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排水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3-02-23 03:40:59 作者:美爷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美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井下排水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井下排水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井下排水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

井下排水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

[摘要]井下自动控制排水系统在开采的过程和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技术在自动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煤矿井下作业为例,从影响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的主要因素出发,提出了抗干扰的措施,阐述PLC技术在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的设计原理。

[关键词]自动控制 排水 PLC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流入巷道或工作面,形成矿井水。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波及到水源所致,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表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和采空区水。采矿活动造成采动区域及其周边区域水文地质系统和单元隔水构造的破坏,改变了水径流方向和途径,最终在采空区或采动场所汇集,并在汇集过程中因物化作用与时间效应遭受污染的,交替性差的水体。

一、井下排水的重要性

在煤矿的原煤开采中,我国平均每年将有20~4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被抽排到地面且绝大部分被排放掉。但是,煤矿生产抽排的地下水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才被污染的,而并非本身就是污染严重的水。所以,在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环境中,这些水被浪费掉实在是有点可惜,如果在水质较好的地方,对井下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就完全可以达到工业和生活用水标准。另外,井下水对矿井的危害很大,在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中,以瓦斯爆炸和水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如果矿井水排放不畅,水在井下放任自流,将势必造成水灾,更严重的造成设备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矿井坍塌等灾难性的后果。

我国在优化排水方案、改造排水设备及巷道合理布置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监测技术和手段还处在摸索阶段。随着煤矿安全问题的要求的提高,井下水的检控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井下水的排放主要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具有低效率、高劳动量,且容易造成高劳动量的弊端。因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PLC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

1. PLC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向用户的“自然语言”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PLC是通过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控制功能,且同一台PLC还可用于不同控制对象,通过改变软件则可实现不同控制的`控制要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PLC的输入、输出电路一般用光电祸合器来传递信号,有效地抑制了外部干扰源对PLC的影响,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此外,PLC的I/O接口可直接与控制现场的用户设备联接。

2.影响PLC控制系统稳定的干扰因素

PLC作为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配置灵活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装置。因为其本身的高可靠性,它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广,环境越来越复杂,所受到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在PLC控制系统中,就PLC本身来说,其薄弱环节在I/O端口。来自电源波形的畸变、现场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接地电阻的祸合、输入元件触点的抖动等各种形式的干扰,都可能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研究影响PLC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对PLC的干扰的产生过程主要有三个因素组成:(1)电源引入的干扰。雷电冲击、开关操作、大型电力设备启停等,都有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PLC系统故障。(2)I/O信号线引入的干扰。在使用PLC组成控制系统时,要连接大小设备和各种通信线路,这样就有可能会发生各种个样的电磁干扰环境,影响PLC系统的运行。(3)接地线引入的干扰。若接地线处理混乱或是电线上的电位分布不等,则会电路的正常运行,有可能在成数据换乱,信号失真。 3.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对PLC的干扰的产生过程主要有三个因素组成,相应地对抑制所有电磁干扰的方法也从这三个要素着手解决。(1)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扰源。电源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为了抑制电网电压的波动及畸变对系统电源产生的干扰,可采用使用隔离变压器或者使用低通滤波器的措施来解决。另外,也可以使用交流稳压电源来增大抗干扰能力或使用在线式不间断供电源(UPS)来作为PLC控制系统的理想电源。(2)阻隔祸合通道或衰减干扰信号。输入端有感性负载时,在交流信号输入负载两端并联RC浪涌吸收器或压敏电阻RV;在直流信号负载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VD或压敏电阻RV或稳压二极管VX或RC浪涌吸收器等。在使用多芯信号电缆时,要避免I/O线和其它控制线共用同一电缆。(3)降低系统本身对电磁噪声的灵敏度,提高自身抗干扰能力。

三、PLC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分析

在PLC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动控制,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需要开发电器控制系统,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

(2)在开发PLC控制系统的同时,还要选择可靠的控制器及附属电气元件,以更好地适应井下环境。在符合矿用设备的安全标准的同时,还要在设计和开发时能充分考虑和利用井下的条件,使控制简便可行。

(3)在设计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排水控制的要求,进行PLC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以达到自动轮换工作,使水泵房工作更加高效节能的目标。

(4)还可以把感应式数字水位传感器用于煤泥水水位的测量,在开发中使用新型的电量监测模块对水泵电机的电源输入进行监测,并建立PLC与该模块之间的通信,可以使PLC根据各个水泵电机的电量监测数据判断它们的运行状态,做到有故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可编程控制器本身就有很完善的可靠性设计,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但是,工业控制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所以还应该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可靠性设计,以更加有效的保障工业控制的安全。

四、结论

井下排水技术在煤矿的开采中的重要性和井下水资源的缺乏利用以及人工控制井下排水系统的种种弊端决定了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基于可编程控制技术的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是利用当前优秀的工业控制技术精心研究与开发而成的,它具有许多传统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PLC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但是PLC系统在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并最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付铁斌,王洪林.矿井主排水系统监测装置的研制[J].煤矿安全,2004,35(5),17-19.

[2]李胜旺,吉贵堂,赵晓旭.矿井主排水自动化控制系统[J].工矿自动化,2002.

[3]王孝颖,张丰敏,张学松.PLC在煤矿井下主排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2002,28(8):43-45.

[4]周峰,王新华,李剑峰.软PLC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4):57-60.

[5]李泽松.井下水泵房自动排水系统研究[M].2005,(5):3-5.

[6]姚福强,李世光,李晓梅等.煤矿井下主排水泵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J].煤矿机械,2004,(1):1-3.

篇2:基于冗余PLC的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的论文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井下排水系统的故障出现在PLC硬件或者外围线路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PLC的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设计方案提高了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自动控制 冗余PLC 自动控制系统

随着国家煤矿工业的发展,井下排水系统作为矿山的六大系统之一,承担着排除井下积水的重要任务。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安全运行。在传统的井下排水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继电器或者PLC控制的方法,不具有冗余控制的功能,一旦PLC发生故障或者外围硬件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性能。因此,本文设计了冗余型井下自动排水系统,实现了冗余控制,有效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 系统总体设计结构

篇3:基于冗余PLC的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的论文

该系统采用S7-400H冗余系统PLC,一套PLC系统正常运行,另一套PLC系统同步运行。当其中一套PLC出现故障时,同步地切换到另一套PLC系统,实现了PLC系统切换的快速性,保证了硬件和软件的冗余,提高系统的安全运行效率。整个冗余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将水泵机组子模块ET200中的检测信号(电动阀门、水泵运行状态、电机电压、电流、温度、流量、液位等)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冗余控制箱,在井下通过显示操作台控制和监控排水系统的工作状况,可通过光纤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的调度室上位机,实现排水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

2 系统硬件设计

篇4:基于冗余PLC的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的论文

图2 硬件系统结构

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由冗余PLC、触摸屏、上位机、交换机、检测传感器等组成。其中冗余系统的I/O输入量:水泵工作方式、启停信号、控制方式、主副真空泵的选择、真空泵的启停、急停、复位、液位开关、排水闸阀、电磁阀的到位信号等;I/O输出量:水泵的启动停止信号、故障指示、水泵运行指示、水位超限指示、排水闸阀和电磁阀开关控制信号等;模拟量输入信号:出水口正压力、水泵吸水口负压力、电机电压、电流、水泵轴温、电机轴温、管路流量、水位等。触摸屏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P277,通过以太网与冗余S7-400通讯,当一套PLC系统发生故障时,触摸屏自动切换到另一套PLC系统,保证与触摸屏的正常通讯。

3 系统软件设计

冗余PLC的排水系统软件程序有冗余切换子程序、避峰就谷子程序、模拟量采集子程序、水泵启停子程序和故障检测子程序组成。冗余切换程序完成对PLC通讯系统的检测,当主PLC发生故障,程序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避峰就谷子程序根据用电部门提供的'不同时间段的电价和数字液位开关的信号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停数量;模拟量采集完成对电机参数、水泵进水出水压力、液位、温度等的检测;故障检测程序完成对电机温度、水位报警等的检测;水泵的自动启停有水仓的液位完成,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水泵自动控制流程

排水泵房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组态王6.55软件进行开发,电机参数、水泵的启停状态、通讯状态、压力、流量、液位等数据,展现在上位机上,实现井下排水系统的远程控制。排水自动化集控系统监控画面如图4所示。

图4 排水自动化集控系统监控画面

4 结语

基于冗余PLC 的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完善的硬件和软件思想实现了电机参数、压力、温度、液位、水泵启停状态、工作方式等功能,完全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实际应用表明,设计的排水自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故障处理容易,维护简单,大大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完善了排水系统的控制功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华东,李世光,高正中.基于 PLC 和 WinCC 的井下泵房监控系统[J].工矿自动化,2007(6):51-52.

[2]吴同性.基于PLC 及以太环网平台的井下中央泵房自动化系统设计[J].煤炭技术,2010(5):45-46.

[3]谢苗苗,李华龙.基于LPC2292的煤矿井下排水分站设计[J].煤矿机械,2011(5): 227-228.

[4]谭国俊,韩耀飞,熊树.基于PLC的中央泵房自动化设计[J].工矿自动化,2006(2):48-50.

篇5: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前言

随着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系统中的设备通过电缆来连接,从而形成了很大的限制性,为了拓宽系统控制的范围,在系统中应用了ZigBee无线网络技术,这种技术具备成本低、易维护、自我修复等优点,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与现有的自动控制系统有线网络相比,基于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将会具备更加优越的性能,从而提升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1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1发射模块

传感器在进行信号发送时,发送的为4~20mA的标准电流信号,发射模块接收到信号之后,需要对信号进行转换,变为电磁波无线之后在发射出去,而这就是发射模块的功能。发射模块的硬件具有固定的结构,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之后,首先由I/V变换电路对信号进行变换,经过变换之后,标准电流信号由4~20mA变为1~5V,随后,变化之后的信号经过零点迁移电路,成为0~4V电压,再经过A/D转换器以及单片机之后,变成电磁波无线信号,实现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在进行发射模块硬件电路设计时,首先要对使用的元器件进行了解,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微控制器的型号为P89LPC935,该型号为单片封装,处理器结构的性能非常高,在执行命令时,所需的时间比较少,同时,此种型号的微控制器中集合了很多系统级的功能,使用之后可以大量的减少元器件的数量,降低系统成本;射频芯片的型号为CC1100,此种芯片具备可编程的特点,而且与ZigBee协议之间具备较高的一致性,在低功耗无线应用中,适用性非常强;ADS7829是发射模块硬件电路中一个重要的元件,此种型号的元件所具备的采样速率是非常快的;在I/V变换电路中,主要的功能就是信号变换,在选择元件时,采用了无源I/V变换;零点迁移电路为LM358,在LM358内部,设置了两个双运算放大器,这两个部件之间相互独立,在单电源中具备比较高的适用性。在明确电路元器件的型号和功能之后,就需要进行发射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1.2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的步骤与发射模块是相同的,首先需要明确各个元器件的型号及功能。在接收模块中,包含四个部分:射频芯片、单片机、D/A转换器、V/I转换电路。实际上,接收模块的工作流程就是将发射模块逆过来。D/A转换器选择的型号为TLV5617,此种芯片的接口为SPI接口,输入时的通道为单个,输出时的通道为双通道,芯片的输入端与发射模块单片机的接口需要进行有效地连接;V/I转换器选择的为集成的AD694型号,通过转换器的转换,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4~20mA标准电流信号。这两个部分的元件型号确定之后,就需要根据其功能及相关的要求来进行电路设计。

1.3PCB电磁兼容

在进行PCB设计的过程中,电磁兼容是必须要考虑的,只有电磁兼容性能比较优异,才能保证PCB设计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具体说来,应该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在进行电源线设计时,为了将环路电阻减少,就需要将电源线的宽度增加,同时,在进行电源线的走向设计时,要与数据传递的方向保持一致,这样一来,抗噪声的能力才会比较好;②在进行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设计时,要设置滤波电容,位置为电源输入脚;③为了保证晶振的正常运转,在晶振信号线附近要避免其他信号的穿过;④为了将寄生耦合降低,元件面与焊接面之间不能出现平行。

2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1需解决的问题

自动控制系统在应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软件设计时,首先需要解决可靠性以及延时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可靠性,要从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两个方面来保证,通过电路的合理设计以及软件的科学编程,来提升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于延时,延时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不过在系统中应用了ZigBee技术之后,延时问题也被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通过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可靠性及延时的问题。

2.2发射模块

①进行初始化程序设计。针对微控制器的'型号,在进行软件设计时,就需要选择I/O口输出模式,为了保证I/O输出模式的正常使用,I/O口模式要保证正确的配置,通常来说,I/O口配置寄存器决定了其模式。I/O口模式配置完成之后,需要进行SPI寄存器初始化,在SPI寄存器中,包含主模式和从模式两种操作形式,这两种模式所具备的速率是非常快的。初始化完成之后,要将开门狗关闭,并将外部中断开启。②CC1100初始化程序设计。在CC1100中,微控制器为其接口显示,在进行初始化程序设计时,要对寄存器进行正确的配置。③发射模块软件程序设计。无线收发模块的电源来源为电池,为了保证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就需要将系统的工作时间尽量的减低,在非工作状态时,系统需要处于睡眠状态,基于此,LPC935在工作时,采用的方式为定时采样中断,采样完成之后,就会进入到睡眠状。

2.3接收模块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控制之后,CC1100将会自动终止接收,这是CC1100具备的一个可选功能,称之为电磁波激活。也就是说,CC1100在工作的过程中,接收等待状况并不是一直持续的,而是接收等待状况以及深度休眠状态各维持一定的时间,这样一来,在对数据信号进行侦测时,就可以不借助MCU的作用。CC1100在进行侦测时,如果侦测到数据信号,就会将信号发送给LPC935,如果此时LPC935处于休眠的状态,CC1100就会向其发送一个外部中断信号,LPC935接收之后进行相应的反应,同时进行数据信号的接收,数据信号接收完毕并检测地址正确之后,就会向发送模块发出已接收的应答信号。这一系列的过程完成之后,会再次进入到休眠状态,直到再有数据信号传来时,才能被激活。

3结论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通过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将电缆连接时存在的范围限制解除,从而提升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范围,同时,经过科学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设计之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在运行的过程中,有效的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基于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将会具备更加广阔以及深入的应用前景。

篇6:基于PLC多台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设计的论文

基于PLC多台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设计的论文

摘要:当前屋顶式空调机组被电厂等使用单位广泛应用于集控宣,电子设备间等场所,在此环境下,通常有多台屋顶式空调机组需要进行集中控制,控制系统需要安全可靠、性能优越、操作方便等特点。基于此,本文通过吉荣牌屋顶式空调机组的应用实例,对采用PLC模块式实现多台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设计方法进行相关探讨和简要论述。

关键词:PLC;硬件配置;控制要求;控制方法;网络读写

一、概述

吉荣牌屋顶式空调机组被广泛应用于电厂、医药、军工、写字楼、商场等场所。对于电厂来说通常有多台屋顶式空调机组需要进行集中控制,可以通过使用SIEMENS(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CN中CPU226控制器的网络读写功能,对多台屋顶式空调机组进行全天候自动控制,实现智能无人操作管理。华能某电厂工业空调项目使用了多台吉荣牌屋顶式空调机组,本文以此项目为例,对基于PLC多台空调机组的自动化设计方法进行相关探讨和论述。

二、系统硬件配置

S7―200CN通讯端口采用RS―485信号标准9针D型连接器,同时西门子公司提供了两种类型的网络连接器,你可以很轻松的把多台设备连接到一条总线上,这些连接器有一个开关,可以选择网络所需的合适终端匹配。(具体连接方式见《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手册》。)

根据上述特点以及吉荣牌屋顶式空调机组的结构控制特点,我们采取如下的控制方案:一台触摸屏KTP178直接与其中一台PLC相连,以这台PLC为桥梁,其他三台PLC通过这台PLC与KTP178交换数据,通讯通过网络读/写指令来实现,程序既可独立运行又可以四台相联系。(这种方式在没有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连接31台PLC,如果加上中继器则可以扩展至125台。)

此方案的.硬件配置为触摸屏KTPl78一台、CPU226四台,其中一台屋顶式空调机组为主模块单元。配有一个模拟量扩展模块EM235、温湿度传感器及相应的电器控制部分,其余三台屋顶式空调机组作为从模块单元。由于此方案中KTPl78直接与主模块单元交换数据,主模块单元的PLC通过网络读写与其它PLC通讯,因此其优势在于成本相对较低,可以连多台PLC,结构灵活,控制简便:但同时随着PLC数量的增加,网络通讯速率降低,出现异常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

三、输入输出信号

四、控制要求反方法

(一)系统控制要求

1、根据当前温湿度及设定温湿度对系统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2、具有故障检测与报警功能,能查询当前故障和历史故障。

3、系统具有定时控制,能自动开/关机组。

4、四台压缩机要求有轮换功能。

(二)触摸屏KTPl 78要求

1、能查看各模块的输入输出状态。

2、查看当前报警和历史报警。

3、显示当前温湿度,并能查看温湿度曲线。

4、对温湿度设定等参数能进行修改。

5、能开/关机组,并能进行定时设定。

6、能对显示的温湿度参数进行校正。

(三)控制方法的实现

1、机组运行控制程序的实现。

温湿度探头采样进来的是0―5V的信号,分别对应0―50℃与0―100%。计算公式为:T=A/32000×50,H=A/32000×100(A表示采样值)。然后根据温湿度设定值控制压缩机、加热器、加湿器的运行。

2、报警处理

在KTPl78的报警信息栏里写上如下信息:

0001机组1送风机过载

0002机组1风压故障

0017机组2送风机过载

0018机组2风压过载

对于历史故障,在KTPl78里的list(history alarm)中写上:

1 机组1送风机过载

2 机组1风压故障

13 机组2送风机过载

14 机组2风压故障

48 机组4积水报警

3、设定温湿度等参数、当前温湿度读取处理

在主模块中,将采样得到的温湿度值用网络写指令写入从模块。在从模块中。用网络读指令读取温湿度设定值等其他一些参数设定值。

4、压缩机轮换处理

在从模块中,用网络写指令将压缩机运行时间写入主模块,在主模块中,根据每台压缩机运行时间,分别列出四种不同的压缩机启动顺序分别进入四个不同的控制子程序。

5、输入、输出状态处理

在每个从模块中分别列出它的输入输出状态,再用网络写指令写入主模块中。

在KTPl78中再做一个模块选择点,根据用户选择模块,将相应模块的I/O状态信息显示在触摸屏KTPI 78上。

五、流程图

主模块:

六、结论

对于屋顶式空调机组,其特点在于现场安装方式简易,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西门子PLC模块式的设计、灵活多样的组网方式恰好符合多台屋顶式空调机组的控制要求。吉荣牌屋顶式空调机组采用西门子控制器及相应组网方式后,能很好的达到控制要求,充分体现屋顶式空调机组的优点,完成其相应的功能。

太阳能电池环境监测系统研究论文

冶金业PLC技术研究论文

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

矿山井下无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论文

宾馆建筑排水节能设计论文

排水管线资产管理研究论文

上海给排水的实习论文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论文

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plc课程设计总结

井下排水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井下排水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