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二白居易唐诗赏析

时间:2022-12-06 06:24:42 作者:福福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福福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杂兴其二白居易唐诗赏析,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杂兴其二白居易唐诗赏析,欢迎阅读分享。

篇1:杂兴其二白居易唐诗赏析

杂兴三首其二白居易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杂兴三首·其二》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18首。

【原文】

杂兴三首·其二

作者:唐·白居易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

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

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注释】

①越国句:指春秋越王勾践事。本诗所述之事,当在勾践即位初。《国语·越语下》:“四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先人就世,不谷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

②楼雉:楼,城楼。雉,城垛。

③澹滟:水光动荡貌。

④芙蓉蕊:荷花。

⑤阊门:阊阖门,宫门。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繁体对照】

卷424_18【雜興三首】白居易

越國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風日燥水田,水涸塵飛起。

國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宮裏。

馀波養魚鳥,倒影浮樓稚。

澹豔九折池,萦回十馀裏。

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左右好風來,香動芙蓉蕊。

但愛芙蓉香,又種芙蓉子。

不念阊門外,千裏稻苗死。

篇2:田家杂兴(其二)赏析

1 .作者简介

储光羲 ( 约 706 一约 762) ,润州延陵 ( 今江苏丹阳 ) 人,郡望兖州 ( 今属山东 ) 。开元十四年 (726) 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全唐诗》编诗四卷。

2 .基本解读

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主旨)

“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 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 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 四句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终老此生。

3 .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篇3:杂兴,杂兴白居易,杂兴的意思,杂兴赏析

杂兴三首,杂兴三首白居易,杂兴三首的意思,杂兴三首赏析 -诗词大全

杂兴三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

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

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

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

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峨眉。

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

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余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余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

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

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徘徊。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幸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

篇4:杂兴白居易诗词

杂兴三首白居易诗词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

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

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

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

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峨眉。

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

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余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余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

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

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徘徊。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幸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篇5:白居易唐诗赏析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一生作诗3000多首,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琵琶行和长恨歌了,因为这两首都是长乐府。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子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子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扰慢撚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

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汝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发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篇6:白居易唐诗赏析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为直言进谏得罪权贵,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满怀抑郁,无处宣泄。于次年秋天送客湓浦口之际,借描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抒发了对自身遭际的无限感伤和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行,乐府古诗的一种体裁。全诗叙事曲折,篇幅宏大。与诗人的另一长篇巨制《长恨歌》一样,同为传世不朽之作。白居易死后,唐宣宗李忱曾写诗悼念他,其中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句,可见当时就流传极广。

这首诗可分为三段。开头至“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秋月白”为第一段,叙述与琵琵女的偶然相遇,及其弹奏琵琶的精湛技艺。诗人送客江头,秋风萧瑟,一片凄凉。宾主话别,醉不成欢,实际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此时此刻,忽然听见有琵琶弹奏声隐约传来,宾主不约而同地被吸引过去。由描写朋友话别到引出琵琶声及弹奏琵琶的倡女,转接极其自然巧妙。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弹琵琶者演技非凡,接下来描写艺人的出场,先是“琵琶声停欲语迟”,“迟”字表现出琵琶艺人犹疑不决,似有隐衷,复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后一句描写女子羞答答的样子极传神巧妙,为流传很广的千古佳句。同时又暗示着这是个饱经风霜,深受磨难的不幸艺人。

果然,在调弦定音后,“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弦声低沉,似乎弹者有意掩藏、压抑内心的情感。每根弦都发出低沉忧郁的声音,每一声都寄寓着无限的哀怨。这就为后面描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做好了铺垫。诗从写琵琶女的试弹动作开始,一步步将读者引入乐曲优美的情境中去。

她的演技是精湛神妙的,诗人以“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撚抹复挑”两句描绘其技艺娴熟。因为训练有素,虽是信手弹来,也无不合乎节拍,弹技可谓炉火纯青之境。诗人接下来运用复杂而又连贯、贴切而又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节奏快慢转换的变化。嘈嘈急雨,切切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泉流冰下,一连串精妙绝伦的比喻仿佛使读者身临其境。至于乐声低缓停歇如冰泉冷涩,进入高潮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及曲终收拨时的声如裂帛,句句是新颖贴切的比喻,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使人想见其声之清脆,进而还会体验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最后诗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说明了乐曲的动人效果,使人陶醉在琵琶弹奏所造的艺术氛围中。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至“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是第二段,琵琶女自诉其辛酸的经历和眼下的不幸遭遇。从她的诉说来看,她曾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年轻时,五陵年少,富贵公子争相馈赠缠头之费。那个时候,她头戴钿头银篦,歌舞时用手击节,上身相应颤动,首饰有时竟堕地而碎;或穿红艳如血的罗裙,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不觉酒翻而裙污,也不感到过可惜。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然而荣华易逝,容颜易老,一个年老色衰的艺人再也没有人靠近了,她象一只被人玩坏的玩具一样被那些富贵子弟们所抛弃。“门前冷落鞍马稀”正是封建时代包括琵琶女在内的许多歌舞艺人晚年的形象写照。于是她不得不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商人身上。然而,一个丧失了花容月貌的老艺人岂能拴住重利轻情的商人之心?于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男人离家经商,妇人独守空闺,又成了她们必然的结局。她想嫁人找个归宿,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诗人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结束了琵琶女的倾诉。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所谓“忽梦”并非偶然,“梦啼”也是白日情感的再现,回忆辛酸的往事,面对眼下的痛苦遭遇,她不由得老泪纵横,脂粉合流。

诗人在《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歌的最后一段就是由歌女的沦落,联想到自己的屈遭贬官。诗人和歌女同是 “天涯沦落人”,他们都身怀绝技,具有非凡的才华,却又同样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遭到封建制度的遗弃和扼杀。诗歌强烈倾诉了诗人对自己不幸贬官、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心曾相识”一联融议论于叙事之中,其中所含的哲理章蕴,耐人回味,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以杜鹃啼血和哀猿悲叫两个意象的描写,因景生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人羁旅在外而想念家乡的心情。下文更以苦酒独酌,呕哑嘲哳之山歌村笛上承“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极力渲染谪居浔阳的`痛苦与不幸,同时也与歌女的琵琶仙乐作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以琵琶女的二次演奏,诗人泪湿青衫作结。所谓“满座重闻皆掩泣”,是描绘音乐效果之动人,是上承第二段中对琵琶演奏的细致描写,而“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诗人泣泪最多上承“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描写,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推己及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申而哭。青衫:唐代八、九品官所穿的官服。作者时任江州司马,是五品官,应着浅红色。说青衫意在表达自己的沦落身份。宋人洪迈说:“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姿,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为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耳。”这段话点明了诗的主题,但就全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而言,此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艺人的真挚同情。她有可悲的不幸命运,诗人则被贬出京,社会地位虽不同,但在身怀才艺而不被重用,以至沦落天涯,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因此,诗人将“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唐宋诗醇》卷二十二)。

全诗对琵琶女的出色演奏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诗人强烈的共鸣;而诗人悲苦的贬谪生活,也深深打动了女艺人的心。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因而很容易互相同情、怜惜,产生感情的交流。诗人正是用饱含着丰富感情的笔触,来叙述故事、描绘场景、刻画人物,从而成功地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这两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对琵琶女的描写尤为出色。她早年春风得意,中年门前冷落,晚年独守空闺,其不幸遭遇极富典型性;同时诗人所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又极富个性特色,她青春年少时的美丽、她的多才多艺,她悲惨的身世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时的羞愧、哀怨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个形象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从诗歌的结构看,此诗所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借助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情节安排得波澜起伏、错落有致;材料剪裁,详略得当。对两次琵琶演奏的描写,前一次大笔泼墨,第二次惜墨如金,前为实写,后为虚写,二者都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在语言方面,诗语朴素平实,流畅自然,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唐宋诗醇》称这首诗“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而显,其音哀以思,其辞离已则”,与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同为千秋绝调”。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待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颻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篇7:夏日田园杂兴其二古诗

译文:

五月江吴麦秀寒,农人们在移秧苗,披絮的.时候还穿着单衣。稻谷的根部蝌蚪前行如块,今年的田水一尺宽。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篇8:《早兴》白居易唐诗鉴赏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

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

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

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

近来乡梦不多成。

篇9:《早兴》白居易唐诗鉴赏

这首诗当是长庆三年( 823 ),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这首小诗,反映了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

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也许是因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 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何尝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了呢?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翻译

杂诗·其二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古诗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名师教学设计

春兴,春兴白居易,春兴的意思,春兴赏析

秋晚杂兴,秋晚杂兴陆游,秋晚杂兴的意思,秋晚杂兴赏析

杂兴,杂兴李嘉?v,杂兴的意思,杂兴赏析

杂诗其二原文及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杂兴其二白居易唐诗赏析(锦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杂兴其二白居易唐诗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