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梨梨梨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药用植物论文范文,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药用植物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
- 目录
- 第1篇:药用植物银杏叶功能产品开发探讨论文第2篇: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设计分析论文第3篇:山东莲花山药用植物研究第4篇:温岭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第5篇:药用植物松塔的化学成分研究第6篇:药用植物瞿麦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第7篇:浅谈青海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第8篇: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的研究进展第9篇:药用植物茴香的细胞学研究第10篇:药用植物华南忍冬的研究进展第11篇: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药用植物名录第12篇:高职高专药用植物栽培加工就业前景第13篇:药用植物算盘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第14篇: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与鉴定研究进展第15篇:福建省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第16篇:福建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步研究第17篇:土壤污染对药用植物的危害及治理
篇1:药用植物银杏叶功能产品开发探讨论文
药用植物银杏叶功能产品开发探讨论文
摘要: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生物活性较为广泛,通过提取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去除提取物中的毒性成分银杏酸,可以开发生产系列银杏叶产品。
关键词:银杏叶;功能产品;开发研究
银杏(GinkgobilobaLinn.),又名白果,俗称公孙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有“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等称呼。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生物活性较为广泛,通过提取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去除提取物中的毒性成分银杏酸,然后就可以开发生产系列银杏叶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一、银杏叶基本成分
要对药用植物银杏叶进行功能产品开发,首先要对其基本成分进行研究,只有较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它的基本成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开发生产。银杏叶基本成分包括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两方面。1.银杏叶的化学成分。银杏叶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迄今为止,已从银杏叶中发现各种化合物达160多种,并且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的成分。银杏叶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银杏萜内酯、聚戊烯醇类、酚类、有机酸类、甾体化合物及营养元素等。其中,黄酮类和银杏萜内酯是银杏叶发挥多方面独特药理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而且是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和植物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1]。2.银杏叶的生物活性。银杏叶的生物活性较为广泛,主要表现为: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作用,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防止由PAF引起的冠状动脉、主动脉血流量减少及心脏收缩射血量减,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抗病毒、抑菌消炎的作用;对自由基的清除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改善认知功能、用于治疗急性抑郁症、改善睡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等。
二、银杏叶产品开发
1. 银杏叶产品开发的意义。国内有很多地方大量种植银杏树,每年产生的银杏树叶极多,大量的银杏叶,如果不加以利用,将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如果把这些银杏叶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带动以银杏叶加工的产业链的发展。所以说银杏叶产品开发对全国银杏种植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通过银杏产品的开发,可以把银杏叶利用起来,既不至于污染环境,同时开发出来的银杏叶产品,还可以为银杏种植地区的人民带来经济效益,真是一举两得的`事。
2. 市场对银杏叶的需求状况。目前全国有30多家利用银杏叶的厂家,每年需要银杏干叶1.5万~2.0万吨。据了解,仅浙江康恩贝制药公司每年需要银杏干叶就在500吨以上,而全国银杏叶年产量仅约为1万吨。国际上对银杏叶需求量也很大,比如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德国每年从韩国进口达1000万美元的银杏叶片提取物,仅五种Tcbonjn制剂在德国销售额就达600万美元,而法国仅一种Tanakan银杏叶制剂,全年销售金额就高达6000万美元;目前,德国和法国的制药业每年还要从韩国进口1200吨银杏叶,价值约350万美元;瑞典每年也从我国进口大量的银杏叶干浸膏。因此,银杏叶的市场行情十分看好[2]。
3.银杏叶产品开发。银杏叶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比如采用超声波、超声波结合酶、微波等现代技术进行银杏叶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以及去除毒性成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银杏叶产品的开发生产。目前已开发生产出的产品有银杏叶化妆品、医药品、食品、保健酒、保健茶、饮料和果汁等。首先,银杏叶加工技术路线图(见下页图)。其次,银杏叶产品。银杏叶产品的开发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一是银杏化妆品。目前利用银杏提取物配制的护肤、护发、生发和减肥方面的系列产品多种多样。如护肤霜洗面奶、美容霜、洗发香波、牙膏等。这种纯天然的化妆品对皮肤刺激小,副作用也小,是爱美人士的最佳选择。二是银杏医药品。银杏医药品分为片剂(片剂舒血宁片、复方银杏片、999银杏叶片、舒心灵片等)、口服液(银杏口服液)和注射液(舒血宁液、银杏黄酮甙元注射液、口服液)。三是银杏叶食品。先将银杏幼树的鲜嫩叶片制成银杏粉,然后添加到面粉中制作加工成为中老年人降压利心的独特的保健食品。另外,还可以将银杏叶粉碎加入面粉,制成银杏叶新型保健挂面;还有就是可以加工成具有独特风味和口感的保健面包,食疗兼备,被广大消费者广泛接受。四是银杏保健酒。选择红枣、白糖和酒精,配以银杏叶提取物制出的银杏大枣保健酒露,具有补阴养血、开胃健脾、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银杏提取物还可以应用于啤酒工业,用银杏叶和蜂胶为主要原料,调配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银杏叶保健酒,每天饮用具有一定滋补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作用。五是银杏保健茶。银杏保健茶有红茶型、绿茶型、袋泡茶、乌龙茶型等几种类型。加入茉莉花进行窖制就可以加工成茉莉花型银杏茶,同时具有茉莉花香。六是银杏叶饮料。用银杏叶提取可以获得淡黄褐色,风味独特,酸甜适度,清香诱人,有银杏叶特有气味与风味的银杏叶饮料。七是银杏叶果汁。将银杏叶提取物和成熟桃果实经1%盐酸水漂洗,除去污物可制成银杏叶桃果汁[3]。国内很多地方都有银杏树,大量的银杏叶如果不加以利用就变成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如果把这些废弃叶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带动以银杏叶加工的产业链的发展。所以,提倡大家都来开发利用银杏叶,创造发明出更多的银杏叶配方系列,比如花生、荸荠、豆类、食用菌等营养丰富的大宗农产品,都可以与银杏叶提取物科学配方,开发功能性新产品,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农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也更上一层楼,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锋,张渝皎,马培贵,李楠,王汉威.银杏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18.
[2]吴晔.银杏茶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初探[J].陕西林业,2011,(3):25.
[3]张家义,孟凡蕾,孟庆杰.银杏功能因子及其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J].北方园艺,2011,(16):200-201
作者:汤建强 单位:重庆市涪陵第十五中学校
篇2: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设计分析论文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研究选育药用植物新品种和繁育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技术的课程,是药用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以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1]。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出适宜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尤为重要。我校于2014开设新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中药材应用、鉴定、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以及植物生理等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专业的特色的知识背景:药用植物的农艺性状与药用植物的药材性状的综合知识。
1重视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突出实践
1.1理论教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学科,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它对农业科学以及现代中医起着指导的作用,是动植物及微生物育种的理论基础[2]。遗传学内容的部分要做为本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在该部分教学过程中,以我校教学特色为依托,结合中医中药院校的特点,并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当今遗传学发展和研究的重点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辅助教学材料进行适当拓展,理论联系实践。我校本门课程选用书籍为任跃英主编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其中第一、二、三章以及第十三、十四、十六章主要讲述的为遗传学内容[1],其中前三章为育种学最基本理论,后三章主要讲述基因以及染色体变异,为诱变育种和倍性育种的基础。本门课程理论课为30学时,所以前三章为重点掌握内容,后三章为熟悉内容,共10学时。育种部分的内容在遗传学部分讲授的基础之上,重点讲述育种技术,其中选择育种以及杂育种做为最基础的育种知识,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其他在育种方面的先进技术做为熟练掌握内容,适当拓展当前的研究实例,结合目前药用植物育种的发展现状来进行讲述,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并且使课堂内容更为生动直观。此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意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重复的内容可以简单讲述,节省课堂时间对其他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1.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本门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决定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3]主要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这些技术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实践。本门课程设置4次实验,每次验6学时,实验内容包括2次基本遗传育种的操作技术和2次实践的田间操作技术,实验主要采取教师演示为辅,学生自己动手为主。首先通过理论讲述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的基本步骤,在经过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环节来加深印象,并发现问题,进而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
2.1注重理论课课堂效率
良好的授课方法是提高学生兴趣与学习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采用递进引导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加深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现象,先激发出学生们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通过学习了理论知识,可以请学生们根据学习过的内解释或者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践,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同学们分组进行收集资料,查阅文献等解决问题。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要点,在课堂上要重点解释,并当堂练习,督促学生课后复习,下次课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定期采取测试的方式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比较薄弱的方面及时进行加强,在课程最后进行总结,学生们在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框架,便于学习和记忆[4]。
2.2理论知识回到实践
实验课是学生经过理论学习之后,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解释实验中的现象的重要经历。通过实验课,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技术,也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进而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是学生们今后进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本门课程的实验课程为24学时,4个实验,目前均设计为验证性实验,在以后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发现实践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创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药草园药用植物种植栽培活动,学生可种植自己感兴趣的药用植物,进行相应的科研实践活动。
2.3多样化的'授课方式
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生动的图片、动画制作课件,以讲述与展示的方式讲授,力求通过不同的沟通媒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分析能力,[5]借助发达的网络,增加相应知识的视频播放,通过视频演绎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老师自己录制视频来演示实验步骤,使全体学生都可以观看到实践操作,进而完成实验内容。此外,对于一些目前研究比较前沿的相关领域,可以布置学生查阅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在课堂上以报告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其他学生进行文献讲解,通过此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利用数据库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知识转化的能力,能够把自己的对文献的理解讲述出来,增加对文献内容的深入理解。
2.4考核方式多元化
本门课程属于我校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我们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其中笔试试卷除了包括基本的理论知识内容,还包括实践问题,通过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方案等,这类问题主要看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不设唯一的标准答案;此外,还包括开放类型的问题,此类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看学生们对的问题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确保每年的考试内容与时俱进,及时增加前沿理论知识。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课后复习情况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来评价,通过积分制来督促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实验考试主要考察实践操作,在学过的实验中,学生随机抽取考试内容进行操作,由于考试内容的不固定性,所以学生可以全面进行复习,以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
3网络自主学习交流平台建设构想
通过学校校园网络,开设本门课程的讨论平台,教师上传教学课件,供学生浏览。学生可以通过原有的学号密码登陆,进入页面,可以就不同章节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者是需要老师解答的内容进行留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问的问题来了解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此外可以过此平台来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上交作业,增加学生对平台的浏览,充分利用学习学资源。总之,做为一门新专业新开课,有许多内容和方式需要进行探索,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来总结,不断的完善,才能找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且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一套教学的方案。做为授课老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态度与想法,适时调整方式方法,同时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教育以及专业相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任跃英.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2]刘庆昌.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周向睿,赵桂琴.对草类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草原与草坪,2015,35(5):109-112.
[4]李珍.遗传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J].阴山学刊.2013,27(2):83-85.
[5]韩俊,万平,潘金豹,等.《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术,2014,12(4):85-87.
篇3:山东莲花山药用植物研究
山东莲花山药用植物研究
本文首次对莲花山野生药用植物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药用植物共计有372种,隶属于92科.根据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对常见的种类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 者:王峰祥 张福鑫 何超元 毛淑敏 魏凯效 李奉举 WANG Feng-xiang ZHANG Fu-xin HE chao-yuan MAO Shu-min WEI Kai-xiao LI Feng-ju 作者单位:王峰祥,张福鑫,何超元,毛淑敏,WANG Feng-xiang,ZHANG Fu-xin,HE chao-yuan,MAO Shu-min(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山东,莱芜,271100)魏凯效,李奉举,WEI Kai-xiao,LI Feng-ju(莱芜岳圣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山东,莱芜,271100)
刊 名:山东科学 英文刊名:SHANDONG SCIENCE 年,卷(期):2009 22(2) 分类号:Q949.95 关键词:莲花山 药用植物 开发利用篇4:温岭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温岭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已有资料基础上,经调查发现,浙江省温岭市具药用价值的植物共有179科967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69种,裸子植物7科12种,被子植物143科886种.温岭药用植物具有资源丰富、特色资源种类较多等特点,按药物作用特点和主要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21类.提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温岭药用植物资源的.几点建议.表2参24
作 者:高洪娣 李根有 颜福彬 林雪峰 李俊 GAO Hong-di LI Gen-you YAN Fu-bin LIN Xue-feng LI Jun 作者单位:高洪娣,李根有,GAO Hong-di,LI Gen-you(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颜福彬,林雪峰,李俊,YAN Fu-bin,LIN Xue-feng,LI Jun(浙江省温岭市农林局,浙江,温岭,317500)
刊 名:浙江林学院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年,卷(期):2006 23(5) 分类号:Q949.95 S567 关键词:植物学 药用植物资源 中草药 温岭篇5:药用植物松塔的化学成分研究
药用植物松塔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松科(Pinaeeae)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松塔的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物.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用正、反相色谱法,MCI、Pharm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分离,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结果:根据理化性质和利用NMR、ESI-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鉴定了其中的4个化合物:异海松烷(Ⅰ);Dehydroabietic acid(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 者:周明波 刘光明 吕永俊 方建全 张桢 ZHOU Ming-bo LIU Guang-ming LU Yong-jun FANG Jiang-quang ZHANG Zhen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刊 名:大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7(10) 分类号:Q946 关键词:华山松 松塔 化学成分 二萜篇6:药用植物瞿麦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瞿麦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为石竹科多年生药用植物,别名十样景花、石竹子花、野麦等,全草入药.性寒,味苦;有清热、利尿、破血通经的功能,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小便赤涩、癃闭不通、热淋血淋、鱼脐毒疮肿、目赤肿痛,以及食管瘤、直肠癌等.
作 者:张宝国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园艺研究所 刊 名:现代农业 英文刊名:MODERN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11) 分类号:S5 关键词:篇7:浅谈青海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
浅谈青海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
1前言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中藏药材资源.据统计,青海有中藏药材近3000余种,其中中药材1600多种,藏药材1200多种,特别是冬虫夏草、贝母、秦艽、锁阳、藏茵陈、大黄等地产名贵药材享誉海内外.在国家重点统计的300多种中藏药材中,青海就占160多种,是名符其实的'中藏药材资源大省.因此,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对于推动青海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增加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实现管理决策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 者:杜军华 范建平刁治民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青海,西宁,810008 刊 名:青海科技 英文刊名:QI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 9(5) 分类号:F1 关键词:篇8: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的研究进展
多倍体药用植物因器官巨大,产量高,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所采用的方法、诱变剂类型以及其它一些影响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因素.此外,还介绍了多倍体药用植物的特征、鉴定方法以及近些年来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作 者:武振华 牛炳韬 王新宇 WU Zhen-hua NIU Bing-tao WANG Xin-yu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兰州,730000 刊 名:西北植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年,卷(期):2005 25(12) 分类号:Q943 关键词:药用植物 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篇9:药用植物茴香的细胞学研究
药用植物茴香的细胞学研究
采用压片法,对生长在武汉地区的药用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er)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茴香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形成11个二价体,为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期;茴香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2,核型公式为K(2n)=22=20m+2sm,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8M1+10M2+2L,属于“1A”对称型核型.
作 者:邓瑞宁 刘冰冰 蔡明历 郝大翠 李润芳 刘焰 DENG Rui-ning LIU Bing-bing CAI Ming-li HAO Da-cui LI Run-fang LIU Yan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刊 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25(6) 分类号:S573+.301 关键词:茴香 药用植物 花粉母细胞 染色体 核型篇10:药用植物华南忍冬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华南忍冬的研究进展
文章对药用植物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学、药用成分检测、组培快繁及遗传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莫爱琼 耿世磊 MO Ai-qiong GENG Shi-lei 作者单位:莫爱琼,MO Ai-qiong(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习农场,广东广州,510225;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耿世磊,GENG Shi-lei(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刊 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 22(2) 分类号:Q949.781 R282 关键词: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 资源分布 化学成分 药理学 遗传多样性篇11: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药用植物名录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药用植物名录
文章系统的.收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野生药用植物、并就其分类、分布、亟待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此名录将对野生药用植物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作 者:王洪鹏 张智福 白明顺 朴银山 作者单位:王洪鹏,张智福,白明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吉文林业局营林处,吉文,165463)朴银山(内蒙古大兴安岭野生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吉文,165463)
刊 名: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年,卷(期):2009 32(2) 分类号:S759.82 关键词:内蒙古 大兴安岭林区 野生药用植物 名录篇12:高职高专药用植物栽培加工就业前景
一、药用植物的品种改良工作近几年也在国内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我国著名生药学家,院士徐国钧教授;著名药用植物学家,院士肖培根研究员都一致认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正面临一场新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必然首先受到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飞跃发展的影响, 科学家将会更多地采用染色体工程,细胞杂交技术,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等一系列生物技术先进手段,培育出许多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以及产量和质量都较目前传统生产药材高得多的中药材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产生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大的社会效益,造福于人类。
二、1983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匈牙利召开的第二次世界药物生产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一致呼吁:重视和加强药用植物的遗传改良工作。植物药在世界上需求量增长很快,而植物药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财产和宝库。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条件,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药用植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和品种改良工作。在药用植物品种改良方面,除了移植和应用农作物上传统应用的常规育种技术外,应积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进行诱发突变,多倍体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重组DNA技术等,为此迫切需要建立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组成世界范围的遗传改良合作网.1987年在西班牙召开了第三次世界药物生产讨论会上,专家们再次把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作为会议的专题之一进行了实质性的研讨,并建议尽快在第三世界建立药用植物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中心。
三、生物技术是本世纪发展最快、最有生命力的一门高技术前沿学科,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食品、农林、园艺、化工、能源和环保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生物技术在中药材品种改良方面同样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在现阶段尤以细胞工程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一些,应用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展的生物技术育种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篇13:药用植物算盘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药用植物算盘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单体,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7-氧基-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 者:肖怀 张桢 何文姬 Xiao Huai Zhang Zhen He Wenji 作者单位:肖怀,张桢,Xiao Huai,Zhang Zhen(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何文姬,He Wenji(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刊 名:大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8(10) 分类号:Q949.753.5 关键词:算盘子 甾体化合物 化学成分篇14: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与鉴定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与鉴定研究进展
概述了多倍体发生的'原理、药用植物多倍体的优越性、人工诱导多倍体产生的技术途径、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产生的技术原理与特点、鉴定方法及嵌合体的分离纯化技术,并提出了约用植物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 者:张晓艳 刘剑锋 王丽品 ZHANG Xiao-yan LIU Jian-feng WANG Li-ping 作者单位:张晓艳,刘剑锋,ZHANG Xiao-yan,LIU Jian-feng(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吉林,四平,136000)王丽品,WANG Li-ping(四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吉林,四平,136000)
刊 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30(4) 分类号:Q945.79 关键词:药用植物 多倍体 进展篇15:福建省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福建省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经分析表明,福建省共有豆科药用植物56属、104种,分别占福建省豆科植物总属数的70.89%、总种数的49.06%,其中这些种的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药用部位以全草(株)类入药的'最多,其次是根,种子位居第三;药用功能主要有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化痰止咳药和涌吐药等.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属、种的地理成分都以热带成分为主.
作 者:吴义田 李珍 作者单位:吴义田(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池州,247100)李珍(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363001)
刊 名:福建热作科技 英文刊名:FUJIA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年,卷(期):2009 34(3) 分类号:Q949.95 关键词:豆科 药用植物 多样性 福建省篇16:福建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福建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调查表明:福建省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91科、661属、1215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数的70.48%、31.21%、10.28%.其中多年生草本类464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38.19%,灌木类次之.全草和根及根茎类的药用植物最多,分别占50.45%、14.98%、9.80%.针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建议.
作 者:李珍 罗德超 林秀香 黄阿凤 卢闻东 作者单位: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漳州,363001 刊 名:福建热作科技 英文刊名:FUJIA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年,卷(期):2009 34(3) 分类号:Q949.95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 福建省 保护 开发篇17:土壤污染对药用植物的危害及治理
土壤污染对药用植物的危害及治理
阐述了农药、重金属、化肥、废弃物对土壤污染及药用植物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土壤污染的'预防及治理方法.
作 者:张云翩 杜静波 周月凤 作者单位:张云翩,杜静波(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种子管理处,黑龙江七台河,154600)周月凤(七台河市农技推广中心)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X53 关键词:土壤污染 药用植物 危害 治理★ 论文定稿范文
★ 论文模板范文
★ 通信论文
★ 教育论文
★ 职称 论文
★ 票据法论文
★ 职业道德论文
★ 以人为本论文
★ 水利水电论文
药用植物论文范文(精选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