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生植物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试验研究

时间:2023-03-18 04:01:27 作者:话多人厌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话多人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新型水生植物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试验研究,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新型水生植物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试验研究,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新型水生植物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试验研究

新型水生植物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试验研究

利用一种新型水生植物伊乐藻净化微污染地表水,通过对其生长特点及栽培后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质具有显著净化作用,由劣V类水可以提高到Ⅲ类水质,磷的`去除率达85.6%,高锰酸钾指数去除率达52.1%,不存在二次污染.此伊乐藻在养殖业和小规模流动差的水处理及饮用水净化领域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作 者:王方园 盛贻林 郑绍成 Wang Fangyuan Sheng Yilin Zheng Shaocheng  作者单位:王方园,盛贻林,Wang Fangyuan,Sheng Yilin(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

郑绍成,Zheng Shaocheng(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浙江师范大学,生物与化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2)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7 32(8) 分类号:X522 关键词:伊乐藻   水净化   试验研究  

篇2:电凝聚对微污染水净化的研究

电凝聚对微污染水净化的研究

通过改变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沉淀时间等因素,采用电凝聚法对微污染水中的细菌、浊度、CODMn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电凝聚通过电解氧化、凝聚和气浮联合作用,对微污染水中的浊度、细菌能有效地去除,同时对CODMn具有很强的降解作用.

作 者:张惠灵 伊江明 ZHANG Hui-ling YI Jiang-ming  作者单位:张惠灵,ZHANG Hui-ling(武汉科技大学,化工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伊江明,YI Jiang-ming(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2)

刊 名:化学工程师  ISTIC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 年,卷(期):2006 20(6) 分类号:X131.2 关键词:电凝聚   微污染水源   杀菌   浊度去除   CODMn降解  

篇3:电凝聚气浮对南湖水净化的试验研究

电凝聚气浮对南湖水净化的试验研究

通过改变便携式供水设备电凝聚气浮部分的电流密度、通电时间、静沉时间、Ph值等因数,对武汉南湖水中的浊度、COD的去除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得出该设备电凝聚气浮部分能对水中浊度有效去除,同时对CODMn具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并由此得到电凝聚气浮部分的最佳操作条件.

作 者:周波 丁忠浩 吕继良 楼朝刚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环境与城建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刊 名: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 20(10) 分类号:X524 关键词:电凝聚气浮   南湖水   浊度去除   CODMn降解  

篇4:三种水生植物对Cd污染水体的修复研究

三种水生植物对Cd污染水体的修复研究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剑兰、台湾水韭、尖叶皇冠等水生植物对Cd污染的修复效果及Cd对这三种水生植物的生长、Cd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Cd浓度的增加,三种植物的`干物重均会显著降低;②Cd对植物有较强的毒害作用,高浓度的Cd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并进而影响植物对Cd的积累量;③剑兰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用于Cd污染水体修复的耐性植物.

作 者:李华 程芳琴 王爱英 杜红梅 LI Hua Cheng Fangqin Wang Aiying Du Hongmei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5 28(3) 分类号:X52 关键词:植物修复   重金属   镉  

篇5: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

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和底泥遮蔽的方法对养鱼池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金鱼藻等6种水生植物对水中总氮、总磷和硝态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以狐尾藻和微齿眼子菜两种效果最好,1个月后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84%和77.54%,对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5.85%和90.65%,磷的去除率都达到了91.7%.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稍差,1个月时去除效果只有14%~70%.底泥进行塑料遮蔽处理后在前期(15~20 d)能控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但不能保持长久;并在后期表现出“补偿效应”.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水体观感,但对改善COD和DO的效果不明显.

作 者:童昌华 杨肖娥 濮培民  作者单位:童昌华,杨肖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29)

濮培民(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2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2004 15(8) 分类号:X173 X171.4 关键词:富营养化   植物修复   底泥   水生植物  

篇6:人工湿地对汾河污染水处理试验研究

人工湿地对汾河污染水处理试验研究

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概况,并对人工湿地处理受污染汾河水的实验进行了研究.

作 者:王红涛 王增长 WANG Hong-tao WANG Zeng-zhang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2007 17(3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人工湿地   汾河污染   试验研究  

篇7: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在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的基础上,采用预制床处理工艺对江汉油田4种不同类型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实用规模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TPH)为(25.8~77.2)g・kg-1时,经过86d的运行,TPH去除率为39%~66%.TPH的降解速率除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有关外,还与石油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4种石油污染土壤的.降解速率依次为:稀油>高凝油>稠油>特稠油,TPH的组分对其降解速率有童要影响.本试验研究为大规模石油污染土壤异位生物修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 者:赵江 臧波 杨利  作者单位:赵江,臧波(江汉石油管理局农林处,湖北潜江,433124)

杨利(湖北省农科院,湖北武汉,430064)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 “”(26) 分类号:X53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   预制床   生物修复  

篇8:分子污染光学效应试验研究

分子污染光学效应试验研究

卫星有机材料放气产生的分子污染是卫星在轨污染的'重要来源.分子污染会造成敏感表面光学性能退化甚至失效,因此必须进行评估分析.文章对在卫星真空热试验中,采用光学试片进行污染光学效应测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国内外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发现光学试片测得的透过率损失数据较为保守,分析原因是光学试片污染沉积为液滴状,导致散射损失较大.

作 者:焦子龙 杨东升 庞贺伟 Jiao Zilong Yang Dongsheng Pang Hewei  作者单位:焦子龙,杨东升,Jiao Zilong,Yang Dongsheng(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庞贺伟,Pang Hewei(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刊 名:航天器环境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 26(1) 分类号:V417.6 关键词:分子污染   光学效应   透过率   吸收率  

篇9:水生植物滤床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水生植物滤床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在太湖陈东港入湖口处进行了水生植物滤床(APFB)处理河水的中试,结果表明APFB的最佳水力负荷为2.5~3.0 m3/(m2・d),最佳水深为10~20 cm.在最佳运行条件下,APFB对氨氮、有机物、叶绿素a(Chl-a)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0%、25%、80%和90%以上.此外,在分析污染物沿床体长度方向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APFB的工艺原理.

作 者:宋海亮 吕锡武 李先宁 稻森悠平 作者单位:宋海亮,吕锡武,李先宁(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

稻森悠平(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日本,筑波,305-0053)

刊 名: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2004 20(11) 分类号:X172 关键词:水生植物滤床   微污染水源水   预处理  

篇10: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从实际地表径流水质实地监测和实验室分析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揭示了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及不同污染物随降雨历时动态变化规律,全年道路地表径流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全面剖析了天津市区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为天津城市雨水污染控制提供了基础研究.

作 者:张淑娜 李小娟 Zhang Shuna Li Xiaojuan  作者单位:张淑娜,Zhang Shuna(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300191)

李小娟,Li Xiaojuan(天津市辐射环境管理所,天津,300191)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8 33(2) 分类号:X522 关键词:天津市区   道路地表径流   相关性   规律  

隧道工程施工地表变形研究论文

石油醚脱芳试验研究

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赣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

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研究论文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漂浮植物净化污水试验研究

水生植物城市园林设计论文

喀斯特山区花溪河大型水生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汽油机水泵性能试验方法的研究

电动游览车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新型水生植物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试验研究(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新型水生植物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试验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