节气;另一方面,由于月相的晦朔弦望的变化十分明显,能够据以纪日子,所以中国传统历法又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月份,由此就构成了典型的阴阳合历。
篇5: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的主角是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
在太古的时侯,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像是一个鸡蛋。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向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河北青城盘古庙
盘古开天辟地还有一层意思:盘是盘问、盘诘的意思,古是以前就存在的事物,能够理解为早以存在的'“道”。整句话意思就是:不断追溯早已存在的“道”,能够开辟天地。
篇6: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羲和御日。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御,通“驭”。
古神话传说,太阳乘坐六龙牵拉、由羲和驾驭的车,每日在天上行走。现以“羲和驭日”借指日月旋转,周而复始,亦喻时光易逝。
篇7: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伏羲画卦
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伏羲与八卦图
他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先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他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人们理性思维的闸门,从而博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怀念和尊崇。
史书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礼记》、《左传》等。
篇8: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雷泽华胥
相传,雷泽神刚烈威猛,专司的工作是行雷布雨,人首龙身,神通广大,居于昆仑山东南吴国西陲大泽之内,只要以手拍腹,便会发出惊天动地的雷声,经久不绝,震耳欲聋,雷泽神得知女娲造人,并按女娲自己的模样造了圣女华胥,便怀抱好奇之心,苦心打探华胥一族所在,最后在昆仑东南相见。
为试探心意,在华胥圣女行进的前方,用脚踏出了一个巨大的脚印,最终华胥走进雷泽神的脚印,有情人终成眷属,诞下天帝伏羲。(本条文字来自百度文库)
6.夸父逐日。最早出自中国先秦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的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的心里,于是开始逐日。他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他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人类的桃花源;而他的身躯化作夸父山。一般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勇敢光明慈爱的淳朴人格。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大自然的困境、追求光明的完美愿望。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寓言故事神话传说
★ 爱情神话传说
★ 神话传说的成语
★ 七夕节的神话传说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锦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