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时间:2024-01-21 03:36:57 作者:elljo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elljo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这次如果不是有就业援青平台,我的创业梦恐怕难以实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藏族青年万玛柔增说。,他通过就业援青项目参加了在浙江义乌举办的创业培训,返乡后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成功开办了煤晶石加工厂。

6月,国家人社部在北京召开援青省(市)对口援助藏区高校毕业生工作座谈会,协调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6省(市)与青海六州藏区分别签订了对口支援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议。青年万玛柔增的创业梦想成为现实,正是受益于浙江对海西州的就业援助。

“就业援青机制拓宽了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创业渠道,丰富了就业形式,使更多像万玛柔增一样的人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技能,促进援青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化,推动青海就业创业工作实质性跨越。”青海省人社厅厅长杨颐说,两年来,青海充分发挥对口援青省(市)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有效拓宽了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视野,促进了就业观念转变,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据悉,浙江出资420万元实施海西州初高中毕业生“订单定向”职校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技能培训等6项培训,累计开办19期培训班,培训学员686人;江苏为海南州落实324万元,选聘154名高校毕业生、42名大学生“村官”赴江苏参加能力提升培训。此外,黄南州组织100余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天津参加见习培训,上海出资130万元为果洛州142名禁牧搬迁牧民自主创业培训,北京采取集中授课与实地考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玉树州培训各行业人才410余人。

在扩大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对口援青省(市)还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山东投资2200万元援建的海北州祁连县就业创业培训孵化中心已开工建设;江苏安排3000万元建设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并安排400万元建设海西州职校实训基地;上海援助资金175万元在果洛州建成运行60个就业信息网点……

杨颐表示,青海将积极推动就业援青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建立健全就业援青工作机制,建立就业援青定期通报制度,推动实现援受双方就业创业政策互惠共享。采取“接过来”和“送过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各类培训计划,扶持受授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篇2:武汉三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武汉三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和创业将获得更多政策帮扶。记者昨日从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电视电话会上获悉,武汉市推出三大计划助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计划一是实名登记荐岗。“除了武汉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实名登记管理,办理了居住证的外地户籍高校毕业生,也可实名登记获得荐岗。”武汉市人社局市场处人士介绍,每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能够获得三次以上免费推荐上岗机会,最快10个工作日可找到就业岗位。

计划二是企业及大学生补贴。目前,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可获得社保补贴,每年发放企业社保补贴已近2亿元。此外,就业见习补贴标准也从每月500元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60%。

此外,本科学历以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望获得一定额度的生活补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协商研究中。按初步规划,毕业5年内的一本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到新城区企业和社区、农村基层单位就业的,给予每年2万元为期2年的生活补贴,普通本科学历以上毕业生给予1万元生活补贴。

计划三是贷款扶持。设立100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基金,每年发放大学生创业贷款超过2500万元。

篇3:湖北新政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湖北18条新政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日前,湖北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出台“六个方面”的`18条措施,提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明确到扶持4万名大学生创业的工作目标,“举全省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据统计,今年,湖北全省高校毕业生43万人,总量比去年增加3.3万,达到历史峰值,而就业率为69.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为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湖北就业创业,该省此次推出的新政含有一系列创新突破,包括高校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等优惠,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措施。

篇4:甘肃省8项举措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甘肃省8项举措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召开: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5%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会议要求,各高校要重点聚焦基层、“双创”、项目工程、就业市场、精准扶贫、就业导向、国家导向以及等8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

政策保障

政策保障进一步强化就业创业工作责任机制。要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强化就业创业工作责任机制。

拓宽渠道引导支持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就业,营造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氛围,努力拓宽基层就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

加强“双创”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企业等校外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项目工程

夯实就业创业工作基础。各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大赛等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就业市场

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要开展订制服务,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个性化、精准化,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精准扶贫

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要提供精准就业信息推送和就业岗位推荐。

就业导向

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运用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建立健全就业反馈与社会需求预警机制,服务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国家需求

建立健全大学生征兵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把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大学生征兵长效工作机制,配合兵役部门切实做好宣传动员、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

篇5:新疆五大行动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新疆五大行动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为做好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就业局势基本平稳,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在全区范围内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人群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通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在全区范围内持续实施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权益保护五大行动,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升,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确保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88%以上。

能力提升行动的实施对象为区属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职业体验实践教学活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等,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创业引领行动的实施对象为新疆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创业培训,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发合适的创业培训课程,使每一个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毕业生都有机会获得创业培训;落实好支持创业的便利化措施,简化工商登记手续,提供企业开户便利,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优惠,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拓宽多元化资金支持渠道,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低成本场所支持和孵化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场租补贴。

校园精准服务行动的实施对象为区属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通过强化毕业生在校期间就业服务、建立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搭建精准对接服务平台、举办“小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招聘活动、加大对家庭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等,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就业帮扶行动的实施对象为新疆籍普通高校毕业生,要求各地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登记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

加强对各类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提供“一对一”指导和服务,优先推荐岗位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权益保护行动的实施对象为普通高校毕业生,要求各地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完善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鼓励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或正式劳动合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推进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好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落户、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等实际问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篇6:攀枝花多措并举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攀枝花多措并举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攀枝花日报》、“效能热线”等本地核心媒体宣传创业就业政策,开辟创业就业网络平台,编制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统计台帐,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帮助;二是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将“促进165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市创业带动就业项目的`优惠政策范畴,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市场准入等方面都给予毕业生创业更加具体明确的优惠、简便快捷的服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帮助170多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三是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等形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以公益性“双选”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网络大招聘”等为载体,搭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做好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登记管理和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助工作,开辟了网上就业指导一系列栏目,发布就业指导信息上千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四是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力度,提供工作岗位800余个,继续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和帮助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就业。五是努力为用人单位与见习高校毕业生之间搭建平台,建立省级就业见习基地10个、市级基地15个,安排28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70%以上的见习人员与用人单位达成了用工意愿。

篇7:陕西高校毕业生超36万 出台意见促就业创业

陕西高校毕业生超36万 出台意见促就业创业

2016年陕西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超过36万人。近日,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全省大型专场招聘会不少于130场,校园招聘会不少于10000场次,提供岗位数量不少于70万个。

高校应开设创新课程 纳入学分管理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支柱产业领域,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优化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设置新的专业学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各高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创业培训、模拟实训等实践活动,强化分类指导、指导帮扶、资金扶助、重点孵化,提高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有条件的高校可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积极探索在校生休学创业,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高校要积极协调帮助创业学生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以完善的服务支持大学生创业。

同时,要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各高校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面向,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严禁高校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积极组织“校企洽谈会”“专场招聘”“网上双选”等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着重提高就业供求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及时性,提高就业信息服务质量。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时,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同时,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四不准”规定,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书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藏区就业的社会学思考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老师推荐评语

高校就业自查报告

河北“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兰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全文

毕业生就业 自我鉴定

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

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整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就业援青促青海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