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灵峰灵隐行游记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灵峰灵隐行游记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灵峰灵隐行游记散文
灵峰灵隐行游记散文
耐不住寂寞的人自然喜爱春天,寻找快乐的人更不会错失春光春意。
所以,在乍暖还寒时候,在梅花还未怒放之时,在没有一丝阳光之际,我们选择了探梅,选择了拜佛……
前往灵隐寺和永福寺的人络绎不绝,香客居多,虽然,我不是拜佛人,我也被香客的虔诚所感染。
在庄严的佛像前,在袅袅燃起的香火中,木鱼声声。香客们双手合十,微闭双目,跪下,站起,跪下。我不禁屏住呼吸,我似乎也有了佛心起了佛意……
石阶湿漉漉的,耳边流水潺潺,洗心池里潭水幽幽,池边几株白梅不那么起眼,也吸引着好友小心翼翼地爬下去。
“注意安全,走这边。”
“扶稳点,看着脚下。”
“别掉到水里去了。”
我们不敢高声喊叫,尽量压低嗓门。
佛学院,藏经阁,飞来峰,一线天……
这些都是我早就想来的地方。
有僧人不时从身旁经过,抬眼看时,发现年轻人居多。
“他们,都是大学生吧?”
“是的,可不是你想出家就出家的呢。”
朋友轻笑着。
果然,路旁的木牌上很多经典佛学令人深思,边走边看,间或拍下几张自认为给我启迪的话。我不敢说自己可以学以致用,至少,我体会到佛学的博大。
“信佛不一定要拜佛,只要心中有佛。”
朋友这句话真经典呀。
在灵隐寺入口处,几件事令我难忘。
其一:一大婶站在路口,不停地念着佛经,全然不顾来来往往的行人。
真类似于苦行僧吧。
这种全心投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其二:灵隐寺售票口那条大路两边,两个残疾老人身前摆着纸盒,不时有行人投币。其中一位双脚自膝盖下都是假肢,另一位稍微好点,一只脚缺了几个脚趾,一只手蜷曲着。看这确实令人不舍。有位大娘,在第一位残疾人面前停住脚步,在随身背的袋子里掏了一会,投下一枚硬币,在另一位残疾者前面又停下,又在包里掏了一会,投下一枚硬币。
其三:是谁在大门口放了个爱心捐助箱?
一位小朋友歪歪倒倒地走过去,在家人的.关注下塞进一张纸币,年轻夫妇准备把孩子抱走,殊不知,孩子挣着还要继续刚才那动作,于是,大人有掏出一枚硬币,把孩子抱起,让孩子再次献爱心……孩子舞着手,乐了,大人笑了,在和孩子说着什么,应该时进行爱的教育吧。
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石刻真多,各种佛像栩栩如生,姿态不一,我仰望时,都心怀敬意,生怕亵渎了他们。
“一线天呢?一线天在哪里?”
其中一位朋友在问。
“那石壁上不写了吗?你刚刚进去的就是呀?”
“不对吧?我以前看的时候,就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孔呀,露出一丝亮光……”
“那你跑错了吧?就在里面。”
朋友不相信自己的眼,再次跑进洞去。
其实,我也很疑惑,所以,我也跟进去了。
再转一圈,还是没发现一线天,在洞口看看说明,原来,刚才见到的有两个脸盆大小的那方石孔真是以前的一线天。因为石头风化,窄窄的一线天变样了。
古塔是有不少年头了,塔上长着青苔,塔下“塔之公理”令人深思,但,还是有不少游客攀爬上去,与塔留影。我很是瞧不起这些作为。
古树应该是几百年的吧,现在也是保护树木,一方小小木牌依然阻挡不了游客的脚步。抱住大树好乘凉。有人这样喊着,于是,把自己与树定格在一起。
灵峰探梅,仅是名字就古朴典雅充满诗意,令人神往。
翻翻历史,才知,这名字大有来历。
于是,游兴大增。
植物园里,没有百花盛开,没有草木葱茏,所以,显得冷静,我却恰恰从中享受到宁静,与三五好友走走谈谈笑笑,该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当然,有白发夫妇相携走过,有年轻夫妇手推童车迎来,我们都相视一笑,点头示意。
梅花没有全开,因为几天前的一场雪,许多花和花苞都蔫蔫的,似病歪歪的黛玉。但,花的清香依然沁人心脾。
红梅、白梅、黄梅……
或开在路边,或临水而立。
朋友兴奋地凑近,嗅嗅,轻轻拉下一枝,摆几个POSS,让自己的笑脸与梅花相映成趣,让美好的回忆漾满心头。
今日,最惹人怜爱的是我们的小公主,一位五岁的小朋友。她背着自己的粉红书包,蹦蹦跳跳,最初羞赧,很快与我们打成一片了。喊你一声爷爷,喊他一声叔叔,红红的笑脸那么纯真。于是,我们的相机多是集中在她身上了。
“灵峰呢?灵峰在那?”
“到了,在那里!”
找到了,找到了。
这里显然已经有了人工布置了,几块屏风矗立在草地中,醒目。
自是有不少人挤在这里拍照了。
相信,过不了几天,当梅花怒放时,游客多了,花儿更美了,这里也会更热闹……
2013222与箫
篇2: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的山峰之间,人文景观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著名的佛教胜地。灵隐景区包括灵隐寺和飞来峰。灵隐寺位于杭州 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一。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目录景区概况建筑布局群山迥异主要景点收缩展开景区概况灵隐景区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的山峰之间,人文景观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到杭州,不游灵隐,等于没到过杭州。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是一处古丰富、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进天王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两边为四大天王,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韦驮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过天王殿为庭院,院中古木参天,正面是大雄宝殿,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说是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第子善才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古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在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一线天前即为冷泉。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韬光金莲池,为杭州第四名泉。
建筑布局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天王殿入口的弥勒佛坐像,已有2历史。弥勒佛背后的护法天神韦驮像为南宋时作品。大雄宝殿高33.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殿内正中有贴金释加牟尼像,净高9.1米,加上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高达19.69米,坐像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细而庄严。 大殿两侧分列“二十诸天”和“十二圆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后侧有海岛立体群塑,共有浮雕150多尊。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有五代时所建的石塔和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所建经幢,距今已有1000余年。清康熙皇帝曾题“云林禅寺”四字。
群山迥异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主要景点三生石新景区
三生石,有三块,分别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中间一块,背面镌有“三生石”字样。 以前要找它可不容易,湮没在一片杂草当中。现在,你往法镜寺西面一条小路走,差不多到头,再往左拐,眼前出现一座公园,就到了。 三生石和下面茶园整合成了一个景区,茶园里补种了很多龙井43号茶树,还新挖了两处水池,上架小桥,走累了,可到旁边三生堂坐坐,休息够了,从三生石旁山径,就可登临飞来峰。 七星潭月按北斗七星布置 :中天竺法净寺这次变化很大,大门口新造了一个圆形木亭,旁边开挖了一个水池,水从西湖茅家埠一带用泵打上来。 池里有7幢经台,呈北斗七星布置。经台中间的圆孔,今后将通电放上电灯,夜晚恍若烛火。这一“七星潭月”,是原中天竺十二景之一。 永福寺出过琴学大师 ,永福寺其实和灵隐寺同龄,有1600多岁,同为东晋慧理禅师创建,后来几经变故,永福寺渐废。,杭州市佛教协会原址重建永福寺,就在灵隐寺西面石笋峰下,建成开放。整座寺院前后四进,一进观音殿,二进音乐厅,可在此欣赏佛教音乐,三进为心越法师纪念堂,四进大雄宝殿。 清康熙年间,永福寺里有位东皋心越法师,是位多才多艺的高僧,琴棋书画俱绝。康熙十五年(1676),他东渡日本,广授琴道,众多日本僧侣都喜欢上来自中国的这种七弦琴。至今古琴还在日本广泛流传,心越也被尊为日本“近世琴学之祖”。
青砖白墙韬光寺
韬光寺20底开始闭门复建,从永福寺旁边小路上山,透过树丛就能看到韬光寺矗立在悬崖上。寺里建筑小巧玲珑,多为两层,裸露的青砖、白色的墙体和枣红色门窗,别具一番风味。 韬光寺最著名的是观海楼,老底子观海楼里可看到钱塘江和西湖。但现在观海楼前树木太密,反倒是法安堂,看钱塘江和西湖最好。
三寺新貌
法喜寺改建了山门,新山门在老山门外10多米,宏伟壮观。旁边还新建了3个斋堂,可容纳1500多人就餐,斋堂“十一”前完成建设,大约元旦前开放。法净寺重建了大雄宝殿,主料是巴西花梨木。法镜寺内的天王殿、圆通宝殿、药师殿、二幢东厢房都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在杭州寺庙中可不多见。
灵隐寺重现晨钟暮鼓
灵隐寺以前没有钟楼和鼓楼,2006年,在天王殿入口西侧新造了一个鼓楼。里面一面大鼓由数十个工人花300天做成,直径3.39米,重两吨,光钉鼓皮用的铜钉就用了2560颗;蒙鼓牛皮是在德国和荷兰交界处的一个农户家里找来的。鼓楼对面是钟楼,里面的大钟重达15吨。目前,钟楼还在做扫尾工作,估计年底才能启用。 特别要说一下,钟楼和鼓楼不对外开放。 白乐人家:即白乐桥农居点,又名万佛桥,因村中原有万佛寺而名。白乐桥以青山、小溪、茶园、山林、村落为背景,简洁明快的农居和具有灵隐特色的农家旅馆业、农家菜、香市及佛教文化工艺品商店散布其中,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创造了一个整洁、优美、有序的环境,使“休闲之都”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天竺香市
天竺一带自古就是佛教胜地,名胜古迹及人文景观众多,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88年)杭州知府张去华到天竺向观音祈雨“应验”后,前来祈求保佑和赐福的信男善女络绎不绝,影响越来越大,“天竺香市”成为一项西湖传统盛事,被列为清代杭州十八景之一。天竺香市充分利用地形现状,具有西湖传统山地民居特色的建筑错落其中,围合成不同的.院落,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令人仿佛置身于古朴粗犷的老村落之中。天竺香市在散发着佛教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休闲饮茶空间,成为游客体验佛教文化的一处休闲景点。
法云古村
法云古村又名道济古村,与灵隐景区飞来峰呼猿洞遥遥呼应,历史上便是杭州最早的居民聚居区,相传古村最深处的钱源就是杭州最早的县衙所在地。这里保留了大量颇具历史艺术价值的西湖传统山地民居建筑,多建于民国时期。法云古村山地民居错落有致,精致的庙宇环绕四周,村民在晨钟暮鼓、梵音缭绕中悠然自得,成为一个展示独特佛教文化特色及传统山地民居和村落风貌的”山、水、茶、人、佛“共融的旅游景点。灵隐景区溪流由北、西、南三涧组成,共计5700余米。结合自然环境,在茅家埠水域修建泵房引西湖水至上天竺,营造了整个灵隐大景区的潺潺水系景观。同时,进行溪流整治,搬迁、拆除溪流两侧有影响的建筑,特别是注重上游溪流水道的整治和疏浚,做好沿岸水土保持,加固驳坎,设置沉砂池、滚水坝及跌水等,使溪水自上至下清澈干洌,形成良性循环,游客可长期欣赏到水景,增添了景区的活力。
篇3:灵峰公园游记作文
灵峰公园游记作文
灵峰公园是我们社区人民所钟爱的地方,我也对它情有独钟。
来到马路边,远远望去,一块大石碑在群花的簇拥下屹立在公园门口,就像黄山的迎客松那样,热情欢迎我的到来。
沿着石碑向右拐就踏上了别具一格的石子小路。这条小路使用鹅卵石铺成,脚踩在上面,舒服极了。穿过小路又来到一座石桥上——锦峰桥。桥洞是拱形的,眼前仿佛又是往日一派姑苏的样貌:划船的船夫唱着船歌,摇着船桨,小船轻轻划过小桥,留下一串串涟漪……
来到湖中心的小亭子里,可以坐赏荷塘美景。夏天是满池的荷花和荷叶映入眼帘,碧绿的摇篮中躺着一个裹着粉红色衣服的小娃娃,十分娇嫩。在绿叶的陪衬下,粉红色的荷花更显得那么迷人,就像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魅力的`少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一番如诗如画的景象。可每到秋季,满池的荷叶都枯萎了,荷花也黯然失色。原来高高挺立在荷塘边的柳树现在弯下腰来,头发飘落在水面上,柳树似乎也成了垂暮老人,静静地看着这满塘的残荷,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也使我不由想起了《白蛇传》里白素贞和许仙的相识场景——断桥残雪。
离开了亭子,我绕到广场上。广场由一块块小方砖铺成,拼成了一个大圆饼。“圆饼”的边上镶着一条红边,别有一番风味,一下吊起了我的胃口,看着这个大圆饼,我的肚子不禁“骨碌碌”叫了起来,我咽了咽口水,回家充饥。
灵峰公园也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每到晚上,人们蜂拥而至,听到音乐声想起,他们像被上了发条的洋娃娃一样,永无止尽地跳着跳着……因爱锻炼人们身体越发健康,因爱锻炼人们压力越发减少,因爱锻炼人们生活得越发幸福。
灵峰公园是我所爱,是大众所爱,是世界所爱,是大自然魔术师的一件精妙了绝伦的作品。
篇4:灵峰游记 650字写景作文
灵峰游记 650字写景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表姐来到了浙江雁荡山,白天我们看了大龙湫、方洞等美景,晚上又游览了灵峰的夜景,灵峰的夜景让我难以忘怀。
晚上,我们吃完晚饭来到灵峰。啊!慕名前来观看夜景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们买了门票,请了一位导游便开始观看了。这里的山可真多,一座一座连绵起伏,有的像仙女,有的像寿星,还有的像道士。我们来到一个山洞前,导游说这叫凉洞,它的里面有一条水流,常年不息地冒出一股股雾状的.凉气,像是一个天然的空调,冬暖夏凉。我靠近那个洞,果然凉爽极了。我们又继续向前走,来到一个屋子前,这个屋子后有一座山,回过头去看山,那山就像一只雄鹰威严地站在屋顶上,以前郭沫若先生曾来到此地,发现了屋顶上的这只“雄鹰”,还作了首诗呢!导游又说,这座山在不同的角度下看还有很多变化,真的吗?我们随着导游继续向前走,又来到一个景点,导游让我们站在一条荧光线上,背对着那座山,仰起头来看,这时,那座山就像一大一小两个乳房一样,它叫双乳峰,导游又让我们转过身来看,这座山又像一个穿着旗袍、打着麻花辫的美丽少女依傍在一块石头上,等着她的丈夫回来,她到底有没有等到她的丈夫呢?我们又跟着导游继续前进,啊!谜底终于揭晓了,她终于等到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回来太匆忙了,身上的背包还没有拿下来。他们两人亲密地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这座山就叫做夫妻峰,是雁荡山的标志。我们又看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山,最后以“观音送客”结束了我们的灵峰之旅。
这次旅行,我看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山,听到了许多美丽的传说,真是收获颇丰呀!
篇5:灵峰探梅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素有天堂的美称,杭州就是我的家乡。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大花园”,里面种着几百株的梅花,就是灵峰。人们还给了它一个美称“灵峰探梅”。
灵峰的树很密,草很多,花就更不用说了,那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梅花呀!冬天,美丽的梅花颜色可多了:有红的、白的、黄的、粉的,有些还带点淡淡的绿。它们的样子更加有趣了!有的花瓣又短又细,多么像夏天小姑娘穿的小短裙呀!有的花瓣重重叠叠,一层一层又一层地绕着可爱的花蕊,多么像芭蕾舞女演员的舞蹈裙呀!
梅花的香味也很奇特,一般人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只有在人少的地方,净下心来,才能感受到淡淡的香味。因为少,才使人觉得更加地珍贵。一阵微风吹来,梅花枝轻轻地摇了几下,许多花瓣纷纷飘落下来,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举行空中舞会。风停了,它们停止了舞蹈,扑向大地妈妈的怀抱。一眨眼的功夫,好多好多梅花落在地上,仿佛铺成了一条秀美的地毯,让我们踩着去前方欣赏更美的风景……
在灵峰不仅可以赏梅花,还可以爬山锻炼身体。灵峰最大的梅花园座落在灵峰的半山腰。沿着山上排列整齐的青石台阶,一直往上走,就是一片无穷无尽的竹林。一路上听着竹林深处鸟儿的欢唱,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真像是在漫游仙境啊!
我真喜欢灵峰,喜欢那儿的清新的空气,喜欢那儿鸟儿的欢唱,更喜欢那儿美丽多姿的梅花。
篇6:灵峰探梅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灵峰的梅花渐渐开得热闹起来。沿着植物园里的石径向前走,就会望见一片片粉红,像浮动的烟雾,像悬停的云朵,像薄薄的轻纱,像彩色的晨雾。走近些,便发现大片大片的梅花。这千朵万朵盛开的梅花,如同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有粉色的,还有红色的和白色的。
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难得的是,这么多的梅花关得并不雷同,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早已绽开花瓣,露出美丽的笑脸;单瓣的梅花如风之淡雅,重瓣的娇艳多姿,每一朵都令我着迷,每一朵都使我流连。它们亭亭玉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在枝头种天,在湖边照镜子,在风中舞蹈;有的花瓣在水面上漂浮着,打着转儿,仿佛一只小舟随波逐流……如果仔细看那些盛开的梅花,就会看见在花瓣中央的花蕊。梅花的花蕊也与众不同,有红的、黄的、绿的……梅花是种很特别的花,它不艳丽,却很坚强―不等叶子哥哥出门探路,就独自跑出来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成千上万朵梅花,几乎无一不高傲地仰着头,真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它不张扬,却很隽永――梅花香味淡雅,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几里之外也能闻到。每当梅花在冰天雪地里绽放时,我们便能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的信息,正所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走着走着,我不禁沉醉在灵峰梅花的海洋中,任凭熙熙攘攘的探梅人从我身边走过。灵峰景区真是花的世界,人的海洋。
篇7:台州石柱灵峰
,
资料
峰下有桃江十三渚,弯弯曲曲,水抱洲渚,状如“九龙戏珠”。田园风光,如诗如画。
附近有将军岩、玉壶岩、二蛙登山、龙斩腰等景及明霞、漏月诸洞。西连秀丽芙蓉山,雄壮白岩山,群峰怪岩,群洞密林,别有大地。
篇8:湖州灵峰寺
湖州灵峰寺 -资料
坐落在安吉县白水湾乡灵峰林场林峰山大雄峰,距县城约12公里。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名灵峰院;宋治平二年(1065)改称百福院;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更名为灵峰讲寺,通称灵峰寺,是安吉最大的寺院。
吴越王钱(谬言字旁换成金)(825—932)重佛尚施,曾两次游览该院,因赐予“灵峰长兴”匾额,院容振兴。后历经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日本东拙禅师,于元全正年间(1341—1368)从海路入中国,欲往印度未成,亦留居住持,直至圆寂,
资料
明代四大高憎之一的.藕益禅师,晚年住持百福院十余年。当年的灵峰寺僧人多达四五百人,不亚于杭州灵隐寺。
灵峰山古称北天目,峰峦峻峨,大雄峰气势磅礴,山中松竹苍郁,曲径流泉。灵峰寺在群山环抱之中,寺前古树参天,流水淙淙,森异幽绝。志书称:“寺因峰建,峰以寺传,冈峦耸秀,林木深幽。”自清光绪以来,经百余年变化,寺庙毁坏较多。现尚存灵峰讲寺、藏经楼、部分僧舍,以及《明道人智旭碑》、《范公云碑》、《重建灵峰寺碑》、《灵峰百福讲寺碑》等。
★ 游灵峰公园作文
★ 雪域之灵优美散文
★ 灵岩洞作文
★ 张起灵语录
★ 小狗灵灵作文
★ 题灵峰僧院,题灵峰僧院黄滔,题灵峰僧院的意思,题灵峰僧院赏析
★ 灵谷寺导游词
灵峰灵隐行游记散文(整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