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xi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赣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赣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赣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
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赣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
摘要:采用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技术对赣江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较常规工艺能减小出水浊度,显著提高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并有效控制出水余铝含量.原水CODMn为4.10~4.25 mg/L左右,UV254为0.2~0.3 mg/L时,中试系统出水浊度降低了12%左右,出水CODMn和UV254分别为0.5~0.7 mg,L和0.015~0.025 mg/L,各自去除率较传统工艺分别提高了36%和40%左右.试验出水余铝浓度均<0.2 mg/L,NH3-N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作 者:聂小保 张鹏 Nie Xiaobao Zhang Peng 作者单位:聂小保,Nie Xiaobao(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湖南410076)张鹏,Zhang Peng(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环保院,北京100088)
期 刊:环境工程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 25(3) 分类号:X7 关键词:赣江 微污染水源水 活性炭强化混凝篇2:微污染水源水的强化絮凝处理
微污染水源水的强化絮凝处理
利用微涡旋控制理论对南方某水厂传统絮凝网格进行了强化絮凝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对剪切力与粘性力控制的`强化絮凝网格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具有一定优势:絮凝能耗小,出水矾花密实(分形系数大),矾花粒径大,对应的沉后水浊度降低0.1~0.3 NTU,沉后水、砂滤水藻类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增加2%~5%.
作 者:汪义强 赫俊国 张金松 于德强 作者单位:汪义强,张金松(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518031)赫俊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于德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45)
刊 名: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4 30(10) 分类号:X7 关键词:微涡旋 强化絮凝 微污染 网格篇3:微污染松花江水强化混凝处理技术研究
微污染松花江水强化混凝处理技术研究
利用聚合混凝剂代替硫酸铝对松花江微污染水源进行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对Al2(SO4)3与聚硅酸硫酸铝进行混凝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硅酸硫酸铝在浊度和COD的去除方面优于Al2(SO4)3,且其形成的絮凝体更加密实.
作 者:王志军 刘国平WANG Zhi-jun LIU Guo-ping 作者单位:王志军,WANG Zhi-jun(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刘国平,LIU Guo-ping(哈尔滨绍和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化学工程师 ISTIC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 年,卷(期):2006 “”(9) 分类号:X703.3 关键词:微污染水 强化混凝 聚硅酸硫酸铝篇4:生物活性炭膨胀床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生物活性炭膨胀床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在北京三家店水库建立150 L的反应器,研究了以活性炭为微生物载体的膨胀床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及其受温度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本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温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常温下(15℃左右)和低温下(<4℃)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0%和10%,对氨氮的去除效率大于85%.处理三家店水库出水可以满足二类地表水对CODMn的要求.长期运行水力负荷的冲击并不会对本工艺造成明显的影响,在氨氮不足条件下,通过适当提高水力负荷可增加通过反应器氨氮的量,从而促进其对有机物的去除.
作 者:张山立 刘红 李其军 Shvetsov V Morozova K 王占生 ZHANG Shan-li LIU Hong LI Qi-jun Shvetsov V Morozova K WANG Zhan-sheng 作者单位:张山立,ZHANG Shan-li(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刘红,LIU Ho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
李其军,LI Qi-jun(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44)
Shvetsov V,Morozova K,Shvetsov V,Morozova K(俄罗斯给排水设计研究院,俄罗斯,莫斯科,119992)
王占生,WANG Zhan-sheng(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2005 24(5)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生物活性炭 膨胀床 有机物 氨氮篇5:强化混凝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强化混凝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系统分析了微污染水强化常规混凝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局限性,阐述了影响强化混凝的主要因素:混凝剂种类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pH值对混凝的影响,以及碱度及原水水质的`影响.说明了几种强化混凝方法,展望了强化混凝处理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作 者:姜瑞雪 王龙 张丽 JIANG Rui-xue WANG Long ZHANG Li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刊 名:水资源保护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年,卷(期):2006 22(5) 分类号:X524 关键词:微污染 强化混凝 水处理 粉末活性炭(PAC)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篇6:强化混凝联合UV/H2O2/微曝气工艺处理微污染水
强化混凝联合UV/H2O2/微曝气工艺处理微污染水
分别采用强化混凝和强化混凝-UV/H2O2/微曝气联合工艺处理污染水.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强化混凝处理,PAC混凝剂对色度和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投加量为40 mg/L时,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可达92.2%、97.5%,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CODMn可去除65.57%,但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强化混凝-UV/H2O2/微曝气工艺,对CODMn去除效果明显,氧化40 min去除率达86.9%,且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作 者:赵玉华 刘海峰 韦继祥 ZHAO Yu-hua LIU Hai-feng WEI Ji-xiang 作者单位:赵玉华,刘海峰,ZHAO Yu-hua,LIU Hai-feng(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韦继祥,WEI Ji-xiang(南昌同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46)
刊 名: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7(3) 分类号:X52 关键词:微污染水 强化混凝 UV/H2O2/微曝气篇7: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再生水试验研究
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再生水试验研究
以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作为混凝剂进行六联杯罐试验,首先考察对二级出水中浊度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混凝剂为PAC.控制投药量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COD和UV254类有机物去除率;增大投药量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细菌,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在20~40mg/L范围内时,细菌去除率在79%左右;当投药量增加到80mg/L时,细菌去除率达到最高值90%.
作 者:张华 孟雪征 朱兆亮 巩崇旺 作者单位:张华,孟雪征,巩崇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朱兆亮(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2008 8(5)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强化混凝 聚合氯化铝 有机物 细菌篇8:制药废水的混凝强化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制药废水的混凝强化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制药废水处理方法--混凝强化生物处理技术.将少量的硫酸亚铁混凝剂与废水混凝后进入生物曝气池运行,混凝过程形成的沉淀颗粒既能支持微生物的生长,又能在其表面形成生物活性膜,成为污泥菌类理想的`载体,从而强化了生物处理的去除效果.该方法所需投加混凝剂的质量浓度仅为50 mg/L,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量少,且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与常规的生物处理法相比,具有处理负荷高、去除效果明显等优点.并从混凝作用、生物膜的形成、铁离子对微生物的电子传递及催化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混凝强化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作 者:刘家辉 Liu Jiahui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化学化工系,江苏,苏州,215009 期 刊:工业水处理 ISTICPKU Journal: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2006, 26(9)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混凝强化生物处理 混凝剂 制药废水篇9:强化混凝处理滦河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强化混凝处理滦河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采用3种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高效聚合氯化铝(HPAC)、聚合氯化铝(PAC))对滦河水进行强化混凝中试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凝剂成本条件下,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时,PAC和HPAC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都很好,HPAC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滦河水正常水质期,不同的投加量均能使出水浊度和CODMn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
作 者:刘强 韩宏大 李爱斌 王健 作者单位:刘强(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沈阳,110168)韩宏大,李爱斌,王健(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40)
刊 名:环境保护科学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6 32(6) 分类号:X7 关键词:滦河水 强化混凝 常规工艺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赣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