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的摘要论文

时间:2023-03-01 03:48:54 作者:明天开始不熬夜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明天开始不熬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硕士论文的摘要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硕士论文的摘要论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硕士论文摘要

创新创业是促进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学习、实践和借鉴,学习和借鉴关键要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粤、浙、苏、鲁等国内发达地区县市的迅速崛起,不仅得益于其固有的政策和区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解放思想、创优环境、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

××作为中部百强县市之一,以发达地区为师追赶发达地区,实现“打造全省最好县市、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奋斗目标,必须牢牢抓住三个“关键词”。

篇2:硕士论文摘要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

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学生中抓起。

本文从三大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持之以恒的教育阐述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篇3:硕士论文摘要

路遥以其澎湃的激情专注于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人情物事,他的`《平凡的世界》就塑造了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典型”的人物形象,尽情展示着普通人物的不平凡人生。

本文通过对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作者的生活经历,黄土地的苍凉,对黄土地的深情与热爱,黄土地的悲欢离合与爱情悲剧等方面分析路遥作品特有的苍凉、悲壮的悲剧情结。

篇4:硕士论文摘要

汽车共享用户的使用行为特征研究

汽车共享是一种以汽车使用权代替拥有权的新型交通模式。

这种模式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蓬勃的发展,并在减少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和改善交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我国的汽车共享刚刚开始起步,缺少基于实证性数据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我国某汽车共享组织自20**年9月至20**年6月为期22个月的不包含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租车订单数据为基础,对汽车共享用户的使用行为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工作从月订单数量、取还车时间段、单次使用时间长度、单次使用里程和每单消费金额等维度上对总体会员的使用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并根据会员使用活跃度的不同,将整体会员分为活跃性会员和偶发性会员两类。

活跃性会员指:使用车纷享系统有效时间在9个月以上,且平均月订单数在0.5单及以上的会员;或者使用车纷享系统有效时间在3-9个月,且月平均月订单数在1单及以上的会员。

同时,对比了不同类型会员的使用模式差异。

研究发现,占总体会员数量25%的活跃性会员组,拥有占总订单量70%的订单,是车纷享的主体会员,且具有比较集中的使用时间段和行驶里程。

在此基础上,采用群体细分的方式对活跃性会员进行进一步的分组分析研究。

根据会员使用频率的波动性与否,将活跃性会员分为波动组会员和稳定组会员。

而后,再根据会员使用频率的高低,将稳定组会员分为高频稳定组、中高频稳定组、中低频稳定组和低频稳定组。

总结和分析四组会员的使用行为特征差异,凝练出不同组别会员的典型使用模式。

研究发现,使用频率越高的会员,越倾向于在工作日使用共享汽车,其晚高峰取车早高峰还车和早高峰取车晚高峰还车的出行行为特征也相对较为明显,同时短距离短时间的出行比例也相对较高;使用频率越低的会员越倾向于在周末使用共享汽车,使用时间段相对较为分散,其长时间长距离出行比例相对较高。

因而推测,使用频率越高的会员通勤或业务出行倾向越明显,使用频率越低的会员非通勤交通出行倾向越明显。

同时,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组别会员对网点运营特征的影响,本文从网点使用频率、网点使用强度、车辆利用率和月营业额等维度对网点的使用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合会员分组,对各组会员人数比例与网点运营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在使用频率上,大多数网点保持在8-18单每月,且该指标与网点中高频组会员比例显著正相关,与低频组会员比例显著负相关。

在车辆利用率上,大多数网点为15%-30%之间,且该指标与使用该网点的偶发性会员人数比例显著正相关。

在使用强度上,大多数网点保持在700-1300km/车-月;且该指标与偶发性会员人数比例显著正相关,与高频组会员人数比例一般正相关,与低频组会员人数比例一般负相关。

在月营业额集中,个网点主要在1500-3000元每月;且该指标与高频组和中高频组会员人数比例显著正相关,与波动组会员人数比例一般正相关。

此外,本文还从锚点维度,对会员使用锚点数量及锚点位置进行了分析。

分析发现,有95%左右的稳定组会员拥有锚点,且锚点数量集中在3个以内。

在此基础上,根据锚点的不同使用情况 (单锚点、双锚点、三锚点及三锚点以上的多锚点情况),对稳定组会员的锚点使用模式及锚点主次情况进行分析。

运用地图匹配和锚点赋值,锁定四组稳定会员的网点锚点,并对不同组别会员的网点锚点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

分析发现,频率越高的会员组越倾向于单锚点和双锚点、三锚点中以一个锚点为主要锚点的使用模式,且单锚点或主锚点在位置上更倾向于城市非核心区的产业园区附近。

使用频率越低的会员组越倾向于多锚点和锚点间不分主次的使用模式;且锚点更倾向于在城市核心区集中。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按印证了较高频率使用会员的通勤交通出行倾向和较低频率使用会员的非通勤交通出行倾向。

本文通过对汽车共享用户使用行为特征的详细分析,总结和凝练了不同组别会员的差异化使用行为模式。

这些研究结论将会作为今后车辆GPS数据分析和用户问卷调查的依据,为汽车共享课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篇5:硕士论文摘要

多模式网络下轨道交通与出租车的竞争与合作研究

轨道交通作为环保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轨道交通作为缓决城市交通拥堵、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良方,但是,轨道交通建设费用昂贵,单纯依靠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不考虑城市的资源现状是不合理的。

同时,现有大城市的出租车拥有量都达到一定规模,而出租车存在着空驶率高,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状,未来出租车在以公交优先为导向的城市交通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也成为出租车面临的一个问题。

本文认为一个合理的交通网络结构,应该是以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为骨架,同时以各种其它交通方式充实整个交通网体,达到既保持交通方式多样性,适应多样化需求,又可以减少个体化不集约的交通方式,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以这种目的为出发,本文提出了轨道和出租车合作,也就是T&R(Taxi and Ride)的设想,希望将出租车与轨道由恶性竞争转向良性合作,既通过出租车来扩大轨道的服务覆盖范围,又提高出租车的利用率。

同时,本文将改变以往以单一方式来进行方式划分的传统,提出以方式链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出行,特别是研究轨道出行。

由于轨道站点步行服务范围的限制,使得轨道出行常常要借助别的方式进行接驳,从而形成了方式链出行。

方式链出行的提出,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交通预测技术,从基于出行的预测方式转向基于活动的预测方式,本文也将利用基于活动的非集计模型来对T&R这一模式的进行预测分析和政策评价,本文将分别采用MNL和NL两种非集计模型进行标定和分析,对比其在方式链出行分析中的优劣,并且选择一种较优方案进行政策评价测试。

通过政策实施效果的对比,来探讨T&R的可行性和发展策略。

篇6:硕士论文摘要

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居民活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单纯的以公交为主的交通模式并不能代替健康的空间联系结构。

在城市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空间布局的职能分化带动了城市形态的分化,进而形成了城市的内部空间布局。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在纲要阶段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合理定制。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关系对于城市和交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时代给交通各领域的研究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利用数据来研究交通领域的问题成为了许多研究的重点。

其中,移动通信数据在长时间追踪个体位置信息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并且更新周期短,准确性高。

本文旨在通过对移动通信数据的挖掘,提出能够描述居民活动空间的有效指标,以作为讨论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活动空间关系的基础。

首先,论文对居民的居住地的识别,提出了三种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通过时间阈值法来识别居民居住地是类似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但不同研究所使用的时间阈值不同,论文细致讨论了不同时间阈值对于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此方法的准确性与可用性不高。

而时间绝对值法则能够识别所有居民的居住地,但其准确性扔有待商榷。

经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发现,依据信息熵法来识别居民居住地,是一种非常有效又合理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居民居住地。

其次,论文对居民的工作地进行了识别,识别方法与居住地的识别方法相同。

对于工作地的识别,三种方法的识别率要远低于居住地的识别,但考虑的实际就业率,工作地的识别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之后,论文提出了利用移动通信数据来提取和分析居民活动空间的新思路。

即根据锚点理论,寻找居民活动空间中的重要停留点作为锚点。

具体方法为,在将移动通信数据转化为居民在不同停留点的停留时间后,根据居民在不同地点的停留时间、出现次数以及与其他地点的关联情况,计算居民对于每个停留点的兴趣值。

然后,利用居民的兴趣值构建出一个多维子空间,再通过高维子空间聚类的方法对居民进行聚类。

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对居民进行聚类,并与锚点理论相结合,得到拥有不同数量锚点的居民类别。

最后,论文通过凸多边形法来描述居民活动空间范围的大小,通过其长宽比来表述居民活动空间的方向性。

结果表明,不论居民拥有几个锚点,其活动空间的大小均服从参数相同的指数分布,长宽比均服从参数相同的正态分布。

这一结论对于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对于居民活动空间进行了一部分的有效描述,包括居住地、工作地以及类别隶属关系、活动空间范围等,能够为之后讨论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关系提供很好的支撑。

但本文尚未涉及到城市建成环境方面的研究。

此外,针对移动通信数据的有效性也值得深入讨论,为相关研究的准确性作为支撑。

篇7:硕士论文的摘要论文

硕士论文的摘要论文

摘要的编写,应遵循文摘标准。1970年美国颁布了《美国文摘国家标准》。标准认为: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文摘一般含有从原始文献提炼出来的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连贯的、依次排列的。它们是:“原始文献中所阐述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①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文摘要素的万全之策是将文摘要素标准具体化。然而,要求文摘要素一体化是形而上学的、不切实际的。②如果无视文摘标准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规范,也不能广泛地有效地传播信息。因此,文摘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应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和具体性。③文摘结构模式的区别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加以区分;自然科学文献的文摘要素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包括目的、对象、新见解和结论。另一种是按照不同的文献题材规定不同的文摘结构。如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小说,散文,专利等。其中学术论文的要素为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所要评论的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摘要显然属于社会科学类别中的报道性文摘。所以,写作上应符合以上类别的要求。同时,还要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硕士毕业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600~800字。(2)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3)摘要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每篇摘要都是与题目连排的,题目是文摘的第一句话;(4)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题、新方法、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等;(5)删去背景与过去的研究信息,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杜绝文学性修饰与无用的叙述;(6)用第三人称写,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连续写成,不分段。

篇8:硕士论文的摘要简评论文

三篇硕士论文的摘要简评论文

摘要: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都要求在正文前写一个摘要。摘要又被称为二次文献,具有索引功能,对论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少人对硕士生写摘要的水平如何,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评论。本文节选了三所大学的三篇内容相似的硕士论文摘要,对其要素、内容、格式、注意事项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三篇摘要的写作都存在不少问题。由此可见,论文摘要的写作应引起各方的重视。

关键词:文摘;摘要要素;注意事项

1 摘要的概念、要素及写作注意事项

1。1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或文摘。国际文献标准已将摘要(synopsis)与文摘(abstract)合为一个概念,摘要即文摘。摘要的编写,应遵循文摘标准。1970年美国颁布了《美国文摘国家标准》。标准认为: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文摘一般含有从原始文献提炼出来的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连贯的、依次排列的。它们是:“原始文献中所阐述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①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1。2 文摘要素标准不能唯一化

文摘要素的万全之策是将文摘要素标准具体化。然而,要求文摘要素一体化是形而上学的、不切实际的。②如果无视文摘标准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规范,也不能广泛地有效地传播信息。因此,文摘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应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和具体性。③文摘结构模式的区别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加以区分;自然科学文献的文摘要素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包括目的、对象、新见解和结论。另一种是按照不同的文献题材规定不同的文摘结构。如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小说,散文,专利等。其中学术论文的要素为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④

1。3 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本文所要评论的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摘要显然属于社会科学类别中的报道性文摘。所以,写作上应符合以上类别的要求。同时,还要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⑤

(1)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硕士毕业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600~800字。

(2)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3)摘要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每篇摘要都是与题目连排的,题目是文摘的第一句话;

(4)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题、新方法、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等;

(5)删去背景与过去的研究信息,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杜绝文学性修饰与无用的叙述;

(6)用第三人称写,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连续写成,不分段。

2 对论文摘要的对比分析

本文节选了全国各地四所高校四篇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摘要,论文主题是语篇分析理论和英语阅读的关系。现将关于论文的主要信息编号列表1如下:

为了表述方便,在下文中用了上表的摘要编号来代替文章,并且把第一部分中的注意事项也编号为注1、注2、注3、直至注6。

三篇摘要都写得不标准,从形式上看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是分段太多。因为由注6中可知,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连续写成,不分段。从内容上看,有明显抄袭的痕迹。摘要1、2、3用了语篇理论中的图式理论,衔接理论来和英语阅读建立联系。所以他们的见解是一致的,没有自己的新见解。摘要1和摘要2 抄袭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目的`、方法、新见解和结论都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语言稍微有所改动。从他们写作的年份看,应该是摘要1抄袭了摘要3。但也可能是他们都抄袭了他人的,这一点已无从考证。从结构上看,各部分比例不协调:三篇论文都偏重于背景和文章结构的介绍、目的和结论着墨不多。

下面对三篇论文摘要进行逐一分析:

摘要1包括了社会科学文献所要求的四要素目的、对象、新见解和结论。不足之处也很多:根据注1该摘要篇幅太长。根据注6该摘要背景知识介绍太多。根据注2该摘要的第一段第三段的背景知识和论文结构安排属于引言中的内容,不应该出现在摘要中。⑥

摘要2是一篇很不合格的论文,首先,要素不全,没有明确提出论文目的和方法,其新见解和结论的表述也模糊不清,违反了注4的规定。本篇摘要结构混乱,语义不清,违反了注6的规定。

摘要3符合硕士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也包含了摘要所要求的四要素,但逻辑性不强,结构混乱。该摘要在最后一句指明了目的,而目的应该在摘要的开始就点明。方法和新见解不应该在论文结构的安排中表述出来,因为根据注2论文结构安排是引言的内容。

3 结论

以上三篇硕士生毕业论文摘要的写作均存在不少问题,这说明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学校对此也应给予足够重视,专门开设论文摘要写作与练习课,严格要求学生。硕士生更应该端正态度,多看一些摘要写作方面的书,或者参照国际上知名度高的文摘检索库里摘要的写作。

注释

①桑良至。文摘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9—11。

②李福民。科技论文写作(课件)。2007。

③桑良至。文摘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47。

④桑良至。文摘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101—104。

⑤程亮。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eb/ol]。(2006)[2007—7—13]

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二○○五年三月编印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南》[2007—7—14]

篇9:硕士论文摘要怎么写

1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 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

2) 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

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2 摘要的分类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

2.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

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

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

2.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

2.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

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分类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

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

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

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

一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者摘要写得过简,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其修改。

篇10:硕士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1)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篇11:硕士论文摘要写法

硕士论文摘要写法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座椅各位在写摘要的时候主要就是对自己的论文进行总结。

学位论文摘要指南

1. 学位论文必须有摘要。

论文摘要看似不起眼,却在论文写作、审查、答辩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你在写摘要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自己的论文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别人在看你的长篇大论之前,借助你的摘要,能够更加顺利地理解你的思路和思想。

你的论文摘要甚至可以左右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及其表达方式。

在论文答辩的繁忙季节里,摘要写得好的论文尤受欢迎。

2. 形式上说,摘要是在论文完成之后写;

实际上,论文还没有开始就要写摘要,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和调整摘要。

你的论文摘要指引着你论文的写作方向,检查着你论文的漏洞和缺失。

如果你写不出或写不好摘要,那不仅表示你可能缺乏概括能力,更可能表示你的思想还不清晰,你的论文还没有成熟。

3. 长文好作,摘要难写。

论文摘要需高度概括,又不能失之空洞;

极富信息量,又不失之啰嗦拖遢;

论文中的重要内容都要提到,又不失重点,尤其突出论文的亮点(自己的发现、发明、创见)。

千把字要承担如此重的任务,是很费思量的.。

4. 论文摘要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百花齐放,有自己的个性,但有一些必须交待的要素。

其一,摘要需交待你在论文中准备回答或解决什么问题,在交待这一点时顺便可以提到这种研究的价值或意义(不说也行,人家会判断);

其二,摘要需交待你干了什么以及是怎么做的,也就是你的研究内容、过程、方法、工具等;

其三,摘要需交待你的研究结果,也就是你取得的发现、发明、基本观点、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和结论的写法

“摘要”和“结论”是让人们通过便捷的环节来简要了解你论文的“内容”和所得出的“研究结果”的关键。

因此,需要精心撰写。

但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同学的摘要和结论写得不规范,故在此为大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何谓“摘要”?就是你论文的关键内容。

人们通过摘要,可以了解你的研究对象、角度、方法、目的、观点。

因此,上述五项就是学位论文摘要的五要素。

鉴于此,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撰写摘要的基本的“公式”:

本文以……为对象(研究对象),旨在以……为视角(研究视角),通过……的方法(研究方法),力图为……提供参照(研究目的)。

本文认为……(主要观点)。

撰写摘要最要规避如下写法:

1.逐章介绍——人们通过目录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不需要在摘要中采用类似表述。

2.空发议论——不少同学在摘要中说了很多套话,随意议论,人们无法弄清你论文的内容。

3.谈创新点——创新点可以在绪论中指出,不需要在摘要罗列。

4.自我评价——论文写出来是要让读者评价的,不需要自卖自夸。

何谓“结论”呢?那就是经过你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人们通过结论可以简要了解你经过一番辛苦的研究,针对你在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所得出的结论。

我也在此给大家提供一个撰写结论的基本“公式”:

经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可以用序号分列叙述,也可分段叙述)。

撰写“结论”也需要规避如下写法:

1.把“结论”写成“余论”:结论就是结论,不需要再余一些问题给读者展示。

2.把“结论”写成“展望”:一篇论文把论文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即可,一般不需要再展望什么。

如果一定要展望,那么在结论之后写百十个字表达一下即可。

3.把“结论”写成“感想”:不少同学在结论中经常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把许多与结论没有关联的东西写进来,这是忌讳的。

那么“摘要”中的“观点”和“结论”中的“结果”有何联系与区别呢?

“摘要”中的“观点”是对自己论文研究结果的进一步提炼,只谈观点而不需要任何说明。

“结论”中的“结果”是对自己论文研究结果的叙述,字数可多于“摘要”中的“观点”;

同时,针对结果当中易引起分歧的问题需要简要说明。

鉴于以上认识,“摘要”可用600字来表述,“结论”可用1500字表述。

因此,要利用好这有限的字数,就必须采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让人感到简练清晰。

篇12:硕士论文英文摘要

Studies on Defence Gene-Myrosinase Gene from Cruciferae Vegetable

ABSTRACT

Glucosinolates-myrosinase is an important defence system in brassica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mustard oil bomb”。The myrosinase genes in 49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and Brassica aboglabra Baily were clon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ree methods of RNA extrac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s of Phenol-Chloroform and Trizol were better than the method of UNIQ-10. The abundance of RNA in cruciferous vegetable was also related to the attacks from different insects.

Specific primers based on the the conservative domain of myrosinasewere designed to clone myrosinase genes in 49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and Brassica aboglabra Baily by RT-PCR.

One nucleotide acid fragment (350bp) was obtained in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 and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respectively, but two fragments (350bp and 466bp) in Brassica aboglabra Baily.

It was found that that the fragments of 350bp were highly homologous with the cloned myrosinase genes in Genbank. Therefore, these fragments of 350bp were part of myrosinase genes in these plants. The fragment of 466bp in Brassica aboglabra Baily had an additional nucleotide acid between 310 and 426 compared with myrosinase genes in Genbank. Amino acid sequences were deduced from these fragments and analyzed.

Primers for RAC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acid sequences of the fragment that has been cloned in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 to gain the full gene of myrosinase (full cDNA). The full myrosinase gene is of 1841bp with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1647bp.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myrosinase mRNA was predicted with 83 loops that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mRNA and the least structure energyof -33.61kcal.

The protein sequence of 548 amino acids was deduced from this gene. This protein was predicted to be a hydrophilic and dissoluble protein according to the hydrophobicity analyse.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 was predicted to have 149 amino acids (27.2%)as alpha helixes (Hh), 79 amino acids (14.4%) as beta sheets (Ee), 281 amino acids (51.3%) as random coils (Cc), and 39 amino acids (7.1%) with unknown stuctures(?)。

The myrosinases in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and Brassica aboglabra Baily were found to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cluster analyses based o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Key words: myrosinase; RNA extraction; RACE; cruciferal vegetable;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Plutella xylostella

篇13:硕士论文英文摘要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ethod of Temporal Data and Applications

ABSTRACT

In 1965, the famous American computer and control specialist Professor Lotfi A.Zadeh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fuzzy sets, creating a new field of mathematics--fuzzy math. In 1979, Professor Zadeh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granules, studying a group of similar subjects as a whole or a whole as a part.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gradually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1990s.Putting the tool of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into the related fields of data mining and time series processing will undoubtedly broaden the scope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with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application value.

This paper focuses on data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giving an overview of 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odel algorithm, and then delv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in the field of classification, time series, linear prediction, nonlinear prediction, showing the results of information granualation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A.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ethod of temporal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ree kinds of 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ethod: timeline-based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odel,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value axi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imeline and numerical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odel, and gives specific steps of the algorithm of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B. Construct classif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granlation method.

Construct classifiers using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ethod through data normalization, 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particle selection and etc.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classifier in both speed and effectiveness on a certain level.

C. Establish linear forecasting model of temporal data by using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based Two-Stage algorithm.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ethod was combined with the Two-Stage algorithm, which was given by Chiang Kao and Chin-Lu Chyu(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linear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model.

D. Establsih nonlinear forecasting model of temporal data by using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based vector machine (SVM) algorithm.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ethod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to establish nonlinear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model give a full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Using this model the changes in trends of a time sequence can be given.

E. Build the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integrated platform.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platform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was built on the platform of MATLAB. The platfor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formation supporting platform, the basic platform of the granulation, granul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platform can achieve the relevant the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of data, and then process data mining.

KEY WORDS:Information Granulation of Temporal Data, 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Machine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SVM,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摘要写作的时态【3】

摘要写作时所采用的时态应情况而定,力求表达自然、妥当。写作中可大致遵循以下原则:

1. 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句子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应使用现在式;如果句子的内容是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则使用现在完成式。

例如:

The authors review risk and protectivefactors for drug abuse, assess a number of approaches for drug abuse preventionpotential with high-risk group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andpracti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2 (1): 64-105]

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firmed fourdimensions of temperament: ….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93, 50 (12):975-990]

2. 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式(如:This paper presents…);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式(如: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search onself-initiated and professionally facilitated change of addictive behaviorsusing the key trans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change.[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2, 47 (9): 1102-1114]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captopril could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after a myocardial infarc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2, 327(10): 669-677]

3. 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式。

We describe a new molecular approach toanalyz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omplex microbial populations. [Applied an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3, 59 (3): 695-700]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21 may be auniversal inhibitor of cyclin kinases. [Nature, 1993, 366 (6456): 701-704]

4. 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式、臆测动词或may,should, could等助动词。

We suggest that climate instability in theearly part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may have delayed the melting of the Saaleanice sheets in America and Eurasia, perhaps accounting for this discrepancy.

篇14:硕士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硕士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一、硕士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摘要即概要、内容梗概。摘要主要要包括论文的四个要素,即:题目、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字和要求。

论文摘要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用简明、扼要的话语记述论文的重要内容,对论文全文进行概括的.一篇独立的短文。

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摘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便于人们进行文献检索和分类,易于在庞大的数据资源库中为他人提供所需信息,因此,须引起重视。

论文摘要一般也遵循开头、展开、结尾三步走的结构。

第一段为研究背景、意义或目的;

第二段为本文的结构。

开头(what)即主题句,开门见山地点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展开(how)即对主题句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说明其论据、论点及分析过程;结尾是全文的结论或补充。

二、写作论文摘要一般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论文摘要中一般不出现图片、表格、数学公式或各种结构式等,除非实在无法表达。

2.论文摘要的中英文必须对应,一般不以数字开头。

3.论文摘要叙述要简明扼要、有逻辑、结构完整,删除不必要的、修饰性的叙述。

4.尽量使用第三人称,使用“进行了……研究”、“做了……调查”等句式表明主旨思想,不使用”作者“类的主语表达。

5.论文摘要要有实质性的内容,不得简单重复标题的意思。

6.论文摘要一般不使用长句式,用简短的语句表达最确切的意思,一段式写完,不必分段。

三、摘要范文

目的 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方法 收集xxxx9年1月—xxxx0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解释并尽可能地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 ,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 。

结果 患者由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异常到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结论 良好的护理指导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篇15:硕士论文英文摘要时态

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一般现在时。

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

分别举例如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质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a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树)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

例如: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树干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

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

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

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2) 英文摘要的语态。

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

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主动语态。

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语感要强。

必要时,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开头。

被动语态。

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

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还是采用被动语态为好。

即使在报道性摘要中,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

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

3) 英文摘要的人称。

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hazard zone mapping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应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冠词。

主要是定冠词the易被漏用。

the用于表示整个群体、分类、时间、地名以外的独一无二的事物、形容词最高级等较易掌握,用于特指时常被漏用。

这里有个原则,即当我们用the时,听者或读者已经确知我们所指的是什么。

例如:The author designed a new machine.

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

要注意区分a和an,如an X ray.

数词。

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如:Three hundred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larvae are collected…中的 Three hundred?不要写成300.

单复数。

一些名词单复数形式不易辨认,从而造成谓语形式出错。

尽量使用短句。

因为,长句容易造成语义不清;但要避免单调和重复。

科技期刊涉及专业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业甚至表达方式、遣词造句都有区别。

如果有机会,要多与英语国家同行接触,多请他们改一些国人所撰写的摘要或论文,积累经验,摸索规律。

如果缺少这样的机会,多看英文文献,也会有助于我们英文写作及水平的提高。

简介研究背景或目的,用一、两句话概括,不要简单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

方法:简述研究所用原理、条件、材料、对象和方法,并说明有无对照、病例或实验次数。

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所得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

结论: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并说明得到何种启发或提出问题及展望。

相关阅读:

硕士学位论文规定字数是否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序言部分

这些全包括,但是不包括目录和附注,希望可以帮到你。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

(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

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

提出-论点;

b.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篇16:硕士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硕士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论文大体格式如下,同时也要参考下你们学校的具体要求;因为不同学校的细节要求会有所差别的: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和成果,是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一、论文内容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用汉语撰写.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逻辑分明,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文内容一般应由10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英文摘要,3、目录,4、符号说明,5、引言,6、论文主体,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致谢,9、参考文献,10、附录.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研究生处下发的统一封面,封页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答辩日期等内容.

2、中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包含:

①课题的缘起,即引发课题研究的问题;

②课题研究的目的'与目标;

③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适用范围;

④课题研究所进行的实验,计算等论证;

⑤课题成果的评估比较.

3、目录

目录应将文章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该简明扼要.

4、符号说明

论文中所用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单位.

5、引言

论文的引言实际上是摘要的进一步展开,主要包括论文的主旨目的,本课题的发展情况回顾和展望;他人研究成果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成果介绍.

6、论文主体

论文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但论文的框架而言包括:理论叙述,公式推导,定理、定律的引用,以及插图,表格,实验方法说明,实验结果分析,本文结论及结果分析、讨论等.

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齐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其中应对发表刊物类别作具体说明,如:是否属于本校规定的学术刊物;论文署名单位是否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及作者排列顺序.

8、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庸俗之词.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可以列在文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

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加以说明,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10、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中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二、撰写具体要求

1、封面上的内容一律用四号黑体打印,论文题目不超过36个汉字.

2、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原文的3%以内.

①论文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②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③“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④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3、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①题目下空三行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②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③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words”,其后关键词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4、“目录”二字(三号黑体),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5、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五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打印论文正文.

6、正文:采用五号宋体.

7、图:图注一律采用英文标注,其英文字体为五号.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8、表格:表格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表应有标题,采用中英文对照,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

9、公式:公式书写应在中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后应注明序号,该序号按章顺序编排.

10、参考文献:

①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1]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②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c.”;作者姓名之间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11、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

①期刊

序号作者书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②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⑥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度.

12、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1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格式同上述第11条.

三、论文详细摘要

论文详细摘要一般为2000字左右,由封面和摘要两部分组成,封面与论文封面相同,但必须在封面上加“摘要”二字.摘要内容为题目,3号黑体居中,下空两行为“…级研究生,姓名…”,4号黑体居中,下行为“指导教师…”4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分为1,2,3,…n个小题,用4号黑体左边对齐,其它用5号宋体.

四、打印及装订要求

但是它里面的资料一般是不能直接看的,你点中后会弹出对话框给你,你按它里面的要求把信息输进去就行了.

硕士论文英文摘要范文

论文摘要格式

论文摘要范文

电子商务论文摘要

建筑论文摘要范文

怎样写论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环境保护论文摘要

论文英文摘要怎么翻译成英文

地理论文英文摘要 范文

硕士论文的摘要论文(集锦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硕士论文的摘要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