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

时间:2022-11-28 11:54:56 作者:Mjgdolgvxc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jgdolgvx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

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视察珠海、清远、深圳、广州等地,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进行调研。习近平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广东40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篇2: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

2010月28日,全省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干部大会召开。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上下倍受鼓舞、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倍增继续前行的干劲与力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广东一切工作,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以新担当新作为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中央、向广东的父老乡亲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1)结合材料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既要总结好40年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又要不断继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的要求,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对广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10分)

(3)学校要策划一个展示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宣传栏,请你为弘扬广东人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写三条宣传语。(6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1871-1873年,中国丝茶两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7.2%,1891-1893年则下降到51.5%,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则由12.8%上升到48.5%,其中主要是豆类、草席、花生、皮毛等物品。甲午战争前,生产资料在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0%,19达到20%,19达到28.5%.最后是棉织品在中国进口总值中居第一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世纪之交,中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至,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805亿美元,20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8.2%,超过制造业4.5%。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20增长9.4倍。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方三角贸易和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展特点以及历史意义。(8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现代化潮流由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国家扩散,凭借本国自身积累的资本主义因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起推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一过程走渐进的、自上而下的变革过程。英国现代化模式影响了西欧和北美,他们步英国的后尘走上现代化道路,与英国一样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包括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1776北美独立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它们是早发内生型国家。在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和实现现代化后,这些国家开始把第一产业的某些部分转向其他地区,把从非洲到东南亚的边远地区变成贸易殖民地把拉丁美洲变为自己的热带作物种植基地和矿石开采基地,摧垮当地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工业革命第一次拉大了各大文明区的发展差距,世界一端是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另一端是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茶卡盐湖具有江南水乡的秀丽,曾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茶卡盐湖,纯净透明的湖面晶状盐粒可折射倒影,将天空倒映其中,使得天地倒置。在这里还可以看到采盐船采盐时喷水吐盐的壮丽场景。青海西宁至茶卡“天空之镜”旅游列车已开通。

(1)有人认为,茶卡盐湖旅游月份是7-8月,说明理由。

(2)简述茶卡盐湖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快递可谓是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其不仅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垃圾。从2012年到,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从56亿件飙升至312亿件,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都要收发24个快递。以的快递量为例,如果每个包裹使用的胶带长度是1米,那么20中国快递行业使用的胶带长达169亿米,可以绕地球赤道420圈。快递包装废弃物已经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近40%,而总体回收率不足10%!大部分胶带都是塑料材质的,这也意味着需要上百年才能在大自然中被完全降解。

简析我国快递垃圾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并为减少快递垃圾提出合理化建议。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清政府发布上谕,云:“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于是,各地督抚纷纷遵旨办理,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大多数书院的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加了西学、新学的比重,削减了旧的分量。书院从科举中剥离出来,向近代学校形态过渡或直接转化为新学堂,被纳入了新教育的体系中。

——摘编自马晓艳《近代化理念下教育体系的转型——以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意义。(7分)

46.(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25-1926年,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0.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关税,全部关税的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对此,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于1930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织品增税50%,德国又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3年6月,64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由于与会的主要国家采取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立场,这次会议无果而终。

——摘编自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影响。(8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桑弘羊(?—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善治国理财。他提出“富国何必用本农”“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并且认为“工不出则农用乖,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他还向汉武帝进言称:盐铁山泽之利是“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人君统而守之则强,不禁则亡”。建议中央应“尽统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选编自熲南《桑弘羊经济思想与经济改革述评》

材料二然而,与卫青、霍去病等名垂史册不同,桑弘羊生前死后却被当成“言利小人”和“聚敛之臣”的典型饱受非议。《汉书》不为其立传;苏辙谓其“法术不正”、“民受其病”;苏轼说得更为尖刻:“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桑弘羊”,“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牍”,还把《史记》论及商鞅和桑弘羊之功作为太史公“二大罪”。甚至在生前,桑弘羊就受到“烹弘羊,天乃雨”的诅咒,当时久旱不雨,反对者指责桑弘羊所行苛政招致上天示警求武帝对他严惩。

——选编自《桑弘羊:成就汉武伟业的理财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桑弘羊的经济思想。(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弘羊备受诟病与訾议的原因。(7分)

篇3:广东省高考文综二模模拟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示M镇盛产菠萝,被称为“中国菠萝第一镇”,每年7~9月集中种植,次年2~4月上市销售。该镇一年之中近半时间被雾气笼罩,尤以冬春季较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雾镇”。全镇一半以上的人口从事菠萝行业,该地已发展成全国的菠萝集散中心。据此回答1~3题。

1.4月底该镇的农业景观画卷是

①大地曲线优美,起伏舒缓②红色土地,黄绿色菠萝

③田边风车,松树成林④菠农铺设地膜,播种繁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镇冬春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近,水汽充足B.菠萝种植面积大,蒸腾水汽多

C.地势高,冷暖气流交汇时间长D.沿海位置,台风发生频率高

3.205月,该镇十万亩(1亩≈666.7平方米)菠萝滞销刷爆朋友圈,滞销的原因主要是()

A.机械化水平低,延误上市时间B.菠萝品质不高,市场狭窄

C.菠萝种植面积过大,导致供大于求D.消费者喜好改变,销量减少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读图,完成4~6题。

4.此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

A.人均GDP波动下降

B.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C.非农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

D.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值

5.造成京津冀地区城市主要特征要素在某些时段发生突然快速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技术水平提高C.生态环境改善D.国家政策实施

6.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判断,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劳动力过剩B.土地供应紧张C.居民购买力停滞D.交通快速发展

下图为某地午后两点左右的天气系统图,该天气系统以每小时约1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差为()

A.500米B.800米C.1700米D.2100米

8.此时甲地气温20℃,则乙聚落的气温最可能是()

A.15℃B.19.5℃C.23.6℃D.27℃

9.四小时后,乙聚落的天气将()

A.阴云密布B.风沙肆虐C.晴朗温暖D.寒风凛冽

某高山苔原带海拔2140—2220米处,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入侵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图Ⅰ示意该山苔原带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的草本入侵程度,图Ⅱ示意不同土壤颗粒含量随草本入侵程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图Ⅰ图Ⅱ

10.草本植物入侵面积的区域位于()

A.较低海拔处的陡坡B.较高海拔处的陡坡

C.较低海拔处的缓坡D.较高海拔处的缓坡

11.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土壤()

A.孔隙增大,水分增加B.孔隙减小,水分减少

C.孔隙减小,水分增加D.孔隙增大,水分减少

12.7月,美方公布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建议清单。本次征税清单涉及关系民生纺织服装产品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此举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是()

A.B.C.D.

13.下表为2018年上半年中国GDP及居民消费有关情况,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2018年7-12月GDP及增速(万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及增速(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速(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元/%)

41.89/6.814063/8.79609/8.85806/12.212745/6.8

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1月16日统计数据。

①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消费增速正相关

②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消费质量提高

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④共享发展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201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净释放资金7500亿元,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下列对其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利用财政政策——提升投资回报——融合市场资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②实施货币政策——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提升投资的信心

③缓解流动资金紧张——发展实体经济——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增强经济实力

④科学宏观调控——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7位,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其中,创新投入、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绝对值持名全球第二,这得益于()

①经济稳定增长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科学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③政府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完善激励机制

④以人为本,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中国人大网公布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拟提请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也这意味着个人信息保护将迎来专门立法。保护个人信息旨在()

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②维护社会秩序③实现公民政治权利④促进司法公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2018年10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国务院关于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这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家底”。国务院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②国务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行机关

③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④国有资产应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8.2018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15日晚在波兰卡托维兹闭幕,大会通过了一揽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在大会延期一天后的最后一刻得以通过,为《巴黎协定》实施奠定了制度和规则基础。这表明()

①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②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不可逆转

③国家利益一致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④国家间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2018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原因在于()

①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②文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

③文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文物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018年8月8日,值此《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百日之际,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英雄烈士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举行。出席活动的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程志明说,崇尚英烈,就要传承弘扬英雄烈士精神,要坚决同一切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行为作斗争。该活动()

①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烈的鲜明导向

③形成了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安排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强化保护英烈的文化认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1.历经4年努力攻关,2018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宣布利用天然复杂的酵母染色体,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一研究成果_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时空表达的传统观念,是继原核细菌“人造生命”之后的一个重大突破,为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利用生命运动的规律,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

②原核细菌“人造生命”经不起实践检验,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破解“人造生命”奥秘的重要条件

④天然复杂的酵母染色体的本质伴随着科学认识的深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我国高铁网宛如一条金丝带,将各个经济圈串联起来,拉近了地域间时空的距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在高铁网络逐步形成的同时,互联网也成了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而高铁网和互联网的交织,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这告诉我们()

①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与自在事物相比,人为事物的联系更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高铁网和互联网的同一性存在于二者的斗争性之中

④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3.2018年10月24日,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正是大桥建设者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担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成就了这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材料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①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满足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源于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4.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这表明周代

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

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

25.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A.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6.巴黎公社的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使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活动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这一措施

A.有效地抑制了权力的集中

B.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C.有利于对自身权力的监督

D.体现了现代民主思想的本质

27.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指着CED(将欧洲防务纳入北约领导的协议)对代表法国的玛丽安说:“要么你就买这个玩具,要么你就什么都没有”。这幅漫画

A.表达了法国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

B.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表现了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的意图

D.表明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8.宋代城市中的市场不再以为在城市中居住的达官显贵服务为主,大城市的市场以经营粮食、布帛、煤炭等日用品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主,奢侈品退居次要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社会逐渐衰落

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D.中小城市大量出现

29.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D.立场与视角决定了认识与结论

30.1901年张之洞、张謇等人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指出:“今日中国讲富国之术,若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此我所不能者也;若欲以工艺敌各国,此我所必能者也。”这反映出当时中国部分封建官员

A.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

B.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

C.认识到工业富国强国的重要性

D.已找到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

31.18上海举办了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某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积极推广西方的生活方式

C.西方舞会与中国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的生活方式

32.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33.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非常迅速,大大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此外,跨国公司在解决东道国就业问题、促进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贸易的扩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C.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D.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

34.阅读下表,由此可见中外两位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颇多,二者的根本目的在于

A.挽救政治

B.规范道德

C.发展教育

D.追求人性

35.在清朝康乾“扬州画派”的面作里,郑燮的竹石具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李鳝的鹤担负着“唤起人间为善心”的重任,李方膺的梅花呈现出“不知屈曲向东风”的高洁,黄慎笔下的鬼则是一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神情。这说明他们的绘画

A.激烈批判现实的黑暗

B.已经失去文人面的特质

C.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

D.满足了市民的精神需要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牛油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水怕涝。墨西哥米却肯州牛油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400米之间,是世界上全年均有产出的优质产区。中国是新兴的牛油果消费市场,主要从墨西哥、智利和秘鲁三国进口。进口商采用低温储运(4-6℃)方式将牛油果发送到各地水果批发市场,零售商多采用常温销售。每年夏季我国牛油果零售商销售利润往往下降。下图为墨西哥简图。

(1)说明米却肯州牛油果种植区全年均有产出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2)分析米却肯州牛油果种植区光照、土壤条件优越的原因。(6分)

(3)与智利、秘鲁相比,分析墨西哥牛油果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6分)

(4)分析每年夏季我国牛油果零售商利润降低的原因。(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伊塞克湖水面海拔1600余米,湖水清澈,味咸,终年不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布在伊塞克湖湖盆区内东西两侧的平原低地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粮区和畜牧区。

(1)说明伊塞克湖冬季表层水温较高的原因。(4分)

(2)分析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原因。(6分)

(3)简要说明每年秋季伊塞克湖流域内候鸟的两种不同迁徙方式。(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伊塞克湖候鸟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措施。(8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因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休”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城协调发展新机制的经济意义。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18年秋,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东北振兴的坚强保证。要加强东北地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污染容易,治理不易。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应该如何通过打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来推进东北振兴?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

2018年8月27日,由河南豫剧院创排的《苏武牧羊》作为“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的收官之作在北京精彩唱响。雄浑的音乐配器、壮阔逼真的舞美与灵动的灯光,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剧场内的气氛多次被推向高潮。

豫剧《苏武牧羊》立足历史事实,讲述了汉武帝年间,苏武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出使匈奴,遭遇被扣。面对匈奴国主单于的威逼利诱,苏武大义凛然,困厄而不能移其志,绝境而不能变其节,演绎了一段《苏武牧羊》的千古佳话。该剧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品牌剧目。

豫剧《苏武牧羊》的创作团队特别注重思想内容的展现,他们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魂魄寓于现代元素和古典美学有机融合的艺术形式之中,具有回肠荡气、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此外,他们还大胆创新,借鉴了话剧影视表现手法、现代声乐技法等其他艺术种类的优势,将舞剧、歌剧、话剧及舞蹈融合为一体,唱腔更加柔和,舞美也具有当代审美意蕴。新颖的舞台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1)运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相关知识,分析豫剧《苏武牧羊》为什么能够征服现场观众、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分析豫剧《苏武牧羊》的创作团队是如何打造这一品牌剧目的。(10分)

(3)豫剧《苏武牧羊》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请你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结合中学生实际,拟写三条校园宣传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不超过20个字)(6分)

41.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橫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闲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四(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

——摘编自《南翔镇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6分)

(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10分)

(3)据材料四,指出明淸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9分)

42.下面为19世纪40年代至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12分)

时间中国外国

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创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产生。据统计,甲午战前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深入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末至一战前官办企业中张之洞的湖北纺纱官局发展势头较好;以张赛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间商办企业出现高潮。据统计,19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欧美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紧密。美德垄断组织程度高。欧美国家进入“电气时代”。

一战期间民族纺织业和面粉业出现空前发展。以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创办中新纺织无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民族企业出口明显增加。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沟相对减少,关、日对华经济侵略加深。欧美国家钢铁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做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经济破坏严重。美、日经济发展迅速。

——摘编自齐兴荣主编《世界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我国首批特色小镇之一的葡萄酒特色小镇——山东蓬莱市刘家沟镇,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绿色生态示范镇”等美誉。该镇葡萄酒产业历史悠久,小镇内的泰生小镇、文成城堡、沃族酒庄等景区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下图为刘家沟镇位置示意图。

分析刘家沟镇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旅游业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不利影响。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2018年11月2日,在上海市静安区某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堆放现场,数万辆共享单车杂乱堆放在一起,网友称其为“共享单车坟场”。据了解,该区曾经通知各家单车企业前来交涉,但至今未有一家企业前来领取。长期风吹雨淋,很多单车锈蚀十分严重,后续处置困难。

简述“共享单车坟场”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为其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选修1:历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行御史台制度是元代地方监察制度的一大创新,在此前的历朝均无行御史台的建制。元代疆域辽阔非前代所能及,事务之多亦非前代所能比,如何加强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间的联系成为蒙古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有鉴于行中书省的设立加强了中书省与地方州郡的联系,元统治者在参考了行中书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行御史台。元代地方监察实践中始终突出“肃政(纠察非违)”与“镇遏军民”的双重功用。元政府对于地方常设监察体系的构建极为尽心,在前期的地方监察中也确实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便是台察腐败问题。精心构筑的地方监察体系何以会如此,归根结底是封建皇权体制与蒙古陋习使然。……明人在《续文献通考》中就曾指出,行御史台只在元代设立,然其职能却为明代的总督巡抚所继承。

——摘编自陈銮《元代地方监察法制研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御史台设立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地方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9分)

46.(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69年,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总理,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该政策发端于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当时任西柏林市长的勃兰特,深切地感受到在核时代坚持对抗的严重危险性,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德国,一个民族”的理论,主张首先应该缓和两德的关系,开展人民之间的接触,然后才能考虑德国的重新统一问题。1970年8月12日,联邦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规定:两国同意互相放弃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并承担义务,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西德声明该条约不违背西德今后在和平的环境中重新统一德国的目标。1971年9月《四国柏林协定规定》:四国保证不在西柏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西方三国承认西柏林不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苏联(含东德)则承认西柏林在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上实际归属联邦德国;联邦德国与西柏林之间的公路、铁路和水路过境交通应该通行无阻。1973年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12月,联邦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也建立了外交关系。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兰特实施“新东方政策”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7分)

4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1918年底,梁启超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的身份赴巴黎进行活动,之后游历了欧洲诸国,至1920年初回国。在欧行中,战后欧洲的满目疮痍、西方社会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对“一战”和欧洲文明的反思,都对梁启超的思想产生了震动。在《旅欧心影录》中,梁启超说:“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他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认为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有大责任。他说:“我的可爱的青年啊,大海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梁启超认为,建设强大国家要靠全体国民,要靠改造国民心性。而改造国民的心灵,需要有耐心。梁启超特别强调,救国强国之路,是万万急不来的。

——据张琳璋《梁启超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一战”前后思想主张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9分)

篇4: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试卷

24.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的是

A.分封远近B.爵位高低 C.殷周成败 D.嫡庶亲疏

25.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26.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C.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D.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2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问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日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28. “近数十年,士大夫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风气实定公开之。”材料反映的“风气”是指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经世致用 D.尊孔复古

29.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仪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A.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 B.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D.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

30.在梁启超、严复的历史叙述中,国人“自为牛马、自为奴隶”“畜根奴性”,儒家“仁政”完全过时,“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这些叙述最类似于

A.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 B.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

C.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批判 D.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潮

31.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找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32.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A.缺乏民本思想 B.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C.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D.公民意识淡漠

33.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宿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 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此观点可推知

A.德意志帝国潜伏了危机 B.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

C.俾斯麦是君主的代言人 D.德意志君主制违背潮流

3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

A.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 B.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C.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D.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35.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遇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A.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B.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C.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D.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篇5: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试卷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汉金斯指出,启蒙运动的新批判精神怀疑一切未经论证的东西,事实上,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之前,就已经在文学中出现了,但是却得到迅速成长的自然哲学的支持。自然哲学进步的途径,就是自然哲学家使用牛顿的方法,去完成牛顿的研究计划。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科学”,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

——摘自程智强《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二 清王朝虽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国中游荡,不管是袁世凯的称帝还是“革命”者的集权行为都说明,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等深感“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新文化运动,就是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帮助国人摆脱专制主义束缚,为实现真正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王铁群《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主义”的含义和导致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并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15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中关于16~20世纪地球“变”的认识。

(说明:可以据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晚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沦述。要求砚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分)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7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粮食供应紧张,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居民的主要威胁。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据《解放日报》2月2日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据《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5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6分)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9分)

篇6: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试卷

24-25:DC 26-30:BBCCD 31-35:DBACA

40. (1)含义:理性主义。(2分)

原因: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意识;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法所体现理性精神的影响。(8分)

不同:启蒙运动宣扬民主是为了推翻专制而实现民主,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巩固已初步实现的民主政治;启蒙运动继承欧洲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彻底地否定并抛弃传统文化。(6分)

41.评分标准

一等12~9分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多角度多层次论证,逻辑严密.

二等8~5分 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论证角度层次少,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4~0分 有观点或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逻辑关系不清

示例:观点: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理由: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飞跃发展,交通技术不断革新,加速了各地之间的联系,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启蒙思想的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成为近代社会基本准则,缩小了世界各地思想文化的差异。

论点:由此可见,16-20世纪,人类在科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的推动下,联系更加紧密、便捷、及时,地球“变”得越来越“小”。(2分)

44. (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4分)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4分)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4分。答对两点即可)

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3分)

45. (1)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物资短缺;道德下滑;经济秩序混乱;周边国家敌视主义情绪严重;能源短缺,企业等停产。(10分)

(2)大国深刻反思战争;政府主动承担战争责任,致力于发展经济;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采取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每个要点2分,不得超过5分)

46.(1)20世纪50年代,法国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冷战形势下,法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影响。(6分)

(2)拒绝对德投降,扭转法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进一步和解,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9分)

篇7:高三毕业班历史三模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沈长云在《上古史探究》中说:周人的各封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如异姓封国有商的遗民、夏的后代、尧的后代等。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华夏族形成

B.导致了不同族群的混战

C.造成了军阀割据现象

D.使周控制的地域减少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主旨为西周分封制造成不同族人混居现象。根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促进了文化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选项A正确;西周分封制在西周前期扩大了西周疆域,巩固了统治,选项B、D错误;西周后期出现诸侯割据现象,但不属于军阀割据,选项C概念误用,排除。

【点睛】西周分封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均有影响,应当全面掌握。

2.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正好碰到郑国的大商人弦高外出卖牛,弦高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赶了十二头牛去犒赏秦军,并说是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秦军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这就是“弦高救郑”的故事。这一故事反映出

①郑国是个强大富庶的诸侯国

②弦高是代表郑国的官商

③弦高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④弦高是很有实力的私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郑国商人弦高使用计谋,用牛犒赏秦军,使郑国免遭秦军进攻一事可见弦高是一名有较强的的经济实力的私商,而且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③④正确,②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郑国并非强大富庶诸侯国,①错误,选项A、D排除;

【点睛】组合型选择题首先选择明显错误组合项,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3.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B.两宋政权的官方哲学不同

C.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客观

D.政局变化对学者产生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建立以后,中国再次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出于对自身合法性的解释需要,将同为宗室南迁之后建国的蜀汉奉为正朔就成了南宋统治者的需要,这体现了政治形势显著变化的影响,故D正确;经济重心南移与正统问题之争无因果联系,选项A排除;两宋官方意识形态都以儒家理学思想为主,故B排除;两宋学者对三国历史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渐趋理性客观,选项C错误。

【点睛】历史评价问题要将所评人事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语境下。

4.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早在唐朝饮茶之风已经形成。中国人饮茶讲究“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朴实故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体现了

A.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

B.儒家思想渗入日常生活

C.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

D.士人阶层追求享乐之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茶事过程中贯穿了儒家“中庸之道”“行俭之德”“明伦之礼”“谦和之行”,说明儒家思想对饮茶生活的渗入,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选项A排除;材料强调饮茶过程中体现的理念,与道家养生理念无必然联系,选项C排除;材料中“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未特指士人阶层,选项D排除。

5.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的国旗,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①是铁血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产生于19,图②是大清国龙旗,1888年确立形制;图③为五色旗,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的国旗,出现于19;图④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确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选项C正确,选项A、B、D排除。

6.199月5日,傅斯年赴英国留学之前,在《新潮》上发表《“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文中写道:“我觉得我一生最有趣味的际会是在北大的几年,最可爱的是新潮社,最有希望的是北大的文化运动。傅斯年所说的“文化运动”

①使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②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③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上的发展

④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傅斯年主编的《新潮》和北大的文化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政治革命基础上思想文化革命的延续和发展,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②③正确,选项B正确;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的运动,但材料未体现出使学习西方成为思想主流,①错误,选项A、C排除;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不准确,新文化运动只是在知识分子阶层的表现,没有深入到工人和农_动中,④错误,选项D排除。

【点睛】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书中提到:“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促使中国经济坚持下来的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③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

④民族企业家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经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同时民族资本家的投资企业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③④正确,选项D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29可知这是在国民政府建立之后,排除①,选项A、C排除;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投资是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不可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排除②,选项B排除;

8.以下歌曲均出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出自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赤潮曲》《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起来》

B.《秋收_之歌》《当兵就要当红军》《苏维埃农民耕田曲》

C.《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

D.《解放军大反攻》《人民战士英雄汉》《两个部队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等歌颂了抗日战争,出自抗日战争时期,故C为正确选项;从“赤潮”“国民革命”“工农兵联合起来”“秋收_”红军“苏维埃”等字眼中可以看出A和B出自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抗日战争时期,选项A、B排除;《解放军大反攻》应出自解放战争时期,选项D排除。

9.雅典在克里斯提尼改革后确立了民主制,但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认为,实际上雅典仍是由少数富人掌权的国家,支撑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公民大会由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B.议事会成员由抽签产生

C.公职人员义务工作没有薪酬

D.法庭陪审员有年龄限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之后伯利克里在位期间,向公职人员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在雅典程度上缓解了“财产因素”对政治的影响,由此推断造成材料中所说的“雅典仍是由少数富人掌权的国家”是因为公职人员义务工作没有薪酬,选项C正确;公民大会由成年男性公民组成不是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选项A排除;议事会成员由抽签产生在梭伦改革时期就已制定,选项B排除;陪审法庭陪审员年龄限制与富人掌握雅典政权无关,选项D排除。

10.下图描绘了十四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的情景,它促使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从而引发了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自然科学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文字说明和图片可知黑死病的蔓延冲击了宗教的,使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对人性重视,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特点,选项A正确;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人依然在上帝之下,选项B排除;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与题干不符,选项C排除;自然科学革命材料未体现,选项D排除。

11.美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可由三分之二的两院议员提出宪法修正案或由三分之二州议会请求召开制宪会议提出修正案。19国会在第18条修正案时规定:宪法修正案如果在规定的七年内未能得到四分之三州的批准,该修正案便自动消失。第18条修正案的规定体现了

A.议会至上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地方对中央的制衡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18条修正案的规定涉及到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特征,体现了地方对中央的制衡原则,选项C正确;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分权制衡,选项A不符合美国政治特征,排除;材料涉及中央地方关系,而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机构间的关系,选项B排除;民主共和原则强调的是民选政府,材料未体现,选项D排除。

【点睛】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应当熟悉其内涵。

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而采取的共同做法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不断调整经济体制

C.放弃了凯恩斯主义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后来进行了政策的调整,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七八十年代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选项B正确;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选项A排除;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的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国家无关,选项C排除;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选项D排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13.博物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12—2019.3,国家博物馆以“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为主题,展出了河北省满城汉墓的149套722件精品文物(出土文物共6000余件、套)。文物摘录如下:

材料一

文物名称及用途铭文

金缕玉衣保持尸骨不朽;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无

五铢钱用于商品买卖五铢

铜镬(huò)

用于烹煮食物中山内府铜镬,容十斗,重卌(xi)一斤,卅九年九月己酉,工丙造。

错金银镶嵌铜骰(tóu)

喝酒时用来行酒令,俗称“色(shǎi)子”酒来、骄

注:卅九年九月己酉即中山王39年9月己酉日。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战国、西汉、东汉都有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有8位公(王)。西汉时期中山国有籍可考的10位王当中,刘胜的在位时间是42年,其余的均不到30年。东汉时期有7位中山王,在位时间最长的是34年。

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的庶兄。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立为中山王(时年11岁),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是西汉中山国第一代王。他的一生享受过无尽的荣华富贵,也亲历了“七国之乱”等血雨腥风。有人说他“乐酒好内(内,指妻妾)不堪任藩臣”,也有人说他“为汉之英藩”。

(1)找出材料一中说明墓主人是刘胜的主要依据并加以解释。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在德国特里尔举行了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重开仪式。博物馆推出了名为“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卡尔?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影响持续至今”永久主题展。

材料三重新开放的展览用更多空间展示了马克思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增加了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更加受到关注的内容。新展出的展品包括马克思的扶手椅,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就是坐在这把扶手椅上睡去,从此再没醒来。《共产党宣言》(第一版)马克思亲笔信件和一些私人藏书也首次在此展出。

(2)结合所学,谈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并影响至今的?

20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博物馆开设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以下是摘自展览馆的材料:

材料四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

(3)利用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解读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历程

【答案】(1)依据:五铢钱,西汉时开始制造使用的钱币,战国时期没有这种钱币;铜镬,其上铭文明确指出是“卅九年九月”制造的,在两汉诸王中,只有刘胜的在位时间超过了39年。

A.同意刘胜“乐酒好内,不堪任藩臣”。刘胜墓中出土了行酒令“错金银镶嵌铜骰”,说明其好酒;金缕玉衣非常贵重,说明其生活奢侈,聚攒了大量财富。据此可以认为他一个好酒不堪任之藩臣。

B.同意刘胜是“汉之英藩”。刘胜亲历了“七国之乱”的血雨腥风,经历了汉武帝的“推恩令”,诸侯国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央的监视之下。刘胜墓中的“错金银镶嵌铜骰”、金缕玉衣说明其以享受生活的方式,避免皇帝的猜忌,以保留中山国的势力,说明其是个英藩。

(2)1918年5月,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在波恩和柏林完成了大学学业,他深入工人中间,关心社会问题,并开始理论创作。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1867年《资本论》发表,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多次写信,动员各国工人阶级支援巴黎公社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实践,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井冈山革命道路,并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二战以后,东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苏联、中国和东欧各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对解决金融危机、实现社会公正等都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并影响至今。(答案不,史实正确。空间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从德国到世界,时间上体现出从十九世纪中叶到当今即可)

(3)历程:1978——1992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中国利用外资比较少,对外投资实现零的突破;中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有了缓慢增长。这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980年以后逐渐形成了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1992——2001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阶段。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都有了较大发展;中国出口货物超过进口货物量。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1992年上海浦东的开发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对外投资和商品输出的能力。2001——2017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出口货物大幅度高于进口货物,对外投资额超过了利用外资额,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中国于2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全面接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稳定、深化改革方面日见成效;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是中国主动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程,这是中国与世界双赢的壮举。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墓主人是刘胜的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并影响至今的、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历程,需结合史料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对外开放来解答。

【详解】(1)从表中可知,五铢钱,西汉时开始制造使用的钱币,战国时期没有这种钱币;铜镬,其上铭文明确指出是“卅九年九月”制造的,在两汉诸王中,只有刘胜的在位时间超过了39年。A.同意刘胜“乐酒好内,不堪任藩臣”。刘胜墓中出土了行酒令“错金银镶嵌铜骰”,说明其好酒;金缕玉衣非常贵重,说明其生活奢侈,积攒了大量财富。据此可以认为他是一个好酒不堪任之藩臣。B.同意刘胜是“汉之英藩”。刘胜亲历了“七国之乱”的血雨腥风,经历了汉武帝的“推恩令”,诸侯国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央的监视之下。刘胜墓中的“错金银镶嵌铜骰”、金缕玉衣说明其以享受生活的方式,避免皇帝的猜忌,以保留中山国的势力,说明其是个英藩。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生平,即1918年5月,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在完成学业之后积极深入工人群体,关注社会问题,这些活动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提供了依据。根据所学,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知道思想。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在1867年《资本论》发表,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根据所学,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起义,马克思多次写信,动员各国工人阶级支援巴黎公社革命。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持;根据所学,列宁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根据所学可知,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结合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井冈山革命道路,并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二战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受苏联影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苏联、中国和东欧各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当今社会,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其政治理想追求社会公平,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解决金融危机、实现社会公正等都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并影响至今。

(3)从表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1992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经济体制依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开放区域有限,国家外汇储备较少,因此中国利用外资比较少,对外投资实现零的突破;中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有了缓慢增长。这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步形成了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根据所学,1992﹣2001是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阶段。表格数据显示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都有了较大发展;中国出口货物超过进口货物量。根据所学可知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1992年上海浦东的开发是中国90年代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对外投资和商品输出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都有较大提升。2001﹣2017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货物占世界比重,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出口货物大幅度高于进口货物,对外投资额超过了利用外资额,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全面接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稳定、深化改革方面日见成效;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是中国主动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程,这是中国与世界双赢的壮举。

14.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从约占人口总数的20%增加到3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770年时,英国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是45%,工业的比例只有23.6%;1821年,农业的比例急剧下降到26.1%,工业上升至31.9%;1861年时,农业比例只剩下17.8%,工业则占到将近40%,超过了各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截止到1848年时,英国的棉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煤产量占全世界的2/3,生铁产量甚至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摘编自王明南《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关系探究》

英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现城市化的?工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作用?

【答案】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工人在同一工厂工作,工厂集中的地方逐渐发展为新兴城市;工业的发展吸引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工厂,成为城市居民;工业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商品、财富;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详解】关于英国实现城市化的基本背景,只要联系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就可以解答。根据材料,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城市化内容之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工人在同一工厂工作,工厂集中的地方逐渐发展为新兴城市;工业的发展吸引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工厂,成为城市居民。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这也是城市化的结果,工业的发展促成了这种结构的变化,即工业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商品、财富。

【点睛】解答问题要明确考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实现知识迁移。

15.园林建筑与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有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分析苏州园林在明代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时期的主要原因。

【答案】苏州地处太湖流域,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明代以来该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迅速发展;明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文人中出现了避世之风;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消费、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主要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苏州园林在明代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时期的主要原因,考生要根据所学的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州的地处太湖流域,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根据所学,明代以来江南地区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促进苏州园林的建设;人文环境、文化底蕴、社会变化等都会对苏州园林的造园产生影响,明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文人中出现了避世之风;江南商品经济发展也促成了消费、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以上地理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人文环境、文化底蕴、社会变化的影响使苏州园林在明代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时期。

【点睛】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等能力。

篇8:上海市高三年级英语听力模拟试卷

第I卷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In a library. B. In a bookstore.

C. At a police station. D. In a restaurant.

2. A. 2 pm. B. 3 pm. C. 5 pm. D. 7 pm.

3. A. A teacher. B. A student. C. A lawyer. D. A friend.

4. A. Because there was a heavy traffic.

B. Because he has been somewhere else.

C. Because he was caught by the police.

D. Because he doesn’t like going to school.

5. A. 20 yuan. B. 60 yuan. C. 130 yuan. D. 200 yuan.

6. A. He totally agrees with the woman.

B. He regards Bob as a selfish person.

C. He insists that Bob is not as she thought.

D. He doesn’t know Bob very well.

7. A. The woman will take the lift. B. The woman can’t find the lift.

C. The woman will work first. D. The woman would rather walk upstairs.

8. A. Salesman and customer. B. Father and daughter.

C. Boss and secretary. D. Headmaster and student.

9. A. She had a headache. B. She had to stay in bed.

C. She went to look after Jane. D. She went to the dancing party.

10. A. He is just a passer-by like the woman.

B. He is unwilling to tell the woman anything.

C. He doesn’t know where the closest bookstore is.

D. He can’t understand the woman’s question thoroughly.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Section B, you will hear two short passages, and you will be asked three questions on each of the passages. The passages will be read twice, but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would b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Questions 11 through 13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1. A. Bones. B. Oily cake. C. Yogurt D. Cheese

12. A. 30% B. 46% C. 72% D. 83%

13. A. Lung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around the world.

B. Many kinds of food are naturally high in Vitamin D.

C. Vitamin D may help some people with lung cancer live longer.

D. It’s better to operate on people with lung cancer in summer.

Questions 14 through 16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4. A. In 1815. B. In 1848. C. In 1850. D. In 1855.

15. A. High school education.

B. Two-year study programmes.

C. 100 education programmes.

D. Four-year college programmes.

16. A. California has the most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B. California is a large city with more than 4,000,000 people.

C. California is the largest state in land area throughout America.

D. California has only a few high-technology companies.

Section C

Directions: In Section C, you will hear two longer conversations. The conversations will be read twice. After you hear each conversation, you are required to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heard. Write your answers on your answer sheet.

Blanks 17 through 2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A Babysitter’s Information

Name: Julie Dixon

Age: She is __17__.

Character: She is __18__ and nice.

Charge: She charges two dollars an hour because she wants to buy a new __19__.

Residence: She lives within __20__ distance.

Complete the form. Write ONE WORD for each answer.

Blanks 21 through 24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What does the man enjoy most in life? __21__.

What’s the man’s greatest ambition? To own __22__ best cars in the world

What’s the man’s greatest achievement? Being a(n) __23__ in Iraq.

What was the nicest thing that happened to the man yesterday? His girlfriend saw the pictures he took in Iraq and __24__ him.

Complete the form. 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5. Cars do cause people some health problems, in fact far more serious _____ than computers do.

A. one B. ones C. it D. those

26.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the US is about the same size as China, but its population is five times _____.

A. as few B. fewer C. as little D. smaller

27. Some doctors want to examine the impact those marine mammals have _____ the children who had tried dolphin-assisted therapy.

A. on B. with C. to D. about

28. Actually you _____ the dictionary here. You are not allowed to use it.

A. needn’t bring B. needn’t have brought

C. didn’t need to bring D. don’t have to bring

29. Health management membership fees range from 2,000 yuan ($ 320) to 20,000 yuan a year _____ on the level of service.

A. depend B. depended C. depending D. to depend

30. China _____ at a tremendous rate, a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never seen before,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 developed B. has developed

C. is developing D. had been developing

31. Of course, the fact _____ misguided forms of dieting result in so many problems does not mean that no dieting is safe.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y

32. Only _____ possible to settle the problem.

A. does the chief editor come will it be B. when the chief editor comes will it be

C. has the chief editor come it will be D. when the chief editor comes it will be

33. Director Ang Lee told the New York Film Festival audience following the screening _____ Life of Pi was extremely hard to make.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ether

34. More than 20 cars of the new type _____ in the first three days after its launch last Saturday.

A. sold B. has sold C. were sold D. has been selling

35. Being from a family _____ produced great actors, it’s no wonder that she quickly found her way into the spotlight.

A. who B. where C. what D. which

36. “My dear friends, let us build our class, a team ever looking forward _____ the full potential of all its members,” said our monitor.

A. realize B. realizing C. to realize D. to realizing

37. Tears of joy and happiness came to my eyes _____ we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sports meeting.

A. while B. as C. unless D. before

38. I was advised to arrange for insurance _____ I needed some medical treatment.

A. so that B. in case C. even if D. as though

39. _____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making, telephone conference calls are widely used.

A. Extend B. Extending C. To extend D. Having extended

40. The boy has spent a whole day _____ in his room. No one knows what he is doing.

A. locked B. to lock C. locking D. been locked

Section B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the words in the box. Each word can only be used once. Note that there is one word more than you need.

A. energetic B. trying C. established D. released E. originated

F. consume G. enjoying H. fashionable I. produce J. discovered

Some people cannot imagine starting the day without a cup of coffee. From the most __41__ cafes of Paris to the breakfast stands lining the streets of Taipei, coffee has firmly __42__ itself as one of the world’s favourite beverages. For such a well-loved drink, however, few people are aware of its curious origins.

As a legend goes, coffee berries were first __43__ in 850 by an Ethiopian goat herder who noticed his goats were much livelier after having eaten the red berries of a local bush. After __44__ the berries himself, the goat herder felt much more __45__ than usual. The news about the wonderful berry was __46__ quickly, and soon monks were looking on it as an elixir(仙丹妙药) and eating it to help stay awake during evening prayers.

Although coffee __47__ on the plateaus of Ethiopia, it was the Arabs who first cultivated it around 1100. They were also the first people to roast it and boil it. By 1475, people in Constantinople were __48__ a cup of coffee in the world’s first coffee shop. Coffee spread to Europe around 1600 and to the New World seven years later.

These days, it seems you can get a cup of coffee just about everywhere you go. Every year, coffee lovers __49__ more than 400 billion cups of coffee and make it one of the world’s biggest commodities—second only to oil.

上海市高三年级英语听力模拟试卷

篇9:高三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试卷分析

高三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以高考仿真形式出现,体现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试题共分Ⅰ卷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共35个题,Ⅱ卷共4个小题。其中政治科试题分布在24至35小题,其中,24至27 以经济学为主,28至31以哲学为主,32至35以政治常识为主。Ⅱ卷部分第38题共4问,分别以经济、哲学、政治三大部分来考查学生,四大问考查了当前热点与大纲知识点的融洽。第39题以地、史、政综合为主。命题形式与2009年考试大纲要求一致,难易适中,结构科学,针对性强。基本考查了大纲及今年热门考点。其中第24题既考查了货币流通量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简单的计算能力,第31题漫画题以金融危机为背景,考查了唯物辩证法道理,试题角度较好。

二、试卷分析

通过阅卷,可以看出学生的答题优缺共存,值得师生以后教学中的共同关注。

(一)优点

大部分同学经过各校多轮考练,已基本掌握了答题技巧。卷面较为规范,无大面积涂改,书写潦草等现象,学生基本上杜绝了空白卷现象。

(二)缺点

1、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仍较差

在阅卷中,发现一小部分同学到目前为止仍分不清哲学的几大板块,有个别同学甚至分不清经济、哲学、政治大板块。例如:第38题第二问要求用经济学分析为什么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本题就较好地把握了当前热点,但有的同学却在观点中大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2、答题思路不清,原理不全。

政治学科除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外,还要考查学生的材料提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许多同学无法从材料中分析出命题人意图,有同学看到了命题人意图,却无法答全原理,导致失分。例如,第39题第(7)问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三通”的.过程,但部分同学想不起发展有哪些观点。

三、复习建议

1、强化基础,重视技巧

基础知识记忆是同学得分的关键,高考前的文综复习,要注重课本黑体字,注意考过的试题再复习,应以基础为主,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答题技巧。例如:一定要先写原理,再写方法论,后联系材料。先审材料,再审问题,后圈定大板块,做到心中有数再动笔。同时,在答题中要保持心理平和,减少非知识性错误。

2、注重书写的规范化

文科学生书写好坏,直接会影响自己的得分情况,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3、关注近两年高考题的答题模式

高考试题是质量较高的试题,可以作为学生答卷的最佳范例,通过做高考试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得分能力。

高三背文综效率方法

上海市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高考文综如何复习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三解析

高考模拟试题参考文

做文综历史解题技巧

高考文综Ⅰ卷对高三历史教学的启示

高三年级数学教案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一、二

中级会计实务全真模拟试卷

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