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

时间:2022-11-30 06:49:04 作者:Callitaday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allitada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重力为30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鸡蛋 B.一支钢笔 C.一头牛 D. 一只鸡

2、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3、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4、手中抛出的石块,在空气中飞行时,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则石块受到的力有( )

A.手的推力 B. 重力和手的推力 C. 重力 D. 不受到任何作用力

5、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6、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7、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体操运动员上单杠之前,先在手上涂些镁粉

B、运动鞋的鞋底做出凸凹不平的花纹

C、旱冰鞋装有圆轮

D、攀绳比赛时,手要握紧绳子

8、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员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的齐心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则使龙舟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浆上的力。

B.浆作用在手上的力。

C.水作用在浆上的力。

D.浆向后作用在水上的力

9、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 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 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10、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11、通器在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3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12、在4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13、图所示,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

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

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共23分)

14、下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________,砝码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15、上图中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作用 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6、建筑工人在一根线的下边挂上重物可以用它来检查墙壁是否_____ 这是根据________ 的道理制成的.

17、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路程,是因为汽车具有 的缘故,但最后还是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 的缘故.

18、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 ,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的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9、如右图所示是我国自 行设计、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器的外壳选择了钛合金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合金的硬度 (填大或小)。潜水器在潜水过 程中,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大,潜水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逐渐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用力F=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右图所示,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摩擦力的方向 。

21、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其两侧空 气流动速度 ,气压 ,人靠近时容易被压向列车而发生危险.

22、如右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

酒精、盐水,则_________烧杯内是酒精。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23、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一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厘米水银柱高。

篇2: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关于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

A.5N B.50N C.500N D.5000N

2.关于力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马拉车匀速向前,同时车用同样的力向后拉马 D.仅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3.2月,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雪灾,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项中不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

C.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4.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若空气阻力不计,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气中受到 ( )

A.空气和手的推力 B.手的推力 C.重力 D.空气和地球的吸引力

6.如图所示的圆台状容器内充满液体,将它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跟原来相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 )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强不变,压力变小

7.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8.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9.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0.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00牛顿,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

A.100N,200N B.0N,100N

C.100N,0N D.100N,100N

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若沿如图所示中的虚线截为相同两块后,再平叠在一起,则前后两次( )

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 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1

C.密度之比为2∶1 D.受地面的支持力为1∶2

1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是760mm汞柱,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水银面上升了3cm,那么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 )

A.780mm B.760mm C.740mm D.无法确定

14.海宝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如图所示。点缀在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是材质均匀、实心的,其质量为3.0103kg,密度为1.5 103kg/m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g=10N/kg,则( )

A.这座海宝的重量为3.0103N

B.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力为3.0103N

C.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为3.0104Pa

D.这座海宝的体积为20m3

篇3:初二下册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册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45分)

1、下列哪个物体被托起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0 N(   )

2、如图为伦敦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5、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6、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7、情景,下列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     (    )

A.坐在右船上推左边的船,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自行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目的是为了防止惯性的危害

D.推着木箱才能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8、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B.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9、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10、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

A.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B.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1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惯性比它静止时的惯性大

B.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惯性就越大

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13、分析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11月17日,在2013/2014赛季国际滑联赛短道速滑世界杯科洛姆纳站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中,中国队喜得金牌。,是中国队队员王濛与队友范可新在比赛中交接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力变小

B、运动员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在比赛中交接时运动状态不变

D、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住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15、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增大压强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16、巴西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如图),足球向内凹陷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同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17、锤头松动时,用力敲锤柄是利用        使锤头套紧;许多机器的轴上都装了滚动轴承,这是了                  。

18、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           。修建纪念碑都要建造一个面积较大的底座,可以减小纪念碑对地面的          。

三、实验探究题与作图题(19题2分,20题10分分,21题12分  共25分)

19、画出图中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用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的三种情况,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21、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是          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② g值相同的城市是: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四、综合计算题(22题10分,23题9分,共18分)

22、小丽同学的质量为45㎏,她每只鞋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10-2m2,她站在了一块泥地上,为了不让脚陷进泥地,她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双脚站立在木板中央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325Pa。求:

(1)她对木板的压强;

(2)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g取10N/㎏)

23、大象的质量是4800kg,每只脚底的面积是600cm2。取g=10N/kg,如图12所示,当大象四足站立时,求:⑴大象的重力;⑵大象对地面的压力;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ADDBD  6—10 BADAC   11—15  ADDD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16、形状 、运动状态

17、惯性 、减少摩擦力

18、摩擦 、压强

三、实验探究题与作图题(19题2分, 21题10分,22题12分,共24分)

19、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0、(1)同一;(2)毛巾;(3)小;慢;匀速直线运动.

21、⑴天平;弹簧测力计

(2)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⑶①武汉和上海     ② 由于地理纬度不同或者由于地理位置不同     ③质量

四、综合计算题

22、(1) 1.5x104Pa  (2) 2m2

23、(1)4.8x104N    (2) 4.8x104N     (3)2x105Pa

篇4:初二物理下册力和弹力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力和弹力试题

1、如右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3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4N的力,测得的结果为_____N。

3、如下左 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如下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4、力的大小、方向和 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5、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能影响力的________.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________;运动的物体________力来维持(填需要不需要),因为力是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6、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7、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8、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用来表示它的型号

C.测量时,要尽量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9、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10、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1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1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一定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D 力是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15、下列力中,最接近1牛顿的是( )

A.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力; B.拿起一个大西红柿的力;

C.人扛起一袋大米的力; D.一只蚂蚁对地的压力.

16、(1)如图11(b)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N,它的1大格表示__________N,每1小格表示___________N。经过调零后测量,从图中指针的位置可知它受到向下的拉力是_______N。

(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___ __________刻线位置。若不在此处,应请老师调节后再使用。

(3)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的力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超过这个值。

17、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

(3)该弹簧原长是 cm,若用该弹簧

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

(4)小李作出了下图5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篇5:初二物理半期总结

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分是72.1分,不算理想。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市教研室提供的,涵盖了上半学期的全部知识,有力地考察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一张较好的试卷。

通过对卷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一阶段教学中的得失,现分析如下。 肯定的方面。基础知识大部分掌握较好,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对物理学中的人文历史有正确的了解;物理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较好。分析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强抓基础及非常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密不可分。

存在的问题。从卷面得分率最低的18题可看出,学生在对物理中单位换算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再从得分率相对低一点的第7、9、13、16、25分析,这几题的得分率在0.6左右,而这几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或正确”,学生失分,说明对一些知识的理解还存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物理计算题向来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我所带班级学生没有出现放弃解题的情况,失分主要是不能准确的运用物理学科特有的解答过程进行解答,突出表现在有原始公式即有依据但没有变形公式,个别人仍用小学的算术题的形式解答,由于缺少说理依据而失分;最后的探究题,又再次暴露出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的不足,有不少同学意思差不多,但表述很不严密,前言不搭后语,还有不能正确的审题,最后要求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而学生没搞清“测量量”的意义,把计算整理的量即过程量代入,导致失分。总体分析下来,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两点:1、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理解偏差。2、科学的表述能力欠缺,导致表述质量不高。

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接下来将在下面几个方面改进。

1、在强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适时改变方法,加强相近知识之间的辨析,并通过一些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2、规范语言表述。通过教师课堂师范,在学生口头回答,作业书面表达等各个环节,加强训练。

3、继续加强物理科学方法的渗透。

篇6:高三物理下册试题

高三物理下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 )

A.加速度可能等于零

B.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C.速度方向时刻在变

D.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2.有关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间站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

B.空间站运动的速度等于11.2km/s

C.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受到地球对他的万有引力作用

3.下列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点火后加速上升的火箭

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

C.沿滑梯匀速下滑的小孩

D.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机

4.真空中两个同性的点电荷q1、q2 ,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今释放q2 且q2只在q1的库

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加 C.始终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比b点高

B.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a点场强比b点大

C.a、b、c三点和无穷远处等电势

D.一个电子在a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c点两侧往复振动

6.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a、b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点电势为 a ,b点电势为 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 a b

B.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 a b

C.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 a b

D.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 a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质点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和速度都变化,但物体所受合力不变

B.合外力方向不一定垂直于速度方向,且不一定指向圆心

C.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恒定不变

D.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2.一辆汽车的质量是m,在平直的、足够长的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起动,汽车的功率恒为P,设汽车所受的阻力恒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再作变加速运动,最后作匀速运动

B.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C.汽车速度为v(v

D.在时间t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3.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等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点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

D.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4.如图,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某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速度越来越大,则( )

A.电场力FA

C.电势 B D.电势能EPA

5.如图所示,闭合S,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当发生下列哪些变化时,液滴将向上运动( )

A.在S闭合时,将电容器的下极板稍稍下移

B.在S闭合时,将电容器的上极板稍稍下移

C.将S断开,并把电容器的下极板稍稍向左水平移动

D.将S断开,并把电容器的上极板稍稍下移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计10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由静止自由下落的方法:

(1)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 = 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自由下落的起始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D点时,重锤的速度VD= ,重锤动能EKD= 。从开始下落起至D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2)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四、论述和演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有一辆质量为8.0102kg的小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50m的.拱桥。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10m/s,求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的大小? (g=10m/s2)

3.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跳水运动员从距水面高h=10m的跳台上以v0=5m/s的速度斜向上起跳,最终落入水中。若忽略运动员的身高。取g=10m/s2,求:

(1)运动员在跳台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以水面为参考平面);

(2)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

(3)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4.如图所示,用一根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的质量为 .现加一水平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 ,平衡时绝缘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荷量为多大? (g取10m/s2)

(2)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小球如何运动?

5.在金属板A、B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大小不变、方向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压Uo,其周期是T(在前半个周期, A、B间电势差为Uo,在后半个周期,A、B间电势差为-Uo)。现有电子以平行于金属板的速度vo从两板中央射入。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求:

(1)若电子从t=0时刻射入,在半个周期内恰好能从A板的边缘飞出,则电子飞出时速度的大小。

(2)若电子从t=0时刻射入,恰能平行于金属板飞出,则金属板至少多长?

篇7:高二物理下册试题参考

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小球从离地板5m高处自由落下,又被地板竖直弹起,在离地板2m高处被接住,则关于小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位移大小为3m,方向向下;路程为3m

B、位移大小为2m,方向向上;路程为7m

C、位移大小为3m,方向向下;路程为7m

D、位移大小为7m,方向向下;路程为7m

2、有如下一些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以下说法中指时刻的是 ( )

①7点30分上课 ②一节课上45分钟 ③飞机12点整起飞 ④汽车从南京开到上海需4个小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2s内从8m/s减少到4m/s,方向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

A、4m/s2 B、6m/s2 C、2m/s2 D、3m/s2

4、某同学从楼顶让一石块自由下落,测得石块到达地面的时间是2s,则楼房的高度为

(g=10m/s) ( )

A.20m B.40m C.45m D.60m

5、下列单位中,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

A、千克、秒、牛顿 B、克、千米、秒

C、千克、米、秒 D、牛顿、克、米

6、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笛卡尔 D.伽利略

7、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3,所受合外力之比为2:1,则A、B的加速度之比为

A、5:6 B、6:5 C、3:10 D、10:3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D、g的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0、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内的位移是1m,则第1s末的瞬时速度为( )

A.1m/s B.0.5m/s C.2m/s D.2.5m/s

11.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氨基酸 C.葡萄糖 D.花生油

12.关于食物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中pH 7,则为酸性食物

B.由C、N、S、P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碱性食物

C.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及果酸,习惯称为酸性食物

D.蔬菜、水果等多属于碱性食品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蔬菜煮熟后食用比生吃更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

B.防腐剂、调味剂等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必须禁止使用

C.合理选择饮食,正确使用药物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D.感冒咽喉发炎就一定要使用抗生素

14.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进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说法,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 B.水 C.脂肪 D.蛋白质

15.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等非金属单质 B.钠、镁、铝等金属材料

C.烧碱、氢气等物质 D.食盐、淡水

16.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回收并合理处理废电池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D.城市垃圾焚烧处理

17.不同金属的冶炼,其冶炼方法也可能不同,主要原因是

A.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B.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不同

C.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不同 D.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不同

18.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

A.CO2 B.CO C.NO2 D.SO2

19.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

A.服用大量生理盐水 B.服用大量冷开水

C.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D.服用大量小苏打溶液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21.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婴儿,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智力迟钝。治疗此病应服用A.肾上腺素 B.胸腺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2.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下丘脑 C.小脑 D.大脑皮层

23.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A.肝糖原的合成 B.肝糖原的分解 C.葡萄糖的储存 D.葡萄糖的氧化

24.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作用时间较短 B.微量而且高效 C.反应速度较快 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水平结构 D.出生率

2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7.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错误的说法是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C.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直接传向另一个神经元

D.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28.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

29.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30.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D.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B、匀速飞行的战斗机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很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3、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 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

C、4 m/s与4 m/s2 D、4 m/s与0

34、汽车刹车时,可获得大小为 2.5 m/s2 的加速度,为使汽车在 4s 内停下来,其原来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 )

A、20 m/s B、7.5 m/s C、10 m/s D、5 m/s

35、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B、物体受的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36、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

3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在木板上放一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现使木板的倾角缓慢减小,则木块所受弹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N增大,F减小 B、N减小,F增大

C、N减小,F减小 D、N增大,F增大

38.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② CO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③ 燃煤时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④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中溶解了空气中的CO2形成酸雨

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C.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D.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不可以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40.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下列中的哪些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41.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B.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可以得到钾单质

C.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D.利用电解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4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B.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都主要是以硅酸盐为原料生产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43.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45.小张暑假到了乡下的外公家,看见外公往装有生香蕉的塑料袋中放了一些熟香蕉,然后密封好塑料袋。外公告诉他这样做是利用熟香蕉散发的某种物质来催熟生香蕉,这种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乙烯 C.氮气 D.氧气

46.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

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

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

47.下图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根据下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

A.神经反射 B.神经递质 C.静息电位 D.局部电流

48.在开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要对土壤中小动物进行取样调

查,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随机观察法 B.取样器取样法 C.标志重捕法 D.目测估计法

49.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饭后一小时,血糖升高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B.吃食物过咸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人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

50.右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

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

C.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

51、大小分别为5N和1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

A、5N B、8N C、15N D、25N

5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t秒的速度为vt,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等于(v0+ vt)/2

B.平均速度大于(v0+ vt)/2

C.加速度恒定

D.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

53、有一直升飞机停在200m高的空中静止不动,有一乘客从窗口由静止每隔1 s释放一个钢球,则钢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邻钢球间距离相等;

B.越靠近地面,相邻钢球间的距离越大;

C.在落地前同一时刻,早释放的钢球速度总是比晚释放的钢球速度大;

D.早释放的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

54、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以下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只要有一个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运动状态不变

55.材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金属材料里,铁和铝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述有

关铁、铝两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易生锈,铝不易生锈,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铝活泼

B.Al(OH)3能溶于强碱,而Fe(OH)3不溶于强碱

C.铁和铝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Fe3+和Al3+

D.铁和铝在冷的浓硫酸中都被钝化

56.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在寒冷的冬天花生油凝固 B.用食醋或醋精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

C.蛋清溶液中加入NH4Cl后析出蛋清 D.用粮食或水果酿酒

57.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臭氧空洞极地冰山融化

58.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减少

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59.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切段内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细胞的

伸长,当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

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的伸长作用。以下观点符合上述例子的是

A.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作用有差异

B.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和乙烯在植物的生长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6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甲、乙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丙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哪些能够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将药物放在甲,刺激乙,肌肉收缩 B.将药物放在乙,刺激甲,肌肉收缩

C.将药物放在丙,刺激甲,肌肉收缩 D.将药物放在丙,刺激乙,肌肉不收缩

篇8:高一物理下册试题

一、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B. 观赏跳水冠军伏明霞的跳水姿态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C. 一切体积比较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作质点

D.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3. 一个物体静止于斜面上,下列有关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分力

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C. 若将斜面的倾角变小一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D. 该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即: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下滑力

4.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是40N,另一个是F,它们的合力是100N,则F的大小可能是( )

A. 40N B. 80N C. 120N D. 160N

5.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红楼梦》中咏风筝的诗,风筝的风力F、线的拉力T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能够缓慢地飞在天上,关于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可能正确的是( )

6. 如下图所示,质量m=1kg的光滑小球与劲度系数为k=1000N/m的上下两根轻弹簧相连,并与AC、BC两光滑平板相接触,若弹簧CD被拉伸,EF被压缩,形变量均为x=1cm,则小球受力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 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的重力大5倍,甲从5m高处自由下落,乙从1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 下落过程中,1秒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 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米它们的速度相等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8.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 )

A. 甲比乙晚出发时间

B. 在 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

C. 在 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在 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9. 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时,有人猜想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v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的(即 ,k是常数),为了说明该猜想的正伪,作了如下论证:因为 (式中 表示平均速度)①,而 ②如果 ③成立的话,那么必有: ,即: 常数。t竟然是与h无关的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以排除速度v随着下落高度h均匀变化的可能性

关于该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及逻辑片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

A. 全部正确 B. ①式错误

C. ②式错误 D. ③式以后的逻辑片语错误

10. 如下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B和C上,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则(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大题有2小题,共18分。请直接把结果写在试卷上。

11. (6分)用一根橡皮筋将一物块竖直悬挂,此时橡皮筋伸长了 ,然后用同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拉同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橡皮筋伸长了 ,那么此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___。

12. (12分)用接在50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记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1之间的距离 ,3、4两点间的距离 ,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小车在2、3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车在位置3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本大题有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2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水平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14. (14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取 )

15. (16分)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 ,火车长

(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

(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

篇9:高三物理下册试题参考

高三物理下册试题参考

13.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n = 1轨道跃迁到n = 2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

C.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14.关于红光和绿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频率大于绿光的频率

B.在同一玻璃中红光的速率小于绿光的速率

C.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D.当红光和绿光以相同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时,若绿光刚好能发生全反射,

则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降低,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减小

D.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16.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半径之比为R1 : R2 = 1 : 4 ,则它们的运动周期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T1 : T2 = 8 : 1 ,v1 : v2 = 2 : 1 B.T1 : T2 = 1 : 8 ,v1 : v2 = 1 : 2

C.T1 : T2 = 1 : 8 ,v1 : v2 = 2 : 1 D.T1 : T2 = 8 : 1 ,v1 : v2 = 1 : 2

17.右图是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T = 2.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v = 2.0 m/s

B.在t = 0时,x = 0.5m处的质点速度为零

C.经过2.0s,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0.8m

D.在t = 0.3s时,x = 0.5m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

18.如图所示,L1、L2是高压输电线,图中两电表示数分别是 220 V和 10 A。已知甲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00 : 1,乙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 : 10,则

A.甲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 2200 V

B.甲图中的电表是电流表,输电电流是 100 A

C.乙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 22000 V

D.乙图中的电表是电流表,输电电流是 100 A

19.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甲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小球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计时,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获得弹性绳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时刻小球的速度最大

B.t2、t5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小

C.t3、t4时刻小球的运动方向相同

D.t4 - t3 t7 - t6

20.如图所示,a、b是边界范围、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a的下端离水平地面的高度比b高一些。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正方形导线框,分别位于a、b的正上方,两线框的下端离地面的高度相同。两线框由静止同时释放,穿过磁场后落到地面,下落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保持与磁场方向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线框先落地

B.两线框同时落地

C.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乙线框产生的热量较少

D.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两线框产生的热量相同

21.(共18分)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利用实验探究这一现象。所提供的器材有:

该同学选择仪器,设计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I/A 0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

U/V 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1)请你推测该同学选择的器材是:电流表为 ,电压表为 ,滑动变阻器为 (以上均填写器材代号)。

(2)请你推测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画在图甲的方框中。

(3)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I U曲线。

(4)若将该小灯泡直接接在电动势是 1.5 V,内阻是 2.0 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22.(16分)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 d 。当两板间加电压 U 时,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 q的带电粒子,以水平速度 v0 从A点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从B点射出电场,A、B间的水平距离为 L ,不计重力影响。求:

(1)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

(2)带电粒子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3)A、B间的电势差。

23.(18分)一辆汽车的质量为 m,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P0。从某时刻起汽车以速度 v0 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此时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接着汽车开始沿直线匀加速行驶,当速度增加到 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恰好为 P0 。如果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中所受到的阻力与行驶速率成正比,求:

(1)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vm ;

(2)汽车匀加速行驶所经历的时间和通过的距离;

(3)为提高汽车行驶的最大速率,请至少提出两条在设计汽车时应考虑的建议。

24.(20分)下图是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的示意图。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其中水平直轨AB与倾斜直轨CD的长度均为 L = 3 m,圆弧形轨道AQC和BPD均光滑,AQC的半径为 r = 1 m ,AB、CD与两圆弧形轨道相切,O2D、O1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 37 。现有一质量为 m = 1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穿在滑轨上,以 v0 = 5 m/s的初速度从B点开始水平向左运动,滑块与两段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0.2 ,滑块经过轨道连接处的机械能损失忽略不计。取g = 10 m/s2,sin37 = 0.6 ,求:

(1)滑块第一次回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第二次到达C点时的动能;

(3)滑块在CD段上运动的总路程。

篇10: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1.以相同方向和不同大小的力,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

A.作用点 B.方向 C.作用时间 D.大小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用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里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棉,海棉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

A.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4.北京奥运游泳场馆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它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棒在手上轻若鸿毛;它可以被拉神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列;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此外,即便是冰雹撞击薄膜的.巨响也不能传递到场馆之内。关于这种建筑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 )

A.密度小 B.熔点高 C. 分子间无斥力 D.隔音性较强

5.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万川不入海 B.物体没有质量

C.人一跳起来就会离 开地球 D.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6.对密度定义式 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7.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挂在屋顶的电灯具有重力势能 B.太阳的光具有光能

C.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D.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8.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

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

D.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篇11:初二物理电流试题

运动和力

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择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答案:物体位置的变化作为标准

2.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夜晚,人们看到天空中的云和月亮,常常使人感到月亮在云中穿行,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则________是运动的。

思路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哪个物体被选作参照物,就假定此物体不动,被分析物体与它比较,若两者相对位置变了,证明被分析物体运动了,若两者相对位置没变,说明被分析物体是静止的。

答案:地面云云

3.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从窗户向外看,铁路两旁的树木和建筑物迅速向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乘客看到树木和建筑物在后退,实际上是他选择了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即选择了火车或他自己。

答案:火车(或他自己)

相信上面对运动和力的题目知识练习学习,一定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此知识的巩固学习,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初二物理试题之长度与时间

对于物理学中长度与时间的题目知识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点。

长度与时间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米mkmdmcmmmμmnm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秒shmin

3.有三把刻度尺,规格不同。钢板尺:量程25cm,分度值是mm;钢卷尺:量程2m,分度值是mm;皮卷尺:量程20m,分度值是cm。请把完成下列测量需要选用的测量工具填在横线上的空白处:

(1)测量课桌的长度用__________;

(2)测量三级跳远的成绩用__________;

(3)测量小笔记本的长度用__________。

思路解析:应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一般来说,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被测长度;分度值也并非越小越好,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测量越精确,要求分度值越小。

答案:(1)钢卷尺(2)皮卷尺(3)钢板尺

4.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测量值真实值测量工具测量者

以上就是对物理学中长度与时间的题目知识练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初二物理试题之运动状态惯性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对运动状态惯性题目的练习知识学习。

运动状态惯性

大量事实表明,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叫做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过实验和观察,科学家认识了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并把这种物质属性称为惯性。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

相信上面对运动状态惯性的题目练习知识,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篇12:初二物理电流试题

关于物理中电路故障的题目知识,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知识。

电路故障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 )

A. 炸塌厂房 B炸毁发电机 C使设备短路 D切断输电线

答案:

C

相信上面对电路故障的题目练习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复习学习,轻松的迎接考试工作。

初二物理试题之物理现象

对于物理现象的题目知识,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题目练习学习。

物理现象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 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D

对于上面物理现象的题目练习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知识,并能给同学们在物理的学习上很好的帮助。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参考

初二数学下册试题

高三物理下册复习考试试题参考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物理的教学计划

初二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高中秋期物理教研计划

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初二数学下册试题练习

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锦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