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风疹如何正确护理

时间:2023-04-12 03:38:57 作者:奥古斯咚咚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奥古斯咚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宝宝发风疹如何正确护理,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宝宝发风疹如何正确护理,方便大家学习。

篇1:宝宝发风疹如何正确护理

宝宝出现风疹块,那么家长们就需要了解风疹块的一些症状,以及有效的护理和解决方法,只要我们注重这些常识的认识,那么才可以帮助宝宝治疗这些疾病,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对于宝宝风疹块,应该如何正确护理治疗,有些家长就不太注重,那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正确护理的方法。

症状: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

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护理: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以上就是宝宝出现风疹块的一些治疗护理问题,通过这些方法以及治疗之后,那么大家就需要注重了,在生活当中,不管宝宝身体受到了一些疾病的影响,都不可以忽视,帮助他们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这样才可以避免他们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

篇2:宝宝如何正确吃盐

宝宝如何正确吃盐 -资料

到底应当怎么样给宝宝吃盐?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如何吃盐呢?

6个月内的宝宝,辅食没有必要添加食盐,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食品不要再额外加盐,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再额外加盐则可能对宝宝有害。

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

其实,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

高盐饮食对宝宝的5大危害

1、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

3、高盐饮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4、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5、高盐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由此使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而且,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给宝宝吃盐特别提醒

宝宝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资料

不要在给宝宝做的菜水中加盐。

全家总动员,多吃清淡饮食。孩子的口味与家长有关,家长的`口味重,孩子饮食中的盐含量也会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的饮食中普遍含盐量超标。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成分。

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炒菜或做汤时,待快熟或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效果更好。

如果宝宝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待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这样会使盐仅附着在菜肴表面,只放一点盐但吃起来却会有味道。

宝宝夏季出汗较多,或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宝宝的盐摄取量可比平时略增加一些。应注意给宝宝从饮食中补充。

南方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宝宝应该尽量避免。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北方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

当你尝宝宝的成品辅食后,你会觉得一点不好吃,没味道,但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你的体重与宝宝体重相差几倍,千万不要拿你的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口味。如果你吃着合适,宝宝吃就过咸了。

篇3:早产儿宝宝如何护理?

早产儿宝宝如何护理? -资料

・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胎龄小样儿指出生体重与该胎龄应有体重相比,低于平均值二个标准差以下或比应有平均体重低20%以下的婴儿。如在孕37周后体重不足2500克时也为胎龄小样儿,但一般称之为足月低体重儿。

・ 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

・ 早产品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度,湿度保持在55%~65%。

・ 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

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含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酷氨酸较低。

・ 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小,故应采用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资料

・ 早产儿住院期间依赖医护人员及特殊的医疗器材照顾,不需父母费心,但出院后的一切养护责任必须由父母承担,因此建议父母应具备以下物品:

・ 1.预备必须的装备:如氧气袋(瓶)、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针等。

・ 2.熟练胸背部的拍痰:这对肺、气管发育不佳的早产儿是有利的。

・ 3.喂食量: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 4.喂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分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上的压迫。

・ 5.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产儿奶粉):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对早产儿的生长有益。

・ 6.维持适宜室温:早产儿对环境的温度和变迁一样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恒定性,以免调适不佳而致病。

・ 7.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大脑超声波、营养咨询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 8.与医师保持联系,以便随时咨询:原来负责照顾宝宝的医师对其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在处置上比较得心应手;如果换别的医师,对宝宝是不利的。

・ 9.熟练婴幼儿急救术:如吐(呛)奶、抽搐、肤色发绀时的紧急处理。

篇4:宝宝过敏如何护理

1、给孩子纯净的环境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90%以上对螨虫过敏,有灰尘的地方就有螨虫的存在,所以家庭环境一定要整理干净,可以使用空气滤清器或者除湿机,以降低室内的尘螨量;憋了一冬的屋子,春天一定要每天都定时开窗通风一个小时以上;另外,近年来也有很多的防尘螨的家饰,可以配合使用,只要能降低空气中的尘螨,孩子的过敏症状就能获得改善,

2、避免引起过敏的食物

过敏体质,中医辨证多为虚寒体质,最忌吃冰冷的食物(指温度而不是食性)。很多孩子在吃完这些食物后,就会引起过敏症状的爆发,所以父母绝对要禁止给过敏的孩子吃冰冷的食物。

其他的比如牛奶、鸡蛋、花生、巧克力、芒果、海鲜等食物,也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需要引起注意。一旦有皮肤发痒、呼吸急促的`情况发生,一定要立刻检查孩子在过去一天的饮食结构,并停止摄入高危险食物,避免引起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3、适合过敏体质孩子摄取的食物和药材

主要是富含维他命和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大豆、糙米、豆类制品、栗子、胡萝卜、苹果、卷心菜等,都是很棒的选择,可以尽量多摄入。

适当搭配药物,也能缓解孩子的过敏症状,通常过敏体质的孩子,可以简单地归纳为3种类型:

先天肺气不足:这类孩子,通常问题出现在呼吸道上,容易伤风感冒、多汗、痰多,严重的时候有呼吸急喘的情况,这类孩子,常用的中药有西洋参、党参、黄芪、紫苏、生姜、防风、百合、枇杷叶、川贝母、白果、杏仁、桔梗、柿霜、五味子、甘草、沙参等,

资料

先天脾胃虚弱:这类孩子,问题多表现在肠胃功能的紊乱、消化不良、胃口差、消瘦、容易呕吐、腹泻或者便秘,通常可以用的中药有白术、甘草、茯苓、山药、白扁豆、大枣、砂仁、木香、麦芽、山楂、谷芽、陈皮、丁香、鸡内金、肉桂、乌梅等。

先天肾气不足:这类孩子,多见于父母亲在怀孕的时候体质就没调整好,中医的说法就是先天禀赋不足,所以过敏症状出现得很早,甚至一出生就有过敏的表现,或者过敏症状比一般的孩子要严重。发育上也要比同龄的孩子迟缓。对于这样先天体质不好的孩子,一般用的中药有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桑葚、黑芝麻、核桃、枣肉(去核)熟地、紫河车、附子、肉苁蓉、覆盆子、益智子、鹿茸、蛤蚧等。

西医改善过敏除了抗敏药,建议定期服用高纯度的益生菌(每克含量100亿-200亿活性菌)。

4、运动可减轻过敏症状

有广泛的权威资料说明:过敏体质的孩子,吃药过敏症状时好时坏。但是适度运动后,过敏的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尤其呼吸道过敏的孩子!

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的提高往往能减轻过敏的症状,尤其建议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要经常游泳,可以选择温水游泳池,无季节的限制可以持续达到运动的效果。

篇5:宝宝长牙怎么护理

一、关于乳牙

通常,宝宝的第一颗乳牙会在出生后4~10个月内萌出,到30个月左右,会出齐20颗乳牙,乳牙萌出的顺序一般为先下中切牙,再上中切牙,然后按照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依次萌出。当然,由于每个宝宝的个体情况不同,出牙的情况也会不同,但只要宝宝身体健康,早几个月或晚几个月出牙都是正常的。

二、出牙期的表现

1. 流口水。出牙时,宝宝口腔的唾液分泌会增多,但由于吞咽能力还不完善,所以,一部分唾液就会溢出,形成流口水现象。

2. 啃咬硬物。出牙期间,宝宝会感到牙龈痒痒的,所以,常喜欢找一些较硬的物品来啃咬。

3. 哭闹。出牙时的不适感常使得宝宝吃不好、睡不香、脾气火爆、爱哭闹。

4. 发低烧。有一部分宝宝在出牙时会出现低烧现象。

三、出牙期的.护理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对宝宝而言,是最有益的食物。母乳喂养对宝宝的乳牙很有利,且不会引发龋齿。

2、保持牙龈清洁:每次给宝宝吃完辅食后,可以加喂几口白开水,以冲洗口中食物的残渣。妈妈还可以将干净的纱布巾打湿后帮宝宝擦拭牙龈。

3、给予磨牙食品:当宝宝产生出牙不适感而喜欢啃咬东西时,妈妈可以准备一些专为出牙宝宝设计的磨牙饼干,还可以亲自制作一些手指粗细的胡萝卜条或西芹条,让宝宝啃咬,以缓解不适,

资料

另外,这些磨牙食物还能为宝宝提供营养、锻炼其咀嚼能力,强壮脸部肌肉。

4、按摩及冰镇牙龈:妈妈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湿润的纱布巾帮宝宝按摩牙龈,也可以将牙胶冰镇后给宝宝磨牙用。这样做除了能帮助宝宝缓解出牙时的不适外,还能促进乳牙的萌出。

5、加强营养:出牙期特别需要给宝宝加强营养,尤其是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C、D和钙、镁、磷、氟等矿物质。平时要给宝宝多吃鱼、肉、鸡蛋、虾皮、骨头汤、豆制品、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能有利于乳牙的萌出和生长。

6、多去户外晒太阳: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晒太阳,可以增强免疫力。此外,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帮助牙齿坚固。

7、清洁已经长出的乳牙:从宝宝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后,就必须每天清洁了。妈妈可用干净的纱布巾为宝宝清洁小乳牙。等到乳牙长齐后,还应该教宝宝刷牙,必要时需用牙线帮助清洁牙缝。

四、宝宝出牙期间,别犯这些错误

1、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喝奶有助宝宝睡眠。所以,很多父母就索性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孰不知,这样做对牙床和乳牙的危害是极大的。

2、乳牙龋坏了也无所谓:一些父母认为乳牙龋坏了没关系,因为迟早会被恒牙替换掉,保护恒牙才是最重要的。孰不知,乳牙龋坏了会严重影响到宝宝的日常生活——吃不下、睡不好、情绪差。另外,由于乳牙发炎肿痛,还会殃及未萌出的恒牙牙胚,导致牙胚发育不良。

夏天宝宝腹泻怎么护理

如何教宝宝正确刷牙的方法

如何护理宝宝打针后的硬结

宝宝秋季感冒护理方法

宝宝口腔的护理方法

宝宝发烧一直哭闹如何护理

发宝宝照片配个性说说

宝宝皮肤方面的护理知识

秋季宝宝健康护理六大妙招

宝宝两周岁生日祝福语发朋友圈

宝宝发风疹如何正确护理(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宝宝发风疹如何正确护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