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语调

时间:2022-12-09 05:28:48 作者:Sa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a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汪曾祺的语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汪曾祺的语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汪曾祺的语调

汪曾祺的语调

语言学批评范围广泛,流派众多,其分支更是五花八门,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们所说的语言批评还是西方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下面就一起看看汪曾祺对于语调的看法吧。

中西语言的差别近年来越来越被语言学家、文化学者们认识到,中国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反思自《马氏文通》以来的中国近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认为从《马氏文通》开始,中国的语言学家大部分都在用西方的语言体系来研究汉语,用它的方法与范畴来描述汉语、整合汉语,甚至制定和规划现代汉语的发展方向,改造现代汉语。这可能犯了根本上的错误。

因为汉语与西方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汉语是表意文字,而西方的几大主要语种属于表音的印欧语系。汉语的许多特征是建立在印欧语系基础上的西方语言学所无法描述和解释的,如汉语的句子思维不是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而是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它句界不严,没有西方语言中的中心控制成分,而是“动态”滚动的,从而形成独特的流水句的格局;汉语以意为主,以神摄形,没有固定的框架,无时态与对象间关系(格)的严格规定,而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用一个个语言板块(词组)的流动、铺排、接续的局势来完成内容的表达要求;汉语以字为本位,具有特殊的表意性,具有明显的纵向的意义衍生性等等。不仅在语言学界,在语言实践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家都有欧化的倾向,而另有一批作家则主张用民族语写作,主张用口语、土语、方言、古汉语写作,这一立场到今天已上升到保护母语进而坚持文化本土化的高度。

这样的区别值得关注,起码提醒我们在运用西方语言学批评方法来进行以汉语作品为对象的批评实践时要知道方法上的不适应性而有所取舍,同时更要在借鉴这一方法时思考如何从汉语的特点来进行属于汉语的语言学批评,自觉地运用汉语语言学批评的资源,来描述汉语作品的语言学特征与审美特性。我们可以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来进行尝试。

汪曾祺先生非常重视本民族的语言,对汉语有精深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他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①他告诫青年作家,要“爱护祖国的语言。一个作家应该精通语言。一个作家,如果是用很讲究的中国话写作,即使他吸收了外来的影响,他的作品仍然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外来影响和民族风格不是对立的矛盾。民族风格的决定因素是语言”“用一种不合语法,不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语言写作,以为这可以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恐怕是不行的”②“语言,是民族传统的最根本的东西,不精通本民族的语言,就写不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文学”。③所以,不独《葡萄月令》,汪曾祺的小说与散文作品都体现出十分鲜明的中国味,上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复出,相比起自五四以来受外国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写作,特别是开放以来外国现代派的新时期文学,汪曾祺的作品几乎是一个另类。他的语言亦俗亦雅,亦古亦今,成为至今仍在讨论的独特现象。

中国语言、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字本位的表意性基础上形成的意义累积,自觉地运用这些累积会产生比字(词、词组以及更大的语言单位)的本义要多得多、大得多的意义增殖,以至形成了中国文学修辞的“用典”传统。我们应该首先对《葡萄月令》的文体予以关注。从语言学批评的角度说,文体是话语行为中具有结构意义的范畴,如果以一般的说明文体为参照,写葡萄则一般从它的生长周期、外形、用途入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就是这种写法。但《葡萄月令》没有这样,它似乎只写了一个方面,即葡萄的生长周期。这就要说到《葡萄月令》这个题目中的“月令”了。从最早的记载看,月令是《礼记》的篇名,后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是排列一年十二个月时令、节气的历书。《礼记?月令》以非常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勾勒出一幅中华农耕民族一年十二个月起居日用等条理清晰、安排细密的生活图景与规划。后代学者对《月令》作了仔细的研究,认为它包括了天文、物候、音律、祭祀等七大系统,这些系统无不与中国农耕文明的特点相关,所以,汪曾祺以“月令”的文体来写葡萄是具有传统文化的符号意义的。比如“物候”,《月令》的物候反映了古人对动植物界微观生命过程与现象的细致观察,每个月自然生命领域所发生的微妙细节变化都被古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它真实地反映了动物界的生命过程史,也真实地呈现了植物界的生命节奏史,是大地四季寒来暑往的变化史。这种对自然界动植物生命节律变化规律的了解,对大地气温寒暑交替节律的精细掌握,是农耕民族从事正常、有效农业生产的必要前提。因此,物候观察对中华农耕民族来说,就有着关乎生存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为生存而与自然建立起重要天人关系的手段与形式。而隐藏在这些描写当中并支配人的行为与语言叙事的便是时间结构。可以说,从叙事结构上讲,《葡萄月令》是对中国古代月令叙事的模仿,而在其骨子里面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时间观念、中国古代自然物候理念的认同。写作一篇“月令”体的作品大概是汪曾祺的一个文学理想,他曾经说过:“《礼记》的《月令》写得很美。”①《葡萄月令》也是以一年十二个月为行文顺序的,每一个月都不缺。一般来说,人们在介绍或说明植物时,大抵都采用依植物生长的阶段性顺时结构,像《葡萄月令》这样一月都不缺的铺陈十分少见。中国古代的时间观是流转不息、反复轮回、从不间断的,并且呈现为一种节奏分明而又平衡的结构,以这样的结构来描述植物的生长,便使植物呈现出完整的生命形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葡萄在汪曾祺的笔下与近现代科学观察的对象不同,它是自足的,有生命的,它是与人共生的可以对话的朋友,而不是分析、研究的客体。《月令》内容广泛,它不仅关乎自然,而且关涉人事,对于中华农耕民族来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及时了解日月星辰之空间位置,山川河流的动静状态,草木花鸟的生命特征,是有效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②所以,月令规划的是一年的国家生活。而农事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如果仔细阅读,就会知道《葡萄月令》与一般植物类文章的区别。它不但写了葡萄,还写了人,写了人是如何按照节令的推移和葡萄的生长进度来安排农活的,从葡萄的“出窖”到“上架”“施肥”“浇水”“喷药”“打梢”“掐须”“打条”,到“下葡萄”“下架”“入窖”,都是人的园艺活动。严格地说,这是一篇关于葡萄与如何种植葡萄的文章,是人与葡萄在共同的时间维度里共同的活动。而这,正是“月令”这一规定性文体的内容,也是“月令”这一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指涉。

从更微观的语言角度看,《葡萄月令》从许多方面显示出汉语的特征,显示出汪曾祺对民族语言的美学追求。

不妨从作品的语调和语气谈起。语调原指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在语音上的高低轻重快慢配置,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一篇作品也如同是一句话,也有自己的语调,只不过构成更复杂,语调前后的变化也更丰富。但不管怎么复杂,有多少变化,总有其基本的强度、力度,也就是基调。汪曾祺十分重视作品的基调,他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认为这是他写作之前首先要考虑好的,“在你写一个作品之前,必须掌握这篇作品的语言基调”,“写作品好比写字,你不能一句一句去写,而要通篇想想,找到这篇作品的语言基调。写字,书法,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一个横幅也好,一个单条也好。它不只是一个字一个字摆在那儿,它有个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运动。除了讲究间架结构之外,还讲究‘建行’,讲行气,要‘谋篇’,整篇是一个什么气势,这一点很重要。写作品一定要找到这篇作品的语言基调”③。具体到《葡萄月令》,可以说它的基调是安静的,平和的,略带一丝欣悦。文章从一月开始,几乎是流水账式地叙述葡萄的一个完整的生长与冬眠的轮回以及围绕这个轮回农民们的劳作。葡萄的生长是渐次的,如同其他植物一样是缓慢的,有时似乎是不知不觉让人感觉不到的。因此,这就决定了作品的叙述也是耐心的,缓慢的,控制了速度的。一个月不缺,体现了对植物每个生命环节的尊重,而不仅仅是春之播种、秋之收获,这里面有传统的农耕的生态思想,有建立在这种生态理念中的对时间的体认,也就是“日子”。每一天植物都在生长,农民在侍弄庄稼、等待收获中形成了对生命时间的本体观念,也固化了自己的心理时间,并进而形成生活的节奏和看待世界的形式感,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的时间感,那种流转不断、绵长悠远、空灵静谧,就与此有关。这实际上就是节奏。

《葡萄月令》结构均衡,一月一章,详略虽有别,但起伏并不大,全文大部分使用叙述的句式,从而体现了平缓的语调。在语调中,声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汪曾祺非常重视语言的声音,他说:“声音美是语音美的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对文字训练有素的人,是会直接从字上‘看’出它的声音的。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一个搞文字的人,不能不讲一点声音之道。”①他以中国古文字的声训学为根据说:“形、音,是会对义产生影响的。”②《葡萄月令》语音上的安静实际上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自然传达。从现代汉语语音学的角度看,这篇散文的段落结尾时的收字几乎很少用开口呼,而多用合口呼、撮口呼与齐齿呼,如雪、音、里、了、的、绿、住、着、肺、呢、片、须、粒、面、色、子、秃、土等等。同时,从全篇而言,它的音韵也呈现出舒缓平和的状态。说到作品的音韵,一般而言,总会想到诗歌,以为散文跟它联系不大。其实不然。中国古典音韵美学是涵盖所有作品的,散体的各类体裁也有这方面的追求。陆机的《文赋》说:“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对于散体文而言,其内容与音响之间同样存在紧密的联系。清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讲道:“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章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葡萄月令》的文气是平和舒缓的,它不太用四字句,甚至双音节词也少,而是多用许多的单音节词,明显地受到文言文和口语的影响。文言文与口语有内在的一致,因为文言的许多现象在方言口语中还有遗留,书面的普通话对文言和口语的改造即是将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中国语言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都是‘单音缀’,一字一声,它不是几个音节构成一个字。中国语言有很多花样,都跟这个单音节有很大关系。”③汪曾祺主张语言要尽量避开书面语,特别是广播与报纸上的书面语。“中国的书面语言有多用双音词的趋势。但是生活语言还保留很多单音的词。避开一般书面语言的双音词,采择口语里的单音词,此是从众,亦是脱俗之一法。”④从语音的角度看,用单音节词一是句子的停顿多了,因为汉语是按词连读的,整体上讲,文章就慢下来了,二是单音节词用得多可在字与字的音韵上造成更多的平仄相谐。以作品第一段为例: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除了名词,几乎全是单音节词,一字一顿,自然呈现出缓慢平和的节奏,响应了雪天的静谧与葡萄的冬眠的状态,犹如童话的世界。如果将平仄标上去,会发现它在韵上也确实是平仄相对,在音响上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当然,汪曾祺未必用写作古典诗词的'格律去安排字句,但由于其语言修养与国学底子深厚,平常也多作诗,为文骈散皆擅,所以在这些方面可谓水到渠成。

与单音节词使用类似的是大量使用短句子。“我们使用语言时,所注意的无非是两点,一是长短,一是高下。”⑤长短即句子长短,高下即声音也就是音韵、声调的安排。所以,汪曾祺几乎有些极端地说:“语言耍来耍去的奥妙,还不是长句子跟短句子怎么搭配?有人说我的小说都在用短句子,其实我有时也用长句子。就看这个长句子和短句子怎么安排。”①汪曾祺有篇文章专门谈“短”,他虽然谈的是小说,正如有人说汪曾祺的小说像散文一样,这两种文体在他那里是相通的。他说小说之所以写长,其中“一个原因是句子长,句子太规整。写小说要像说话,要有语态。说话,不可能每一个句子都很规整,主语、谓语、附加语全都齐备,像教科书上的语言。教科书的语言是呆板的语言。要使语言生动,要把句子尽量写得短,能切开就切开,这样的语言才明确。平常说话没有说挺长的句子的。能省略的部分都省掉”②。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语态,像平常说话,《葡萄月令》说的是农事,汪曾祺就是想把它写得像老农谈庄稼一样,日常化,家常化,舒缓平和;二是手段,如何像平常说话?就是短。如何短?一是切开,所谓切开不是硬切,人为地将长句剖开,而是在创作思维时就是用的短句子思维,将长句子变成几个短句来表达,一变,字就少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短句是以句读为单位的,不一定指以句号为标志的完整的句子。当然,汪曾祺是句号用得最勤的作家,因为他喜欢慢的节奏,对停顿,也就是文章的空白运用得出神入化。相对而言,句号标志的句读停顿时间最长。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三个句子,就是三幅图画。

篇2:再别康桥语调

不同的部分应该用不同的语调,整首诗的情感有一个从低沉到高亢再到低沉伤感的过程。

第一节应该是轻柔的低沉的徐缓的,读出“轻轻的淡淡的离别”之感,

“那河畔的金柳”一节:应该读出温柔甜蜜陶醉的感觉,“艳影”重读,“荡漾”尾音延长;

“软泥上的青荇”一节:“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读出喜爱之情,招摇读得骄傲一点,“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读得陶醉,情不自禁闭着眼读的那种陶醉。

这两节都要读得柔缓一些,沉醉在康桥的美景之中。

“那树荫下的一潭”一节:“是天上虹”重读,语速加快,“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语速放慢),都要读得陶醉些,体现诗人浪漫的想象。

“寻梦?”一节:“寻梦?”读升调,读出疑问语气,后面语气越来越激动,不能向前几节那么温柔缓慢了,特别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得声调提高读得情绪饱满。此时作者已完全沉醉于康桥的美好中,暂时忘了离别,情绪完全高涨起来了。

“但”是语义的转折,也是情感的转折,情感达到顶峰后,回到离别的现实,最后两节应该读得缓慢、沉重、伤感。

篇3:自我介绍语调技巧

关于自我介绍语调技巧

在面试自我介绍的表达过程中,表达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许多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语气过分的做作。千万不要小视这个自我介绍,它既是打动网店招聘面试考官的敲门砖,也是推销自己的极好机会,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接到

面试通知后,最好在家打个自我介绍的草稿,然后试着讲述几次,感觉一下。

2、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

自我介绍时首先应礼貌地做一个极简短的开场白,并向所有的面试人员示意,如果网店招聘面试考官正在注意别的东西,可以稍微等一下,等他们注意转过来后才开始。

3、注意掌握时间,如果

面试考官规定了时间,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掌握,既不能超时太长,也不能过于简短,以2-3分钟为宜。

4、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介绍的内容不宜太多地停留在诸如姓名、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时间等东西上,因为这些在你的简历表上已经有了,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应该更多的谈一些跟你所申请网店有关的工作经历和所取得的'成绩,以证明你确实有能力胜任所申请职位。

5、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在做

自我介绍时,眼睛千万不要东张西望,四处游离,显得漫不经心的样子,这会给人做事随便、注意力不集中的感觉。眼睛最好要多注视网店招聘面试考官,但也不能长久注视目不转睛。再就是尽量少加一些手的辅助动作,因为这毕竟不是在做讲演,保持一种得体的姿态也是很重要的。

6、要与自己的情况基本符合,不可夸张。

面试中的自我介绍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人为修饰成分,这些修饰主要是对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自己优点、个性等的总结提炼,而不是有意夸大或制造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优点,总的来说应是与个人基本相符。相关文章:面试如高考,偏题有绝招

7、面试结束时要根据场景,根据自己的表现及网店招聘面试官当时的话语,说再见或感谢之类的话,没有统一的模式。比如,在面试时由于当时的发挥较好,整个面试过程流畅,所以当网店招聘面试官告诉你时间到了的时候,你脱口而出说:“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真想再有更多的时间和您探讨这些有意义的话题,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在网店接受您的教导。谢谢您,再见!”

职业专家提醒广大网络兼职或全职求职者,应聘前的自我介绍最好是要事先就准备好,但是自我介绍是一件口语化的事情,切不可直接把书面语言那过来用,毕竟书面语言很严谨拘束,并且,千万不要让人有背诵,朗读的感觉,这会给网店招聘面试官留下一个很糟糕的印象,应当尽量放松自己,让语气听起来自然,更重要的是,充满自信,有条件的话,最好应该找一些朋友进行练习。

总之,简单的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逻辑。只要我们能做到:了解对方意、准确表达自我以及适当留白,必能让我们掌握面试常胜的钥匙。

篇4:语调的用处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听懂了每个单词,就算听明白了。但实际的情况是“只想着听懂单词,就可以完事大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一些语调上的变化,这些不同的语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们怀疑、肯定、激动、感叹等等众多情感的变化。 比如说“你没听清楚别人的讲话,希望对方再重复一下”,就要说“升调”的I beg your pardon。但是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上”,就要用到“降凋”的I beg your pardon. 看来同样的一句话,由于“语调”的不同,意思也就有所差别。所以如果你还不太清楚“英语语调”的知识,就和我一起研究研究它们的妙用吧。

首先要知道英语主要有三种语调,分别是升调,降调和降升调。

先说说“升调”,它一般表示“不确定” “话还没有说完”或者“礼貌” 。经常用于下面几类句型中:

(1)一般疑问句(Yes-no questions) Is he coming tonight? Have you got the tickets?

(2)反问句(Statements intended as questions) You are definitely coming? You like it?

(3)表示安慰或鼓励(Statements intended to be soothing or encouraging.) Come with us.

(4)重复(Repetition questions) When did you come?

让我们再来看看“降调”,说话时用“降凋”,常常给人一种“完结”的印象。所以能使用降调的句子有以下几类:

(1)陈述句(Ordinary statements) You came on Tuesday. I'd like some tea.

(2)特殊疑问句(Wh- questions) When did you come? What's the time?

(3)带命令口吻的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s ( strong commands) Put it over there! Go and find it!

(4)感叹句Exclamatory sentences What an awful film that was!

如果要表示出“说话人改变主意,或话外有话之意”,就可以让“降升调”大显身手了。它主要出现在下面的句式中:

(1)含有对比的陈述句Statements where contrast is implied. You can come on Tuesday but not Monday. He doesn't want it but his brother may.

(2)含保留意见的陈述句Statements which imply reservation I know his face. I like the colour of your dress.

(3)否认或矛盾Statements which show disagreement or contradiction --I can't do it. ---You can. --She arrived on Monday. ---On Tuesday.

(4)警告Warning Be careful. Don't be late.

上面这些关于语调的基本知识虽然总结起来 “条条框框”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你常常会自觉地运用好各种语调来表达你的情感,比如说你想让淘气的孩子跟着你出去,就会用“降凋”的肯定的语气说到“Come with me!”;如果你还没有确定是否对方和你出去吃饭,就可以用“升调”问到“Come with me?”,表示 “和我出去怎么样啊”这种“试探性”的语气;细细体会起来,“什么场合用什么语调”还真是很自然的事情。今后在看“美国原版影片”的时候,多多注意一下影片中人物的语音语调,模仿几次之后,你就可以灵活运用了!

篇5:语调英语怎么写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English intonati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浅析英语语调学习的困难及教学对策。

Computer and Web-based Study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eaching Pattern.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研究。

A New Development in Tone and Intonation Study& PENTA Model.

声调和语调研究的新成果&PENTA模型。

A Second Thought on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对大学英语语音语调创新教学的思考。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English Tone and Intonation.

汉语英语声调语调对比研究。

篇6:再别康桥的语调

朗诵时,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运用停连、轻重、节奏、语调等技巧,表现诗中的意境美和韵律美。朗读第一节宜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加上适当的气音效果更好,一开始把听众引入佳境。接下来,应情随景变,情随意生,起伏高低,长短强弱,在变化中推进情感,充分展示出诗作的主旨和感情基调。

注:/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_表示是重音。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 / 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 / 招手,

作别∥西天的. /云彩△

那河畔的 / 金柳,

是∥夕阳~ / 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 / 艳影,

在我的心头 / 荡漾△。

软泥 / 上的 / 青荇,

油油的 / 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 / 里,

我甘心∥做一条 / 水草△ !

那 / 榆阴下的 / 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 / 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 / 长篙,

向 / 青草更青处 / 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 / 星辉斑斓里 / 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 / 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 / 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 / 我走了,

正如我~ / 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 / 衣袖⌒,

不带走 / 一片~∥云彩△。

篇7:如何学习英语语调

学习英语语调具体方法

一、从模仿入手

要学好语音语调,必须要解决一个观念上的问题,那就是不出国门能否使语音语调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相当一部分人怨天尤人,总觉得国内没有环境,认为学不好语音语调情有可原。事实上,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语音语调的佼佼者。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模仿”。可能有些人要说,他们也花了时间模仿,就是成效不大。其实“模仿”本身大有学问可讲。在探讨“如何模仿”之前,先解决“学什么材料模仿”的问题。

(一)、学什么材料模仿

进口的外国教材和磁带光盘很多,学习者面临着多种选择。首先要做出决定:模仿英音还是美音?当然美音和英音并无优劣之分,两者皆可。关键是二者择其一。不要一会儿学英音,一会儿学美音,结果学得四不像。

第二个要做出的选择是:模仿哪一套外国材料。选材时可根据两个标准:(1)发音要规范;(2)材料最好是基础阶段的教材。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反复复地诵读同一材料,要读到滚瓜烂熟的地步。如果是基础阶段的教材,我们就能一举两得。既学到语音语调,又学到了英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作为语音教材宜选用那种文章短小,浅显生动,叙事性强,实用性强,对会话和写作都有帮助的材料,并且配有磁带、光盘或录像带。

(二)、时间安排

如何安排时间是学习英语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时间安排的科学与否,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在学习英语的最初阶段,安排固定的时间练习英语语音、语调是非常必要的。其具体时段如下:

(1 )清晨30分钟。可以安排在早餐以前,也可以安排在早餐之后,最好在一段时间里固定下来。这段时间用来大声拼读生词、朗读课文、背诵精彩 篇章或课文。这样既可以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培养较好的自学能力,也可以记住很多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当前前提是持之以恒。

(2)下午30分钟。可以安排在中午,也可以安排在下午自修时间里。这段时间主要是模仿跟读,或先听录音然后复述,也可以做一些语音练习题。

(3)晚上睡前15分钟。这段时间看一些英语语调的基本知识,从理论上认识、记忆、消化、吸收基本的读音规律和规则,次日一早进行操练。反复进行,形成良性循环,英语语音关就不难通过。

(三)、语音语调怎样模仿

说到模仿,有的学生采用连续听几遍录音后,自己再连续读几遍,然后再听再读。可以想象这样的模仿不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他们对母带上的录音缺乏分析研究,听录音时没有针对性,从头听到尾,自己练习时又没有监控机制,不能有意识地注意克服存在问题。

学习语音语调理想的模仿过程应该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听母带,第一遍静听,熟悉整体语调;听母带,第二遍在单词重音上做上记号;听母带,第三遍在升降调的地方做上记号。第二步、分段模仿(注意句子的重音和升降调),每一段要反复读几遍,直至全文。第三步、不听母带,反复读,一边读一遍回想母带上的声音;有记不清的地方,就做上记号。第四步、带着问题听录音,专挑模仿得不像的地方听。第五步、熟读全文,尽力模仿所学的语音语调。第六步、将所学朗读材料录到磁带上;听一两遍自录的磁带;再听母带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再做标记;再摸仿,直至满意。

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模仿时能有意识地标出重音和调型,这样做,模仿的重点突出。初步模仿后,离开母带自己朗读,在模仿中找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录音,经过反复练习后,录下再和原声带进行比较,对自己的模仿进行自我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再逐步解决。如此精益求精,必然能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

模仿是件枯燥的事情。听录音、读书、一遍又一遍,口干舌燥,单调乏味。模仿需要耐心和毅力。当然若你能把心沉进去,揣摩其节奏轻重的变化,语调升降的起落,也能享受到独特的乐趣。

模仿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久而久之,我们就能悟出英语语音语调的规律,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攻克顽固音的步骤

有不少学习者由于受乡音的影响,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部分顽固音。例如南京人和镇江人分不清/l /和/n /,常州人常分不出 / l/和/r /,广州人常分不出/s /和/S /,等等。对他们来说,这些分不清的音就是顽固音。这些顽固音,只要肯花力气,完全可以克服。下面分五步介绍克服顽固音的步骤。

第一步是要发现问题,了解自己究竟有哪些顽固音。只靠老师帮助发现问题,可能不完全,学习者可以请语音好的同学帮忙检查自己语音上的问题。语音上的问题往往是自己不知道。个人语音上的问题也不一样。

第二步是收集相关的顽固音组成最小差别对子,请同学念给自己听,训练自己的听音辨音能力。例如:( night light ) (need lead ) ( net let ) ( nap lap )。

第三步是自己读最小差别对子,每读完一对自己要检查,看看自己听起来是否能分得清。读得时候一定要按照发音规范进行,先慢后快。一边读,一边揣摩这些音究竟怎样发。

第四步,等自己感到已经能清楚发出这些音时,就读给别人听,让他们做进一步检查。

第五步,练习包含那些顽固音的短语或句子,如 last night, a nice book; Nickle needs light; Leeds likes Nixon’s nice lantern.读得时候一定要先慢后快。

三、学习语音语调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语音、语调问题。学习英语时随时都要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

2. 音量问题。凡是声音都存在音量问题。在练习英语语音语调时,最好能让别人听得见为宜。

3. 音的力度问题。英语和汉语的发音肌肉系统、舌位变化并不完全一致,需要专门的强化练习。

4. 练习量的问题。如果有时间练习,当然是多多益善。

5. 矫正问题。正音的方法很多,不妨试一试以下几种。

(1) 选一种有声的教材进行模仿,达到消除乡音的目的;

(2) 请英语老师加以指导、纠正;

(3) 请同伴随时提醒、纠正;

(4) 自己细心揣摩,随时把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老师、同学、

录音带的语音、语调进行比较,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弱点进行专门练习。要有不矫正就不肯罢休的尽头。

6. 洋味问题。学习英语语音、语调当然要尽可能地学到洋腔洋味。

7. 英、美音问题。能够坚持练好一种音固然不错,但了解不同的发音习惯也很重要。

8. 英美语语调问题。语调是连贯言语里音调变化所造成的旋律模式,它是语言的灵魂。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不断地模仿、练习,拥有一口标准、地道的英语是可以实现的。

自我介绍语调技巧

如何学习英语语调

汪曾祺散文集

汪曾祺经典语录

汪曾祺选集读后感

汪曾祺经典语录名句

汪曾祺的语录

《汪曾祺作品选》读后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语音语调的英语测试题

汪曾祺的语调(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汪曾祺的语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