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时间:2022-11-29 15:36:21 作者:aniongyeah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niongyea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由是辞其父,学经传,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

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结士大夫,无所不倾,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久之,平阿侯举护方正,为谏大夫,使郡国。护假贷,多持币帛,过齐,上书求上先人冢,因会宗族故人,各以亲疏与束帛,一日散百金之费。使还,奏事称意,擢为天水太守。数岁免,家长安中。时成都侯商为大司马卫将军,罢朝,欲候护,其主簿谏;“将军至尊,不宜入闾巷。”商不听,遂往至护家。家狭小,官属立车下,久住移时,天欲雨,主簿谓西曹诸掾曰:“不肯强谏,反雨立闾巷!”商还,或白主簿语,商恨,以他职事去主簿,终身废锢。

后护复以荐为广汉太守。元始中,王莽为安汉公,专政,莽长子宇与妻兄吕宽谋以血涂莽第门,欲惧莽令归政。发觉,莽大怒,杀宇,而吕宽亡。宽父素与护相知,宽至广汉过护,不以事实语也。到数日,名捕宽诏书至,护执宽。莽大喜,征护入为前辉光,封息乡侯,列于九卿。

莽居摄,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群起,延入前辉光界,护坐免为庶人。其居位,爵禄赂遗所得亦缘手尽。既退居里巷,年老失势。而成都侯商子邑为大司空,贵重,商故人皆敬事邑,唯护自安如旧节,邑亦父事之,不敢有阙。时请召宾客,邑居樽下,称“贱子上寿”。坐者百数,皆离席伏,护独东乡正坐,字谓邑曰:“公子贵如何!”

初,护有故人吕公,无子,归护。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及护家居,妻子颇厌吕公。护闻之,流涕贵其妻子曰:“吕公以故旧穷老托身于我,义所当奉。”遂养吕公终身。

(选自《汉书·游侠传》)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厚:看重。

B.听之者皆竦竦:肃敬。

C.罢朝,欲候护候:看望。

D.护坐免为庶人坐:由于。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事实语也秦亦不以城予赵

B.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因会宗族故人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会宗族故人,各以亲疏与束帛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护家世代为医,他随父在长安行医出入大户人家,并饱读医书,深得长者看重,后经他们劝说,他弃医从宦学。

B.楼护身材短小,精于论辩。在当时皇戚王氏五侯兄弟争名,宾客不能每边同时得宠的情况下,楼护却能在五兄弟门上出入,且深得他们的欢心。

C.楼护不徇私情,抓住了前来拜访他的老朋友的儿子吕宽而博得了王莽的喜欢,终得以加官晋爵。

D.楼护得到了大司马卫将军成都侯商的敬重,后商子邑位尊任重,邑宴请宾客,给父亲敬酒说“贱子上寿”,在座的人都离席俯首,独楼护东向正坐。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3分)

(2)莽长子宇与妻兄吕宽谋以血涂莽第门,欲惧莽令归政。(4分)

(3)邑亦父事之,不敢有阙。(3分)

参考答案

10.D (坐,在这里是动词,获罪。)

11.B (为:动词,作/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语气。A.以:均为介词,把;C.因:均为介词,趁着,趁此;D.与:均为动词,给予。)

12.D (邑称“贱子上寿”是对楼护说的。)

13.见“参考译文”画横线的对应译句。

参考译文:

楼护字君卿,是齐地人。父亲承世代家传为医。楼护小时候跟随父亲在长安行医,在贵戚家出入。楼护诵读医经、本草、方术几十万字,长辈们都喜爱看重他,都对他说:“凭你的才能,为什么不学习做官和六艺呢?”因此楼护离开父亲,学习经传,做了多年京兆吏,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这时候,王家家势正兴旺,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互相争名,他们的宾客各自有自己所依重的人,不能够每边都得宠逢迎,唯独楼护可以同时出入五兄弟的门第,并且都能赢得他们的欢心。楼护与士大夫结交,士大夫们没有不被倾倒的;他与那些性情敦厚的人结交,尤其被他们亲近并且被敬重,众人因此折服。楼护身材短小,精于论辩,谈吐议论时常常能够遵从名誉和节操,听他议论的人都严肃恭敬。楼护和谷永都是五侯的贵客,在长安号称“谷子云的笔札,楼君卿的唇舌”,说的就是指他被五侯兄弟信任重用。

过了一段时间,平阿侯举荐楼护为方正(方正是汉代的选举科目),任命为谏大夫,出使郡国。楼护通过借贷,带了许多钱币和布帛,路过齐地,上书请求到先人的坟上祭拜,趁此机会和宗族故友相见,按照亲近和疏远关系各自送给他们礼物,一天有上百金的`花费。出使回来以后,楼护上朝禀奏事情,符合皇上的心意,被提拔做了天水太守。几年后被罢免,安家在长安城中。当时成都侯商做大司马卫将军,朝会结束后,想要看望楼护,他的主簿劝谏说:“将军极为尊贵,不应当进入民间里弄。”商不听主薄的劝谏,于是前往到了楼护家。楼护家里狭小,僚属只好站在外边车马旁,商在楼护家逗留的时间长,不知不觉时间推移,天将要下雨了,主簿对西曹各个掾吏说:“你们不愿意竭力劝谏,反而遇雨,站在这个民间里弄之中。”商回来后,有人把主簿的话告诉了商,商很是不满,借其他职务上的事情开除了主簿,并且使之终身不得任职。

后来楼护再次被举荐做了广汉太守。元始年间,王莽做安汉公,独揽大权。王莽的长子王宇和他的妻兄吕宽谋划用血涂抹到王莽的宅邸门上,以此想要恐吓王莽,使他归还政权。王莽发觉后,非常愤怒,杀死了王宇,可是吕宽却逃跑了。吕宽的父亲一直和楼护彼此交好,吕宽逃亡到了广汉经过楼护家,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楼护。几天后,指名逮捕吕宽的诏书到了,楼护抓捕了吕宽。王莽非常高兴,征召楼护起用他作前辉光地方的长官,封为息乡侯,位列九卿。

王莽暂居帝王之位后,槐里的巨贼赵朋、霍鸿等聚合成群作乱,扩展蔓延到了前辉光界内,楼护因此获罪,被罢免贬为平民。他在官任上时,爵位俸禄以及别人赠送所得的东西也随手花费殆尽。等到他退居里弄后,年老失去权势。而这时成都侯商的儿子邑做大司空,任重位尊,商的老朋友们都敬重侍奉邑,唯独楼护自然从容坚守以前的节操,邑也用对待父亲一样的礼节侍奉他,不敢在礼数上有过失。当时邑宴请召见宾客,邑高高举起酒杯向楼护敬酒,并口称“贱子上寿”。在座的上百位客人都离席俯首,只有楼护面向东正襟端坐,字字清晰地对邑说:“公子尊贵之身,这如何使得!”

原先,楼护有老朋友吕公,没有子女,依附投靠楼护。楼护自己和吕公、楼护妻子和吕夫人一起吃饭。等到楼护离官居家时,妻子儿女非常厌恶吕公了。楼护听到这事,流着眼泪责备他的妻子儿女们说:“吕公因为是我的故交贫穷年老才投靠我,从道义的角度来说也应该奉养啊!”于是奉养吕公直到吕公去世。

篇2: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原文和译文赏析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原文和译文赏析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

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于高祖,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寻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世祖嗣位,征为侍中,迁守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寻改前军将军。六年,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以父忧去职。君理因自请往荆州迎丧柩,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及还,将葬,诏赠巡侍中、领军将军,谥曰敬子。其年起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又起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①者三,并不就。

太建元年,服阕,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迁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四年,加侍中。五年,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随由资给。重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贞宪。君理子遵俭早卒,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

君理第五叔迈,亦方正有干局,仕梁为尚书金部郎。永定中,累迁中书侍郎。天嘉中,历太仆、廷尉,出为镇东始兴王长史、会稽郡丞,行东扬州事。光大元年,除尚书吏部郎。太建元年,迁为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二年卒,时年五十二,赠散骑常侍。

(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①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叫“夺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巡,素与高祖相善 善:友好

B.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稍:不久

C.以父忧去职忧:父母的丧事

D.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 嗣:继承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沈君理受到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②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③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

④前后夺情者三 ⑤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 ⑥太建元年,迁为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君理是吴兴人,他的祖父沈僧畟和父亲沈巡都担任过梁朝的官职,沈君理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B.沈君理风度翩翩,仪表优美,学识广博,见识卓越,关心百姓。在任吴郡太守时,民众都乐意归附他。

C.沈君理和他祖父都先后被分别任命为陈朝和梁朝的左民尚书,而且沈君理被朝廷任命了两次。

D.沈君理在陈朝深得皇室宠幸信任,被选为驸马,先后被任命多次,被封为侯爵,他的女儿也成为皇太子妃。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5分)

(2)君理第五叔迈,亦方正有干局,仕梁为尚书金部郎。(5分)

参考答案

4.B(稍:逐渐)

5.D(①叙述的是沈君理的父亲的事⑥叙述的是沈君理的五叔沈迈的事)

6.A(“他本人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的说法错误。第二段明确交代沈君理以出任湘东王法曹参军起家。由此推断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任金紫光禄大夫的还是沈君理的父亲。)

7.(1)沈君理有优美的风度仪表,广泛地涉猎经典史籍,有赏识人才、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出任湘东王法曹起家。(“风仪”“涉”“识鉴”各1分,句意2分)

(2)沈君理的五叔沈迈,也端平正直有办事的才能气度,在梁朝做官任尚书金部郎。(“方正”“干局”“仕”各1分,句意2分)

二:

【注】①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叫“夺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尚会稽长公主尚:迎娶

B.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咸:都

C.以父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D.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除:免除

【答案】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对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B.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C.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D.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事件的切分,人称的变化。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君理是吴兴人,他的祖父沈僧畟和父亲沈巡都担任过梁朝的官职,沈君理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B.沈君理风度翩翩,仪表优美,学识广博,见识卓越,关心百姓。在任吴郡太守时,较有政绩。

C.沈君理和他祖父都先后被分别任命为陈朝和梁朝的左民尚书,而且沈君理被朝廷任命了两次。

D.沈君理在陈朝深得皇室宠幸信任,被选为驸马,先后被任命多次,被封为侯爵,他的女儿也成为皇太子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他本人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的说法错误。第二段明确交代沈君理以出任湘东王法曹参军起家。由此推断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任金紫光禄大夫的还是沈君理的父亲。所以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6分)

(2)君理子遵俭早卒,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4分)

【答案】(1)沈君理召集士兵,修造整理(1分)器械,民众乐意(1分)归附(1分),以十分能干会办事(1分)被(1分)称赞。(句意1分)(2)沈君理的儿子沈遵俭早死(1分),把弟弟沈君高的儿子沈遵礼作为(1分)继承人(1分)。(句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文言文翻译】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祖父僧畟,任梁朝左民尚书。父亲沈巡,一直与高祖相交好,梁朝太清年间任东阳太守。侯景被平定后,元帝征召(沈巡)为少府卿。荆州失陷,在萧詧的官署任金紫光禄大夫。

沈君理有优美的风度仪表,广泛地涉猎经典史籍,有赏识人才、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出任湘东王法曹参军起家。高祖镇守南徐州时,沈巡派沈君理从东阳出发前去进见高祖,高祖看重他,命令他娶了会稽长公主为妻,征召为府西曹掾。逐渐升迁任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接着加官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升任给事黄门侍郎,监理吴郡政事。高祖接受禅让后,任命(沈君理为)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后)调出朝廷任吴郡太守。这时战争没有停止,百姓生活在饥荒凋敝中,军队和国家所用的,都由国家东边的地域供给,沈君理召集士兵,修造整理器械,民众乐意归附,以十分能干会办事著称。

世祖即位,(沈君理)被征召为侍中,升任代理左民尚书,没有到任,任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新任命为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接着改任前军将军。天嘉六年,调出朝廷任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因为父亲去世离职。沈君理于是自己请求前往荆州迎接丧柩,朝廷议论认为(他是)在位的重臣,不便让他出境,于是派遣他的长兄沈君严前往了。等到回来,将要安葬,诏令赠予沈巡侍中、领军将军的官衔,谥号叫做敬子。这年(朝廷)起用沈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后)又起用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后)又起用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三次,都不就任。

太建元年,(沈君理)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太子詹事,管理东宫事物,升任吏部尚书。太建二年,高宗以沈君理的女儿为皇太子妃,赐给沈君理望蔡县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太建四年,加官侍中。太监五年,升任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职务依旧担任。这年有病,皇上亲临探视,九月去世,时年四十九岁。诏令赠予(他)侍中、太子少傅的官衔。丧事所需要的,随所用供给。重新赠予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衔,侍中官衔依旧保有。谥号为贞宪。沈君理的儿子沈遵俭早死,以弟弟沈君高的儿子沈遵礼为继承人。

篇3: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安帝时,为中黄门,给事长乐宫。

时邓太后临朝,帝不亲政事。小黄门李闰与帝乳母王圣常共谮太后兄欲废帝,立平原王翼,帝每忿惧。及太后崩,遂诛邓氏而废平原王,封李闰雍乡侯;小黄门江京以功封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闰、京并迁中常侍,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扇动内外,竞为侈虐。又帝舅大将军耿宝、皇后兄大鸿胪阎显更相阿党,遂枉杀太尉杨震,废皇太子为济阴王。

明年帝崩,立北乡侯为天子。显等遂专朝争权,乃讽有司奏诛樊丰,废耿宝,及党与皆见死徙。

十月,北乡侯病笃。程谓济阴王谒者长兴渠曰:“王以嫡统,本无失德,先帝用谗,遂至废黜。若北乡疾不起,共断江京、阎显,事乃可成。”渠等然之。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为太子府史,自太子之废,常怀叹愤。北乡侯薨,阎显白太后,征诸王子简为帝嗣。未及至,程遂与王康等十八人聚谋于西钟下,皆截单衣为誓,入章台门。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俱坐省门下,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以李闰权势积为省内所服,欲引为主,因举刃胁闰曰:“今当立济阴王,无得摇动。”闰曰:“诺。”于是扶闰起,俱于西钟下迎济阴王立之,是为顺帝。

阎显时在禁中,忧迫不知所为。小黄门樊登劝显发兵,以太后诏召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屯朔平门,以御程等。显弟卫尉景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盛德门。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镇即下车,持节诏之。景曰:“何等诏?”因斫镇,不中。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送廷尉狱,即夜死。旦日,令侍御史收显等送狱,于是遂定,封程为浮阳侯,食邑万户。

程临终,遗言上书,以国传弟美。帝许之,而分程半,封程养子寿为浮阳侯。四年,诏宦官养子悉听得为后,袭封爵,定著乎令。

(选自《后汉书·孙程传》,有删改)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①乃讽有司奏诛樊丰 ▲

②欲引为主 ▲

③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小黄门江京以功封都乡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①及党与皆见死徙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C.①共断江京、阎显,事乃可成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因斫镇,不中②因击沛公于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黄门江京被提拔为中常侍后,与樊丰等人煽动朝廷内外,竞相做一些奢侈和暴虐的事情。

B.孙程与王康等十八人在德阳殿西钟下截衣宣誓,进入章台门,后杀了江京等人,并胁迫李闰拥立济阴王为帝。

C.尚书郭镇带领羽林军到止车门,碰到阎景带着官吏士兵,郭镇宣布诏令,阎景不听,郭镇拔剑击中杀死了阎景。

D.孙程临终前,留遗言把自己的封地给弟弟孙美,皇帝把封地一分为二,给了孙程养子一半。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小黄门李闰与帝乳母王圣常共谮太后兄欲废帝,立平原王翼,帝每忿惧。(3分)

(2)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3分)

(3)诏宦官养子悉听得为后,袭封爵,定著乎令。(4分)

参考答案:

5.(3分)①暗示 ②推举 ③当值(轮班)

6.(3分)D(A①凭借②用;B①被②我;C①才②竟然;D均为“趁机”)

7.(3分)C(郭镇击中阎景,但并未杀死他,阎景是到了廷尉狱才死的)

8.(10分)(1)小黄门李闰与安帝乳母王圣常常一同诬陷邓太后的哥哥想要废掉皇帝而

立平原王刘翼为帝,安帝常常愤恨恐惧。(3分,“谮”、“忿惧”、句式通顺各1分)

(2)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3分,“堕”、“匈”、“禽”各1分)

(3)朝廷下诏宦官养子都允许成为继承人承袭封号爵位,并确定下来写进法令。(4分,“听得为后”、“袭”、“定著乎令”、句子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今河北徐水)人。安帝时,为中黄门,在长乐宫办事。

当时邓太后临朝,安帝不能亲政。小黄门李闰与安帝乳母王圣常常一同诬陷邓太后的哥哥想要废掉皇帝而立平原王刘翼为帝,安帝常常愤恨恐惧。邓太后死后,安帝诛杀邓氏家族而且废了平原王,封李闰为雍乡侯;小黄门江京因凭借功劳被封为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李闰、江京同升为中常侍,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煽动朝廷内外,竞相做一些奢侈和暴虐的事情。又有安帝的舅舅大将军耿宝、皇后的'哥哥大鸿胪阎显相互结为党羽,枉法杀害了太尉杨震,废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

第二年安帝死,立北乡侯(刘懿)为帝。阎显等争权夺利,于是暗示官员上奏诛杀了樊丰,废了耿宝,那些结党参与的人全部被流放。

十月,北乡侯(刘懿)病重。孙程对济阴王刘保的谒者长兴渠说:“济阴王凭借嫡子正统的身份(做了太子),并没有什么失德的事情,先帝听信谗言,才到了被废黜的地步。如果北乡侯一病不起,一并铲除江京和阎显,(扶立济阴王刘保的)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兴渠等人认为孙程说得对。中黄门王康,原先也是刘保属下,自从刘保被废,常常悲叹愤恨。北乡侯死亡,阎显禀告太后,想要扶立刘简为皇帝。刘简尚未来到,孙程与王康等十八人在德阳殿西钟下聚会谋划,截断单衣共同宣誓,进入章台门。当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都坐在宫门下,孙程与王康等人一起赶到那里杀了江京、刘安、陈达。因李闰在宫内有一定权势,孙程等想推举他为首领,举刀胁迫李闰说:“现在应当拥立济阴王,不要动摇。”李闰说:“好!”于是孙程扶起李闰,一起在德阳殿西钟下迎立济阴王,这就是顺帝。

当时阎显在宫内,吓得不知所措,小黄门樊登劝阎显发兵,假托太后诏书召见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让他们驻扎在朔平门,以抵御孙程等。阎显的弟弟卫尉阎景立刻从宫中回到外府,聚集士兵到盛德门,孙程传诏各个尚书让他们捉拿阎景,尚书郭镇当时卧病在床,听说这件事后,立即率领值夜的羽林军到南边的止车门,遇到阎景带着官吏士兵,阎景拔出剑,大喊道:“不要冒犯我手中的兵器。”郭镇立刻下车,拿着符节宣布诏令,阎景说:“什么诏令?”趁机砍向郭镇,没砍中。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押送到廷尉狱中,当晚死去。第二天早晨,派侍御史捉拿阎显等人押送廷尉狱中,于是局势安定下来。孙程凭借功劳被封为浮阳侯,食邑万户。

孙程临终时遗言上书,要求将封国传给他弟弟孙美。顺帝应允,但分封地的一半,封孙程养子孙寿为浮阳侯。阳嘉四年(公元135 年),朝廷下诏宦官养子都允许成为继承人,承袭封号爵位,并确定下来写进法令。

《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

登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游子吟》原文译文赏析

阅江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李揆字端卿原文及翻译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赏析

白居易《草》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赏析及译文

黍离原文、译文及赏析

终南原文译文及赏析

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原文及译文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