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崧El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乌夜啼》唐诗鉴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乌夜啼》唐诗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篇1:《乌夜啼》唐诗鉴赏
《乌夜啼》唐诗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不例外,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开始两句描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阳迟暮之间,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
乌鸦尚且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寓情于景,感染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秦指代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却让读者在暮色迷茫中,透过朦胧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独坐空闺泪如雨,这如雨的泪沉重地滴到读者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
沈德潜评这首诗说:“ 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 (《唐诗别裁》说得言简意赅。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景中现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份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想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篇2:《乌夜啼》诗歌鉴赏
《乌夜啼》诗歌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释】
①乌夜啼: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西曲歌》。
②机中织锦:指闺中织妇。全诗校:“一作闺中织妇。”
③远人:指在远地的丈夫。怅然忆远人:全诗校:“一作向人问故夫。”怅然忆远人:指向人问故夫 。
④孤:指空。全诗校:“一作空。”
⑤独宿孤房:全诗校:“一作欲说辽西。”
名句: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乌夜啼》是一首乐府诗,是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前后,李白在长安时的作品,写秦川妇女怀念征夫的痛苦心情。这两句是说,夕阳西下,返照城ィ成群的乌鸦从远处飞回,哑哑啼叫,将栖未栖,叫声喧嚣、烦乱,引起思妇的愁烦;黄昏时分,乌鸦尚知归巢,远在天涯的征夫,何时才能归来呵!以乌鸦啼叫,引起心绪烦乱,以乌鸦旧巢,想起征夫未归,写景言情,顺理成章,韵味耐嚼。
【译文】
夕晖将坠,黄云飞度,影映城阙;暮鸦盘桓,在霜林的上空,欲栖又飞。
盘旋复盘旋,鸦落又鸦起,叽叽喳喳,聒噪不止;霜树在暮色中伸展疏枝,在群鸦的悲鸣中颤栗。
那正在织锦的秦川女子,透过碧如烟霞的帘子,望着迷茫的暮色,以及暮色中起起落落、嚣叫不止的鸦群,喃喃自语。
她停下如飞的梭子,怅然忆及那远去的征人;守着这空洞洞的房子,禁不住苦泪如雨。
【按】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西曲歌》。李此写晋朝窦滔妻苏蕙。窦本秦川刺史,后被苻坚徙流沙。蕙把思念织成回文璇玑图,题诗二百余,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鉴赏
《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多写离别之男怨女恨。李白此诗题材相类,却别翻新境,独具魅力。
领起二句绘景,乃一秋林晚鸦图也。描写苍凉之景,渲染凄凉气氛。声色并茂的自然之景,蕴含着浓浓的愁绪,直透人心。三、四句绘人,省去了容貌,省去了服饰。其单调而枯燥的劳动,早已让她疲惫不堪。此时,她不胜窗外归鸦的`叫声,面对纱窗,兀自独立,却不敢再去掀起那如烟的帘子。也许并非是那窗帘如烟,倒是那泪眼迷离所至,怕那外面的世界不能让她自持。其实,她早已不能自持了,喃喃自语,泪湿衣襟,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那怨中的女子,诗人只让我们雾里看花,闻其声,而不见其形,直让人心荡神驰。其剪裁构思,颇具匠心,让读者感受的不是她的容,她的貌,而是她的心,她的情。因此,主人公郁结难解,愁怨难排,孤苦伶仃的境况,直撼人心。她的泪水,不觉间,亦打湿了我们的心。
六句诗,起句布景,绘景寓情,情景相生;中间绘人,绘影绘声,启人遐思;结尾点题,韵长味远,余响不尽。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篇3:乌夜啼李白诗歌鉴赏
乌夜啼李白诗歌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五、六两句,有几种异文。如敦煌唐写本作“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才调集》卷六注:“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流沙泪如雨’”等,可能都出于李白的原稿,几种异文与通行本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隔窗语”不是自言自语,而是与窗外人对话;二是征夫的去向,明确在边地的流沙。仔细吟味,通行本优于各种异文,没有“窗外人”更显秦川女的孤独寂寞;远人去向不具写,更增相忆的悲苦。可见在本诗的修改上,李白是经过推敲的。沈德潜评这首诗说:“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唐诗别裁》)说得言简意赅。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布景出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分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想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篇4:陆游乌啼夜的鉴赏
关于陆游乌啼夜的鉴赏
纨扇婵娟素月①,纱巾飘渺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②,清润雨馀天③。
弄笔斜行小草④,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注释】①纨扇婵娟素月:指纨扇如同明月一样洁白。纨扇,细绢织成的团扇。婵娟,美好的样子,暗喻女子娇美的容貌。汉代班婕妤曾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②高槐叶长阴初合:槐树的叶子渐渐长成,树阴也渐渐合拢,覆盖地面。③清润雨馀天:雨后的天空更显清朗湿润。④弄笔斜行小草:指在房里悠闲无事,以写小草打发时光。
【品鉴】这首小令是放翁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181~1185年)间闲居故乡山阴时的作品。词写自己的闲散生活,创造出一种雅洁清远的闲适意境。上片开头二句,以纨扇和纱巾两种应时的'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时节。后二句写室外之景,树阴浓合,晴天清润,也是典型的初夏之景。下片则由写景转到写人,表现作者闲适的生活。起二句,写自己闲来无事,常常弄笔展纸作小草;喝酒至微醉,卷帘迎凉以便睡眠。末二句写主人公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洁净无尘的凉床上听新蝉,更是展示了一个清凉高迥的初夏境界。此词通篇只写事和景,不直接写情,把主观感情不露痕迹地寄寓于事与景之中。陆游诗词中颇多闲适之作,但那些看似“闲适”的作品中大多带有牢骚悲慨的情绪,本篇却通篇只写闲适,没有丝毫忧愁或悲慨的情绪,是一首纯正的闲适词。
篇5:李白《乌夜啼》诗歌鉴赏
李白《乌夜啼》诗歌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按】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西曲歌》。李此写晋朝窦滔妻苏蕙。窦本秦川刺史,后被苻坚徙流沙。蕙把思念织成回文璇玑图,题诗二百余,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鉴赏:
《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多写离别之男怨女恨。李白此诗题材相类,却别翻新境,独具魅力。
领起二句绘景,乃一秋林晚鸦图也。描写苍凉之景,渲染凄凉气氛。声色并茂的自然之景,蕴含着浓浓的愁绪,直透人心。三、四句绘人,省去了容貌,省去了服饰。其单调而枯燥的劳动,早已让她疲惫不堪。此时,她不胜窗外归鸦的叫声,面对纱窗,兀自独立,却不敢再去掀起那如烟的帘子。也许并非是那窗帘如烟,倒是那泪眼迷离所至,怕那外面的世界不能让她自持。其实,她早已不能自持了,喃喃自语,泪湿衣襟,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那怨中的女子,诗人只让我们雾里看花,闻其声,而不见其形,直让人心荡神驰。其剪裁构思,颇具匠心,让读者感受的不是她的容,她的貌,而是她的心,她的情。因此,主人公郁结难解,愁怨难排,孤苦伶仃的境况,直撼人心。她的泪水,不觉间,亦打湿了我们的心。
六句诗,起句布景,绘景寓情,情景相生;中间绘人,绘影绘声,启人遐思;结尾点题,韵长味远,余响不尽。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篇6:乌夜啼作文
风,起了。园子里,花影摇动。微闭双眼,听着,想着。突然,指尖触到丝质般的柔软,我知道,那应是不知从何处飘落的花瓣。果真,风里有那么一缕暗香,摄我心魄。灵魂仿佛也要随它飞走,飞到天涯尽头的香丘。香,飘散。良久,我睁开眼。苦笑,我就知道,此生再不能随风而去我长恨,此身非我有。
夜,朦胧的月色笼罩着故国。孤独,绝望。本想当中兴之主,谁料却成了亡国之君。我,怕是要成为万古笑柄吧,后人该说李煜断送了南唐吧!可是,谁又知道,父王把江山交给我时,社稷已是岌岌可危。我没有选择,这是早就注定了的。于是,花前月下,我把满腔怨、愤、痛都寄于诗词歌赋,沉迷于风花雪月……
当看到敌人蹂躏我的国家,我的夜光杯里是百姓的希望。眉,紧锁着,听那荒园中飘忽的筝声。听,筝声如诉,声声催老时光,却诉不尽一弦无可奈何的叹息。凝望着那轮清冷的圆月,我在呼唤,在拼命地呐喊:江山,我南唐的'江山啊!四下是一片寂静,风吹过竹林留下沙沙的嘶喊。红烛摇曳中倒映出宫殿的金碧辉煌。惨白的月光照着乳白的帷幔,珠宝、翡翠、碧玉发出迷醉的光。我看不懂,也不想懂,那些东西,为什么还不黯黯然呢?
一个人,珠光宝气,清风冷月中的一个人。罢了,罢了,江山风雨,风雨江山。我,又算得上什么?我可以,真的可以承受上苍这样的安排。可是,我的故国啊,我的子民啊,怎禁得起这风雨飘摇。蓦然,痛彻心扉。我的痛苦,愧疚赤裸裸的展露在月下。明月啊,你的清光普照了这宫墙多少年!你告诉我,它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走到这再也不能挽回的局面。我,身为国主,除了无尽的唉叹,也作了无数挣扎。你是否知道多少个无眠的夜,我独自抚摸这朱红的墙壁,泪流满面。你是否知道我多么想在绵绵春雨夜,不要再千百回梦见小楼风月。风不语,依旧吹着。或许,它们现在只为那边大殿里的君王展现月华清辉。我,只是落魄的后主。
酒,一盏一盏,和着泪咽下,苦涩的喉。让舞姬跳一支舞,舞尽我苦恨无奈;舞尽这清露里流;舞尽我南唐繁华后——一江春水向东流。
篇7:乌夜啼作文
他倚坐在梧桐树下,一口一口的往嘴里灌着酒。
风,从院中吹过,卷了一地的梧桐叶在空中凌乱着,划过一道道凄美的弧线。
重新落下,满地凄凉。
许是沙子迷了眼,他不耐的挥挥衣袖,带倒了几个空了的酒壶。
我轻轻地唤他的字,重光,重光……
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我是一枝毛笔,一枝毛笔罢了。
当年的李煜,那个明黄衣袍的天下至尊,立于九重金銮之上,指点江山,是何等的潇洒高贵。如今,那双子夜般带着无限深意的眸子,却已了无了往日的犀利,只剩了迷茫与绝望。
“唐已亡了……”他喃喃低语,眼神没有丝毫焦距。
“百无一用是书生。”朝中大臣叹息。
他从袖里掏出我,声音嘶哑道:“而今,我身边也只有你,可以念想了……”脸上有晶莹的水珠滑落,辨不清是刚沾上的露水,还是今夜的眼泪。
他缓缓起身,瞳孔逐渐清明。一阵风吹来,白衣飘飘,青丝乱舞。他抬眸望向北方,目光似穿透万里,照在高坐龙椅的那人身上。
……良久,他转身,走进阁楼。
那是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重光四十二岁的生辰。
宋太祖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在酒中下了毒。
他倒下去时,我从他袖间滑落。
触碰至地面的那一瞬,我忽然想起几日前的那一幕。
笔架上的另一只毛笔问我:“他是亡国之君,宋太祖必会杀他,你要怎么办呢?”
我毫不犹豫的答道:“先皇用汉白玉打造我送与重光,他在我在,他亡我亡。”
重光,你在我便在,你亡,我亦随你而亡。
碎片四溅。
★ 陆游乌啼夜的鉴赏
★ 慈乌夜啼 白居易
★ 《遣怀》唐诗鉴赏
★ 《微雨》唐诗鉴赏
《乌夜啼》唐诗鉴赏(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