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节日

时间:2023-01-05 03:52:34 作者:不良梨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不良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藏族的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藏族的节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藏族节日常识

有关藏族节日常识

【藏历新年】

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新年是人们最看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首先是将培育好的青稞青苗供在佛前的双柜上,到了月中,各家各户便开始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

接近年关岁尾时,每家必备的五谷斗上便盛满了酥油拌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喜获丰收。

到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打扫灶房,在正中的墙上用干面粉绘“八吉祥徽”。傍晚,一家老小团团围坐吃“古吐”(一种煮熟的面疙瘩),吃完古吐后举行隆重的送鬼仪式,以示避鬼驱邪。时至除夕晚上,就开始正式过年。每户的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在打扫干净的室内铺上新“卡垫”,正房的佛龛前叠放各式油炸果子和各种水果以及酥油、茶砖、干果等供物。

初一这天一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灵,然后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互相拜年,说一些吉祥的祝词,接下来开始喝头天做好的热青稞酒,吃麦片吐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年初二,亲友开始互相拜年。

从初四起,拉萨举行大规模的传召大会,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神变降伏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起初是三大寺众僧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考取新的拉让巴格西学位(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法会期间,除政府给僧众发放布施外,各地的信徒也到此添灯供佛,发放布施。法会直到元月二十五日迎请弥勒佛后才结束。

【酥油花灯节】

元月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即元月十五酥油花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进香朝佛,夜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也有两层楼高。上面摆有酥油做成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或高大宏伟,或小巧玲珑,加上成百盏灯光的照耀,使整个街道光彩夺目,辉煌灿烂。主要官员依例出巡观赏花灯,与僧俗大众共庆节日,将节日推向高潮。

酥油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即1409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正月十五日,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陈列各种供品,隆重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邪魔日,从此以后,人们便沿袭他们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要摆酥油花灯。藏语为“坚阿曲巴”。

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射箭比赛和跳神驱鬼仪式。这时的拉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林卡节】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

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种美味食品来到林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各帐篷间还互相邀请,并有民间艺人到此献艺,此节日常常延续达一月之久。

【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吃酸奶的节日”,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 17世纪以前,“雪顿”纯属宗教活动。按当时的法规戒律,僧人在夏日要行长净、夏安居之事,其间禁止出门,几十天开禁后方可下山,百姓们在下山时要准备酸奶布施,此为“雪顿”的来源。

17世纪中叶,加入了演出藏戏的内容,“雪顿节”也固定下来,但宗教及娱乐活动仍被限制在寺庙之外。直到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雪顿节的活动才移至罗布林卡,百姓也被允许入园观戏,从此形成一整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望果节】

“望果节”是在藏历八月,是丰收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进行,“望果”是藏语,意为巡游田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祈祝丰收的仪式。一般以村子为单位,有本教巫师作法,村民绕本村土地转圈。随着宗教的发展和渗透,“望果”活动不断更新。

8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遂受宁玛派影响,必须念咒语以祈佑丰收。到了14世纪,格鲁派发展起来并渐渐居于统治地位,“望果”活动则蒙上黄教色彩,游行队伍之前要高举佛像并背诵经文。从此,“望果”活动固定为节日,并逐渐增加一些诸如赛马、射箭、歌舞、藏戏、抱石和摔跤等活动,除农区之外,有些牧区也举行类似活动。

【仙女节】

藏历十月,有两个较大的宗教节日,一个是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节,藏语称“白拉日卓”。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晚上迎请天母像至释迦牟尼佛殿,与释迦牟尼佛对坐。

十五日一早,旭日东升之时,僧众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廓街,众多善男信女向天母像敬献哈达,在举行一系列的降神活动后,重返大昭寺,天母像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妇女们对这个节日尤为感兴趣,称其为“仙女节”,她们在这一天要刻意打扮,并到天母像前焚香许愿。

【燃灯节】

十月的另一个节日是二十五日的燃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

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无数灯,转经队伍川流不息,信徒们手持桑枝纷纷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

西藏的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数不胜数,人们几乎隔三差五都在过节。

篇2:藏族节日风俗礼仪

节日礼仪

藏历新年:这是藏族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连续庆祝15天,但最主要的活动在头四天。届时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等地会遍布藏民,宗教气息浓郁。

“抢水”是年初一第一个节目,从深更半夜开始藏民就要到河边抢着舀水,据说谁舀到第一桶水今年就能获得最好的运气。从年初二开始他们才开始走家串户,相互拜年。

初三要敬奉“屋脊神”,仪式是把崭新的经幡插在屋顶上,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抛洒糌粑。初四最为热闹,摔跤、举重、骑马、跳舞等活动都在这天表演。

萨嘎达瓦节:在每年藏历4月举行,释迦摩尼在该月出生、得道、圆寂,藏民相信在4月行善可以积亿万功德,整个藏区都会有纪念活动,尤其4月15日那天,会看到很多藏民去拉萨的大昭寺煨桑、磕长头、供灯、供酥油。

在最热闹的4月15日,人们一般会先去大小昭寺向佛祖进献哈达,添灯礼佛,之后到哲蚌寺的后山绕山,全程十几公里,需半天时光,如果跟着藏民绕山,就能看到整个拉萨河谷底和拉萨城区。

布施也是藏民的一种传统习俗,在4月15这一天,德吉南路一带将聚集了来自西藏各地的乞丐,场面浩大。

雪顿节:它又称藏戏节,每年藏历7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持续4-5天。该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起初是严肃的宗教活动,后来增加了藏戏、晒佛等内容,成为西藏最著名的大众化节日之一。

雪顿节在全西藏都有庆祝,拉萨游客必去之地是哲蚌寺和罗布林卡,前者会在早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晒佛仪式,后者是看藏戏的地方。节日期间当地人还会带着自酿的酸奶、青稞酒去郊外的园林闲逛。

在雪顿节开始前的1-2个礼拜会官方会给出活动安排表,一般各大客栈都会张贴。

沐浴节:去拉萨河边沐浴。藏历7月(公历9月,金星出现周),藏民认为这一周的拉萨河水特别圣洁,最能清除污垢,治愈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所以都去河边沐浴、洗衣、玩耍。

燃灯节:家家点灯照亮拉萨城。藏历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一年一度的“燃灯节”,据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是在这天圆寂成佛,每年这天,大小寺庙都会在神坛上点起酥油灯,伴随着诵经、灯供等活动昼夜不灭。

据说在燃灯节期间寺庙里的喇嘛每人要做30盏以上的酥油灯,到了燃灯节的晚上,拉萨家家窗台上会放满酥油灯。藏族人认为数字为单数才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灯盏的数量都是单数。

传统节日

1、大佛瞻仰节

是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扎什伦布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的驻锡地。

2、祈祷节

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

3、跑马山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康定一带)等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跑马山转山会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那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4、望果节

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特色节日风俗

沐浴节:去拉萨河边沐浴。藏历7月(公历9月,金星出现周),藏民认为这一周的拉萨河水特别圣洁,最能清除污垢,治愈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所以都去河边沐浴、洗衣、玩耍。

燃灯节:家家点灯照亮拉萨城。藏历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一年一度的“燃灯节”,据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是在这天圆寂成佛,每年这天,大小寺庙都会在神坛上点起酥油灯,伴随着诵经、灯供等活动昼夜不灭。据说在燃灯节期间寺庙里的喇嘛每人要做30盏以上的酥油灯,到了燃灯节的晚上,拉萨家家窗台上会放满酥油灯。藏族人认为数字为单数才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灯盏的数量都是单数。

采花节:采花节是舟曲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篇3:藏族节日响浪节

“响浪”是藏语安多方言的译音,“响”是“柴”或“薪”,“浪”是“采”。最初的意思是“采薪和打柴”。响浪节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民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六月四日至十七日,正当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夏季。届时,广大藏族人民云集在如茵的草滩和高山密林中,宰牛羊,备香茶,设美酒,彼此祝贺节日愉快.英俊的骑手们骑着披红挂绿的骏马、牦牛接踵而至,参加赛马、赛牦牛、射箭和“大象拔河”等活动。青年男女在钹、锣、唢呐乐曲声中唱着热情奔放的祝酒歌。跳起欢乐的“锅庄”舞,演出藏戏,颇具民族特色。

响浪节,是 甘肃省 夏河县 藏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为期三、五天。“响浪”藏语意为背着经书,在一个地方转,求神保佑,后来演变为夏季娱乐活动。在节日期间,当地藏族人民按照传统习惯,家家户户,带着行李和美酒佳肴,来到牧草如茵的草地上或山坡上。他们搭起帐篷,点燃炉火、煮上酥油茶,摆上牛羊肉,青稞酒,奶食和果品,稍为小息后各家互相串访帐篷,彼此祝贺节日。

节日习俗

节日期间,骑手们骑着披红挂绿的骏马,牦牛,纷纷赶到会场参加赛马,赛牦牛,射箭和“大象拔河”等活动。赛前主持人向各地来的农牧民和参加活动的人们祝贺,献酒,接着便开始比赛。“大象拔河”是当地藏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时,由两人进行,模仿大象的动作,双方将绳子套在颈项,绳从裆下拉过,背对背,双手可以扶地,拉好架势。当裁判员鸣哨后,互相用力拉。比赛方法与拔河相似,谁先将对过河界就获得胜利,三局两胜制。

比赛结束,男女青年手拉手地围成圆圈,在钹、锣、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唱着热情奔放的祝酒歌,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弦子舞。有的还演出藏戏,演员头戴各种面具,或拟神,或扮人,或舞兽,即席演出,不施帷幕,不要舞台,颇有藏民族特色。

节日活动

届时,按照当地藏族的传统习惯,或以家庭,或以村寨为单位,相互邀约,带着丰盛的酒肉食品和行李,前往牧草如茵的草地、山坡,搭起帐篷、点燃篝火,煮上酥油茶,摆好牛羊肉、青稞酒、奶食和果品,稍为憩,各家各户相互拜访,彼此祝贺节日。

篇4:藏族的节日风俗作文

每年藏历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五,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也就是吃酸的节日。后来由于这个节日的活动内容多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叫“藏戏节”。建国前,每逢雪顿节,西藏12个最有名气的藏戏剧团,从四面八方赶到拉萨罗布林卡,向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进行交差演出。参加演出的有扎西雪巴,宾顿巴第六个古老的白面具剧团;有均巴、觉木隆等四个新派蓝面具剧团;还有野牦牛舞、工布鼓舞等。

17世纪以前,“雪顿节”的活动是一种纯宗教活动。那时按照佛教的法律戒规,夏天有好几十天禁止出家门。到了开禁的日子,允许他们出寺下山,按风俗老百姓要准备酸施舍。喇嘛们除了吃一顿酸外,还尽情地欢乐玩耍。

17世纪中,清朝政府正式册封五世和四世**,加强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这时“雪顿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姿,开始正规演出藏戏节目,约定成俗,形成了固定的雪顿节日。这个时候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称为“哲蚌雪顿节”。五世从哲蚌寺移居达拉宫后,定每年六月十三为“雪顿节”,并在哲蚌寺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便到布拉宫演出。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以后,成为夏宫,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到罗布林卡,这时允许市民入园看藏戏。从此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在雪顿节期间,拉萨广大市民和郊区农民,都穿上节日服装带上吃喝用品,纷纷前往罗布林卡,观看藏戏演出。

1959年西藏地区政治改革以后,百万农奴才真正获得翻身解放。从此,雪顿节才真正成为广大人民传统的节日,除具有传统的赛马、射箭和各种马术表演外,还增加了举重、拔河等项目,并组织文艺演出、放电影、录像等活动。各地来的商业货客,有农业、工业、牧业和各种物资产品,前来摆摊设点,进行贸易。变成了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资交流大会。

篇5:关于藏族的节日风俗作文

每年藏历六月底至七月初是藏族传统的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就是吃,所以又叫酸奶节。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为了感谢僧人们在雪顿节不出门,百姓们便在这一天送给僧人们酸奶、表演藏戏……

二百年来,拉萨出现了哲蚌雪顿、布达拉雪顿和罗布林卡雪顿并存的局面,其中以罗布林卡雪顿为中心。雪顿节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形式。过好这一节日对发挥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篇6:藏族

藏族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如今,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都分布有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甘南、川西北等地区).

作 者:才多  作者单位: 刊 名:西部大开发 英文刊名:WEST CHINA DEVELOPMENT 年,卷(期):2001 “”(1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藏族与花卉相关的节日有哪些?

藏族与花卉相关的节日有哪些?

采花节

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暴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赏花节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天-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

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上九节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宝兴县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罗让扎花节

罗让扎花(巴)是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原名,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他圆寂之日,所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白天请喇嘛念经,晚上家家户户点上许多酥油灯,摆上各种供品供佛。与此同时,各地寺院也要举行隆重的燃灯节,燃灯供佛。罗让扎花节盛行于青海一带。

看花节

藏族农牧民至今还保留着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看花节”,藏语称为“若木鸟”,即赏花之意。看花节每年定于七八月间举行,那时川西北高原秋高气爽,各类野花竞相开放。届时藏民们来到草坝或林间,拉起帐篷,互相串门聊天、游山看花。男青年往往向心上人献上一朵鲜花,以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姑娘如果将这朵花戴在自己的头上,就表示接受了对方的爱。

篇8:藏族民族的节日作文300字

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篇9:藏族民族的节日作文300字

回族 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傣族 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黎族 春节、三月三纳西族 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撒拉族 古尔邦节 开斋节 圣纪节 藏族 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 望果节侗族 祭牛节 花炮节维吾尔族 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瑶族 盘王节、达努节怒族 仙女节 祭谷神 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苗族 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白族 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畲族 三月三 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

篇10:藏族谚语

藏族谚语集锦

1、不看自己头上的犄角,反笑别人头上的茅草。

2、聪明人靠自己的事业,傻瓜才靠虚妄的幻想;聪明人喜欢知识,愚蠢者喜欢装饰。

3、路靠人走,地靠人种。

4、脚走的路是手修的。

5、买马要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

6、肤浅的人容易为一点小捷而狂喜,但也最容易刹那间灰心丧气。

7、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爱情。

8、养育子女不应吝惜奶汁,为众人做事不应吝惜气力。

9、静止的石头常生苔藓,流动的河水永远清洁。

10、学者的翅膀是知识,骑手的翅膀是骏马。

11、没套嚼子的马嘴巴硬,没有学问的人口气大。

12、热壶里倒出的奶茶是热的,诚实人说出的话是真诚的。

13、如果心是近的,再遥远的路也是短的。

14、劳动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

15、野牛的后代,没有一个秃顶。

16、雄鹰飞得再高,影子还在地上。

17、云再高也在太阳低下,月光再亮也晒不干牛粪。

18、奶头子大的乳牛,是有奶挤的好牛;有根据的话儿,是受听的好话。

19、与其临时找骆驼,不如骑现成的牛。

20、品质很坏的人,学问再深也无用;根茎很毒的花,花朵再美无人采。

21、心地要向海螺一样纯洁,行为要向箭杆一样端正。

22、骆驼的颈项就是再长,也够不到山那边的草;兔子的前腿就是再短,一样能够一蹦八根垅。

23、一个博学者的思考,不如三个普通人的商讨

24、因其小,失其大。()

25、只要想办法,冰雪也能点着。

26、事不懂向老人请教,看不见到高处了望。

27、关了大门做皇帝,自家看自家的戏。

藏族节日

藏族节日响浪节

藏族风俗作文

藏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分析

六年级话题作文:藏族人民习俗700字

藏族雪顿节的风俗作文

节日祝福语简短

节日演讲稿

3月份节日

三月节日

藏族的节日(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藏族的节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