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治家习俗

时间:2023-02-22 04:07:04 作者:靈兒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靈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石家庄治家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石家庄治家习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石家庄治家习俗

石家庄治家习俗 -资料

旧时,石家庄市的广大家庭的教子治家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方式方法和具体内容,

在农村是血缘与土地把一家人扭结在一起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一起生产共同消费。孩子是依倚在父母、奶奶爷爷身边渐渐长成成人的。农村生活环境、农民思想意识、农家生活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家长主宰一家事务。家长普遍认为家有家风,门有门风。故有“将门出虎子”、“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和“拙手笨脚的娘,培育不出会描龙绣凤的闺女来”之说。农家很少有成文家规、家教,但却有共同的、约定俗成的代代相传的治家、教子方式方法。

一、家风

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民完全依赖土地,靠于吃饭,起五更,睡半夜,终日操劳,所收无几,生活十分艰苦。环境迫使人们渐渐养成勤劳、节俭和忠厚的优良品质。勤劳、节俭、忠厚是农民教子、治家的纲领。

勤劳

过去,农民一年四季,风吹日晒,暑去寒来,辛苦耕耘。农忙季节耕种收获,农闲季节男人们平整土地,垫圈积肥,拾些烧火,修缮房屋,修理农具。女人们纺纱织布,缝补衣衫,碾米磨面,洗洗涮涮,拉火做饭。小孩子们很少上学读书。

农家的信念:人不哄地,地不哄人。一分辛劳,换得一分甜。只有受得苦中苦,方可换来甜上甜。

节俭

农家人人深知手中的粮棉是血汗换来的。从小教育孩子“一粥一饭,当思不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农村把糟蹋粮食看得很重,叫“造罪”,以造了罪要遭“龙抓”,或爷爷 来吓唬孩子们。吃饭时讲究桌上碗底不剩一粒米。吃玉米面饼子怕掉渣渣,用双手捧着吃。如果屡教不听,家长会责备、训斥,说什么 “败家子”、“不成器”。对待粮食是这样,对待其他物件也必须十分珍惜。家长嘴边的话是“东西有限,必须省用,省得吃,省得穿”。

忠厚

农民多和土地打交道,种地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忠厚、诚实是农民的品质。

农家与社会交往面狭窄、稳定、持久。客观条件与经验使他们坚信待人必须诚实。遇事宽以待人,诚以待人,不与亲友“争高低论上下”,“让人一步道路宽”, “后退一步晴空万里”,“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就是他们的座右铭。

二、家教

《三字经》、《弟子规》比较全面宣扬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国流行甚广,影响深远,被官方、民间认为是良好启蒙读物。农家多取其精华,变为口头语言,或小故事教育子女。这种教育是口头的,随时随地的,一点一滴的,反反复复的,日积月累进行的,这种教育如同毛毛细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又如同无形的刻刀,雕塑着每个人的心灵。母教子、婆传媳,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其具体内容可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孝廉四则

1、顺为孝  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泰山。子女对父母必须恭恭敬敬,一切听从父母之命。对父母的批评、指责必须先接受、决不允许争论,更不论可反驳。父母呼唤立即答应。

2、敬父母  若出门必先告诉,回来后应来照个面。有事应与父母商量,不可擅作主张,更不可瞒着父母去干那些有损于家庭和睦的事情。

3、史弟睦   兄弟姊妹之间要珍惜骨肉情,互敬互爱。兄弟和睦相处,让父母放心、高兴就是孝。兄弟之间不可把财物看的`太重,互丰争夺、伤感情,以免酿成祸根。

4、习礼义  吃饭、进屋、落座长者先,幼者后,对长者不可直呼其名。路途相遇要问候。长辈站着,自己不可坐下。对长者说话不可高声喊叫,声音应放低些。对待叔叔、伯伯及亲友,应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恭敬。

(二)修身十二条

1、黎明即起,既错便息。

2、冠必正,纽必结,步从容,立端正,常修边幅,仪表整洁。

3、人前不赤膊,走亲访友必须衣帽整洁。说话三思而言,谈吐清楚。彬彬有礼,不抢言,无脏话。

4、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5、借物及时还,有求必应,不可短。

6 、入人宅须呼喊,决不可失礼而冒然入人房间。

7、与人交往诚为先,待人言必信,行必果。

8、不说东家长西家短,切莫传闲话拨弄离间。切莫讲污秽语、刻薄言,得理不让人。

9、不嫌穷爱富,闹势利眼。不可论已长,揭人短。

10、富不骄横,贫不气馁。挺起胸,堂堂正正去做人。

11、尊老携幼,与邻里和睦相处,

资料

12、讲究卫生,衣服勤洗涮。

上述修身十二条,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例如:“步从容,立端正”,有教养的父母对孩子的站立行走坐卧,是要严格训练的。走路双目平视,不可东张西望,腰板要挺直,不可一步一晃。说话声调平稳,抑扬有节,不可唧唧喳喳,谈吐不清。又如:尊老,吃饭时长辈坐在炕头上,吃一碗盛一碗,双手奉送,汤水不可晃动,更不准染手指,神态毕恭毕敬。

(三)学珠算、读书识字

儿女长大成人后要居家过日子,顶门立户,识数、会算帐则是教子第一位事情。

1、学珠算   五六岁教子识数,七八岁开始教子学珠算。第一课是学打“三六九”即加减法。初练,先摆好“三六九架”,见几加几。之后学“小九九”即乘法,先记熟口诀。能够学会“三六九”和“小九九”的人就算不错了。接着学“斤乘溜”。过去1斤为16两,运算口诀叫“斤乘溜”,如: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一直到16。最后要学除法,除法的第一课叫“九归架”,一两位的整数除法,然后学习“飞归架”,学会“飞归”可以打小数除法。不过会打“飞归”的全村也不过一二人。解放后,珠算不断改革,新计算方法不断创新,学珠算仍是要事。

2、练字  农村衡量一个人才华的标准是“能写会算”。写的是一笔好字(毛笔)。会写书信,会写贴字,如请贴、婚贴、对联等。贴,名目繁多,格式各异,措词典雅,那时工具书很少,必须牢记在心。所认,人们认为写贴很难。一笔好字是一个人有知识有教养的标志。农村的大知识分子则属小学教师了,若写的字拿不出手则难以受聘,被人瞧不起,社会地位低下。

3、识书达理  上中等人家不愁吃,不缺穿,常常把《三字经》中的故事讲给子女听,以劝导好好读书,长成识书达理、明辨是非的人。如孟母择邻、断机杼;东汉人孙敬深夜“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晋代人车胤借萤光读书;隋代人李密把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书。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阐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勤有功,戏无益”的道理。

4、重男轻女  旧社会,家庭对女孩子的教育,有着浓厚的男尊女卑的“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色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不准女孩子入学读书。认为女孩子不像男孩子长大后支应门户,即便能写会算也没有用。再则,读书影响干活、增加费用,长大嫁人读了也“白读”。

②限制活动。五六岁时还可以到街上与左邻右舍的孩子们玩耍,六七岁则渐渐受限制了,或纺纱,或练习针线活,并开始灌输女不比男的思想。

③顺从,忍让是对女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④学针线。衡量女子才华的标准化是针线活。裁剪、刺绣、缝制绸缎衣服是大家女子必修之课。

三、家长制

旧社会农村家庭,多半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遵循传统的伦理纲常观念,家业的所有权归家长一人所有。家长主宰一切家务。其具体表现如下:

1、掌管家庭经济收支

统管粮棉等财物;

赶集上店卖出买进;

掌管家庭成员所必须的开支。

2、管教子女

教育子女好好劳动,规规矩矩做人;

惩罚家庭越规成员(训斥、打骂、罚跪);

命子女婚事。

3、父子关系

父子好比君臣,父亲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儿子必须事事顺从,越是富裕人家、人口多的人家,家长的地位更为显赫。

4、婆媳关系

婆媳好比主仆。婆婆的话儿媳必须耳恭听。婆婆对儿媳的信念的“恶使(唤)三年,好使(顺从)一辈子”。

生活富裕人家多早婚,男孩子十五、六岁受父母之命,便娶个比其大五六岁乃至七八岁的女子为妻。娶媳,婆婆找个帮手,有人伺候,自己就算“熬出来了”。

5、花销

一般人家在秋收后、春节前按照当年收成及光景情况,家长酌情给主要成员些零花钱。

家长制是封建式小农经济的产物。如今,经济发展了,儿孙长大成人后对父母的依赖性小了,所以“家长制”将逐渐消除。

四、家规

旧时,家规多半带有封建性、强制性。如寡妇准再嫁;媳妇有犯“三从四德”可休妻;从事剃头修脚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死了不得入祖坟等。不一一赘述。

篇2:治家谚语

治家谚语

从小看大,三岁至老,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出声。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妈子”下假神(“师妈子”即 巫婆)。

胡芦头,胡芦头,先装瓦屋后装楼,末了还能装人口(胡芦头指 的工具)。

家贫出孝子,惯养不成龙。

家有千顷田,不如子孙贤,

娇养无孝子,棒头出孝郎。

久赌神仙输。

粮食入了囤,赶快去捣粪。

年年防贱,夜夜防贼。

人大心开,树大自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

小来偷针,大来偷金。

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要想过得好,鸡、鸭、猪、羊满院跑。

有钱多买粪,无事少赶集。

篇3:治家的经典格言

治家的经典格言

1.为人诚厚敦朴,处事强毅果恒,事亲忠孝节义,治家克勤克俭。

2.以德为尺,一举一动明心志;以贤为鉴,一家一风满温馨。

3.文明好习惯,诚信好品德,健康好体魄,幸福好生活。

4.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5.孝敬今天的老人,存储明天的幸福。

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7.培育家风正能量,激扬家庭中国梦。

8.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9.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10.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11.平等相爱家和美,与时俱进国乃欣。

12.秉乐善好义,承圣贤风范;树清正家风,扬中华美德。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15.比持家,勤俭节约,幸福结缘;讲奉献,心定神爽,廉洁相伴。

16.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

17.温良谦恭扬忠孝家风,勤俭乐善显中华美德。

18.三餐规律好睡眠,定期体检把步散;精神富足享天伦,遇事三思少忧烦。

19.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2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22.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23.把老人当孩子珍重,把孩子当朋友尊重。

2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25.成家大海捞针,败家洪水决堤。

2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7.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28.共筑家庭反腐倡廉防线,同谱中华和谐幸福新篇。

29.家和万事兴,邻睦百年福。

30.扶残助弱共沐盛世阳光,帮困济贫同建小康社会。

31.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可丢责。

32.廉洁如灯,照亮锦绣前程;持家如蚕,织出幸福生活。

33.宁在家里勒紧裤腰带,不在外面拿人一颗菜。

3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5.孝勤诚善酿良品,公正廉明铸家风。

36.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37.爱国守法乃爱家之本;茶热饭香乃持家之福;互信互谅乃和家之道;宽严并济乃育儿之诀。

38.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39.文明话语要知礼,和谐家庭我做起。

40.清茶待挚友,淡饭育良才。

41.莫用贪来的钞票去换法院的传票。

42.行善为宝,守法最珍。

43.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44.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秉公执法,勤政为民。

45.德惠人生,品立天下。

46.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47.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48.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49.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50.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51.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52.房子宽,路子宽,不如心胸宽;吃得好,穿得好,不如心境好。

53.家有老,万事好,孝为道,需行早。

54.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55.学不辍,志不忘;守法纪,乐相帮。

56.爱岗忠职守,自律树形象;为官需勤政,廉洁莫贪赃;为民办实事,造福在一方。

篇4:韩愈治家名言

韩愈治家名言

韩愈治家名言 摆手摇头说不知

1、有人问我尘世事,摆手摇头说不知。

2、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

3、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

4、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5、贫莫愁兮富莫夸,哪见贫长富久家。

6、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

7、大丈夫成家容易,七君子立志不难。

8、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人生处事名言 家庭读书名言

篇5:关于勤俭节约治家名言

1) 别再让它伤心流泪——请自觉关好水龙头。

2) 珍惜每滴清水,拥有美好明天。

3) 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点。

4) 淡水在减少,浪费可不好。如果不节约,后果可不小。

5) 节约水资源,责任人人有。

6) 小处不省钱袋空。

7) 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

8) 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9)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10) 流水是大自然不息的血液,破坏水源等于污染自己的鲜血!

11) 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12) 保护水资源,人人应尽责。

13) 节约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4) 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15) 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16) 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17) 节约每滴水,造福全人类。

18) 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19) 浪水费水之举不可有,节水俭水之心不可无。

20)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

篇6:关于勤俭节约治家名言

1)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4)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赞同

5)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 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别林斯基

7)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8)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9)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

10) 成由勤俭败由奢。

11)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12)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13)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14)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5)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16)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7)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18)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19)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20) 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篇7:治家名言名句

治家名言名句

1)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宋)林逋

2) 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清)范寅

3) 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清)申居勋

4) 师父的打骂强过父亲的溺爱。——(波斯)萨迪

5) 孩子是父母亲的镜子。——(英)斯宾塞

6) 息的母亲,养出骄悍的女儿。——荷兰谚语

7) 养不教,父之过。——(宋)王应麟

8)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人。——(前苏联)马卡连柯

9) 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法)卢梭

10) 用消过毒的棉花包起来的孩子,未必就能使他们免受诱惑或污染。——(印度)甘地

11) 在儿童的语言中,善与蠢关不多是同一字。——(法)罗曼·罗兰

12) 在所有的人当中,儿童的想像力最丰富。——(英)麦考莱

13) 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英)约翰·洛克

14) 让孩子在父母怀抱里长大是没有溢处的。——(法)蒙田

15) 让孩子有所发现和爱好是自然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法)科莱特

16)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法)卢梭

17) 谁知道有多少孩子由于父亲或教师过分地小心照料终于成了牺牲品。——(法)卢梭

18) 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英)约翰·洛克

19) 奢侈对孩子们来说是个负担。——(印度)泰戈尔

20) 欲造伟大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始。——(英)赫胥称

21)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于,犹为不教也。——(明)方孝孺

22) 严父出好子。——胡君复

23) 教子功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清)陆世仪

24) 教子不趁早,大来多颠倒。——(清)朱锦琮

25) 得贤内助,非细事也。——《宋史》

26) 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管子·王辅》

27)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北齐)顏之推

28)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人类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前苏联)马卡连柯

29) 人类的一切罪恶都是从儿童的.流浪生活开始的。——(法)雨果

30) 如果父母受过教育,就会生出有教养的子。——(德)歌德

31) 自然的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监督,就极容易流于溺爱。——(英)约翰·洛克

32) 被宠坏了的孩子是不会爱自己母亲的。——(美)泰勒

33) 治理一个家庭比统治一个王国更难。——(法)蒙田

34) 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宋)朱熹

35) 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宋)陆九渊

36)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汉族谚语

37) 家和万事成。——台湾谚语

38) 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美)富兰克林

39) 孝子不生慈父之家。——《慎子》

40) 治家严,家乃和;居家恕,乡乃睦。——(清)王豫

41)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礼记·大学》

42) 治家最忌者奢。——(清)梁章钜

43)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篇》

44) 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宋)林逋

45)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46) 治心治身,乃治家国。——(明)何良俊

47)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48)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49)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50)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篇8:治家的名言

治家的名言集锦

1)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于,犹为不教也。——(明)方孝孺

2) 严父出好子。——胡君复

3) 教子功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清)陆世仪

4) 教子不趁早,大来多颠倒。——(清)朱锦琮

5) 得贤内助,非细事也。——《宋史》

6) 治理一个家庭比统治一个王国更难。——(法)蒙田

7) 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宋)朱熹

8) 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宋)陆九渊

9)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汉族谚语

10) 家和万事成。——台湾谚语

11) 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美)富兰克林

12) 孝子不生慈父之家。——《慎子》

13) 治家严,家乃和;居家恕,乡乃睦。——(清)王豫

14)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礼记·大学》

15) 治家最忌者奢。——(清)梁章钜

16) 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管子·王辅》

17)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北齐)顏之推

18)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篇》

19) 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宋)林逋

20)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21)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

22)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23)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24)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5) 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6)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27)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28)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29)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30)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31)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32) 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33) 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

34)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35)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6)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7)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8)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39)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40)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41)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42)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43)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44)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45)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46)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47)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8)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49)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50)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51)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52)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3) 治心治身,乃治家国。——(明)何良俊

54)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宋)林逋

55) 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清)范寅

56) 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清)申居勋

57) 师父的打骂强过父亲的溺爱。——(波斯)萨迪

58) 让孩子在父母怀抱里长大是没有溢处的。——(法)蒙田

59) 让孩子有所发现和爱好是自然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法)科莱特

60)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法)卢梭

61) 谁知道有多少孩子由于父亲或教师过分地小心照料终于成了牺牲品。——(法)卢梭

62) 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英)约翰·洛克

63)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64)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65)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66)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67) 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68)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69)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

70)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71)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72)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73)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74)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75) 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篇9:治家的优秀名言

关于治家的优秀名言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2、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4、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6、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7、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8、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9、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0、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

11、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12、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13、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4、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1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16、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17、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8、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1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20、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21、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22、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

23、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4、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25、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6、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27、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8、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9、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30、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31、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32、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33、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34、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35、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36、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37、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

38、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39、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40、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41、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4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43、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4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45、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经典河北石家庄导游词

求石家庄劳动合同

石家庄植物园导游词精选

石家庄健康证办理检查什么材料

石家庄学院是几本院校

石家庄铁路技校有哪些学校

石家庄高二检测语文作文

石家庄疫情加油话题作文

石家庄中考作文题目及:死不可怕

关于大年三十习俗

石家庄治家习俗(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石家庄治家习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