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的论文

时间:2022-12-22 03:43:57 作者:桐荫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桐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浅析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的论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浅析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论文

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论文

(一)限制对收益的人为调节

对收益的确定,传统会计理论认为,应允许收益摊平(income smoothing),即对费用的摊销,当经营情况好时,多摊销些,不好时,少摊销些,使收益较为均衡,企业的总体风险较小;目前的会计理论则认为,收益摊平的作法,人为调节的因素即主观性太大,应予限制。

会计实务界认为,会计本身的职能是反映。提供信息与信息的使用要分开。会计应体现其中立性,而不是服务于特定的政策需要。因此,各项费用的摊销应尽可能进行当期收益,以减少人为操纵,限制人为调节,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二)增加现行成本(市价)的会计信息

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历史成本占主导地位。但是,会计是要为投资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在价格变动大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原则就不能适应这个要求,而应提供现行成本。

所有投资的交易都可分成三大类:买、卖或持有。显然,买主关心的是我今天为它要付出多少钱,卖主关心的是它今天能变现多少钱,持有者关心的是将来能收回多少钱。这些都是现行或今后的`价值,历史成本对他们只是参考。

会计的计量模式,可以由5种计量属性和两种计量尺度的不同组合来确定:

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2.现行(重置)成本

3.现行市价

4.可实现净值

5.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

计量尺度

1.名义货币单位

2.固定货币单位

将以上“属性”和“尺度”组合,可以有10种模式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各种模式都用到了。例如,固定资产评估和盘盈,用重置成本法;存货和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计价;应收账款扣除坏账准备则为可实现净值等。

应当说,历史成本法仍然是当今多数国家使用的会计准则,但它正在逐步失去其主导地位。许多人认为,21世纪历史成本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为了适应多方面的需求,作为过渡,目前在使用历史成本的同时,可以以多栏式、附表、附注等方式尽可能多地反映现行成本(市价)的会计信息。

汇汇兑损益变动(未实现)等。

国际会计准则将要求把全面收益表作为第4张报表予以披露。

(三)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当今证券市场的全球化、投资的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实现全球统一。目前有两种思路:一是统一实行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会计准则。多数人认为,这是长期目标,目前还不可能。二是协调化。即本国(地区)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尽可能协调一致,减少差别或同时披露差别。其思路是:

——不断完善国际会计准则(IASs)。

——明确改进项目,增强可比性,如要求基本交易应采取两种基本方法,其他交易只允许有一种替代方法,并要求计算不同方法的差异,披露其信息。

——制定核心准则(CORE STANDARDS)。核心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待国际证券业监管组织(IOSCO)确认要通过后很可能被要求在全世界推行。

——逐步实施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

(四)信息披露的扩展——提供现时的信息

目前企业披露的三种会计报表是反映上一年度的。报表出来后,往往已失去时效。弥补的方法,一是不仅要披露年度报表,而且要披露季度报表。二是增加披露的信息量。信息既要有财务的,又要有非财务的(如环保责任、职工福利情况等)。报表反映历史数据,投资者需要的现时的信息可通过附注、附表等反映。在国外,虽然正式报表仅三张,但供投资者参阅的附注、附表可能达四五十页。这些资料不仅包括传统上认为应披露的财务会计资料,而且要反映部分以前被认为是企业管理当局掌握的内部信息,包括重大经营决策的分析资料。总之,要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企业现时的信息。

篇2:浅析国际会计协调的必然性论文

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不断壮大、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国由于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环境不同,我国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国际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因此,我国需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以进一步缩小与国际会计惯例之间的差异。我国在会计标准的建设中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对,关系到我国会计标准的建设和发展走向,参与国际会计协调势在必行。

一、国际会计协调的涵义

国际会计协调是指对各国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的过程。

国际会计协调不同于国际会计标准化,它是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的一种缩小矛盾、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是逐步缩小各国会计惯例的差异程度,从而增加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的过程。

国际会计协调是建议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它是参与协调的各方共同协商的结果,它的最终方向是使先进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二、我国进行会计国际协调的必然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开展会计国际协调活动,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与国际会计的接轨,是我国经济对外依存的客观需要。

(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性使会计国际协调无可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性也越来越强。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国内经营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它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参与竞标,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也就对我国的会计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国际会计协调可以减少我国公司在境外上市的筹资成本和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增强国际范围内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信性,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会计的国际协调无可选择。

(二)会计国际协调是吸引国际投资的需要

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也有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了我国境内,形成了众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而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不仅限于交通、通讯、资金、市场、资源等硬环境,还包括会计、审计、税收等内在的软环境。会计的国际协调符合我国的利益,可以提升我国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使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迅速做出决断,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的发展。

(三)国际会计协调是我国市场环境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我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市场发育、法律制度等环境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环境,缩短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距离,要求我国会计实行国际协调。

三、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形势及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目前已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环境的各种改革,特别是财政部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新规定,说明我国在国际协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新规定的推行,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在逐步建立。它的实施将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将有助于我国及至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步伐已经展开,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认识上,过分强调有中国特色

在国际会计协调的认识上,有许多人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强调有中国特色,忽略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与衔接,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利于我国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二)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存在单向协调倾向

有些会计人员一味地学习国外,而不把我国好的经验、方法介绍到国外;照抄照搬国外的会计模式与标准,却忽略本国的会计惯例、法律环境和经济背景。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存在单向性。

(三)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会计惯例方面存在片面性

只重视发达国家的会计模式,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新兴的国家;只注重企业会计方面,而忽视了宏观会计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只注重传统会计和报告,而忽视了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许多会计新领域。

(四)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尽管我国拥有千万会计人员。但仍缺乏通晓国际会计惯例的高素质人才,整体会计队伍的.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掌握新准则、新制度的能力受到限制。

四、我国进行会计国际协调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国际会计协调,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际会计协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一方面,在会计处理的方法上,尽量使类似变量和事项用同一方法处理,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国际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特殊环境而实质不同的交易事项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交易的实质来规范其处理。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不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与经验,还要将中国会计介绍到国外。实现双向协调。

(二)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但要避免照抄照搬

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方法。并进行广泛研究,视需要和优劣选择借鉴对象,既要重视发达国家会计。也要积极吸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家的会计经验;积极介绍和引进非英语国家的会计经验;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宏观会计等方面的做法;注重国外会计的新发展和新领域。而我国会计在进行国际协调时,既不能消极对待,也不能盲目跟进;既不能影响改革的进程,也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三)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

我们应通过国际职业组织积极地、辨证地学习和吸收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方法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益部分;同时也要向国外介绍中国会计,实现双向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建立专门的国外会计研究机构,深化会计教学改革。培养国际会计人才,以站在发展的角度,不断地对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加以修订和完善。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改进和提高会计教育水平,在高校中设置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国际会计学和比较会计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另外,还要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广泛试用性。

篇3:国际会计惯例的改革论文

国际会计惯例的改革论文

财务状况变动表(简称??财表??)最初由美国汪沔艺计师协会会计原则委员会于1971年发表第十九号意见书。建议列为企业对外公布的基本财务报表之一。在1973年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国际会计准则第七号,规定企业茌编报利润表时,应同时编报“财表”。自此西方国家普遍编报“财表”,并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后,列为第三主要会计报表。

我国财政部1985年发布《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编报“财表”以后,幵始在外商投资企业编报此表。1992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逬一步规定在我国境內的所有企业,需编报“财表”,并自1993年7月1曰起执行。这是我国在幵放改革中,会计方面进—歩靠拢国际会计惯例的重大改革措施。对子我国境内企业(除外荀投资企业〉广大财会人B来说,对“财表”还是相当陌生的。而不少外商投资企业的财会人员对“财表”的理解,也不是都能透彻,有的对编制万法的掌握,也还存在问题。

一、“财表”概述

(一)财表”的性质和作用

“财表’’是以运转资本为亭肚,5唤」Hi/会汁期间(一般为年度)的流动资金来源和运用K潜减S动状况的动态快举报表。

“财表’’反映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资金取得的朱源和运用去向的理财活动3为企诎管理部门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习企诎的流动资金(运转资本)是最具有实力的资金。茌市场兗爭激烈的镉况下,使用得当,可以拓展经营业务,提高经济效益。否则,就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果,影响偿债能力.甚至会造成财务状况恶化,被迫破严。因此,不单企业本身,也是与企业有利密关系的外界,极关注的一种报表。

(二)流动资金(运转资本)的定义和增减变动关系

1、流动资金的定义:这里指的流动资金,又称运转资本,是流动资产S额減流动负债总额的淨额。是企业茌生产经营过程中,寻以用来购买货物,支付劳务和湳偿债务的资金0

2、运转资本的磨減变助关系:资产?债表中,除了上述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被称为流动资金项目之外,尚有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及其他资产、长期负债投资者权益等,被称》非流动资金顶@。这两种项目各自之间和彼此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事顶),对运转资本发生的增減变动,有下列三种病况:

第一,只涉及流动资金项B(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本身的经济业务,对运转资本僧減变动没有影响。

第二,只渉及非流动资金项e(固定资产、初期负债等)本身的经济w务,対运转资本的增减也没有影响。

上述对运转资本没有影响的经济财务,在编制“财表”时.可以+考虚,e对于重要的交換性经济业务例外。

第三,同时涉及流动资金项目和非流动资金项g的经济业务,会影?运转资本的增減变动。例如:以货币资金购买固定资产?这使流动资金项目(流动资产银行存款)減少,其原因是购买了固定资产。再如:销售收入100000元,

销售成本80000元。

借:应收帐款100000元贷:本年利润(销售收入)100000元同时

借:本年利润(销售成本)80000元

货:存货80000元上述经济业务使运转资本(流动资产)增加20000元(应收帐款100000元-存贷80000元),其原因是本年利润(投资入权益〉增加了20000元。

3、运转资本增减变动的原因:根据前述懦况,运转资本增減原因可概括如下:

磨加原因:利润增加、接受货币资金和存货投资、出售固定资产、收回长期投资和增加长期负债等。

减少原因:弓损增加、购买固定资产、?加长期投资、偿还长期员债等o

4、不影响运转资本遒減变动的重要交換性经济业务。

有些只涉及非流动资金项目的经济业务,本宋不会影响运转资本的遒减的变动,但为了全面反映重要的*资和投资的情况,作为重要交換性经济业务,要求同时在流动资金来源和运转加以反映。例如: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借入长期借款进行长期投资,再如税后提取属于投资人权益的賭爸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本来也与运转资本僧減没有影响(只涉及非流动资金项目),但为了全画反映利润分配惲况,也要求在流动资金来源和运用同时加以反映。

二、“財表”的编制方法

(一)、“财表”的结构

根倨我国行业会计制度(含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內其他经济组织企业)规定的“财表”结构格式,分左右两方,左方反映流动资金来源和流动资金运用两部分。流动资金来源分为:本年利润和其他来源两大项。流动资金运用分为利润分E和其他运用两大项。右方反映流动资产本年僧加数和流动负债本年僧加数两部分。左方流动资金来源合计数与流动资金运用合计数的差额,同右方流动资产增加(或減少)的淨额与流动负债僧?(或减少)淨额的差额,都是流动资金(运转资本)僧加或減少淨额,两者应该相等。右方是综合计算运转资本(流动资金)增加或減少金额。左方则说明运转资本曆加或減少的原因。

这是将国外通常釆用的'“财表”和运转资本变动表(附表)两个报表台并伴随为一个报表。这不但使运转资本僧减变动及其原因的划照关系更加明确清楚,也是报表更具有完整性。

其次,围绕编制“财表”设计的有关授表,也是S成功的。首先是资产负债表僧加年初数,其次是设计有关附表,如利润分E表、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表、在建工程表、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表等。这些报表都和编制“财表”息息相关,这些报表编.好了,编制“财表”时,就非常容易,只要把有关的数字搬过去就是了。这可以说杩成了“财表”的完整报表体系。

这是会计核算上,引进借鉴洋为中用的一沖创造,是值得学习的。

(二)资产负债和“财表”的平衡关系

如果将资负债表分为四部份:

A、流动资产;B、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C、流动负债;D、长期负债、其他负债、投资人权益。它的平衡关系是:A+B=C+D

上述公式移项便变成“财表”的平衡关系:A(流动资产)一C(流动负债)=D(流动资金来源)一B(流动资金运用)。

从这里可以看出“财表”右方和左方流动资金(运转资本)磨加(或减少)淨额为什么会“应该相等”的原因所在。

了解这种平稳关系,编表肘就能够心中有数,出现错误左右不平衡时,也很容易査出。

“财表”基本上是根倨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和年末数的增减差額编制的。当然有些数字有变化,不能简单照搬,但万变不离其宇,无非是两项之间同时僧邡相同金额,或者是将某些数字移项,但恒等式的结果不会变化,上述平衡关系会改变。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程序

(一)麵制爝减资产员懷表

根据资产负债表各科@的年初数和年末数金额编制增减资产员债表。年末数大于年初数的金额为增,小子年初数的金額为减(金额m写“一”号)。对于编制”?表”彐经熟练的人来说,增减资产员债表可以不编,直接从资产负债表汁算就可以。但对于初入门的人员宋说,根据增减资产负债表编制“财表”会方便许多,可以减少差锗和容易入门上手。

(二)编制“财表”右方项目数据根据磨减资产负债表A和C部

份数据,编制“'财表”A—C部分。这部分很简单,根倨?减资产负债数倨照搬就是。

(三)编制“财表”左方项目数据根据?減负债表D和B部分数

倨及有关附表资料,分析编制“财表”D—B(流动’资金宋源一流动资金运用)部份。

根据XX外商投资工业企业XX年度资产负债表编制下列暦减资产负债表,幷就此表说明如何编制“财表”:

1、平衡关系:根据上表僧減栏各部分合计数。

A+B=(—3412631)+(—2803574)=-6216205t+D=(—5397839)+’(一818366)=-6216205移项变为财务状况变动表A-C=(-3412631)-(-5397839)=1985208D-B=(-818366)一(一2803574)=19852082、编制“财表”右方数倨,即A—C。这部分很简单按有关项目数倨照搬就是。

3、编制“跶表”左方数据,即D—B。这部分不能完全照搬,有些要根倨有关附表资料分析填列。

(1)先编制流动资金来源(D)部分。长期借款一4004000。如果填在流动资金来源(D)部分是负数,但长期借款减少,即偿还借款。因此应移顶,即填在B其他运用部分,移项后,负数改为正数。

买收资本曆加1860000元,在其他来源部分照滇僧加资本1860000资本公积990000元储备星金和企业发展基金共149222元,均在其他来源有关顶目照填。

末分配利润增加186412元,这不能間单地在D部分填186412元。

根据利润分配表有关资料:利润总额(本年利润)2526772元。

减:利润分配2340360元其中:所得稅303213元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73377元储备基金73377元企业发展基金75601元巳分配股利1814792元因此应在流动资金来源(D)本年和润项目填2526772元,在流动资金运用(B)利润分配项目按上述明细数共填2340360元。

这是在D和13部分各瞎加2340360元.但结果(2526772—2340360=186412元)?还是流动资金来源唐加186412元,和增减资产负债表增加数一佯。

(2)编制流动资金运用(K)部分。长期投资--5000兀,这和刚面长期借款负数的情况一样,是收01长期投资。因此应该移顶,在流动资金来源(D)其他来源收回长期投资项目填正数5000元。

固定资产和茌建工程,根据增減S债表:

固定资产原价增9712元减:累计折旧2592442元固定资产淨値…2582730元在建工程瞎8100元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淨値一2574630元根据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表有关资料,本年磨加固定资严项@:

建造完成39712兀S盈原们20000元累计折旧4000元。

木年减少固定资产项目:

出售(处理)原价15000元累计朽旧6000元淸理淨收入7500元S弓原们35000元

累计折旧7000元

本年(计提)折旧2601442元。

根据在建工程表:本年投入在建工程支出47812本年巳完成工程转出数(转入固定资产)39712

现根据上述资料编表:在流动资金运用(B)部分,其他运用僧加固定资产项目填47812元(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39712元,不能重复计箅)。在流动资金来源(D)部分,本年利润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填2601442元,其所以这样填,从理论上说,是因为累计折旧巳作费用减少了本年利润。但并没有真正减少流动资金,而是放在累计折旧的货方,即流动资金没有流出企业。因此,加回本年的利润。从平衡关系来看,原累计折旧在流动资金运用(B)部份是员数,移到流动资金来源(D)部分变成正数。

固定资产?盈16000元(原价20000元一累计折旧4000元)。

固定资产S弓28000元(原价35000元一累计折旧7000元),在D部分;年利润一固定资产?亏(减fi盈)填12000元(28000元一16000元),理由同上。

在D部分本年利润一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减收益)填1500元(15000元一6000元一7500元),理由同上,即原固定资产淨值在B部分是减少即负数,移到D部分变为正数。另外在D部分其他来源一固定资产湳理收入(减《理费用)项目填7500元。

上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合汁:流动资金来源(D)2622442元(2601442元+12000元+1500元+7500元)。流动资金运用(B)47812元,差额为来源大于运用2574630元,这和僧减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淨值一2574630元,移项后相等。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一223944元。

根据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表资料,是本年摊销数。应大部分本年利润一无形资产及其资产摊销项目滇223944元,即移项为正数,理由同上。

篇4:国际会计英文简历

Name: yjbys

Nationality:China

Current Place:Tianhe

Height/Weight:157 cm 50 kg

Marital Status:Single

Age:31 years

OBJECTIVE:

Seeking a position as an Accounting Assistant where extensive experience will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utilised.

CAREER PROFILE:

Detail-oriented, efficient and organized professional with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accounting systems.

Possess strong analytical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with the ability to make well thought out decisions.

Excellent writte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Highly trustworthy, discreet and ethical.

Resourceful in the completion of projects, effective at multi-tasking.

EXPERIENCE:

Glen Dara Construction Co., Cambridge, MA 2000 - Present

Accounting Assistant

Performed accounts payable functions for construction expenses.

Managed vendor accounts, generating weekly on demand cheques.

Managed financial departments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Budgets, Forecasting, Payroll, Accounts Payable and Receivable.

Created budgets and forecasts for the management group.

Ensured compliance with accounting deadlines.

Prepared company accounts and tax returns for audit.

Coordinated monthly payroll functions for 200+ employees.

Liased with bankers, insurers and solicitors regard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Stonepark Web Design Inc., Boston, MA 1997 - 2000

Accounting Assistant

Managed accounts payable,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payroll departments.

Generated budgets and forecasts on a quarterly basis and presented to the management team.

Reported on variances in quarterly costing reports.

Prepared annual company accounts and reports.

Administered online banking functions.

Reduced credit period from 90 days to 60 days.

Managed payroll function for 140 employees.

Monitored and recorded company expenses.

Lancer Industries, Copley, Boston, MA 1995 - 1997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Performed general office duties and administrative tasks.

Prepared weekly confidential sales reports for presentation to management.

Manag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il functions.

Provided telephone support.

Scheduled client appointments and maintained up-to-date confidential client files.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Bachelor's Degree in Accounting from the Suffolk University, Boston, MA in 1995

Certification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 and 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 (CMA)

COMPUTER SKILLS:

Microsoft Word, Excel, Access, PowerPoint, Outlook Express, Microsoft Windows XP and Microsoft Office XP Professional.

篇5:国际会计考证

我学国际会计不打算出国,我可以只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吗?毕业后国际会计可以当一个普通会计吗.我打算英语考过六级,也可以当老师吗?

[国际会计考证]

篇6:国际会计简历

目前所在: 广州 年 龄: 23

户口所在: 河源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58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50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会计:会计,审计专员/助理:出纳,税务专员/助理:税务员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河源,

工作经历

河源市源城区真实惠餐厅 起止年月:2006-07 ~ 2006-09

公司性质: 其它 所属行业:服务业

担任职位: 收银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上学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9-07

专 业 一: 国际会计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09 2009-07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会计与结算 会计从业资格证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练运用word、excell、ppt等office办公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

计算机一级证:熟练运用word、excell、ppt等office办公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

会计从业资格证:熟练会计记账流程;

英语B级证:能基本的听、说、读、写。

篇7: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农民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比较差,农村生产力发展比较慢,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经济附加值低,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尚未跟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同时也导致农村经济增长乏力。

2.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基于土地带来的收入偏低,许多农村青壮劳动力加入打工行列,成为农民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以老弱妇孺为主。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凭借一技之长或者辛勤劳动落户城市,又进一步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速度。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农村人数基数大,而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真正操作起来仍然是任重道远。尽管我国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但是所谓的城镇化只是把一部分农民吸引入城,而没有立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把优秀的农民人才留在农村。

3.农村教育受到教育产业化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义务教育普及度提高,另方面农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农民负担较重,导致许多农民子女辍学打工。这样使得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问题进入恶性循环,旧的问题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已经出现。有些地区农民子女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学校对此束手无策,家长对这一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又一进步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力素质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及成因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

1.受教育程度低。调查显示,底,我国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文盲和半文盲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大,另外基本识字或者仅仅勉强达到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数量也比较多。而在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农民文化水平较高,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的学生;而农业比较发达的德国,68.12%的农民受过大学教育,53.68%的受过职业教育;而日本农民大学生的比例也较大,达到了61.23%.

2.科技层次偏低。目前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比例较少,仅为13.21%,而这一部分又集中在青年农民这一群体中,但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比较少。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欠缺,对于一些新农业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在许多地区难以有效完成,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常年脱离直接的农业生产,他们的生产技术不精湛,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

3.思想观念守旧。小富即安和满足现状是长期束缚农民的传统思想,他们循规蹈矩、思想保守,办事喜欢沿袭传统思维,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没有敢闯、敢干的勇气和韧性。一部分农民不舍得教育投资,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这种短视行为使得许多农民子弟过早地加入打工行列,既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总体提高,也影响到新一代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既包含历史和现实原因,也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因素的影响。现在农村的中老年劳动力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时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或者错过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文化基础薄弱,缺乏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年轻农民进城务工的比较多,留下的是老年和儿童劳动力,他们对科技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对一些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难以掌握。

2.学校教育的制约。目前义务教育在农村已经普及,但是一些学校教学水平总体偏低,又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许多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学校从师资到教学的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虽然也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着农村年轻劳动力知识的获得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3.各级政府对农民培训工作不重视。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许多基层地方政府不重视、不热衷,因为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益。这种落后的认识,导致许多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缺乏资金、人力的相关支持。

4.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的机构主要是各级农村科技培训中心,涉农服务部等,这些机构分属不同部门主管,培训条件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各个机构各自为政。在许多地区,针对农民的培训机构并没有发挥作用,只是一个摆设。培训内容比较狭窄,培训地点经常选在县城,不能做到送技术下乡和下村。而让农民进城专门听课也不现实,因此许多培训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三、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振兴农村经济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教育投资

基础教育关系到农民文化层次的提高,与他们今后接受技术培训时的接受能力也有必然的联系。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强基础教育是根基性的措施。贯彻这一措施要立足长远,从青少年抓起,只有打好根基,劳动力素质水平才能实现大的提升。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知识与技术的依赖更加明显,即使从事农业生产,也离不开现代化的科学和技术,文化和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二)强化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是其中不能回避的原因。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从多个方面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农民需要的技术,让已经掌握相关技术的农民,带动没有掌握技术的农民,这种帮带关系很重要。在师资的选择上要侧重中级和高级农技专业人员,在现有农技人员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技队伍的培训,有意识地选拔一些基础好、水平高的农民进入师资队伍,既可以让他们发挥技术培训的作用,也可发挥他们身处农村的有利条件。同时,应该构建以村镇为核心的农民科技培训的网络体系,以乡镇为基础,通过对农村培训机构的构建、改造、完善、管理,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有效的培训体系。基于乡镇培训点,再进一步向各个村级行政单位延伸、辐射,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扶植力度的加强,争取早日实现科技进村、科技进户,让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接受技术培训。

(三)加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储备,还是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教学培训手段的多样化,都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亟需培训的现状。要加大扶持力度,各级主管部门和基层政府应该依据合理布局,方便农村劳动力就近接受培训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师资力量,建设必要的教学设施,选择合适的场地等。同时,还可以和大专院校合作,聘请他们的优质师资,进入农村直接培训。

(四)构建农村信息化平台,带动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

在一些农村,技术和技能的传播通常依靠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这种培训指导经常发生在田间地头,涉及面较小,而且主要针对具体的技术问题,理论性和系统性相对较差。农村劳动力要获得相关的农业技术和信息,依靠的是农民之间的简单交流,或者报纸、新闻等相关媒体。但是农民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通常是凭自己的经验靠天吃饭。他们自身没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必须依靠外力对他们进行培训。因此,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级政府要着重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可以针对农村的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措施,诸如构建信息互联网、移动通讯、广播电视等,让农民有尽可能多的与外界接触,获取外界信息,尤其是外界科技信息的机会。从社会发展看,伴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电脑、手机等普及率越来越高,农民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获得所需的信息,方便而快捷,农村的信息化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加快步伐。农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高低关系密切。劳动力素质关系着经济增长速度,也关系着经济总量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影响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只有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素伟 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篇8: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一、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我国农村未能形成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相关设施抗灾害性较差,很多塘堰水库沟渠没有足够的设施投入其中,加之部分设施已年久失修,导致排涝、抗旱性能大为下降,水利渠道出现淤堵,水库出现较大面积的病险时有发生,所以,农业抗灾害性自然不会太高。例如,我国当前部分乡村仍没有规范化的公路设施,只存在一些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难以将我农村存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外,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供水网络才刚刚起步,农民生活状况仍旧十分堪忧。农村较为薄弱的基础设施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我国农业未能形成合理的结构。首先,我国未形成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结构,产业仍旧比较单一。主要经济作物还以玉米、水稻等为主,很多农民未能转向具有价格优势的花卉、水果、蔬菜、水产品等。由于传统农业经济作物的价格偏低,附加值较低,因此,难以大幅度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其次,我国市场对于农业的资源配置效果不显著。从农业生产的内部结构来看,一些村镇由于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的效果不显著以及资源利用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性,致使农村经济资源中的劳动力、资金以及土地等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农业、农村、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农村市场的经济建设。第三,对于区域经济布局的结合点和结构的调整没有准确的把握,因此,未能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虽在调整经济结构以及选择优良品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却在与区域经济布局结合点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土地经营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化。

3.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人才相对缺失。首先,我国农村经济效益普遍偏低,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谋求发展,其中也存在具有一定素质的年轻农民。而留在农村的人口基本上是老、弱、病、幼、妇,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次,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当前,我国基层干部大多数是在农村逐渐发展起来的老干部,这些干部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因此对于农村经济方面的工作不甚了解,同时也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导能力。此外,农村老干部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不能准确把握,他们虽整天忙于工作,然而却缺少集中的沟通,这些都将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相关对策

1.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因此,相关工作者要积极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积极探索多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www.fwsir.Com)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强化民主管理办法,增强发展活力,理顺分配关系。壮大经济发展中的股份合作制,彻底改善区域限制因素,实现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从而加强农村经济集体化的内在实力。其次,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国家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从而在政策扶持上、方法传授上、思想引领上对农村经济提供帮助。

2.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政府部门应首先将工作重点放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通过承担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做好公路建设、电力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此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对于每项基础设施都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勘察,努力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3.适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善劣势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按照市场运行规律的多层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促进我国农产品的优化升级,同时在发展中,努力培育出新的支柱型产业。逐渐形成以农业产业调整为主导,深入提高产品等级,拓宽生产规模,以此带动最广大农村人民实现高产、增收。

4.加强培养新型人才和引进新型人才的工作,促进基层干部素质的提高。首先,培养农村新型人才需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基本方针。长期处于农村环境中学习的年轻农民,需要适时走出去,到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进修。通过不断的学习,使他们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生产实践经验。此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不断引进新型优秀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将那些学有所成的高素质人才引入农村进行经济建设。其次,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对于基层老干部,需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思想、工作培训,同时需要他们不断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告诉他们工作交流的重要意义,最终,带领农民实现增收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经济在长期发展中仍旧存在较多不足,这便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运用创新思维,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广大农民群众,应时刻跟随时代要求,适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设备,保证充分与生产力需求相符合,从而,推动农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作者:孙芬琼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篇9: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1、金融支持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经过调查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支持不力的原因包括:第一,是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业务只局限在粮棉油的流通方面,而对于其他方面的业务都没有涉及;第二,农业银行的金融支农的主导地位被其商业化改革所削弱了,减少了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这使得农村地区的资金非常稀缺,(www.fwsir.Com)从而使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导致资金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第三,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困难,不能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农村信用社本应是服务于三农的,但我国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缺少合作性,各信用社以盈利为目的,使农村资金不断地流向外面;农村信用社还存在较多的不良资产,债务包袱沉重,使其无力支持农业;第四,邮政储蓄在乡镇的网点众多,而其只存不贷,使其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被大大削弱;第五,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规范发展,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了金融的稳定;第六,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度还受到涉农法律制定的落后、农民贷款缺乏抵押物、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严重缺失等方面的影响。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2.1农村金融要构建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

2.1.1农村商业性金融要加大支农力度。中国农业银行在充分考虑了农行行情和发展农村金融的现实要求下,把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作为改革的最终方向,以期可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垄断问题。农行的生存和发展是要依赖于农业、农村、农民及其衍生产业的,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村成为了巨大的金融市场,使农行有了无限广阔的服务和经营空间。农行要在中小城镇站稳脚跟,打好基础,促进工、农、贸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稳定农村市场。

2.1.2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进行强化。农业发展银行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不能只靠央行的在贷款,要建立起自己的资金来源体系,可以通过依靠财政得到稳定低成本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农业金融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将民间资本部分地拿来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所用;农业发展银行可扩大存款对象范围,吸收部分非农资金;另外还可以通过央行降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减轻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农成本。

2.1.3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加快其改革。作为支农主力军地位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是要深入农村、扎根于农村。无论怎样改,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不能变,要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改善农业生产现状、增加农民收入。

2.1.4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逐步规范发展。对一些有益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应赋予其合法的地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非正规金融机构要抓紧建立和完善。

2.2加快农村金融工具的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动力、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都是创新。金融创新就是金融企业创新,使用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创新要实现农村金融工具体系的多元化,在改造传统产品加大推广力度的同时,对创新的信贷产品要注重简便灵活,对产品的创新还可以借助其他涉农机构的力量来进行。信用贷款的范围和品种要加以扩大,来满足农民多方面的贷款需求。

2.3资金回流农村的配套机制要加以建立并不断完善:

2.3.1财政税收支农机制的建立。为激发银行、农信社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农业信贷的积极性,通过减免税收政策,增强这些机构可持续支农的能力。还要使用财政杠杆手段,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金融市场来,并保护弱势地位的农民,让借贷双方实现共赢。

2.3.2农村信贷投入导向机制的建立。在政府的鼓励下,县域内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农村信贷的投入。同时要建立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使支农信贷的风险、损失得以分散和转移。

2.3.3邮政储蓄银行资金支农机制的建立。要让邮储在农村吸收的大量资金回流,用于农村金融市场。组建初期的邮储银行要单位于农村批发性银行,资金批给农村合作金融,确保资金用于农村。

2.4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强化。做好用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便适于农村金融发展,加大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逃废债行为;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便农村金融发展,加快完善农村金融的配套服务机制。

作者:马岩 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篇10: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1、从思想上转变生产观念和生产结构

我国人口众多,同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可以说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并不是很多,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农民对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不能无节制的破坏土地,要让农民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懂得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都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理。在农村还有一部分农民存在小农意识,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思想保守,没有真正理解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这就需要农村经济工作者给农民朋友们进行耐心的讲解,转变他们的生产观念。在生产结构这方面要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采用先进农业机械和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要尽最大努力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上,把以往的小规模的家庭化粗放型生产转化成集约型的大规模生产,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作为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因此,从思想上转变生产观念和生产结构,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提高农经工作者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素质建设

提高农经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打造专业的农经团队,是农经部门领导的首要任务。只有高素质的农经工作者才能保证农经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农经工作者是开展农经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农村经济供着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于开展农村经济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农民是农业生产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加强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加强文化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提升。因此,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保证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高农经工作者综合素质和加强农村素质建设至关重要。

3、结语

本文分别从大力、全面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让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农业技术完美结合;从思想上转变生产观念和生产结构;提高农经工作者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素质建设三大方面介绍了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姚忠生 单位:吉林大安市四棵树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篇11: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1、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1.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三农”信贷资金弱化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农民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信用社设有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信用社内部机构没有起到实质的监督作用,各个机构的职责混乱、不清,无法正确的传达国家政策。这些情况都加大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而且近几年商业运作的风险也在加强,导致贷款人在信贷时不敢轻易下决定,这也让信用社弱化了“三农”信贷资金。

1.2业务缺乏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单一

相比商业银行的推陈出新,信用社却在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高,针对“三农”的金融产品单一,达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其他银行针对市场需要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来迎合时,信用社却一直保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

1.3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抑制了服务“三农”能力

信用社的职员一般通过自主招人的方式(2004年后省联社统一招录),人员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与商业银行相比,员工在职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导致一些员工跟不上现在的金融需求,业务素质无法跟上市场发展脚步,间接导致服务“三农”能力不够。

2、农村信用社整合

国家重视“三农”,这对于以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信用社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改革,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水平,包括管理水平、经营业绩以及核心竞争力,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机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改善信用社的状况,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2.1认清定位,强化服务功能

无论是哪种行业,都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其作用。对于信用社来说也是如此,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来开展业务,因为每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不一样,所以在业务实施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后再执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不少商业银行将重心从农业金融转向大中城市,所以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中心。再加上国家对于“三农”的重视、各地农业产业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帮助信用社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把重点放在“三农”业务上才是上上之策。

2.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国家政策,健全“三农”保障制度

信用社的内部机构一定要完善,保证信用社顺利发展的前提是要保证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三足鼎立的分权与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为了防止因为内部原因导致的风险,就要改善信用社的内部机构,让每个机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保障信用社良好的运行。在良好的运行下要懂得整合国家政策,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搭配不当),结合国家政策健全“三农”保障制度,提高“三农”客户的抗风险能力,让客户感受到信用社带来的益处。还要在党和国家政策中提取有效信息,将政治、经济与社会责任融合成有效机体,处理好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战略的关系,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2.3切合实际、创新现有机制与“三农”金融产品

做好传统的存贷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画地成牢,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满足市场上的“三农”金融需求,提高“三农”的吸引力。比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小额贷款发放和管理方式,加大支农信贷服务。依据客户的还款能力调整投放资金,这样可以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对于贷款客户要进行信用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屏蔽不守信用的高风险客户。在办理“三农”手续要尽量简洁化,便于区分不同的客户,杜绝冒名顶替和超额贷款这类违规问题出现,确保资金发放的安全。

2.4提高职工素质,放大服务三农能力

农村信用社在招录员工时要注意审核人员的信息,防止一些低素质的人员进入信用社,还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与工作技能,建立科学的考勤制度,对于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人员应该辞退,这样才能保障服务客户时不会出现问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结束语农村信用社整合能够保障国家对于“三农”政策的实行,也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业产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只要把握好机会,处理好“三农”问题,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才会给信用社带来改革的春天,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营业额和业绩,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股份。

作者:鲍维国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经济模式与国际会计发展的论文

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发展趋势论文

毛皮鞣剂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建材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研究大论文

农业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概况与发展趋势论文

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多维透视研究性论文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议论文

浅析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的论文(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浅析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的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