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

时间:2022-11-29 14:41:52 作者:imme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imme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这课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反映人物的高尚情操、道德品质的。在学习讨论重点问题中,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摄影师动作、语言、表情的句子,然后指导读一读,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说从他“鞠躬”、“摆弄”、“跑出去”、“哭着”等词语和句子体会到了小摄影师有礼貌、对工作认真负责、懂得体谅他人、对自己的大意非常自责等等。

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的`词句:“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是个小男孩吗?”中体会到高尔基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热爱孩子,不让杂志社的记者采访,是因为高尔基觉得记者是在宣传自己,是为他自己扬名的,所以他不见记者。这还能说明他是个不图名利的人.既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可以反映出人物的高尚品质。那么,在扩展联系中,我又提出:“小男孩儿还会不会回来再为高尔基照相?”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课堂很活跃。老师趁热打铁,请学生接着往下写吧。

续写故事是想象力、表达力、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在这堂课中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使他们产生了想说想写的愿望。

篇2: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男孩对高尔基的敬爱和高尔基对男孩的喜爱、关怀。

4、学会结合课文内容续写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课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高尔基的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4.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摄影”,指导读准生字:摄(shè)。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

补写板书“师”,“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2.补写板书“小”,结合预习,说说文中的小摄影师指谁?(小男孩)他要给谁摄影?(高尔基)

3.你对高尔基有哪些了解?(交流高尔基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指导读好“鞠躬”、“胶卷”、“摆弄”, “停当”、“打量”等词语。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后同桌读相互检查正音。

3.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板书:小男孩 高尔基)

三、细读课文,理解人物。

过渡:高尔基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文学家,一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想见高尔基可不容易呀!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见到高尔基呢?

1.自由读读1――5段,看看小男孩是怎样见到高尔基的。

2.画出和纸团有关的内容,自由读读这些句子话,并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1)你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自由读后汇报:聪明、会想办法、懂礼貌、爱摄影……)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亲爱的”“您”“请”“立刻”“鞠躬”)教师相机板书。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小男孩,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高尔基感动吗?

(3)大家读得非常好,听了你们的朗读啊,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有礼貌,爱摄影的小摄影师了!想想高尔基看到了这个纸团后,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汇报)

(4)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能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一个机会,你有什么体会?

4.分角色朗读。相机提示注意人物对话中引号的用法。

小结:小男孩顺利地见到高尔基,他有没有完成照相的心愿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夯实基础。

1.自己认读生字,尝试给生字口头组词。

2.指名读,强调字音:准、社、侧、杂。

3.你认为哪些笔画容易写错,给大家建议。借机识记字形。

4.重点指导范写:辆、卷、杂、准。

书写“辆”字的时,“车”字作为偏旁笔顺的变化,最好一笔是“提”;

书写“卷”字时,注意“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写法;

“杂”字下面不是“木”,第四笔要写成“竖钩”。

书写“准”字,要注意左中右紧凑。

5、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1.练写其余的生字。

2.搜集背诵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巩固字音。

2.指名分角色朗读1――5段。

二、研读课文,细细品味

过渡:一个充满稚气的小孩子给一位年过花甲、人人敬仰、工作繁忙的大作家照相,还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赶紧读读文章6-11自然段,看看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而高尔基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

1.学生默读,圈画。

2.学生自由汇报句子。

3.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品质。

(1)在上节课学习1-5段的时候,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一项很重要的本领,那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品质。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又能从哪些细节中,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或者品质?

(2)学生小组交流体会。

(3)学生集体汇报,教师相机点评,并板书。(尽量放手让学生)A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我们一般都说是谁吩咐谁?(是长辈对晚辈)(这里高尔基按小男孩的要求去做,说明他没有一点架子,把小男孩当作朋友看待,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高尔基被孩子的天真感染了,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说明他很喜欢这个小摄影师。)

B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你体会到了大作家的什么?(板书:关怀)

小男孩为什么要摆弄很久很久,这么认真地准备?(板书:热爱)

C高尔基的“侧过脸”“微笑”“大声喊”“赶紧”……

小男孩的“仔细打量”“咧开嘴笑”“哭”“跑”“跳”……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即可。)

4..指导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现出来。(同桌练习,指名分角色读)

三、读文质疑,深入理解。

1.读读12――15段,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交流质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

高尔基为什么没有时间不见记者一定却要见小男孩?

2.引导解疑、体会关键:

(1)哪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并不喜欢媒体宣传自己?(“请转告他,我很忙。”)这样的句子应该读出什么样的口气?

(2)哪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喜欢小摄影师来拍照,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

(3)重点交流高尔基说的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为什么这么说?

3.指导朗读:一个是“大摄影师”杂志社记者,一个是小摄影师,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高尔基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还特别嘱咐工作人员说“如果是一个是小男孩来拍照的话,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心!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真令人钦佩!读最后一段,想想该怎样读好。

四、发挥想象,学习续写

过渡:有礼貌的小男孩因为粗心忘带胶卷,相未照成。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男孩会再来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为什么?如果小男孩真的来了,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1.再读课文,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

2.尝试续写。

3.交流写话,鼓励创新。

五、作业

1.接着续写故事。

2.选做:读高尔基的《童年》、摘抄并背诵高尔基的名言。

板书设计

6 小摄影师

喜爱、关怀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热爱

篇3: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

到了晚上10点钟,高尔基还在等那个小男孩。一直到了晚上10点半,小男孩还没来,高尔基感觉小男孩今天不会来了。于是高尔基就睡了。

到了第二天,高尔基正坐在桌子旁边写作。突然,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高尔基问:“是一个小男孩吗?”秘书说:“是一个小男孩。”高尔基急忙说:“快,快让他进来。”小男孩进来了,高尔基问小男孩怎么昨天后来没来?小男孩不好意思地说:“昨天回去以后有点不舒服,后来发烧了,所以就没来。”

“哦,原来是这样呀!那现在好点了么?”

“好多了。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照相呀?”

“这回带胶卷了么?”

“这回保准带胶卷了。”说完,两个人都笑了。

小男孩让高尔基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高尔基按照小男孩的吩咐,拿了张报纸,坐在沙发上。只听见咔嚓一声这张照片就照好了。小男孩连忙放下照相机,给高尔基鞠了个躬,拿起照相机走了。

到了第4天,学校大门口旁边的展板旁边有许多人都在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就是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的工作照。大家都夸他照得好。小男孩看到这个情景,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心想:多亏了高尔基同志的配合,我才能成功。高尔基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好作家!

篇4: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一文主要是通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儿的关怀爱护和小男孩儿对高尔基的崇拜热爱,因为高尔基对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生疏,在课前我就布置了让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通过学生对搜集资料的了解,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对高尔基都有了一定的熟悉,对更好的学习本课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学课文时,我又依据教学重点采取了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纸团飞进窗口,小男孩儿哀求高尔基答应为他照相──高尔基摆好姿势,小男孩儿预备为他照相──忘了带胶卷,小男孩儿哭着离开──高尔基等着小男孩儿再次来照相。紧接着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又提出了几个问题,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总结后确立了两个问题为我们研究的重点:“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和“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从这两个方闽瘌行探究从而突破了重难点。在扩展联系中,我又提出:“小男孩儿还会不会回来再为高尔基照相?”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课堂很活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承努力

篇5:三年级语文上册《小摄影师》

三年级语文上册《小摄影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质疑。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n

篇6: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13个生字、10个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吩咐”“摆弄”“突然”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突然”说一句话。

3、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受高尔基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1、思考练习2、

2、用“突然”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文字投影片、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通读全文,标画出有多少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部分词语的读音:吩咐、胶卷、秘书、贴在、侧过。

学生汇报:(共有15个自然段;讲了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事。)

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关于高尔基的资料。(教师相机板书)

四、默读全文,围绕着“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事”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结合课后思考题,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将学生不懂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六、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内容将质疑的问题梳理、排序。

七、逐一解决问题。在这个流程中,重点理解摆弄、吩咐、突然等词语,初步知晓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名分角色朗读,想一想:小男孩还会回来吗?为什么?

3、讨论。

4、续编故事,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你认为哪个字写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你来提醒大家。

教师指导“秘”的笔顺。

4、写一写你认为不太好记、不太好写的字。

5、听写:摄影师、杂志社、秘书、突然。

6、出示投影:比较几名同学同一个字的书写,集体评议。

7、自己对照书订正,教师随机批改。

三、指导用“突然”说一句话。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 之二

小摄影师说课稿

小摄影师教案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的教案

小摄影师教学实录

《小摄影师》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册6《小摄影师》

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通用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