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的梦想散文

时间:2022-12-27 03:39:45 作者:好眠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好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归属的梦想散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归属的梦想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归属的梦想散文

归属的梦想散文

12月10日,星期六。妻所在的学校约请家属聚餐(吃狗肉),我欣然前往。

六年前,妻从天王旗小学调到三棵树小学,因那里交通不便,未前往就教就中转青山小学。妻欣然而往。妻说青山虽远,但交通便利,往返都有车。妻第一次去的时候,我送过他。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到过她们学校了。

在我的印象中,青山小学在一个小山包上,一条土路进去,转弯而上,通过一道有些锈迹的铁门进去,陈旧的围墙里,两栋两层教育楼,一背东而立,一背南而座,各据一方。还有一栋龟缩一角的瓦房,好像是伙房。操场边上堆着的垃圾,随时都有被风遍地挥舞的危险。

当我说出我对青山小学的印象时,妻笑我说:“你还以为青山小校还是你印象中的样子!你去看看,我们的青山小学漂亮得狠!我们的那栋三层楼高的新教学楼,在周围团转是最显眼的!”看着妻子脸上自豪的样子,我也替她高兴!说实话,像我这种只晓得埋头拉车,不懂得抬头看路的人,让妻子在这样的学校,早就心中有愧。妻子能为拥有这样的学校而欣慰,我自然高兴。这让我觉得天气虽冷,心却格外暖和。暖和的不仅是妻子心情的感染,更是她们学校领导能想到约请家属相聚的那份心意。

说话间,出租车载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当我走进青山小学的时候,最抢眼的教学楼,像一位身着绿旗袍的儒雅高挑美女,突然闪现在眼前。三层楼,十二个教室,加上“7”的`设计——楼梯过道与办公室,显得很有气派。有气派的原因之一是它身居高位,群山远退,视野开阔,周围低矮的民房与原有的两层旧教学楼将它衬托得风采独具。转到背面看看,这楼更显得非同一般!那好几米高的堡坎,更加衬托出新教学楼的高挑与美观!

妻说他们有二十几个老师,有四百多学生。老师们在一起共事,没发生过争吵,相处得比较融洽。我说关键要领导会为人,能为大家考虑,会理解大家的辛苦,也会在教学上带好头、领好队。大家也会对领导多理解、多支持,少计较,这就好办。

一个人,对自己所在的单位或集体,言谈中能体现一种自豪,说明他(她)对这个单位或集体已有一种归属感,他(她)工作起来是愉快的。我为妻子有这样的归属感而深感高兴。

不过,县城中心大道已修到离青山小学不远的穿洞一侧,工业园区大道也在离学校不到两公里之地的西面由北而面横跨而过。要不了几年,高楼林立的环境,会让这学校显得灰头土脸的。当我把这话说给妻子听后,她说:“在县里的规划中,我们这学校,将来要建成寄宿制小学,教职工要扩大增到78个!你想,几年以后,我们的学校还是这个样子?以后,城市扩大到这边来了,我们的学校就不像现在,没上课的时候显得冷清。到时候,周围团转,到处灯光闪闪,就算夜晚,我们的学校也会被照得光彩夺目。以后建成寄宿制小学,我们教学楼更高、更漂亮,我们校园的环境四季如春,我们的学生多了,老师多了,更热闹、更好玩!”

看着妻子眉飞色舞的神情,我笑了,发自内心地笑了,笑得我的脸上满是春光!

篇2:归属

归属

从朋友那里听了世界上最悲哀的一个故事,只有四句话:

从前有个小孩,

后来他长大了

长大了,

世界就不一样了。

当你跑着,跳着,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时,才发现儿时的玩伴不知什么时候都消失不见了。曾经听过的童话,哼过的歌谣,都在记忆里渐渐模糊了。

是我们离他们越来越远,还是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

篇3:归属

感觉,最是妙不可言。

可能是午后透过窗子落在你摊开的书页上的一缕阳光,那么不经意的,却让你再也无心醉于文字,只顾贪恋这片刻闲适的光景与只属于你的这一米阳光。

可能是路过街角时偶尔听到的一段旋律,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便再也迈不开脚步,连目的地都变得模糊。

可能是你倾慕已久的那个人的惊鸿一瞥或是莞尔一笑,这一刻,你便甘愿跳出世间的繁华与虚无,从此只在他宠溺的眼神里平淡一生……

总有些什么,当我们与之触及时,那颗原本漂浮不定躁动不安的心,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国庆跟几个朋友去了一个以前都没听说过的地方旅行,不是著名景点,就是在国庆黄金周也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蓝天兀自蓝的纯粹,蓝得让人忘了身在异乡,周嗣是环绕的群山,偶尔飘过的一两片云遮住了太阳,便在山上投下明明灭灭的阴影。阳光浮在树叶上,风吹过,整个世界就安静了,静得只听得到自己的心跳,便想漂成这天空上的一片浮云,不问今生,不管来世,离自己很近,离其他很远。

有朋友跟我说这才是归属,自己的归属。其实很感念他经常催我写些东西,感念他从远山带来给我的一捧山泉和山上被时光打磨得光滑圆润的小石子,让我没有身临其境就感受到丁大山的气息。一个心灵契和的朋友谁说不是心灵的一种归属呢?

从小就有人教我们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于是我们努力按着他们希望我们的样子成长,终于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停下脚步,率性而为。

归心之所想,属心之所向。

篇4:归属

很多时候,中西方文化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人的灵魂可能在最美好的`地方居住过,随着人的物欲膨胀,灵魂离开了他的故乡,

世界在孩子眼中本是童话般美好的天堂。

小学时,老师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初中时,老师告诉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高中时,老师说,别说那些虚的假的,不好好读书,怎么考个好大学,以后怎么挣钱养家。于是,我们懂得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世界早已不是当初美好的样子。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他所取得的金钱和社会地位,人们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削尖了脑袋去拼去争。那个曾经满脑子不切实际梦想的自己早已走失在岁月里。

周国平说,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生活本该如此。

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丢了的自己要记得捡回来。

其实,生活活得是一种心态,少一分欲望,多一分知足,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走远。

最后,想引用张晓风的一句话: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篇5:归属

“流浪。”

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个浪漫到神秘的词语。

曾经也想过背着行囊,独自踏上异乡的征途,沿途看陌生的风景,听拗口的方言,用事不关己的眼光品味别人的喜怒哀乐,然后收拾整理自己的心情,启程,离开。也许他们都不曾注意到我,而我已经走过他们的生活。

然而,当火车载着我慢慢驶离我熟悉的土地时,我却感到了一种被抛弃的无助与孤独。

原来,有些东西早已在我心里根深蒂固,原来,只有远离家乡,才能体会到落叶归根,狐死首丘的那份执着与感动。

据说,有些民族在人死后采用屈身葬,因为他们认为死亡而埋人大地,恰如婴儿重回母胎,胎儿在子宫中是屈身的,所以人死人土也该屈身。

《素问》上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宇宙洪荒,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源与归属。

我想可能人对自己的本源有着近乎偏执的依赖和眷恋,不然马致远那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来就不会那么令人无奈和伤怀;而“客死异乡”也不至让旁人为之扼腕痛惜,怆然涕下。

其实,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注定要在时光里漂泊,流浪。只是,别忘了回来,好么?

篇6:归属

金钱薄情喜易主,

兄弟过手亦要数。

保险柜中锁不住,

飞遍天涯无归属。

篇7:归属抒情散文

归属抒情散文

有那么一个地方,你一直不敢回去。

——题记

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是真的脆弱。白天、黑夜、黎明的随时而至,让你都变得分外敏感。但记忆清楚,每当清晨的微亮走在校园路上,你的镜头,都会被生活记录下来。

唯一能肯定的,相识那天阳光暖暖,透过缝隙,细碎的光粒都洒在你白白的`衬衣上。

你说你早已寻不回的年少时光,彼时正与秋风耳语。一如月光下的草原,把你写满纸张,再去青春放纵的岁月飞扬。你不知方才旋转的地方,是哪棵古树的痕迹,它是如何莞尔轻笑,又是如何梵唱。

因为时间,你相信了很多,错过了很多,更收获了很多。它能让你背叛内心,也可以让你了解生活。晨星描述不了时间,它能从你坐的地方滑落,沿着跑道一直奔跑,也能穿过天地,长成一棵墨绿的树,更能化成南风细雨,走进你另一段路。

微笑那么深,那么美,一定是涉足了千山万水。每当你失落,长亭石街上,树影斑驳,眉眼轻轻流动,心里总有一谭幽幽的碧水淌过。

在这年复一日的日子,你的青春诗样芳华。

陌生又熟悉的人海中,我望见了你,那红通通的眼睛就那样透过人群而来 。

徐徐凉风,轻轻摇摆,这一刻阴暗的天空,不是暗淡的愁光,是化成一缕缕挂念的情;下一刻我所有摇动的苍凉,不为着北雁南归,只为你如期归来,谈着外面的自由和院里的花香。

多年以后,记忆中的繁花锦簇,顶着骄阳而生,就在离我们故事不远的地方。

篇8:人生左岸之归属的散文

人生左岸之归属的散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在我们心累的时候有个依托;在挫败后有个驿站;在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有个心灵的归属。

有朋友曾过问我幸福是什么,记得那时我也没明确的给出答复,因为那时的我也曾迷茫,也曾懵懂,但是这个问题却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也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现在我认为——幸福就是在心累的时候有个心灵的依托;在挫败之后有个心灵的驿站;在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有个心灵的归属,对,就是归属感。

人们会说:幸福是一种抽象的感受,而美国一家把幸福作为研究目的的科研机构,得出结论,幸福与年龄、性别和家庭背景无关,而是来自于一份轻松的心情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

但是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幸福也正是比较而来的,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我们再从深一点的观点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所以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可以因缘离散,对处在苦难中的人,有时候正是生命的期待与盼望。

有了离别才明白什么是期盼,因为它让你懂得期盼重聚;有了离别才明白什么是珍惜,因为它让你知道珍惜幸福;也正是有了离别才明白什么是归属,因为离别正是心灵的疲惫后寻找依托的归属感。

其实在字典里面归属感的定义,一方面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另外就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但大家都明白我们所指的,那就是对自己离开家的港湾之后,在外面漂泊流浪后寻求的一种寄托。

对于旅途,一个常常生活在固定地方的人他内心是向往着出去飘荡的,因为感觉这样可以带来刺激,寻找到不同的`新鲜事物,不同的文化风情;而对于一个常在旅途的人,却不怎么想,也许在一开始的时候兴许会很开心,也觉得很刺激,但当列车的跑动一直在延续,他会慢慢的不喜欢,这样的不喜欢不是来自不习惯或是其他,而是来自孤独……

列车启动的时候其实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因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着相同目的地的人与你同行,所以你也许会问既然心境相同,旅途中的人为什么还会感到孤独呢?其实这是因为这样他们共鸣的东西虽然很多,但是共鸣后孤独的确也会倍增,归结于长路漫漫牵挂太多,思念太浓。

其实这也从我朋友的身上得出一答案,在他来访的路上这样感慨道:“现在开始感到疲劳了,飘来飘去总是在车上度过,开始喜欢归宿的感觉啦!”

广交朋友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感,而一段深厚的友谊才能让你感到幸福,友谊所衍生的归属感让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实。

通常人们只有通过快乐和有趣的事情才能够拥有轻松的心情,但是幸福的人能从恐惧和愤怒中获得动力,他们不会因困难而感到沮丧。

幸福的人从不把生活弄得一团糟,至少在思想上是条理清晰的,这有助于保持轻松的生活态度,他们会将一切收拾得有条不紊,整齐而有序,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自信,也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

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幸福的人则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上,所以,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因为对生活的这份感激,所以他们才感到幸福。

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幸福,而是因为他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不同,他们从不问“为什么”,而是问“为的是什么”,他们不会在“生活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的问题上做过长时间的纠缠,而是努力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做生活中的智者,做一个幸福的人,而不要做一个抱怨的人,需要你感受友情给自己动力,珍惜时间并心怀感激,而不是去抱怨自己的生活。

一直以来,以为幸福就是归属,现在才明白懂得和学会归属那才是幸福。

究其根本,生命都是行进在一条往而不来的单行道上,只要用心感受,幸福就会永远存在,幸福里面的归属,归属你的幸福,就停泊在不远处的位置,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至于归属何处也只是在你的意念之间啦!

房子归属协议书

散文:梦想大雪天

梦想与人生散文

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散文

三月的梦想散文

心的归属文字高中生作文

散文:追逐梦想永不放弃

小孩和梦想星星-散文诗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励志散文

我有一个梦想散文

归属的梦想散文(合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归属的梦想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