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学子欢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时间:2023-01-17 04:04:21 作者:双黄茄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双黄茄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北航学子欢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北航学子欢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北航学子欢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北航学子欢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6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子汇聚一堂,共同目睹并庆祝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6月11日下午17时38分,神舟十号中国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我校学生自发组织,分别在学院路校区晨兴剧场、沙河校区实4-205报告厅举行了观看发射直播活动。

下午四点,距离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能容纳四百余人的会场已座无虚席。宇航学院曾从事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研究的贺卫亮教授为在场同学做“中国飞天之梦――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的专题讲座,从专业角度为同学们解析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

随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下发射按钮,神舟十号飞船随长征-2F运载火箭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升空,助推器脱落、一级火箭分离、整流罩打开、星箭分离、太阳能帆板打开……一个个关键节点都那么顺利、完美,直播现场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当飞船成功进入运行轨道,基地总指挥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部分学生也在活动之后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航天书院学生王立东表示,作为北航的学生,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的发射感到极大的震撼,自己也会为成为祖国航天事业的一分子而奋发。知行书院学生张一宸也表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身为北航人能见证这一时刻是莫大的幸福,同时和这么多同学一起见证祖国的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逐渐感到了肩头的责任。

据了解,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的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的技术,神舟九号突破并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作为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的能力。目前,神舟十号飞船的任务不再是试验,而是将执行“太空班车”任务,为空间站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等。

篇2: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xx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篇3: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运行在约390km的近圆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今天由于“神舟在度问天”有了特别的意义,估计很多国人都选择放下手头的工作,打开可视窗口静静等带着9时22分的到来,因为人们知道,这是时隔近五年后,神舟载人飞船送三名航天员再度问天。来自官方的消息,神舟十二号飞船计划在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看得出在等待几个小时内人们以难以抑制激动心情了,大伙在央视推出的专题片《神剑出征,陪你走向飞天起点》下方纷纷留言,有网友说:“比喻好恰当啊,激动又期待,祝圆满成功!”还有网友说:“预祝发射顺利,向全体工作人员致敬!”更有网友说:“看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现场掌声不断,伴着《歌唱祖国》的画面我已经泪流满面了!”为啥呢?因为笔者注意到,进入4月直到5月,简直就是中国的“航天月”。

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大幕。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快速交会对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为首个停靠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器。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不仅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更是中国航天史上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且,按照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连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实验舱的发射,空间站组合体的质量也将不断增加,纪录也将不断刷新。

此次神舟十二号搭载了3名航天员,分别是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聂海胜担任指令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聂海胜,因为这不仅是他第三次执行飞行任务,还是第二次担任指令长。更令人惊奇的是今年的聂海胜已经是57岁“高龄”的老兵了,而且在神舟十二号任务成功后,聂海胜将成为继景海鹏之后,中国第二个“三巡苍穹”的航天员。但他比景海鹏还年长几岁,我们很多人曾经就以为,“‘飞天梦’谁都可以做,但是真正能飞天又有几人,即便是那也是年轻人的事了。”可是聂海胜告诉我们:“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国家人民需要,我会勇往直前!”笔者不得不说今后“雷公、风婆,见到聂海胜都得礼让三分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大大减少了“连体”的时间,虽然这是装配、回收、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环节的先决条件,但是,复杂度高、精准度高、自主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并迅速完成“万里穿针”。而快速对接不仅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空间更大的空间站,减少航天员不必要的体力与精力付出,使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还可以保障科研用品,特别是生物制剂等无法经历长期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空间站,这对某些试验可能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关键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

更绝的,这也是笔者最想提到的这次飞行任务多了一艘应急救援船“时刻准备着”。据悉,神舟十二号有一个孪生兄弟神舟十三号一同出厂,同时在发射场完成总装、测试等工作。神舟十二号飞船作为发射船已与火箭对接在发射塔待命发射,神舟十三号飞船作为本次任务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在厂房就位,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长征二f运载火箭配合下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

三名宇航员完成了出征仪式,他们向全国人民敬礼,带着无数“飞天梦”人梦想“三巡苍穹”我们为他们骄傲,并等她们回家,到那时再饮庆功酒!

今天(17日)0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民声君”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按照预定程序,预计用时6.5小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正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另据了解,“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已于5月30日0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篇4: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从漆黑的夜空一直走到现在繁星遍布的辉煌,中国的航空发展历程从来都是国人的骄傲。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六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搭载两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30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中国,上个世纪初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经常被其他国家欺负,被别人抢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国家却有一群顶天立地不屈不饶的人,他们有着梅花一样坚强的精神。哦,是他们创造出了现在的'中国;是他们决定了中国的未来;也是他们帮助中国一步步走向成功!中国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国家,但现在,神舟十一号发射了,神舟十一号空间成功交会对接,接下来还有神舟十二号中国发射了那么多次火箭,每一次都创造出完美的奇迹!作为中国人,我深深地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

神舟飞船让我们中小学生了解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神舟十一号空间交会对接,预示着我国为来空间站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科技的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祝愿远在太空的宇航员叔叔们能够凯旋归来!

篇5:10.17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2F遥十一火箭。本次任务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2F遥十一火箭。本次任务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篇6:10.17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两天后,飞船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驻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并在那里工作生活30天,为建设空间站、实现太空长期驻留奠定基础。

又一“高大上”的“大国神器”直上九天揽月,在太空中写下中国名字。此次太空飞行将长达33天,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这充分展现了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最新实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未来,神舟家族成员注定将源源不断进入太空,一步步实现中国人自己的航天梦。

神舟十号航天员一封信

祝福您载梦的神舟十号诗歌

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引发的中国梦作文400字

北航女生就读体会

《神舟七号》观后感

北航MBA面试申请须知

优秀学子颁奖词

神舟十一号观后感作文

神舟十二号升空观后感

神舟六号抒情诗歌

北航学子欢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航学子欢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