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生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时间:2022-11-28 17:49:31 作者:流泪冬瓜D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流泪冬瓜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师生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师生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小学师生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姓名:成绩:

一、请用你的记忆,去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0分,每个横线0.5分)

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诗圣”——

“诗鬼”——。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代。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节。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

9、《七步诗》的作者是,告诉人们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的景色。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的名句。

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A、《忆江南》B、《滁州西涧》C、《咏柳》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

A、花B、风C、竹D、水

四、请用你的'积累,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词。(70分,每小题2分)

(一)、直接把诗词补写完整。(10分,每小题2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2、野旷天低树,。

3、,孤帆一片日边来。4、西北望长安,。

5、,天寒白屋贫。

(二)、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花名、动物名或色彩名。(8分,每个空格1分)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4、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6、牧童骑,歌声振林樾。

(三)、根据要求写诗词(各写一句)。(10分,每小题2分)

1、写冬天的:

2、写爱国的:

3、写黄河的:

4、写边塞的:

5、写思乡的:

(四)、根据情境写诗词。(22分,每条横线2分)

1、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就会很自然吟诵唐代孟郊的诗句“,。”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会引用王维的诗句“,。”

3、当我们来到白水寨,望着倾泻而下的瀑布,会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

4、昨天下午,李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点拔了我一下,我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是“。”

5、爷爷七十大寿,亲友来祝贺。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说:“。”

(五)、根据例子写诗词。(8分)

例:江上往来人来鸟不惊。

1、乡。

2、山。

3、明。

4、远。

(六)、根据故事写出诗词的题目、作者、朝代和整首诗。(共12分,其中题目25分;作者、朝代各1分;诗句8分)

有时候,有一位厨师。他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和一棵青菜,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菜丝;第二道菜是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块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这首诗是:

题目:作者:朝代:

诗句:,。

,。

附加题目:(共20分)

一、请你根据实际的情况,运用学过的古诗填空:(10分,每条横线2分)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学生“。”

2、对于不珍惜时间学习的学生,老师会用“,。”诗句来劝告他。

4、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时,老师可以借“,。”来教育学生。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请舒展你的才华,以赞美增城为主题,作一首诗或词。(10分)

篇2:小升初语文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小升初语文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一、请用你的记忆,去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0分,每个横线0.5分)

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 ;“诗圣”——

“诗鬼”—— 。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代 。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 。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 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 节 。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 。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 , 。”

9、《七步诗》的作者是 ,告诉人们 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 、、;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 》、《 》、《 》。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 )。

A、花 B、风 C、竹 D、水

篇3:小升初语文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关于小升初语文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关于小升初语文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一、请用你的记忆,去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0分,每个横线0.5分)

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 ;“诗圣”——

“诗鬼”—— 。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代 。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 。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 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 节 。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 。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 , 。”

9、《七步诗》的作者是 ,告诉人们 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 、、;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 》、《 》、《 》。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 )。

A、花 B、风 C、竹 D、水

篇4:中华古典诗词

中华古典诗词大全

1.《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2.《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3.《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4.《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5.《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篇5:中华古典诗词

中华古典诗词

1.《观沧海》

作者: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约客》

作者: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

作者: 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未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4.《曲玉管·陇首云飞》

作者: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

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

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

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

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5.《野望》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6.《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篇6:中华古典诗词名句

中华古典诗词名句

1.《己亥杂诗》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野望》

年代: 唐 作者: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黄鹤楼》

年代: 唐 作者: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竹里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逢入京使》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过故人庄》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次北固山下》

年代: 唐 作者: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钱塘湖春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观书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7: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

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

对于一个诗词的爱好者来说,能填出词、作出诗无疑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我始终认为,在一定范围的基础上,某些束缚是可以抛开的。一辆火车发明出来之后,自第一辆到现在的火车,形貌已经大不一样;飞机如今也已经有了隐形的。所以我认为,诗词,也可以改变旧体的模式。诗词再怎么重要,也不能老停留在几百年前吧?我也相信,时隔几百年,也不可能再出一个苏东坡,也绝不会有第二个柳永。事实上,发展的定律是不进则退,经过千年的引证,诗词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会比汉子更博大精深更有内涵,但可惜的是,偏是本国人,却似乎不屑自己的文字。在文化的前进之中,倒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事情,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过这样的傻事。遗憾的是,这种事情,依然还在发生。就我个人愚见,如果有人用旧体写出一部足可与《三国演义》抗衡的小说出来,我也不会承认这部书的价值与辉煌。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做到的事情,你几百年之后再重复一遍,还在那洋洋得意,我实在觉的那是很可耻的。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我不知道这个消息会令多少人咬牙切齿,但无疑也有很多人感到欣慰。前后差不多等了一百几十年,才有新韵的概念出来,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但有这个概念总比没有好。其实也有人大叹生不逢时,因为许多古代的文人不拘一格的纵横无忌的用法也得到了今人的认可,抛却所有的格律模式,甚至韵体,依旧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是现代人,你也这样的话,就会被批判为不懂装懂,会为人不屑。如果你跟我一样有点滑头的话,你当会说:“屁,老子写的是杂诗。”可是,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沉默,然后退避。沉默,退避,这是普遍的现象。 牧狼人先生曾与我说过这样的事情,某君“指评”他的诗是不懂装懂,我听了当即火冒三丈:“告诉他,你写的是七古、杂诗。”也许牧狼人的诗写的的确不好,但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弄个辉煌出来的。李白写了多少诗?全是佳作吗? 在我不按格律之时弄出过许多词,很多人置评时也是不屑之极,后有位朋友一针见血为我辩白:去掉词牌名,就是他妈的诗。我当时要不是隔着个电脑,真想拥抱一下此君。这,才是真正的懂、也明白诗词之人。但是,这样的人太少。 旧体诗,没有什么不好,就我认为,所谓的旧体、新体、律诗、杂诗等等乱七八糟的,完全是凭个人喜好。我喜欢吃辣椒,但浙江台州人不能吃辣,难道我能说他不懂吃?他喜欢吃海鲜,但是我几乎不碰这些东西,难道你能说我不懂吃?可笑至极的是,大多数人给的'面子却是以自己的面子再给还自己。 《中华诗词》说道: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我们认为,声韵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简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通过一个阶段的试行,还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希望这个《简表》能够对广大诗词作者和爱好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诗坛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使用新声韵的好诗,这是我们公布这个简表的根本目的。 我虽然对旁人的看法不予置评,也不加理会,对其他人的规范、讲究也漠不关心,不过见《中华诗词》能说出以上的理念出来,却也忍不住有点点头示意之意。这个理念是好的,至少可以将一些现代人从古代拉回来,重新做回现代人。其实我在想,臧克家的《有的人》有没有讲究什么?某些人回答:那是诗歌。 那诗歌是不是诗呢? 既然要跟我辩论古典,那我就跟你辩论古典。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舞台,甚至一度成为了诗界主流。 我想问问,西方人的诗能不能叫做诗?如果不能,我觉的,臧克家,不能称之为诗人。 你如果说,中国的诗,这是中国的特色,只谈中国人,不谈西方。 那也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诗经》《楚辞》等够古典吗? 是不是诗?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现在的问题是,他妈的又倒回去了。 现代人,一心想做古代人。 但也有一些不甘寂寞的人。 比如说韵脚诗,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之后。 方文山自栩为民族主义者,以拥有四分之一客家血统为荣,他的文字也常回到五胡乱华的年代,回忆民族历史上的苦难与辉煌。除了创作歌词之外,方文山还从中国传统诗词中汲取养料,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并命名为“素颜韵脚诗”。 根据他自己的定义,所谓“素颜”,就是一张素面朝天的纯粹中文的脸,不使用标点符号、外国文字、阿拉伯数字、图像等化妆品。“韵脚”是指每一行均须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如 《泼墨山水》 篆刻的城 落款在 梅雨时节 青石城外 一路泥泞的山水 一笔凌空挥毫的泪 你是我泼墨画中 留白的离别 卷轴上 始终画不出的 那个谁 《青春如酒》 彩虹尾端的香气 是一缕弯弯曲曲的潮汐 飘上岸的距离 有七种颜色可以横跨 缤纷的过去 白鹭鸶在远方山头姿态优雅的被人用水墨画上瓷器 这场易碎的雨季 用节奏轻快的鼓点 在敲打过去 屋内泛潮的湿气 在储存 日趋发酵的回忆 我整箱倾倒出 与你相关而颜色澄黄 的过去 那些 青春如酒的美丽 芬芳满地   不知道这种诗体是否属于大逆不道之流? 就算古典,其实也是有“大逆不道”之流的。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换句话说,其实真正的古诗,在唐代以后,几乎灭绝了,那就是说,唐代以后的诗,其实也不是古典的。   那你还跟我谈什么古典? 不亦快哉! 酒来, 吾且振臂高歌: 十年痴笑乾坤醉,三千日月怜独行。 青丝未解炎凉客,剩花还谢秋凋零。 一抹飞絮何处觅?百尺扶云高危楼。 碧玉难全燕残缺,遍体余光孤室陋。 此生为欢有几何?岁月不羁任蹉跎。 前程两忘如烟水,今日少年已非昨。 沧海翻腾浪潮深,江湖苍茫多浮沉。 世事无常千古恨,别有怀抱伤心人。 呸呸呸,毋需寂寞如斯, 执酒满樽,倾耳听我歌一曲: 老骥雄心仍自在,志存高远历轻狂。 莫惧混浊涂文章,笔墨挥毫开盛唐。 漫步九州跌荡歌,放肆昆仑唯君语。 豪情无计穷天地,归来暮色倚风雨。  

篇8:中秋中华古典诗词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篇9:中秋中华古典诗词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4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黄庭坚

行云行雨迷三峡,归凤求凰振九苞

月白花红倾酒满,不将春色等闲抛

篇10:读中华古典诗词有感

读中华古典诗词有感

彷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秕兮若流风之回雪

写下这句诗的,是建安七子中的曹植,他把它写给心中的挚爱——甄姬。

甄姬名甄宓,原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有倾城之姿,与江南的二乔一样名动天下。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已经久闻甄宓美貌,攻破冀州后,曹操便派人守住袁绍宅院,但曹丕喝退看守,直入后堂,看到了披发垢面却依然不掩芳华的甄宓,一见倾心,于是甄宓便成为了历史上的甄皇后。传说曹植也曾向曹操请求甄宓,曹操却将她许给了曹丕,曹植因此抱撼终身。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彷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秕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三个男人中,只有曹植最懂得她的美丽,她也爱慕曹植,却注定了只是一场镜花水月。

传说甄宓39岁时被赐死在邺城,下葬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极为凄惨,一代风华就这样掩埋在一抔黄土。曹植行至洛水,恍惚间彷佛看到甄宓,于是写下了《感甄赋》,后来被甄宓的儿子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

这就是文学史上与宋玉的《神女赋》并称为“二赋”的《洛神赋》,它的创作,充满了深深的无奈与哀愁。曹植,这个被谢灵运盛赞“天下才有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一斗”的男人,倾尽毕生的思念,为他深爱的女人写下了千古名篇,永世流传。

甄姬,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女人,用她惊心动魄的美丽,为硝烟弥漫的三国留下了一抹妩媚的颜色。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觉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便是《夜宴》中的青女在饮下毒酒后边舞边唱的那一阙歌——《越人歌》。

相传鄂君子晰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对他心生爱慕,一边划船一边用越语唱出了这首歌,鄂君觉得动听,请人用楚语译出,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意后,便微笑着将她带回了楚国去。

多么直率可爱的越女,遇到心仪的男子,她无法掩藏自己的爱慕之情,于是用婉转的歌声表达自己的心旌摇荡。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歌,毫无矫饰,明丽鲜亮,山山水水间都是绵绵的情意在碧波荡漾。

宁愿越女没有跟随子晰回去楚国,爱情中最美丽的部分,本就在两人眼神交汇、心意流转的刹那。因为不见,所以想念;因为遥远,所以思恋。子晰爱上越女的瞬间,也正是爱情开始凋零的时候。只有失去,才是真正的永远。

一曲《越人歌》,穿越时间的界限,来到我们面前,它的清新亮丽,它的无拘无束,让我们的心中拥有了一抹纯净的颜色。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诗经》中,脍炙人口的诗歌不胜枚举,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却最喜欢这首《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一名多情的郑国女子在城阙等待他的爱人,爱人迟迟没有出现,她一边着急地来回走动,一边唱着这首情歌。每每想到此诗,都忍不住大声吟诵,任它活泼的韵律在唇齿间跳动,心情也随之美好起来。“青青子衿”,读来让人身心愉悦,青青,是生命的颜色,因为你的衣领和玉佩,我的思念也变得灵动。接下来的`“悠悠我心”却让人心有戚然,悠悠,是寂寞的颜色,因为你的失约,我的心意也飘摇零落。

不知郑女最终是否等到了她的爱人,无论结果如何,她都是幸运的,因为有这样一个人的衣领,将她的思念染成了青青的颜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女绵长的思念和缱绻的眷恋都化作了这美丽的文字,让我们相信,爱情中还有一抹憧憬的颜色。

后记:

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是他让你的爱情有了绚丽的颜色。如果遇到了,请你用心坚守,这份爱情的颜色。

篇11:诗词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48分)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4、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登高》 C、《蜀相》

9、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

A、红色 B、花 C、树叶

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1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

A、李延年 B、李龟年 C、崔九

1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诗词接龙(12分)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字题(10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_的手法。(5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诗词鉴赏(30分)

北斋雨后①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

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中国诗与中国画本来密不可分,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北斋可赏奇,诗人曾在雨后看枝头好鸟,待到深秋还可赏玩彩蝶戏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

E.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野性”,更令诗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鸟,即黄莺。绿蓣,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淑气:温和之气。

(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2分)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3)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4分)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

浣溪沙 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niè)霜须。

【注】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词人被贬黄州。作者有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是篇为“又作二首”之二。

(1)“但令人饱我愁无”一句与我们哪个诗人的什么诗句表达的情感一致,都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5分)

(2)该词下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B)2、(D).3、( B )4、( C ).5(B).6、(A).7、( C ).8、( B ).9( B ).10、(A )11、(B).12、(C)

二、诗词接龙(12分)

1(6分)答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2、(6分)答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醒时

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三、解字题(10分)

① 凉州词

(5分)答: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上;反衬。

② 大林寺桃花

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5分)答:春(春天、春光)。

四、诗词鉴赏(30分)

北斋雨后① 文同

[ B ][ C ] (5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答案:(1)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

(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

(3)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情感。

(4)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催”和“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炼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

浣溪沙 苏轼

(1)“但令人饱我愁无”一句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分)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它们都抒发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刻忧思。(3分) (2)(4分)①反衬。(1分)下阕回叙前一天徐君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歌伎的翠袖萦绕着如同柳絮般的雪花,红润的嘴唇酒后更加鲜艳,就像熟透了的樱桃。翠袖、白雪、红唇,色彩缤纷而绚丽;而词人却于酒筵歌席间,呵着发冻的手,分拨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忧虑不止。(2分)词人以艳丽之景衬哀愁之情,通过反衬,表达出对国计民生的深刻忧虑。(1分)②比喻。(1分)下片回叙前一天徐君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将白雪比喻成柳絮,将歌伎酒后的红唇比喻成熟透了的樱桃,借此渲染出酒筵的欢乐气氛;与词人手拔如霜的胡须的忧思形象构成对比,(2分)衬托出词人对国计民生的深刻忧虑。(1分)

篇12:小学六年级竞赛试题参考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种汽车去年卖16万元,今年卖12万元。今年比去年降价( )%

2.今年苹果产量比去年增加三成,也就是今年产量是去年的( )%

3.利息=( )×( )×( )

4.果园里种了150棵果树,活了147棵,成活率是( )

5.如果4A=5B,那么AB=( )

6.如果x=6y,那么x和y成( )比例

7.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 )比例。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 )比例。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成( )比例。

8.把圆柱体侧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 )

9.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三倍,底面积就扩大( )倍,底面周长就扩大( )倍,侧面积就扩大( )倍,体积就扩大( )倍。

10.把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木料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它的体积是( )

11.一段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5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断(每题2分,共14分)

1.2个比就能组成一个比例 ( )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 )

3.一盒粉笔用去40%,还剩下60%根。( )

4.今年产量比去年增加10%,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90%。( )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2倍。( )

6.圆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2倍。( )

三、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甲数是200,乙数比甲数大10%,乙数是( )

A.40 B.20 C.220 D.220%

2.六年级共有150人,今天请假的有3人,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为( )

A.3% B.150% C.147% D.98%

3.把20克盐溶解在8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A.20% B.80% C.60% D.100%

4.圆柱的高不变,底面积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 )

A.2倍 B.4倍 C.6倍

5.计算做一节圆柱形烟筒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 )

A.表面积B.周长C.体积

6.圆锥的高是3厘米,底面积是9.6平方厘米。与他等低等高的圆柱体积是( )

A.28.8立方厘米B.57.6立方厘米C.259.2立方厘米

四、解比例(每题2分,共12分)

25:7=X:35 514:35=57:X 23:X=12:14

中华古典诗词名句

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爱情诗词

古典诗词朗诵

古典诗词名句

中国古典诗词

小学读书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消防知识竞赛试题

语文竞赛试题

小学师生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锦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师生中华古典诗词竞赛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