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t53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算”也能帮助感悟──《草船借箭》教学课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算”也能帮助感悟──《草船借箭》教学课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算”也能帮助感悟──《草船借箭》教学课例
【案例】
师:周瑜嫉妒诸葛亮,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生: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
师:大家计算一下,这里可有好几道计算题,如10天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平均每天要造多少支?每小时造多少支?
生:(口算后)每天要造1万支,每小时要造416支。
生:如果除去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每天按8小时计算,每小时最少要造1250支。
师:这能造得出来吗?为什么?
生:造不出来,不仅因为数量大,而且周瑜不给造箭用的材料。
师:诸葛亮对此是什么态度?
生:诸葛亮不但接受了周瑜的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只要3天就完成造箭任务造箭,完不成造箭任务,甘受惩罚。
师:按诸葛亮的计划,3天完成任务,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每天要造多少支?这也可以计算比较一下。
生:(计算后)最少每天要造33000支,比原计划要多造23000支。
师:很明显,这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完不成后果将会怎样?
生:周瑜会借此杀害诸葛亮。
师:通过这些计算你感受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会这样去算,诸葛亮当然会算得仔细。
生:诸葛亮就是在计算思考之后,懂得周瑜要加害于他,把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要他完成,才另设了“草船借箭”的妙计。
生:我还觉得这么一算使我更体会到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教学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心,贵在“因文而异”、不拘一格。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其感悟的途径也迥然不同。在阅读本课文中这一“算”,便“算”出了文内之意和文外之韵。这说明,教师点拨、引导之法,从根本上说是“教无定法”,“无法即法”,其基础还在于深谙课文,精于设计,化解传统的长篇大论式的单向讲解,于指导学生感悟发现的互动活动之中,既高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有机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敏于发现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
篇2:教学中的平移,创新中的提升-《生活中的平移》课例感悟
教学中的平移,创新中的提升-两则《生活中的平移》课例感悟
平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教材编写者把该内容纳入了数学八年级(上)第15章第一节<生活中的平移>之中,从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入手,介绍了平面图形的平移现象、平移的概念以及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对应线段、对应角的相关性质.
作 者:洪礼彬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教研中心 刊 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 关键词:★ 情景教学课例体会
★ 优秀课例
★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 课例研修报告
★ 课例研修心得
★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 草船借箭教学随笔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算”也能帮助感悟──《草船借箭》教学课例(合集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