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审核工作

时间:2023-01-28 04:08:59 作者:不吃青菜就会死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不吃青菜就会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审核工作,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审核工作,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审核工作

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审核工作

公文审核(行政机关称为审核,党的机关称为校核)是在公文签发之前所进行的校正、修改、加工和核对的工作。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公文质量、控制公文数量,节省各级领导者用于审阅批改公文的时间和精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审核具有全面性。无论公文内容还是公文形式都在核查之列,以下几个方面为其重点:

1.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把好报批关;

2.是否确需行文――把好发文关;

3.主题是否鲜明,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选用的材料是否准确真实――把好内容关;

4.涉及有关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是否经过协调并取得一致意见――把好协调关;

5.结构是否合理,字句是否妥帖,语言是否精练,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人名、地名、数字、计量单位、时间、引文是否准确规范――把好文字关;

6.格式要素是否齐全,密级标注是否恰当,标题是否完整,主送机关是否规范,落款是否准确,印发传达范围是否明确――把好格式关;

7.文种选用是否符合规定――把好文种关。

将以上“七关”内容与前一节“公文写作”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公文审核与公文起草有相通之处,要求也大致相同。公文起草是公文审核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公文的写作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文的审核效果;公文审核是公文起草工作的延续,是对公文的`进一步完善。实践中的审核与拟稿活动(主要是其中的修改工作)是循环往复进行的,改后审,审后再改,直至确认已消除一切可能的错漏为止。

审核具有程序性。为了保证公文质量,公文审核工作必须履行一定的程序。从多数机关公文审核的情况看,大致程序是:接收原件,查对登记;初步校核,提出处理意见;深入校校,改出一稿;印制清样、召开会议或电话联络,征求意见;综合意见,进行修改;呈文报批,送文注发。

审核一般由部门负责人、综合办公机构的文秘人员进行,重要文稿的审核亦应由机关领导亲自参与。一些内容性质一般或内容非常简单的文稿,也可不经专人审核,由拟稿人自行检查修改后经送有关领导人核准签发。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加以解决:一是提出原则性修改意见后退撰稿人或其他有关工作人员作具体修改.公文审核人员先不动手进行具体修改;二是公文审核人员直接对文稿作全面系统的具体修改。

从事审核工作的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并应注意随时与撰稿人保持联系,及时询问有关问题、研究修改方案。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时,文稿在本机关审核完毕后,公文审核人员应积极做好“会稿”工作,将文稿依次送其他各发文机关审核。

篇2: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签发工作

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签发工作

签发是对文稿的又一次全面核查,更是对公文质量与正式效用的最终确认。签发人在批注之前,应该对文稿作全面审核,进行必要的修改、纠正和补充,确认无误后再明确签注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若圈阅,则视为同意)。文稿经签发成为定稿后,其他人不经签发人同意,均不得对其再作任何修改,否则将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根据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正鉴指签发人在自身职权范围内签发公文,如机关负责人签发以机关名义对外发出的'公文。代签指根据授权代他人签发公文。核签(又称加签)指上级领导人签发下级机关的重要公文。会签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由各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公文。

做好签发工作必须注意:

第一,不得越权签发公文。各级领导者只能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公文负责,只能签发自身权限所及的公文,越权签发公文违法违制,公文也不能产生实际效用。根据有关规定,以机关名义制发的公文,由机关领导人签发.其中内容重要或涉及面广的公文由正职领导人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有些公文也可由机关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根据机关领导人的授权代签。会议决议、会议纪要等,可由会议主持人签发。

第二,必须“先核后签”。需审核的公文必须审核完毕后再签发,而不得先签发再审核,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文有效。

第三,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会签工作,使各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均履行签发手续,以使公文真正有效。

篇3: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批办工作

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批办工作

批办是一项由法定或特定责任者履行事务处置权的决策活动,对公文效用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批办具体公文时,必须明确公文的处置方法、程序、批办责任、批办原则和要求。有效的批办工作,可以为具体承办活动指明方向,集中正确意见,确立正确的方法途径,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失误,避免拖拉延误现象。

我国各级党政机关的公文批办工作实行合理分工、分层负责的制度:机关及下设各部门的正职、副职领导按照分工,批办其职权范围内的公文。对其中全局性、政策性的公文必须由正职领导亲自批办;一般性例行事务的.公文可由有关副职领导或经授权的部门负责人批办。为避免决策失误,在批办重要公文时,可组织集体研讨或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但法定或特定责任者必须勇于负责,不得事无巨细均经会议讨论取得各方认可,不得对每一公文均由上至下逐级批示,不得互相推倭,层层上交或层层下移矛盾。

批办工作的对象也并非所有公文,只有确实需各级领导者行使其事务处置权、决断性的公文,才有必要批办。常现公文特别是已经有明确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等,不在批办范围之列。

批办公文时应注意:

第一,不得越权批办公文。批办是有关领导行使法定或特定职权的严肃活动,越权批办的结果是自身构成违制,更不能产生效用。为此,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批办公文。为避免积压公文而代他人批办公文时,必须经过授权。

第二,严格控制批办范围。不经批办同样能得到有效办理的公文(经常反复办理已有明确有效的执行方案的公文),已批办过统一的处置意见的公文,已有合法、明确、有效的批办意见的公文,均不得再行批办,可由有关部门直接处理。

第三,批办意见必须明确。不能只阅不批,仅画圈而不签注意见,不能使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以避免承办人无法实际遵行。批办意见中应明确指出:怎样组织实施来文中的应遵应办事项(方法、措施、步骤、要求、承办单位或人员);承办中的分工(主办单位、辅办单位);怎样撰拟回复的公文(回复要点、撰稿人);怎样组织阅知来文中的应知事项(传达范围、传达方式、时间要求等);对拟办意见的明确态度(同意与否,需补充或纠正什么等)。

第四,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批办意见的执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向。

第五,批办过程中,如发现公文所涉及的问题是自己无权或确实无法处置的,可将批办改为拟办,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提供上级领导定夺。

第六,批办意见应工整、清晰地写在《收件处理单》或《文件传阅单》的有关栏目内,并务必签注批办人姓名、年月日。

篇4: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承办工作

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承办工作

由于公文只有经过承办才能产生切实的效用,因此,它是公文办理中的重要环节。承办的对象是所有需要办理的收文。由于相当部分公文承办的结果是形成新的公文,因此承办既是收文办理最后的实质性程序,又往往是发文办理程序的开始。

承办公文的方式有多种。召集会议、面谈讨论、电话沟通、实地调查指导、现场协调布置、制发公文等均可有效地应用于处置各具特点的事务,使性质、作用各不相同的公文分别得以被阅知、贯彻执行或回复,使公文所涉及的问题得到解决。

在承办公文时,要熟悉与公文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有关公文,了解与公文内容有关的业务,高度明确领导者的意图;要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要加强协商,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积极而主动地征询有关方面的'意见,取得理解、支持与配合;要分清主次,区别缓急,科学安排承办的次序。

承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领导同志承办。领导者具体承接办理公文,直接处置公文内容所针对的事务,既有助于提高承办质量与速度,又对领导者深入实际,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很大的益处。不能认为承办工作只是一般工作人员的任务,各级领导者也应该以多种方式具体承办公文,亲自动手搞调研,亲自召集会议,参与面谈讨论或商洽,参加现场办公,亲自动手收集材料起草公文。

第二,秘书人员承办。有些事项属科书人员职权范围内可以答复的,秘书人员应当直接答复呈文机关。有些事项则是由秘书人员提出办理意见,并拟出复文稿,报经主管领导审批发出。

第三,职能部门承办。先由秘书部门将需要办复的文件往清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再由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如果属干部门职权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可经本部门领导同志签署意见后直接复文。如果超出本部门权限,应报请上级主管领导同志审批后复文。

篇5:公文审核程序

公文审核程序

为规范公文办理工作,提高公文质量,加强公文审核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一、审核范围

1.中共连云港师专委员会上报下发的各类公文;

2.连云港师专上报下发的各类公文。

二、审核内容

1.以学校名义发文的依据是否充分(包括是否有主办部门审核人和主管校领导签字);

2.公文标题和结构是否正确、规范;

3.公文内容

(1)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

(2)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意图;

(3)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4)涉及其他有关部门业务的事项是否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5)观点和材料是否一致;是否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6)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和文字表述、密级、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主送机关、抄(报)送机关是否准确、恰当、规范;

(7)汉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的用法及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三、审核规程

1.公文主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报主管校领导签批;

2.送学校办公室审核(如公文需作较大改动,须提出修改意见,退回主办部门重新拟稿);

3.送学校机要打字室打印;

4.按规定验印、发文。

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工作呢?

公文工作建议提纲格式范文

怎样才能成功

企业做好生产工作范文

做好工作的心得体会

如何做好新生工作演讲稿

做好党建工作几点体会

年度审核表范文

公文

公文格式和范文

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审核工作(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怎样才能做好公文的审核工作,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