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2022-11-28 11:43:38 作者:yangdan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angda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一选(下列各题中,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的答案,请把该项的序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填涂。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

A、3 B、C、D、

2、不等式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3、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运用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是 ( )

A、B、C、D、

4、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2、3、4 B、2、3、C、3、4、5 D、3、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B、四个角都是直角的两个四边形相似

C、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D、四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四边形相似

6、调查某班级的学生对数学老师的喜欢程度,下列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 ( )

A、调查单数学号的学生 B、调查所有的班级干部

C、调查全体女生 D、调查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

7、若关于 的方程 有负数解,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B、C、D、

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

A、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图形平移得到的是 ( )

10、在 , , , 这几个等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一定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已知一个样本数据为1,2,3,4,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分别为( ).

A、3, B、10, C、,2 D、2,

12、下列图形是相似形的为:( )

A、所有平行四边形 B、所有矩形 C、所有菱形 D、所有正方形

二、填一填(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一次函数 中, 随 的增大而 。

2、要把一个菱形判定为正方形,可添加的条件为 (只写一个条件)。

3、已知一组数据 , ,0, ,1的平均数是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4、化简:(1) ;(2) ;(3) 。

5、在△ABC中,D、E分别在AB、AC上,且AD:AB = AE:AC = 1:2,BC = 5,则DE = 。

6、如图:已知AB∥DE,ABC = 80,CDE = 140,则BCD = 。

7、若 可以因式分解为 ,则 的值为 。

8、分解因式: 。

9、已知关于 的不等式组 无解,则 的取值范围是 。

10、如图,已知DE∥AB,则AC:DC= :EC

11、若a0,则 =

12、已知A(xA,yA),则该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

[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篇2: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一、总体评价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设计题型新颖,渗透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数形结合、函数建模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试卷对教学的正确指导作用。本试卷设置了适量的操作性、阅读理解性、图形信息性,探究学习性试题。加强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问题的趣味性、真实性、情境性。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导向。关注基本的数学素养、关注生活、关注理解创新是本试卷的亮点。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

1.试题结构的分析

本套试题满分100分,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块26个小题组成。其中客观性题目约占50分,主观性题目占50分。代数占71分,几何占29分。具体为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轴对称》共占29分,第十三章《实数》5分,第十四章《一次函数》40分,第十五章《整式乘除》26分。体现函数的重要性。

整套试卷难度系数较大。

2.具体试题的特点

(1) 仍然注重双基的考查

试卷中选择题的1-8小题,填空中的11-16题,解答题中的19-21题,22题的第一问,23题的第一问考察的都是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计算能力和基本作图能力。

(2)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9题、24题、25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4)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象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9题、18题、24题、25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如25题先是感受理解,学生百分百得全分,然后是自主学习通过学阅读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学以致用,考察学生用即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5)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10、18、24、26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函数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试题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如26题,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并要求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三、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向选择题的9、10 ,填空题的17、18,22题的(3)(4)小问,23题的(2)问,24题25题的(2)问,26(2)问难度都很大。

本次测八一班的平均分是60.3分,及格率是57.7%,优秀率是8.1%,最高分是94分,最低分是12分。

从这些试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较好的有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的19、20、21题,答得较差的是第三题的23、24、25题。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篇3:初二数学下册试题

初二数学下册试题

初二数学下册其实并不容易,我们可以通过一下试题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5的相反数是( )

A.5 B.-5 C.±5 D.25

2.如图,将边长为2个单位的等边三角形△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

A.6 B.8 C.10 D.12

3.一次函数 (a≠0)的大致图像是( )

A B C D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的位置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在一组数据3、4、4、6、8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小于中位数  B.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C.平均数大于中位数 D.平均数等于众数

6.估计 的运算结果应在( )

A.6到7之间 B.7到8之间 C.8到9之间 D.9到10之间

7.下列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x-1 B.y=-2x+3 C.y=2x-1 D.y=

8.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

A.1、2、3 B.4、5、6 C.3、4、5 D.7、8、9

9.我国在近几年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单位:枚)统计如下:

届 数 23届 24届 25届 26届 27届 28届

金牌数 15 5 16 16 28 32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

A.32、32 B.32、16 C.16、16 D.16、32

10.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的余油量Q(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要使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应满足条件是

12.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中的含氧量y(g/m3)与大气压强x(kPa)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当x=36(kPa)时,y=108(g/m3),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3.如图,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m、n,则A、B间的距离是

(用含m、n的式子表示)

14.写出满足14

15.如图,有一圆柱体,它的高为20cm,底面半径为7cm。在圆柱的下底面A处有一个蜘蛛,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 cm。(结果用带根号和π的式子表示)

16.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2x-y=14的解,则k的值是

17.若 ,则y-x=

18.化简: , = =

19.已知O(0,0),A(-3,0),B(-1,-2)则△AOB的面积为

20.直线y=kx+b,经过点A(-2,0)和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B,如果△ABO(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2,则 b的值为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1)计算

(2)解方程组

22.某水果种植场今年收获“妃子笑”和“无核1号”两种荔枝共3200千克,全部售出后卖了30400元,已知“妃子笑”荔枝每千克售价8元,“无核1号”荔枝每千克售价12元,问该种植场今年这两种荔枝各收获多少千克?

23.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3,-2)及点B(1,6)

(1)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

(2)求此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据统计,某市第一季度期间,地面公交日常客运量与轨道交通解决日常客运量总和为1690万人次,地面公交日常客运量比轨道交通日常客运量的4倍少60万人次,在此期间,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日常客运量各为多少万人次?

25.某中学数学活动小组为了调查居民的用水情况,从某社区的1500户家庭中随机抽取了3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月用水量(吨) 3 4 5 7 8 9 10

户 数 4 3 5 11 4 2 1

(1)求这30户家庭月用水量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上述数据,试估计该社区的月用水量;

(3)由于我国水资源缺乏,许多城市常利用分段计费的办法引导人们节约用水,即规定每个家庭的月基本用水量为m(吨),家庭月用水量不超过m(吨)的部分按原价收费,超过m吨部分加倍收费,你认为上述问题中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哪一个量作为月基本用水量比较合理?简述理由。

26.康乐公司在A、B两地分别有同型号的机器17台和15台,现要运往甲地18台,乙地14台,从A、B两地运往甲、乙两地费用如下表:

甲地(元/台) 乙地(元/台)

A地 600 500

B地 400 800

(1)如果从A地运往甲地x台,求完成以上调运所需总费用y(元)与x(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请你为康乐公司设计一种最佳调运方案,使总费用最小,并说明理由。

初二下学期数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B C C B C C B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2 Y=3x n-m 不唯一,符合条件即可

2 8 2,5,

3 2

三、解答题

21.(1)12 (2)

22.解:设种植“妃子笑”荔枝收获x千克,“无核1号”荔枝收获y千克

根据题意得: 解得:

23.解:(1)把A(-3,-2)、B(1,6)代入 中,得:

解得: ,所以:

(2)∵OM=4,ON=|-2|=2

∴S= OMON= ×4×2=4

24.解:设地面公交日常客运量x人,轨道交通日常客运量y人,根据题意得:

,解得

25.解:(1) 众数是7,中位数是

(2)1500 6.2=9300(吨)

(3)以中位数或众数作为月基本用水量较为合理,因为这样既可满足大多数家庭的月用水量,也可以引导用水量高于7吨的家庭节约用水。

26.(1)y=600x+500(17-x)+400(18-x)+800(x-3)=500x+13300

(2) ∵ ∴3≤x≤17

∵k=500

∴y随x增大而增大

∴当x=3时,y最小=500×3+13300=14800(元)

∴最佳方案为由A地调3台至甲地,14台至乙地,由B地调15至甲地。

篇4:初二数学下册试题

一.细心选择(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

1. 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25cm,则甲,乙的实际距离是【 】

A.1250km B.125km C. 12.5km D.1.25km

2. 如果把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

A.扩大4倍 B.扩大2倍 C.不变 D.缩小2倍

3. 下列各式是分式的为 【 】

A. B. C. D.

4. 若关于 的方程 有增根,则 的值是 【 】

A.3 B.2 C.1 D.-1

5. 如图,正方形 的边长为2,反比例函数 过点 ,则 的值是 【 】

A. B. C. D.

6.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m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时,气体的密度 也随之改变. 与V在一定范围内满足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气体的质量m为

【 】

A.1.4kg B.5kg C.6.4kg D.7kg

7.如图,△ABC中,DE∥BC,AD:AB=1:3,则S△ADE:S△ABC= 【 】

A. 1:3 B. 1:5 C. 1:6 D. 1:9

8.下列函数:① ;② ;③ ;④ . 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精心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计30分)

9.当x≠ 时,分式 有意义.

10. 化简: .

11.线段1cm、9cm的比例中项为 cm.

12.已知 ,.

13.分式 与 的最简公分母是 .

14.已知y -1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 = 4,则当 时, = .

15.当人体的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就会给人一种美感.已知某女士身高160cm,下半身长为95 cm,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约为 cm.(结果保留整数)

16.如图,要使ΔABC∽ΔACD,需补充的条件是.(只要写出一种)

17.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交于A(1,2)、B两点,则点B坐标为 .

18.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连接CE交AD于点F,连接BD交CE于点G,连接BE.下列结论中:

①CE=BD; ②△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ADB=∠AEB; ④CDAE=EFCG;

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直接填序号)

三.用心解答(本大题共6小题,计96分)解答应写出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计算:

(1) (2)

20.(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解下列方程:

(1) (2)

21.(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22.(本题满分8分)

已知:如图,AB=2,点C在BD上,BC=1,BD=4,AC=2.4.

(1)说明:△ABC∽△DBA;

(2)求AD的长.

23.(本题满分8分)

如图,方格纸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

(1)在同一方格纸中,并在 轴的右侧,将原小金鱼图案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使它们的位似比为1:2,画出放大后小金鱼的图案;

(2)求放大后金鱼的面积.

24.(本题满分10分)

某一蓄水池的排水速度v(m3/h)与排水时间t(h)之间的图象满足函数关系: ,其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且过点 .

(1)求k的值;

(2)若要用不超过10小时的时间排完蓄水池内的水,那么每小时至少应排水多少m3?

(3)如果每小时排水800m3,则排完蓄水池中的水需要多长时间?

25.(本题满分10分)

小红妈:“售货员,请帮我买些梨。”

售货员:“小红妈,您上次买的那种梨都卖完了,我们还没来得及进货,我建议这次您买些新进的苹果,价格比梨贵一点,不过苹果的营养价值更高。”

小红妈:“好,你们很讲信用,这次我照上次一样,也花30元钱。”对照前后两次的电脑小票,小红妈发现:每千克苹果的价是梨的1.5倍,苹果的重量比梨轻2.5千克。

试根据上面对话和小红妈的发现,分别求出梨和苹果的单价。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Rt△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P(3,4)为OB的中点,点C为折线OAB上的动点,线段PC把Rt△OAB分割成两部分。

问:点C在什么位置时,分割得到的三角形与Rt△OAB相似?(注:在图上画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线段PC,并求出相应的点C的坐标)。

27.(本题满分12分)

如图1,直线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A ; B 两点.

(1)求 、的值;

(2)结合图形,直接写出 时,x的取值范围;

(3)连接AO、BO,求△ABO的面积;

(4)如图2,梯形OBCE中,BC//OE,过点C作CE⊥X轴于点E , CE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连接PB. 当梯形OBCE的面积为 时,请判断PB和O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8.(本题满分12分)

(1)如图1,把两块全等的含45°的直角三角板ABC和DEF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DEF的锐角顶点E与三角板ABC的斜边中点重合.可知:△BPE∽△CEQ (不需说理)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把三角板ABC固定不动,让三角板DEF绕点E旋转,让三角板两边分别与线段BA的延长线、边AC的相交于点P、Q,连接PQ.

①若BC=4,设BP=x,CQ=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②写出图中能用字母表示的相似三角形 ;

③试判断∠BPE与∠EPQ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三角板ABC改为等腰三角形,且AB=AC,,三角板DEF改为一般三角形,其它条件不变,要使(2)中的结论③成立,猜想∠BAC与∠DEF关系为 .(将结论直接填在横线上)

(4)如图3,在(1)的条件下,将三角板ABC改为等腰三角形,且∠BAC =120°,AB=AC,三角板DEF改为∠DEF =30°直角三角形,把三角板ABC固定不动,让三角板DEF绕点E旋转,让三角板两边分别与线段BA的延长线、边AC的相交于点P、Q,连接PQ.若S△PEQ=2,PQ=2,求点C到AB的距离.

篇5: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算一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110=10分)

357=97=426=62-20=(5+5)5=

88=4979=64=213= 6(6-5)=

2、脱式计算。(34=12分)

32-29+1772(26-18) 20+488 3(244)

3、森林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42=8分)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一周是( )天,28天是( )周。

2、284=( ),读作( ),表示把28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可以表示28里面有( )个( )。

3、根据下图可以写出乘法算式是( ),除法算式是( )或( ),都可以应用( )这句乘法口决来进行计算

4、在○里填上+-或。

49 7=7 42 7=35 8 8=64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2( )=8 ( )9=9 ( )7=35

6、35与16的差,再除以9得数是( ),列成综合算式是(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5=10分)

1、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①122②369③204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

①加减法②乘除法③括号里面的

3、平移后能和图形A重合的图形是( )。

A ① ②③

4、下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5、36个苹果,4个4个地分,分( )次正好分完。

①32②9③8

四、小法官。(25=10分)

1、把15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就是平均分。 ( )

2、升国旗、拉开抽屉都是旋转现象。 ( )

3、计算78和568时用同一句口诀。 ( )

4、除数和商都是5,被除数是1。 ( )

5、85-23-17=85-(23+17) ( )

五、学校倡导每位同学争做环保小卫士,丫丫、淘淘、丽丽、和红红分别将他们家半年内使用电池的情况作了如下统计。(7分)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2分)

2、( )家使用得最多,( )家使用得最少。(2分)

3、淘淘家比丫丫家多用( )节电池。(1分)

4、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极其严重,根据他们各家的使用情况,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分)

五、解决问题(23分)

1、3张桌子一共12条腿,一张桌子有多少条腿?(4分)

2、(5分)

3、还能搬进多少户?(5分)

4、(9分)

54元 36元 6元 9元

(1)买4个 的钱可以买几个

(2)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5分)

附加题:(10分)滔滔在计算5+□7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了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49,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篇6: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参考

一.细心填一填,相信你最棒。(25分)

1.

(1)一共有( )只小动物。

(2)从左边数,大公鸡排在第( )位;从右边数,大公鸡排在第( )位。

(3)小狗的左边有( )只小动物,右边有( )只小动物。

2.一个数从右边数,第一位上是6,第二位上是7,这个数是( )。

3.( )个一和( )个十可以组成34。

4.和6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37和40中间的数是( )、( )。

5.100分=( )元 1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

6.( )个十和( )个一,是( )。 ( )个十和( )个一,是( )。

7.写出四个个位上是2的数:、( )、( )、( )

8.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一年级有38名男同学,女同学比男同学少一些,女同学可能有多少人?

35名40名30名

二.聪明的小法官来断案。(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70里面有7个一。( )

2.比10小的一位数有9个。( )

3.1张5角、2张1元、5张2角合起来是3元。( )

4.比36小30的数是6。( )

5.5元8角-1元2角=4元6角。( )

6.两个数的和定是大于这两个数的差。( )

7.个位和十位都是2的数是22。( )

8.十个十个地数,32后面的一个数是52。( )

9.60前面的一个数是61,后面的一个数是59。( )

10.52、54、56、、60,横线上应填58。( )

三.计算小能手。(27分)

1.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5分)

15-6= 5+10= 6+20= 38-8= 19+9=

25+60= 30+55= 76-60= 27-20= 78+9=

2.竖式计算我最棒。(16分)

27+8= 60-7= 53+8= 68-8=

18+7= 25+9= 63-30= 36+9=

3.看图列式计算。(6分)

1)6个

2)10个

3)56个

四.动手画一画,想一想。(6分)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三角形

五.看图填空。(8分)

左图中,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三角形有( )个,圆有( )个。

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18分)

1.一瓶洗发水13元,妈妈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4分)

(元)

答:应找回 元钱。

2.大燕子捉了45只虫子,小燕子比大燕子少捉8只,小燕子捉了多少只虫子?(4分)

(只) 答:小燕子捉了 只虫子。

(1)买一个玩具电话和一辆玩具小汽车要花多少钱?

(元)

(2)一个玩具熊比一只橡皮鸭贵多少钱?

(元)Xkb1.com

4.要植树35棵,小明植了8棵,还要植多少棵才能完成任务?(4分)

答:还要植 棵才能完成任务。

七.自主探索。(6分)

给你50元钱买下面的物品,最少能买几件?最多能买几件?

玩具汽车25元 篮球22元 魔方5元 钟表12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参考]

篇7:宁城县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的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相形见绌精巧绝伦油光可鉴抑扬顿措

B、相副相成众目睽睽广袤无垠正襟危坐

C、莫衷一是无可置疑暗然失色胸有成竹

D、引经据典囊萤映雪招徕顾客冥思遐想

2.阅读后有答题。

人类是大自然的模仿者,但他模仿得很拙劣。他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bānbān)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jǐng)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狼藉(bānbān)陷(jǐng)

(2)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4分)

喜形于色:

断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D.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5、某校初三(6)班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4分)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便宜,贪恋女色。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反:

6、按要求默写

A、名句默写:(6分)

①落花人独立,(晏几道《临江仙》)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③沉船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B、根据提示默写:(4分)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此事古难全。,。

二、阅读理解(61分)

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负势竞上()(2)窥谷忘反()

(3)波澜不惊()(4)而或长烟一空()

8.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

9.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游客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4分)

【甲】

【乙】

10.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

语句:

赏析:

现代文阅读

(一)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当时认识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那时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

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①“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②“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③“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势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④“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1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讲的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指出下面各句中的“爱”所指的含义(选择答案,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4分)

①爱在这里。爱:_____________

②爱就是花的香味吗?爱:_____________

③爱是不是太阳?爱:_____________

④爱有点像太阳没有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爱:_____________

A爱是一种美好B爱是一种感情(或爱是一种心理体验。)

C爱是可感知抽象概念D爱是一种光明和温暖

13.“我感觉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这句话中,“无数无形的线条”指的是__________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道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从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到“爱”这种抽象难懂的概念来看,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5、请仿照下列句子,写出你对爱的感受。(4分)

爱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谎言,它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细感受,你就会发现爱本就紧挨着你:它可能是清早母亲挤在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让你感受到温馨;它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让你_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让你__________。在生活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受到触动感染和激励鼓舞,你就会去掉冷漠,解除封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达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什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描绘,有什么作用?(3分)

20、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分)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三)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21、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4分)

22、下面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在完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成哪种书面形式表示?(4分)

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23、第④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哪一句?其作用是什么?(3分)

2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的④―⑥自然段,具体地说明了未来粮仓的粮食――海藻、浮游生物及鱼虾等。

B、这是一篇浅显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主要原因及结果。

C、文章的语言浅显明白,通俗易懂,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理解,这也是文章的语言特色之一。

D、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三、作文(60分)

题目一:“在这个不寻常的里”(横线可填“日子、春天、节日……”)

题目二:有一首歌常留心间

要求:

1、两题目任选其一。2、如选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3、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要尽量做到中心明确,有情感真实,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文章在600字左右。

.

[宁城县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篇8:宁城县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正襟威坐粗制滥造奥秘

B.油光可见精巧绝伦狼藉

C.相辅相成一视同仁纯朴

D.合辙押韵故名思义禁锢

2.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形见绌(chù短缺;不足)近在咫尺(zhǐ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一咫)

B.啮齿动物(niè咬牙切齿)肆意挑衅(xùn争端)

C.龙吟凤哕(huì鸣叫)与之媲美(bì比得上)

D.缄默不语(jiān给书信封口)深恶痛疾(wù厌恶)

一、积累和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的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相形见绌精巧绝伦油光可鉴抑扬顿措

B、相副相成众目睽睽广袤无垠正襟危坐

C、莫衷一是无可置疑暗然失色胸有成竹

D、引经据典囊萤映雪招徕顾客冥思遐想

2.阅读后有答题。

人类是大自然的模仿者,但他模仿得很拙劣。他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bānbān)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jǐng)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啊,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这是个非主谓句

B.“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张海五。”这个句子的谓语是“贱卖张海五”。

C.“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个动词性短语

D.“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鬈发堆在额头上”。

4.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下面广播前方记者两小时前刚刚发来的报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的话音一落,同学们都蠢蠢欲动,想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4分)

有一个小官到任后去谒见上司。上司问:“贵地风土如何?”小官回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上司问:“春花如何?”小官回答:“棉花每亩二百八。”上司问:“百姓如何?”小官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上司怒道:“我问的不是白杏,是你的小民。”小官答道:“卑职小名叫‘狗儿’。”

(1)故事中造成误会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的那个“上司”所犯的毛病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2分)

6.根据上下文提示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昀《与朱元思书》)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诗题中有“早春”二字,针对它,诗中描述了哪三种景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B.“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描绘出春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C.第三句中着一“好”字,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宁城县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大全]

篇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班有学生28人,其中9人入籍参加期末考试,及格率100%,优秀率100%,在街道同年级排名第一。

二、主要成绩

1、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

2、学生计算准确,答题认真,所以第一大题我会填,第二大题按要求做一做,第三大题我会直接写得数第四大题在括号里填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第五大题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第七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基本没出现错误。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学生出现错误多的地方在第七题,解决问题的第5小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正确答案是:9+5+1=15(人)

有4人通过画图然后列出算式:8+1+4=13(人)9+5-1=13(人)

学生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是他们把这道题理解成:”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9,从后面数,排第5,这一对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道题文字上很相近,平时我对学生的训练力度也很大,学生都能画一画再列算式,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粗心。

四、改进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钻研教材,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提高自己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对待学困生,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多鼓励用显微镜看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信心;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篇10:5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

1、在3、-10、+7、0、-8、1.2中,正数有( ),负数有( ),整数有( ),其中最大的正数与最小的负数的差是(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5分=( )时

26000平方米=( )公顷 150公顷=( )平方千米

15吨6千克=( )千克 0.06平方千米=( )平方米

3、乙数除甲数,商0.3余0.01。若甲乙两数同时扩大10倍,则商是( ),余数是( )。

4、五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24厘米,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为6厘米、8厘米、10厘米,它斜边上的高是( )。

6、元旦是星期一,“五一”劳动节是星期( )。

7、3.1415929……是( )小数,15.7460606……是( )小数,它可以简写为( )。

8、甲乙两数的差为18.9,若将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正好与甲数相等。甲数是( ),乙数是( )。

二、判断。(5%)

1、9.80和9.8的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 … ( )

2、梯形的高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 ( )

3、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 )

4、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 ( )

5、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三、选择。(5%)

1、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 )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 、扩大100倍

2、同学跑步,小刚每秒跑4.8米,小明跑45米要10秒,小华15秒跑80米,( )跑得最慢。

A、小刚 B、小明 C、小华

3、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 ),面积(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4、一个三位数是一个三位数的'9倍,这样的数有( )对。

A、10 B、11 C、12

四、计算。(34%)

1、直接写出得数。(6%)

1.5×4= 1.6+3.04= 19.2-0.8=

2.8÷0.7= 0.01= 108÷2.5÷4=

2、列竖式计算,并保留两位小数。(4%)

9.75×1.5 1÷6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

4.32+5.43+6.68 17.17-6.8-3.2

16.8×10.1 2.74×9.5+5×0.274

4、列式计算。(8%)

(1)0.4除1.84的商,加上两个0.5的积,和是多少?

(2)13.6比一个数的2倍多0.4,求这个数.

五、应用。(36%,1~6题每题5分,第7题6分)

1、两台播种机1.8小时播种5.4公顷,照这样计算,播种10.2公顷还需多少小时?

2、16位小朋友围坐成一圈,从1号小朋友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做传花游戏,当传第38次时,花在几号朋友手中?

3、一桶油连桶重18.6千克,倒掉一半油连桶还重9.9千克。这个油桶重多少千克?

4、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下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32.4厘米,比宽的1.5倍多0.3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AB两地相距1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10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1千米,几小时后甲车能追上乙车?

6、一个直角梯形上底8.4厘米,下底15.6厘米。在这个直角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面积为37.8平方厘米。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7、下面是五年级(1)班期中测试情况统计图。

(1)在竖轴上填上适当的数量。2'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

(3)假如你是这个班的数学老师,请你分析一下此次考试的总体情况。2'

篇11:5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3.5×10= 4.6÷100= 100×0.9=

1.5×6= 0.2×0.5= 9.6÷4=

0.85-0.05= 0.7+0.23= 42×0.3=

2.9÷10= 0.54÷0.6= 4÷0.5=

2.用竖式计算。(12分)

3.49+2.15 7.4-3.68 5.3×0.26 3.9÷0.65

3.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2.9+0.46+7.1+0.54 30÷2.5+1.6×2.5

0.4×(25+2.5) 4.97×[2.46÷(5.58-5.28)]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零下8℃通常记作( ),低于海平面130米通常记作( );

小红向南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200米表示她( )。

2.5个0.1和9个0.01组成的小数是( ),这个小数写成分数是( )。

3.在 填上“>”、“<”或“=”。

0.56×2.4 2.4 1.43÷0.99 1.43 0.2×0.2 0.4÷0.1

4.3600千克=( )克 0.45公顷=( )平方米

5.根据48×25=1200,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8×25=( ) 4.8×0.025=( )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4÷0.21=( )÷21 7.82÷46=( )÷4.6

7.全国假日办发布的《2006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33000000人次。把它改写成用“亿人次”作单位的数是( )亿人次,再把改写后的数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近似数是( )。

8. 我国的台湾岛面积是3.58万平方千米,比海南岛大0.19万平方千米,海南岛的面积是( )万平方千米。

10.已知A=0.00……096,B=0.00……03,则A÷B=(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在下面3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

(1)-1 (2)2 (3)3

2.1.290290……保留三位小数是( )。

5.一排学生从前往后按1、2、3、1、2、3……依次重复报数,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24个,他应该报( )。

(1)1 (2)2 (3)3

四、解决实际问题。(共32分)

1.在一块面积是1.2公顷的土地上建了8幢楼房,每幢楼房占地900平方米,其余的地用于绿化和道路。绿化和道路用地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5分)

2.有19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你能列表找出答案吗?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4分)

初二数学下册试题

初二数学下册试题练习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初一数学下册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半期试题

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