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Y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调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调查,欢迎阅读借鉴。
- 目录
篇1: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调查
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调查
本项调查以武汉某理工大学96名学生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在实证基础上,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心理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 者:陈伟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30063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3) 分类号:H3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英语学习 心理障碍 动机篇2: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调查与分析
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级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自主性的调查.调查主要涉及:学习者英语学习的态度、英语学习计划的制定和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作 者:鲍娟 孙静 BAO Juan SUN Jing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辽宁,阜新,123000 刊 名: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2(5) 分类号:H319.1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 自主学习 调查分析篇3:大学生暑假调查报告: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
大学生暑假调查报告: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知识经济的崛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习习惯导致低效率的.学习,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益阳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期培养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及思维发展水平的科学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小学阶段,用英语交流、提前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毋庸置疑。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英语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研究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探究出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英语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当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广大教师、科研人员长期的努力,逐步接近这一目标。而此次调查,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更好地知道英语教学的实践,推动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一、调查时间:8月20日――209月2日二、调查对象:湖南省益阳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三、调查目的和方式:四、调查结果和分析(一)注意力易分散小学生正处于多变时期,他们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学原则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上新课时,教师设置了角色扮演的环节,请同学们到黑板前面来表演,但轮到一位小姑娘的时候,她不愿意上来,老师认为她是紧张、害羞,便鼓励她,其他同学也一起鼓励,有的同学甚至去拉,没想到小姑娘反而哭了。这就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没做好“备学生”:原本大家都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这一事件使得课堂秩序一下变乱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从课堂学习转移到这位小姑娘身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二)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不明显
篇4: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语言学习者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进行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成功的语言学习究竞有怎样的关系始终是这一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为成功的语言学习提供指导,笔者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三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航和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倾向于采用元认知策略,而北海学院学生更倾向使用补偿策略.根据三所学校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状况,笔者分析了针对北海学院学生教学的有益启示.
作 者:詹慧芳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北海,536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29)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 差异 元认知策略 补偿策略 教学启示篇5:大学生英语学习感知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英语学习感知的调查分析
以温州大学为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就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感知作了调查.尤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教学系统模式对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和输出以及这些变量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定量和行星分析得出结论,为更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作 者:冯小芳 FENG Xiao-fang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25 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6(9)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调查 学生感知 定量和定性分析篇6: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邓雪薇,尹静,廖成林,王立新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摘要:本文为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某高校3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个人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大三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弱;是否为独生子女和贫困程度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方面无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存在差异,而且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
篇7: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新资助政策背景下受助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编号CJF012030)成果。
通讯作者:王立新(1969-),男,重庆丰都人,心理学教授,在高校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学习动机,即在学习活动中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的动机[1],是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启动机制。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2]。而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通常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浮20%(成都院校的标准)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上限,主要将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分为一般困难、特殊困难两档[3]。就本研究调查的高校而言,将贫困大学生分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家庭经济临时困难、家庭经济不困难五个等级。有研究指出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成就动机水平更高[4]。也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整体水平上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也更容易受到焦虑、自卑、不满等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欲调查某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状况。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在某高校贫困大学生名单中抽取300名贫困生作为实验组(由于发放问卷时,大一新生还未评出贫困生,因此研究对象不包含大一新生);随机抽取非贫困生300名作为对照组。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2份,其中贫困生249名,非贫困生293名。其中,按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水平将贫困程度分为一二三等。贫困大学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2.研究工具: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问卷共26个项目,分6个纬度,它们分别是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和小群体取向。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6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此外,由表1可知贫困大学生的6种学习动机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
2. 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对乐山师范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各个维度的数据在人口学变量上做了差异分析。由表3可知,小群体取样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人成就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这与前人研究存在不一致,董刚(2010)等人的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成就动机水平更高[4],阮恒(2013)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整体水平上优于普通大学生[3],出现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首先,虽然贫困生学习动机要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容易受到焦虑、自卑、不满等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3],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其学习动机;其次,虽然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确实存在差距,但在经济明显进步的今天,物质生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所以贫困大学生群体和非贫困大学生群体之间在学习动机上没有差异。
2. 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不同性别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李小元[5]等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研究表明男生表现出较强的“物质追求”,女生为“求知进取”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高职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区别,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各种学习动机的平等激发;另一方面,晚期一些对大学生成就动机性别差异比较的'研究结果与早期研究结果出现了不一致[4],男、女生都愿意为自己的前程去奋斗,特别是现在盛行“女汉子”现象也说明了女生也愿意为自己的明天努力学习,所以现在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不同生源地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小群体取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237,P<0.01),具体而言,相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而言,城镇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对于城镇大学生而言,虽然处于城镇地区,但是经济水平不是很好,其自尊心较强,愿意与自己有同样水平的学生交往;而农村贫困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自尊相对较弱,并且,乐山师范学院的农村学生较多,具有相同的背景使得他们容易与大多数同学打交道,因而体现出与城镇大学生的不同。
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个人成就动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39,P<0.05),具体而言,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最高,其次为大二学生,最差的为大三学生。事后检验发现大二与大四学生在个人成就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三与大四学生在个人成就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身心的发展,大四学生心智更为成熟,而且面临毕业,走向社会,开始留恋大学的学习生活,并且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发现知识的重要性,这促使他们去学习,因而个人成就动机较高;而大二年级的学生可能是由于刚进校不久,对大学生活满怀着憧憬和激情,丰富的学校活动和学校本身注重对大学生能力的锻炼促使大二学生个人成就动机较高。而大三学生不再对学校活动充满新奇,同时也没有大四学生的压力,所以个人成就动机相对较弱。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身为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会很乐观,他们都会希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其学习压力无太大差别,佐证了其学习动机无显著差异。
不同贫困程度的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无论他们是获得一等、二等或三等助学金,都从属于贫困生团体,都有较大经济压力,均有愿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因而其学习动机不会因贫困程度而改变。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在被试选择方面,未抽取大一学生,以及由于大四学生在外实习,因而所获取的被试人数相对有限;此外,研究设计方面较为简单,以后研究可深入研究影响贫苦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对贫困的看法等是否会影响其学习动机等方面。
五、结论
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个人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大三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弱;是否为独生子女和贫困程度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方面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王佳权。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极其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阮恒,魏青,张应慧,唐伟莉,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激励机制[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5):114-117.
[4]董刚,徐彩云,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差异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9 ):39-40.
[5]李小元,周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
篇8:大学生如何英语学习
1、简单原则
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开始运用英语:简单-好、更简单-更好、最简单-最好。只有从简单的开始,才容易入门,才容易产生“兴趣”,才容易把事情进行下去。英语阅读应遵守“简单原则”,听、说、写都应从最简单的开始,因为简单原则有巨大的优点:
1、造就成就感,培养自信。
2、增加兴趣。
3、语言朗朗上口。
4、易于学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对简单的语言往往不屑一顾,只求理解而不去尝试着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中国学生在学英语中最喜欢追求一个字--“难”。尽管学了很多难 的东西,却不会“用”。而事实上,简单的东西如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从口语来说,人们并不是看一个人会说多么难的单词,关键在于看他能否熟练运用最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来表达情感、思想。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过有限数量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型来完成的。
学会容易的东西,并把容易的东西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2、量的原则
学习英语不能太急于求成,因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质”的飞跃。在量的积累阶段,也应该遵循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阅读为例,一套简易读物分六级,每一级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页左右,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可以读完一个级的读物。你在读的过程中,不要太多拘泥于语法,可以偶尔体会一下语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说的主题上。要注意,我们是在通过英语获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读进去,才能读得快。不要研究语言,要树立数量第一的观念,尽量快速地读。这样一来,坚持读三四个月,英语的阅读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3、重复原则
英语有句谚语“Repetition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复是技能之母)。”
你 可以回忆一下你学习任何一种技能的过程。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均来自重复。一种事情重复多了,便产生了感觉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发展英语技能时,也应该遵循重复原则。既要有数量的积累,把面铺开,又要同时将一本阅读书、口语书、一盘磁带、一部电影学透彻。在量的基础上把部分内容学“精”,这是很重要的。
4、模仿原则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其运用“规则”可依。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象,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而在练习过程中,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 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学习英语口语模仿亦很重要。在学口语时,要尽量模仿你已经读过的东西和已经听过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经用”重复原则“所读过的和所听过的,效果就会更好。如果你要学习英文写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你要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复地读过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后,就要一丝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这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常识。
5、突击原则
若想学好英语,需要采取一个个”速战速决“策略,找到”快速进入角色“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把学习坚持到底。你还记得你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或开车的吗?你是否是通过短时间的”大量突击“练习才掌握这些技能的呢?学习技能的要素是一样的,那就是去无数次的突击训练。当然,学英语或许不像学会骑自行车、游泳那么简单,但驾驭和使用英语语言的确是掌握和培养一种技能。学习一种技能,突击原则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总是充沛的,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就会变得单调,因此就要采取间隔突击强化的方法。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一个个强化突击阶段所组成的。
6、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你对英语没有兴趣,那就不会有持续的干劲和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趣,那么,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欲望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写英语。你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 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语的机会去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中你的英语就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你就把英语学会了。
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调查(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