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觉晓散文

时间:2022-11-29 14:28:18 作者:lixiangservic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xiangservic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春天不觉晓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春天不觉晓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春天不觉晓散文

春天不觉晓散文

在冬天还徘徊不去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工作了好久好久,至少我觉得很久!算不上忙碌,当然也就不会很累了,但冬日的余威总感觉那么的强烈,就像雪后寒一直都在一样,所以我不得不除了吃饭上班以外的时间,都窝在还算暖和的被窝里,当然也是有空调的。

不知又过了几日,中午醒来,必然是一如既往的饿醒,不知怎的,突然很欲望看一看外面。便伸手去拉窗帘,肯定是因为刚醒,忘了昨天夜里自己“很努力”的工作了,所以在伸手的那一瞬间,肩膀的酸痛让我看到阳光的那一刻,就觉得这阳光定是一世纪光年以前的(后来才知道只不过是8分钟以前的)。也许正因为如此“不易”而看到的阳光,便有了出去看看的冲动!

可能是我还年轻吧,那一份说走就走的轻狂催促着我马上起床——去吃饭。经过饥饿和疲劳的斗争,最终谁也没有赢。可能我天生就是个幸运儿吧,年轻还是站在了我这边,不,准确来说是饥饿这边。接下来是我每天必做的起床吃饭,很娴熟的.去了厨房。吃的什么我没有留意,只记得一个青菜,记住的原因是因为着青菜打破了我对冬天的青菜应是入口即化的印象,吃完之后一直觉得牙上有颗菜!

漱口后,撑着年少还轻狂,我便拖着鞋子,去看看外面久违的世界。经过几百米算得上平坦的长途跋涉,我上了另一栋宿舍的三楼——也算是登高望远吧。

应该是我闭关太久,一时半会眼睛的焦距锈死了,好一会才看清眼前的田野和不远处稀疏的几处村庄。田野是传统的土灰色,剪不断理还乱的田埂,让这些田野在空间上更像田。但,美中总是有不足——几颗上不了台面的柳树却绿上树梢。视觉中已经和谐的土灰色素描,怎能容得下这莫名的水彩!

直视着,这锦上添“花”的“蛇足”,心想:冬天未走,看你能坚持多久!春天未来,看你能改变这广袤的素描多少!也就是这绿柳,让我有机会静静的想象一下冬去春来,惯性思维告诉我,没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春天是不会来的,更何况,我一直都守候着黑夜中的工作,并没有发觉春雨“潜”来,当然我也否认了“随风潜入‘昼’,润物细无声”,所以我肯定春天还在幕后等待。

没有多久,太阳提醒了入神的我。收回目光,看见近处的墙角下,一片一片的太阳花嫩的透明的腰杆已经挺得老直。我疑惑不解——冬天太阳花为何这么激情?不一会,饭饱欲满之后,疲劳开始警告双眼,我把牙上剩余的青菜吐了出来,唉,这青菜好老啊!转身赶回冬日里暖暖的被窝。

篇2:春眠不觉晓的散文

春眠不觉晓的散文

“春眠不觉晓”,从浅浅的梦,到深深的梦。

其实,我好想醒来,在一个满枝烂漫的早春,在花瓣纷飞的细雨里,在岁月的迷宫里!然而,我却睡着,枕着摇碎的月影和摇碎的心事。

心事很碎,已拼不出最初的模样,纵是可以拼出,模糊的眼已辩不清经纬。就是在这样早春的梦里,我穿过山山水水,把手递给伸向我的温热的掌心,心中的欣赏与爱恋深深的融合,空气已不再流动,就这样久久地凝视,就这样跟着感觉给心插上了翅膀,与蝴蝶一起寻找牵系梁祝的红绳。

我轻舞着双翅,把悄悄采来花粉洒在深深浅浅的足迹里,我好怕,好怕迷失在柔情满怀的心里,怕迷失在最美的风景里。没有风,阳光里我为自己的创意偷偷的笑:就这样一路走来,一路的甜蜜、一路的芬芳。

我藏起铜壶和日冕。春水里我看到自己并不真的是蝴蝶,我只是一个很丑的毛毛虫,可毛毛虫怎么会有蝴蝶的梦呢?半梦半醒间,我看见梦里相守的深情转身离去,说好一起飞翔,可毛毛虫又怎么会飞呢?毛毛虫又怎么会相信自己将来一定能飞呢?一动不动,让眼泪在春天里徘徊,我不可以哭的,如果哭泣,怕春天就在我哭泣的时候流过。

我睡了,躲在萌醒的嫩叶后。

“春眠不觉晓”,梦里花香萦绕,数不尽的落花与摇碎的心事滴成泪,那不是我的,是树的,我真希望那滴泪足以将我包裹,让我晶莹的心与纯净的.情成为琥珀,任岁月流逝变迁,任世俗风沙吹过,期待的眼神依然故我。我没有感动树,树没有流下足够大的眼泪——我并不相信,挂满绿叶的树还在睡着,春眠不觉晓的只是我!

藏起了铜壶与日冕,我还是在数着时间,我担心当我真的变成蝴蝶的时候,已无法再去兑现那份相知相守的诺言,不是我,只是我已找不到另一只蝴蝶的方向。真的没有为我守候。

“春眠不觉晓”,我梦见短笺上写着:“不知道我最后得到的还是不是最初的模样。”最初,设计的所有情节都是一种美丽,可最后……“花落知多少?”

花落知多少呢?我数不清,因为我也数不清自己的心事!不知道夏天来临时,毛毛虫是否能变成蝴蝶?

篇3:春风不觉晓诗歌

春风不觉晓诗歌

两点不到,公鸡

扯开那破锣嗓子使劲叫喊着

大树被微风摇晃着枝丫

拍打着,树叶,偷偷的笑着

天空中,那几朵白云

懒懒地停在房顶上,撅起鼻子

果树上的花香飞满庭院。

成群的野鸟叽叽地叫着

飞起又落下,大马力

瞪着一双大眼睛大声地唱着

水塘里,蛤蟆鼓起腮帮子

吹奏着浪漫的进行曲

一对鸳鸯漂浮在水面上,嬉戏

翠鸟蹬在水塘边,那棵弯曲的芦苇上

瞪着双眼直视前方。

幽幽青山

慢慢变成绿色的海

小屯,紧紧包裹在绿树的怀抱里

小草顶着露珠

露珠闪着光泽

几声狗咬

几声驴叫

几缕炊烟缈缈地爬上高空

小院飘满了果树的花香

屋内早早亮起了灯光

随着房门的吱扭声响

一老一小走进庭院

出了院门

小孙子拉着爷爷的手,嚷着:

上大道、上大道。

东方,闪起了粉色的`霞光

红日已经露出了边框

天空变得湛蓝湛蓝

山林

村庄

大地

都披上了一层红色的彩妆

一老一小出了村庄

来到了水塘边

站在了大道旁

望着天空野鸟飞翔

听着池塘里蛤蟆哼唱

脚趟草叶上的露珠

身披彩色霞光

哦,大手牵着小手

快乐在脸上流淌,绽开笑容

早起的人们会看到日出的美

会看到每天的

平淡与不一样。

篇4: 春眠不觉晓作文

春眠不觉晓作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古人对春天的喜爱从这一首又一首优美的诗句中就可见一斑了。我最喜欢的季节也正是这万物复苏的春天。

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

我喜欢春天,就像那鱼儿离不开潺潺的河水一样。我热爱春天,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那样。我每时每刻都在想,春天你能多停留一会儿吗?哪怕是一会儿!

春天也恰恰和我有缘,我是春天生的,生在这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是我觉得这一生最美好的'事。每当鲜花盛开、冰雪融化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在给我唱着生日歌,轻轻的微风拂过我的脸颊,仿佛也在为我祝贺。

冬天时,每当夕阳和月亮交接时。我都会把对春天的思念发泄出来。心中也想着,春天你什么时候才能来。终于春天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到那刚发出嫩芽的草地上,轻轻地走着,轻轻地抚摸着,生怕打扰了那还没有睡醒的小草。我用鼻子嗅一嗅,嗅到了春姑娘的花粉味,瞅一瞅看到了那茁壮成长的嫩苗。春天你终于来了,你知到我盼了你多久吗?整整275天。每天我都度日如年,你知道吗春?

春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我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昔日庭前那娇艳妖娆的花朵也早已悄无声息地凋零,落入泥土中,仅仅残留着隐隐约约的香气。我曾经最爱花朵也谢了,正如我如梦般转瞬即逝的幸福。而那泡沫般的幻影更加深了我的孤独。

篇5: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

《春晓》原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

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篇6: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什么

“春眠不觉晓”一句,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诗作《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句诗的大意是指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不知不觉就到天亮。意境优美,清新活泼、明朗畅晓,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诗句短小隽永,妇孺皆知,是儿童启蒙读物中最常见的诗句之一。

英语翻译:

Spring sleep without sleep

作品原文

春晓(1)

(唐)·孟浩然

篇7: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什么

处 处 闻 啼 鸟(3)。

夜 来 (4)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作品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 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春眠不觉晓的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于鹿门山。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暮归岁南山》、《早寒江上有怀》、《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

春眠不觉晓的相关谜语

诗句谜语

安息香(打一诗句)—— 春眠不觉晓

谜语解析:从谜面上看,可引申为:睡觉睡得格外安稳、香甜,诗句“春眠不觉晓”的意思为: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与谜面意思相近,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成语谜语

春眠不觉晓(打一成语)——如醉方醒

篇8:有爱不觉春天远微散文

有爱不觉春天远微散文

那一年,一个身材偏瘦但是结实敦厚的男青年,扛着厚厚的行李包,迈进了西南农学院大门。他找到班主任,在新生报到签名簿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袁隆平。之后,又在表格备注一栏中写道:“我来自于江西稻米之乡九江,此次到这里学习农学的目的,就是为使家乡父老敞开肚皮吃饱大米饭。”在鄱阳湖畔长大的袁隆平,目睹由于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尽管人们辛苦耕作,但是一年到头仍然无法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在四年的求学光阴里,他孜孜不倦地苦读,从来不注意衣着形象,以至于被同学们戏称为“邋遢大王”。

袁隆平毕业后并没有如愿以偿进到农科所,而是到湖南怀化一所普通中专做起了教员。不过这丝毫没能动摇他最初的奋斗梦想,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里都在研究水稻。由于他的不修边幅是出了名的,所以跨入大龄剩男行列,没有哪个姑娘抛来绣球。为解决袁隆平的婚姻问题,热心的同事们便四处活动,试图说服姑娘们与袁隆平交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事们的努力下,袁隆平的第十九次相亲总算有了成果。而且对方不是别人,正是袁隆平实习时教过的第一届学生邓则。邓则为人大方热情,容貌更是出落得漂亮,如此优秀的女孩自然会吸引众多追求者。不过在有人给她介绍起袁隆平时,邓则脑海中马上回忆起一幅画面。那就是在蛙声蝉鸣此起彼伏的夏天晚上,袁隆平一个人蹲坐在稻田边上,借助于朦胧月色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水稻植株。她相信袁隆平这样执着热爱事业的人,对待爱情也一定是忠贞不渝的。所以在人们撮合下,邓则自然而然地同袁隆平牵手走到了一起。

痴迷于研究水稻的袁隆平就这样开始了人生初恋,而且也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恋爱。他真心喜欢邓则,特别是邓则表示大力支持自己的事业时,袁隆平激动不已,在日记中动情地写道:“茫茫人海,能够觅到如此志同道合的伴侣,实在是件天大的幸事,令我睡眠之中都会不自觉地笑醒呢。”

袁隆平生日那天,邓则亲手为他烹制了一个大蛋糕。袁隆平兴奋地吹熄红红烛火之际,却有泪水悄悄滑落。因为当时的生活水平极低,邓则为制成这块蛋糕,须要省吃俭用半个月。当邓则把切下的第一块蛋糕夹到袁隆平嘴边之际,这个生活中从不会浪漫的男人,紧紧握住邓则的手发誓:“只要我们一生有爱,人生路上就会处处感受到明媚温暖的春天!”邓则要求他作一首诗来回报。袁隆平思忖一番后,一首《有爱不觉春天远》轻轻地脱口而出:茫茫苍穹/漫漫岁月/人生路上/多想牵起/一只暖心的酥手/共同穿越风雨/走遍天涯海角/蓦然回首之时/便会惊喜地发现/有爱的春天不会遥远……

美好的相恋时光伴随着袁隆平和邓则走过了一年后,在同事们祝福下,两个人正式登记结婚。婚礼既简单又热闹,大家一边分吃着喜糖,一边引逗袁隆平当众献给妻子一份不凡的礼物。袁隆平灵机一动,笑着说道:“大家平时总叫她邓则或小则,如果发音不准的话极易把邓则读成贼,那样一来我的贤妻不就成了小偷吗,所以在这里郑重宣布,从此我的贤妻名字改为邓哲,‘哲’字嘛既表示一个人聪明有学问,又不会被错读成贼,所以这个‘哲’字就是我送给她的一份礼物。”

邓则此后果真愉快地改名为邓哲。那时,两个人的工资都极为微薄,使得邓哲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甚至面对着百货商店里的普通雪花膏也是望洋兴叹。但是她在支持丈夫搞科研事业上,却是非常大方和慷慨,书店刚刚到货的农业书籍和资料不管有多贵,她都陪着丈夫去把它们买回来。有时袁隆平看着妻子衣服上打的补丁,感到很愧疚,邓哲就笑道:“你不是说过有爱的春天便不会遥远,生活上苦点难点算得了什么,难道还能阻挡春天的脚步吗?”

当杂交水稻的'试验成功使袁隆平名利双收之际,这位质朴谦逊的农业科学家却在报告会上屡次强调道:“其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有一半要归功于我的妻子,是她在最困难的时候努力支持我,与我一起风雨同舟……”袁隆平赴英国参加一个国际性农业科研会议时,组织上问他在物质上有什么需求,袁隆平只请求偕妻子一同前去。由于邓哲不懂英语,袁隆平唯恐她在偌大的伦敦城迷了路,便在妻子衣服口袋里精心缝上一块白布,上面写有夫妻二人临时居住的旅馆房间号和联系电话,其心之细令人感动。

年过七旬的袁隆平上街时,总要紧紧牵着妻子的手,丝毫不肯放松一下。漫步于公园湖畔,眺望起夕阳映射下闪着粼粼金光的水面,邓哲对丈夫感慨地说道:“我们的人生多像一天当中的这湖碧水啊,白天在风儿吹拂下会泛起涟漪,只是我们在克服重重困难消除这些涟漪后,到了傍晚水面又会恢复为最美丽的平静。”

湖南电视台在拍摄袁隆平和邓哲这一对古稀老人的爱情生活专题片时,曾经让他们分别对着镜头说上几句心里话。袁隆平毫不犹豫地抢先表白道:“我这辈子最感到幸福的便是婚姻,因为在别的女孩嫌我邋遢敬而远之时,唯有最优秀的邓哲挺身而出嫁给了我,而且给予我事业上的成功……”旁边的邓哲听到这里笑着摇摇头:“我哪有那么大的魅力啊,不过我还是感谢月佬赐给我这样一位好男人,既对事业执着又对爱情忠诚。我们正因为彼此心中有爱,才觉得明媚温暖的春天从不遥远……”

“有爱不觉春天远”,它既是袁隆平和邓哲牵手一生的写照,更是他们对幸福爱情的美好诠释。

春天 散文

临时工杜晓芸散文

残夜晓人梦散文

春天之约散文

关于春天的散文

祭祀春天散文

赴约春天散文

《有梦不觉人生寒》读后感

美好的春天散文

春天的散文记叙文

春天不觉晓散文(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春天不觉晓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