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

时间:2023-01-28 03:53:18 作者:捶熊高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捶熊高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

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

打针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孩子生病后难免要吃药打针。打针最常用的部位是臀部。孩子年龄小,形体也小,臀部只不过巴掌大,而臀部的肌肉注射仅局限于外上四分之一处。在这方寸之地若经常反复地肌肉注射,加上某些药物的刺激,局部很容易形成硬块,甚至发生红、肿、痛、热等炎性反应。当臀部出现硬块后孩子往往表现为食不香,睡不宁,烦躁不安;年龄稍大的孩子则会诉说屁股痛而不愿走路。其实,针对这种打针后形成的硬块,我们做家长的在家庭中只要采取一些简易的方法,就可以达到消除硬块的目的。

(1)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硬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药液的吸收,起到消散硬块的作用,热敷越早进行效果越好。方法是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入60-70度的热水中,稍稍拧干并敷在硬结部位。每5分钟更换一次,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至少1-2次。若同时配合按摩则效果更好。

(2)硫酸镁溶液外敷

目的是使局部肌肉放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药液吸收,使硬块变软消散。方法是去药房买50%的硫酸镁溶液,每次取50毫升倒入搪瓷碗内,加热水10毫升,然后用纱布或小毛巾三块浸在溶液中,取出一块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在硬结处,交替使用。每5分钟更换一次,约敷14-20分钟,每天2-3次。

(3)艾叶煎水敷

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的功效。方法:将艾叶30克加水300毫升煎煮,煮沸待温后,将毛巾或纱布浸湿敷在硬结处,每隔3-5分钟更换1次,每次热敷30分钟,一日2次。

(4)松节油外敷   松节油有舒筋活络、活血、消肿作用。方法:取松节油1份加温水8份,用纱布浸湿敷硬结处,最好在纱布上覆盖热水袋5-10分钟,每天1-2次。

篇2:宝宝打针不哭怎么回事

有到给宝宝打针的时间了,今天抱着宝宝去了医院。排队等着,终于等到我们的顺序。我很惊讶的发现今天在给宝宝打针的时候没有哭,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宝宝都不会这样,一打针就会哭,不知道这正不正常,我有点担心。不知道可不可以给我点建议。

一周半到两岁之间,我并没有做很多,只是给宝宝看医生看病的图画,告诉她听诊器、针管是用来做什么、怎么用的;洗澡的时候,偶尔会把淋浴头当听诊器,假装给她听着玩。仅仅是这样,两岁体检的时候,她的回馈却丰厚的超出想象:面对满屋子哭泣的宝宝,她很淡定;面对医生的张嘴、掀衣服的指令,她很配合;冰凉的听诊器贴在她身上,她哆嗦了一下,没有拒绝没有反抗。在没有发热和其他的疾病的时候注射疫苗是可以的。不哭是正常的。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抵抗力。另外,还提供几种参考意见给你,最好能结合使用。

第一,能不打针的时候就不打,但凡药物都有负作用,感冒之类的可以通过泡脚、姜汤、卧床休息等办法解决。

第二,可以用冰块在要打针的部位冷敷十秒,可以让局部皮肤暂时麻木。

第三,反复告诉他勇敢的好孩子就能坚持,让他产生心理暗示――即自己是勇敢的好孩子,所以就该忍受住。

第四,打针后给孩子一点儿奖励,比如他喜欢吃的东西什么的。

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是一个样子。时间环境都会影响宝宝的成长,宝宝会很自然的学习周围的动作或者是模仿身边的人。因此,不要太担心有些孩宝宝很坚强,虽然很小但是潜意识里还是和大人一样的,有想法。妈妈们不用担心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

篇3:三个月宝宝发烧需要打针吗

身体健康从来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还是还未满周岁的的小宝宝更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对待。不仅因为孩子是父母心头肉,更因为还未满周岁的的婴儿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巩固,非常脆弱,需要特别的保护。如果宝宝的情况略微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和治疗。

发烧打针是最快的治疗方法,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7℃~38℃,就是低烧,这时,应该及时给宝宝松开衣服,多让宝宝喝温开水,让孩子表皮血管得到扩张,使体温下降。

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以上,可采取冷敷和酒精擦浴的方法。冷敷是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5~10分钟换一次冰袋。

而对于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则应该用温湿敷,把毛巾用温水打湿,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酒精擦浴是用浓度为75%的酒精,把酒精和温水按2:1的比例混合,然后擦在宝宝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如果是浓度为95%的酒精,则可加与酒精等量的温水混合。

擦拭时要注意避开宝宝的面部、脚底、腹部和胸前心脏部位。如果还很高,就要打针了。

篇4:宝宝怕打针的家庭教育

宝宝怕打针的家庭教育

没有人会喜欢打针,但是打针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孩子们在注射疫苗、验血和进行一些日常的医学护理的时候都需要打针。但是,很多的孩子都会对打针有一种恐惧感。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不再惧怕打针呢?

一、使用情感指导的方法。

情感指导就是对孩子们的感受的接受和命名。父母要承认他们知道孩子们非常的害怕打针,不要因为孩子们害怕打针而去说一些打击孩子们的话。或者是刻意的将打针这件事情细小化。

二、要小心,不要加剧孩子们对打针的恐惧感。

父母要避免不要让孩子们对打针的恐惧感加剧,如果不是绝对没有办法的话,那么,就不要让孩子们不打针。不要对孩子们的恐惧感表现出过多的兴趣。父母只需要进行简短的干预,并且用一种低调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这件事情是怎样的就可以了。

三、先尝试用一些简单的方法。

如果父母给孩子们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的话,那么,孩子们可能会接受打针,如果这样的方法是有效的话,那么,父母就可以尝试一下了。同时,父母也可以在孩子们打针的时候通过给他们讲笑话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

四、教孩子们一些方法来战胜恐惧感。

父母可以教孩子们怎样运用他们的想象力来帮助孩子们在打针的时候保持冷静和自信。在孩子们打针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们想象一下打完针他们就能够拿着棒棒糖离开了。

五、孩子们害怕打针可能害怕针头。

孩子们之所以害怕打针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们对打针有一些不好的经历。因此,如果孩子们在打针的时候非常的崩溃,完全不配合医生的话,那么,孩子们可能就有针头恐惧症了。对于父母来说这可能没什么,但是孩子们非常激烈的反抗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的医疗护理。

六、巴赫花治疗法。

巴赫花的提取物对孩子们是安全无害的,并且,这种话的提取物有助于缓解孩子们的激烈情绪,因此,当孩子们在打针的时候情绪非常的激动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着在孩子们饮用的水里面滴两滴巴赫花提取物,每天四次,直到孩子们不再有激烈的情绪。

七、专业评估和治疗。

如果以上的这些方法都没有效果的话,那么,父母可能需要带孩子们去做一些心理治疗了。短期的心理治疗很快就能够帮助孩子们战胜对打针的恐惧感。

篇5:早产儿宝宝如何护理?

早产儿宝宝如何护理? -资料

・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胎龄小样儿指出生体重与该胎龄应有体重相比,低于平均值二个标准差以下或比应有平均体重低20%以下的婴儿。如在孕37周后体重不足2500克时也为胎龄小样儿,但一般称之为足月低体重儿。

・ 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

・ 早产品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度,湿度保持在55%~65%。

・ 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

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含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酷氨酸较低。

・ 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小,故应采用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资料

・ 早产儿住院期间依赖医护人员及特殊的医疗器材照顾,不需父母费心,但出院后的一切养护责任必须由父母承担,因此建议父母应具备以下物品:

・ 1.预备必须的装备:如氧气袋(瓶)、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针等。

・ 2.熟练胸背部的拍痰:这对肺、气管发育不佳的早产儿是有利的。

・ 3.喂食量: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 4.喂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分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上的压迫。

・ 5.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产儿奶粉):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对早产儿的生长有益。

・ 6.维持适宜室温:早产儿对环境的温度和变迁一样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恒定性,以免调适不佳而致病。

・ 7.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大脑超声波、营养咨询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 8.与医师保持联系,以便随时咨询:原来负责照顾宝宝的医师对其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在处置上比较得心应手;如果换别的医师,对宝宝是不利的。

・ 9.熟练婴幼儿急救术:如吐(呛)奶、抽搐、肤色发绀时的紧急处理。

篇6:宝宝过敏如何护理

1、给孩子纯净的环境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90%以上对螨虫过敏,有灰尘的地方就有螨虫的存在,所以家庭环境一定要整理干净,可以使用空气滤清器或者除湿机,以降低室内的尘螨量;憋了一冬的屋子,春天一定要每天都定时开窗通风一个小时以上;另外,近年来也有很多的防尘螨的家饰,可以配合使用,只要能降低空气中的尘螨,孩子的过敏症状就能获得改善,

2、避免引起过敏的食物

过敏体质,中医辨证多为虚寒体质,最忌吃冰冷的食物(指温度而不是食性)。很多孩子在吃完这些食物后,就会引起过敏症状的爆发,所以父母绝对要禁止给过敏的孩子吃冰冷的食物。

其他的比如牛奶、鸡蛋、花生、巧克力、芒果、海鲜等食物,也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需要引起注意。一旦有皮肤发痒、呼吸急促的`情况发生,一定要立刻检查孩子在过去一天的饮食结构,并停止摄入高危险食物,避免引起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3、适合过敏体质孩子摄取的食物和药材

主要是富含维他命和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大豆、糙米、豆类制品、栗子、胡萝卜、苹果、卷心菜等,都是很棒的选择,可以尽量多摄入。

适当搭配药物,也能缓解孩子的过敏症状,通常过敏体质的孩子,可以简单地归纳为3种类型:

先天肺气不足:这类孩子,通常问题出现在呼吸道上,容易伤风感冒、多汗、痰多,严重的时候有呼吸急喘的情况,这类孩子,常用的中药有西洋参、党参、黄芪、紫苏、生姜、防风、百合、枇杷叶、川贝母、白果、杏仁、桔梗、柿霜、五味子、甘草、沙参等,

资料

先天脾胃虚弱:这类孩子,问题多表现在肠胃功能的紊乱、消化不良、胃口差、消瘦、容易呕吐、腹泻或者便秘,通常可以用的中药有白术、甘草、茯苓、山药、白扁豆、大枣、砂仁、木香、麦芽、山楂、谷芽、陈皮、丁香、鸡内金、肉桂、乌梅等。

先天肾气不足:这类孩子,多见于父母亲在怀孕的时候体质就没调整好,中医的说法就是先天禀赋不足,所以过敏症状出现得很早,甚至一出生就有过敏的表现,或者过敏症状比一般的孩子要严重。发育上也要比同龄的孩子迟缓。对于这样先天体质不好的孩子,一般用的中药有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桑葚、黑芝麻、核桃、枣肉(去核)熟地、紫河车、附子、肉苁蓉、覆盆子、益智子、鹿茸、蛤蚧等。

西医改善过敏除了抗敏药,建议定期服用高纯度的益生菌(每克含量100亿-200亿活性菌)。

4、运动可减轻过敏症状

有广泛的权威资料说明:过敏体质的孩子,吃药过敏症状时好时坏。但是适度运动后,过敏的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尤其呼吸道过敏的孩子!

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的提高往往能减轻过敏的症状,尤其建议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要经常游泳,可以选择温水游泳池,无季节的限制可以持续达到运动的效果。

篇7:宝宝长牙怎么护理

一、关于乳牙

通常,宝宝的第一颗乳牙会在出生后4~10个月内萌出,到30个月左右,会出齐20颗乳牙,乳牙萌出的顺序一般为先下中切牙,再上中切牙,然后按照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依次萌出。当然,由于每个宝宝的个体情况不同,出牙的情况也会不同,但只要宝宝身体健康,早几个月或晚几个月出牙都是正常的。

二、出牙期的表现

1. 流口水。出牙时,宝宝口腔的唾液分泌会增多,但由于吞咽能力还不完善,所以,一部分唾液就会溢出,形成流口水现象。

2. 啃咬硬物。出牙期间,宝宝会感到牙龈痒痒的,所以,常喜欢找一些较硬的物品来啃咬。

3. 哭闹。出牙时的不适感常使得宝宝吃不好、睡不香、脾气火爆、爱哭闹。

4. 发低烧。有一部分宝宝在出牙时会出现低烧现象。

三、出牙期的.护理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对宝宝而言,是最有益的食物。母乳喂养对宝宝的乳牙很有利,且不会引发龋齿。

2、保持牙龈清洁:每次给宝宝吃完辅食后,可以加喂几口白开水,以冲洗口中食物的残渣。妈妈还可以将干净的纱布巾打湿后帮宝宝擦拭牙龈。

3、给予磨牙食品:当宝宝产生出牙不适感而喜欢啃咬东西时,妈妈可以准备一些专为出牙宝宝设计的磨牙饼干,还可以亲自制作一些手指粗细的胡萝卜条或西芹条,让宝宝啃咬,以缓解不适,

资料

另外,这些磨牙食物还能为宝宝提供营养、锻炼其咀嚼能力,强壮脸部肌肉。

4、按摩及冰镇牙龈:妈妈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湿润的纱布巾帮宝宝按摩牙龈,也可以将牙胶冰镇后给宝宝磨牙用。这样做除了能帮助宝宝缓解出牙时的不适外,还能促进乳牙的萌出。

5、加强营养:出牙期特别需要给宝宝加强营养,尤其是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C、D和钙、镁、磷、氟等矿物质。平时要给宝宝多吃鱼、肉、鸡蛋、虾皮、骨头汤、豆制品、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能有利于乳牙的萌出和生长。

6、多去户外晒太阳: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晒太阳,可以增强免疫力。此外,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帮助牙齿坚固。

7、清洁已经长出的乳牙:从宝宝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后,就必须每天清洁了。妈妈可用干净的纱布巾为宝宝清洁小乳牙。等到乳牙长齐后,还应该教宝宝刷牙,必要时需用牙线帮助清洁牙缝。

四、宝宝出牙期间,别犯这些错误

1、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喝奶有助宝宝睡眠。所以,很多父母就索性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孰不知,这样做对牙床和乳牙的危害是极大的。

2、乳牙龋坏了也无所谓:一些父母认为乳牙龋坏了没关系,因为迟早会被恒牙替换掉,保护恒牙才是最重要的。孰不知,乳牙龋坏了会严重影响到宝宝的日常生活——吃不下、睡不好、情绪差。另外,由于乳牙发炎肿痛,还会殃及未萌出的恒牙牙胚,导致牙胚发育不良。

夏天宝宝腹泻怎么护理

一次打针

宝宝发风疹如何正确护理

宝宝秋季感冒护理方法

宝宝口腔的护理方法

宝宝发烧一直哭闹如何护理

宝宝皮肤方面的护理知识

秋季宝宝健康护理六大妙招

后350字作文

《水浒传》后感

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