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基本走势

时间:2023-01-23 03:51:04 作者:反思的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反思的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基本走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基本走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基本走势

根据自身多年对白酒行业的历史、现状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之后,总结出关于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走势基本如下:

一、未来五年,将会有一半的白酒品牌被兼并或消亡,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绝不是闭门算命。认真分析下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就会看到,当年县县有酒厂的辉煌盛景,和当下一个地区内仅剩几家的惨淡经营相比,白酒企业倒闭的速度远高于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特别是现在的白酒市场酷寒状态下,咬牙苦熬是所有白酒企业没有办法的办法,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终的洗牌者,剩者为王。更为大胆一些,或许十年之后,现有90%的白酒品牌将会不见踪影。不信的话,那就认真研究下啤酒行业的发展历程吧。

二、区域为王的理念将被推翻,现实将会证明真的已经过时了。

宁做小池塘里的大鱼,不做大池塘里的小鱼。曾经多么风光无限的行业真理,让那些区域内的白酒企业安守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自娱自乐,好不快活。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在蛋糕不再疯长的现状下,那些大鳄肯定会来抢食地头蛇的小蛋糕的,无路可退,只能死命硬拼打消耗战,结果可想而知。不信的话,去看下青啤搞定趵突泉的案例就明白了。

三、白酒品牌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将被更现代的人文所替代。

皇家、窖龄、年份甚至于口感,这些当下最为白酒企业所依赖的卖点,无非是在于满足消费群体人性中虚荣的一面而已,

白酒作为非功能性饮品,只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的形式所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感情的载体。当消费群体越来越个性化,也越来越倾向于自信的展示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作为载体的白酒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必须紧跟时代需求,广接地气,否则必将会被抛弃或替代。

四、渠道扁平化日趋加速,中间经销商将会大面积消失。

伴随物流配送的日趋完善,电商扩张必将提速,再加上消费信息的极度畅通,企业直接面对终端消费群体可谓是大势所趋。那些处于中间环节的所谓省代、地代甚至县代的日子恐怕会很难过,消费习惯已经发生巨变,自己不及时转型,那只能是被别人把命革了。

五、白酒行业的市场份额恐已封顶,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白酒行业的疯狂,既源自于白酒千年的传统消费习惯,更是因为封闭的市场经济压抑了新品类替代品的进入和创新。不论是传递的文化信息,还是品质口感,都不能充分满足消费群体最真实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新的文化格调汹涌澎湃,看看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再了解下当下白酒行业的主流消费群体,就很清楚,白酒行业的辉煌期真的已经过去了,能够保持住当下的销售份额已是相当艰难。如果不信,看下黄酒的历史就明白了。

六、当下的白酒行业不景气不再是短暂冬天,而是一种常态。

十年的黄金期,加上前几次的白酒低迷周期,很多人认为当下的不景气,只不过是政治因素引导下的短暂过渡期而已,熬过去又会是一片艳阳天。深刻分析下不难发现,此次低迷,政治因素只是导火索而已,真正的主导因素是消费习惯的巨大变化,但白酒企业依然在守旧自恋,想以不变应万变,这个年代彻底玩不转了。

篇2:中国啤酒行业未来走势分析

一:3+3模式确立,二线品牌生存困难,乃至集体灭绝,行业分化趋势明显,

所谓3+3模式就是以雪花、青岛、燕京为主的三大国有品牌以及英博百威、SAB(拥有雪花啤酒49%的股份)、嘉士伯三大外资品牌为主。二线品牌以珠江啤酒、金星啤酒、金威啤酒等为代表,目前徘徊在亏损或者低盈利,甚至“卖身”的边缘。

中国啤酒市场作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对于大鳄们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英博百威在中国已经达到460万吨的总销量,未来几年中,英博在中国将会有200个亿的投入,在中国市场上将有8-10个100万吨的新厂布局,目标直逼1500万吨。

未来三年中国啤酒市场将出现三家千万吨级别的企业:雪花啤酒、青岛啤酒、英博百威。千万吨级别的企业碰撞已经不能局限在一城一池的地盘争夺。企业一手抢地盘,一手抢利润量利平衡成为新的竞争主体。

二:从传统地盘战到品牌战,从资本闪电战到运营持久战。

啤酒行业的低值高物流特性决定了啤酒经营必须依托分厂为跳板,不适宜远距离进攻,从而造就了传统的啤酒行业就是以地盘战为主的作战方式。占据几个县乃至一两个地级市就可以成就一个十万吨级别的中小啤酒企业,占据一个省的市场就可能成就一个百万吨级别的大型企业。

以地盘争夺为中心的营销战就此展开。地盘小到一个个终端,一个个县城乡镇,大到一个地级市一个省,纵观啤酒行业的营销发展过程,以攻城夺地为核心的地盘争夺战一直是核心,具体表现在:

1:小企业买店。

因为没有大资本,小企业因地制宜利用地产优势把当地终端中的优质网点用返利或者返酒的方式“买“下来,只允许卖自己的啤酒,以此利用地头蛇效应阻击外地品牌,使其无法落地。

这种手法屡试不爽,曾经让众多的中小企业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奇迹和希望。

2:大企业买厂。

大企业可以不买店,但是会买厂!

攻击中小企业以专卖店为主组建的围城,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攻击的过程就是一个血拼的过程,就单店瓦解而言,往往会形成不计后果的竞标式抬价,从一万到两万甚至到十几万、几十万……结果是店抢到手了,赔本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一个店赔本没关系,当成千上万的终端都亏损时,企业不战自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在资本面前,营销手段大多都要失灵的。很多中小企业的营销将士们在攻城伐兵中血淋淋厮杀的不分胜负时候,总部却被资本袭击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资本的闪电战的魅力。

如果说攻城破店是持久战,那么资本收购就是闪电战。

资本收购尤其是战略性的连片收购造就了巨头们以省为单位的基地市场开始形成,垄断型的基地市场打造也就成功了,基地市场也就是企业的品牌基地,利润基地!

传统地盘战与资本闪电战贯穿了中国啤酒的发展历程,但是在集中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可以争夺的地盘没有了,可以收购的对象少之又少了。资本的逐利本性就显现了,品牌战就此开始!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的最直接作用就是盈利,企业能否持久的发展不是销量多大,而是通过运营获取持久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量利选择,大与强的徘徊成了企业决策者两难的命题。

三:销量减速,利润提速。

啤酒是个利润率不足5%的微利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啤酒行业利润甚至不及搬运工报酬。

案例:来自上市公司年报。

白酒前几名企业行业经营情况

1、贵州茅台实现营收184.02亿元,净利润87.63亿元

2、五粮液实现2011营业收入202.26亿元,净利润61.92亿

3、洋河公司20实现营业总收入127.16亿元,净利润40.10亿元

啤酒行业前三名企业盈利情况

1、青岛啤酒营业收入 196.10 亿元 利润 15.2亿

2、20雪花啤酒营业收入174.57元利润5.56亿

3、201燕京啤酒 营业收入103.00 亿元 利润7.7亿

白酒行业利润率:588/189=36.9%

啤酒行业利润率:473/28=6%

行业三甲6%的毛利与银行利息基本持平,这种微利环境给三甲之外的中小品牌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众多的啤酒企业因此而倒下,被收购兼并。

之前,啤酒行业的增幅连续多年高居在10%以上。截止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连续5年增幅下降到个位数,今年1-7月份销量增幅仅仅为4%。

销量的低增长对于行业并非末日,吨位销量的低增长是现实,但是销售收入的增长却成为亮丽的一面。也就代表着行业的顿酒价格提升速度会大大快于吨位销量的增长。行业消费升级、产品升级的大幕就此拉开!低价竞争的下行路线渐行渐远,以中高端竞争为主流的品牌上行竞争惨烈。

篇3:白酒行业未来五年将面临三大问题及应对策略

未来的五年,对于白酒行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五年,尽管在未来的五年,社会各方面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但是,国家政策、消费习惯、白酒社会形象、新终端和新营销模式的涌现等诸多因素,都会促使白酒行业发生改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白酒行业的竞争将不只是在白酒品牌之间展开,也不仅仅是在全国化品牌和地产品牌之间展开,而是白酒与其他酒类之间的竞争将会对白酒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必将引起白酒全行业的关注,迫使白酒整个行业在领头羊企业的带领下,把白酒的行业蛋糕做大。

从现在来看,未来五年白酒行业将会面临如下三大问题,解决这三大问题,做好未来五年,待下一轮经济复苏,白酒行业才能获得市场先机。

第一大问题:政策的约束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已经将白酒行业列入“不鼓励发展”的行业目录,由此可见,未来国家对于白酒行业的限制政策不会放松,只会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强化,促使白酒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最近酝酿修改《广告法》、调高白酒消费税、为酒立法等举措,就是加大对白酒行业的限制力度的具体体现,未来白酒行业将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应对策略:

1、积极响应产业调整和升级政策,促使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有华人的地方就要有白酒,很多外国人也很喜欢中国的白酒。因此,有实力的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扩大销售的区域,“赚美元去!”。

3、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白酒在未来必定会受到来自广告等方面的限制,所以,企业现在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建立和完善品牌传播体系,以适应新的变化。

4、深挖企业的内部潜力,节能降耗,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

第二大问题:白酒社会形象问题。

最近频频报道的醉酒驾车撞人事件,激发了人们对白酒的反感,促使国家出台政策对白酒加以限制,同时引得许多妇女反对男人喝白酒,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另一方面,各类红酒、葡萄酒、进口洋酒等以健康、时尚、高雅为由,以文明、科学的饮用方式等,走到了白酒的对立面,吸引了大多数的80后们,抢占了部分白酒消费群体。现在,白酒行业应该“居危思机”,积极动作,提升白酒的社会形象。

应对策略:

1、向茅台学习,打出健康白酒牌,积极传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行业理念。不管是什么酒,只要过量饮用都会有害健康,红酒、葡萄酒、洋酒等也不例外。

2、提倡“健康、时尚、高雅”的社会形象,以传统文化加现代元素相结合来进行品牌构建,以此吸引新一代主动接受白酒,建立文明、科学的饮用方式。

3、新时代必定赋予白酒新的内容,在今天,应该提出“白酒你知道怎么品吗?”这样的新内涵。白酒不仅要能“喝”,更要懂得“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应该向消费群体介绍“品酒”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提高广大消费者喝白酒的“品位”。

4、研究、协助并指导酒店开展“代驾”业务,拓展白酒的即饮销售。

篇4:未来五年最赚钱的行业

【律师】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关的各种经济纠纷及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而随着社会法律体系的完善,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所以,律师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预计到律师人数将达到300万,会成为未来最有前途的职业。

【金融分析师】

即CFA,他们是一些接受良好教育,具有优秀金融理论素养,经过专业认证的高级金融人才。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金融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金融分析师这一类人才十分抢手。以上海为例,未来2年上海对CFA 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拥有CFA资格只有30人左右。所以高薪、争抢就在所难免。

【殡葬行业】

说到殡葬业的暴利,将它排在第五位,真委屈它了。它的利润率远远高于房地产业,但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老百姓的民怨沸腾,则远远不能与房地产业相比,所以,它排名只能靠后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死亡人口数量每年大致在820万左右。如果以平均每人2000元的低标准丧葬费用估算,也是164亿元的市场。面对如此规模巨大的“丧葬经济”,中国殡葬业能轻易放弃行业垄断吗?

据调查,在殡仪馆、公墓,物价部门核定的火化收费标准为92元,可怎么算火化环节的费用都在六七千元以上。殡葬费为何如此惊人?尽管从理论上说,中国的殡葬业已作出了打破垄断的姿态,已经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但实际上,时至今日中国的殡葬业还是垄断经营。进入殡葬业的行政审批大权,仍紧紧握在民政部门手中。

【移动互联网行业】

网商是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个人,包括企业家、商人和个人店主。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从有此概念以来,“网商”已经作为一个新的商人群体的代名词。这一群体不断壮大,也缔造了无数商业奇迹。未来中国哪个行业会“像子弹一样飞”,增长最快?据报告预测,可能是电子商务。也有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GDP的10倍,网上零售增长率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可见势头强劲,锐不可当。

【健康管理师】

它的准确定义为: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国家正在推广实行的“全民健康管理工程”,是一项系列化、数字化的庞大工程,是必须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完成,其具体工作须由健康管理师来完成。保守估计至少需要200万个专业的健康管理师,而目前我国专业健康管理方面的从业人员只有1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非常大。

【心理咨询师】

如今,抑郁症等很多心理疾病已经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而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在这个领域,增长最快的三类人才分别是:心理健康顾问、心理健康及药物滥用类社工和婚姻及家庭治疗师。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如果以这种1:1000的比例推算,中国至少需要40万名心理咨询师,而目前全国取得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的还不到3000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健康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师这一职业前景普遍看好。

篇5:白酒未来五年:谁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人故有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习惯,那白酒行业也应该有五年一思考,十年一反思的习惯,一个不思考的民族是可怕的,一个不思考的企业是很可怕的,一个不断在思考的行业更是可怕的。

未来的白酒五年发展之路究竟有何趋势?

一、将是品牌制胜时代。茅五剑(茅五泸)畅销不衰,无不得益于其多年的品牌影响力及其他们每年为品牌所不断注入的新鲜元素。五粮液的许多子品牌如金六福、浏阳河、五粮醇之所以能活得很滋润,也是受益于五粮液品牌的影响。而品牌又分为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品牌。中国的白酒生产厂家有近4万家,所推出的品牌多的也记不住,但每个厂家都去做全国性品牌是不现实的。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品牌只能是区域性品牌,甚至是县级品牌。那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可以了:哪怕是区域性品牌也要力求做到区域内数一数二的品牌!一个县级品牌做到9000万的例子已经出现,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比别人更滋润些。建设强有力的品牌张力就是想有所作为的企业未来要做的第一件事了。

二、资本不断介入白酒。在现在这个社会,到处都是资本在扮演着主角。饮料业如此,啤酒业如此,白酒业也不例外。资本大鳄已经开始在白酒市场有所动作,虽说行业外资本涌入白酒业淘金在近两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外资的进入,内行不断地在各地兼并优质企业。由于房地产、钢材、外贸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严重,特别在今年不少大家已经瞄上了白酒这块高利润蛋糕,纷纷进入,目前有些企业正在悄悄地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资本说话离白酒业已越来越近,考验未来的应该是资本了。

三、区域称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近两年的白酒新贵一出世就急急忙忙开打全国市场,但是运作的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坎坷的同时也昭示着未来的二、三线品牌还是要以区域为突破,回过头来看看它们的发展是不是离它们的预期太远了点?毕竟白酒业不象饮料业等低价值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不是我们喊几句口号、在中央电视台打两个月广告就能做成全国市场的,

相反,那些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区域市场的品牌,通过自己的精耕细作反而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诗仙太白、陕西西凤、衡水老白干等品牌将是想有所作为的现在的未来样板,它们在一个区域市场所取得的销量就抵得上那些号称做全国品牌的全国市场的总销量。还是把家门口市场做好,广积粮缓称王为佳。

四、名酒继续高调。这几年,一边是白酒每年的总销量在下降,一边却是各名酒厂家的销量每年在增长。不但一些全国性品牌如泸州老窖、洋河等销售额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就是众多的地方名酒其销量每年也在上升。未来给新的企业的成长空间不会太大,老名酒还是控制高点。

五、消费档次趋向中、高档化。整体的销量不会有过大的增加,消费层次和档次会不断提高。这也是这几年来白酒的吨酒总销量逐年减少,但销售收入和税收却在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

当然白酒的国家化步伐加快、营销组织化、行为职业化、宣传系统化也是未来酒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人历来倡导中国特色,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从来都不拒绝尝试,而对于不好的东西我们更没必要去照单全收。酒业创新是不断的,但是酒本身就有很深的文化背景,要想在未来有点作为,还是要站在现在看未来,沉着应对未来五年!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jiudu9@163.com


关于作者:

马斐:资深营销策划专家,行业观察家、危机公关专家。九度(郑州、西安)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三年财经媒体工作经历、十一年食品、酒企营销策划实战经验,专心、专注、专业服务食品、酒类行业。擅长整合营销、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媒介分析、危机公关。先后为29家食品、酒企业做长期跟踪深度服务。查看马斐详细介绍 浏览马斐所有文章 进入马斐的博客

篇6:中国白酒行业未来营销路

从每年800万吨的销售量到跌落到近300万吨的低谷,再从300万吨逐渐起步,恢复到目前的年产量400万吨左右,白酒行业演义了一曲行业悲喜剧,有一点倒是值得我们行业里面所有的人欣慰:那就是行业销售额及利税额的增长比率要大于销售量的增长!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了“喝少一点、喝好一点”成了大家的共识;说明了白酒回归了它自身的本质,是用来交流、沟通的媒介,而不是纯粹的生理上买醉了,尽管这个功能仍然存在。

行业发展到今天,究竟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该如何卖酒?其实,网上面随便一找就能够发现很多专家的预测,我这里也是凑个热闹,不揣冒昧地做一自己的预测:

一、白酒会进入寡头竞争时代

从一个县一个酒厂,到一个镇一个酒厂,中国白酒行业的800万吨销售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那个时候当县长如果不知道办酒厂,你的政绩多半是体现不出来的。这么多的白酒卖到哪里去?别的地方卖不动,只好搞地方保护主义,在家门口卖,家门口也卖不动时,就把酒发给职工抵工资,自己想办法喝掉,所以销量虽然上来了,但卖酒人的日子却越发难过了,给国家的利税更是无从谈起。

物极必反,山东酒的广告营销一夜之间在捧红鲁酒的同时,也给到国内众多小酒厂以沉重打击,许多小酒厂就此走向消亡之路,白酒行业进行了一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洗牌运动,行业酒厂也从颠峰期的8万家酒厂滑落到约3。8万家,有大半的酒厂在这场洗牌运动中被洗掉。遗憾的是,鲁酒的疯狂没能坚持多久,被短暂胜利冲晕头脑的鲁酒孤注一掷的营销模式很快就遭遇了寒冬,行业随之进入急速下滑状态。但任何危机都预示着机会的到来,五粮液的OEM品牌打着五粮液的品质保证大旗一路上攻城略地,白酒行业随着金六福、浏阳河红遍大江南北也诞生了中国最大的白酒大王――五粮液。五粮液的崛起又带动了大批的名酒复苏,消费者的觉醒又给了众多的中小酒厂当头一棒,做白酒成了有钱人的资本游戏。

说啤酒的竞争在目前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没有人会不信,而啤酒的今天就是白酒行业即将出现的明天。以前一个乡镇都会有一个酒厂,而且活得比较滋润;今天,一个省也就只有那么3、5家酒厂活得滋润,而且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集中,最终形成做白酒只是少数人的游戏。

当然,考虑到中国的物大地博以及消费习惯的差异性,我们暂时还无法准确估计这种寡头竞争时代到来的具体时间,但从市场表现及攻打市场的方式来看已经一览无余了。

二、白酒营销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以广东市场为例,以前攻打广州市场如果能够做2000万的预算那是超级海量投放了;现如今做广州市场你说投2000万打开广州市场就只能去忽悠外行人或者不懂酒水行业深浅的人。所以说,古绵纯、皖酒王、诸葛酿在广州的成功是抓住了历史机遇;东方喜炮、宋河等大量品牌的饮恨沙场是没有发现竞争形势的转变,导致弹尽粮绝而亡;而后期崛起的稻花香、高炉家、开口笑则是准确预估了市场形势,备足了 才取得后来居上的成功。

还有很多白酒目前偏安一方,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没有预估到风险的来临,要不了多久,这种悠闲自得的农家生活就会被打破,

在现如今这个世界,还没有发现资本攻克不了的地方。口子窖的“盘中盘”前几年之所以大行其道,就是扛着资本的大旗在狼吞虎咽;而近两年的偃旗息鼓也是因为在攻打市场时遇到了更厉害的资本狙击手,在龙争虎斗中搞得两败俱伤。

三、地方名酒与全国性名酒的对决

近两年的名酒复苏不但是全国性的名酒复苏,也包括地方名酒的整体崛起,这是消费者整体作用的结果。当消费越来越向名酒集中的时候,全国性名酒和地方名酒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势力范围势必会上演一幕幕决斗的好戏。以笔者的见解,全国性名酒更应该在品牌提升、在中高档价位上多做文章;而地方名酒则可考虑全系列覆盖,但应该实施双品牌或者是多品牌策略,以对应消费者的需求。

全国性名酒的推广在未来也会形成自己的重点投放或主导区域,而地方名酒在做实大本营市场的同时也会遵循边际扩张原则,实施碉堡战术推进自己的市场领地。只要各自不出现战略性的失误,这种对决状态未来10年内会一直存在。

四、地方名酒与地方名酒的战争

地方名酒的战略要地可能是在同一个主打市场,也可能是双方的相邻市场,当自己所在市场已经运做得无法扩张时,到别人的一亩三分地抢饭吃就成为必然。湖北酒与安微酒就是典型的例子。

安微酒前几年抢攻相邻的江苏市场,湖北酒这两年争相抢攻相邻的湖南市场都是这种营销思维的体现。还有一种趋势就是地方名酒纷纷杀向那些没有地方名酒的省份,在那里安营扎寨、抢夺地盘。譬如近几年的广东市场、浙江市场、福建市场等就成了好些地方名酒的乐土,也确实成就了不少地方名酒的战绩。

地方名酒与地方名酒的战争打起来会比地方名酒与全国性名酒的对决要更惨烈、更残酷一些。因为资金相当、实力相当、品牌定位雷同,地方名酒的自身对决更像是一场肉搏战,比拼的更多是耐力和执行力。

五、借用外脑成为家常便饭

翻看一下白酒行业功成名就的酒厂名单,或多或少都会有外脑的身影在闪现。不是说借用外脑或是与咨询公司合作就一定会成功,而是咨询公司的介入可以为企业梳理清楚拓市思路并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一定的高度来为企业把脉。中国不是有一句俗语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更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警世诗句。

对借用外脑,笔者认为一是不要盲从,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外脑介入后能够扭转乾坤上,因为你自身对企业的熟悉绝对比外脑要多;二是有所听、有所不听,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三是先试点,成立独立的项目部供外脑去折腾。既然外脑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我们就姑且相信它一回,但事关企业根基的事情暂时不要交给他,让他从新项目运做起,确有成效并觉得自己能够自由驾驭时再逐步引进到老项目中去。

那种闭关锁国的思想在以后的白酒行业会越来越遭淘汰。与咨询公司合作在未来的行业里面会成为主流趋势。

白酒行业报告

未来五年职业规划

行业销售经理的基本职责概述

浅谈尤溪县纺织行业的现状和未来

白酒简介范文

行业稿范文

白酒营销策划方案

白酒活动总结

白酒营销策划实施方案

白酒业务员总结

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基本走势(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基本走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