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说不练假把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再生水试验研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再生水试验研究,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再生水试验研究
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再生水试验研究
以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作为混凝剂进行六联杯罐试验,首先考察对二级出水中浊度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混凝剂为PAC.控制投药量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COD和UV254类有机物去除率;增大投药量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细菌,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在20~40mg/L范围内时,细菌去除率在79%左右;当投药量增加到80mg/L时,细菌去除率达到最高值90%.
作 者:张华 孟雪征 朱兆亮 巩崇旺 作者单位:张华,孟雪征,巩崇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朱兆亮(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2008 8(5)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强化混凝 聚合氯化铝 有机物 细菌篇2:制药废水的混凝强化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制药废水的混凝强化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制药废水处理方法--混凝强化生物处理技术.将少量的硫酸亚铁混凝剂与废水混凝后进入生物曝气池运行,混凝过程形成的沉淀颗粒既能支持微生物的生长,又能在其表面形成生物活性膜,成为污泥菌类理想的`载体,从而强化了生物处理的去除效果.该方法所需投加混凝剂的质量浓度仅为50 mg/L,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量少,且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与常规的生物处理法相比,具有处理负荷高、去除效果明显等优点.并从混凝作用、生物膜的形成、铁离子对微生物的电子传递及催化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混凝强化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作 者:刘家辉 Liu Jiahui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化学化工系,江苏,苏州,215009 期 刊:工业水处理 ISTICPKU Journal: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2006, 26(9)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混凝强化生物处理 混凝剂 制药废水篇3:强化混凝处理滦河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强化混凝处理滦河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采用3种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高效聚合氯化铝(HPAC)、聚合氯化铝(PAC))对滦河水进行强化混凝中试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凝剂成本条件下,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时,PAC和HPAC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都很好,HPAC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滦河水正常水质期,不同的投加量均能使出水浊度和CODMn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
作 者:刘强 韩宏大 李爱斌 王健 作者单位:刘强(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沈阳,110168)韩宏大,李爱斌,王健(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40)
刊 名:环境保护科学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6 32(6) 分类号:X7 关键词:滦河水 强化混凝 常规工艺篇4: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要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根本措施就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为了缓解资金不足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在目前正兴建或拟建的污水处理厂中,往往采用先建一级处理,以后再逐步完善二级处理的策略。但以沉淀为主的一级处理有机物去除率较低(BOD5去除率仅为20-30%左右),难以有效地控制水环境污染,为了提高其去除率,必须加以强化处理厂来看,由于第二级生物处理单元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在目前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经常单元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在目前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经常处于停止运转或半运转状态,实际处理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已投入的大量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因此在二级生物污水处理厂中,也可以通过强化一级处理的方法来减轻二级处理的负荷。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已逐渐引起国内外水处理工程界的重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本项研究中,主要对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技术进行了试验探讨。混凝法目前主要应用于给水处理和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需要向废水中投加大量的混凝剂,导致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另外污水水质常常急剧变化,致使混凝剂的投加量难以控制,从而限制了混凝法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一般仅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近年来,随着化工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高效、廉价的絮凝剂;并且工业自动化技术在给排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可以按水质指标自动投加混凝剂,因而混凝法与污水生物处理法相比越来越具有竞争能力。笔者采用目前常用的混凝剂聚合铝强化城市污水厂的一级处理,并对该工艺与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费用进行了经济分析比较。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主要材料
本试验研究为实验室规模。试验污水取自武汉市水质净化厂初沉进水口: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
2、主要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COD:重铬酸钾法
BOD5:稀释倍数法
二、反应时间对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向5个烧杯中加入0.8升污水,并加入聚合铝(其投加量为15mg/l),反应时间分别为5min、10min、15min、20min;静止沉淀30分钟后取其上清液测定COD值,并按式(1)计算废水COD的去除率。废水COD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见图1。
去除率 Y=(CO-C)/CO×100% (1)
式中:CO--处理前废水的COD值(mg/l)
C-处理后废水的COD值(mg/l):
在试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向污水中投加聚合铝后,生成絮体较快,大约在5分钟左右大部分絮体已生成。从图1可知,在反应时间为5min-30min范围内,废水COD去除率在63-74%之间,有机物去除率相差不大。在15min左右反应已基本达到完全,最佳反应时间宜取为15min,故在以下试验中反应时间均取15min。
三、污水浓度及混凝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1、试验方法同上,只不过反应时间均为15min,原水COD值不同且聚合铝的投加量不同。
2、试验结果
采用以上试验方法,对不同浓度污水进行混凝沉淀试验,改变混凝剂投加量。所得试验结果见图2。(在图2中,以聚合铝的投加量为横坐标,COD去除率为纵坐标,绘出在不同污水浓度下,聚合铝的投加量与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3、试验结果分析
(1)从图2中可知,随着聚合铝投加量的增大,COD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并且在投加量低于15mg/l时,COD去除率增长较快。同时从图中也可看出,在达到同样去除率的情况下,对于不同浓度的原水,由于其中所含胶体有机物的量不同,因而所需聚合物的投加量也不同。在COD去除率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图2,可图解原水浓度不同时相应的聚合铝投加量,所得结果见表1。
对于不同的污水浓度COD去除率相同时聚合铝相应的投加量 (单位:mg/l)表1
污水浓度(mg/l) 74.37 103.05 116.28 122.24 161.41
去
除
率(%) 45 - 6 7.8 6 3
50 4 7 8.8 7.8 5
55 5.6 8.2 9.8 10 9.4
60 7 9.8 10.8 14 13
65 8.5 11.2 12 15
70 13 13.2 - -
(2)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按其物理形态,可分为悬浮性、胶体性和溶解性三类有机物。混凝法的主要去除对象为胶体状有机物。若已知某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量,则混凝法所去除的有机物总量为所有悬浮性有机物与混凝沉淀所去除胶体状有机物的总和,由此可算得某污水去除1mg胶体状有机物所需混凝剂投加量。如对于原水COD为103.05mg/l 的污水而言,经测这其中悬浮性COD占23%,则对该污水而言,去除1mg胶体性COD所需混凝剂投加量为0.257mg,详细计算过程参见表2。
(3)对原水COD值为74.37mg/l、116.28mg/l、122.04mg/l、161.41mg/l的废水而言(经测定其中悬浮性有机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1%、28%、30%和32%),参照表2的计算方法,经计算得到平均去除1mg胶体性COD所需的'混凝剂投加量分别为0.240mg/l &nbs
p;、0.275mg/l、0.340mg/l和0.250mg/l,取其平均值为0.272mg/mg胶体COD。故对武汉市水质净化厂进水而言,混凝剂的投量指标可定为0.272mg/mg胶体COD。3、聚合铝投加量的确定
聚合铝的投加量应根据污水的进水水质以及所要达到的处理程度来确定。参照上述试验分析结果可计算得出不同浓度的污水其相应的聚合铝投加量,所得结果见表3。
去除单位数量的胶体状COD所需聚合铝投加量分析表
表2
总COD去除率(%) 45 50 55 60 65
胶体状COD去除率(%) 22 27 32 37 42
胶体状COD 去除量(mg/l) 22.67 27.82 33 38.12 43.28
聚合铝投加量(mg/l) 6 7 8.2 9.8 11.2
平均投药量C(mg/mg胶体COD) 0.265 0.252 0.248 0.257 0.259
C的平均值(mg/mg胶体COD) 0.257
聚合铝投加量的确定
表3
进水BOD5值(mg/l) 60 80 100 120 150
进水COD值(mg/l) 86 140 195 250 330
强化一级处理COD去除率(mg/l) 65 65 65 50-65* 50-65*
强化一级处理出水COD值(mg/l) 30 49 68 87-125 115-165
相应出水BOD5值(mg/l) 18.7 24.0 29.0 35-45 42-56
去除胶体状COD值(mg/l) 28 46 64 42-82 56-109
聚合铝投加量(mg/l) 8 13 18 11-22 15-30
从表3中的分析结果可看出,当进水BOD5值低于100mg/l时,经过混凝一级强化处理后,出水即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级或二级排放标准。当进水BOD5值在100-150mg/l之间时,经过混凝处理后,出水达不到排放标准,因此还需在一级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二级处理。
四、运行费用经济分析
以武汉市水质净化厂设计进水水质(BOD5值为150mg/l)和目前实际进水水质(BOD5值为50-80mg/l)为例,分别确定出各自采用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流程时所需运行费用,并与该厂原有工艺流程(活性污泥工艺)进行比较。
经济分析比较
进水BOD5值(mg/l) 工艺流程 聚合铝投加量(mg/l) 运行费用(万元/年)
80 原有工艺流程 / 230.21
混凝强化一级处理+沉淀原有工艺流程 13取15 53.90
150 原有工艺流程 / 399.25
混凝强化一级处理+活性污泥法 15 283.27
五、结论
1、从表4中可以看出,进水浓度较低时,采用混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其运行费用仅为原有工艺的23%左右;并且其工艺流程简单、处理单元少、操作管理较方便。且在这种进水浓度偏低的情况下,采用活性污泥法有机负荷偏低,活性污泥生长不良,不仅运行费用高,也给运行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对于进水浓度较低的污水,采用混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较适宜。
2、当进水浓度较高时,采用混凝强化一级处理+活性污泥工艺,其运行费用仅为原有工艺的70%左右。并且在污水厂建设与运行中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当污水浓度低于设计值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仅建设、运行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流程,适当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即可使出水中的有机物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不足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矛盾。当污水浓度达到设计值并且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再在此基础上建设、运行二级处理工艺,可使用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采用混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对我国许多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较为适宜,如武汉、桂林、广州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实际进水有机物浓度均远小于设计值,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并不适宜,因此可先建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在今后管网逐步趋于完善、进水浓度有可能提高时,再在此基础上增设二级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这对经济尚不发达而环境污染又较严重的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5:强化混凝工艺处理滦河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
强化混凝工艺处理滦河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
摘要:结合现有的中试试验系统,开展了强化混凝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水质期,混凝剂PAC对浊度和CODMn的去除效果较优于混凝剂FeCl3;然而在满足出水浊度和CODMn要求的情况下,每处理单位水体PAC混凝药剂费用远高于FeCl3;使用NaSiO3与FeCl3混合液作为混凝剂时,适当增大混合液中NaSiO3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常规工艺处理效率.作 者:郭伟锋 白小东 GUO Wei-feng BAI Xiao-dong 作者单位:郭伟锋,GUO Wei-feng(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1)白小东,BAI Xiao-dong(西安市政设施管理局市政大修所,陕西,西安,710016)
期 刊:山西建筑 Journal: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10, 36(1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常规处理 强化混凝篇6: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要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根本措施就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为了缓解资金不足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在目前正兴建或拟建的污水处理厂中,往往采用先建一级处理,以后再逐步完善二级处理的策略。但以沉淀为主的一级处理有机物去除率较低(BOD5去除率仅为20-30%左右),难以有效地控制水环境污染,为了提高其去除率,必须加以强化处理厂来看,由于第二级生物处理单元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在目前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经常单元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在目前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经常处于停止运转或半运转状态,实际处理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已投入的大量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因此在二级生物污水处理厂中,也可以通过强化一级处理的方法来减轻二级处理的负荷。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已逐渐引起国内外水处理工程界的重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在本项研究中,主要对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技术进行了试验探讨。混凝法目前主要应用于给水处理和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需要向废水中投加大量的混凝剂,导致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另外污水水质常常急剧变化,致使混凝剂的投加量难以控制,从而限制了混凝法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一般仅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近年来,随着化工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高效、廉价的絮凝剂;并且工业自动化技术在给排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可以按水质指标自动投加混凝剂,因而混凝法与污水生物处理法相比越来越具有竞争能力。笔者采用目前常用的混凝剂聚合铝强化城市污水厂的一级处理,并对该工艺与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费用进行了经济分析比较。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主要材料
本试验研究为实验室规模。试验污水取自武汉市水质净化厂初沉进水口: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
2、主要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COD:重铬酸钾法
BOD5:稀释倍数法
二、反应时间对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向5个烧杯中加入0.8升污水,并加入聚合铝(其投加量为15mg/l),反应时间分别为5min、10min、15min、20min;静止沉淀30分钟后取其上清液测定COD值,并按式(1)计算废水COD的去除率。废水COD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见图1。
去除率 Y=(CO-C)/CO×100% (1)
式中:CO--处理前废水的COD值(mg/l)
C-处理后废水的COD值(mg/l):
在试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向污水中投加聚合铝后,生成絮体较快,大约在5分钟左右大部分絮体已生成。从图1可知,在反应时间为5min-30min范围内,废水COD去除率在63-74%之间,有机物去除率相差不大。在15min左右反应已基本达到完全,最佳反应时间宜取为15min,故在以下试验中反应时间均取15min。
三、污水浓度及混凝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1、试验方法同上,只不过反应时间均为15min,原水COD值不同且聚合铝的投加量不同。
2、试验结果
采用以上试验方法,对不同浓度污水进行混凝沉淀试验,改变混凝剂投加量。所得试验结果见图2。(在图2中,以聚合铝的投加量为横坐标,COD去除率为纵坐标,绘出在不同污水浓度下,聚合铝的投加量与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3、试验结果分析
(1)从图2中可知,随着聚合铝投加量的增大,COD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并且在投加量低于15mg/l时,COD去除率增长较快。同时从图中也可看出,在达到同样去除率的情况下,对于不同浓度的
[1] [2] [3] [4]
篇7: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要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根本措施就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为了缓解资金不足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在目前正兴建或拟建的污水处理厂中,往往采用先建一级处理,以后再逐步完善二级处理的策略。但以沉淀为主的一级处理有机物去除率较低(BOD5去除率仅为20-30%左右),难以有效地控制水环境污染,为了提高其去除率,必须加以强化处理厂来看,由于第二级生物处理单元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在目前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经常单元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在目前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经常处于停止运转或半运转状态,实际处理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已投入的大量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因此在二级生物污水处理厂中,也可以通过强化一级处理的方法来减轻二级处理的负荷。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已逐渐引起国内外水处理工程界的重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本项研究中,主要对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技术进行了试验探讨。混凝法目前主要应用于给水处理和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需要向废水中投加大量的`混凝剂,导致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另外污水水质常常急剧变化,致使混凝剂的投加量难以控制,从而限制了混凝法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一般仅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近年来,随着化工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高效、廉价的絮凝剂;并且工业自动化技术在给排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可以按水质指标自动投加混凝剂,因而混凝法与污水生物处理法相比越来越具有竞争能力。笔者采用目前常用的混凝剂聚合铝强化城市污水厂的一级处理,并对该工艺与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费用进行了经济分析比较。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主要材料
本试验研究为实验室规模。试验污水取自武汉市水质净化厂初沉进水口: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
2、主要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COD:重铬酸钾法
BOD5:稀释倍数法
二、反应时间对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向5个烧杯中加入0.8升污水,并加入聚合铝(其投加量为15mg/l),反应时间分别为5min、10min、15min、20min;静止沉淀30分钟后取其上清液测定COD值,并按式(1)计算废水COD的去除率。废水COD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见图1。
去除率 Y=(CO-C)/CO×100% (1)
式中:CO--处理前废水的COD值(mg/l)
C-处理后废水的COD值(mg/l):
在试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向污水中投加聚合铝后,生成絮体较快,大约在5分钟左右大部分絮体已生成。从图1可知,在反应时间为5min-30min范围内,废水COD去除率在63-74%之间,有机物去除率相差不大。在15min左右反应已基本达到完全,最佳反应时间宜取为15min,故在以下试验中反应时间均取15min。
三、污水浓度及混凝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1、试验方法同上,只不过反应时间均为15min,原水COD值不同且聚合铝的投加量不同。
2、试验结果
采用以上试验方法,对不同浓度污水进行混凝沉淀试验,改变混凝剂投加量。所得试验结果见图2。(在图2中,以聚合铝的投加量为横坐标,COD去除率为纵坐标,绘出在不同污水浓度下,聚合铝的投加量与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3、试验结果分析
(1)从图2中可知,随着聚合铝投加量的增大,COD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并且在投加量低于15mg/l时,COD去除率增长较快。同时从图中也可看出,在达到同样去除率的情况下,对于不同浓度的原水,由于其中所含胶体有机物的量不同,因而所需聚合物的投加量也不同。在COD去除率相同的情况
[1] [2] [3] [4]
篇8:城市污水纳米材料混凝强化一级处理研究
城市污水纳米材料混凝强化一级处理研究
摘要:对nano-SiO2与PAC复配使用强化混凝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nano-SiO2在水中的分散效果、nano-SiO2强化混凝的工艺条件及强化效果.实验表明,与常规PAC强化混凝相比,nano-SiO2强化混凝能有效提高城市污水的.除污效果、改善矾花沉降性能、缩短沉淀时间、提高城市污水化学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投加nanoSiO2(25 mg/L)与PAC(75 mg/L)后,先快速搅拌(250r/min)2 min,然后慢速搅拌(60r/min)8 min,再沉淀3 min,出水COD、TP及浊度去除率分别为50.47%、79.84%和90.93%,较单独投加PAC(75 mg/L)分别提高28.43%、39.94%和62.18%.作 者:吴慧英 施周 郑宪明 杜海春 罗彬 陈积义 许光眉 Wu Huiying Shi Zhou Zhen Xianming Du Haichun Luo Bin Chen Jiyi Xu Guangmei 作者单位:吴慧英,施周,陈积义,许光眉,Wu Huiying,Shi Zhou,Chen Jiyi,Xu Guangmei(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工程与科学系,长沙,410082)郑宪明,杜海春,罗彬,Zhen Xianming,Du Haichun,Luo Bin(长沙市国祯水处理有限公司,长沙,410001)
期 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ISTICPKU Journal: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2006, 7(10) 分类号:X505 关键词:纳米SiO2 混凝强化一级处理 城市污水 聚合氯化铝篇9: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冬季黄河水生产性研究
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冬季黄河水生产性研究
采用活性炭吸附预处理,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硫酸铁联用强化混凝技术,成功地将冬季低温、低浊、高色度黄河水处理为优质自来水.
作 者:刘帅霞 汪蕊 作者单位:刘帅霞(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07)汪蕊(郑州市自来水公司,郑州,450008)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5 28(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低温低浊高色度水 强化混凝 色度 浊度篇10:混凝-M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混凝-M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摘要:本试验采用混凝沉淀_MBR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后COD的去除率达到80 %以上,BOD5的去除率达到55 %以上,色度的.去除率达到84 %以上;再经MBR处理,出水COD低于30 mg/L,BOD5低于10 mg/L,色度低于30度,达到了回用水的标准.作 者:王俊 Wang Jun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1 期 刊:广东化工 Journal: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10, 37(4) 分类号:X5 关键词:印染废水 混凝沉淀 膜-生物反应器 回用水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再生水试验研究(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