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晓,咏晓温庭筠,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

时间:2022-12-04 20:44:47 作者:伏龙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伏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咏晓,咏晓温庭筠,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咏晓,咏晓温庭筠,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咏晓,咏晓温庭筠,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

咏晓,咏晓温庭筠,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 -诗词大全

咏晓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虫歇纱窗静,鸦散碧梧寒。稍惊朝动,犹传清漏残。

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褰衣复理鬓,余润拂芝兰。

篇2:咏晓古诗欣赏

咏晓古诗欣赏

《咏晓》原文

咏晓

作者:唐·温庭筠

虫歇纱窗静,鸦散碧梧寒。

稍惊朝珮动,犹传清漏残。

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

褰衣复理鬓,馀润拂芝兰。

《咏晓》注释

①朝佩:唐时五品以上官员有玉佩,上朝时佩带。见《旧唐书·舆服志》。

②微红:指初日之光。一露盘:汉武帝于建章宫建神明台,上作承露盘,立铜仙人舒掌擎盘以承甘露。

③褰:全诗校:“一作奉。”

《咏晓》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咏晓》繁体对照

卷577_54詠曉溫庭筠

蟲歇紗窗靜,鴉散碧梧寒。

稍驚朝珮動,猶傳清漏殘。

亂珠凝燭淚,微紅上露盤。

褰衣復理鬢,餘潤拂芝蘭。

篇3:咏晓,咏晓韦应物,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

咏晓,咏晓韦应物,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 -诗词大全

咏晓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军中始吹角,城上河初落。深沉犹隐帷,晃朗先分阁。

篇4:《晓仙谣》温庭筠

作者:唐·温庭筠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

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叠山埋早红。

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遥遥珠帐连湘烟,鹤扇如霜金骨仙。

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州皆悄然。

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

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注释】

1、玉妃:海上仙人。陈鸿《长恨歌传》载,东极大海,跨蓬壶山,见最高仙山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署曰“玉妃太真院”。海宫:《初学记·地部》载,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海上,金银为宫圈,仙人所居。

2、靥靥:晨星渐隐貌。

3、碧:全诗校:“一作雪。”

4、丛丛:全诗校:“一作茸茸。”茸茸,花草丛生貌。

5、网轩:饰有网状方格之窗。沈约《咏月诗》:“网轩映珠缀。”

6、珠帐:以珠为饰的帐。唐彦谦《咏葡萄》:“玉盘新荐入华屋,珠帐高悬夜不收。”

7、扇:全诗校:“一作羽。”谢惠连《白羽扇赞》:“凉齐清风,素同冰霜。”金骨仙:相传东海之西岸有扶桑,人食其堪,体骨皆作金色,可高飞翔空。见东方朔《海内十洲记》。

8、九州: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后泛指中国。

9、秦穆公时,有萧史者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结为夫妇。遂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凤凰来止其屋,公为筑凤台,二人居其上,数年,随凤飞去。见《列仙传》。

10、半:全诗校:“一作乘。”

11、雾:全诗校:“一作露。”兆:全诗校:“一作万。”

【赏析】

这是一首游仙诗。写得极美,而哲理却甚深。

在诗人的笔下,这个皎洁而孤寂的月亮,却仿佛是个调皮的小孩子。它从它的家——海里逃了出来,到天空中玩得几乎不知道回去了。诗中表现了这样的景象。

银河欲转,夜,已很深了。玉妃像个姐姐似的,唤着它,要它回到海宫里去。就在它们尚未回去之时,这时的海面上,月色淡白,碧浪山叠。那浪底的海宫里,花正红。花上还闪烁着珍珠般的露珠;就像刚刚哭过还来不及拭去泪水,马上又破涕为笑的少女的脸。

小苑里那一丛丛的树,是那样的青翠。也许是处在透过月光的海水之下的缘故吧?所以它们都闪着寒冷的光。

啊,连挂着轻纱的绮阁都看得这样的清楚,以至仿佛迢递的漏声都听得见。水里的小鱼也会像世上的小鸟那样闯进宫殿里去的么?为什么这儿的轩堂也挂上了护鸟的珠网?而这轩堂是多么的高哇,简直也像是耸入了云端!只是这云,一定是那碧空云彩的倒影。因为黎明还未到来,在这朦胧的月光下,那上面是什么轩名还看不清楚哩。

轩内的珠帐倒是看到了,只是显得很远很远。那淡蓝色的珠帐远远看去,似乎与湘水的烟波溶在了一起。

这一切都笼罩在碧波与月光里,所以看上去都呈现冷色;带着水般的轻柔,月般的光洁,而又都是那样的缥缈流动。正像人们在一泓清水里,看到的小草小石子那样。

再看“玉妃”,她手执着用白鹤的羽毛做的'扇子,浑身金光霞灿。恰似当年秦王的女儿弄玉,吹着洞箫,骑凤归天的样子。

听,晨鸡唱了。她们是该走了。也正如当年的弄玉,丢下了人世而和萧史一起仙去了。

是的,她俩仙去了,留下了莽莽苍苍的尘世呵,这亿万人家,这时都还在静悄悄地做着各自的梦。

诗人没有理论,甚至连世人做着什么牵情的梦都没有说。读者要想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心情,那就只有在这人神之间,去探求他所肯定的是什么,去在他那字里行间,去寻求吉光片羽。当然,这是不多的。但诗人还是留下了一个“泪”字。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是用泪来形容露珠,还是用露珠来比喻新泪。总之,它是诗人心灵上掠过的一抹阴影,而却是在这深宫的花面上。诗中描述的海底的宫殿,似乎也太过于阴森萧瑟了。这诗让人想起了安徒生的童话,不仅意境似《海的女儿》,而哲理更像《皇帝的新装》。这个“泪”字,就像那个孩子,他小不点儿,夹在大人的空隙里,似乎很不起眼。然而就是他戳穿了这无人不称道的富丽堂皇的虚假,仙宫里也是有泪痕的。

在诗人笔下,这些有着高耸入云的“绮阁”、“网轩”的宫殿,当然是有现实的生活为其依据的。然则,仙宫也就是帝阙王府了。美国斯蒂芬·欧文在谈到初唐宫廷诗的特点时说:“此处还有许多小特点。宫殿与天界的习惯等同,不仅为修饰提供了现成有效的混合隐喻,而且还提供了天界显现人间的无数巧妙结尾。”这虽指的是初唐的宫廷诗,其实这种手法在唐人是无处不在的。那么,诗人之甘于梦梦,也许正是不愿为仙;这是诗人的不可救药处,但其实又是对于“仙”的鄙视。

温庭筠正是从皇帝和宰相的宫廷内府走出的。那么,他之所以要逃离这些地方,也许正是他因为心中另有“牵情”之所在。这“牵情”的人儿,读者可以据此归结为他之自甘堕落,但也可以说他是忠实于自己的理想。甚至心中还真有这样一个人,如李德裕或庄恪太子也说不定。是以他终于没有跻身于权贵之门而落落以终了。那么,他是愿意回到他的尘世之中去作他的那“牵情”之梦的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温庭筠是不会像有些人投靠阴腐势力为奥援而背叛了自己的政治立场而出将入相的。

当然,诗的哲理是只可意会的;说穿了,也许就成了“浑不是”。

拓展阅读:《齐宫》(作者:温庭筠)

齐宫

作者:唐·温庭筠

白马杂金饰,言从雕辇回。

粉香随笑度,鬓态伴愁来。

远水斜如剪,青莎绿似裁。

所恨章华日,冉冉下层台。

【注释】

①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

②雕辇:雕琢文饰之车。

③章华:指齐章华台。春秋齐景公所造。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篇5:温庭筠《晓仙谣》

作者:唐·温庭筠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

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叠山埋早红。

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遥遥珠帐连湘烟,鹤扇如霜金骨仙。

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州皆悄然。

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

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注释】

1、玉妃:海上仙人。陈鸿《长恨歌传》载,东极大海,跨蓬壶山,见最高仙山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署曰“玉妃太真院”。海宫:《初学记·地部》载,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海上,金银为宫圈,仙人所居。

2、靥靥:晨星渐隐貌。

3、碧:全诗校:“一作雪。”

4、丛丛:全诗校:“一作茸茸。”茸茸,花草丛生貌。

5、网轩:饰有网状方格之窗。沈约《咏月诗》:“网轩映珠缀。”

6、珠帐:以珠为饰的帐。唐彦谦《咏葡萄》:“玉盘新荐入华屋,珠帐高悬夜不收。”

7、扇:全诗校:“一作羽。”谢惠连《白羽扇赞》:“凉齐清风,素同冰霜。”金骨仙:相传东海之西岸有扶桑,人食其堪,体骨皆作金色,可高飞翔空。见东方朔《海内十洲记》。

8、九州: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后泛指中国。

9、秦穆公时,有萧史者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结为夫妇。遂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凤凰来止其屋,公为筑凤台,二人居其上,数年,随凤飞去。见《列仙传》。

10、半:全诗校:“一作乘。”

11、雾:全诗校:“一作露。”兆:全诗校:“一作万。”

【赏析】

这是一首游仙诗。写得极美,而哲理却甚深。

在诗人的笔下,这个皎洁而孤寂的月亮,却仿佛是个调皮的小孩子。它从它的家——海里逃了出来,到天空中玩得几乎不知道回去了。诗中表现了这样的景象。

银河欲转,夜,已很深了。玉妃像个姐姐似的,唤着它,要它回到海宫里去。就在它们尚未回去之时,这时的海面上,月色淡白,碧浪山叠。那浪底的海宫里,花正红。花上还闪烁着珍珠般的露珠;就像刚刚哭过还来不及拭去泪水,马上又破涕为笑的少女的脸。

小苑里那一丛丛的树,是那样的青翠。也许是处在透过月光的海水之下的缘故吧?所以它们都闪着寒冷的光。

啊,连挂着轻纱的绮阁都看得这样的清楚,以至仿佛迢递的漏声都听得见。水里的小鱼也会像世上的小鸟那样闯进宫殿里去的么?为什么这儿的轩堂也挂上了护鸟的珠网?而这轩堂是多么的高哇,简直也像是耸入了云端!只是这云,一定是那碧空云彩的倒影。因为黎明还未到来,在这朦胧的月光下,那上面是什么轩名还看不清楚哩。

轩内的珠帐倒是看到了,只是显得很远很远。那淡蓝色的珠帐远远看去,似乎与湘水的烟波溶在了一起。

这一切都笼罩在碧波与月光里,所以看上去都呈现冷色;带着水般的轻柔,月般的光洁,而又都是那样的缥缈流动。正像人们在一泓清水里,看到的小草小石子那样。

再看“玉妃”,她手执着用白鹤的`羽毛做的扇子,浑身金光霞灿。恰似当年秦王的女儿弄玉,吹着洞箫,骑凤归天的样子。

听,晨鸡唱了。她们是该走了。也正如当年的弄玉,丢下了人世而和萧史一起仙去了。

是的,她俩仙去了,留下了莽莽苍苍的尘世呵,这亿万人家,这时都还在静悄悄地做着各自的梦。

诗人没有理论,甚至连世人做着什么牵情的梦都没有说。读者要想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心情,那就只有在这人神之间,去探求他所肯定的是什么,去在他那字里行间,去寻求吉光片羽。当然,这是不多的。但诗人还是留下了一个“泪”字。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是用泪来形容露珠,还是用露珠来比喻新泪。总之,它是诗人心灵上掠过的一抹阴影,而却是在这深宫的花面上。诗中描述的海底的宫殿,似乎也太过于阴森萧瑟了。这诗让人想起了安徒生的童话,不仅意境似《海的女儿》,而哲理更像《皇帝的新装》。这个“泪”字,就像那个孩子,他小不点儿,夹在大人的空隙里,似乎很不起眼。然而就是他戳穿了这无人不称道的富丽堂皇的虚假,仙宫里也是有泪痕的。

在诗人笔下,这些有着高耸入云的“绮阁”、“网轩”的宫殿,当然是有现实的生活为其依据的。然则,仙宫也就是帝阙王府了。美国斯蒂芬·欧文在谈到初唐宫廷诗的特点时说:“此处还有许多小特点。宫殿与天界的习惯等同,不仅为修饰提供了现成有效的混合隐喻,而且还提供了天界显现人间的无数巧妙结尾。”这虽指的是初唐的宫廷诗,其实这种手法在唐人是无处不在的。那么,诗人之甘于梦梦,也许正是不愿为仙;这是诗人的不可救药处,但其实又是对于“仙”的鄙视。

温庭筠正是从皇帝和宰相的宫廷内府走出的。那么,他之所以要逃离这些地方,也许正是他因为心中另有“牵情”之所在。这“牵情”的人儿,读者可以据此归结为他之自甘堕落,但也可以说他是忠实于自己的理想。甚至心中还真有这样一个人,如李德裕或庄恪太子也说不定。是以他终于没有跻身于权贵之门而落落以终了。那么,他是愿意回到他的尘世之中去作他的那“牵情”之梦的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温庭筠是不会像有些人投靠阴腐势力为奥援而背叛了自己的政治立场而出将入相的。

当然,诗的哲理是只可意会的;说穿了,也许就成了“浑不是”。

拓展阅读:温庭筠【词九首】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荷叶杯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酒泉子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篇6: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的翻译赏析

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的翻译赏析

《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前言】

《咏菊》这首七言律诗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咏菊》整首诗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多愁善感情怀,又不被一些人理解。尾联以陶渊明的好评作结,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注释】

⑴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

⑵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

⑶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⑷欹:这里通作“倚”。

⑸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⑹毫端:笔端。

⑺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

⑻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⑼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⑽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 里不作平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⑾一从:自从。

⑿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

⒀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⒁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翻译】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鉴赏】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 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篇7:咏山鸡,咏山鸡温庭筠,咏山鸡的意思,咏山鸡赏析

咏山鸡,咏山鸡温庭筠,咏山鸡的意思,咏山鸡赏析 -诗词大全

咏山鸡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体裁:五律   万壑动晴景,山禽凌翠微。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巢暖碧云色,影孤清镜辉。不知春树伴,何处又分飞。

篇8:晓仙谣,晓仙谣温庭筠,晓仙谣的意思,晓仙谣赏析

晓仙谣,晓仙谣温庭筠,晓仙谣的意思,晓仙谣赏析 -诗词大全

晓仙谣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体裁:乐府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银河欲转星靥靥,

碧浪叠山埋早红。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遥遥珠帐连湘烟,

鹤扇如霜金骨仙。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州皆悄然。

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雾盖狂尘亿兆家,

世人犹作牵情梦。

篇9:《西施咏》赏析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注释:

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译文: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着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

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西施咏》赏析

晓坐,晓坐陆游,晓坐的意思,晓坐赏析

将晓,将晓杜甫,将晓的意思,将晓赏析

霜晓,霜晓陆游,霜晓的意思,霜晓赏析

咏绵竹诗歌赏析

咏鹦鹉原文及赏析

听晓角原文及赏析

咏鸡诗词

咏鹅古诗

春天不觉晓散文

咏晓,咏晓温庭筠,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咏晓,咏晓温庭筠,咏晓的意思,咏晓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