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a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童年牧歌的散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童年牧歌的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童年牧歌的散文
童年牧歌的散文
童年,除了游戏和娱乐,因为生计,我们小孩子或多或少还得帮家里干点活,因为排行最末,我干的其实最少了。
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到山上放牧,放猪、放羊、放驴。那时很小,好像五六岁、六七岁的光景,因为记得还没上小学。其实放猪时更小一点,总是跟在姐姐的后面,姐姐还要照顾我,算是个聊胜于无的帮手和陪伴,别的就不大记得了。
独自放牧了,先是放两只小羊,希望养大了卖掉赚几个钱。羊是很温顺的,可是小羊很淘气,不愿吃草,满山地跑,我在后面又追不上,穿着粗布蓝裤,有时还会划破腿,一条一条的血痕。小羊吃饱了追上了,还是调皮,还得抓着耳朵往家走。养了一两个月吧,小羊忽然死了一只,另一只只好卖掉了。
接着家里养驴,于是放驴。养驴能卖钱,也能给家里干点农活,加上驴比马吃得少,比牛快一点,所以养驴。驴子的力气和速度都是当时小小的我远不能比的,人长得还小,驴子当然不把人放在眼里,动不动就尥蹶子,算是给我下驴威,于是也给驴子戴个大巴拉。就是找一个带叉的六十公分上下的木头,一端系上铁链子用皮带绑在驴的脖子上,它一跑动大巴拉就会打腿。就是这样,驴子总是驴子,也还是时不时地发飙,我也是整天追得汗水淋漓,气喘吁吁。现在想来,这是一种多么简单多么好的体育锻炼啊,山村的孩子哪里找那么多需要钱的体育器材呢?可惜之后,山村的`孩子也娇贵起来,不上山了,只是偶尔走进小溪和山脚。
后来上学了,需要縻(乡音为去声)驴。平时就起早把驴子赶到比较平坦草又密又高的地方,用一根长长的带皮套的铁链子套在驴子的脖子上,另一头用铁钎子固定住,给它一个相当大的活动半径吃草。草稀而短,驴子就会吃不饱,有小树和荆棘丛,驴子往往不长时间就会把自己给缠上,又不会转回去解开,难免落得一天望草兴叹吃不到嘴的结局,如是大树,不幸中的幸运是还可以乘点凉,但需要找好阴凉地,这就靠运气了。铁钎子长短要合适,钉的地方也要选好,土太松软,驴子容易拽出铁钎,跑丢或者惹祸,土太硬实,又不好钉,所以縻驴首选草,次选地,其他忽略。中午,家里多数叫我去拔掉铁钎,牵到小溪里饮水,找个树阴下歇凉,换一个地方找块石头钉好铁钎重固定,傍晚的时候再去解开饮水牵回家,或者松开,它多半就会撒开蹄子一溜烟跑回家,我总担心它去偷吃人家的庄稼使我挨骂,于是也得跟着跑,但往往跑个几十米远,它就消失在曲里拐弯的乡道上了,大多数的时候,因为饱了,它不会偷吃,偶尔偷吃,我就赶紧低声吆喝着赶回家了,以防有人发现。有时中午太热、大雨或没时间,驴子就只好熬到傍晚才能解放了。等到暑假和星期天(那时只休星期天),我有工夫了,驴子才会享受吃草的自由,这时,我总会给它挠痒痒,抓草爬子,它舒服了,也会慢慢地摇着尾巴,或者抬起大眼睛看着你。而遇到大暴雨的天气,驴子也只能静悄悄地躲在大树下,像另一棵树一样站着,全身雨水淋漓。
驴子大了,就可以拉磨、拉车、趟地了。小驴子拉车走土路还没问题,上公路就胆怯了,动不动就往沟里跑,需要调教的太多,不是我能完成的。我管驴子拉磨。驴子拉磨总会偷嘴,我只给挂过驴蒙眼,没挂过胡萝卜和萝卜,它偶尔偷吃,吆喝一声也就行了,很少打,小棍子似乎更像挠痒痒。但后来一次驴子撒野,漫山遍野地跑,一连气穿过两个长沟,翻过一道长而高的岗梁,我追它,摔了一跤,鞋子跑坏了一只,回到家,我狠打了一次,粗棍子都折了,从此它就驯服多了。趟地时我要牵着驴子,总担心驴子拉不动,于是就经常用右手抓紧绷紧的绳索用力拉着。每当歇脚时,就会看到驴子呼出大口的白气,脖子上的筋突突跳着,胸脯剧烈起伏。
山野的日子年复一年,驴子慢慢从一头变成了四头。我年级升高,后来要上离家十几里的初中了,驴子就都先后卖掉了。最后一次,是父亲骑着车子走在前面,我亲手牵着驴子跟着,一路盯着脚前,默默而又不忍地走了十几里路,在集市上交给父亲卖掉的。卖掉了,我摘下了驴笼头,头也不回地走了。走到一棵树下,再回头看,我放大的驴子已被买驴人牵走了,只有一个侧背影。后来做梦,好多次梦到了驴子,不是在原来放牧的山上,就是在家里现已拆掉的驴圈。后来几年,有几次,我走在秋收后的大田边,偶尔会看到远近有散放的驴子,遇到体型、颜色相近的,我就想很像我家的驴子呢,就会走过去,结果走近了,那些驴子就都一撩腿跑掉了。
篇2: 如画牧歌散文
如画牧歌散文
绿色原野中悠长而不突兀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隐没在寸许长小草中间的铁轨有了些许震动,那铁轨边的小黄花也摇曳起来。远望,那山丘上节节升高的梯田衔着蓝天,一阵微风拂过,仿佛这田地都显得柔媚了几分。
黄牛上的牧童吹着清脆的哨子悠悠到来。时而招呼这只,时而牵引那只;田野上有被青草吸引驻足不动的,也有被汽笛声惊跑的。一只只,一群群,被哨声牵引着向远处晃去,又忽而不见了。
山脚那几处人家,孤独而不寂寥。傍晚升起的条条炊烟,给山丘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显得静谧朦胧。套在麻布衣衫里的小孩吹着蒲公英,眼里倒映的,是耀眼的光。
当天边的片片蓝盖过迂回的红,男人们背着背篓回到家。背篓里装着正午的'汗水,装着傍晚的清凉,装着刚被砍下的木柴和明日依旧灿烂的天。家中的妻子绣着布鞋等待,孩子背诵先生刚教的课文,朗朗上口,却不知道那其中的道理。只有那烛闪着幽幽的光。
夜深了,屋子里有轻轻的鼾声,月光下的纸窗向屋里透着微微亮光,倒也不显得漆黑。屋外有不知名的虫子的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尤其清脆。
嘘!别忘了在山的那边还有一湾小小的池水,微风拂过,那粼粼波纹将月光的皎洁闪射出来,幽幽的为夜添上了一份神秘气息。水里不眠的鱼儿,偶尔让水面泛起一圈圈波浪,水珠溅落在岸边的石子上。
那天边飘来的笛声,勾起了谁的眷恋?
篇3:四季牧歌散文
四季牧歌散文
【春心】
春天如约而至,款款如一位初出闺阁的少女。她是带着一种信息而来,生命的信息。万物竞相献媚,封闭了一冬的土壤开始苏醒,并散发出诱人的浓浓异香。
春天是良好的播种季节。
我跨入自己的田园,豪情地扬起锄头。然而,我的不毛之地是如此坚不可摧。锄头发出痛苦的呻吟,残冬则躲在阴暗的角落发出冷冷的窃笑:勤劳非常吝啬的藏在我的躯体里,我的懒惰却在不知不觉中溜了出来。我颓丧地抛开哭泣着的锄头,一头栽进春姑娘的怀里,放任太阳偷取我的汗水。
此时,一种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没有时间让自己消磨,你没有资格使自己蹉跎,你只有拼搏,你没有机会选择!
是啊!我希望的种子已开始发酵,如不及时耕耘,我的人生将随同种子一起糜烂。
我将懒惰捆绑起来,我把勤劳从躯体里赶了出来,我请春姑娘将残冬驱离我的田园,然后,我轻轻地拍了拍哭泣的锄头,并和它一起将沉睡的土壤晾晒在幸福的微风中。
太阳在偷饮我的汗水。
在一个特别庄重的日子里,我虔诚的播下种子。
一种希望从此在我心中扎根......
【夏雨】
这是一个希望与失望相互并存的季节。
融融的春天已然消失,她随冬的后尘而被夏日的炙热吞食。风也变的俗不可耐,万物在夏日的炙烤里度日如年,唯有知了在得意洋洋地歌唱,它那单调的嘶鸣使得树之家族萎靡不振。
太阳却越发的贪婪,它总是早早的从东海里爬起,偷偷从宇宙的肚皮下滑过,并窃去人间最宝贵的水源,趁黄昏一不留神,又悄悄钻入西山。
在这夏日潮湿的季节,我的田园却依然干涸。那一道道被阳光划开的裂缝无比狰狞地仰视我青绿的禾苗。在以后的日夜里,我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两扇门——等待与寻觅。在那段未知的日子里,我选择了前者。此后,我犹如一名焚香祈愿的信徒,去奢求夏日施赐一场及时雨。然而,时间却在我的祈祷中悄然滑走,并丢下一串串嘲笑。蓦然惊觉间,我的田园依然干涸,我青绿的希望正奄奄将息。我悔!我恨!我何故抱着虚幻作无望的等待?在奢望的王国里,我是一个十足的愚昧妄想主义者。
禾苗在乞求中摇曳,我必须拯救它们,也是拯救我自己。
启明星还恋恋不舍停留在东方的上空,我背起行囊,装进信念与追求,依靠两种力量,去寻找我赖以生存的源泉。
荆棘划破我的双足,风尘磨砾着我的意志,一股生命的'源泉在我不屈不挠中出现了。带着满身的疲惫,汩汩泉水在我的引渡下向回延伸......
在以后的的日子里,我与酷夏仍然角逐在天地之间。虽然满身创伤,虽失意颇多,却依然改变不了我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
秋,正悄悄向我走来......
【秋痕】
一觉醒来,感觉有种声音在我窗前吟唱,是谁啊?原来是秋天的声音。
我轻轻的推开窗户,一片秋天才有的景致赫然呈现在我眼前。满目的枫叶在秋风的爱抚下羞红了脸。有一片枫叶被某种声音迷醉了,它一头栽下枝来,砸醒了正作秋梦的蝉。蝉懒洋洋爬上树干,然后便喋喋不休的吵闹起来。不知它是在埋怨秋之风,还是枫之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捧起一把消瘦的谷子,一股久囿于心中的辛酸徐徐涌上心头。回眸曾经,在春天的土地上,我曾将一种信念化作创作的动力,将青春化作沃土的元素,将心灵化作可收获的种子,播下的是我对生命的热望。
在那拼搏的日子里,幼稚是我最好的老师,它使我明白了什么是成熟。等待是我最好的朋友,它劝我不要因它而滞留。禾苗是我最亲密的恋人,是它伴我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期。奢望与幻梦是我最大的敌人,但它没能禁锢我的思想。
凝视手中一粒粒干瘪的谷子,我并没因它的丑陋而萌生丝毫的悔意。其实,正因为有了这消瘦的希望,我的人生才丰盈无比。然而,我并没被收获后的喜悦迷失了自我。因为我知道,我的生命会再度与春天重逢,与夏天搏斗。在以后的生命天空,还会出现干旱与雷电,狂风与冰雹。它们会在我不经意中突然出现,我必须准备和承受一切不经意之事。
多年以前,有一位与我同城而栖的女孩,她的名字与冬天的梅花有关。她是在秋天不为人知的黄昏随死神而去。那秋啊!你的生命正芬芳可人,却为何成为雨后的一枝昙花?那年,那秋,那个黄昏,暮天的夕阳殷红,就象我生命中这红彤的枫叶。
自那年起,秋天成为我的第二位恋人。每年的秋之风起之时,我总会拿出珍藏多年的枫叶呈于月光之下,虽不芬芳人已醉。
【冬思】
冬天是一位严慈的老人,立于他宽广的胸怀,我已感知他的语言。
冬天说:我刚从春夏秋的门前走过。听春说,她喜欢意志刚强辛勤工作的人。听夏说,他喜欢意志薄弱懒惰成性的人。听秋说,她喜欢成熟后善于思考并珍惜生命的人。
那么,冬天,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伫立在冬日的窗前,我的思想随漫天的雪花在一片银白中飞舞。
在这行将腐化的世界,有如此洁白的雪花出现无疑是空前的绝世旷古。这个世界的缺陷太多,几乎没有什么更完美的东西来弥补。我不知道雪花为何偏偏选择在冬天出现,也许它能湮没红尘一切的丑陋与缺陷吧。
一枚雪花从窗外飘了进来,落入我的手心,溶化为一滴水珠,她还再是雪花吗?
一股寒风钻进窗来,我哆嗦了一下,忙关闭窗户,返身坐在燃得正旺的炭盆前,信手翻开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帆》——
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迢迢异乡,
它抛下什么?在它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狂呼,
桅杆在弓起腰轧轧作响,
唉,唉!它不是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奔向他方。
下面是清比蓝天的波涛,
上面是金黄色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在风暴中才有着安祥 。
篇4:《牧歌》
《牧歌》
记得初见她的诗和画,本能的有点趑趄犹疑,因为一时决定不了要不要去喜欢。因为她提供的东西太美,美得太纯洁了一点,使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有点不敢置信。通常,在我们不幸的经验里,太美的.东西如果不是虚假就是浮滥,但仅仅经过一小段的挣扎,我开始喜欢她诗文中独特的那种清丽。
在古老的时代,诗人“总选集”的最后一部分,照例排上僧道和妇女的作品,因为这些人向来是“敬陪末座”的。席慕蓉的诗龄甚短(虽然她已在日记本上写了半辈子),你如果把她看作敬陪末座的诗人也无不可,但谁能为一束七里香的小花定名次呢?它自有它的色泽和形状,席慕蓉的诗是流丽的、声韵天成的,溯其流而上,你也许会在大路的尽头看到一个蒙古女子手执马头琴,正在为你唱那浅白晓畅的牧歌。你感动,只因你的血中多少也掺和着“径万里兮度沙漠”的塞上豪情吧!
她的诗又每多自宋诗以来对人生的洞彻,例如: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
又如:
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
在相遇前等待就是它的名字
《爱的名字》
或如: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篇5: 田园牧歌写景散文
田园牧歌写景散文
我们家前后有园子,巷口有水塘,路边还有几棵既大且老的柳树,大约两三丈高,一两抱粗。说它老是形容枯槁,行将就木,头上的“头发”越来越少了,快成秃顶了。每每看到这些柳树,总有一种悲壮的凄凉,特别是太阳快要落山之前走在回村的大路上,风吹来,哗啦哗啦,衣裤鼓起像风帆,略感有些凉意,看着老柳树头上那几根“毛”,瑟缩着,颤抖着,那种悲壮的凄凉填满了你的胸膛。
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头桥旁边那几亩田是专门用来培育秧苗的,叫秧田。每年开春以后,村里专门有人去播种。把秧田的泥耙得平平整整,放满了水,再均匀地洒上稻种。过一段时间以后,秧田里就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村里寻一黄道吉日,开始本年的栽插,我们当地叫开秧门。
刚插下的秧苗有点无精打采,一株株耷拉着脑袋,我们这里不用插秧机,全部是人工插秧。插秧的时候,人们一字排开,边插边往后退,一人所插的宽度大约一米左右10株秧苗。左手分秧,右手插秧,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秧苗插到泥里,如果你是五个指头一起把秧苗插到泥里,别人会笑话你。插秧的时候大家的速度要一致,步调要均匀。插秧熟练的人,比插秧机的速度还要快。你只听见“嗒、嗒”的把秧苗插到泥里,手指的入水声,那感觉就像郭晶晶跳水一样,完全是在欣赏手指的舞蹈,秧苗在插秧者的面前均匀地、齐刷刷的排列起来。如果谁插得慢了,插得快的会把上岸的口子给封了,让后来的人上不了岸,引得大家一阵阵的欢笑。我虽然生在农村,我基本没有干过这些活。栽插完了要举行关秧门仪式,吃完秧果,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什么是完秧果,可能那只是一种象征吧。生产队也会买头猪回来杀了,煮一大锅,全生产队的人饱餐一顿,打打牙祭,庆祝栽插完成。
几天以后,耷拉着脑袋的秧苗昂起了头,蔫黄的秧苗变绿了,开始分蘖了。雨水也开始多起来,有时候一两场大雨,河水满了,沟汊的水满了,田水也满了。河里、沟里的鱼也拼命地往上游抢,这时候也是打渔的最佳时机,可以在沟汊里用网兜捞,但更多的是在稻田的出水口,安上一个须笼,一种用竹子编制的捕鱼的工具,鱼从入口处进去就出不来了。这时鸭子也开始在稻田里撒欢了,不见鸭子只看见稻秧摇晃,“竹喧归浣女,帘动下渔舟”,与这种景象十分的类似。八九月份天气比较热,雨水也相对要少一些,水稻也开始扬花,这时候的雨多是阵雨,一边出着太阳,一边下雨,我们把它叫谷花雨。你行在路上,猝不及防,说来就来,全是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还有点生疼,就算你拼命地跑呗,等你跑到避雨处,雨也早停了,不禁想起刘文正的那首经典的《雨中即景》。
水稻扬花了,慢慢地灌浆了,稻穗像是怕了羞,渐渐地低下了头,沉甸甸的。风吹过,泛起阵阵金色的稻浪,送来稻穗的清香,直钻你的心肺。近了看,你才发现,那稻穗完全是头重脚轻啊,像是喝醉了酒,东倒西歪,须相互搀扶着才站得稳脚跟,如果有谁一不留神摔倒了,那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割谷子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围秧鸡。秧鸡是稻田里的一种鸟,有鸽子那么大,大约是在水稻分蘖的时候就飞到稻田里产卵繁殖,在稻杆上做了一个个的`窝。在割谷子之前先在稻田的一边,安静一点地方,先割出一个突出的部位,就像是一艘船的船头,沿着船头向纵深扒出一条道,在这里挖一个坑,把从腰上开口的须笼支上,周围用谷草密密实实地围起来,把这的光线搞得有点暗,在放须笼的谷穗上边还要覆上鱼网。从一边割着过来,唰唰,唰唰,割下来的稻子整齐地铺在谷茬上,这叫撵秧鸡,在这个过程里时不时有秧鸡扑腾起来又扑腾下去,就像在池塘里围鱼。在快要接近鱼网覆盖的地方,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下意识地放慢了收割的速度,屏住了呼吸,人们嘻嘻哈哈的插科打诨变成了手语,这时会派一个身手敏捷的小伙子钻到鱼网底下,把秧鸡往须笼里赶,然后起出须笼,秧鸡全钻到笼子里了,多的时候十几只,少的时候两三只,一只没有的时候也有。偶尔也有漏网的,当掀起鱼网,秧鸡一下就飞出去,但秧鸡不善飞翔,有点像连飞带跑,飞出几十米就一头钻进刚割下的稻子底下。这边的人,就像百米赛跑听到发令枪声一样,大家都是鼓足了劲,使出吃奶的力气,狂奔过去,因为刚收割后的田比较软,跑起来很费劲呢。谁逮到那只倒霉的秧鸡,谁就像英雄一样,大家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笼子里的那些,宰杀以后用盐巴腌一下,等全部收割完了,炒了全生产队的人一起吃。那味,唉两个字:好吃!想起都要流口水。
收割完已是冬天了。
晨雾弥漫在田畴中,天空湿润,空气湿润,太阳好像也被湿润了。远处是依稀可辨的村庄,村子后边青黛色的山,山上是些叫不出名字的树。太阳懒洋洋地从山背后爬上来,阳光呈斜面倾泻下来,人猛地一激灵,田畴一下明亮和温暖起来,山、树、村庄兀黑兀黑,看一眼吧,眼发酸什么也看不清,“哞、哞”老牛出来了。收割后的田畴,留下了一片谷茬,就像是为田畴理了一个板寸,燕子在田畴上空飞来飞去,一会儿做超低空飞行,一会儿又直刺蓝天,一会儿停在路边的电线杆子上,喃喃细语。谷茬下面的软泥披着一层绿绿的青苔,几头老牛在田畴的那一头悠闲地吃草,不时甩甩尾巴,抬起头来“哞哞”叫着。上去踩踩吧,软软的吱吱作响,不时冒出小泡泡;猛吸一口气吧,沁入心脾的暖湿腥香和水稻的余香,我喜欢这样的气味。偶尔有几个人从田里的沟坎走过,神态是悠闲而充实的。村里升起了袅袅炊烟,散发出淡淡幽幽的柴草味,和着晨雾在阳光下迟重地消散。
篇6:心灵牧歌
心灵牧歌
父爱似在我饥寒交迫时的一把火炬;父爱像在我锋芒毕露时的一句提醒;
父爱若在我孤立无援时的.一次帮助;
父爱如在我义愤填膺时的一丝安抚;
父爱似在我精疲力竭时的一杯冷饮;
父爱像在我泱泱不乐时的一点关怀;
父爱若在我语无伦次时的一次告诫;
父爱如在我进退维谷时的一回激励。
父爱深深,陪我走天涯。父爱浓浓,伴我闯海角。
篇7:席慕蓉 牧歌
席慕蓉 牧歌
记得初见她的诗和画,本能的有点趑趄犹疑,因为一时决定不了要不要去喜欢。因为她提供的东西太美,美得太纯洁了一点,使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有点不敢置信。通常,在我们不幸的经验里,太美的东西如果不是虚假就是浮滥,但仅仅经过一小段的挣扎,我开始喜欢她诗文中独特的那种清丽。
在古老的时代,诗人“总选集”的最后一部分,照例排上僧道和妇女的作品,因为这些人向来是“敬陪末座”的'。席慕蓉的诗龄甚短(虽然她已在日记本上写了半辈子),你如果把她看作敬陪末座的诗人也无不可,但谁能为一束七里香的小花定名次呢?它自有它的色泽和形状,席慕蓉的诗是流丽的、声韵天成的,溯其流而上,你也许会在大路的尽头看到一个蒙古女子手执马头琴,正在为你唱那浅白晓畅的牧歌。你感动,只因你的血中多少也掺和着“径万里兮度沙漠”的塞上豪情吧!
她的诗又每多自宋诗以来对人生的洞彻,例如: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
又如:
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
在相遇前等待就是它的名字
《爱的名字》
或如: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篇8: 《牧歌》教学反思
一节音乐课,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一样的。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在设计本课时,我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中的孩子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于是我发挥个人专长,增添课堂色彩。我擅长的是民族舞蹈,而《天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我国蒙古族音乐,我加入舞蹈进行本堂课教学,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欣赏、体验、感受音乐中对两部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所描绘的意境等方面有了较深的理解,并更加深入的感知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特色,全面的掌握了蒙古族音乐长调和短调的特点。在引导他们进一步表现音乐时他们兴趣浓厚,表现的轻松愉悦,并情不自禁随着音乐哼唱曲调。还有些喜欢舞蹈的学生载歌载舞,使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顺利完成。
该课的设计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结构,达到了预先设想的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感受、体验和掌握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及音乐营造的意境这一知识点;通过师生互评,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用歌声、琴声、舞蹈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使自己和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中去。音乐的审美无处不在,我还需要注重教学板书的设计,让学生更清晰明了的掌握重点。在欣赏的环节,我可以让学生设计多种欣赏方式,充分发散他们的思维,这样将会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这两首歌曲,更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艺术的美,能够为他们不断学习音乐、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做好铺垫。对于我自身,发现了一些闪光点,也认识到一些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拓展了思维,积累了经验。
篇9: 《牧歌》教学反思
一直以为音乐是我的挚爱,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和我一样也如痴如醉地迷上音乐课,所以对学生的内心情感,我一直不太关注,可是本周在音乐欣赏课上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改变了许多。
《牧歌》是五年级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二课的欣赏曲。是一首无伴奏的内蒙合唱民歌。我在初一年级二班上课时先让同学们弄清了什么是无伴奏合唱,又请他们了解了内蒙古牧民的生活环境,再请他们欣赏《牧歌》。听完后我按惯例提问:“同学们,谁来说说这首无伴奏的歌曲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我的话音未落,突然冒出一名男孩的声音“像哀乐一样,就像谁家死了人一样”,话音一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还有几名同学随声附和“对,对,对,我们都有这种感受,就像死了人似的,一点儿也不美,很悲伤,真跟哀乐似的……”哈哈哈,全班又是一阵哄笑。面对乱哄哄的教室,我当时真的感到既生气又意外,想不到他们会这样回答。我请他们安静,可学生竟然莫名其妙地骚动起来。有的男孩甚至笑嘻嘻地问我:“老师,我们听这首歌就像哀乐,不对吗 ”在告诫自己冷静后,看着乱哄哄的课堂,我没有呵斥他们,而是平静地说“请大家安静”,然后就不再说话静静地看着他们。这时,有的同学说:“你们别笑了,听老师讲。”我没有马上讲,待到大家都安静后,我说,同学们,我个人认为这首由著名的诗人海默填词,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民
歌很美。它不仅描写了蓝天,白云,绿草,羊群的自然美景,而且歌颂了勤劳的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乐曲的速度缓慢,悠扬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音乐在每个人听起来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由于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听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听这首歌曲像哀乐,我不能说你不对,但你们认为哀乐就不美吗我说不同的音乐含义也不一样,哀乐包含了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的一种哀思与怀念敬仰之情,你们说对吗 “此刻,全班静极了,同学们齐声说:”对!“我不失时机地说:”音乐是用心来听的,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拿出发给你们的欣赏带,多听几遍,也许你会发现,每一遍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不信,试试看好吗 ?“
通过这节欣赏课,我感到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正确聆听音乐,更应引导他们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情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正如一位音乐大师所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就像茁壮成长的小树,需要阳光与雨露,我们应给学生一些生活的阳光,适宜的土壤,把他们培养成参天大树!
音乐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允许学生不拘泥于乐曲本身的文本含义,可以大胆想象展现个性,创造潜能。所以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从传统教育的圈子中走出来摒弃自私与狭隘,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要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勇敢地
退出来,适时地走进去"。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审美为核心。让我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在浩瀚的天际中展翅飞翔吧!
★ 《牧歌》
★ 牧歌教学反思
★ 童年糗事散文
★ 与童年的散文
★ 童年散文加评语
★ 记忆童年的散文
★ 田园牧歌冬游作文
童年牧歌的散文(推荐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