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ofstar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正进入一个高发展期.顺应国民经济发展节能、环保的总趋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今后数年我国大都市建设的'一个主要领域.
作 者:魏晓东 作者单位: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刊 名:自动化博览 英文刊名:AUTOMATION PANORAMA 年,卷(期):2009 26(5) 分类号: 关键词:篇2: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设计分析论文
有关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设计分析论文
地铁具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集约化的特点,可有效缓解我国城市交通矛盾,因此,近年来我国地铁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运营过程中面对大客流、突发性事件及自然灾害等运营安全、管理、服务问题日渐突出,同时地铁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日常设备功能的动作序列操作。
综合监控系统(ISCS)具有与各子系统的通信接口,集成相关子系统的数据,对子系统拥有完整的数据采集和命令下达通道,具备与运营相关的、可实现系统间协调工作的全部资源,可以实现多样化、高性能、复杂的联动功能,使地铁的调度和运营更加安全、方便、高效。
1地铁联动功能
地铁的机电系统对保障乘客和设备安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管理体制下,各机电自动化系统多为分立系统且信息互通受限,各系统之间的复杂联动实现较困难,降低了运营的整体效率和救灾应急水平。综合监控系统采用系统化方法将各分散的机电自动化系统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集成和互联众多子系统,实现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从而改变了传统各业务系统各自封闭的状态,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处理信息,达到综合利用各种信息以增强管理决策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利用ISCS这个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可提高日常管理与救灾调度工作的效率,增强地铁系统指挥调度的统一性、灵活性和系统间的协调运作能力。
ISCS的联动是指ISCS根据相关逻辑判断条件,自动触发控制命令,指挥集成和互联的子系统执行一系列的控制动作(包括设备动作、监控画面动作等),并对运营人员提供相关操作建议。ISCS提供多种联动操作模式,如程序控制、模式控制、时间表控制、远程组控等。按照覆盖范围或区域,综合监控系统的联动主要分为中央级联动和车站级联动。结合实际运营场景考虑,联动可分为正常联动、紧急联动(包括严重事件、灾害、阻塞、故障、维护等)。为满足运营管理和使用需求、提高正常运营情况下事件处理的便利性而执行的联动功能称之为正常联动。正常联动一般是按时间表自动激活或操作员手动启动执行。对于处置发生在地铁线路及车站的各类紧急事件,ISCS作为最直接面向地铁运营的系统,需要对事件及时做出反应,迅速进入紧急联动模式。紧急联动一般由事故触发或操作员手动触发。
综合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可有效提高地铁的应急处理能力,减轻紧急情况下运营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操作错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现代地铁的运营和调度管理水平。
2联动功能设计
2.1设计原则
ISCS汇集各个设备系统的信息,可根据不同系统之间的联动要求,促进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进而设计并实现必要的`系统间联动。联动功能应根据运营紧急事件处理需求和日常运营管理需求进行设计,因此,ISCS的联动操作设计和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基本原则
1)联动功能既可以在系统之间自动激活执行,也可以作为一个控制序列由操作员手动执行;
2)对操作和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联动直接在相关子系统内完成,比如电力子系统内跳闸连锁;
3)如果联动功能由综合监控系统完成更经济(如可以减少接口等)或更易于以后维护,则由综合监控系统完成;
4)联动功能主要以用户提供的逻辑/描述等为依据,通过对联动规则库的配置实现。
2.1.2子系统的支持
联动得到相关子系统的支持,从获得信息及可执行的角度出发,要求子系统提供相应的信息输入、输出,即所有的必要信息获取必须是可观的。
对子系统监控对象的要求:
1)联动需要监视的对象有:信号、供电(PSCA-DA)、车辆、屏蔽门(PSD)、火灾自动报警(FAS)、环境与设备监控(BAS)、售检票(AFC)、视频监控(CCTV)、门禁(ACS)等;
2)联动需要控制的对象有:电扶梯、闸机、乘客服务(PIS)、广播(PA)、导向(BAS、FAS、AC)等。
2.1.3启动逻辑条件
所有逻辑条件的计算均可通过逻辑表达式完成。
2.1.4执行位置
对于不同的执行位置,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实现差异较大,需明确联动执行位置(车站、中心、车站及中心等)。
2.1.5结果输出位置
联动执行结果输出到子系统的位置应明确,例如:输出到子系统(如PA、CCTV)、输出到车站或中心的操作员工作站、输出到大屏幕(OPS)等。
2.1.6参数调整
可以对联动的关键参数进行配置调整。
2.1.7权限
联动的输出结果可依据操作员的权限进行配置。
2.2联动触发
联动是由触发源来触发执行的,即当满足触发条件时系统才执行联动动作。触发源可以是某个监控点的状态,也可以是多个监控点经过逻辑运算得到的结果。另外,时刻也可作为触发条件,主要用于时间表控制,可设置为每工作日、每日、每周、每月等。联动动作可以通过写入某些控制点来完成操作,也可以调用某个系统提供的接口进行间接操作,同时也支持调用外部程序执行相关命令或弹出相关画面的操作,甚至可以直接联动本地或者异地的另一个预案。
2.3控制方式
出于对联动控制安全性的考虑,ISCS的联动触发执行应提供全自动、半自动和手动3种控制方式。
1)全自动联动:ISCS接收并处理接口系统的报警/状态触发点后,自动发送控制命令到需要联动的子系统,无需人工干涉。同时,相关图形或画面根据需要自动弹出。
2)半自动联动:当与预定义的联动功能相关的报警点触发动作后,将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发出预警信息来提示操作员,只有当操作员确认后,才自动向需要联动的系统发出控制指令。
3)手动联动:人工选择启动一组涉及多个系统的顺序控制序列,系统自动按照预定义的顺序和闭锁条件向不同的系统发布指令。
对于正常联动一般可采用全自动方式,而对可能会导致重大影响的联动功能则一般采用人工确认的半自动和手动方式,即:重要的联动(如火灾、阻塞等工况下的联动)均需要操作人员手动确认后,联动控制才能被顺序执行。
2.4配置管理
ISCS联动功能的配置管理主要包括:
1)联动预案项管理:预案项管理主要用于系统管理员在授权情况下,根据系统需求灵活增删预案所涉及的节点、动作、算法、时间、弹出窗等事项,以增强系统配置的灵活性,适应运营管理需求。
2)联动预案管理:预案管理用于根据预案项灵活配置系统运营预案,可以灵活的增加或减少预案,并支持预案的查询。
3)触发源管理:根据ISCS的特点,联动功能的触发源有事件触发和时间触发两种。作为完善的综合监控系统,需要结合预案管理提供完备的触发源管理,主要包括事件触发源配置和管理、时间触发源配置和管理、手动触发源配置和管理、触发源逻辑关系管理等。
4)联动监视管理:无论何种类型的联动被触发时,系统可以查看并人工干预联动的执行情况,提供更便利的操作性和可交互性,主要包括联动执行和监视、联动日志记录等。
另外,通过在线配置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查询、增加或修改联动预案。通过联动预案的灵活配置和组合,可以实现复杂的联动方案。
2.5联动预案
按照覆盖范围或区域,分别考虑中央级联动预案(中央即控制中心)和车站级联动预案(含车辆段级),在此基础上再细分为正常联动、紧急联动(包括严重事件、灾害、阻塞、故障、维护等)。
2.5.1中央级联动预案
以“CLD6:列车站台火灾(中央)”为例,若列车在站台起火,执行中央级联动预案,ISCS联动步骤如下:
1)建议中央操作人员通过信号系统ATS终端系统,在前一个站台对同向列车执行扣车。
2)建议中央操作人员通知反方向列车不要进入该站台。
3)建议中央操作人员启动BAS的相关排烟模式。
4)自动显示相应的CCTV图像。
5)在中央操作人员确认的条件下,启动受影响车站的相关广播。
6)在中央操作人员确认的条件下,启动受影响车站的相关PIS显示内容。
7)在中央操作人员确认的条件下,切断受影响区段的供电。
8)建议中央操作员命令车站操作人员在车站执行疏散模式。
9)建议中央操作员命令车站操作人员在列车驾驶员无法打开屏蔽门时,协助打开所有屏蔽门。
10)建议中央操作员通知消防队并报警。
2.5.2车站级联动预案
以“SLD6:列车站站台火灾(车站)”为例,当车站ISCS系统检测到车站站台火灾报警,车站级联动预案执行,ISCS联动步骤如下:
1)在该站操作站HMI上弹出一个报警窗口。
2)在该站操作站HMI上自动显示火灾发生的地点平面图。
3)自动启动BAS的相关排烟模式(大系统、小系统、隧道通风系统)。
4)在该站操作站HMI上自动显示火灾发生地点的CCTV图像。
5)自动通知中央(中央联动执行CLD6车站站台火灾(中央)预案)和相关车站。
6)建议该站操作人员通知相关人员。
7)建议该站操作人员派人到相关区域检查故障。
8)建议该站操作人员通过IBP盘执行“车站紧急疏散”命令,包括:AFC闸机释放、ACS门禁释放(只限通道门禁)。
9)在该站操作人员确认的条件下,启动:①控制中心OPS系统切换为火灾发生地点的CCTV图像;②车站PA系统广播防灾内容;③车站PIS系统显示防灾内容;④车站导向标志转换为人员疏散模式。
10)在操作人员确认第一次火灾报警或在规定时限内同一区域再次接收到火灾报警时,自动启动:①警铃报警;②电梯迫降至疏散层并打开电梯门;③切断车站非消防电源;④防火卷帘门(隔断作用)降至地面;⑤防火卷帘门(疏散作用)降至离地180cm,收到就近温感动作后,降至地面;⑥电动翻转门动作,用于人员疏散或者消防队员进站抢救;⑦专用风机启动;⑧专用阀动作。
3结束语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设计应以“安全第一”为基础,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针对地铁的联动功能设计,充分利用综合监控系统本身的信息集成优势,与实际运营需求紧密结合,建立完善的联动预案体系,减少手工操作,提高操作的速度和准确率,简化与各子系统的传输环节,缩短紧急事件的处理时间,减轻运营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强度,进而有效提升地铁的运营水平。
篇3: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方案分析
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方案分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地铁广泛使用的BAS方案,并根据方案中的控制器和组网两大重要素对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方案的特点,以及其在各地实际使用的.情况.并且对其中两种典型的组网方案进行了重点剖析.为将来BAS在具体运用中的方案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作 者:刘文 作者单位:广州市地铁设计院有限公司 期 刊:广东建材 Journal:GUANGDONG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2010, 26(4) 分类号:X8 关键词: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地铁 PLC篇4: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分析
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分析
为什么要建设综合资源管理系统 为什么要建设综合资源管理系统,这看似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然而,也存在以下这样一些疑问. ・资源管理系统是必要的吗?网管系统是否也能解决我发现的.问题?
作 者:胡宏斌 作者单位:甲骨文公司全球通信事业部 刊 名:通信世界B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WORLD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 关键词:篇5: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主持词
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主持词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来召开“全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辽宁省政府《辽宁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xxx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研究落实我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乡镇街党委副书记、公安派出所所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综治办、市公安分局、市财政局、交通局、住建局、电业局、教育局、技术监督局、联通xxx(xx)分公司、电信xx(xx)分公司、移动辽阳(xxx)分公司的相关领导和同志。
市委副书记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
今天的会议共两项议程:一、公布x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二、市领导讲话。
下面请,市政法委书记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下面请,市委副书记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主要议程进行完毕。会上,公布了我市《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市委副书记就如何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下面,就贯彻会议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这次会议是我市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是对我市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全面动员和整体部署。
一是,我们要求与会同志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要加大贯彻宣传工作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任务,理清思路;制定方案,纳入工作日程。
二是,要统筹安排,抓紧布置,强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需要用资金、用人力、用具体安装位置,时间紧、任务急,要求发挥创造智慧和协调能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确保完成任务。
三是,公安部门要做好管理、保养、使用,确保新建和原有的全部视频监控系统正常运转、发挥实效。
散会。
篇6:浅析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数据管理软件研制论文
0前言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以列车运行管理系统为中心,其各子系统具有各种功能,并且相互实现信息共享的系统。其功能涉及运输计划、运行管理、站内作业管理、维修作业管理、车辆管理、设备管理、信息集中监视、电力系统控制等。其体系结构可由站级设备管理系统、中央运行控制系统、区域信息管理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系统综合而成,系统功能丰富、结构复杂庞大。
由此看出,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集成度极高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异构的系统,负责监视地铁线网中各车站的设备、指挥列车运行。系统要如实地获取各个车站中的设备信息,根据需要也可控制各子系统设备、协调设备间的有效运行,实现列车的可靠、稳定和高效运行。这些需求无疑要求综合监控系统构建成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等要求的系统。近年来我国地铁领域已开始适度采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已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评估。
篇7:浅析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数据管理软件研制论文
要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要确定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我们先后比较尝试了可靠性框图法、GO法、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影响后果分析法四种方法,其优缺点简述如下:
(1)可靠性框图法主要是根据系统的逻辑关系把系统转换为各种结构模型的可靠性框图,从而进行下一步分析。该方法适用于对结构较为简单的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
(2)GO法是从引起系统成功状态的基本原因出发,将系统图直接转换成GO图,进行GO运算。此方法建立GO图的过程较为简单,但进行GO运算则相对繁琐。该方法适合于在系统图逻辑关系较清晰时进行可靠性分析。
(3)故障树分析法是从最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出发,关注导致系统故障的基本原因和中间过程,通过故障树将系统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形象直观,在此基础上可快捷地写出故障树顶事件的结构函数,进而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该方法适合于对较复杂的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
(4)故障模式影响后果分析方法,采用“自下而上”的逻辑归纳法,对系统来说,要从其子系统及其元器件的各种失效模式追踪到系统级,研究它的后果,决定它对系统的致命度。但随着系统的复杂度增加,要实际做完这样的分析,其工作量大到难以容忍的程度。
分析可知,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信息量大,关注于系统成功运行或出现故障原因的分析,因此,GO法和故障树分析法较适合于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但采用GO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符号使用复杂,同时还需定义一定数量的'GO处理单元,工作量较大。采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可靠性分析则相对简便易行。因此,故障树分析法更适合于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
篇8:浅析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数据管理软件研制论文
在确定本系统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VC设计开发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数据管理软件”,完成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系统可靠性数据管理等功能。软件包含三个模块:系统可靠性建模模块,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块,系统可靠性数据管理模块,三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服务。
2.1系统可靠性建模模块
可靠性建模功能主要围绕如何实现系统的计算机辅助故障树建模这样一个问题来展开,也就是必须使计算机能辅助绘制故障树模型。绘制故障树模型功能包括模型可视化显示、模型图形属性编辑(图形的添加、删除、复制和缩放等)、模型事件属性编辑(事件的名称、失效概率分布和失效参数等的设置)和模型自动完整性检查等功能。
软件中将故障树模型的节点抽象为派生于CObject类的CFTANode类,模型节点的图形属性和事件属性都封装作为CFTANode类的成员,对模型节点的图形及事件属性编辑操作转变为通过鼠标消息处理函数来改变CFTANode类的相应成员值的操作。然后,我们再使用MFC中支持CObject指针的数组CObArray类存储大量模型节点CFTANode类对象,从而实现整个模型的生成,对数组的操作也就是对整个模型的操作。
2.2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块
本模块要求能够对已有的系统可靠性模型进行自动可靠性分析,即可以实现故障树的定性定量分析。
1)系统故障树模型的定性分析
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定性分析要求分析出系统失效的所有故障模式、故障组合及能够保证系统不失效的所有有效途径,即是求出相应系统故障树模型的全部最小割集。对于含有非门的情况下,求出所有质蕴含割集;求出相应模型的全部小路集,对于含有非门的模型,求出所有质蕴含路集。
2)系统故障树模型的定量分析
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定量分析要求分析出系统故障的发生概率、系统故障时系统下层子系统/设备对其的贡献大小,即是求出相应系统故障树模型的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各底事件的重要度。本软件可以根据底事件的故障分布设置及分析时间参数计算出被分析事件按指定时间间隔的不同时间段内的失效概率,各底事件不同时间段内的概率重要度值,用户可以列表查看被分析事件失效概率及底事件概率重要度随时间的变化,同时,软件还可以从模型结构角度计算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软件中采用二元决策图(BDD)法对故障树模型进行求解。二元决策图(BinaryDecisionDiagrams),简称BDD,由美国科学家SheldonB.Akers于1978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图”的形式定义一种数字函数,通过函数可以直观地根据函数变量的输入值确定函数输出值,从而故障树顶事件可以通过BDD直接表达成不交化路径之和,它可以通过回溯BDD中所有叶节点为1的路径,写出相应函数的不交化表达式,再利用互斥事件和的概率公式可计算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中就不再对BDD算法进行详细的介绍,读者可以阅读参考文献加以了解。
2.3系统可靠性数据管理模块
本模块要求能够实现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数据管理统计功能,不但要能对系统/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行情况、故障检修数据、可靠性试验数据等实现统一的管理平台,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功能,为系统建模时设备失效概率分布的确定提供参考作用。
2.3.1系统设备可靠性数据设计
本文中把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数据分为三类:设备基础信息、设备可靠性信息和计算机生成数据,具体描述如下。
(1)设备基础信息
设备基础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类型、功能描述、设备制造厂商、制造型号、制造序列号、设备所在车站、设备所在系统、设备首次投入运行时间、设备安全等级、设备设计参数、数据采集开始日期、运行方式、故障方式或故障判断标准等信息。
(2)设备可靠性信息
设备可靠性信息包括:设备状态变换数据、设备故障数据(故障时间、故障等级、故障模式、故障简述、故障原因、解决措施、此次故障导致设备不可用的时间等)、设备检修数据(检修时间、检修原因、此次检修所用时间等)、设备试验数据(试验时间、试验类型、试验方案、可替换或不可替换、试验参数、此次试验所用时间、试验数据组(失效编号、失效简述、原因分析、解决措施、失效时间、备注))、备注等信息。
(3)计算机生成数据
计算机生成可靠性数据包括:设备累计运行时间,设备累计不可用时间,运行故障率、平均故障维修时间、平均试验间隔时间。
2.3.2软件中的数据库设计
软件中的数据库采用SQL设计,根据系统可靠性数据包含的信息,软件中设计了7了个数据库:设备可靠性数据库、设备所在位置信息库、设备状态信息库、设备故障信息库、设备维修信息库、设备可靠性试验信息库、设备可靠性试验失效库。其中设备可靠性数据库为主要数库,其它六个数据库都为其的子级数据库。
2.4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模型图库的设计
软件完成以后,利用软件的系统可靠性建模功能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建模,可以从系统设备结构失效、系统常见故障、系统常用功能失效等多角度建模,并将建好的模型文件统一记录存档,使用户能够在需要时方便快捷的调用已有的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快速查找,精确定位系统故障部位,可以称之为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故障树图库,软件中已经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部分子系统或子设备故障进行了初步建模,但还远远不够。本文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学者到地铁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领域来,进一步充实完善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故障树模型图库,最终形成以此为基础的地铁故障诊断系统。
3结束语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及数据管理软件集可靠性建模分析与可靠性数据管理于一身,使得收集统计的系统设备数据在建模时可直接提供参考,同时,系统分析的结果也可作为设备可靠性数据组成部分。软件中设计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故障树模型图库,并初步充实了本图库。我们认为建立全面的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故障树图库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仍需长期工作于此。
篇9: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组网及集成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组网及集成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必须建立综合监控平台以实现各个监控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架,给出了系统组网的原则、网络的基本构成,并提出了适用于国内现状的集成方案,描述了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及各子系统的整合方法.
作 者:王芳 季军 WANG Fang jI Jun 作者单位:王芳,WANG Fang(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上海,200240)季军,jI Jun(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234)
刊 名: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12(2) 分类号:U231.92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监控系统 系统组网 系统集成篇10:数字电视综合监测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在数字电视飞速发展的今天,整体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广大运营商的关注,
我公司新近推出的DVB-C综合监测监控系统摒弃了传统的数字电视监测方案的弊端,实现了在平台各个节点对多路信号的同时监测,并可对重要的节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整个监测过程无需轮询。同时,系统具有完备的存储功能、TS流监测功能、QAM监测功能、报警功能、应急功能、方便日志查询及用户管理,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上一层楼。并以省为监测中心、地级市为二级监测平台、县为三级监测平台,主观监测与客观监测相结合,最终实现运营商达到安全播出的目的。
应用领域包括:地球站、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线电视监测中心、分前端传输机房、各级电视台播出机房、其它数字流监测机构。
系统组成:
存储模块
TS流监测模块
QAM监测模块
应急模块
日志查询模块
报警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
功能特点:
产品全部自主研发,可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功能、稳定性、供货周期和后续扩展的要求,
总前端和各分前端所有需要监控的频点可自设,支持手动和自动扫描监测,能自动在本地和省中心保存分析结果。
总前端可实时监看本地和所有分前端的信号情况。
总前端能监测到本地及所有分前端的报警情况。
总前端可实时备份本地和所有分前端的分析结果。
设备采用机架式结构,基于服务器平台,保证整个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方便设备维护管理。
支持实时监测或轮询监测。
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多种录制方式:定时录制、及时录制、实时录制。
支持TS码流分析
支持QAM参数测量分析,对MER、BER、电平等重要指标能提供报警,报警参数及阈值自设,报警信息支持传送到上级平台。
当监测到故障信号时,应急模块可根据不同故障设置多种处理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处理。
可定义不同用户级别的操作和访问权限。
具有多种报警方式。
设备支持网管功能。
★ 监控系统方案
★ 监控系统销售合同
★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
★ 家庭监控系统方案
★ 系统建设方案
★ 个股综合分析范文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