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猛虎上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引出课题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教师出示母鸟哺养小鸟的图片),它描绘了什么场景?是怎样的一幅画?
生:描写母爱的一幅画。
师:关于母爱,你能描述一下吗?你能联想到什么动物、植物都行,听过的、看过的都可以。
生1:猪妈妈喂奶,十几只小猪围着抢吃,猪妈妈哺育小猪。
生2:鼠妈妈为了哺育自己的宝宝,忍着病痛坚持21天哺乳。
师:在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写母爱写得很好,是谁呀?
生:冰心。(出示冰心介绍。)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一首很美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二、整体感知
师:请翻到125页一起朗读,读后谈谈你读后最初的感受是什么?(学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整齐,现在来谈谈初读感受。
生1:母 爱是无私的。
生2:母亲像荷叶一样,勇于牺牲。
生3:荷叶像母亲一样在风雨来临时帮我们遮挡风雨,让我们安全。
师:描写中有没有哪一个场景,哪一个具体事物让你印象深刻?
生1:\\雨中的红莲\\让我印象深刻,\\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 \\ ,红莲像孩子受到挫折。
生2:第7节,荷叶保护红莲让我印象深刻。
师:红莲在雨中的场景,莲叶保护红莲的场景让同学们印象深刻,请大家自由朗读4-7节,任选一、二处让你印 象深刻的语句点评。
三、研读品析
生:早上和晚上下雨时,第4节和第7节的红莲作对比。
师:最后命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齐读第4节白莲凋谢时的语句。(学生齐读。)
师:第4节红莲和白莲也有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生:白莲在早上就凋谢了,红莲一开始就有母亲保护,亭亭玉立。
师:刚开始,作者心情怎么样?
生:烦闷。
师:为什么?
生:作者不喜欢下雨。
师:你喜欢吗?(不喜欢)对,下雨天滴答雨声令人烦闷。看到亭亭玉立的红莲应该心情舒畅些,可为什么作者依旧烦闷?
生:看到白莲凋谢了,担忧红莲命运也和白莲一样脆弱,也会凋零。
师:还有吗?
生:第4节。
师:\\菡萏\\作何义------含苞欲放的荷花。
学生齐读第4节,感受白莲已凋谢,红莲仍旧亭亭玉立。
生1:我找到了第6节,正面描写大荷叶遮挡红莲,写出了母爱的特点,悄然无声息,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我们。
生2: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师:作者的心情之前是\\无法可想\\,从这里可以推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她是一个多愁善感,心思细密的人,是热爱世间万物的人。
师: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生1:成绩不好,在受挫时妈妈鼓励我,得到安慰。
生2:丢了东西,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说:\\没关系。\\
生3:做了错事,回到家里不敢说,妈妈安慰我。
师:还有吗?
生:第7节,有了母亲的关爱,困难也变得无力了。
生(补充):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爱,无私奉献的不能言传的亲情。
师:文中用了\\勇敢慈怜\\形容母爱。
生:第6节,一切景语皆情语,突出母爱的无私。
师:还有没有点评。
生:第7节,形容雨点的词语\\不住\\、\\打\\说明雨势其实不小,但水珠却\\流转无力\\。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
师:雨势可能会越来越大,母爱可能会超出生命本身的能力,突破生命极限,力量会越来越大。好,我们来齐读4-7节。(学生齐读。)
师:在1-3节为什么要写父亲的朋友送我莲花?又为什么从两缸莲花写起?
生:有了母爱才十分温暖。
师:引出下文,起铺垫作用。那第3节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开并蒂莲时,添了三个姊妹。
生:本文主要写母爱,有寓意把莲叶、红莲比作人。
师:花瑞人祥,把花喻作人,为下文作铺垫。
师:下面老师来读课文,大家注意全文谋篇布局,找找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教师配乐 范读。)
生1:都会顾着自己的儿女,不让孩子受伤。
生2:可以无私奉献。
师 :能在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表现相似之处吗?
生:第6节,母亲也一样,为了我们,不惜自己,什么都可以牺牲。
师:都有什么特点?用\\无私\\一词还不够。
生1:荷叶像母亲哺育自己的儿女,不让儿女受到伤害,荷叶保护红莲,母亲保护儿女长大 成人。
生2:勇敢,慈怜。
师:荷叶像母亲一样,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生:把伤害比作雨点,把母亲比作荷叶,把儿女比作红莲,\\谁 \\指的是母亲。
(学生齐读。)
师:读得不够有感情。(再请一学生读。)
师:不错。(再请一学生读。)
生:我先点评,我认为这是感情的高潮,完全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生读。)
师:情感得到最大激发。(学生齐。)
四、仿写拓展
师:运用象征、比喻,在写作上叫\\借物抒情\\。在文章末段,冰心抒发了自己的深情,同学们也一定有话要说。请大家拿出笔,仿照末段,表达你对母亲的爱。
(学生仿写并交流。)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母亲。
(二)
荷叶 母亲
一、导入课题
1.请一位同学简介冰心。
2.教师PPT补充,重点介绍了冰心一名的来历,并全班背诵了王昌龄的诗。
二、预习导航
师PPT出示字词:
并蒂 应了花瑞 梗 莲蓬 菡萏 徘徊 欹斜 心绪
师范读,学生跟读。
三、朗读要求
PPT出示朗读指导。
一读正确。
浏 览全文,看准字型,读准字音。
二读流利。
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语句连贯。
三读出感情。
把握感情基调,随感情起伏语速有变化,注意停顿、声音快慢、重音等。
四、整体感知
齐读全文。
师PPT出示 题目:
1.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作者的情绪伴随红莲经历怎么样的变化。
3.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找出主旨句。
五、品析课文
师:请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
提示:首先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生:郁闷。
师:读的时候缓慢点 ,听后请同学评价。
生:不熟练。
师:对。
生:句子与句子的停顿不恰当。
生:惋惜、高兴要读出感情。
师:课外朗读加强。
师指名朗读第五段。
生:句与句之间有疙瘩。
师:有读漏字。
生:感情与这段还是有区别。
师指名朗读第六段。
师:太好了。
生:最后一 句很好。
重点品位主旨句(最后一句)。
师:语言很美,齐读一次。
师:有哪些写作值得我们 借鉴呢?
生:借物喻人。
生:插叙拟人。
生:修辞的运用。
生:通过描写天气,表达自己的心情。
师:文章的结构如何?
生:前后呼应。
师总结写作手法:1.托物言志 2.前后呼应。
六、拓展延伸
1.联系到《游子吟》。
2.这篇散文借具体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让语文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
惜缘
[《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2:《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 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 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 ,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等。
三、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荷叶 母亲 莲花 送莲(眼前) 写 景
赏莲(回忆)
荷叶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眼前) 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
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母亲 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 抒 情
(写作特色: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 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明确:母亲)
2、作者花大量的笔 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
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 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 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2、 为什么4-6段中作者 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 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
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文章本是写母亲,但又写了荷叶。试说说写了荷叶和不写荷叶对表现母亲形象的影响。
(明确:写了荷叶,把母亲的形象置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让母亲的美好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4、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也表达我们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师爱的赞美之情 。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进行情景感染)
六、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七、结课:同学们,《荷叶 母亲》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 美好又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 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 的“荷叶”。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下课。
惜缘
[《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3:《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荷叶 母亲》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重难点:
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
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 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荷叶是脆弱的,但是当它要保护红莲时却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这不由得让冰心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无私无畏的爱。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流转无力的水珠。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视频,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汶川大地震正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母爱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淡化。正如高尔基说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感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 ,我是 ,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 (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六、结束语: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七、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八、板书设计:
附:板书
护
荷叶 → 红莲
借物喻人
爱
母亲 → 我
苏娟
[《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4:荷叶母亲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王金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品味诗歌朴实、清丽的语言,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读诗,品诗,学写法
学习难点:初学“寄情于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万物皆有情,花草有意,山水传情,大自然的一切在文人的眼中都蕴含着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荷叶母亲》,看看它又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
1、注音注解
花瑞(ruì):花开的好预兆 烦闷:心情不畅快
姊(zǐ)妹:姐妹 菡萏(hàndàn):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适意:舒适 攲(qī)斜:倾斜,歪斜。
荫蔽(yīn bì):①(树叶)遮蔽;②隐蔽.这里指长辈对晚辈的照顾。
2、思考:文章体裁是什么?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不押韵,写法同散文一样,但又注重语言的节奏,内容富于诗意。
学生齐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3、连一连,自选一个你会原角度来谈谈
角度 多样美
构思 真挚美
情感 精巧美
写法 独特美
三、合作学习、展示提升:
1、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其中的感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心中的雨点”是指什么呢?
2、这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句子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深情呼告,并用三个比喻句和一个反问句,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路上充满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母亲。并把母爱推向高潮。点明了主旨,深化了感情。
3、(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明确、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4、全文的文眼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
5、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母亲。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明确:荷叶。
4、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托物寄情或寄情于物。
呼告:
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质疑释疑,精讲点拨。
四、质疑释疑:
五、达标测评:
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词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六、教学反思:
师生活动
结合工具书及身边资料自主完成
师生、生生合作完成
教师适时点拨即可
检验效果
学生提出疑问
王金强
[荷叶母亲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5:《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赏析课文;
3.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赞美之情;
4.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 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 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 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 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 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 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三、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荷
叶
母
亲 莲花 送莲(眼前) 写 景
赏莲(回忆)
荷叶 雨 荷
打 叶
红护莲 莲 (眼前) 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
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母亲 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 抒 情
(写作特色: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要赞美的是 哪一个呢?(明确:母亲)
2.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
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 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 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文章本是写母亲,但又写了荷叶。试说说写了荷叶和不写荷叶对表现母亲形象的影响。
(明确:写了荷叶,把母亲的形象置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让母亲的美好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4.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也表达我们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师爱的赞美之情。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进行情景感染。)
六、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七、结课
同学 们,《荷叶 母亲》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 晖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的“荷叶”。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惜缘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集锦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