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饭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京东“电子书刊”体验如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京东“电子书刊”体验如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京东“电子书刊”体验如何?
京东电子阅读上线,有书、杂志、网络小说,暂时只支持PC和Android
[京东“电子书刊”体验如何?]
篇2:京东商城:噩梦般的购物体验
第一次知道京东商城是在参加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未来之星评选活动上,第二次知道它是在商界杂志社主办的最佳商业模式评选活动上,第三次知道它是创业家杂志社对它的封面专题报深度报道,最后一次知道它是因为公司的同事在它那儿发生了噩梦般的购物体验,
京东商城:噩梦般的购物体验
。之后,虽然有关它的宣传和报道满天飞,却再也懒得也不愿意关注它了,反而更加增加了作为一名消费者对它的厌恶,以至于很多时候不得不作为一个意见领袖开始提醒那些即将或正将消费它的消费者不要再去重复那种噩梦般的购物和消费体验。
S小姐于6月在京东网上帮朋友购买10台电脑。决定在此购买是因为之前从各种高端财经媒体处得知京东商城的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特色;同时也从其他朋友处听说过京东的IT产品是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而且质量是可保证的。仅此2点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作为消费者,谁不想便宜买好货呢?
然而,消费者总是贪心无止尽的,由于数量不算小,S小姐希望能享受更便宜的价格,就依照网上的客服电话找京东的服务人员讨价还价,希望能走团购价。热心的H小姐先是坚持不能再降价了,网上标出的价格就是最低价,但终究磨不过客户S小姐的一再坚持,答应联系厂家看是否有让价空间。几小时后,S小姐接到回复电话说是已联系厂家,确实不能再便宜了,你买一台是这个价,买十台是这个价,买一百台依然是这个价。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再说什么都是多余了,算了,直接买吧。
S小姐注册了个人用户名,购买了看好的产品,在付款之前有点不放心,毕竟相对网购来说,这也不算是个小数字的钱。于是又打电话直接找H小姐,确认一下,有没有现货,什么时候可以送到等等。H 小姐说,我看不到你的定单,我这里是企服部门,专门对企业用户服务的,你最好注册一个企业用户名,于是,S小姐又注册了一个企业用户名再次下单。
下单付款后,就只等发货了,H小姐说,今天(周三)发出,周五就可到了,最迟下周一一定会到。S小姐一想,虽说不算很及时,也可接受,也没有什么意见。直接通知朋友等着收货吧。
转眼到周一了,中午S小姐打电话问朋友,货收到没?没呢。不对呀,说是周五就可以到,最迟周一一定会到的呀。收货地离京东商城的北京总部也不远呀,动车也才不过4-5个小时,怎么5天了还没有收到呢?
于是S小姐一个电话打到京东商城H小姐。问明何故,得到的解释是,货被快递公司退回了。
怎么会呢?收货地址、收货人姓名、电话详细着呢,也没有写错,再说,是省会城市,快递业务发达着呢,快递公司怎么会无缘无故的不送而退回呢?
H小姐接着解释,快递公司送了,可能是周六日收货人不上班,打电话没人接。所有就退回了。
(什么叫可能?这是典型的推脱和最苍白无力的解释!)
这个理由也实在是牵强,周六日不上班是很多快递公司都知道的,快递公司会选择上班时间送的,而绝对不会是退货的理由。而说所谓打电话没有人接,S小姐也核实过,压根就没打电话。
S小姐也不想再听过多的解释了,只想早点解决问题,就是快点让朋友收到货。
H小姐就承诺了,我们今天再帮你发。
“明天能到吗?”
“估计不行,要后天才能到。”
“肯定吗?”
“肯定,你就再相信我一回。”
“OK,再相信一回,也就是最迟周三一定可以收到。”
“是的。”
京东商城的H小姐非常斩钉截铁地说!
S小姐想,此时生气已无用,钱已付,货未到,只求早点收到货,别的懒得计较了。
偏偏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
S小姐在周一下午临下班前接到H小姐电话,“对不起,你的货今天帮你发不了。”
“为什么?”
“因为我们仓库今天有一万多件货等着发,你的货被压在最里面,发货的人忙不过来。”
(京东商城的生意有这么好?S小姐暗想,果真如此,为何服务和物流如此差?)
“那你的意思是?”
“我们只能争取明天一大早给你发,不好意思,通知你一声,麻烦你转告收货人,
”
(还只是争取,到底发不发得了,也不确定?这就是京东创始人反馈强调和广为宣传的京东商城最具竞争力的物流服务和购物消费体验?……很有点讽刺意味!)
“那就是说,周三也到不了?”
“有可能。”
(在没有付钱前,所有的答复都是确定的,而一旦付钱成交后,这些确定的承诺字眼和解释语句全部变成了“可能”和“有可能”,也许这就是京东商城的特色吧!)
S小姐有被人调戏的感觉,还不止一次。气不打一处来。我是花钱买气受来了。
不想多说任何话了,生气只能显得自己修养不够,何必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当即决定从此不在京东买任何东西了。
周二开始,朋友就开始催了,S小姐只能憋着气,耐心的给朋友解释。如何如何这般这般。
终于,在周四下午快四点时候,收到朋友的短信,说是货已收到。
这场京东噩梦终于结束了!
S小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就想弄明白, 这京东商城,传说中挺厉害的呀,怎么会服务到如此境地?难道又是一个快速造星而流星的企业?
1、在京东下定单,分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企业用户可以拥有专门的客服人员,可以享受某些购物的再次优惠,可以申请赠送购物券,等等。这不是歧视个人用户吗?小客户就不是客户吗?但好像作为企业用户的S小姐,也根本没有享受到任何好的待遇和服务,反倒是享受了一回噩梦般的购物体验!也许其实都是一样,只是为了制造差异化而诱惑企业客户注册并消费?
2、H小姐在解释中一再强调,走第三方物流,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他们也没办法。真是这样的吗?S小姐想到经常在当当网上买书,也经常在麦考林上买日用品,当当送货从来没有超过3个工作日,麦考林上海本地送货也从来是次日到达,并且都还是货到付款,人家是怎么就能说到做到的呢?难道给京东服务的物流公司就是没有给当当服务的物流公司好?纵使京东的产品都是大件,在物流方面确实有难度,比如质量体积等,但这些应该都是在创业之初或与物流公司合作之时早就应该预料到的呀。物流公司的服务这么差,难道对他们就没有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处罚机制?
3、京东一天的定货量既然能达到一万多件,为何不及时增加物流的能力?物流配套跟上来真的那么难吗?难道就没有这样配套的专业点的物流公司?不是说203月斥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上海圆迈快递公司上海及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配送速度及服务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了吗?全面提升了也就这个水平?自建的物流快递公司服务也这么差?
……
局外人的S小姐在思考并在努力寻求答案,但不知道京东商城的决策者和管理层是否知道这些问题?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呢?如此,是京东的大幸,也是消费者的大幸,否则,快速造星起来的京东就会像流星一样消逝!
(本文节选自中国第一本专业系统深入研究软传播的专著《软传播》,该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9月中旬出版,新华都总裁兼CEO唐骏、商界传媒董事长兼总编辑刘旗辉、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隆重作序,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黄瑚倾情推荐。石章强、莲子系锦坤传播机构资深营销顾问,周攀峰系商界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商界杂志社副总编,与作者联系,电邮:shizhangqiang@sohu.com;手机:135-645-23456)
篇3:购物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
网页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
京东购买: A.点石成金 B.无价
当当购买: A.异类 B.引爆点
亚马逊中国购买: A.影响力 B.内向者优势 C.失控
5 购物——三家网站都是在2011.11.16晚20:00~21:00下的订单
5.1 邮件
5.1.1 京东
1. 确认下单通知——无邮件提醒
2. 发货通知——无邮件提示
5.1.2 当当网
1. 确认下单通知——有邮件提醒
1.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6日 20:28
订单一完成,即刻发送邮件
1.2. 邮件标题——与亚马逊相比,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原因如下:
1.2.1. 明确告知用户邮件来自什么网站
1.2.2. 告知用户已经收到订单,正在处理中
1.3. 邮件内容——不足之处
1.3.1. 没有告诉用户具体的订单信息,需通过至少一次点击才能了解到订单信息
这使得这封邮件内容的准确性就不高了.
让用户每多一次不必要的点击,对于网站来说,都是一次极其奢侈的浪费
2. 发货通知——有邮件提醒
2.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8日凌晨00:12
与”确认下单通知”之间的时间间隔差了有整整一天之多
2.2. 邮件标题——简单明了
2.3. 邮件内容
告知用户商品已经发送出去,和快递公司的热线电话,还有一些促销信息
5.1.3 亚马逊中国
1. 确认下单通知——有邮件提醒
1.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6日 20:18
1.2. 邮件标题——不足之处
1.2.1. 发件人命名夹杂着英文,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We’re in China. ^_^
1.2.2. 邮件标题,可以都添加几个字,描述订单状态,虽然后面的灰体字部分的信息体现这是订购成功通知邮件
1.3. 邮件内容——告诉用户购买的书籍——与当当相比,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
1.3.1. 在邮件中包含了可以让用户修改订单状态的链接信息,如果能有修改订单状态截止期限的话,可能会更好些
1.3.2. 包含了很是详细订单信息:商品,购买量,费用明细,预计送达日期,送货方式订单号…
2. 发货通知——有邮件提醒——三网站中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
2.1.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6日 05:32
2.2. 邮件标题
2.2.1. 这里的邮件标题至少比之前用邮箱地址来做标题来的好
不想用中文做发件人的姓名,至少可以用网站域名来做.
Don’t Make Me Think. ^_^
2.3. 邮件内容
2.3.1. 包含了很多与订单相关的信息,主要是在跟踪包裹状态方面,可以让用户了解到自己的商品在哪里了
2.3.2. 通过查询获得的包裹信息
5.2 配送
5.2.1 京东
1. 商品配送抵达时间:2011.11.17 12:00左右(前一天下单,第二天送到)
2. 商品交接的过程,比较正常;交接结束后,要求用户签字.
虽然没有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打开包裹验货,然后再签字.
不过师傅的服务态度还是蛮好的.当时付款的时候,师傅还有询问是否刷卡.^_^
5.2.2 当当网
1. 商品配送抵达时间:截止发帖时刻还未送达=.=!
5.2.3 亚马逊中国
1. 商品配送抵达时间:2011.11.17 18:30左右(前一天下单,第二天送到)
2. 交接过程比较的匆忙,交接一结束,师傅就走了,没有要求欧确认签字.
可能因为这个点有些迟了,师傅应该还未吃饭.
5.3 包裹
一些基本的元素应该是差不多的,如客服热线,说一些不同的.^_^
5.3.1 京东
1. 最外层的包装仅包含送货的地址信息,没有其他附加信息
2. 会附带一张京东的购物清单(这张清单,是师傅独立给的,不在包裹中),清单中金包含用户名、购买商品、订单标号,没有包含用户其他的个人信息,如联系方式
(之前给师傅签字的那一张纸上面,不知道是否会包含用户的即时联系方式,这个没有注意到,不太确定.^_^)
5.3.2 当当网
=.=!
5.3.3 亚马逊中国
1. 最外层的包装直接带有用户名,用户地址,联系方式,订单号几乎全部包括了
(当用户要扔掉外包装的时候,是否表示用户的联系方式在不经意间”流落在外”,因为吾乃一介布衣,故无太大烦忧.^_^).
2. 包裹最外层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保留此包裹单底联代表您已经签收并认可我们配送的商品及发货明细单背面条款规定内容”.主要有两个问题:
2.1. “保留包裹单底联就表示用户已经签收并认可”,这或许能够说明为什么之前师傅不用要求用户签字的缘由.=.=!
假如:交接时未开包裹检验商品,事后发现商品有问题问题,这样的情况该找谁.
这让人不由想到,注册网站的时候,都会出线有一个勾选框,后面附带如下的文字:
“我接受xxx网站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
下面在紧接着一个”注册”按钮
2.2. “发货明细单背面的条款规定”,收到的”卓越亚马逊发货单”是单面的,故而没有看到具体的条款规定内容.=.=!
6 一些碎片
1. 京东在《男人帮》中的广告,让人觉得很是不错,电视剧观众和网站目标用户会有比较大的交集.即使没有任何交集,做不到高精准的广告投放,仅当作是一次普通的品牌推广,也得赞一个.
下一步,可能是做一个类似PayEasy的视频广告了.^_^
2. Amazon.cn一直在继承Amazon.com的网站框架、模块,没有在国内进行比较特别的微调.如:
2.1. Amazon.com的商品页面
2.2. Amazon.cn的商品页面
2.3. 京东的商品页面
2.4. 当当的商品页面
国内用户的浏览网页的行为方式和外国用户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单一不变的继承很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一定要说为什么的话,这可能需要去质问淘宝了.^_^
2.5. 如果要说完全模仿的话,可是有一点:
Amazon.com的已有注册账户不能Amazon.cn上不能登录,需要重新注册.有人可能会说,不同的目标用户,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消费理念为什么要共享用户数据库呢?即使用户数据库会有交集,可是共享了之后,意义大吗?
恩~~恩~:-D
7 结束语
对于图书这类标准品,在议价能力相差不大,不能拉开明显的价格差距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几乎就是唯一影响用户选择的指标,这里的体验包含着售前和售后.(这不是废话嘛? =.=!).
篇4:京东怎么使用电子券的方法
如若电子券余额、账户不足,点击下一步后可进行补款支付,选择相应的银行,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最后点击【确认付款】完成支付即可。
篇5:京东商城用户中心的用户体验及营销手段
今天就来分析一下京东商城的用户中心
大家都知道用户访问一个网站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所以京东个人中心的第一个展示给用户的东西就是“常用设置”,让用户自主选择自己所关注的或者是自己需要第一时间了解的项目,大家看到我选择前和选择后的区别没?我选择了5个之后,左边菜单栏出现了一个常用设置,里面所列出的选项就是我之前所选择的5项,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大家都看到了,系统默认的菜单栏是“订单中心”,“客户服务”,“账户中心”,“社区中心”四大类,每个大类里面都有好几个选项,但是他们真的是用户每天都需要用到的功能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没有谁会每天都需要使用它的那么多功能,但是这里的每一个选项都是对用户有用的,既然是有用的,那就是无法省略的,所以京东就想了个办法,让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所需要时刻关注的项目放在顶部,充分体现了其高超的用户体验设计,时刻为用户着想,每一个功能设计都是为了用户,不说此功能是否会让用户喜欢,我想绝对没有人会讨厌它的,我们都知道,即便是注册用户也会产生一定丢失率的,这个有效的减小了一部分丢失率。
我的订单,我的团购,在线支付,我的关注(相当于收藏功能),返修/退换货,取消订单记录,我的投诉,账户信息,账户安全,账户余额,消费记录,我的积分,收货地址,这些每个商城都有的功能咱就不去分析了,咱们来看看其他的。
价格保护:咱们都知道,每一件商品的价格都不会是永远固定不变的,那如果我在京东刚买了东西还没收到货它就降价了怎么办呢?难道就吃这么个哑巴亏哦?肯定没人愿意的,所以京东就推出了这么个价格保护服务,仅为了向用户表达一个意思,在京东买东西是绝对不会吃亏的,京东的服务都是从用户的角度来做的,即便你买的产品是降价之前进的货,成本较高,京东也不会让你多出一分钱,此功能又进一步成功的减小了用户丢失率。
神秘促销:对于神秘的东西,人人都会感兴趣,好奇害死猫这句话绝对不是吹牛的,所以我想大部分用户应该会点进去看一眼,
尊敬的客户,为了应对供货商严格的限价政策,京东商城现推出一项长期促销方式:神秘邮件促销。
只要您订阅以下任意促销邮件,就有机会收到价格低于商城报价的商品或赠送积分商品,订阅越多机会越多哦。
比商城报价更低的价格?还有积分相送?
我想这个功能恐怕没几个人会拒绝,毕竟谁买东西不想得到实惠呢!
从此图中可以看出,它的订阅功能把它所有的产品项目都列出来了的,你对哪方面的产品感兴趣就订阅哪方面的信息,这又是其用户体验的一大特色了,自主,想要什么都是由用户自主决定,让用户感到很方便实用。
很多商城会天天给用户发商品邮件,这样不光成交率低,而且极其容易引起用户反感,从而拒收你的邮件,这样的后果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的。
咱们看京东的,邮件分为周刊和月刊,时间上把握得非常好,我想没有谁会闲的无聊天天在网上买东西吧?
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给用户发一次,既不让用户感到厌烦,更使得用户不会忘了京东,但是假如你天天都有发那啥的优惠活动,久而久之用户对你的优惠活动也失去兴趣了,淘宝商城的很多商家亦是如此而失败了(一件商品天天都是限时抢购),一周或者一个月一次,说明这个东西并不是那种随时都有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给用户一种紧凑感,有助于提升销量。
从邮件内容来看
很多商城给用户发的都是直接整个首页发过去或者是选一些“他们自己认为”用户会需要的产品信息,试问一下,你认为用户需要的东西他就一定会买吗?
再看京东的,内容都是用户自己选择的自己喜欢的,既然是自己喜欢的,那肯定会去认真的看一下,既然认真的看了,如果说所有收到邮件的用户都会买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既然是用户喜欢的,那么肯定就会有一定的成交,不论成交率如何,至少此邮件最重要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灵活的自主订阅是其用户体验的表现,周刊月刊营造的紧凑感是其高明的营销手段,两者结合尽可能的扩大了邮件营销的成交率!
好了,今天就分析到此,明天继续,由于水平有限,还望高手在批评指导的时候不要喷口水,谢谢!
文章由钢度网www.gangdu1688.com 原创分享,欢迎点评指导, 原地址!
★ 京东大峡谷导游词
★ 京东实习报告
★ 《创京东》读后感
★ 书刊办公的广告语
★ 京东实习心得感悟
★ 京东管培笔试经验
京东“电子书刊”体验如何?(精选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