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omich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以茶释禅的三个哲理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以茶释禅的三个哲理故事,欢迎阅读分享。
- 目录
篇1:以茶释禅的三个哲理故事
以茶释禅的三个哲理故事
空茶(一)
做歌剧《茶》,印象最深的是去南方的一个尼姑庵里,尼姑师父就请喝茶,把石斛和石杯都放好了,我们三个人坐在那儿准备喝茶,结果尼姑师父半天也没有来。
后来她来了,坐下来说:“请啊,请啊,喝吧!”然后她自己慢慢就拿起石杯喝起来。
我们不知该怎么喝,问道:“师傅,茶碗里边没有东西,没有茶,怎么喝呢?”
她再说一句:“请喝。”说着又喝了一口空茶。
我们继续问道:“师傅,杯子里是空的,怎么喝呀?”
她说:“小兄弟,如果你心里边有物,杯子里边就有茶。杯子里面有茶,如果你没有心,也什么都没有。”
爱情是这样的,同事般的情谊也是这样的,朋友般的情谊都是这样的。所以,禅宗的这种感觉,当时跟尼姑师傅一块儿喝这个空茶的时候,一下子觉得家庭、同事、恋友,其实我们之间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就像一杯空茶一样。
桥(二)
京都这个城市是在七世纪造的,完全模仿西安。现在我们看不到西安七世纪的遗迹了,但是在京都这个城市,作为中国人,我闻到了七世纪中国的芳香。所以,我一定要在这里感受京都的茶道,因为京都的茶道就是从西安学来的。
而我们的故事就是从唐代的时候,日本的王子来到中国的首都——西安学茶道,结果发现无可比拟的美丽的中国的公主,一见钟情,就从那一瞬间开始了。
他们两个人的爱是如何形成的?中间就有一座桥,这座桥就是茶。
洗心(三)
到了京都,我们怎么学茶道呢?先是来到一个茶屋,这个草庵没有窗,也没有洞,只有一个茶门,每个人都得爬进去。
进这个茶屋之前,所有的人都要去听一下水的声音,就是把水泼在手上洗洗手,手就掉在石头上面,水顺着石头就一直流下去,流到地底下,就有不同大小的缸接住你流下去的石头,水通过石头流下去至少需要五到十秒钟左右,流下去发出丁丁咚咚水琴的声音。主人就是要你在开始喝茶的时候,先把你的心洗一次。
心用什么东西洗呢?就是用水声,用有机音乐,也就是中国最早的所谓用自然的声音里洗去心灵的尘埃。很有意思。
篇2:禅是什么哲理故事
禅是什么哲理故事
在日本,有两座寺庙,其中一个寺庙的僧人如果去菜市场买菜,一定要经过另一个寺庙。而每当此时,另一个寺庙的小和尚总要出来与之“斗法”。一天早上,又是如此。
“你到哪里去?”小和尚问道。
“脚到哪里,我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无话可说,败下阵来。
他回来请教自己的师父。
师父说:“明天继续问他,他如果还是这样回答,那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他就一定答不出了。”
第二天,小和尚早早地等在寺庙门前,他认为自己这次一定胜券在握,一看见昨天那个小和尚走过来,就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
“风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再次语塞,只得再次回去请教师父。
师父这次有点儿不高兴,他说:“你怎么这么笨呢?你就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来!”
而且,师父进一步补充,“如果下一次他再随便编个名目,比如,水到哪里,我到哪里,那你就问他:“如果没有水,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了!”
听了师父这番话,小和尚高兴极了。
第二天同样的场景。小和尚急不可耐地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
“我到菜市场去”去买菜的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再一次无言以对。
这是一个讲禅的故事。
关于禅的.故事数不胜数。
有的人说,禅是一种智慧;
有的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
迄今为止,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家都来描述它,但没人能够定义它。
“不可说,说了就是错;‘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只可“以心传心”。
因为一旦定义了它,说它“是什么”,其实就已经说它“不是什么”了。
篇3:三个哲理故事
三个哲理故事
做事先做人,事业成功的人,必定是做人成功的人。能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是由你的处世方法决定的。
1、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感悟:
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
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感悟: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3、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感悟: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篇4:禅的哲理故事
人死后灵魂出窍,可他不想死,因为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于是他的灵魂找到了管理时间的神,他埋怨神说:“神!你给人类的时间太少了,就拿我为例,我的孩子还没结婚,我的一生还没有享乐,我还没有到处去游玩,没见过大河大川,更没见过名山古寺,连山珍海味都没吃过,我活得太亏了,神,能再给我一年的时间吗?我会用这一年的时间来完成我所有的心愿。”
神摇摇头,很平静地说:“我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够用的,只是你没有好好把握。”
人不信,他生气了,对神大吼:“神,你骗我,我从来都没有浪费过时间,从小我就热爱学习,每一分钟都用在了学习上。”
神笑了他说:“可你因为学习忽略了本该玩乐的时间,要知道学和玩同意重要,没有玩乐你就少了一份生活情趣,童年就少了一份快乐。”
人不悦,认为神在强词夺理,难到玩不是浪费时间吗?他继续说道:“长大后我在爱情上更没浪费时间,找个普通女人,能过日子生孩子,生活雨雾很平淡。”
神依旧笑着说:“就因为这样,你心里总是渴望拥有一份爱情,不然你彻夜上网,为的是什么?不就想要寻找一份真挚的情感吗?上网的时间恰好用去了你本该和家人一起享乐的时间,这样你想游历、你想的美食,都被你一点点在那些虚无缥缈的网络里浪费掉了。”
人被神说的没了脾气,他确实在网络上浪费了太多时间,经历了不少,可没寻找到一份真情,还不如妻子每晚亲手给他泡的香茶,来得实惠。
他低着头像是做错了事继续说道:“人有了年纪,就渴望着看着儿子成家立业,有妻有子。”
神不笑了,他有些严肃地说:“你儿子本来深爱着一个女孩,可被你硬生生的拆散了,你嫌弃女孩家没钱。以致你儿子现在还没结婚,所以你不但浪费了自己该享乐的时间,还浪费了你儿子的时间和快乐。如今你死了,你儿子才能和他喜欢的人在一起,结婚生子,快乐的生活。”
人的头低的更低了,他用很小的声音说:“我是为了他好……”
神笑了,“他的人生为何不让他自己做主?”
人叹了一口气,回首一生,本来有很多可以享受快乐的时间,可惜都被自己浪费了,那么何来怪神?
禅的哲理故事2:书呆子与青蛙
古时候有这么一个读书人,整天在家苦读,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眼看在到了上京赶考的日子,家人催促他上路。
他才走出家门,可没走出多远就发现自己迷路了,走到了一个池塘前面。看着池塘他犯难了,他心想我要怎么才能走过池塘,到对面去呀?
想了半日书生还是没有主意,这时他看见了身边的草丛中蹲在一只青蛙,这只青蛙,一蹦一跳的跳进了池塘里,不一会又出现在了对岸上。
书呆子一看乐了,大笑着说:“小小的一只爬虫能做到的事,我堂堂七一个尺男儿也能做到。”说完扑通一声跳下了池塘,立即就沉了底。
篇5:禅的哲理故事
我们家有一次新搬家后,妈妈认识了院里的一位老乡——容阿姨,她们经常在一起聊天儿。
有一次,妈妈对我说:“老容这些日子有点儿犯愁。”
“为什么?”我问。
“他家老二跟女朋友玉芳吹了,老容挺喜欢玉芳的,说她长得可好看哩,所以她心里不好受。”妈妈回答。
“嗨!她是瞎操心,交女朋友是她儿子的事,她不好受有什么用。”我说完这句话,觉得玉芳这个名字挺熟,就又问妈妈:“你知道她说的那个玉芳姓什么?在哪工作吗?”
妈妈想了想回答:“老容说过,她姓陈,在某某工厂上班。”
“巧了!她是我的同学。不过,她可不像老容说的那么漂亮。”我对妈妈说。
“怎么,老容说大了?”妈妈有些吃惊。
“等有机会了,我让你见见她,你就知道了。”我说。
也巧,过了时间不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将一大帮同学,男男女女的带到了家里。等同学们走后,我对妈妈说:“那个穿浅色上衣,个头儿不高,白白净净的女生就是玉芳。”
“哦!想起来了,要是单独地见着她,可能觉得还行,可是跟另外那几位好看的女同学一比,真就显不出她来了。”妈妈有所感触了。
“这里面有个审美标准问题。”我借机“开导”妈妈。
“什么标准?”妈妈不太明白。
“一个人说另一个人漂亮,基于两点:或者是出于偏爱,比如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尽管情人可能挺丑;或者取决于他(她)看人的眼光——就是审美标准的高低。”我先讲了一通儿大道理。
再一看妈妈那迷惘的样子,她似乎更不明白了。于是,我便举了易懂的一个例子:“人们评价别人漂亮与否,往往以自己为标准,如果是刘阿姨(也是妈妈的老乡)说谁漂亮,可能那人就真的挺漂亮。因为她自己就是大家公认的美人,她的审美标准肯定高,所以她要说谁漂亮那还能假吗?”
这一下妈妈懂了,点了点头。
“而容阿姨长得挺困难,她说谁漂亮就得打折扣了,因为她的审美标准肯定比刘阿姨低得多。”我又启发了妈妈一句。
妈妈终于明白我说的审美标准是怎么回事儿了。
不过,她接下来说了一句话,却是我始料未及的:“你以后可得给我带回来一个好看的儿媳妇!”
这下妈妈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干脆买一张美女图向她交差吧!
篇6:哲理故事:《禅篓》
哲理故事分享:《禅篓》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烦闷沉重,每天活着都与苦恼相伴。一天他来到寺庙里,萌发了出家的念头。
方丈听了他的诉说后,便给了他一个任务。方丈给了他一个篓子,指着下山的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到你的篓子里,到了山下再背着石头回来。”那人照着方丈说的向山下走去,结果走了一半就走不动了,只好空手返回。这时方丈看他满脸汗水地回来了,问他什么感觉。
那人说:“开始没感觉,一会儿就觉得很沉重了,最后一步也走不动了。”
方丈听完他的.话后说:
“人的烦恼就像你篓子里的石头。人的灵魂刚来到世间时,佛祖给的是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习惯放进很多东西,不管对自己有没有用。烦恼和无止境的欲望就好比是篓子里的石头,积攒得愈多就会愈沉重。只有精炼篓子里的东西,把乐观、诚信、正直、善良尽可能留下,把烦恼、嫉妒、贪欲、心计都扔掉,腾空你的篓子,生活的脊背就不会如此沉重了。
篇7:哲理故事:三个旅行者
哲理故事:三个旅行者
三个游览者早上出门时,一个游览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游览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游览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游览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游览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游览者却平安无事。于是,前面的游览者很疑惑,问第三个游览者:“你怎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游览者没有答复,而是问拿伞的游览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游览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分,我由于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样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由于没有拐杖,所以走得十分认真,专拣平稳的.中央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游览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降临的时分,我由于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中央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游览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平安无事的缘由。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仔细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仗的优势,以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篇8:三个杯子哲理故事
三个杯子哲理故事
我有三个杯子,一个放花,一个泡茶,一个盛白开水。一个是透明洁净的玻璃,一个是白色纯厚的陶瓷,一个是烟火味十足的青苹果杯子。一个放优雅,一个放品味,一个放生活。
今日清闲,拿起白色的陶瓷杯随意的泡了杯绿茶,没想到居然泡出了好茶,色泽淡绿,清香扑鼻。抿一下口齿生香,淡淡的苦涩萦绕舌尖,吞咽下去,甘甜一下子溢满唇间,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细品慢饮起来。捧起茶杯,慢慢的品尝,细细的回味,那份甘甜久久停留在胃里,喉咙里,唇舌上。那份绿茶特有的清香充斥着鼻息,每呼吸一次入鼻的皆是淡淡的清茶香。在配上袅袅升起的云雾,勾勒出一种似真非真的似幻非幻的美景里,有些雨里雾里找不着理由的舒服漫延开来,索性闭上眼惬意的徜徉在美如碧画的幻境里。原来,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是如此的美好与奇妙,那份飘渺与神秘是如此的不真切,如此美好的不可言说。
周末似乎可以放肆的纵容自己,不去想太多有关学业的问题,不用管几点入睡几时起床,懒洋洋的把自己装进慢时光的布袋里,生活在悠扬的时光过的有滋有味。偶尔难得惬意睡到自然醒,自然是赶不早上第一缕阳光的,慢腾腾的起床,梳洗,喝早茶,吃早饭。清晨的时光也打发的所剩无几了,泡一杯茶,翻开书堆里杂七杂八的书本,挑选其中喜爱的那册,择一靠窗的位子,一坐便是一下午。这样的时光是属于周末的,也只属于大学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这样的日子清淡而平凡,也许多年后回忆里,是可以取暖的存在。
这样悠闲的时光适合用来品味的,一杯清茗,一本诗书,一抹花香,一个下午。寂静的房间,温柔的阳光透过纱窗,稀稀落落的泄漏在房间的每个角落,温柔的抚摸着面颊,缓缓的抬起头沿着倾斜阳光的,嘴角扬起好看的弧度。如此甚美。
我是极爱花花草草的,但无论怎么努力也学不到半点照顾和侍弄花草的本事,所以只能常常无助的望花兴叹。
偶尔经过花园草铺,看着娇滴滴的花绿苒苒的草木,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深情脉脉的看他们半晌。奢想着要是自家的院子也可以栽种些就好了,可惜我不擅长弄花栽草。想想又有些不甘心,四下看看没人就飞快的采摘几朵霎时开得最艳的,本来还骄傲的盛放在枝头的花朵,下一刻就进了手掌心。低头嗅嗅,满鼻翼的芬芳扑面而来,这时我一定志得意满的仰着头哼着小曲儿猴急儿似的赶回宿舍,小心谨慎的把花纸插在透明玻璃杯里,在灌上水。捧起盛满鲜花的杯子,闻一闻,亲一亲,受挫的.心灵得以抚慰。
我把花插在透明玻璃杯里,满杯,满屋子的香气充盈着每一处空间,奇异的芳香抚摸着每一寸肌肤,惬意的想让人入睡。我想整个春天都在我房间了,它们在也逃跑不了吧。
谁说:赠人玫瑰,手才有余香的?看,我满杯生香,满心生香,满屋子都生香了呢。有时,身旁有好友,批评我爱花就不该摘花,我立马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给顶回去。所以嘛,你看中国文字是很好玩的,前一篇才大义凛然的说要爱护花草树木,下一篇就之乎者也的论道摘花采草要乘早。
时光大好,偶尔兴起,采撷鲜花,妆点生活。岁月如梭,优雅着淘气着生活也就过下去了。无论生活里遇见了怎样的困苦,只要保持纯真的心积极优雅的生活。生活依然美好,日子依然精致。
说了周末,也不能错过了其它时日。大学的时光不该以忙碌来代替,因为上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每个星期也就那么几节不痛不痒的课程。其余的时间就看自己如何分配了,有人睡觉,有人打游戏,有人做兼职,有人谈恋爱,有考研,有人考证,总之每个人都好像在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我不是其一,我只是做着全部。周一至周五,忙得只剩下赶,如有事寻我,只能抓着影子说事了。大清早被闹钟吼醒,晚上疲惫的被周公唤走,总之生活忙得一团糟。忙碌里只能用青苹果玻璃杯接一杯白开水狠吞慢咽的喝完,急急忙忙得赶着看书,做题,上课,兼职等等,都来不及欣赏透明玻璃杯里怒放点点蔷薇。清茗不品了,鲜花不看了,生命里忙得只剩白开水。忙碌是生活中的必修课,就如同白开水是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因此,在忙的日子也有它的价值,在淡的白开水都有它的味道。
晨光熹微,清风徐徐,春满人间,细雨延绵,这样的日子,看看书,赏赏花,喝喝茶,美哉!我想要告诉你,我有三个杯子。一个用来观赏,一个用来品味,一个用来生活。
篇9:三个哲理励志故事
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的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只要撒娇就会得到满意地答复。可是这次却没有。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然后自己赤脚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还自嘲说是铁板烧。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也是应该。女孩记住了男孩的话,自此以后学会了对施以援手的人铭记在心,并给以更大的`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篇10:三个哲理励志故事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 兔子一听,更是一箭一般离去。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来,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怆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友都来了,牛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肠子。 马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脑袋。 驴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一声吼叫,吓破狼的胆。 猪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用嘴一拱,,就让它摔下山去。 兔子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跑得快,可以传信呀。 在这闹嚷嚷的一群中,唯独没有狗。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那些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 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付出、关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管理故事四则,带故事的哲理让孩子精彩一生的十个励志故事小和尚卖石头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餐巾纸上的收据精辟金融故事:钱都去哪儿了?
★ 哲理短篇故事精选
★ 哲理故事
★ 人生如茶哲理美文
★ 三个小伙计的故事
★ 儿童故事三个和尚
★ 高二哲理故事
★ 经典哲理小故事
★ 睡前哲理故事
★ 哲理故事:放弃
以茶释禅的三个哲理故事(推荐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