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谚语必学

时间:2022-12-28 04:01:17 作者:我可去你妈了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可去你妈了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小学生谚语必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生谚语必学,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学生谚语必学

小学生谚语必学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出自《说勤奋》

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0.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祁黄羊》

11.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12.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

13.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

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7.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

1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9.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0.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出自《滴水穿石的启示》

2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王冕

23.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24.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25.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26.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2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3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3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格言

32.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古格言

33.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格言

34.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

3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6.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9.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古格言

41.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42.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格言

44.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古格言

4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46.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俗语

47.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俗语

48.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俗语

49.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俗语

5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5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52.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53.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5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篇2:小学生五年级必学谚语

一、小学生五年级必学谚语

1. 人心齐,泰山移。

2.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3. 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4.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5. 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6. 办酒容易请客难。

7.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8.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9. 树挪死,人挪活。

10.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11.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2. 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13. 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二、小学生五年级必学谚语

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 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3. 光阴似箭,一去不返。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6. 走远路的人爱起早,

7. 勤学习的人惜分秒。

8. 笨鸟先飞早入林,

9. 人勤苦学早入门。

10. 光阴荏苒,日月不等人。

11. 光阴如同东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12. 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来。

13. 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

14. 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天,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天。

15. 冬去春又来,年华似水流。

16.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17. 有钱难买少年时。

18. 懒人嘴里明天多。

19.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20.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三、小学生五年级必学谚语

1.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2.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7.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9.上梁不正下梁歪。

10.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篇3:小学生必学的春天谚语

适合春天用的谚语

1、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2、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3、莫换田地,要换种子。

4、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5、打雷惊蛰前,四十五日不见天。

6、立春不冷寒。

7、开春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

8、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9、夏至雨点值千金。

10、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11、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1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3、合理密植真正好,光长禾苗不长草。

14、立春节气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15、雨后勤锄地,花蕾不落地。

16、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7、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8、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19、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20、种那不长庄稼的田地,不如前往娘堆去讨饭。

21、点补虽然长够高,结得桃子小又少。

22、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2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4、春分豆苗粒粒伸。

25、谷雨天,忙种烟。

26、大寒前像骨头,立春后变烂肉。

27、惊蛰闻雷米似泥。

28、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

29、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30、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31、立春节气晴,雨水多。

32、立春节气寒,一春暖。

33、苞米下种谷雨天。

34、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35、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36、立春时节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37、要想沙出金,还得肥水跟。

38、立春晴,雨水均。

3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40、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描写美好春天的谚语

1、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2、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3、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

4、立春晴一天,耕田不费力。

5、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6、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

7、立春时节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8、猪丹毒,传染急,温高便秘食欲低。

9、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10、阴土换阳土,一亩顶二亩。

11、春分日,植树木。

12、九尽花不开,水果挤破街。

13、碱地逮着苗,能和好地摽。

14、深耕一寸,多收一囤。

15、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16、惊蛰前打雷,四十五天云不开。

17、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18、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19、无籽穗子长得高,无知之人更傲慢。

20、春天的雨,秋天的宝。

21、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22、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23、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2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25、谷雨前,好种棉。

26、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27、统一供种是方向,省得买假上了当。

28、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

29、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30、春天多种菜,能吃也能卖。

31、春雨贵如油。一年四季春为首。

32、立春赶春气。

33、清明昨天寒食节。

34、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35、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36、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37、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38、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39、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40、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篇4:小学生必学的英文谚语及翻译

小学生必学的英文谚语及翻译

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

欲速则不达。Haste makes waste.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Easier said than done.

人各有所好。Every man has his taste.

物极必反。Extremes meet.

活到老学到老。Live and learn.

事出必有因。Nothing comes of nothing.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失败是成功之母。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A leopard can not change his spots.

好心有好报。Good mind,good find.

得饶人处且饶人。Forgive others whenever you can.

爱乌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

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like son.

再晚也不算迟。Better late than never.

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

并非闪光的都是金子。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so shall you reap.

物以类聚。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不劳无获。No pain,no gain.

入乡随俗,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那恰是我所喜欢的。It's my cup of tea.

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患难见真情。A friend in meed is a friend indee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

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No sweet without sweat.

篇5:小学生必学成语故事

小学生必学成语故事

1、沆瀣一气

唐僖宗时,有个叫崔沆的主考官,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由于两人都姓崔,而他们的单名“沆”和“瀣”连在一起,又恰恰是表示夜间水气的“沆瀣”两字,于是有人就开玩笑说他们是“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比喻彼此气味相投。

2、不自量力

春秋时,弱小的息国与较大的郑国相邻。一次两国发生争执,息国国君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出兵侵略郑国,被郑国军队打得大败。当时有见识的人就认为息国不仅无理,而且还“不量力”,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果然,没有多久,息国就被楚国灭亡了。

不自量力:指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3、乐不思蜀

三国时,蜀主刘备死后,由昏庸无能的儿子刘禅继位。后来蜀国灭亡,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带到洛阳,一次,司马昭请刘禅饮酒,席间让人表演了一些蜀国的娱乐节目。当时跟随刘禅投降的蜀国人看后都产生了亡国的'伤感,唯独刘禅嬉笑自如。后来司马昭问他是否怀念故国刘禅却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

4、从善如流

春秋时,楚国攻打郑国,晋军元帅栾书率军前去救援。楚军一见晋军,就撤回去了。栾书于是转而攻打依附楚国的蔡国。楚国急忙派出两个县的兵力,前来援救。这时,晋军上下斗志高昂,准备迎战楚军。只有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人劝栾书退兵,避开楚军的锋芒。栾书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后来晋军趁楚军回国之际,出兵攻克了蔡国。

从善如流:比喻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5、多难兴邦

春秋时,楚灵王为了称霸,想与诸侯会盟,派椒举前去邀请晋平公参加。晋平公想拒绝,司马侯劝他去。晋平公说:“晋国地势险要,战马多,而楚国又多灾多难。我们完全用不着怕它。”他劝晋平公把眼光放远点,同意楚灵王的邀请。“多难以固其国”后多作“多难兴邦”。邦:国家。

多难兴邦:指多经困难,反而可以促使上下团结奋斗,使国家强盛起来。

6、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7、守株待兔

从前有个农夫,有一天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他什么都不用做,白拣了一只兔子吃,很高兴。

从此,他就不再种田,干农活了,天天坐到树桩上等兔子,结果就饿死了。

寓意:不要把偶然的幸运,当成长久的依靠。

8、揠苗助长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寓意:做事做人不忍急于求成,最终适得其反!

9、天衣无缝

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传说古代太原人郭翰在夏夜里乘凉,见一个仙女从天上下来,她身穿白衣,美丽绝伦。她告诉他她名叫织女。郭翰仔细欣赏织女的衣裳浑然一体,竟看不出一丝线缝,好奇问织女。织女答道:“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10、解衣衣人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给韩信,还给韩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马。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

11、一衣带水

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南史·陈后主纪》。

释义: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称隋文帝,统一北方后,面对长江以南的陈朝就想统一全国,他经常对手下人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因为像衣带似的长江就能挡住我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于是出兵渡江灭掉陈朝。

12、不共戴天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礼记·曲礼上》。

释义——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公元1138年,金国派使者要挟南宋皇帝递降书顺表,宋高宗、秦桧贪生怕死,准备降金。大臣胡铨写《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对:“誓与秦桧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斩下他的人头悬挂城门示众,然后诛杀金国使者。否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

13、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14、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5、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16、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篇6:小学生必学成语故事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bai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长风破浪

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篇7:小学生必学立夏古诗词

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晚晴》

9、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10、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1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12、石榴半吐红巾蹙。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3、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 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4、一片笙歌醉里归。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16、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7、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 杜甫《夏夜叹》

18、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9、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 陈文述《夏日杂诗》

20、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 杜甫《夏夜叹》

21、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2、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3、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24、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 白朴《天净沙夏》

【小学生必学关于立夏古诗词(精选70句)】

篇8: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

彼一时,此一时

战国时期,燕王哙把政权交给宰相子之,从而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出兵燕国抢占土地。孟子极力主张出兵,要燕王给齐王称臣,从而推行仁政。但齐王却只看见燕国的土地与财富。孟子的学生充虞十分不满。孟子感慨地说:“彼一时,此一时也。”

一寒如此

战国时,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人。那时魏国“中大夫”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范睢没有死,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干,封他为宰相。

不久,秦国发兵攻打魏国。魏国立即派中大夫须贾去秦国求和。范睢悄悄换上破衣服,到客馆去见须贾。

须贾见到范睢大吃一惊:“你还活着啊!”他上下打量范睢道:“没料到范睢叔叔一寒如此!”须贾到了宰相府,才明白范睢的高贵身份。

:不知所云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归顺蜀汉。南方平定后,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

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一份表章《出师表》。《出师表》中,诸葛亮规劝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严明赏罚,虚心纳谏。最后,诸葛亮写道:“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安排妥当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向汉中前线进发。

后主刘禅率百官把他们送出成都城外10里多远。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是一个民间传说成语故事 ,英文翻译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声东击西的意思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

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

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篇9: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

【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篇10: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篇11: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

【释义】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语出】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人物】越王勾践(大禹子孙,姓姒si,名文命,今浙江绍兴人)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小学生谚语大全

小学生文明谚语

常见的小学生谚语

简单常见的小学生谚语精选

关于实践的小学生谚语

小学生重阳节的谚语

小学生团结合作的谚语

职场新人必学礼仪

小学一年级必学唐诗

珍惜时间的小学生谚语

小学生谚语必学(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生谚语必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