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先别吃煎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槐花落的优美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槐花落的优美散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 目录
篇1:槐花落的优美散文
槐花落的优美散文
槐花落,醉清风,几番轮回,不若当年空似梦。
粲然花开,怅然花落。
浓郁清纯的香气与夜的静谧融在一起,将她柔软的触角伸向童年的每一个角落。柔顺的发丝在风中舞动,掠过层层涟漪,缓缓飘向遥远的天际。
树下百转千回的浅吟,又唤醒了那些衣袂翻飞的精灵,在温润的夜色中绽放出如雪的烟火。偶然相逢,恍若隔世,我便又见了这四月的花雨,悄望着风吹起她淡青色的裙裾。
过去总也走不到尽头的小巷,总也望不到边的池塘,总是高不可攀的屋顶,总是奇幻莫测的灌木丛……似乎在一夜之间爬满了时间的鱼尾纹,倏忽间后退成一片黑黢黢的缩影。在雾气纵横的沟壑深处,依稀可见的只有青苔的足迹和锈尘的`身影。
恍惚间似又见到屋后野猫的倩影,伴着老屋凄然莫名的叹息,在纤尘不染的绿瓦间渺然无踪。里面的妖魔鬼怪,大都永远睡在了尘封的故事里,再也没拜访过那些垂涎已久的美梦。
那栋古老的房子,早已成为高楼下的历史。我却又常常想见那斑驳了朱红的大门,咳着尘埃的墙壁和画满油渍的昏暗灯光――与岁月一起消逝的老友们,只留下了屋顶上一层层绵延不尽的笑容。
池塘边的槐树依旧,不过因了四周方便的交通总觉得失去了些什么,我也再没有机会听她诉说心事,只好捧着树下的那壶半成品美酒挥手相别,静静期待开封时,里面翻涌而出的一树花雨。
篇2:描写花的优美散文:静听槐花落
我每天晨练的小路旁长着望不到边的槐树。
因为是树的原因吧,我从未在意过它的花开。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花落。
当时的心情正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漫流着,因而渐入一种无它的境地。突然,闲散的意识被什么东西碰撞了似的收缩了一下——是一种声音,庞大雄浑却又似因遥远而显得细微、凝重,像远处的潮,又像一种更深的宁静。我驻足寻去,只见铺天盖地雪花般的槐花漫天飞舞,自在飘落。地上早已铺就了一层白花毯子,美丽而素雅。这远潮般的声音正源于树下。
我懵了,第一次为落物之美而感动。无论是林中的落木,径上的落英,还是天边的落日,无不让人深感落寞与怅惋,而这落槐掷地的沙沙声,竟唱得人有些兴奋,不由得不俯身倾听。掬一捧槐花在手,顿觉淡香盈怀,品着、嗅着、听着,深深的崇敬翻涌升腾……
玫瑰、芍药、郁金香,因能供人赏玩而显出身份的名贵,不遗余力地姹紫嫣红。槐花不,它开成白色,朴素而单调。
牡丹,用大于头的花朵和令人沉醉的浓郁而显示出作为国色天香者的成功。槐花不,它开成蚕豆般大小,淡香如茶。
菊,用挂一脸秋霜表达着高傲,却掩饰不住对高卧枝头的位置的留恋,连死都枝头抱霜。槐花不,它开在枝上俊朗,飘在空中洒脱,落地成图英俊。
槐花不单为履行花的使命而诞生,源本于槐,自然难改树的天性,故而与叶子、树干辉映相携而成完美。干儿不荣,何以葱郁?花儿不落,果实何来?花落无言,何需证明豁达;叶落无语,又何必强调无奈。面对来的走的无垠的轮回,花儿要开也要落,叶儿有荣也有枯。
也许正因如此,落槐才飘落得如此从容,如此淡泊,落地也能成韵。就像从事着一项坚定的事业,那么自然,那么恬然,那么怡然地歌唱着。
槐花如果是人,也定是外表朴实,气质沉静,而内心又极幽深的吧?
如果是人,又有谁能飘落得如此美丽,能让人驻足倾听?
篇3:槐香优美散文
槐香优美散文
四月的一天,我带外地国土局的同志去河南永城芒山,去看刘邦斩蛇起义碑。到了芒山脚下,已是晚霞映照、炊烟缕缕,山城华灯闪烁了。雾霭迭迭的芒山峻而不险,遥遥地向我们招手。
刚一开车门,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好香啊!大家都惊异地愣在那里,深深吸了一口气,瞪大眼睛在朦胧的夜幕中寻找。
“是槐花香!”一位女同志欢快地叫道。在连绵的山坳里,我看到一片槐树林,在怪石嶙峋中顽强地挺立着,甜丝丝的香气随着一阵阵的山风吹来。虽然看不清那挂满树冠的一串串的白色小花朵,但我能隐隐约约地望见它们一簇簇的倩影。闻着槐花的清香,我的思绪回到了曾经的岁月。
小时候,我家住在县委南院。父亲是县委办公室的一名秘书,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但那时父亲的工资低,家里姊妹又多,母亲便把我们送到乡下的姥姥家。姥姥家在靠近黄河故道的一个村子里,离省农垦厅管辖的果园场仅一里之遥。这里虽离果园场很近,但在农业学大寨喊得最响,口粮不够吃的情况下,也没有人去想过栽果树挣钱。
那时,村前村后,院内院外,大片大片的杂树林几乎是槐树。每年槐树开花的时节是我们最快乐、最兴奋的时候。虽然年幼的我描述不出那槐花盛开的白色世界的壮观美景,但却记得槐花能做出各种的美味。
物质贫瘠的年代,农村经常遭遇旱涝水灾,粮食产量下降不够吃。野菜、红芋等就是维系温饱的`主食,而鲜美的槐花则成了人们的美味佳肴。一串串槐花用开水一烫后,配上各种配料,便成了一道美食。那香气扑鼻的味道至今回想起来还馋涎欲滴。
槐花妆扮了家乡,也养活了家乡的人。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姊妹几个都抢着要姥姥绑镰杆子钩槐花吃。在我们人小扛不动镰杆子,便让大个的抱起小个的拿起镰杆子使劲从树上往下钩,嘴里呼喝着“一、二”的号子。随着“喀嚓”一声,一枝枝槐花从树梢飘然而下,引得树下的弟妹一阵欢快的笑声,抱着槐枝拢到一边,匆忙地动手捋起花来。有时连槐叶也被捋下来,夹在槐花的花瓣中。
姥姥在欢声笑语中把择好的槐花洗净放进锅里,在开水里烫一滚,捞出来挤净水,然后少用点油,在锅里煸一下,再加进去粉条炖熟。我们闻见溢出来的香味都坐不住了,挨个地去厨房打听消息。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的味道,至今还难以忘怀。
后来,我高中毕业参了军,离开家乡去了内蒙古当了一名汽车兵。每天驾驶解放车拉石子,修通了通霍铁路、沈阳地铁、大连码头铁路,却再也看不到那清香洁白的槐花了。
几年后,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全家早已回到城里了。那一片片绿意葱茏的槐树林,一串串晶莹透亮的花蕊,一树树沁人心脾的槐香,似乎已从我的记忆里远离。
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闻家乡的槐香,吃家乡的槐花了。当我在神秘的芒山又闻到了久违的槐香时,我仿佛回到了儿时和小伙伴们一起捋槐花,吃槐花的欢乐时光。此时,家乡的槐树是否都成了参天大树,槐花是否也在竞相开放?是否还有人在槐树下捋槐花?突然想起了母亲说过,除了老宅门前两棵老槐树留作守宅没舍得砍,其它的槐树都已被砍光,栽上梨树了。
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我的家乡早已成了闻名的梨乡,并已被列入世界连片果园之最。年年岁岁梨花盛开的赞美之词连篇累牍,但我心中一隅还是会想念在那最困难的年代给我欢乐、帮我解饿的槐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心中暗想,无论花多大代价,我也要保住老宅门前的两棵老槐树!虽然它们年年不见长,花开自然落,但它在我心中比神秘的芒山上二十一景中的任何一景烙印都深。
久违了的槐树林,久别了的槐花香。神秘的芒山,刘邦捋须扶剑的雄姿,吕后怀抱婴儿的身影我记住了!但我更记住了神秘的芒山又添一景“槐香”。
槐香,令我永不忘槐恩,永不忘家乡。
篇4:槐花香优美散文
槐花香优美散文
到了这个季节,槐花开展,一种槐花特有的香气,充满在空气里,沁人心脾,那种香香甜甜的味道,能勾起我很多少年时的记忆。
那时候,每次槐花开时,我们几个弟兄就爬树采摘,槐花与别的花不同,它的花骨里有甜的汁液,再加上花瓣的香气,可以直接入口,撸一把放进嘴里,满口飘香,那美滋滋的味道一直伴随着,享受了口服,还要摘它一大框,一大萝儿。
我的`母亲常给我们分配这样的任务,让我到槐树林里采摘槐花,因为她要给我们做一顿美餐,我暂且称为槐花拌饭吧!吃了那么多年,我不知道确且的名字,估计菜谱上也没有这样的饭。母亲会把我们采回来的槐花淘洗几遍,再用盐水打湿,把槐花握成一个个的团子。打散在盆子里,倒上白面,揉在一起,不要太多的水,揉成散漉漉的样子,放到锅里水蒸,等蒸熟了便可食用,再捣点蒜泥儿,配上香油,若爱吃辣的,炸点辣椒油,拌到槐花饭里,绝对美味爽口儿。
但现在,已经许久没有吃到了,所说所讲,都是我对槐花的记忆,虽然长时间未曾吃到过槐花饭,但对槐花的味道一直在记忆里,闭目想象,其味犹可闻,似乎就在嘴边儿。
如今又到了槐花开的季节,走在街道上,那满满的香气在每一度空间里飘动,闻之气爽,更让自己心里生起一种长久的怀念,想到过往的已经沉淀在心里的记忆,那回忆的香味浮动于每个细胞里,给我甜美的感觉,槐花香满满地存在胸膛之中。
篇5:梨花落优美散文
梨花落优美散文
再次见到她时,我吃惊不小。瘦得有点吓人,用枯瘦如柴来比喻一点不为过。脸上像冬日的衰草连天的哀苦,愁云密布,仿佛整个冬天就没有出现过太阳。我上前抱住她,一腔的爱怜,心隐隐得痛,往事仿佛不想让我童年的记忆溜走。
她是我的远房的姑姑,小时候的记忆中,她高挑的`个头,一笑若月下梨花,多情如水,泻我眼眸都是爱意。一河之隔,便是姑姑的家,趟过浅浅的河水,便可湔裙前往了,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姑姑,每每寻些事去姑姑家,静静地看着姑姑做事,便是幸福的时光。那秋眸似水,温柔万般,总想谁要娶了姑姑,该是多幸福啊,烟纱轻笼的醉意成了我的江南烟雨般的梦。姑姑静时,总喜欢轻吻她长长的发,滑过纤纤如削葱的手指,那一刻如瀑的发堆砌在我的心间缠绕着我,最是此时姑姑如桃花落颊,羞态可掬,仰望着,梦想着长大可以如她一般美丽。
清风吻面,溪水潺潺,一个小村落里总是那么安详平静,几声犬吠,几处闲散飘飞的细语,弥漫在乡间的天际。我和姑姑闲庭信步,正是梨花满枝头,细细的花瓣轻轻飘落,踏柔这细碎的落痕。“姑姑,梨花真好看,和姑姑一样。”我昂头对着姑姑笑。“是么?”姑姑露出甜甜的笑,我便很高兴。很快,姑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媒婆踏破姑姑家的门槛,姑姑仿佛都不乐意。我也出外求学,放假回来给姑姑捎来几本她喜欢的书。再次回来,梨树枝头已是结满果。花落果熟,秋意浓浓,望着这满树的梨子,内心不知是喜悦,还是淡淡的落寞。
我合掌祈祷,这梨子个个温润圆满。
“放假了,孩子?”奶奶出来,笑嘻嘻的说。
“放假了,回来看看您和姑姑。都好吧,奶奶?”
我忙搀扶着奶奶去里屋。我寻了小板凳坐下,似乎在寻找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找。
“奶奶,外面的梨树果子结的真多。”
“小馋猫。”奶奶笑得一脸黄花堆积。
“姑姑呢,她好吗?”
“她很好,你姑父对她挺好的。”
从奶奶的谈话知道,姑姑挑来拣去,最后嫁给了一位音乐老师,日子过得还可以,我欣慰,默然不语。从此,我便忙着学习,毕业后忙于工作,姑姑于是成了我的梦里最美丽的风景。一次偶然,在回家的车上见到了姑姑,美丽如初,笑时秋水盈动,雨滴新翠,月下温柔般扑面而来。
“姑姑!”一个深深的拥抱,但愿时间停止。
“来,这边坐。这是你的姑父。”我的眼前突然暗下,姑姑身边这个男人,他不够英俊,不够高大,甚至长得有点猥琐。我多少替姑姑有稍稍惋惜,怎的嫁了这样的人?!不过还好,听他谈吐有几分温和。
时间真快,又是几年匆匆而过,再次相见竟是眼前这般模样,我心痛不已。姑姑见我时,泪流满面,絮絮叨叨不止,倾诉她的生活之苦。原来姑父见姑姑的第一眼便喜欢上了她,穷追不舍,花样翻新,终于感动了姑姑,嫁给了他。后来,姑父竟然移情别恋,在外边有了小三,不管不顾她和孩子,唉!姑姑痛苦地述说着,坐立不安,几欲起身离去。我实在忍心看花随流水去,一曲《梨花落》,心碎一地。
篇6:四月槐花香优美散文
四月槐花香优美散文
春天的校园里,一向不乏赏心悦目的鲜花,也常有沁人心脾的芳香。然而今天我闻到了槐花的香味,我既感亲切,又略感陌生。
我的家乡有许多槐树,每年的这个时节,它们总要开白色的小花,一串一串的,或者完全绽放,或者半开不开,或者含苞待放,却低下它们可爱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地面上走过的男女老幼,家禽牲畜。春风吹过,满树的花朵摇曳弄姿,婆娑起舞,缕缕淡香,飘散四方,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丽。
然而它们的命运未能如其所料,农村人似乎对它们的美并不感兴趣,而是对它们不花钱就能满足尝鲜的胃口的特点更在意。本来,记忆中春天的故乡,人们吃的很单调,这个季节的蔬菜尚在淡季,物美价廉的蔬菜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槐花的出现,似乎一下子勾起了人们等待一年的食欲。槐树本来也不高,大人们往往搬个凳子,站在上面,就能一把一把地捋下树上的槐花;小孩子往往是嘴里嚼着刚刚摘下的槐花,在树下仰脸看着大人把更多的槐花捋到篮子里,捋够了,家里的大人小孩,都开始把槐花往嘴里送,大口地嚼,刚从田地中牵回的牛、马也低着头用舌头将掉在地上的槐花卷入口中。此时,槐花的香味伴随着欢声笑语,弥漫了整个小院落,此时,别处的槐树下也上演着同样的情景。到了中午时分,能干的母亲们又把捋下的槐花挑择一番,在清水中洗净,拌上面粉,把槐花放在灶上或清蒸或拌蛋炒了吃。锅盖掀开的一刹那间,槐花香溢出厨房和小院,飘逸到街上,诱得许多孩子直咽口水。接下来几天内,更多的小孩牵着妇女的衣襟去找槐树捋槐花。
我对槐花香的最初感受就是来自那嚼在口中的时刻,那种香味,或伴有幼童口中残留的乳香,或伴随了村姑的口腔中的特有体香,或羼杂着老汉口中的大蒜的臭味,然而,它们都伴随了生命的味道。
槐花的花期很短,只有两三天功夫,时间一长,干燥的空气就会使它渐渐失去水分,干枯萎缩,最终落入尘埃。也许,槐花若有知,它们不会为自己被人们吃掉的`命运而悲哀吧,毕竟它们的生命在那些时候融入了人的生命塑形过程之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短暂化为了永恒。
而今,槐花开在这山城的校园里,本不起眼的它们大多数都开在不起眼的地方,或在山坡上的树林中,或在大楼后的背阴处,人们即是从它们旁边走过,但其他植物的片片绿叶也遮挡了观注它们的视线,就是有人看到了,可能也很少去特意去观赏,毕竟现在那么多花儿正在万紫千红各竞春。它们可谓是“寂寞开无主”,“只有香如故”了。
当我闻到了它们的花香时,气味淡淡的,纯粹的,一时想不起是什么花的香,真没有想到是槐花的香味。抬头看去,发现是它们依然在煦风中摆弄自己白色的身姿。我禁不住走到可以采摘的地方摘下一串,放在口中嚼了几口,一股清香沁入五脏,那种久违了的亲切感觉油然而生,如同他乡遇故人。家乡此时也又是槐花飘香的时候吧,然而许多生机勃勃的青壮少年人,都为生计所迫,漂泊在异乡,或在工厂作坊中挥汗劳作,或在城市街巷间负重叫卖,或在学堂书屋内挑灯苦读,村上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这个时节有那种心情去吃槐花呢?
槐树还是那些槐树,每年都执着地开花送香,它们或许怀着自我牺牲的心情等着被捋下,被嚼在口中,而今,它们还能如愿吗?也许更多的是自开自落,孤芳自赏罢了,它们还能等来那些曾经把它的美丽吃到五脏六腑里却又把树的枝梢揪扯拉疼的人们吗?还能等到那种欢声笑语的氛围吗?
篇7:梦里槐花香优美散文
梦里槐花香优美散文
当夏天的脚步叩响五月的节拍,晴远而澄澈的天空下,北国平原便被厚重无边的槐香淹没了……
槐树是北国平原上一种极普通的树,但同时又是一种极引人注目的树。槐树风姿绰约――柳树绵软,杨树臃肿,桑树张扬,惟独槐树博冠如盖,曲中有直,直中有曲,直曲中透着一种铁骨铮铮和雄浑壮阔之美。槐树没有性别,但它有亲情,付出而不求回报。它没有楠木那样名贵,没有青松那般卓越,但它坚韧,生命力顽强。无论根落何方,它们都能不畏干旱,不挑贫瘠,春来枝头放晴叶,秋来风中舞月轮。
槐树没有“人缘”、“地缘”之说,槐花更是如此。五、六月间,春雨,阳光,煦风,一股脑儿地喂饱了村中的槐树。它们就在人们耕作的间隙,突然间将孕育了一冬的槐花,如成熟的少女般悄然绽放在房前屋后、道旁沟渠。登高远眺,花树连成一片,洁白如雪,层峦叠嶂,就像乞力马扎罗山脉突然间搬到了北国平原!走近了,清香缕缕,扑鼻而来!那香提神,清脑,仿佛一首大师的偈语,让人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又仿佛是九天之上的瑶池,将人的思想濯涤得坦坦荡荡,通体透明!如玉的花串拼成了高大的一棵花树,上面点缀着晶莹露珠,象牙般的花瓣簇拥在碧绿的花梗上,密密实实地挤在一处,倚满枝杈,组成了花团锦簇的动人画面!由于花的繁盛,绿叶反倒成了点缀甚至完全隐没了身形,放眼望去,槐树成了只见白花不见绿叶的“花树”。花树们站在五月的春风里,轻摇着全身的花瓣,将一缕缕清香筛向村庄的`角落,筛向每一个晨昏……中午,阳光抖然而亮,槐花似乎迎来了一天中的“赛点”,将怒放的生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光的视野里、风的脉搏中,惹得蜂蝶们千里万里奔波而来,嘤嘤成韵,喧闹不止。
不独蜂蝶依恋槐花,孩子们的心思也被槐花撩拨得痒痒的――槐花香且甜,掬一把嚼在口中,唇齿生香哩!那股略带清香味的甜汁舒舒爽爽地渗进五脏六腑,连它们也都突然间年轻起来了!小时候,槐花绽放时节,村中的大人小孩采来槐花,吃以果腹,玩以愉情。有些女孩子还匠心独运,将槐花编成一个花冠,戴在头上,那沁人心脾的芳香在她们的头上经久不散……
在散文大家杨朔的笔下,荔枝蜜勾人馋涎;而槐花蜜也是珍中之珍呢。成家后,我经常托人买一些槐花蜜。在寂静的夜晚,沏一杯槐花蜜茶,槐香袅袅,如诗如缕,幽幽雅雅,醉人心脾,呷之入口,眼前便会出现一片片花海灿烂、银山重叠的宏大场面,冷寂的夜晚因此变得温暖怡人……
篇8:槐香园优美散文
槐香园优美散文
抵达春天的时候,太阳还挂在一棵树梢上,散发着微醺的光芒。槐香园,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此刻闯入眼帘,牵动了我所有怜春的情绪。向园西望,轻轻拈起一首诗中的句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因了墙头红杏的视觉攀爬吗?红杏有意,岁月无情。那么,我可是宋朝的那个怜春人?于是窃笑,为这份风雅,这份清狂。
怜春者,心竟是一样的。手握一封春天的信笺,企望能打开前朝的日子,打开诗歌的门扉―――柴门小扣,朱唇轻启,远方可有故人来?而我,仿佛亲历了千年时空的置换,虽没有古人的奇遇,也在这习习春风里,动了探春的心思,就随了人流,做一次心空的低翔。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槐林还是那片槐林,只是原来的繁茂已被小城的文化造型,并承接了几丝历史文脉,连名字都透着一种怀旧。记得去年今日,偕几位文友漫游,一脚踏进这印满青苔的小径,踏进斑驳的日光里,心便涌动不已。落笔成句,遂有“大地布满季节的萌动”的谶语。而那个背负苏格兰城堡般忧郁的女孩,却不知流落何方。想她毕竟不是古代的奇女子,只是现代语境里一份待嫁的心情;于我,也不是崔护笔下的应试书生,没有那么伤感的句式可以传世。所以,人面,桃花,便赋予了一种现代意味,被不断强化的物质定律所更新。
坐在紫槐树下,心也随了草坪抽一层嫩碧。黄昏时分降临了,彩云,纸鸢,归燕,飞絮,一些充满季节语义的物象在空中飘弋。鸟们时而直上云霄,时而俯冲水面,掠开几道水纹,发出觅食的欢叫。有风笛声从遥远的湿地传来,持续的低音区蕴积的色彩,涂抹在空气里,扑簌着苏格兰式的.迷离。这一刻,所有的心灵词汇都寄托在那些仿古建筑的屋檐上,引发了一位中年书生的无限憧憬。
随一条小径拐进槐林深处,才发现一年的光阴已经把能够改变的物象悉数改变了。茂密挺拔的原始槐林,被细窄的甬道裁出形态各异的图案,又被游人的脚步随意拼接着;厚厚的草坪也格律化了,软软地可踩出唐朝的液汁;几座断章式的西洋建筑静静地伫立在原处,任季节的目光完成一遍遍更新;小桥流水,花鸟虫鱼,随气温的渐暖而展示着独有的生命形态,流动,或者飞翔;槐花尚未绽放,但树干散发的香气在夕阳的烘托下愈发氤氲起来,氤氲得无法化解,像春天带给人类的猜想。
小城之可爱,在于它的快捷,灵动,在于它能任意錾刻自己的未来。来到去年的那幅画架旁,长髯画者仍在,而文友们晨练的白地不见了,仿佛回应着民众的呼唤,市政部门一夜之间圈出了诸多健身场所。篮球、排球、羽毛球和门球场地依次排列,青年、老人和孩子不约而同,尽兴塑造着傍晚时分。我知道,这些行为构造属于平民,符合和谐社会的健康原理。而凤凰阁的古藏,小西湖的清波,寓言长廊的碑刻,则是社会热唱中的文化标识,属于资深领地。譬如晏婴,郑康成;譬如茂腔,扑灰年画,都在凤凰阁里辟有一席祭供。当代的文化巨人莫言,虽远羁京城,亦因其从高密东北乡出发的文学成就,被小城奉若神明,再不是当年那个因跳河洗澡而被老师杖戒的浑小子了。君不见,有名噪小城者,不知施了何种障眼法,窃得顶级会员、新型人才之类花翎冠之,牛头马面,弄文学良知于股掌之上,却终不能跻身这文化朝觐之堂,可见社稷民意的不可逆性;金钱伪造的神圣毕竟是纸糊的华冠,当不得真,一夜之间攫取的文化利润也将在梦醒时分贬值,成为一堆废弃的故纸,散发出荒诞的气息,就像来自俄罗斯的文学讽喻,被寓言长廊永久地钉牢。
槐香园边的小西湖,构成了另一种灵动的意象。它的清波,它所呈现的静态的美,足以在微观的平面上与西子湖相媲美,足以抵御任何的文化喧嚣。想起宋人姜夔所说“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可见当时西湖的盛事。相对于古老,彼处更多地给人以古今交汇的印象。画舫,浮鸭,浅鱼,细柳,裁一幅渔家的古朴,千万缕,总付与,时间的浩荡;湖面倒影的槐枝,木屋,飞檐,白云,制造出朦胧的水乡幻景,让人恍如置身于旧唐时光,由生了“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放逸;泛舟湖上,目睹一只鸟的飞翔,心也跟着飞了,幸福就这样没有前兆地降临;待驶入湖水深处,才发现听不到G乃的橹声,看不见艄公的身影,便也无从体验“孤舟蓑笠翁”的渔樵之美。只有机器驱动的轰鸣在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机器时代。既是仿古,觉得还是彻底一点好,没有橹声的湖泊终不是湖泊。正如秋雨先生所说,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是一种减法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糜费,保存了生命。
★ 槐香优美散文
★ 大槐散文
★ 花落随风散文
★ 檀香优美散文
★ 优美英语散文
槐花落的优美散文(整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