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灏简介

时间:2022-12-19 04:04:08 作者:我目送你走来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目送你走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翁文灏简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翁文灏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翁文灏简介

翁文灏

(1889~1971)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地质学家。字霓。1889年7月26日(清光绪十五年六月二十九)生于浙江鄞县。其父经商。翁文灏于19留学比利时,获地学博士学位。19回国后,在北京地质研究所任职,后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及地质调查所所长等职。1935年10月,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自此中断了地质科学的研究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任经济部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工矿调整处处长,主持厂矿内迁西南、西北恢复生产,并在赣、湘、川、贵、甘、陕等地开发矿藏、兴办工厂,为抗战军需和后方工业的发展作了大量工作。1945年5月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6月任行政院副院长。1948年6月,在国民党统治濒临崩溃之时,被蒋介石提名担任行政院院长,未及半年,在财政金融“改革”彻底失败的风潮中引咎辞职。1949年初应李宗仁邀出任代总统府秘书长,和谈破裂后脱离国民党政权,先居香港,后去法国。

1951年1月,翁文灏回到中国,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1年1月17日病逝于北京。翁文灏首先提出燕山运动的存在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绘出全国第一张地震分布图,著有《中国矿产志略》、《甘肃地震考》,与曾世英、丁文江合编著有《中国山脉志》、《中国地势》、《中国分省新图》和《中华民国新地图》,在地质地貌方面为中国地理学科的创建作出了贡献。

篇2:翁卷简介

古诗词三首分析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2.词句解析。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才”“又”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句点明时间是在春季,正是鳜鱼上市的时节,地点是在西塞山前。全句为: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

(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全句意思为: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之情溢于言中。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建议

1.“词”这种体裁在教材第1课已经出现,教师应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会背诵一些词,对“词”有哪些了解。

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课前,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查阅作者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以便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挂图。

2.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内容浅显,生字不多,应当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教师可重点点拨《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可对词的知识再稍作介绍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第一步,可让学生自读古诗词,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然后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再要求学生把诗词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使学生对诗词的意思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有的小组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画笔描绘下来,画好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重点说说画了什么景物,他们的色彩、形状、位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画。本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看是否把诗词中的景象描绘了出来。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只要可以激发想象,能够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教师都应鼓励,并给以必要的指导。

第三步,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有条件的可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渲染气氛,达到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在朗读中自然成诵。

3.注意诗的语言的丰富意蕴。如《乡村四月》中的“才”“又”二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也”、“学”二字使用都简洁传神。《乡村四月》和《渔歌子》两首诗词色彩明丽,其中写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如“绿原”、“白川”、“青山”、“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课后,可以动员学生从课外书中寻找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练习朗诵、背诵,为后面的“展示台”做准备。

5.关于识字写字,“蚕”、“桑”、“蓑”、“塞”的声母是平舌音,“昼”、“箬”的声母要读准翘舌音。识记字形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教师重在引导交流识记方法。要及时表扬识字巧、写字好的同学。

四、相关链接

1.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2.范成大(1126—1193)  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存诗1 900余首。诗中忧国恤民,多有佳作。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曾奉命出使金邦,坚强不屈,不辱使命,几乎被杀。使金途中所作绝句一卷,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诗人在晚年回到苏州石湖开始过起隐居的生活,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这些诗反映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丰富。这里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其词亦风格多样,颇具情致。著有《石湖居士集》、《菊谱》、《梅谱》等。

3.张志和(730?—810?)  唐代诗人。字子同,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十六岁时,举明经。献策于肃宗,令待招翰林,授左今吾卫录事参军。后被贬官,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4.词牌  词的调子的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但是后人所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其内容就和渔父、忆江南无关了。有的词牌对于句子的多少、句式的长短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但与声情、词的内容无关,所表示的仅是词的句式、平仄和用韵。起初,只是以某一词牌的代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为模式,按照它的句式,平仄和韵律来创作词。后来,就有人把各种词牌的句式、平仄、韵律标出来,编成词谱,供他人照着填写,所以创作词就叫填词。词牌既和内容无关,有的作家就在词牌之外另注明词题,如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的在词牌下作一小序,如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

5.拓展阅读:

过故人庄 山居秋暝

孟浩然 王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篇3: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

(1830~1904)  晚清重臣。字声甫,号叔平、瓶笙,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1856年(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署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帝师傅。光绪帝“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前后充乡试考官、会试总裁等,参与主持科举考试达四十年。江浙名士如文廷式、沈曾植、张謇等多出其门下。继前清流李鸿藻之后逐步成为后清流的领袖人物。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他极力主战。次年,马关议和,反对割地,力争修改约稿。《马关条约》签订后,因愤于割地求和,遂“有变法之心”。且以慈禧太后名为归政,实事事掣肘,欲辅佐光绪帝筹谋新政。北京强学会成立,曾予支持。但反对维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18初,参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对康有为的问话,随即向光绪帝密荐康才堪大用。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翁同龢为慈禧太后及后党所忌恨,15日即被开缺回籍。同年12月,又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他居家惧祸,所存疏稿,焚毁强半,日记亦有删改。困顿七载,于19病卒。19(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作有《瓶庐诗稿》(另词一卷)、《翁文恭公日记》、《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具书法纵横跌宕,为世所重,有手札、墨迹等多种影印或石印出版。

篇4:叶绍翁简介

游小园不值英文译文

(宋)叶绍翁

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visit to the garden when host’s not in

by ye shaoweng (song dynasty)

as hating so much on the lawn to have the prints of shoes

that oft at nine knocks out of ten the wooden gate oped not;

but spring bearties all o’er the garden no one can enclose,

so outstretch’s o’er the wall a bough of red apricot.

篇5:文祥简介

文祥

(1818~1876)  晚清洋务派大臣。瓜尔佳氏,字博川,号文山。满洲正红旗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历任太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署刑部侍郎。1858年(咸丰八年),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授礼部侍郎,后又历任吏部、户部、工部侍郎,兼副都统、左翼总兵。1860年,英法联军攻逼北京,咸丰帝出走热河(今河北承德)时,命署步军统领,随恭亲王奕䜣留北京与英法议和。次年,与奕䜣及大学土桂良等联名奏请改变清政府的外交、通商制度,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被任为总理衙门大臣。任职期间,倡导洋务“新政”,成为清  朝中央政府中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咸丰帝病死后,与其他王大臣疏请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并简派近支亲王辅政,协助奕䜣、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处死赞襄政务王大臣肃顺等人。1862年(同治元年),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署兵部尚书,并任内务府大臣,兼都统。1865年,署户部尚书,率神机营赴东北镇压王达、马傻子起义。1871年,授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次年,为体仁阁大学士。光绪帝继位后,晋武英殿大学士,专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曾与奕䜣等奏请办理海防六事,即“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又支持左宗棠进军新疆,加强塞防。1876年病死。谥“文忠”。

篇6:文牧简介

文 牧

文 牧 原名文荣福。1933年出生。湖南醴陵人。著有诗集《阿爸依的小木屋》,散文诗集《小伐木人的歌》等。

篇7:博文简介

博文

姓名:博文

性别:男

出生年月:

籍贯:美国

职业:国际投资家

债券期货合约是美国期货市场最活跃的商品期货品种,每日成交金额以十万张计。债券期货市场的交易场地拥有超过五百个交易员。买卖的时候要高声呼叫,在一个细小的交易场地内互相碰撞在所难免,事实上,对于局外人来说,此种毫无制度的买卖方式可以顺利进行,近乎奇迹,汤姆博文是出色的债券期货大炒家以买卖金额计算,博文堪称当今世上最大的个体户,单独一次买卖张数可达到二千张合约,以每张十万美元计算,涉及金额总共达到二亿美元,整日计算炒卖的合约经常达到两万张,转手的金额达到二十亿美元以上,博文是三十多岁才踏入期货债券市场的,只有六年的时间就打出惊天动地的名堂令人敬佩,1982年之前,博文对于期货买卖全无经验,以全副身家投身期货市场,开始投机生涯,当年博文每月要拨出二千美元租牌,一千美元作为生活费用,刚巧博文的妻子怀孕,在这种破釜沉舟的的情况下,博文勇往直前冲破重重障碍,由头开始,入行一年之后博文进身百万富翁行列,虽然不许透露财富,保守估计应以超过三千万美元。

篇8:《笠翁对韵》——文

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对春耘。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掌握灵符五岳篆,腰悬宝剑七星纹。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群僚仰对御炉熏。

注释:五典、三坟:相传为远古之书。白接:古代毡巾名。晋代山涛醉后巾帽欹斜。古诗云:“山公斜著白接罹。”五岳箓:道教符箓。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翮翮晋右军。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

注释:燕许:唐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均以文章显,时人号为燕许大手笔。韩柳:唐韩愈、柳宗元,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二家。周南仲:《诗•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笺》:“王使南仲为将率往,筑城于朔方。”又《何承天表》:“有周之盛,南仲出车……”晋右军: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苏子:战国时苏秦劝和六国。 郭公:唐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恢复两京,立下大功。贾谊:西汉大臣、政论家。其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刘蕡:唐刘蕡,对策直言,不第。李邰曰:“刘蕡不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上书以己所受授之。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对羊羵。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汤事葛,说兴殷。萝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文武成康为一代,魏吴蜀汉定三分。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曲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

注释:羊羵:春秋时季相子穿井得一土缶,中有一羊,以问孔子,孔子曰:“土之怪,羵羊也。” 书裙:晋羊欣年十三,右军爱其才,昼卧,右军书其白练裙,书法遂大进。汤事葛:《史记•殷本记》“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集解》:《孟子》曰:“汤居毫,与葛伯为邻。” 说兴殷:殷商时宰相傅说,善治国政。青鸟使:《汉武外传》载,西王母用青鸟为传信使。 黑鸦军:后唐李克用守塞军,皆着黑衣,号乌鸦军。文武成康:《书•君车》:“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 三分:汉代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邀曲客: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曲客,酒友。薰风:舜作《南薰之歌》。桐君:古琴名。

篇9:陆游陆放翁简介

陆游陆放翁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传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篇10:钟文蒸简介

《谷梁传》

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亦称《春秋谷梁传》。旧说鲁人谷梁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实际应是孔门讲习《春秋》的若干代学者集体的论议,整理编著成书的年代不晚于汉初。宣帝时,为之立博士。

《谷梁传》一般认为属于“今文经”(见经今古文学)。全书正文两万三千多字,采用问答体解说《春秋》,重点在阐述经义即《春秋》的政治意义,与《公羊传》大抵同调,但在个别具体问题上也有歧异。如鲁僖公四年《春秋》记:齐桓公伐楚,“楚屈完来盟于师”。《公羊传》称:“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其言来何,与桓为主也。……与桓公为主,序绩也。”肯定了齐桓公取得的重大成绩。《谷梁传》却说:“来者何?内桓师也。……于召陵,得志乎桓公也。得志者,不得志也,以桓公得志为仅矣。”认为齐桓公成就有限,楚仍桀骜不驯,所论很不相同。

东晋范宁搜辑诸家训释著《春秋谷梁传集解》,标榜兼采众说、择善而从,唐人杨士勋又为之作疏,成《春秋谷梁传注疏》。清人钟文蒸有《谷梁补注》,网罗前人遗说,可供参考。

沈文荣简介

福建剪纸艺术家吴文娟简介

给俞灏明的一封信

火箭队开场白果然翁

秋翁随笔

简介模板免费

新翁之喜贺词

卖油翁练习题

《卖油翁》观后感

卖油翁教案

翁文灏简介(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翁文灏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