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青、川、滇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时间:2022-11-28 17:15:43 作者:cookie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ookie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藏、青、川、滇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藏、青、川、滇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藏、青、川、滇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藏、青、川、滇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1955年以来藏、青、川、滇交界地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处于平静~活跃的`韵律状态,本文详细讨论了这期间出现的10次完整的平静~活跃过程,讨论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若干现象,及其与青藏块体大范围地震活动存在的呼应关系.

作 者:马禾青 罗国富 王银 MA He-qing LUO Guo-fu WANG Yin  作者单位:马禾青,MA He-qing(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宁夏,银川,750001)

罗国富,王银,LUO Guo-fu,WANG Yin(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宁夏,银川,750001)

刊 名:西北地震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7 29(4) 分类号:P315.5 关键词:藏、青、川、滇交界地区   地震活动   平静期   活跃期  

篇2:川滇活动构造区地震层析成像

川滇活动构造区地震层析成像

应用一种新的地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确定川滇活动构造区(98°-105°E,22°-32°N)详细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得到研究区0-85 km深度内几个截面上的P波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该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2)上地壳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特征明显相关,四川盆地呈现低速,高原地带为明显的高速区,沿康滇地轴为显著的高速条带;(3)10-85 km深度的速度图上腾冲火山附近形成一低速柱;(4)中地壳内存在一个大范围的低速层,这与区内人工地震测深所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5)大型活动断裂带两侧存在明显的'速度差异,而红河断裂带的影像在40 km的速度图上仍十分清楚,甚至到60 km深度还隐约可见,这也许说明红河断裂是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6)强震位置与活动断裂及速度结构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大部分构造型强震发生在由大的活动断裂勾画的块体边界上,而那些发生在非大断裂附近的强震几乎都集中在下部中地壳存在低速带或由低速带向高速带过渡的位置.下部低速层的存在可能是上部中强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

作 者:黄金莉 赵大鹏 郑斯华  作者单位:黄金莉,郑斯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北京,100036)

赵大鹏(日本爱媛大学理学部,日本松山市,790)

刊 名:地球物理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卷(期):2001 44(z1)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   川滇活动构造区   地震活动  

篇3:渔洞水库地区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分析

渔洞水库地区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分析

统计了渔洞水库的水位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水库蓄水前后研究区地震活动的图像、强度和频次都没有明显变化;水库蓄水和水位变化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场没有明显的影响.

作 者:樊跃新 王绍晋 管丽霞 非明伦 谢英情 冉华 王兰兰 FAN Yue-xin WANG Shao-jin GUAN Li-xia FEI Ming-lun XIE Ying-qing RAN Hua WANG Lan-lan  作者单位:樊跃新,王绍晋,非明伦,谢英情,冉华,王兰兰,FAN Yue-xin,WANG Shao-jin,FEI Ming-lun,XIE Ying-qing,RAN Hua,WANG Lan-lan(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管丽霞,GUAN Li-xia(昭通市渔洞水库管理局,昭通,657000)

刊 名:地震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30(1) 分类号:P315.5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构造应力场   渔洞水库  

篇4: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的影响

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的影响

为了从整体上(较大尺度)跟踪区域应变场的时空变化,并更客观地描述区域运动场,文中在区域无旋转的基础上使用了以提取中低频应变信息为主的连续非线性应变模型.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位于川滇地区GPS测站所产生的`复测资料(~~),以19~20的运动为基本参考(阶段性形变背景),从2001年和20两期资料中分离出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量.结果表明:①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产生了可识别的影响,且形变的方式与形变背景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差异;②震前运动场非常有序;震后的位移场有序与杂乱并存,GPS测站的位移量一般为数毫米;③震前的主应变场基本为近东西向显张性、南北向显压性,且以张性为优势;震后四川地区基本上为东西向压、南北向张,且以压性为优势,云南地区北东向张、北西向压,且以张性为优势;④震前面应变以膨胀为主,收缩区基本位于川滇块体的东界及附近地区;震后四川地区为面收缩地区(越往北越大),南部为面膨胀地区.从整体上看,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能量的积累有积极作用,重点应注意西昌-东川段及附近地区.

作 者:杨国华 江在森 张风霜 刘峡 韩月萍 沈午春 王利 Yang Guohua Jiang Zaiseng Zhang Fengshuang Liu Xia Han Yueping Shen Wuchun Wang Li  作者单位:杨国华,张风霜,刘峡,韩月萍,沈午春,王利,Yang Guohua,Zhang Fengshuang,Liu Xia,Han Yueping,Shen Wuchun,Wang Li(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300180)

江在森,Jiang Zaiseng(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刊 名:中国地震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年,卷(期):2007 23(1) 分类号:P315 关键词:昆仑山8.1级地震   川滇地区   GPS   水平运动与应变   地震危险性  

篇5: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关联分析

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关联分析

通过对17以来川滇地区6.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分析,发现川滇菱形块体是川滇地区主要的强震活动区域,强震活动关联度较高,主要表现为:(1)川滇菱形块体为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关联的主体;(2)滇东与川西地区的`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3)川滇菱形块体将可能进入新一轮强震活跃期;(4)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地震活动的有序迁移可能是对块体运动的响应.

作 者:皇甫岗 李忠华 秦嘉政 张建国 HUANGFU Gang LI Zhong-hua QIN Jia-zheng ZHANG Jian-guo  作者单位:皇甫岗,张建国,HUANGFU Gang,ZHANG Jian-gu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李忠华,秦嘉政,LI Zhong-hua,QIN Jia-zheng(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刊 名:地震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30(3) 分类号:P315.5 关键词:川滇菱形块体   强震活动   关联分析  

篇6:汶川8.0级地震后川甘陕交界地区的重力变化

汶川8.0级地震后川甘陕交界地区的重力变化

汶川8.0级大震后的2008年9-12月,川甘陕交界地区重力观测显示:四川青川县的沙洲-陕西宁强的青木川-甘肃文县的'碧口之间重力变化明显,重力变化达70×10-8ms-2,宁强-康县间为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望褒线重力变化活跃,靠近断裂重力变化剧烈.

作 者:梁伟锋 祝意青 刘练 郭树松 蒋锋云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P315.72+6 关键词:川甘陕交界地区   重力变化   汶川8.0级大震   高梯度带   断裂  

渔洞水库地区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分析

骑行川藏南线的注意事项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如何治疗?

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藏的心情随笔

藏春节作文

活动性原则教学的体会

党校中青班学员党性分析材料

地震慰问信

地震作文

藏、青、川、滇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锦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藏、青、川、滇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